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正确使用词语”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第1讲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1
2
3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专项对点练
(二)从色彩方面辨析 4.看感情色彩 有些词在指客观事物或现象时表明了人们对该事物或该现象的 爱憎、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等感情,这就是词的感情色彩。从感情色彩的角度来讲, 词语可分为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三类。如“结果”是中性词,“后 果”是贬义词;“鼓动”是中性词,“煽动”是贬义词。
第1讲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7.看适用对象
1
2
3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专项对点练
词语的适用对象主要看它是适用于一般对象还是特定对象,是
用于自己表谦称,还是用于他人表敬称。“鼎力”用于表示对别人帮
助的感谢,如谢谢您鼎力相助;“全力”用于自己,如我会全力帮助
您渡过难关。
一部部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红色电影,______
第1讲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1
2
3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专项对点练
尽管美洲国家组织和美国卡特中心等国际机构一直在积 极________(调解 斡旋),但双方的矛盾目前仍处于难以调和的状 态。
[分析] 选“斡旋”。“调解”用于日常口语中,指劝说双方 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纠纷的活动;“斡旋”是外交辞令,常用于重 大的国际争端,是书面语体。
概念如精神、体力等搭配。
第1讲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1
2
3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专项对点练
天津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历史风云,_________(承载 承 担)着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英勇斗争的光辉 历史。
[分析] 选“承载”。“承担”指把事情、责任承受下来,担 当起了的意思。“承载”指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语境中能与 “历史”搭配的只能是“承载”,而不是“承担”。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词语(虚词)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词语(虚词)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03.3正确使用词语(虚词)教学目标明确考点要求,掌握正确使用词语(虚词)的方法技巧教学重点正确使用词语(虚词)的几种辨析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做题规律教学过程一考点概要虚词在语言中起着“经络”的作用,虽然数量比实词少得多,但使用频率很高。

虚词往往没有实在意义,使用十分灵活。

在高考命题中一般与实词合并命题,更多体现在语病辨析题中,要想准确辨析或使用虚词,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二题点讲解(一)正确使用现代汉语中的虚词“五看”辨析虚词使用正误1.看词性词性不同,虚词的语法功能就不同,只有把握词性,才能准确使用。

例如:“固然”和“诚然”都可充当连词,但“诚然”还可充当副词意思是“实在”。

[例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过分推崇文笔,其实折射出的是一种孱弱的文学观。

文笔差劲不行,但仅仅文笔好,也实在不配自傲。

若沉迷其中,对自己抚词弄句的能耐沾沾自喜,可能耽误自己更上层楼。

退一步说,在随笔里,对文采的推崇应有所节制。

文采若不能与主题、风格水乳交融,只是一种美感噱头,类似汤面上的几根青葱、奶油蛋糕上的几朵花。

A.虽然就算还绝对B.固然即使也充其量C.诚然尽管却或许D.当然如果仍实际上2.看搭配关联词语在使用中有着固定的搭配关系,一般不能混用。

在辨析虚词时,要结合句中出现的词语,看关联词是否搭配出现,是否构成了固定的搭配关系。

一些虚词如有多种搭配关系,就要结合语境来选择。

如:“不但”和“而且”“反而”都能搭配,如果前后分句意思相反,“不但”则只能与“反而”搭配。

常用关联词语如下: (详见课件)[例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众所周知,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体系稳定延续的基本前提。

人类社会的活动受到价值定位的影响,总会对某些生物物种过分偏爱,对另一些生物物种漠然视之,对某些物种厌恶有加,在地球生命体系中并存的生物物种,在人类社会中总会受到各不相同的待遇。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正确使用词语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正确使用词语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正确使用词语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正确使用词语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正确使用词语一、考点讲解:考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正确使用。

能力层级:D考点内容:①同义词的使用;②近义词的区分;③词语意义辨析;高考语文试题词语部分,往往虚词、实词、成语各设一道题,足见词语这个知识点在能力型试卷中所处的重要性.考查形式多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考查词语〔包括成语〕的使用。

从考试能力层级上讲,正确使用词语属于“表达运用〞,要求较高。

对虚词的考查集中在关联词〔连词、部分副词及部分介词〕的使用上;对实词的考查,则主要集中在辨析含有相同语素的同义近义词。

在备考中,重点要做到三个方面的落实:一、落实词义的认读,注重多角度的辨析;二、强化语境意识,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三、重视语言实践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言感悟能力。

二、考题回顾近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句是A.西班牙、比利时、保加利亚等国政府,连日来纷纷发表公报或声明..坚持一个..,再次申明中国原则,谴责台湾当局的“台独〞行径。

B.狼的顽强的生命是靠与凶狠的公马、凶悍的猎狗、凶残的外来狼群和凶猛..的猎人生死搏斗而存活下来的。

C.电视连续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D.清晨,我来到天安门广场,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在场的群众自发唱起庄严的国歌,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心潮澎湃。

答案:A近年〔江西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今年1月1日,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2〕“保下钓鱼岛〞网站遭受烈客垄士,仍在修复当中〔3〕帕舍森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拳王阿里就患有病.A。

馈赠目前该B。

捐赠目前该C.馈赠目前本D。

捐增目前本答案为B.馈赠:赠送〔礼品〕.捐赠: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日前:几天前。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语言文字运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语言文字运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含解析)

语言文字运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正确使用实词、虚词准确辨析近义实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实词的考查以近义词辨析为主。

要掌握和运用好实词,关键在于能辨析近义词的意义和用法。

辨析近义词是为了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精确,更细腻,语言表达效果更加鲜明生动。

辨析近义词,辨异是重点。

辨异首先要求同。

所谓求同,就是找到一组近义词共同的基本义,然后在这个共同的基本义之内,辨析其差异。

意义辨析【辨析方法】“语素区分法”。

所谓“语素”,就是词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大多数情况下就是指单个字。

两个近义词往往含有相同的语素,而它们意义的差别,往往落在两词相异的语素上。

所以,只要提取出相异的语素来加以研究,就可以相对容易地找到两词的区别。

例如“疏离”与“疏远”,两词的相异语素是“离”和“远”,这两个语素在原词中均表示“疏”的结果,只是结果不同:“离”只表“疏”的状态,并不强调“疏”的程度;而“远”则表“疏”的程度,且程度较重。

【辨析角度】:(1)词义侧重点。

例如“冷僻”与“冷落”,“冷僻”侧重指“偏僻,不熟悉”,“冷落”侧重指“不热闹,不热情”。

(2)词义轻重。

例如“嘲笑”与“讥笑”都含有“看不起人、取笑人”的意思,只是词义轻重程度不同:“嘲笑”指一般的取笑,词义较轻;“讥笑”指带有讽刺、挖苦意味的取笑,词义较重。

(3)词义范围大小。

例如“年龄”与“年纪”:“年龄”指人或动植物已生存的年数,词义范围大;“年纪”专指人的年龄,词义范围小。

色彩辨析【辨析角度】:(1)感情色彩分褒、中、贬三种,如“成果(褒)—结果(中)—后果(贬)”;(2)语体色彩分口语与书面语,如“爸爸(口语)—父亲(书面语)”等。

用法辨析【辨析角度】:(1)适用对象是用于自己还是他人,是谦称还是敬称,是用于一般对象还是特定对象,是主动性还是被动性。

例如“爱护(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爱戴(与‘爱护’相反)”,“启用(用于物)—起用(用于人)”,“接受(被动性)—接收(主动性)”。

2024高考备考正确使用实词虚词(实词 即学即练)(上)-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2024高考备考正确使用实词虚词(实词 即学即练)(上)-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20.下列句子中的“谁”和“耳机一戴,谁也不爱”中的“谁”,意 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生活中谁都需要表达和交流。 C.我本来是跟他开玩笑的,谁知道他竟然生气了。 D.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典例剖析】 【例1】在下面一段话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阐释学的观点是,不再追求一个阐释的终点。阐释不是披沙拣金, 千方百计地搜索某一种定音的标准答案,从而结束漫长的理论_____。 即使某个时代的读者达成了评价一部作品的______,另一个时代的阅 读又可能________不同的观点。 A.跋涉 共识 催生 B.旅行 共识 衍生 C.旅行 见解 衍生 D.跋涉 见解 催生
【审答题眼】本题题眼是“词语”“最恰当”。 【思路分析】“跋涉”,形容旅途艰苦,十分艰难。“旅行”,远行;去 外地办事或游览。从语境中分析可知,“阐释学”的概念曾经经历过 漫长的理论探讨的过程,因而此处应选“跋涉”。“共识”与“达成” 搭配,而“见解”与“达成”不搭配。“催生”,因为某些原因,被迫 形成当前状态。“衍生”,实际上或理论上从母体物质得到的“物 质”(如经过取代或水解)演变而产生。语境分析可知,对一部作品的 阅读,不同的时代,读者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同观点。因而这里应选“催 生”。 答案:A。
举例
①“冷僻”与“冷落”,前者侧重指“偏 僻,不熟悉”,后者侧重指“不热闹,不热 情”。②“陡峭”与“峻峭”,前者侧重 指“陡直”,后者侧重指“高峻”。
“嘲笑”与“讥笑”都含有“看不起人、 取笑人”的意思,只是语义轻重程度不 同:“嘲笑”指一般的取笑,语义较轻;“讥 笑”指带有讽刺、挖苦意味的取笑,语义 较重。

新高考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含解析)

新高考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正确使用词语一、对点练1.(河北唐县第一中学高二期末,节选)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①。

技能人才往往聚焦于复杂生产体系中的某一个环节,他们的工作也许并不在聚光灯下,但是对于提升制造业水平、提高实体经济质量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②,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技术工人就能成为一个领域③的人才,打造自己在职场上的稀缺性,让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并提升一个领域的技术水准。

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眼科医生证实,长期玩手机游戏,会对视网膜造成,如果不及时就医,可能会导致永久性视力减退失明,此时医术再高明的医生也无能为力。

但一些手机依赖症患者依然,认为医生的说辞是。

A.损害或者不以为意骇人听闻B.损害甚至不以为然耸人听闻C.危害或者不以为然骇人听闻D.危害甚至不以为意耸人听闻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

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什么都不得不。

A.装载徜徉致使割爱B.承载徘徊导致舍弃C.装载徘徊致使舍弃D.承载徜徉导致割爱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砚文化肇始于中华文化的源头,着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两汉时期,砚的使用已十分普遍,汉砚以石、陶制品为多。

汉代石砚的装饰十分讲究,砚盒通体,古色古香。

隋唐以来,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的辉煌成就促进了文房用具的发展,开启了中国砚台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两宋之际,砚台在形制、材质等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砚台收藏、品鉴之风盛行,论砚名篇、砚史专著迭出。

清时期是砚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砚形,砚上铭文增多,砚台材质。

A.凝聚流光溢彩丰富多样不胜枚举B.凝结流光溢彩丰富多彩不胜枚举C.凝结光彩夺目丰富多彩数不胜数D.凝聚光彩夺目丰富多样数不胜数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敦煌文学作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世文人诗文的抄本,属传统的文人士大夫的正统文学作品;一类是以讲经文、变文、词文、话本、缘起故事、俗赋、曲子词、白话诗等为代表的俗文学作品。

高考复习专题正确使用词语(成语)

高考复习专题正确使用词语(成语)

查漏补缺 收集整理
41、好为人师42、河东狮吼43、呼之 欲出44、毁家纾难45、见异思迁46、 九牛一毛47、久假不归48、具体而微 49、侃侃而谈50、慷慨解囊51、空谷 足音52、屡试不爽53、马革裹尸54、 面目全非55、明日黄花56、目无全牛 57、七月流火58、期期艾艾59、气冲 霄汉60、翘足而待
查漏补缺 收集整理
81、文不加点:82、无地自容 83、五 风十雨 84、细大不捐 85、下车伊始 86、下里巴人 87、形影相吊88、胸无 城府 89、阳春白雪90、叶公好龙 91、 一五一十 92、一言九鼎 93、义无反顾 94、与人为善 95、振聋发聩 96、炙手 可热 97、卓尔不群 98、罪不容诛 99 、坐地分赃 100、坐收渔利
作业评讲
5、四名共同作案的犯罪分子正在 坐地分赃时,被及时赶到的警察 擒获。
查漏补缺 收集整理
141、翻云覆雨 142、繁文缛节143、 反戈一击144、沸沸扬扬 145、风流倜 傥 146、风声鹤唳147、风雨飘摇 148 、风雨如晦 149、逢人说项 150、富丽 堂皇151、改头换面 152、甘之如饴 153、高山景行154、高山流水155、高 山仰止156、高屋建瓴157、格格不入 158、更仆难数159、耿耿于怀160、功 败垂成
题 型
2016~2017年,题型改为组合性成语使用选择题, 即设计6个含有成语的句子,其中有三句成语使用
正确,三句使用不当,让考生把正确的组合项选出
来。
2018~2019年,题型改为给一个文段,根据文段上 下文的大意,选择恰当的成语或词语填入横线上, 选择四个选项中正确的一项。
实词、虚词 实词、虚词是《考试大纲》规定的 考点,在全国卷中已空考多年,2019 年 重出“江湖”,全国卷Ⅰ、卷Ⅲ都在语 段中以“近义词语辨析”的形式考查了 实词。对此,考生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 务必高度重视。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项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项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综观近年高考试题不难发现,高考对词语的考查有如下特点:1.以实词为主,着重于词义轻重、范围大小、适用对象、褒贬色彩等方面的考查。

所选实词多是生活中常见的但容易被忽视、混淆的词语。

2.命题形式2022之前以客观选择题为主,2022年全国甲卷、乙卷,新高考卷Ⅰ、卷Ⅱ均考查成语填空,采用主观题考查学生词语积累。

综合近几年高考题,以考查近义成语的辨析为主。

3.一改以往词(成)语命题独立辨析的形式,将词(成)语放在阅读文段中,强化整体阅读,不只考近义成语的辨析,还考查了一般词语的辨析,对考生在具体语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考向一成语填空近几年全国卷对成语的考查题型是客观题,而2022年新高考卷Ⅰ、卷Ⅱ第18题,全国甲卷、乙卷第17题均采用主观题考查成语填空。

此类试题答案并不唯一,学生填写的成语只要符合上下文语境即可。

该题型突出考查考生的成语的储备量,对语言表达与运用的情景性和灵活性有更高要求。

成语填空题型新颖,难度系数大大增加,在复习备考时,要注意有意识地进行词语的积累。

成语填空题的语境分析法(1)找出关键句。

这里的关键句是指与需填入的成语距离最近,联系最紧密的句子。

一般而言,这些句子暗含了对成语的解释说明。

(2)分析语境,确定关键信息。

首先对空缺处前后文的语境进行分析,找出关键句中的信息点,然后分析其含义,再将此含义缩减为对应的词语。

(3)结合分析,选出合适成语。

在给定的语境中需要考虑词语使用对象、范围、词义侧重点、感情色彩等,最后选出一个合适的成语填写即可。

考向二辨析近义成语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侧重考查辨析与正确使用近义成语的能力。

其题目难度大,能力要求高。

那么,如何在具体语境中准确辨析近义成语呢?近义成语之间的细微差别一般表现在词义侧重点不同、词义轻重不同、使用范围大小不同、使用对象不同、感情色彩不同、语体色彩不同等几个角度上。

答题时要抓住细微差别,巧辨近义成语,并根据前后文语境做出正误判断。

高三语文复习正确使用词语

高三语文复习正确使用词语

高三语文复习正确使用词语高三语文复习正确使用词语(一)、正确使用熟语。

为了准确使用熟语,我们要力求做到以下几点:1.明确熟语的来源,准确理解熟语的意义。

熟语来源于四个方面,从神话、寓言中来,从历史故事中来,从诗文中来,从口头俗语中来,有着独特的意义,不能根据我们现在的字面理解,轻易使用。

2.了解熟语的结构,准确把握其含义。

例如成语以“四字格”为基本格式,其结构类型主要有:并列式,如“披坚执锐”文过饰非”;承接式,如“先斩后奏”“见异思迁”;因果式,如“水滴石穿”水落石出”;主谓式,如“杞人忧天”夜郎自大”;动宾式,如“顾全大局”蓬荜生辉”;动补式,如“退避三舍”无动于衷”;连动式,如“画蛇添足”“刻舟求剑”;兼语式,如“请君入瓮”“引狼人室”;偏正式,如“衣冠禽兽”后起之秀”等。

善于分析熟语的结构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词义。

如“文过饰非”是并列结构,“过”与“非”意思相同,可推知“文”与“饰”意义也应相同,当“掩饰”讲。

当然,并列结构也有意思相反、相对的,如“言简意赅”中的“简”与“赅”。

3.抓住熟语的关键词来理解。

如“不刊之论”的“刊”字是“删除、修改”的意思,懂得了这一点就不会误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了。

又如“尾大不掉”的“掉”是“摆动”的意思,就不会误解为“尾巴大了就不会遗失”了。

4.要弄清熟语的比喻义。

望文生义往往产生错误理解。

如“猫鼠同眠”,是表示“化敌为友”,还是表示“宽大为怀”?都不是,而是表示有管辖权的人包庇坏人,彼此勾结干坏事。

又如“亡羊补牢”,并非真指羊跑了之后修羊圈,而是比喻出了差错之后,想办法去补救。

5.辨明色彩。

有些熟语明显地带有褒义或贬义的感情色彩,运用时也要注意。

下列熟语都是褒义的:颠扑不破、脍炙人口、洁身自好等;以下熟语是贬义词:抱残守缺、盛气凌人、色厉内荏等。

“无微不至”和“无所不至”都有“没有一处不到”的意思,仅一字之差,“无微不至”用于褒义,“无所不至”用于贬义。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正确使用词语 课件(共118张PPT)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正确使用词语  课件(共118张PPT)

那奇绝而
的点睛之笔。
第一空: 匠心:巧妙的构思,带有褒义色彩。 用心:有“怀着某种念头”“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之意。
根据语境,①处强调的是“构思巧妙”,所以应填“匠心”。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 匠心 。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
险丝就会
,从而切断电源,保障线路和电器的安全。
第二空: 处置:处理、安置。
处治:处分、惩罚。
②句中指对交通事故现场的人、物进行处理、安置,所以 此处应用“处置”。
(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以现 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 原型 创作而成的。 ②一辆运载盐酸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侧翻事故,交通、消 防等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出事现场,并做出了紧急 处置 。 ③保险丝是电路安全的报警器。当电路里的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保 险丝就会 熔化 ,从而切断电源,保障线路和电器的安全。
解析: 潜力:指潜在的力量,这是已经存在的事物,可以说挖掘 潜力、激发潜力。 创造:用于未知事物,如创造新纪录,创造未来等。“创 造潜力”,此处搭配不当。
(3)文段中划线的词,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 慧争夺战”。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 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企图从科学高地 上把握技术。这种“智慧竞争”不止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 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 匠心 。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 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 别有洞天 :所有这一切都煞费 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 那奇绝而 浑成 的点睛之笔。

高考复习专题: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课件(117页)

高考复习专题: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课件(117页)

D项侧目而视: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人,形容畏惧 而又愤恨。句意是说其傲慢,显然不当。 答案 B
【试题评点】 该题与该年新课标全国Ⅰ成语题题型特点 一致,从B、D两项看难度稍大。 因为选B项必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知道梅兰芳为男性演 员,他在舞台上扮演的是旦角(女性人物),否则很难选对。 D项“侧目而视〞很疑惑 人,须对它有个精准的把握,还 要结合语境才干排除掉。
【试题评点】 该题同2014年新课标全国Ⅰ的命题思路、 形式完全相同。这种题型,看似成语数量在减少,但在成 语的理解和运用的准确性上有所提升。
命题探究及备考启发
1.新课标卷成语题考查有何特点? 答案 (1)成语题属容易题。中华成语虽多,但考查立足于 常见、常用、常错的成语,不考冷、偏、怪的成语。 (2)语料取自生活,鲜活生动。 (3)2014年以前题型为成语正误推断。 (4)题目选项常设的陷阱主要有:①近义成语误用,②望文 生义,③褒贬误用,④对象误用,⑤不合语境。
【试题评点】 该题依旧是考查成语的运用能力,不过, 题型变了,由过去一直保持用的推断正误改为选择恰当的 成语填空。成语数量由四个降为三个,难度略有降低,重 点是在语境中辨析易混成语的能力。
7.(2014·新课标全国Ⅱ)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成语, 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消防工作必需立足于________,从提升公众的防火意识 做起。 (2)即使现有的产品畅销,也要________,抓紧技术储备与 新产品开发。
(3)(2013·辽宁)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 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微小,登. 高. 自. 卑. 之感油然而生。 答案 登高自卑: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按部就 班,由浅入深。不能误用为看见高山觉得自己很微小。

高考语文备考正确使用词语共24页

高考语文备考正确使用词语共24页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高考语文备考正确使用词语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正确使用词语”【教学要点】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教学过程】:一、近义词的辨析与选用:(一)题型及解题示例:[试题1].(2004年全国高考·江苏卷)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②分别二十多年后,同学们再相聚时,我已经很难出小学时的同桌了。

③这里出产的绿茶久负盛名,要仔细才能领略到它的妙处。

A.终身辨认品尝B.终身辨别品评C.终生辨别品尝D.终生辨认品评[试题2](2004年全国高考·天津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古往今来,总有一些勇敢者在钱塘潮涌之际,与潮搏击,出人的活力和勇气。

②“五一”黄金周期间,十多万游客来到杨柳青这里的民俗艺术。

③目前对于地球磁场的变化和倒转提出了不少理论或模型,基本上都处在假设和推测的阶段,并没有一个十分成熟的理论。

A. 展示观赏即使/也B. 展现参观即使/也C. 展现观赏尽管/但D. 展示参观尽管/但解析:“展示”重在清楚地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展现”重在显现出,一般后跟上“出”“在”等词语后跟宾语。

“参观”重在实地观察,“观赏”重在欣赏。

语境为游客看民俗艺术,应选“观赏”。

“尽管/但”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反接上文。

“即使/也”表示假设的让步,所表示的条件,既可以是尚未实现的,也可以是即成事实的。

句③是说磁场的变化和倒转提出了不少理论或模型,先承认这种事实;下文再反接,说与上文相反的事情,还没有一个成熟的理论。

答案:C[试题3].(2004全国高考·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稳重,但这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

②世界上生产维生素C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也不得不这一技术。

③如果看了时下一些渲染情爱或暴力的小说、电影以后,就盲目地去摹仿文学作品中某些人物的偏激行为,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没有足够的能力。

A.毕竟沿用鉴赏B.毕竟采用鉴别C.究竟沿用鉴别D.究竟采用鉴赏答案:B“毕竟”与“究竟”的区别:“究竟”可用在疑问句中表示加强追究的语气,而“毕竟”不能;其它情况“毕竟”与“究竟”可通用。

“沿用”与“采用”的区别:“沿用”的意思是继续使用(过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采用”的意思是认为合适而使用。

“鉴赏”与“鉴别”的区别:“鉴赏”的意思是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鉴别”的意思是辨别(真假好坏)。

[试题4](2004 高考·吉林、黑龙江、云南卷)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岗位培训改变了只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一个人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的。

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正在逐步地。

③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

A.终止蜕化难免B.中止退化难免C.中止蜕化不免D.终止退化不免解析:“终止”“中止”都有停止的意思,“中止”侧重中途停止,“终止”侧重结束、停止。

句①一个人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应选“终止”。

“退化”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蜕化”指虫类脱皮,比喻腐化堕落;句②说环境污染,羊绒品质由优变劣,应选“退化”。

“难免”不容易避免,“不免”免不了,再次回到故乡,免不了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句③选“不免”。

[试题5](2003全国高考)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报载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近年多次北京大学,为推动孙中山研究做出了贡献。

②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在2008年前将每年增加800万平方米的绿地。

③邓亚萍现在留给大家的印象,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依然保留的拼搏精神。

A.莅临计划不仅是/而且是B.莅临规划不是/而是C.亲临规划不仅是/而且是 D. 亲临计划不是/而是(答案)C。

”莅临”多指为政者或行政官员到来,是一个敬词,一般用于下级单位对上级领导的恭敬。

”规划”意为筹划、计划,指比较长远的发展计划。

”不是……而是”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不仅是……而且是”为递进关系关联词,第三句两个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

[试题6](2002年北京高考试题)依次在横线处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长江流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之一。

考古发现,旧石器晚期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人。

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发源地表明共存B.发祥地证明并存C.发源地证明并存D.发祥地表明共存(答案)B。

”发源地”,河流开始流出的地方;”发祥地”,原指帝王祖先兴起的地方,现用来指民族、革命、文化等起源的地方。

”表明”,表示清楚;”证明”,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

”并存”,同时存在;”共存”,共同存在。

[试题7].(1999年全国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疾病。

③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

A.窜改驱除融解B.篡改祛除融解C.窜改祛除溶解D.篡改驱除溶解这是1999年全国卷的第3题。

被选6个词语,全是常用动词。

“窜改”只是改动意思,而“篡改”却有“用作伪的手段对经典、理论、政策等进行改动或曲解”的意思。

可见句①只能选用“篡改”。

“驱除”有赶走、除掉的意思,“祛除”有除掉的意思,现在用于去疾病、邪祟方面,只能用“祛除”。

“溶解”指物质成为溶液的过程,而“融解”的意思为融化,句③只能用“融解”。

[试题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

这些记者都在等待接受“稽查犬”的检验,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

②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的作品来的。

③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画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

A.聚集品位赞扬B.云集品位赞叹C.云集品位赞叹D.聚集品位赞扬这是2000年全国卷的第3题。

所选3组6个词语,主要是常用动词,兼及常用名词“品位”“品味”。

其难易度与例3相仿佛。

例4中的“聚集”和“云集”是近义词语。

“云集”比喻许多人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

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用“聚集”显然不合适。

“品味”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用来形容文学作品显然不准确;而“品位”指文学作品等达到的水平,句②只能用“品位”。

“赞扬”有称赞的意思,又有表扬的意思;“赞叹”只有称赞的意思。

依据句③的内容,理应选用“赞叹”。

又如过去考过的“装载、承载”,“正确、准确”,“耸人听闻、骇人听闻”等,都是近义词语。

只有准确地理解它们在词义上的微细差别,并结合语境,才能正确答题。

(二)复习应试策略:1、识记常用易错近义词:(见有关资料)。

2、掌握常用复习应试方法:①.识含义:有些词语看起来意思比较接近,但其所表达的内容常有细微的差别。

尤其要注意.辨析词语的语境义(特定意义或临时意义),不能简单看其字面用语,而应根据上下文的特定接受对象、人物关系、情感氛围等多种因素来辨析其词义。

如:a.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九月中旬,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

()A 、截至 B、截止b.两个人为一件小事吵了半天,旁边一个人叹息说:“太有意思了,太有意思了。

”c.繁漪(喝一口):苦得很,谁煎的?d.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摘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太有意思了”,实际上有太无聊了,太乏味了“苦”;并非仅指“药”苦,而是指“日子过得痛苦,精神痛苦”;“标致”,多形容女子相貌、姿态美丽。

这里显然是讽刺那伙男不男、女不女的纨绔子弟。

②.定范围:有很多近义词词义范围的大小是不相同的,我们可以通过留同析异,确定词的适用范围,来推断正确的选项。

如时代与时期,边疆与边境,局面与场面,年龄与年纪等。

再如:a.本词典共收词六万多条,了现代汉语绝大多数语词。

()b.在2003年春季运动会上,这个队了田赛的全部冠军。

()A、囊括B、包括③明色彩: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贬义、中性三种;语体色彩分为口语、书面语。

辨别词语的色彩有利于正确使用词语。

如宏大、巨大、庞大,成果、结果、后果,沟通与勾通;诞辰与诞生,逝死与死等。

再如:他这种勇于承认的精神值得大家。

()A、效尤B、效仿答案:B。

“效尤”是指明知别人的行为错误而照样去做,贬义;”效仿”是意思是效法。

a.我14岁就离开了,参加了革命。

( )b.我生于山东胶州半岛,内蒙古是我的第二。

( )A、家乡B、故乡④辨轻重:有些近义词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程度上却有轻重、深浅的不同。

通过词义轻重的辨析,就能正确使用好词语。

如损坏、毁坏、破坏,批评与批判,轻视与鄙视,揭发与揭穿,信任与信赖等。

再如:a.这么晚了还放录音机,会妨别人休息的。

()b.在瓜果蔬菜上喷洒农药,会直接人们的健康。

()A、妨害B、妨碍⑤定对象:有的词适用的对象不一样,因此要通过辨析词义适用的不同对象,来选用词语。

如花与花卉、书与书籍、船与船只(具体—集体),爱戴与爱护(对上—对下),侵蚀与腐蚀(外到里—里到外),祛除与驱除等。

再如:,a.为了党的事业奋斗。

()b.婚姻是大事,应该慎重考虑。

()A、终生B、终身⑥试搭配:有些词语在使用时一般有比较固定的搭配,不能混用。

如充足与充沛(实在的东西—抽象的东西),担任与担负(职务—责任),坚定与坚强(立场、方向—性格、意志)等。

再如:a.经过世代的筛选,至今的骨肉果菜,水陆珍奇,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易于消化吸收。

()b.眉山苏氏一门才俊当然不错,而”苏小妹三难新郎”纯属虚构,然而这个浪漫故事却至今。

()A、流传B、留传⑦析词性:有的词词性不同,其语法功能也不同。

如突然与猛然(形容词,作状语、定语和谓语—副词,只作状语)、刚毅与毅力(形容词,作谓语—名词,作主语、宾语)、艰苦与坚苦(常作定语—常作状语)等。

再如:a.北京和东北的两位历史学教授都在回信中他执著追求,并向他介绍了一些考研读书目和学习方法。

()b.乡邻的冷言冷语,生活的艰难困苦,都没有动摇他考研的决心,他在逆境中苦学,终于在40岁时考上了研究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