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之美 自然神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之美自然神韵
——读《中国建筑史》有感
我一直都非常喜欢建筑,如果让我说中国最有价值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珍品,我可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建筑!
《诗经小雅斯干》中有这样的描述“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君子攸跻。

”其言宫室之制,宫室如跂甚端正,檐角如箭有方棱,又像大鸟展双翼,又像锦鸡正飞腾,君子踏阶可上登。

这篇文章所描绘的建筑物华丽端正,自然舒适。

建筑是时代文化的集大成者,相比于瑰丽柔和的丝绸,建筑多了一份浓厚的时代感;相比于如冰似玉的秘色窑,建筑多了一份亲民的平易感;相比于精巧多彩的古家具,建筑多了一份世代传承的正统性。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沧海桑田时代风采的见证,是天人合一对宇宙自然阴阳太极之道的感悟,是中华千千万一直处在社会底层的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安人,大雁塔、华清池、碑林,无数的建筑物向我展示着中国汉唐文化的厚重与绚丽,然而,现代人的钢筋混凝土已经逐渐的涌入古城,宁静的风景区外,高耸的吊塔和轰隆的机器声随处可见、随处可闻,冰冷与丑陋是我对这些高楼大厦的感觉,这些庞然大物已经失去了建筑最动人之处——和谐,人类属于自然,建筑也应当融入自然,中国的木结构,庭院里的叠山理水,神秘玄学的风水,不正代表着我们对自然的尊敬?可是在这个迅速发展的社会,在这个人类自负心理不断膨胀的时代,人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与自然和谐这一点,或者说虽然意识到了,可是却并没有行动起来。

这似乎是我无能为力的,但想到中国人自己对中国的文化认知的如此的匮乏,不禁令我无比气愤。

北京是中国的文化中心,可是一想到鸟巢,一个勉强只能撑起自己的浪费巨头,央视“大裤衩”,一个完全不符合力学原理与文化氛围的怪胎,国家大剧院,一个把高雅歌舞艺术沉在地底的所谓“舞台”,这些都是外国设计师的“杰作”!他们不懂得中国文化,甚至他们根本不是一个称职的设计师!中国自己的建筑需要中国人自己设计,更加需要博古通今的中国设计师设计,也许这样鸟巢会成为一个奥运会后依旧迸发活力的风景区,也许央视大楼会以巍峨的大国姿态来展览世界,也许国家大剧院会拔地而起重现一种“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的卓绝意境,这些
才是真正属于中国的美。

而这些都要求我对于中国的古建筑文化及美学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在不断地阅览中,我明白了中国古建筑,作为人类最初的诉求,逐步地走上了艺术的巅峰,她向世界展示着东方木结构的轻盈与和谐,向世界各个文化展示着木架构体系的同化力与包容性,更向世界展示着华夏文明崇尚的哲学与美学。

一、礼——中国建筑的伦理观
极目而望,我发现了很多并不是用于居住的建筑,它们的种类和数量都非常巨大,比如像坛、庙、宗祠、明堂、阙、牌坊、华表,甚至陵墓,这些都是一套庞大的礼制性建筑系列里的几个代表。

再细看又会发现与等级尊卑有关的元素,如北京的紫禁城、四合院等等。

显然,礼制,在古代有着强制性、规范性、普遍性与世俗性的特点。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礼记》
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

——《荀子议兵》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

——《礼记》
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由此可见,礼在儒家的心目中是维系天地人伦、宇宙尊卑和社会秩序的准则,同时礼也是制约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生活行为、思想情操的规范,它渗透到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然也深深地制约着中国古代建筑的诸多方面。

(一)宗庙为先,居室为后
《礼记曲礼》说:“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

”显然,在古代,礼制性建筑的地位,远在实用性建筑之上,人们把礼制性建筑摆到了建筑活动的首位。

而“国之大事,在祭与戎”,在建筑活动中最为首要的就是祭祀。

据记载,在舜禹的时代就有了祭天的典礼,世代以来都沿袭了这个传统,祭祀制度虽有种种变化,或三年一祭,或一年一祭,或一年四祭,时而天地合祭,时而天地分祭,而把天祭列为大祀,予以极端重视是始终唯一的。

“天子祭天地,诸候祭社稷,大夫祭五祀”,可见,祭天是皇帝的特权。

仅在北京紫禁城内外共有九大皇家祭坛,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先农坛、先蚕坛、太庙(祭祖坛) 和孔庙(祭孔坛)。

下面介绍天坛的规制来展现古人重视宗庙的思想:天坛的平面布局呈“回”字形,北圆南方,象征天圆地方。

分为内、外坛两个部分。

每逢孟春祈谷大典都是在内坛北部的祈谷坛建筑群举行,冬至祭天则是在内坛南部的圜丘坛建筑群举行。

圜丘坛四周东有泰元门,南有昭亨门,西有广利门,北有成贞门。

四个门的名字来源于《易经乾卦》当中的“元亨利贞”,意思是赞美天的本质,也就是“元始之原,无不亨通,和谐有利,正固持久”,乃天之四德。

圜丘坛三层四出陛,通体铺以艾叶青石,四周环绕汉白玉栏杆。

栏杆数都是9或者9
的倍数,三层坛面之间均为9级台阶。

天为阳,地为阴,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那么10以内,最大的阳数为9,为最大、至极的意思。

圜丘坛上层坛面的中心有一块石头,叫天心石。

以天心石为中心,环铺扇形石,第一圈为9块,第二圈为18块,以9的倍数一次递增,直到第九圈八十一块为止铺满第一层。

第二层、第三层以此类推,三层坛面共有378个“9”,共3402块扇形石。

如此精密严谨的计算与如此细致绵密的心思真是让人感叹!这也正体现出古人对于祭祀活动的无比重视。

(二)尊卑有序,等级突出
《易传》有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同样,尊卑等级也时时体现在老百姓的生活起居以及诸多礼仪活动当中。

比如:严密的城制等级,《考工记》中记载了周的城邑等级,把城分为三级,天子的王城是一级城邑,诸侯的国都是二级城邑,宗室和卿大夫的采邑是三级城邑。

还有组群规制等级,《礼记王制》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它既限定了不同等级的人能否拥有宗庙,拥有多少宗庙,也限定了所拥有宗庙的昭穆排列方式,诸如“天子五门”“前朝后寝”“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等等。

还有关于装修装饰等级,对于内檐装修、外檐装修、屋顶瓦兽、梁坊彩绘、庭院摆设、室内陈设等都有严格的限定。

清代的门钉制度就规定:亲王府制,每门金钉六十有三,即每扇为9路,每路为7颗,每扇共计63颗门钉。

世子府制,正门金钉减亲王七分之二,即每扇为9路,每路为5颗,每扇共计45颗门钉。

郡王府、贝勒府、贝子府、镇国公府、辅国公府制,正门金钉均与世子府制同,即也为每扇为9路,每路为5颗,每扇共计45颗门钉。

等级限定居然渗透到门环、门钉这样的细节之处,可见尊卑等级在中国建筑中真是无孔不入啊!当然,如果中国古建筑只是严格按照这些繁文缛节的规定,那么就一定会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中国的建筑文化也会死气沉沉,建筑的创新意识也会受到严重的束缚。

但这些重祭祀的礼制出现的源头乃是对环境的认知,对自然的敬畏,天地、日月、山川,都被中国人赋予了神性,尤其是在农耕生产中,人们认识到种种自然条件都对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一种“万物有灵”,和谐统一的自然观就形成了。

二、和——中国建筑的自然观
随着人们生产力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人们不再盲目地敬畏自然,而是开始选择环境利用环境、改善环境,甚至有意识地把山川湖水搬到家中,营造出一种自然的意向。

随着建筑环境选择与改善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就出现了一门玄而又玄的学问——风水学。

但每一个人
对于环境都有着不同的认知,其间的科学道理也很难察觉与解释,同时,为了让他人相信,风水术士又会掺杂大量荒谬的迷信内容,蒙上扑朔迷离里的神秘外衣,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风水被看作是封建迷信,并且在科学不断发展的今天仍然被很多人所诟病。

但我认为,风水有其可取之处,而且对于今天的社会局面,我们更应该提倡。

风水术积累和发展了先民相地实践的丰富经验,糅合了阴阳、五行、四象、八卦的哲理学说,附会了龙脉、明堂、生气、穴位等形法术语,通过观察山川形势和建筑的基址、布局,成为中国古代涉及人居环境的一个扑朔迷离的知识门类。

虽然风水术中包含着浓厚的封建内容,文字表述也缺乏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逻辑,但是透过风水术,我们还是可以窥悉到传统的环境意识。

就像中医,很多西医无法解释甚至无法治疗的疾病都多多少少能被中医解释,中国几千年传统经验的积累是我们从哲学意义上来理解身体,理解自然,这种看似没有逻辑的表达不过是遵循了世界万物最大的逻辑——自然。

(一)天人合一
在对自然环境的整体理解上,道家的哲学思想往往占到很大一部分。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最突出的哲学思想,认为天道与人道是一致的,自然与人际是相类似、相通的。

《易乾卦文言》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这些都在强调着天地与人的和谐统一,这就是风水学的思想根基。

老子有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气,是自然与人体所共有的,气变化无穷,气可以说是一种能量,气可以变成山川可以变成万物,人如果没有了气也就成为全阴之体,也就没有了生命,而气也可以相互转化,寒极生暑,暑极生寒,也许有人无法理解其转化,可以举个例子:试想,如果一个人受冻受凉到了极点他不就会发烧吗?如果一个人体温太高他不就会中暑吗?如果一旦到了极点,气也就不存在了,人的生命也就随之消逝。

李约瑟对风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使生者与死者之处所与宇宙气息中之地气取得和合之艺术”,“再也没有其他地方表现得像中国人那么热心体现他们伟大的理想:人与自然不可分离”。

(二)藏风聚气
在风水中,有一种关于建筑布局的理想模式——藏风聚气的环境。

风水学大师晋朝的郭璞对于风水的定义是“气乘风是散,界水则止。

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从古人的这句对于风水性质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风水的核心讲究的是“藏风聚气”。

藏风聚气之地应当是“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污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想想也不无科学道理,中国古宅一般坐北朝南,宅后的丘陵可以挡住冬天的寒风,宅前一般都有明堂,给人们提供活动的空间,保证体育锻炼,身体健康,宅左的流水不仅提供新鲜的水源,也可以把污秽带走,洗洗澡、洗洗衣服,也提供了鱼之类的水产品,宅右的道路使得出行更加便捷,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就是所谓的藏风聚气,风水学把这样的环境作为吉利的理想模式,的确体现了中国大地世世代代开发人居环境的历史经验。

(三)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在中国古代文人对哲理的理解对建筑也有很大的影响,明末清初,较为集中地出现了文人、造园家撰写了一批有关家局、园林的随笔与著作,如计成的《园冶》、李渔的《闲情偶寄》和文震亨的《长物志》等等,这些文献里突出地体现出文人哲匠的环境意识——“体宜因借”,这是文人、士大夫对于园林环境的一条至为强烈的追求,那就是崇尚自然。

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对山水自然美的喜好。

孔子有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人们可以从山水自然的关照中,获得自身对道德意识和人格力量的审美经验。

而对推崇“道法自然”的道家就更不必说了。

“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如是说;“山水质有而趣灵”魏晋人士如是
说;“一宿休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白居易如是说。

自然之美是一种朴素的、深入人心的大美,中国文人对它的认识已经超越了“比德”这一带有功利性的精神寄托,达到了“畅神”的精神境界,外适内和,身心具遗,物我两忘,这是天地大美对我们心灵的教育。

同样,这一追求自然之美的审美条件也被自然而然地移植到了建筑上。

在材料的选用上,人们倾向于朴素而有灵气的木材,用榫卯的连接方式拼接而成,看起来浑然天成;在格局的处理上,人们倾向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格局,顺遂自然,锦上添花;在风格的形成上,人们偏爱一种曲径通幽、移步换景、小桥流水的恬淡生活。

同时在装饰装修上,文人们的审美也一别皇家风范,去除了雕梁画栋的华丽,添加了一分诗香,一份书卷气。

与西方建筑的石结构相比,中国木结构所体现出的对自然的崇敬更加突出。

岩石,冰冷,威严,不容侵犯;木材,温和,亲切,平易近人。

在西方建筑中,单体建筑都十分规整,充满了几何造型,而建筑群或城镇的边际却并不整齐,往往是不规则的,正好相反,中国单体建筑往往因势象形,体现出一种随意感,庭院、花园凭着主人的喜好任意伸展,而城镇的边缘也就是城墙则显得方方正正。

在西方建筑中,映衬主体建筑的花园图案也都是十分规整,草木都被修剪成统一高度,不允许一丝旁逸斜出,而中国建筑的草木景观却是百态千姿,也有喜爱怪石枯木的独特形态的一大批人存在。

这样相比看来,中国建筑对自然的追求可是由内到外的渗透了出来啊!
三、境——中国建筑的艺术观
虽然中国建筑的美包括了很多的方面,既包括了的单体建筑屋顶的飞动之美,建筑立面的虚实之美,单体建筑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自由之美,也包括了建筑群的理性礼制美与其组合形式的气势之美,但最有文学艺术价值则是古建筑创造出的意境之美。

意境美,即主观之诗意,是诗人用诗句构筑出的自身理想之国的盛境,是诗人如“空潭泻春,古镜照神”的艺术心灵感悟于心而发乎其外的主观表达。

而在建筑中,一代又一代的人用筑屋砌宇,叠山理水,试图重现诗中的意境。

这种对诗意的追求与中国传统的写意画相似,讲究的是“神似”,是一种对意的重现,可以说见仁见智。

中国画讲究留白,从留白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一种气韵的流动,贯穿于整个纸面,这样的画才能称得上诗意。

论画者说“画之奇,不在有形处,而在无形处”;论书者说“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论乐者说“此时无声胜有声”。

可见在各个中国古典艺术中,即使是不同的类别都对无有着极其深入的理解,同样在建筑中也要有“留白”,这是一种无的文化,无胜于有,也就是建筑中的虚景,虚无给人以思绪的活动空间,作为虚景的“空缺”“隐蔽”“飘渺”“中断”“轻柔”与作为虚境的“情趣”“气氛”“联想”“情意”“神韵”,虽然在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但虚景组成虚境,虚境幻化在虚境里,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但要注意的是,在中国画中留白是一种艺术上的需要,而在建筑中更多的是实用性的需求,这种实用性经过能工巧匠的点化就如同活了一样变成了一种艺术上的景观。

这样的留白配上日月星光,烟云晚霞与风声雨声,花鸟鱼虫,则变得更加立体,更加富于感染力。

建筑不但是一种视觉艺术,还涉及到听觉和嗅觉等感官。

在建筑中对诗的意境美的感受,不能单靠视觉这一条途径来传递信息,而必须借助听觉、味觉以及联想等多种途径来影响感官才能发挥作用。

这体现了建筑中的另一个特点——微缩自然。

建筑是自然的神龛。

自然的伟力在建筑中被微缩、削弱,并根据人的意念从原生的自然中抽象出来,以便达到与人类相匹配的尺度,光线、水流、花木、山石,都是自然抽象的表达者。

观赏建筑与观赏京剧有异曲同工之妙,看一个奇崛的假山,你可以想象大自然千姿百态的山峰,看一池春水,你可以想象大自然流动的山泉江水,在这样微缩的庭院建筑里,闭上眼睛就可以想象到大自然的万千气象。

在建筑的意境美之中最具有构思艺术性的不是景观,而是欣赏景观的角度,也就是建筑
物之间路径的设定。

路径决定了人感受该空间的方式和角度,路径界面的组成主要有道路和墙垣,它们在路径组织中不止是一种手段,有时也会在某种场合表达其自身的空间特质,如挺立在空中如雕塑一般的楼梯间、凭空而起的天桥等,是路径与空间强烈碰撞的戏剧性效果。

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数苏州园林了,墙角、窗边、亭畔,都有景观的设定,而路的引导让我们从最有美感的角度去观赏。

藏与露、拙与巧、虚与实,一切美的元素在一条窄窄的石子路上一点点的呈现。

结语:中国的古建筑之美其类型、其内涵不是我简简单单所能概括的,我只是在读了《中国建筑史》之后大体总结了一下我对于中国建筑特点的感触。

以上几个方面都是中国建筑的突出特点,希望在未来,中国的建筑能够更多的融合我们辉煌的传统文化,发扬传统精神,融入环境,和谐统一。

对于目前的“崇洋媚外”的建筑风格我们应当适度的抑制,因为只有受过中国文化熏陶的人才能设计好属于中国自己的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