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原理与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比容量:为了对不同的电池进行比较,引入比 容量概念。比容量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电 池所给出的容量,称为质量比容量或体积比容 量。
3.影响电池容量的因素: a. 电池的放电速度(通常以电流强度mA来表示):
电流越大,输出的容量减少;
.
注:图中A区(阴影部分)为电池对外输出的能量;B区为 电池自身损耗的能量。
.
➢ 方形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在2000年开始出 现批量生产,初期年产量为1100万颗, 预计至2005年的年产量可达2.3亿颗,年 均增长率为79%。预计液态锂离子电池 年产量达5亿只。电池尺寸厚度变薄,同 时电池重量比能量也大幅度地提升,从 130 wh/kg增加到150wh/kg;现在世界上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重量比能量已提升 到180 wh/kg左右的水平,比液态锂离子 电池高出10%以上。
锂电池原理及应用
一、锂电池发展简介
➢ 20世纪70年代末,以金属锂为负极,氧化钼、氧化钒 为正极的锂蓄电池已研发成功;
➢ 80年代中后期,以聚氧化乙烯(PEO)等导电聚合物为 电解质膜的锂二次电池也研发成功。但由于安全可 靠性及电压体系等种种因素未能投入商业市场;
➢ 1991年日本索尼(Sony)公司首次推出的以碳材为负 极,以钴酸锂材料为正极的二次锂电池。由于它没 有金属锂,称为锂离子电池,成功地解决了锂电池 的安全可靠性问题,立即被市场广泛接受并成为笔 记本电脑和手机等IT产品的电源。
RM=ρs·J
.
式中
RM是隔膜电阻;
ρ 是溶液比电阻;
s
J
表征
隔膜微孔结构的因素等。结构因素包括膜厚、
孔率、孔径、孔的弯曲程度。极化电阻Rf是指 电化学反应时由极化引起的电阻,包括电化学
极化和浓差极化引起的电阻。为比较相同系列
不同型号的化学电源的内阻,引入比内阻(Riˊ ) 的概念,即单位容量下电池的内阻。
Riˊ= Ri /C
式中Riˊ为比内阻,C为电池容量,Ri为电池内 阻。
.
.
(四)、能量和比能量 电池在一定条件下对外作功所能输出的电
能叫做电池的能量,单位一般用wh表示。 1.理论能量
电池的放电过程处于平衡状态,放电电压 保持电动势(E)数值,且活性物质利用率为100 %,在此条件下电池的输出能量为理论能量 (W0),即可逆电池在恒温恒压下所做的最大非 膨胀功(W0=C0E)。
.
初期的锂离子电池代表产品为18650圆柱型电池, 标称容量为1800mAh;
➢ 90年代中后期,手机采用3.6伏系统,并且已经实 现了小型化。要求减少电池的厚度和体积,出现 了方形电池。 电池厚度变化从10mm减薄至5mm。 现在已有3.5mm厚的铝壳手机电池问世;
➢ 1999年,日本Sony等四家公司几乎同时推出用铝 塑薄膜作外壳包装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当时电 池尺寸为305062,容量为550mAh。经过几年的研 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产品其厚度可以从1mm到 10mm,容量可以从40mAh到5000mAh;
.
二、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及其结构
1.工作原理:
锂离子电池实际上是一种锂离子浓差电池,正负电 极由两种不同的锂离子嵌入化合物组成。充电时,Li+ 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态,正 极处于贫锂态,同时电子的补偿电荷从外电路供给到碳 负极,保证负极的电荷平衡。放电时则相反, Li+ 从负 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正极,正极处于富锂态。在正 常充放电情况下,锂离子在层状结构的碳材料和层状结 构氧化物的层间嵌入和脱出,一般只引起层面间距变化, 不破坏晶体结构,在充放电过程中,负极材料的化学结 构基本不变。因此,从充放电反应的可逆性看,锂离子 电池反应是一种理想的可逆反应。
.
.
.
.
.
.
液态锂离子电池结构图
.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结构图
.
.
.
不同温度下放电曲线
.
循环寿命曲线
.
三、锂离子电池性能
➢ 电性能
(一)、电压 1.开路电压:电池与外电路没有接通时,即没有电流流
过时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等于正极电位与负极电位之 间的差值。如锂离子电池的开路电压为4.1V,铅酸蓄 电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1V。 2.工作电压:又称放电电压或负荷电压,是指电池对外 输出电流时,电池两极间的电位差。工作电压总是低 于开路电压。
.
b.电池的放电温度:温度降低,输出容量减少;
.
c.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是由用电器以及电池反 应本身的限定来设定的,例如:充电时,终止 电压为4.2V,放电时为3 .0V或2 .75V。
d.电池的贮存时间:电池经过长时间贮存后,电 池的放电容量会相应减少。
(三)、内阻
电池内阻包括欧姆电阻(RΩ)和电极在电化 学反应时所表现的极化电阻(Rf )。欧姆电阻、 极化电阻之和为电池的内阻(Ri )。欧姆电阻由 电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阻及各部分零件的 接触电阻组成。隔膜电阻是当电流流过电解液 时,隔膜有效微孔中电解液所产生的电阻(RM )。
.
2.实际能量 电池放电时实际输出的能量称为实际能量。
3.比能量
W=V工作I t V工作= V开路-I Ri
单位质量和单位体积的电池所给出的能量,
称质量比能量或体积比能量,也称能量密度。
3.终止电压:电池充放电时,电压上升或下降到某数值, 电池不宜再继续充电或放电的工作电压。一般在充电 时,终止电压为4.2V,放电时为3 .0V或2 .75V。
.
.
(二)、容量 电池容量是电池对用电器输出的电
量。单位为mAh或Ah。容量大小是由正 负极中活性物质的数量多少来决定的。
1.额定容量:在设计和制造电池时,规 定电池在一定放电条件下应该放出的最 低限度的电量。
.
.
.
2.锂离子电池结构:
➢ 正极:预先锂化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如钴酸锂、
锰酸锂、镍酸锂等
➢ 负极:具有特殊结构的碳材,如软碳、硬碳石墨
和石墨化碳纤维等 ➢ 电解液:有机溶剂和锂盐的溶液,例如PC(碳酸
丙烯酯)、EC(碳酸乙烯酯)、DMC(二甲 基碳酸)、DEC(二乙基碳酸)、1M LiPF6 电导率为6.79 mS/cm,水含量6ppm, HF含量8ppm。 ➢ 隔膜: 多孔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膜 ➢ 包装材料:铝塑复合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