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课堂实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塞翁失马》课堂实录
(课前热身)同学们,咱们一起背诵曹操的《观沧海》、晏殊的《浣溪沙》,你可以闭上眼睛,也可以加入表情和动作,尽情的去感受诗词的丰富内涵。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
师:《观沧海》气势恢弘,声震山河;晏殊的《浣溪沙》情致缠绵,淡雅温厚。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散文像潺潺溪水,入情入境,美在其中,诗歌如歌入画,婉转流畅,妙不可言,我还特别喜欢寓言故事,文章短小,语言诙谐,却意义深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文言体的寓言故事——《塞翁失马》。
(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圈划文下注释①,这则寓言选自——
生:《淮南子.人间训》。
师:课文早读时我们已预习过了,下面我们有感情的一齐来读一遍课文。
(生齐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声音很洪亮,哪位同学愿意给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朗读?
生①:……
师:这位同学读得很熟练,但要注意语速不要太快,注意抑扬顿挫。
生②:……
师:这篇文章的重点字词我们不进行集体勾划,下面我们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不要着急,先听清楚方法:小组首先集体翻译一遍课文,有疑问组内互相商量解决,然后每个同学至少提问两个字词,一人问,三人答,轮流进行,这样每组至少要问八个字词,好,开始!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师:好,讨论结束,同学们还有疑问吗?
生:没有了。
师:那我可要考你了,老师设计的有一星级,两星级和三星级的题目,下面我们进行抢答。
首先是一星级的题目,“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善”什么意思?
(一组生):精通。
师:得一颗星,“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中“将”?
(三组生):带领。
师:很好,得星。
“此何遽不为福乎”中“何遽”?
(四组生):怎么就,表示反问。
师:好,一颗星。
“丁壮者引弦而战”中“引弦”?
(六组生):拉开弓弦。
师:好,得星。
“死者十九”中“十九”?
(八组生):十分之九,这里指绝大部分。
师:很好,下面的问题可就有些难度了,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回答。
听好:文言文中常遇到的词语有“故”,结合学过的文言文,请列举出“故”字的用法,并举例。
(生稍做思考)
(十组生):第一种用法是“所以”,“故时有物外之趣”,第二种用法“缘故”,“马无故亡而入胡”。
师:你们组还有补充吗?
(六组生补充):第三种用法是“原来的”,“温故而知新”。
师:给十组生加一颗星。
第二个词“以”,请你列举出用法并举例?
(十一组生):第一种用法是“把”,“以丛草为林”,第二种用法是“用”,“以亿万计”。
第三种用法是“因为”,“此独以跛之故”。
师:很好,加两颗星。
下面翻译句子:“此何遽不为福乎”?
(十二组生):“这怎么就不是福呢”。
师:好,给你们加上三颗星。
“死者十九”?
(七组生):绝大部分都死了。
师:这句话根据文意回答是——
(生齐答):绝大部分都战死沙场。
师:好,给七组加上一颗星。
这课的字词同学们掌握的还是很不错的,我们的检查到此为止。
让我们来整理一下文章的内容,这则寓言篇幅简短,情节却波澜起伏,大起大落。
(师生一齐梳理脉络)首先塞翁失马,在别人看来这是“祸”,接下来塞翁得马,在别人看来这是“福”,然后塞翁的儿子从马上摔下来,在别人看来这是“祸”,最后父子性命得以保全,“祸”又变成了“福”。
(简要板书脉络)
师:从这则寓言的情节来看,结合老师的板书,它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①:坏事和好事可以相互转化,我们看事情不要只看一面,生命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全面的看待问题。
生②: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多想想它的益处,转化成有利于自己的,当我们遇到幸福的时候,不能只沉浸于此,还要想想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的弊处。
生③:我认为这响应了一句话,“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
师:同学们的发言都很正确,意义颇为深刻。
从文章内容来看,福与祸、得与失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那可太好了,当我们遇到祸和不幸的时候,我们就坐在这里等着吧,不久福就会降临到我们的身上,可以吗?
生:不可以。
师:是的,福与祸、得与失之间转化是需要有一定条件的。
那么,两者之间相互转化的关键是什么?
这就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空口无凭,我们要结合具体事例进行深刻的理解。
下面我们每个同学思考一个事例,可以是从书中读到的,可以是通过媒体看到的,还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
(学生静心思考1分钟)
师: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把自己想的事例在小组内生动地讲一遍,然后讨论转化的关键什么。
最后由组长做出总结,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好,下面开始!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师:讨论到此为止,可以了吗?
生:可以了。
师:回答时,组员同学先说,组长最后总结。
哪个小组最先展示你们的讨论成果?
二组生①:我举的例子是我身边的一位同学,那次月考她考试失利,但是却没有仔细分析失利的根本原因,有人劝她,她却说自己是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对学习不以为然,结果下次考试还是没有考好。
师:好,不用心去分析失利的根本原因,怎么会考出好成绩呢。
二组生②:我讲的例子是霍金,他年轻时就深遭不幸,但他却没有被病魔吓倒,顽强地同病魔斗争,认真努力地生活着每一天,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二组生③:我讲的是我读书读到的一个故事:几个人一起去山洞里玩,山洞里地势不平,弯特别多,结果这些人迷路了,他们非常恐慌,完全丧失了信心,结果在一个拐弯处饿死了,此时人们正全力地寻找他们,结果找到了他们的尸体,人们发现在转过这一个弯,就是洞口。
师:这虽是一个故事,却有深刻的启发意义,我们为故事中的那几个人感到惋惜!
二组生④:我来总结:通过小组讨论,结合这些事例,我们认为祸与福、得与失之间转化不是必然的,关键在于面对二者时的心理态度。
面对祸,如果能冷静客观地分析,吸取教训,并且认真努力,就会转化为福,如果面对福,就冲昏了头脑,那么福也会转化为祸的。
师:同学们说他们小组的发言好不好?
生:好!
师:给他们加上四颗星。
下面哪一组接着发言?
九组生①:我讲的是“守株待兔”的故事,以前有一位农民种地很认真,有一次,他在田间锄地,忽然一只兔子跑来撞在树桩上碰死了,农民很高兴,以后每天他都去田间,只是不是去耕地,而是躺在地头睡觉,想着还会有兔子跑来撞死的,结果庄稼荒了,这位农民也饿死了。
九组生②:我讲的是我的一位同学,他作文很好,但是在一次作文竞赛中没有获奖,他自己非常难过,从此以后学习一直萎靡不振,不去努力,结果成绩越来越差。
九组生③:我讲的是我们原来的班级,学校举行合唱比赛,我们班没有唱歌很好的同学,第一次就失败了,第二次我们努力去练,可是比赛结果依然不好,到了第三次比赛,同学们不再去努力了,结果还是没有取得好名次。
师:深有体会,我觉得只要努力了,会有希望的,但是不去努力,就真得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九组生④:我总结出来了:福与祸之间的转换不是必然的,二者之间转化的关键是人们的心理,当祸来临的时候,我们应该正视祸的来临,将祸转化为最低限度,当福来临的时候,我们也不要骄傲,要不然会乐极生悲。
师:好,给他们小组加上四颗星。
还有哪个小组起来发言?
十组生①:我讲的是贝多芬的例子,贝多芬耳朵失鸣,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但是他没有向命运低头,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师:好,举例很典型,接着说下去——
十组生②:我举的是卓别林的例子,他母亲有一天嗓子突然说不出话来,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不幸,但是他依然鼓起勇气,上台唱歌,结果许多观众都往台上扔钱,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福。
师:那么他因此获得了许多钱,这就是福吗?
十组生②:不是的,我要表达的是他又抓住了一次练习的机会,这是一种最宝贵的财富。
师:很好,抓住每一次机会锻炼自己,希望同学们今后在生活和学习中也这样做。
十组生③:我讲的是我小学时的同学,那次考试他考得不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他从此就骄傲了,失去了上进心,结果成绩一落千丈。
十组生④:我来总结:我认为二者之间转化不是必然的,最重要的是态度问题,当我们遇到福的时候,我们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要得意忘形,因为骄兵必败,当祸来临的时候,也不要胆怯退缩,我们要认真努力,充满信心,这样就有将祸转为福的希望。
师:好,你们组有一位发言不够熟练,有一位声音不洪亮,给他们小组加上三颗星。
七组生①:我讲的是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在看了《塞翁失马》后,心想:我也把我的小马放出去,说不定也能领回一群马来,那我可就发大财了,他越想越美,果真这样做了,结果两天后,放牛娃来告诉他,他的枣红马掉下悬崖摔死了。
七组生②:我讲的是我自己的经历。
六年级时,我不小心右胳膊骨折,不能写字,那时又面临期末考试,于是我坚持用左手练习写字,现在我已经是两只手都会写字了。
师:你的事迹真感动人啊,我很佩服你!同学们,这种感人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班,希望同学们都来学习他的坚强面对不幸的精神。
十组生③:我讲得是我的好朋友的例子,那一次他竞选班长,结果没能如愿,只当上了劳动委员,但他依然认真地为同学们服务,同学们都很喜欢他,后来集体投票,被选为济南市“优秀班干部”。
七组生④:福与祸的转化不是必然的,这要决定于我们的信心和努力。
如果我们能够以不屈不挠的精神顽强地去努力,那么祸就可能转化为福,如果面对不幸只是怨天尤人,那么不可能转化为好事,并且有可能还会失去原有的。
师:很好,给你们小组加四颗星。
通过同学们的发言,我发现同学们读书时很动脑,都能够通过读作品中的人物,听别人的故事引发深刻的思考,这就是最大的收获,更可贵的是能指导我们自己的行动,你是最了不起的!
师:老师曾看过一期节目《直面人生》,接受采访的主人公是何庆奎,也就是著名艺术家高秀敏的丈夫。
一星期前,他的儿子刚刚出事,就在他去广州奔丧的途中,又传来妻子去世的噩耗,同学们,人生中最大的不幸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再加之自己相如以沫的老伴去世,静心想一想,这件事如果发生在你的身上,你能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吗!人们都非常地关心他,何庆奎因此被请进了演播室,他深情地这样回答观众:“谢谢你们,放心吧,我能挺住的。
我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写
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回报关心我们的人。
”在我们的校园里,有一位每天拄着双拐来上学的姑娘,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过?
生:遇到过。
师:这位姑娘身体残疾,但你从她的身上读不出痛苦,她的脸上依然洋溢着阳光般得灿烂,写满自信和快乐。
其实这样的例子是非常多的,在我们生活的道路上,有鲜花有荆棘,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同学们想,什么是最重要的?
生齐:心!
师:很好。
因此当我们遇到福与祸、得与失的时候,我们的心态是很重要的,同学们,当困难和挫折来到你的身边,不要抱怨世事的不公,当荣誉和鲜花环绕着你的时候,也不要沾沾自喜,我们应保持平和的心态,坦然面对,笑傲人生!(板书坦然面对笑傲人生)写在书上,记在心里!师:同学们,我们深入理解了文章,懂得了深刻的道理。
下面让我们重新有感情来朗读一遍这篇文章。
(生读课文)
教学设计思路:
1.根据文体特点确定教学目标。
这篇文章从文体上属文言体式寓言故事,寓言大多通过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从而启迪人生。
因此我设计了两个教学目标:①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汇;②深刻理解
文章寓意,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重点)
2.重视设计课前导语,做到引生入境,自然进入学习状态。
我从自己对中国文化深刻的体验谈起,引出寓言的特点,特别强调意义深远,消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3. 小组合作解决字词疑难,省时、高效。
小组集体翻译,查找自己的疑难,兵教兵,捆绑式帮助学习、提问,改变了文言文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机械记录的现状,这样大大调动了积极性,体现了小组合作的团队精神。
4 .课堂检测要分层别类,联系旧知,触类旁通。
教师对学习效果的检测应设立不同层次的题目,不能只是学生知识点的重复,这样培养学生学会梳理要点,将知识融会贯通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5 .联系生活,激活学生思维。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立了一个激发学生表达兴趣的“点”,学生迅速搜集生活和读书的脑海宝库,小组内部交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体验和自己的思想实际讲述事例,做到人人享有发言权,研讨核心问题,得出结论,深化对文章寓意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6.用心与学生交流,达到情感的高潮。
学生有对生活的体验,教师也要讲出自己对生活的感触。
因此我用朴实的语言,真实的事例,诚挚的心去感染学生,从而引导学生正确树立面对生活得与失的坦然心境,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课后反思:
这节课后,我自己作为执教者,有两点感受颇为深刻:
①讨论一定要找到学生思维的激活点,问题确实有讨论的价值,使学生感到有表达的
需要,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欲望,不能带有盲目性,问题不能太琐碎,讨论不能过于频繁,
要目的明确,突出重点。
②教师要锤炼语言,用心与学生交流,用情去感动学生,倾听学生思维跳跃的美妙,
珍惜学生思考时发散的每一点火花,这样才能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语文丰富的情感,欣赏到
语文的特有的魅力。
在这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
组长点评:
邢珍老师的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环节设计完整、清晰,环环紧扣,有逻辑性;课堂语言精练、生动,有感染力。
从总体上来看,考虑了初一孩子的特点,并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小组合作共两次,第一次重在巩固基础知识,加强文言字词的记忆和比较,简单易行;第二次重在联系生活实际,对课文进行延伸和思考,有些难度。
两次合作有层次性,目的明确,要求具体,便于学生操作,能够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小组内每个同学都动起来。
而且讨论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动口,还注意了让学生动手组织语言,将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有机结合起来。
在检查环节注重了以小组形式发言,让组内每个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而不是好学生的“一言堂”。
(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