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畜林》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 YW-10-02-089
对重力的挑战——《牲畜林》导学案
编写人:黄媛审核人:殷春兰编写时间:2010-1-1
组别:组名:姓名:导学案完成等级Array【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及作品;
2、理解作者是如何减少小说主题的沉重性的,即“减少沉重”在小说中
的运用;
3、了解小说结构的“延迟法”特点。
【学习重难点】
理解作者是如何减少小说主题的沉重性的,即“减少沉重”在小说中的运用。
【知识链接】
卡尔维诺,意大利人,当代作家。
在四十年的创作实践中,力求以最贴切的方法和形式表现当今的社会和现代人的精神,以及他对人生的感悟和信念。
卡尔维诺是一位有着富于幻想,具有童话气质的作家,同时又是一位有着宇宙和科学的背景,耽于哲思和无限探索的作家。
他的小说几乎都富有寓言式童话般的色彩。
曹文轩说“卡尔维诺是天堂里的作家”,还有人说他是“一位一只脚跨进幻想世界,另一只脚留在客观现实之中”的作家。
处女作:《通向蜘蛛巢的小路》(又译《蛛巢小径》);
代表作:小说《命运交织的城堡》《寒冬夜行人》《我们的先人(三部曲)》(包括《分为两半的子爵》、《树上的男爵》、《不存在的骑士》)《宇宙谐趣》《看不见的城市》《寒冬夜行人》;20世纪小说经典理论著作:《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又译《美国讲稿》);
编著童话集《意大利童话》。
【学习过程】
一、基础过关
通读全文,借助工具书,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
马厩()蹩脚()膘肥()毡帽()豚鼠()
大腹便便()蹑手蹑脚()腼腆()不寒而栗()
沧海一粟()
二、文本解读
导入: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但在新闻报道里、电影电视上、文学作品中或多或少感受过战争,面对战争,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那么,在读了卡尔维诺的《牲畜林》之后,又有什么感受呢?
卡尔维诺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里说道:“我的写作方法一直涉及减少沉重。
”那么,对《牲畜林》的解读是不是也可以围绕着“减少沉重”即“轻松”进行呢?这篇文章我们就尝试着从轻松与形象、轻松与结构两个个方面解读《牲畜林》。
(一)轻松与形象
1、自古以来,我们总以崇敬的目光仰视英雄:横槊赋诗的曹操、刺秦未遂的荆轲、自刎乌江的项羽都以凛然之姿立于历史长河之中。
那么,《牲畜林》里的英雄——朱阿,请在文中
找出有关他的描写。
你觉得,朱阿和传统的英雄形象有什么区别?(概括一下他的形象)
2、小说里还有另一个关键人物——“农民模样的德国兵”。
将文中比较集中描写这一形象的语句找出来。
这一形象有什么特点?
(二)轻松与结构
3、有人将小说的结构比作容器,好的容器承载丰盈的内涵,那么,《牲畜林》的容器是什么呢?小说的结构是由情节构成的。
这篇小说在情节设置上采用了什么手法?这种手法在结构上称为什么?(阅读课本77-78页)
4、文中将“牲畜林”比作“诺亚方舟”,有什么象征意义?
参考:《圣经》里有这么一则故事:上帝看到人类的种种罪恶,深悔自己的创世之举,决定用洪水淹没大地,唯一幸免的是善良的诺亚一家。
上帝吩咐他们建造一艘巨大的方舟,把所有的动物,无论贵贱,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或爬的,都雌雄配对,带上方舟。
5、朱阿每次举起枪准备射击时,总有人跳出来阻拦,浏览全文,共有哪几次?
6、多次的“延迟”使小说产生重复递进的局部结构,可我们在阅读这些重复的情节的时候为什么没有重复之感?(提示:三个方面考虑——被抓的家畜,恳求的人,朱阿或者笔法、详略、细节)
文学是一种存在的功能,追求轻松是对生活沉重感的反应。
——卡尔维诺
三、深入探讨
本文中“延迟法”的使用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延伸阅读】
莫斯科郊外的蜡烛
包利民
那是一个极黑极冷的夜晚,枪炮的轰鸣声渐渐地平静下来。
上士克利特丢掉手中的枪,右手紧按住疼得钻心的左臂,望着黑暗中矗立着的莫斯科城发呆。
这是1941年的冬天,德军在苏联本土的战争进入艰难阶段。
克利特和同伴们多次在莫斯科城外被击溃,挣扎在死亡边缘。
周围是无边的黑暗与寂静,克利特收回目光,发现那些被炮火点燃的荒草和树木,不知何时已经熄灭。
身边没有生命气息,处处都是同伴冰冷的尸体。
他讨厌这场战争,当初也是被迫当兵,此刻他万念俱灰,踉踉跄跄地向前走,毫无目的。
不知走了多久,全身都已冻透,淌出的血也凝成了冰。
就在他准备给自己一枪时,远处有一簇微微的火光一闪!他揉了揉眼睛,确实是有点火光!
他精神一振,奋力向那边走去。
原来是一片墓园,有座坟前,一支蜡烛正在静静地燃烧着。
他快步上前,扑倒在蜡烛旁,烛光猛地摇曳了一下。
他抬起脸来,那烛光映得心里暖暖的,令他想要落泪。
这无边的黑暗吞噬不了一支蜡烛的微光,极度的冰冷冻结不住一支蜡烛的火焰。
他的心猛烈地燃烧起来,重新充满希望与力量。
他在烛光中仔细辨认着墓碑上的一行字:尼·科拉夫之墓,然后起身,大步向远处更深的黑暗走去。
20年之后,克利特已成为西德一家大公司的总裁,他常常回想起那荒唐的战争生涯,想起自己九死一生地逃回国内,想起莫斯科郊外的那支蜡烛!他一直牢记着那个名字,尼·科拉夫!
那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会有人于战乱的夜里在他坟前点燃蜡烛?
带着诸多的疑问,他又踏上了苏联的土地。
终于,他在一个烈士陵园中找到了尼·科拉夫的墓。
坟前,无数被燃过的蜡烛痕迹留在那里。
陵园的看守者告诉克利特,每个周日都有人送来很多蜡烛,嘱他每逢夜晚就在科拉夫的坟前点亮。
那个周日,克利特遇见了送蜡烛的人,从而得知了尼·科担夫的故事。
尼·科拉夫是莫斯科城内的一个普通工人,在莫斯科最艰难凶险的日子里,德军的飞机经常来轰炸。
于是一到夜里,几乎所有的房子里都不点灯,怕给敌机以轰炸的目标。
可是,莫斯科并不是完全黑暗的,至少有一所房子里还亮着灯,那就是科拉夫的家。
科拉夫当时36岁,未婚,单身一人住在城西的一座平房里。
每个夜里,他都要点燃蜡烛,感觉被昏黄的光亮包围,即使睡着了,也让蜡烛燃着。
虽然当时物资奇缺,但蜡烛随处可以买到,所以科拉夫储备了许多蜡烛,用以照亮整个房间。
邻居们都劝他,说他这样做很不理智,很危险,他却说:“莫斯科不会是永远的黑暗,就算在这最艰难的时候,我也要为它亮起哪怕最微弱的一缕光!”
终于,在一个夜晚,敌机扔下的一枚炸弹击中了科拉夫的房子,他也因此殉难,他的家那一夜燃烧成莫斯科最亮的地方。
当他的事迹传遍全城,所有的人都被震动,每个夜里,千家万户都亮了起来,闪耀着蜡烛的光芒。
科拉夫被人们葬在荒僻的东郊,而且常有人在夜里潜出城去,在他坟前点起一支蜡烛。
克利特回国以后,将这个故事传播开来。
从此以后每个夜晚,克利特都会在窗前点亮一支蜡烛,直到新的黎明到来。
(摘自《中国青年》2008年第21期,有删改)
1.小说第1—3段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2.小说的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蜡烛”在小说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文学是一种存在的功能,追求轻松是对生活沉重感的反应。
——卡尔维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