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岳桦种群格局的地统计学分析

合集下载

长白山岳桦林与暗针叶林交错区植被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长白山岳桦林与暗针叶林交错区植被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第21卷第6期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21No.62020年11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Nov.2020文章编号:1009-4822(2020)06-0718-06DOI :10.11713/j.issn.1009-4822.2020.06.004长白山岳桦林与暗针叶林交错区植被群落结构特征分析贾㊀翔1,2,王㊀超1,2,曹㊀淋3,赵㊀莹1,2,金㊀慧1,2,刘丽杰1,2,尹㊀航1,2(1.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吉林二道白河㊀133613;2.长白山生物群落与生物多样性吉林省联合重点实验室,吉林二道白河㊀133613;3.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吉林二道白河㊀133613)摘要:采用传统样方调查法调查长白山北坡㊁西坡海拔1700m 附近岳桦林与暗针叶林交错区植被群落,对比分析各坡向相同海拔过渡带植被群落结构特征.结果显示:长白山西坡共调查到28种植物,乔㊁灌㊁草各层重要值最大的物种分别是岳桦(Betula ermanii )㊁蓝靛果忍冬(Lonicera caerulea var.enulis )和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 );北坡共调查到49种植物,乔㊁灌㊁草各层重要值最大的物种分别是鱼鳞云杉(Picea jezoensis var.microsperma )㊁刺腺茶藨子(Ribes horridum )和二叶舞鹤草(Maianthemum bifolium ).长白山北坡各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西坡,特别是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西坡.长白山西坡乔木径级结构分布无明显规律,但近年来更新良好;北坡乔木径级结构总体呈现明显的倒 J 形分布.关键词:长白山;群落交错区;重要值;物种多样性;径级结构中图分类号:Q948.1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20-07-15基金项目: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开放基金项目(201803).作者简介:贾㊀翔(1992 ),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生态研究,E-mail:jiaxiang117@;通信作者:尹㊀航(1984 ),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野生植物引种驯化研究,E-mail:yinhang4019@.Vegetation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of Betula ermanii and DarkConiferous Forest Ecotone in Changbai MountainJIA Xiang 1,2,WANG Chao 1,2,CAO Lin 3,ZHAO Ying 1,2,JIN Hui 1,2,LIU Lijie 1,2,YIN Hang 1,2(1.Changbai Mountain Academy of Sciences ,Erdaobaihe 133613,China ;2.Jilin Provincial Joint Key Laboratory of Changbai Mountain Biocoenosis and Biodiversity ,Erdaobaihe 133613,China ;3.Changbai Mountain Nature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Center ,Erdaobaihe 133613,China )Abstract :Betula ermanii and dark coniferous forest ecotone on the northern and western slope with 1700meters of Changbai Mountain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traditional community method,the vegetation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same altitude were compared.Results showed that 28plant species were recorded on the western slope and 49plant species were recorded on the northern slope.In the arbor layer,the species with the highest important value were Betula ermani ,Lonicera caerulea var.enulis,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 on the western slope,while the species with the highest important value were Picea jezoensis var.microsperma ,Ribes horridum ,Maianthemum bifolium on the northern slope.The α-diversity indices of all layers on the northern slop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n the western slope.Especially in the herbaceous layer,the α-diversity indices on the northern slop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n the western slope.The diameter structure at community level was not obvious on the western slope,but trees were well renewed in recent years.Forests on the northern slope showed an inverted J type in tree size distributions at community level.Key words :Changbai Mountain;ecotone;important value;species diversity;diameter size structure㊀㊀群落交错区(ecotone)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间的过渡区域[1].通常认为,群落交错区的环境条件比较复杂,是一个交叉地带或种群竞争的紧张地带,所以交错带群落结构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发生变化.目前,群落交错区是生态学的研究热点[2],受到了广泛关注[3].长白山是东北地区的第一高山,气候条件在山体垂直高度上的差异,导致长白山成为东北植物区系唯一一座有明显植被垂直分布带的名山[4],自山麓至山顶依次为针阔混交林带㊁暗针叶林带㊁岳桦林带㊁高山苔原带.长白山不仅保存了完整的垂直植被带类型,而且拥有森林㊁湿地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所以该地区具有众多种类的群落交错带,是研究群落交错区的理想之地.21世纪初,于大炮等[5]对长白山垂直分布带交错区的位置及其宽度进行了定量判定,明确提出长白山北坡暗针叶林和岳桦交错区为急变类型,宽度为50m;邹春静等[2]的研究表明,长白山北坡岳桦种群在海拔1600~1700m 附近与云冷杉林形成森林过渡带;后期逐渐开展了群落交错区植被变化与演替规律[6-7]等研究.然而,以往对长白山交错区植被群落结构的研究只侧重于一个坡向.因此,本研究分别调查长白山北坡㊁西坡岳桦林与暗针叶林过渡带的植被群落,旨在了解该过渡带在不同坡向的植被群落结构特征,为该区植被恢复研究提供依据.1㊀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1.1㊀研究区自然概况长白山岳桦林与暗针叶林交错区位于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宽度较为狭窄,分布于海拔约1700m 处.该区域气候属湿润性亚高山气候,冬季寒冷多风,夏季湿润多雨,年平均气温较低,生长季较短.交错区以上为岳桦林带,乔木以岳桦(Betula ermanii )为主,土壤为山地生草森林土;交错区以下为暗针叶林带,乔木以鱼鳞云杉(Picea jezoensis var.microsperma )㊁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 )㊁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 )为主,土壤为棕色针叶林土[8].1.2㊀研究方法1.2.1㊀野外调查分别在长白山西坡(41ʎ57ᶄN,127ʎ59ᶄE,海拔1680m)和北坡(42ʎ04ᶄN,128ʎ04ᶄE,海拔1700m)设置30m ˑ30m 的调查样地,各设置3块,共6块.将样方划分为9个10m ˑ10m 的小样方进行乔木层调查;按对角线方向设置3个样方进行灌木层和草本层调查,灌木样方为5m ˑ5m,草本样方为2m ˑ2m.调查项目包括乔木层所有胸径ȡ2cm 的树种名称㊁胸径,灌木层的植物名称㊁基径和草本层的植物名称㊁株数㊁盖度等植被信息.1.2.2㊀数据分析群落各层重要值计算公式:乔木层重要值=((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ˑ100)/3,灌木层重要值=((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基盖度)ˑ100)/3,草本层重要值=((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ˑ100)/3.α多样性测定主要包括物种丰富度(R )㊁Shannon-Wiener 指数(H )㊁Simpson 指数(D )和Pielou 均匀度指数(J ).1)物种丰富度指数:R =S ,式中:S 为样方中的总物种数.2)Shannon-Wiener 指数:H =-ðN i N ln Ni N,式中:N i 为种i 的个体数;N 为所在群落全部种的个体总数.3)Simpson 指数:D =1-ðN i N æèöø2éëùû.4)Pielou 均匀度指数:J =H ln S.1.2.3㊀数据统计与分析利用Excel 2007和SPSS 19.0处理数据及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 检验法检验两个变量之间的差异显著性(α=0.05),利用Origin 8.5绘图.917第6期贾㊀翔,等:长白山岳桦林与暗针叶林交错区植被群落结构特征分析027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1卷2㊀结㊀㊀果2.1㊀物种组成2.1.1㊀乔木层长白山岳桦林与暗针叶林交错区乔木层物种组成见表1.结果显示:在长白山西坡共调查到3种乔木,总计101株,主要由岳桦和鱼鳞云杉等组成.其中,岳桦的重要值最大,为69.24,株密度为256株/hm2,胸高断面积为12.78m2/hm2;鱼鳞云杉的重要值为29.77,株密度为115株/hm2,胸高断面积为4.45m2/hm2.在长白山北坡共调查到6种乔木,总计500株,主要由鱼鳞云杉㊁臭冷杉㊁岳桦等组成.其中,鱼鳞云杉的重要值最大,为41.47,株密度为719株/hm2,胸高断面积为35.84m2/hm2;臭冷杉的重要值为26.34,株密度为633株/hm2,胸高断面积为12.09m2/hm2,二者均为长白山暗针叶林的典型优势树种,重要值之和接近70;岳桦重要值仅为15.24,株密度为226株/hm2,胸高断面积为8.25m2/hm2.表1㊀岳桦林与暗针叶林交错区乔木层物种组成Tab.1㊀Species composition in the arbor layer of Betula ermanii and dark coniferous forest ecotone长白山西坡长白山北坡物种重要值物种重要值岳桦Betula ermanii69.24ʃ12.03鱼鳞云杉Picea jezoensis var.microsperma41.47ʃ11.69鱼鳞云杉Picea jezoensisvar.microsperma29.77ʃ10.57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26.34ʃ1.65花楸树Betula ermanii15.24ʃ6.42 Sorbus pohuashanensis1.00ʃ1.72岳桦花楸树Sorbus pohuashanensis8.66ʃ3.72花楷槭Acer ukurunduense6.99ʃ0.64黄花落叶松Larix olgensis1.30ʃ2.25 2.1.2㊀灌木层长白山岳桦林与暗针叶林交错区灌木层物种组成见表2.结果显示:在长白山西坡共调查到3种灌木,分别为蓝靛果忍冬(Lonicera caerulea var.enulis)㊁库页悬钩子(Rubus sachalinensis)和深山蔷薇(Rosa marretii),共计64株.其中,蓝靛果忍冬的重要值最大,为51.43,个体数为21株;库页悬钩子的重要值为31.98,个体数为37株.在长白山北坡共调查到7种灌木,主要由刺腺茶藨子(Ribes horridum)㊁长白忍冬(Lonicera ruprechtiana)㊁蓝靛果忍冬等组成,共计1693株.其中,刺腺茶藨子的重要值最大,为36.24,个体数为938株;长白忍冬的重要值为27.73,个体数为500株.表2㊀岳桦林与暗针叶林交错区灌木层物种组成Tab.2㊀Species composition in the shrub layer of Betula ermanii and dark coniferous forest ecotone长白山西坡长白山北坡物种重要值物种重要值蓝靛果忍冬Lonicera caerulea var.enulis51.43ʃ14.83刺腺茶藨子Ribes horridum36.24ʃ15.31库页悬钩子Rubus sachalinensis31.98ʃ14.12长白忍冬Lonicera ruprechtiana27.73ʃ9.24深山蔷薇Lonicera caerulea var.enulis10.09ʃ13.00 Rosa marretii16.59ʃ28.73蓝靛果忍冬深山蔷薇Rosa marretii8.47ʃ14.68朝鲜荚蒾Viburnum koreanum8.25ʃ8.75东北茶藨子Ribes mandshuricum5.79ʃ10.04库页悬钩子Rubus sachalinensis 3.43ʃ5.942.1.3㊀草本层长白山岳桦林与暗针叶林交错区的草本层重要值排名前5位的物种见表3.结果显示:在长白山西坡共调查到22种草本植物,主要为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 ),其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85.97%,重要值达到61.07,为典型的小叶章群落.在长白山北坡共调查到36种草本植物,主要由二叶舞鹤草(Maianthemum bifolium )㊁杉蔓石松(Lycopodium annotinnm )㊁广布鳞毛蕨(Dryopteris expansa )㊁高山露珠草(Circaea alpina )等组成.其中,二叶舞鹤草的重要值最大,为22.99;其次是杉蔓石松,重要值为11.71;广布鳞毛蕨的重要值为10.15.表3㊀岳桦林与暗针叶林交错区草本层重要值排名前5位的物种Tab.3㊀Important values of species ranked in the top 5in the herbaceous layer of Betula ermanii anddark coniferous forest ecotone长白山西坡长白山北坡物种重要值物种重要值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 61.07ʃ7.45二叶舞鹤草Maianthemum bifolium 22.99ʃ6.57贝加尔野豌豆Vicia ramuliflora f.baicalensis9.14ʃ5.02杉蔓石松Lycopodium annotinnm 11.71ʃ17.90山牛蒡Synurus deltoides 6.51ʃ1.40广布鳞毛蕨Dryopteris expansa 10.15ʃ3.10散花唐松草Thalictrum sparsiflorum 4.74ʃ1.88高山露珠草Circaea alpina5.81ʃ2.22单花橐吾Ligularia jamesii2.69ʃ3.25高山库页堇菜Viola sacchalinensis var.alpicola4.01ʃ1.252.2㊀多样性指数长白山岳桦林与暗针叶林交错区的α多样性指数见图1(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图1岳桦林与暗针叶林交错区α多样性指数Fig.1α-diversity indices of Betula ermanii and dark coniferous forest ecotone㊀㊀由图1可知:长白山北坡乔木层物种丰富度㊁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 优势度指数均显著高于西坡,Pielou 均匀度指数虽然高于西坡,但不显著;灌木层物种丰富度㊁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㊁Simpson 优势度指数㊁Pielou 均匀度指数均高于西坡,但都不显著;草本层物种丰富度㊁Shannon-Wiener127第6期贾㊀翔,等:长白山岳桦林与暗针叶林交错区植被群落结构特征分析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 优势度指数㊁Pielou 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西坡.2.3㊀乔木径级结构长白山岳桦林与暗针叶林交错区的乔木径级分布见图2.由图2可知:长白山西坡乔木径级结构分布无明显规律,但近年来乔木更新良好.调查发现,幼树(DBH <12cm)个体数相对较多,占全部个体数的31.68%,群落呈现增加趋势;如果单独考虑DBH ȡ14cm 的乔木,则径级分布总体呈现正态分布;长白山北坡样地乔木径级结构总体呈现明显的倒 J 形分布.图2岳桦林与暗针叶林交错区乔木径级分布Fig.2Size class distribution of all species in the arbor layer of Betula ermanii and dark coniferous forest ecotone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各群落的径级结构特征,进一步对群落乔木层重要值较大的树种进行径级结构分析,结果见图3.由图3可见:西坡岳桦的小径级和中等径级个体在样地内分布较多,其中DBH <4cm 和18cmɤDBH <32cm 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15.87%和62.32%;鱼鳞云杉较大径级个体零星分布于样地内,小径级个体较多,其中,DBH <12cm 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54.84%.北坡鱼鳞云杉径级呈现 L 形分布,DBH <14cm 的个体有123株,占总个体数的63.40%;臭冷杉径级呈现倒 J 形分布,主要为中㊁小径级个体,其中,DBH <8cm 和8cmɤDBH <26cm 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35.67%和57.89%;岳桦共计61株,各径级分布较为均匀.图3优势树种径级分布Fig.3Size class distribution of dominant tree species227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1卷3㊀讨㊀㊀论在海拔1700m 左右,长白山西坡和北坡的植被类型都属于岳桦云冷杉林,为岳桦林与暗针叶林交错区.从物种组成看,相同海拔的长白山岳桦林与暗针叶林交错区北坡比西坡物种种类更加丰富.西坡乔木层以岳桦为主,零星伴生鱼鳞云杉,群落外貌与岳桦林带相似,接近岳桦林带分布的海拔高度下限;而北坡乔木层以鱼鳞云杉㊁臭冷杉等暗针叶树种为主,伴随少量岳桦均匀分布于内,群落外貌与暗针叶林带相似,接近暗针叶林带分布的海拔高度上限.长白山北坡陡峭㊁西坡平缓.有研究[9]表明,长白山西㊁北坡地形差异是导致该海拔段西㊁北坡群落结构异质性的重要原因.西坡草本层以小叶章为主,而小叶章为多年生㊁湿中生根茎禾草,本身常见于长白山西坡岳桦林下[10],尤其是在台风袭击西坡岳桦林后,形成大面积林窗,促进了小叶章等林下草本的大量繁殖,进一步巩固了岳桦林下小叶章种群的优势地位[10-11];北坡草本层则以暗针叶林中较为常见的耐阴性矮小植物二叶舞鹤草㊁杉蔓石松㊁广布鳞毛蕨等为主.从径级结构看,西坡虽然有一部分岳桦更新苗(2cmɤDBH <4cm),但整体数量较少,仍然呈现出更新不良的状态,一方面可能与风干扰后小叶章大量繁殖,形成草根盘结,岳桦种子无法接触土壤,无法生根发芽有关[12];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岳桦种子质量有关系,尽管岳桦为了适应环境恶劣的高海拔地带,其繁殖策略倾向于R 策略,但是在种子的形成过程中,仍然容易受到诸如倒春寒等极端环境影响,导致出现种子瘪粒现象.西坡乔木个体总数相比北坡较少的原因可能与风干扰有关.大径级岳桦根系更加发达,深入土层,抓地力更强,比小径级岳桦更抗风干扰[13],当年风灾造成岳桦幼树死亡,保留了目前所见的大径级岳桦,造成小径级岳桦较少或缺失;而鱼鳞云杉因其个体较高且根系集中于地表,在严重的风干扰之下造成大部分大径级个体死亡,但是随着后期的不断更新,鱼鳞云杉小径级个体相对较多.此外,长白山北坡各层次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均高于西坡,整体上北坡群落的生物多样性较高且群落稳定性高于西坡,预测西坡可能是北坡的演替前期,未来此处可能过渡为类似于北坡的以暗针叶林为主的群落交错区.参考文献:[1]杨持.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邹春静,王晓春,韩士杰.长白山岳桦种群过渡带位置的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2):2217-2220.[3]高洪文.生态交错带(Ecotone)理论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1994,13(1):32-38.[4]曹伟,李媛媛.中国长白山植物区系的垂直分布格局[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0(4):53-58.[5]于大炮,唐立娜,王绍先,等.长白山北坡植被垂直带群落交错区的定量判定[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0):1760-1764.[6]YU Dapao,ZHAI Lianjiang,WANG Qingli,et al.Dynamics of dominant tree species in a forest ecotone on the northern slop ofChangbai Mountain[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6,17(3):216-220.[7]王聪.长白山西坡暗针叶林 岳桦林交错带植被分布与演替规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8]侯向阳,韩进轩.长白山西坡风灾干扰区的恢复和保护[J].自然资源学报,1997,12(1):29-34.[9]徐文铎,何兴元,陈玮,等.长白山植被类型特征与演替规律的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4,23(5):162-174.[10]宗盛伟,许嘉巍,吴正方.长白山西坡小叶章侵入苔原带调查与机理分析[J].山地学报,2013,31(4):448-455.[11]宗盛伟,许嘉巍,吴正方,等.长白山西坡小叶章侵入苔原带过程及影响[J].生态学报,2014,34(23):6837-6846.[12]牛丽君,梁宇,王绍先,等.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风灾区植被恢复评价[J].生态学杂志,2013,32(9):2375-2381.[13]王慧赟,张英洁,靳英华,等.长白山寒温带风灾区植被受损与灾后变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19,30(5):1580-1588.ʌ责任编辑:郭㊀伟ɔ327第6期贾㊀翔,等:长白山岳桦林与暗针叶林交错区植被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长白山区域植物区系垂直分布格局探讨

长白山区域植物区系垂直分布格局探讨

长白山区域植物区系垂直分布格局探讨
长白山是中国北方特有的高山生态系统,其植被较为丰富,以常绿针叶林为主,同时也具有丰富的草本植物、灌木及乔木。

本文将探讨长白山植物区系的垂直分布格局。

长白山植物区系垂直分布格局主要基于海拔高度,因此可分为森林、亚高山草甸、高山草甸、亚高山灌丛和高山灌丛等五种植被分布区带。

首先,从0-600米的低海拔区域,长白山主要分布着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

其中常绿针叶林是长白山最主要的森林植被类型,与温带落叶阔叶林交错分布,常见于山谷、山脊和缓坡地带。

长白山森林带物种组成多样,荫蔽度高,树木高大,生长旺盛,以马尾松、红松等为代表,同时还有云杉、白桦等植物。

随着海拔的升高,植被开始由落叶林向针叶林过渡。

海拔600-1200米区域为亚高山草甸带,植被类型主要为稀疏的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冷杉林,同时穿插有草甸和松林等植被带。

这个生境下的植被类型种类上比低海拔区域少,草本植物为主。

4,100-4,200米之间是高山灌丛带,常见的植物有高山杜鹃、厚叶树、高山松、报春花等,植被较为开阔,草木碎石层厚,植被逐渐减少,空气稀薄,风大,日照长等自然环境因素开始对植被的影响逐渐加深。

总之,长白山植物区系垂直分布格局跟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变化,高山植物逐渐取代低海拔植物,森林逐渐缩小,植物多样性也逐渐减少。

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高山植物往往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因此,了解长白山植物区系的垂直分布格局,对于合理规划和利用地区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长白山林线树种岳桦幼树叶功能型性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长白山林线树种岳桦幼树叶功能型性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长白山林线树种岳桦幼树叶功能型性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胡启鹏;郭志华;孙玲玲;王彬【摘要】通过研究沿不同海拔岳桦幼树叶功能型性状,揭示其对环境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①随海拔升高,岳桦叶面积(LA)逐渐降低,比叶重(LMA)增加,但LMA较高的可塑性指数表明其适应更依赖叶片的薄厚变化;②岳桦叶绿素含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下降,但类胡萝卜素Car和Car/Chl显著升高,Chlb和Car/Chl表现出较高的可塑性指数,更倾向于吸收蓝紫光和保护光合器官;③岳桦叶氮含量(Narea和Nmass)在海拔1800-1900m间最低,在低海拔和高海拔均表现较高,但Chl/Nmass却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Nmasss比Narea具有较高的可塑性指数,对光能的吸收更依赖Nmass对Chl的贡献,高海拔主要将更多的氮投资于光合器官的保护(1900m以上),低海拔则更倾向于光合生产(1800m以下);④随海拔升高,MDA增加,但随之抗氧化物质DS、Pro和APX活性增加,负责对活性氧的抵御和清除,但APX活性最大的可塑性指数表明活性氧的清除更依赖于酶促系统,但在海拔1900m以上,APX活性差异不显著,生理抗性逐渐下降,限制岳桦继续向高海拔生长;⑤抗氧化物质可塑性指数最高,叶绿素和叶形态次之,叶氮最低,表明随海拔升高,岳桦林以保护自身的生存为最主要的适应策略机制,然后以增加吸收光能的Chlb及LMA指标为主要生长策略.【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3(033)012【总页数】8页(P3594-3601)【关键词】岳桦;海拔;林线;叶功能型性状;可塑性【作者】胡启鹏;郭志华;孙玲玲;王彬【作者单位】嘉汉林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广州51061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北京100091;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州510650;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临安311300【正文语种】中文海拔是影响植物生理、结构和功能、代谢等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1],随海拔高度变化,水热、光照、CO2分压等亦表现出梯度性变化,植物叶面积、叶氮(Nmass和Narea)、叶绿素含量、光合等叶特征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性响应[2-6]。

长白山不同坡向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长白山不同坡向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长白山不同坡向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长白山是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山脉,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该地区的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同坡向的土地利用格局也有所不同。

因此,对长白山不同坡向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进行研究,对于探究该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特点、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长白山不同坡向土地利用格局的调查与分析,探究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和特点,为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1.长白山不同坡向土地利用格局现状调查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遥感技术,对长白山不同坡向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系统调查,并记录数据。

2.长白山不同坡向土地利用格局时空变化分析通过ArcGIS等地理信息软件,对长白山不同坡向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定量化地描述不同坡向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趋势。

3.长白山不同坡向土地利用格局驱动力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式,分析影响长白山不同坡向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驱动力,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长白山的土地资源利用以及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该地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遥感技术、实地调查和ArcGIS等地理信息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以及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式,融合定性和定量分析,在全面归纳整理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六、研究计划本研究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3个月):调研和文献综述,了解长白山不同坡向土地利用格局现状及研究进展;第二阶段(3-6个月):野外实地考察和遥感技术,对长白山不同坡向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系统调查,并记录数据;第三阶段(6-9个月):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分析长白山不同坡向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变化和驱动力,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七、预期成果及参考价值本研究预期的成果为长白山不同坡向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详细描述和分析报告,同时结合政策建议,可供相关领域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参考,从而促进长白山地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学术情境试题90:长白山北坡林线

学术情境试题90:长白山北坡林线

学术情境试题90:长白山北坡林线展开全文以下这组试题在今年高考结束后就曾引起讨论。

似乎很多老师都认为这是一组学术情境试题,但却没有能查到素材的准确出处。

下面的分析来源于《“林线”试题考查分析及其教学启示》(教学考试,2020年第49期)一文。

现复制如下,仅供大家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2020全国文综卷Ⅰ,9-11)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帶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

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

监测表明,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結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 70~80 米,但近年趋于稳定。

据此完成 9~11 题。

9.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A.幼树B.中龄结实树C.老树D.各树龄组混生10.推测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D. 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11.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A.降水稳定B.水土流失量稳定C.土壤肥力稳定D.岳桦结实线稳定第9题考查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岳桦林的种群特征。

长白山北坡林线是指岳桦林分布的上限,处于岳桦-苔原过渡带,林线上分布着高山苔原带。

《长白山岳桦-苔原过渡带动态与气候变化》(地学前缘,2002年第9卷第1第9题考查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岳桦林的种群特征。

长白山北坡林线是指岳桦林分布的上限,处于岳桦-苔原过渡带,林线上分布着高山苔原带。

《长白山岳桦-苔原过渡带动态与气候变化》(地学前缘,2002年第9卷第1期,作者:周晓峰,王晓春,韩士杰,等)一文将岳桦胸径按5Cm为一个胸径级,从2.5Cm开始分成不同径级,以反映岳桦年龄(例如,幼苗或幼树是指胸径<2.5cm)。

论文指出:在岳桦-苔原过渡带边缘或者岳桦林线(海拔2 150 m)中的岳桦只有幼树和小树分布,并据此可以推断此处以前没有岳桦分布,岳桦是由于环境改变后迁移而来的。

长白山杨桦次生林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

长白山杨桦次生林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

l o we r l a y e r s re a c o n t r a r y t o t h a t o f B.p  ̄ y p h y U a .最
第4 l 卷 第 4期
2 0 1 3年 4月









Vo 1 . 4l NO. 4 Ap r .201 3
J OUR NAL OF NOf l 删 E AS T F OREs T R Y U NI VE RS n
长 白山杨桦次 生林主要树种 的 空间分布格 局及其关联 性 )
分类号 s 7 5 8 . 5 + 3
S p a t i a l Di s t r i b u t i o n P a t t e r n s a n d As s o c i a t i o n s o f Do mi n a n t Tr e e S p e c i e s i n P o p l a r . Bi r c h S e c o n d a r y Fo r e s t S t a n d
i n C h a n g b a i Mo u n t a i n c . dD u Z h i , K a n g X i n g a n g , Me n g J i n g h u i , K o n g L e i , G u o We i w e i , Y u e G a n g (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f o r S i l v i c u l t u r e nd a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o f Mi n i s t r y o f E d u c a t i o n , B e i j i n g F o r e s t r y U n i v e r s i t y ,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3 , P .R .C h i n a ) / / J o u r -

长白山北坡和西坡林线不同种群扩张态势与气温变化的对比关系

长白山北坡和西坡林线不同种群扩张态势与气温变化的对比关系

长白山北坡和西坡林线不同种群扩张态势与气温变化的对比关系摘要:本文以长白山北坡和西坡林线不同种群为研究对象,以两坡样方调查得到的实地数据为来源,采用一系列数理统计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北坡林线有缓慢上移趋势,西坡则有衰退迹象。

北坡岳桦林下和苔原带植物呈共存态势,西坡出现小叶樟独占所有生态位的趋势。

北坡气温上升幅度刚好利于岳桦树木生存,带动林下植物一起移动,而西坡气温上升幅度使林下小叶樟过度扩张挤压其他植物独占所有生态位的现象明显。

关键词:郁闭型林线;不同种群;气候变化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500307,41571078,41601263),长白山历史地理与族群变迁重点实验室;长师项目(2016-009)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0205155)中图分类号:P423.3文献标识码:ADOI 编号:10.14025/ki.jlny.2018.04.025徐晓云,孙嘉鸿,李鹏启,杨楗斌,刘晓燕,王晓东*(长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32)yuan lin sheng tai山地森林带和苔原带之间的过渡带被称高山林线,长白山岳桦林是研究林线变动的理想地段,林线变动对气候变化响应非常明显,长白山林线类型丰富,在西坡和北坡变动方式差异明显,探讨不同坡向林线种群变动方式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

郝占庆等认为长白山各种植物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有关联,林线各种植物沿海拔梯度的物种丰富性变化规律明显,赵淑清等应用一系列生态指数计算林线各种群落物种丰富度。

1研究方法1.1样方调查2017年9~10月分别于长白山北坡和西坡郁闭型林线处设置一系列样方,即沿着林线边缘连续取样;在西坡得到15个样方,在北坡得到10个样方。

所有样方的大小为10m ×10m ,调查内容为样方内岳桦树木的棵树,每棵树的胸径和高度,记载各个样方内各种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名称、盖度(方格法与目测法相结合)、高度〔用卷尺测量(精确到1cm )〕、密度。

以长白上为例阐述植被的垂直地带分布特征

以长白上为例阐述植被的垂直地带分布特征

长白山为例阐述植被的垂直地带分布特征摘要:植被分布具有地带性规律,包括纬向和经向规律,还包括因高度不同而呈现的垂直地带性规律,它是山地植被的显著特征。

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气温逐渐下降,而湿度、风力、光照等其它气候因子逐渐增强,土壤条件也发生变化,在这些因子的综合作用下,导致植被随海拔升高依次成带状分布。

本文通过以长白山为例,阐述植被的垂直地带分布特征,并对由此产生的景观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长白山;植物分布;垂直地带;景观特性长白山是我国东北第一高山,最高峰白云峰为海拔2619m,由于受海洋湿气团的影响,降雨量较丰富,气候湿润,适于植物生长,种类繁多,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植被垂直地带性是欧亚大陆从温带到寒带植被水平地带性的缩影。

,植被类型多样性,是目前地球上为数不多的保存完整自然生态系统之一。

1.植物垂直分布地带性植被带大致与山体的等高线平行,并有一定的垂直厚度,这种植被分布规律称为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1.1植物垂直地带和水平地带的联系在一个足够高的山体,从山麓到山顶更替着的植被带系列,大体类似于该山体所在的水平地带至极地的植被地带系列。

例如,在西欧温带的阿尔卑斯山,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和自温带、寒温带到寒带的植被水平带的变化大体相似。

我国温带的长白山,从山麓至山顶所看到的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云冷杉暗针叶林、岳桦矮曲林、小灌木苔原的植被垂直带,也是同自我国东北向太平洋沿岸的前苏联远东地区,直到寒带所出现的植被纬度地带性相一致。

因此,植被的垂直分布类似水平分布的“缩影”。

而两者间仅是外貌结构上的相似,而绝不是相同。

如亚热带山地垂直分布的寒温性针叶林与北方寒温带针叶林,在植物区系性质、区系组成、历史发生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

这主要因亚热带山地的历史和现代生态条件与极地极不相同而引起的。

山地植被垂直带的组合排列和更替顺序构成该山体植被的垂直带谱。

不同山体具有不同的植被带谱,一方面山地垂直带受所在水平带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受山体的高度、山脉走向、坡度、基质、局部气候等因素影响。

2020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题专项汇编__0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

2020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题专项汇编__0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

专题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0年高考真题】(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

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

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

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

据此完成9~11题。

9.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A.幼树B.中龄结实树C.老树 D.各树龄组混生10.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11.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A.降水稳定 B.水土流失量稳定C.土壤肥力稳定 D.岳桦结实线稳定【答案】9.A 10.C 11.D【解析】9. 90年代以来,林线海拔迅速提升70-80米,因此,旧林线和新林线之间的岳桦林是90年代以来才开始生长的。

林线上升直至近年趋于稳定,说明新林线附近的岳桦是最近几年才生长的,还是幼树,A对。

本题容易误选B,觉得90年代以来生长到现在已经30年左右了,结合结实线稳定可知,不可能是结实树,排除B。

根据材料提示: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 70-80 米,但近年趋于稳定。

说明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近年来新生长出来的树,所以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幼树。

所以选A。

10.结合材料“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说明岳桦只有在夏季(生长季)才结实,而材料又说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说明夏季(生长季)温度变化不大,比较稳定。

结合材料气候持续变暖,说明冬季升温幅度比较大。

C对。

11.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长白山林线近年趋于稳定,说明没有新的岳桦林形成。

不同海拔长白山岳桦的生理变化

不同海拔长白山岳桦的生理变化

不同海拔长白山岳桦的生理变化吴栋栋;周永斌;于大炮;戴冠华【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09(29)5【摘要】通过分析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海拔(A1:1700 m, A2:1800 m, A3:1900 m, A4:2000 m, A5:2050 m)梯度岳桦叶片中各种生理指标含量的变化,探讨了林线树木适应高山环境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比叶面积(SLA)显著减小,A5与A1相比下降了35.90%,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叶绿素含量随海拔梯度升高而降低,但叶绿素a/b比值(Chla/Chlb)和Car的相对含量(Car/Chl)随海拔梯度升高而增加;在海拔1900 m左右,MDA含量和MP均处于最低水平,各种酶的活性均为最低;当海拔超过2000 m,接近森林分布的界限时,MDA含量和MP升高,并达到最大值,各种酶的活性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综合本次研究表明, 在海拔1900 m比较适合岳桦的生长;海拔超过2000 m,岳桦体内生理抗性下降,不利于岳桦的生长发育,因此高海拔限制了岳桦的分布.【总页数】7页(P2279-2285)【作者】吴栋栋;周永斌;于大炮;戴冠华【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沈阳,11016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中国科学院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二道白河,1336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5;Q948【相关文献】1.长白山岳桦-苔原过渡带动态与气候变化 [J], 周晓峰;王晓春;韩士杰;邹春静2.长白山林线树种岳桦幼树叶功能型性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J], 胡启鹏;郭志华;孙玲玲;王彬3.长白山岳桦体内碳素供应状况 [J], 周永斌;吴栋栋;于大炮4.不同海拔的长白山岳桦叶片反射光谱研究 [J], 卢文敏;刘伟国;方晓雨;范秀华5.长白山岳桦种群过渡带位置的研究 [J], 邹春静;王晓春;韩士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白山区域植物区系垂直分布格局探讨

长白山区域植物区系垂直分布格局探讨

长白山区域植物区系垂直分布格局探讨1. 引言1.1 长白山简介长白山,位于中国东北辽宁省和吉林省交界处,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山脉,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长白山主峰为白石山,海拔2749米,是中国东北地区海拔最高的山峰。

长白山地处于寒温带,气候以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是一个典型的山地气候区。

长白山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有许多火山口、火山温泉和火山湖。

长白山景观独特,四季分明,被誉为“北国江南”。

长白山是中国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多样的植物资源。

这里栖息着许多珍稀植物和动物,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区域之一。

长白山的植被类型丰富,包括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等,形成了独特的植物区系。

长白山不仅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意义,还对研究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对长白山植物区系的垂直分布格局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这一地区的生态系统特点,为保护和管理长白山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1.2 植物区系研究意义植物区系研究是生物学和生态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之一,通过对植物群落的研究可以揭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为保护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提供科学依据。

长白山作为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之一,其植物区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长白山植物区系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地区植物资源的种类和分布情况,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支持。

通过研究植物区系可以揭示长白山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为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长白山植物区系研究可以深化我们对该地区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理论基础。

通过了解长白山植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及功能,可以更好地指导生态环境的修复和生态系统的管理。

长白山植物区系研究不仅有助于促进该地区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也对于推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字数:227】2. 正文2.1 长白山植物区系特点长白山是中国东北地区一处重要的植物资源保护区,拥有独特丰富的植物种类和群落结构。

长白山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着不同的植物与气温地理题

长白山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着不同的植物与气温地理题

长白山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着不同的植物与气温地理题
1、下图为我国长白山北坡自然带谱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岳桦林是一种匍匐状生长的森林,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 .岩体松散,土层厚
B .位于阴坡,光照少
C .气候寒冷,防大风
D .地势陡峭,多落石
(2)研允发现,近年来图中岳桦林帯的树龄随海拔升高而减小。

该现象表明()
A .苔原带正在下侵
B .岳桦林种群在萎缩
C .植被演替正在停止
D .岳桦林带正在上升
长白山北坡拥有较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其上部还分布有独特的岳桦林带。

下图示意长白山天池北部地形及植被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处的植被分别为
A.针叶林、高山苔原
B.针阔混交林、针叶林
C.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高山灌丛
(2)图中海拔1800--2000米的岳桦林上部呈匍匐状生长,根系发达,其原因是该地
A.干旱、寒冷、大风
B.坡度大,易被流水侵蚀
C.寒冷、贫瘠、大风
D.海拔高,光照弱,生长期短
(3)研究发现,近年来图中岳桦林带的树龄随海拔升高而减小。

该现象表明
A.植被演替停止
B.苔原带下侵
C.岳桦林带下侵
D.岳桦林带上侵。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长白山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长白山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长白山一、单选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

据此完成完成下列各题。

1.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有关的指标是()①大气温度①积雪厚度①降水量①植被覆盖度A.①①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2.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A.蒸腾加剧B.低温更低C.太阳辐射减弱D.降雪期推后1.C 在高山苔原带,大气的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所以与海拔有关。

坡度大积雪厚度小,坡度小,积雪的厚度大,与坡度有关,与海拔无关。

降水量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后减,故有关。

坡度大小影响土层薄厚,海拔高低影响气温,土层和温度都会影响植被的生长,与海拔有关。

故选择C。

2.D 气候变暖,一方面,降雪的条件不易形成,使得雪期推后。

另一方面,由于温度较高,积雪不易存留堆积,积雪冬季覆盖时间变短,矮小灌木裸露,缺少积雪的覆盖,加上强劲的风力,使得冻害加剧,故D正确。

林木的高大树干和稠密枝叶,是空气流动的障碍。

某科研小组采用自动观测系统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平均树高26m)内不同高度冬季风速的日变化进行了长期的观测,图示意林内不同高度风速的日垂直变化统计结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观测区域森林对风速的阻挡作用最明显的位置,大致位于()A.2.5m B.8mC.26m D.32m4.导致同一高度一天内不同时间风速差异的因素主要是()A.枝叶密度B.树干直径C.空气湿度D.地面温度5.推测该林区夏季不同高度、不同时间风速变化的特点是()A.2.5米处风速仍然比较稳定B.树冠层以上风速增幅明显加大C.0时随高度上升风速会减小D.14时风速随高度上升变化不大3.A 图中显示,绝大部分时间段,观测区域内海拔越低,风速越小,说明森林对风速的阻挡作用在近地面最明显,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长白山区域植物区系垂直分布格局探讨

长白山区域植物区系垂直分布格局探讨

长白山区域植物区系垂直分布格局探讨长白山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座著名的山脉,也是中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

长白山区域植物区系垂直分布格局是指在不同海拔高度上,植物物种的组合及其分布情况。

这个问题涉及到了植物生态学、植物地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对于研究长白山植物的生态、地理特征以及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长白山的海拔高度从600米至2691米不等,从山脚到山顶的高差达到了2000多米,这样的高度差使得长白山区域的气候、温度、雨量等环境条件都有明显的变化,进而影响着植物区系的分布。

长白山的植物区系可以分为森林区、亚高山灌丛草甸区和高山裸岩区。

在森林区,海拔约为800米至1500米,主要分布着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由榛子、杨树、楸木等树种组成;针叶林则以落叶松、云杉为主。

这些植物适应了长白山湿润的气候,展示了温带森林的典型特征。

亚高山灌丛草甸区的海拔范围大约是1500米至2000米,这一层次的植物群落在长白山区域的分布较为广泛。

这里的植物主要有高山杜鹃、山岩梅、五味子等,分布在草地、石块等不同的生境中。

这一层次的植物适应了高山地区的严寒环境,尤其是寒冷的冬季。

高山裸岩区是长白山区域的最高海拔区域,主要位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地方。

这里的植物分布相对较少,主要以一些耐寒的小型植物和苔藓植物为主。

由于气候的严酷和土壤贫瘠,这里的植物适应了极端的环境。

长白山区域植物区系垂直分布格局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海拔高度影响了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进而影响了植物的适应性和分布。

土壤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也会对植物的分布产生影响。

长白山山脚的土壤较为肥沃,适合落叶阔叶林的生长,而高山裸岩区的土壤贫瘠,只适合一些耐寒的小型植物的生长。

长白山区域植物区系垂直分布格局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长白山区域的生态特征和植物资源分布情况,还对于保护长白山的生物多样性和开展生态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长白山区域植物的适应特征和分布规律,还有助于开展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长白山区域植物区系垂直分布格局探讨

长白山区域植物区系垂直分布格局探讨

长白山区域植物区系垂直分布格局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长白山位于中国东北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之一,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

长白山地处亚寒带、针叶林和阔叶林交错的地区,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的变化对植被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过去的研究中发现,长白山区域植物区系在垂直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特点,不同海拔高度上的植被类型和植物群落组成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对于长白山区域植物区系垂直分布格局的研究仍存在许多未解之谜,例如在不同海拔高度上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生态功能等方面的差异性以及影响这种差异性的因素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文旨在对长白山区域植物区系的垂直分布格局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以期为长白山及其他类似地区的生态保护和植被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对长白山区域植物区系垂直分布格局的探讨,旨在深入了解该区域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特点,揭示不同海拔高度对植物种类、数量和分布的影响。

探讨影响植物垂直分布格局的各种因素,包括气候、土壤、地形等因素,以便为长白山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植物群落的垂直变化规律,揭示植物群落在海拔高度变化过程中的生态适应机制,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提供理论基础。

通过分析长白山区域植物区系垂直分布规律的启示和未来研究展望,为进一步探讨该区域植被的演替规律和保护管理提供指导和建议。

1.3 研究意义长白山地处中国东北,是我国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长白山区域植物区系的垂直分布格局对于研究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演变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长白山植物的垂直分布规律,可以揭示不同海拔高度下植物物种组成、生物量、群落结构等方面的变化规律,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长白山区域植物区系的垂直分布格局也是研究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重要途径,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实践指导。

因此,深入研究长白山植物区系的垂直分布规律对于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和气候变化适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岳桦林试题专题

岳桦林试题专题
般的树种都不能适应,即便是素有傲风斗雪之称的
青松,也对这里望而却步。然而岳桦却以其勇敢和 坚毅不屈的精神,顽强地再这里扎下了根。
板根是高大乔木的一种特殊适应热带雨林的现象,丰 沛的雨水带来强烈的淋溶作用,溶解带走差不多所有 可溶性矿物,土壤只有薄薄一层,十分贫瘠。因此, 大多数树木的根都长在地表,可以很快吸收土壤表层 的营养。可是,浅浅的根如何能固定高大的树干呢? 于是,板状根就进化而来了,这对于动辄高达四五十 米以上的植物来说非常必要,可以很好的避免由于树 冠宽大、身体上部沉重而导致的头重脚轻“站不稳” 的问题,有效地增强并支持了地上部分,也可以抵抗 大风暴雨的袭击,更有保持水分的作用。解决了热带 雨林中树木根系难以进入深层土壤而又要支撑地上部 分这一两难问题。
规律:岳桦林竞争指数基本呈单峰曲线; 在海拔 1600~2100 米的范围内,尤其是在海拔 1700 米附近岳桦林竞争优势明显, 而在低于 1600 米或高于 2100 米的范围内,岳桦 林不具有竞争优势。 原因:海拔低于 1600 米的长白山地区,水热条件 相对优越,是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的主要分布范围; 而海拔高于 2100 米的地区, 由于气候条件过于严 酷, 林木无法生长, 只有高山苔原分布。 海拔 1600~2100 米的长白山地区,风大寒冷,不 适合其他树种的生长,岳桦林因其较为抗寒、抗强 风而成为优势树种,成为的野生黑枸杞核心分布区的自然 环境特征,推测野生黑枸杞生长习 性,并说明依据。(8分)
习性: 耐寒 耐旱 耐贫 瘠 耐盐 碱 喜光
依据:产区为 高山高原气候, 干旱少雨; 光照充足; 海拔高,气温 低;附近盐湖 较多,土壤盐 碱高。
据马铃薯原产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分析推测其生长习性。
(2)指出岳桦林竞争指数梯度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2025届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合格演练测评五植被与土壤

2025届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合格演练测评五植被与土壤

合格演练测评(五)植被与土壤一、单项选择题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

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坚实(种子)。

岳桦坚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坚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

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头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坚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

据此,完成1~3题。

1.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旁边的岳桦多为( )A.幼树B.中龄坚实树C.老树D.各树龄组混生2.推想20世纪90年头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 )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3.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缘由可能是( )A.降水稳定B.水土流失量稳定C.土壤肥力稳定D.岳桦坚实线稳定土壤储存的碳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

草地的有机碳(土壤有机质中所含的碳素)储量从土壤表层向下快速递减,新西兰某牧场推行“倒置耕作”种植牧草,将15~30 cm的底土放置在0~15 cm的表土上方,下图示意“倒置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据此,完成4~6题。

4.新西兰某牧场“倒置耕作”后0~5年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变更的缘由是( )A.植被吸取增多B.土质更加疏松C.生物质积累增多D.淋溶作用较强5.该牧场实施“倒置耕作”的最佳周期为( )A.10年B.15年C.20年D.25年6.该牧场推行“倒置耕作”有利于( )①降低生产成本②减轻土壤侵蚀③减排温室气体④抑制杂草生长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南美洲的“瓶子树”,因其独特的体型而闻名。

多雨时期,它利用发达的根系,最大限度地吸取并贮存水分;干旱季节,则通过落叶或开花削减体内水分的蒸发和损失。

图1为“瓶子树”景观图,图2为南美洲地图。

读图,完成7~8题。

7.“瓶子树”主要分布在(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8.“瓶子树”储水的时期为( )A.4月~9月B.6月~9月C.7月~8月D.10月~次年3月苔原主要分布在环北冰洋的大陆沿岸及岛屿上,而距离北冰洋遥远的长白山之巅也拥有这类极地植被,实属珍稀,长白山也因此被称为“北极的飞地”。

长白山林线岳桦种群生态特征研究

长白山林线岳桦种群生态特征研究

长白山林线岳桦种群生态特征研究
徐静
【期刊名称】《山东林业科技》
【年(卷),期】2022(52)5
【摘要】为了解长白山林线岳桦种群动态特征,本文通过长白山林线岳桦种群样地调查,编制岳桦种群的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岳桦种群的存活曲线和生存分析曲线。

研究结果表明:随龄级增加,岳桦种群结构呈典型反“J”型,属于增长型种群;岳桦种群存活个体数和生命期望呈下降趋势,而个体死亡率和消失率呈上升趋势;岳桦种群的存活曲线呈DeeveyII型(对角线型);岳桦种群的生存率曲线呈递减趋势,累计死亡率曲线和危险率曲线呈递增趋势,死亡密度曲线基本保持不变。

【总页数】4页(P66-69)
【作者】徐静
【作者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18.54
【相关文献】
1.长白山北坡林线岳桦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2.长白山林线树种岳桦幼树叶功能型性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3.长白山北坡林线灌木草本植物与岳桦的动态关系
4.长白山北坡岳桦种群结构及动态分析
5.长白山北坡与西坡岳桦种群差异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过渡带中岳桦种群生态特征的研究

过渡带中岳桦种群生态特征的研究

过渡带中岳桦种群生态特征的研究邹春静;韩士杰;周玉梅;王晓春;陈永亮【期刊名称】《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年(卷),期】2001(7)1【摘要】在长白山北坡halt15 2 5m~ 1775m的岳桦云冷杉森林过渡带和1990m~ 2 170m的岳桦苔原林线过渡带中 ,沿海拔高度 ,采用梯度取样方法 ,进行岳桦种群生态学研究 ,分析了岳桦种群存活曲线、种群分布格局和种群竞争指数 .同时应用分形分析研究了岳桦种群的分形特征 .结果表明 :依据岳桦种群的存活曲线 ,在岳桦云冷杉过渡带中岳桦种群处于由衰退型向稳定型发展的阶段 ,而在岳桦苔原过渡带中则由稳定型向增长型过渡 .从种群分布格局指数分析 ,岳桦在两个过渡带中的分布格局类型都是杂乱无章的 ,而且都偏离随机分布 ,处于由一个生态系统向另一个生态系统转换的相变区 .从竞争指数和盒维数来看 ,在岳桦云冷杉过渡带中 ,这两项指标都是由小到大迅速递增 ,而在岳桦苔原过渡带中情况刚好相反 .图4参【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长白山;过渡带;岳桦;种群生态学【作者】邹春静;韩士杰;周玉梅;王晓春;陈永亮【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15;Q949.736.3【相关文献】1.广西大青山西南桦人工林草本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J], 庞圣江;张培;杨保国;刘士玲;邓硕坤;贾宏炎2.冀北山地杨桦次生林群落乔木层种群生态位研究 [J], 金辉;卢银平;于泊3.河西走廊绿洲-荒漠过渡带湿生与盐生生态型芦苇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J], 芝祥红;独肖艳;李朝周;焦健;刘鑫4.长白山岳桦种群过渡带位置的研究 [J], 邹春静;王晓春;韩士杰5.云南富源光皮桦种群与主要伴生树种生态位研究 [J], 孟广涛;柴勇;方向京;和丽萍;张正海;李贵祥;刘文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