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

----有感于诗词的意境教学

有人说读诗的最高境界就是领悟诗歌的意境。谈意境,得先谈意象。粗浅地理解,意象就是渗透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外物。一切客观外物只有经过诗人感情的内化与浸润,才能获得灵气与生命。

月亮不是意象,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的“明月”是意象,因为此时的明月已经是能理解思念之痛苦并能传递祝福的人性化了的使者;花不是意象,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花”是意象,因为它渗透了作者感时恨别的血泪。

意象与意象组合在一起,便会产生新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意境。意境的产生,需要读者的介入。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没有想象就没有意境。我们在读诗的时候,应发挥合情合理的想象,去填补诗中的空白。例如,读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佳节又重阳”“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就要穿越时空,想象以前重阳节和丈夫把酒吟诗的欢乐场面,就能反衬出诗人如今的孤寂。

诗歌的意境有的优美,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有的宏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有的超脱,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有的凄苦,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领悟意境,要抓住景物特征,入境、入情、入理。

好的诗歌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要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存和生活经验,将诗中描绘的声、光、色、态等描绘出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展现的是清幽明净、活泼新鲜的优美境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为我们展现的是壮阔宏大的境界。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自然景物一旦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就打下了诗人的感情烙印,就是一种人化了的自然。我们乘着想象的翅膀,飞入美好的诗境,和诗人进行感情交流,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古诗词不仅意境美,而且具有哲理美、精神美。“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启示我们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表明不断创新是永葆活力的源泉……

一片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瑞士曾有一位思想家说过: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境界。

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句话,就是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情感寄托来宣泄火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以自古以来就有了文人骚客们借景抒情,以情寓景的文学作品则更是多得数不胜数。正如王国维对诗歌的评价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说的正是如此。

在那个人对人自身以及客观世界都是深广精微的认知与探求的时代,处在这个时代之中的王羲之也在不断地追寻这人生的奥义——什么是生、什么是死、什么是人生。便有了“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有的人职责他此文情调的消极,有的人却认为他实在驳虚无主义的人生观来提倡积极的人生观。不论你出游的是哪一种观点,你一定是注意到了王羲之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吧,一定从这个角度来解读他的思想。在我看来,这两段简静雅洁的文字,随意随心的语言,写出了当时当地优美的环境,柔和的天气。细细品读“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一句话。读完之后岂不是格外畅快、舒展,心灵也变得灵秀爽快。因为这里的自然是经过王羲之心灵洗涤过的自然是释怀者眼中的自然,这自然的风景更是王羲之的心灵的世界!

这可能是为什么不同的人看同样的风景会有不同的感受了吧。积极还是消极并不取决于风景是否好坏,而是在于看风景的人的内心感受。

由此说来,与其说:“一片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还不如说:“一个心灵的世界便是一片风景。”

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面对落日的余晖,你是会发出“夕阳无限好”的感叹还是“只是近黄昏”的无奈呢?看看你的内心世界,那里会有答案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