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地质基本特征
五种基本地形及其特征和中国主要地形区

五种基本地形及其特征和中国主要地形区1.平原地形:平原是地球上广泛分布的一种地形,特点是地势低平,水流缓慢,土壤肥沃。
平原通常以河流沉积物和海域沉积物所形成,能够提供优质的农田和适宜的居住环境。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平原地区包括中美洲的大平原、欧洲的中部平原、中国的华北平原等。
2.高原地形:高原是指地势相对较高、地势缓和的地区,地面平坦且气候凉爽。
由于地势较高,高原地区通常具有较为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多样性的植被。
世界上著名的高原地区有南美洲的安第斯高原、北美洲的高原期、亚洲的青藏高原等。
3.山地地形:山地是由山脉、岳峰等地质构造所形成的地形,特点是地势陡峭、多山和容易发生地震等地质灾害。
山区地形常常锁定大量水源,为下游平原提供重要的水资源,同时也提供了优越的发展旅游和滑雪等户外活动的条件。
世界上著名的山地地区包括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和安第斯山脉等。
4.河谷地形:河谷是河流在长期侵蚀和堆积过程中形成的地形,特点是两侧的山脉或高原相对较高,中间的河谷地势较低。
河谷地形通常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也是农田和城市的重要发展区域。
世界上着名的河谷地形有尼罗河谷、长江三峡和科罗拉多河大峡谷等。
5.沙漠地形:沙漠是指长期干旱少雨的地区,特点是植被缺乏、土地贫瘠、沙丘连绵起伏。
沙漠地形对于农业和人类生存条件非常苛刻,但也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适宜开展沙漠旅游的条件。
世界上著名的沙漠地形包括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亚的大维多利亚沙漠和中国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等。
中国主要地形区:1.华北地形区:主要特点是平原地带广阔,包括华北平原、黄河中下游平原等,以及山地和丘陵地带,如太行山、燕山、五台山等。
这一地形区主要为农田提供了优质土壤,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文化和政治中心。
2.西南地形区:主要特点是以高原地带为主,包括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
这一地形区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是许多特有物种的栖息地,并且也是中国重要的水源地区。
中国地形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国地形知识点总结归纳中国地形的多样性是世界上少有的,其包括高山、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等地形类型,使得中国成为了一个地理上极为丰富的国家。
中国地形的形成与地质构造、气候环境、河流侵蚀、地质作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将对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进行总结归纳。
中国地形大致可分为高原、盆地和平原三类。
1. 高原:中国的高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如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
这些高原地区多位于世界海拔第一、第二的位置,呈现出重要的环境和气候特征。
高原地区地势高、气温低、气压小、氧含量少,生态环境脆弱。
此外,高原地区还具有较大的地震活动。
高原的形成主要由于地质构造活动,如板块的挤压、地壳的上升等。
2. 盆地:中国的盆地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等地区,如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辽河盆地等。
盆地地势低,盆中多有河流呈驳壳状,丘陵坡地等地形特征。
中国盆地也是重要的矿产资源集中区,如煤炭、天然气等。
盆地的形成主要由于地质构造变动、河流冲刷作用等因素引起。
3. 平原:中国的平原地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等地区。
中国各地的平原地形特征各异,但总体上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平原地区也是我国人口密集、农业、工业发达的地区。
平原的形成主要由于河流冲积作用,如黄河、长江等河流在长期的沉积作用下形成了各自的平原地区。
中国地形的多样性使得中国在地理、环境和资源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因此,加强对中国地形的调查、研究及开发利用对于我国经济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1. 介绍中国是一个庞大的亚洲国家,拥有丰富的地理资源和多样化的地形。
本文将总结中国地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等方面。
2.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东北与俄罗斯接壤,北邻蒙古国,东南濒临朝鲜半岛,南界越南、老挝和缅甸,西部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相连,西北部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交界。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13个邻国的国家。
3. 地形中国地形多样,包括高山、平原、丘陵、盆地和沿海地带。
主要地形特征如下:3.1 山脉中国境内有许多著名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天山山脉和祁连山脉等。
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之一,包括珠穆朗玛峰,是登山爱好者的圣地。
3.2 平原中国有广阔的平原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和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之一,也是中国人口密集的地区之一。
3.3 河流中国有很多著名的河流,包括长江、黄河、珠江等。
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珠江是中国最大的南方河流。
3.4 高原中国还拥有广袤的高原地区,包括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其上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系统。
4. 气候中国的气候类型丰富多样,包括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寒温带半湿润气候等。
4.1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部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代表城市有广州、香港等。
4.2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部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代表城市有上海、南京等。
4.3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和西北地区,夏季短暂炎热,冬季寒冷干燥。
代表城市有北京、哈尔滨等。
4.4 寒温带半湿润气候寒温带半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辽东半岛和新疆北部地区,夏季短暂凉爽,冬季严寒干燥。
代表城市有沈阳、乌鲁木齐等。
5. 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
地理我国的自然地理

地理我国的自然地理中国是一个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地理资源。
本文将从地理的角度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系水资源和自然灾害。
一、地形地貌中国的地形地貌各异,东部地区地势相对较低平,中部地区以高原和丘陵为主,而西部地区则以高山和盆地为主。
在东部沿海地区,有长江、黄河、珠江等重要的河流。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它流经中国的中部,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和交通干线。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它流经中国北部,为中国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在中部地区,有巴蜀平原、江汉平原和河南平原等广阔的平原地区,这些地区适合发展农业和人口聚居。
另外,中国还有一些著名的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这些地区地势较高,气候条件极端。
二、气候条件中国的气候条件多样,包括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寒温带气候等。
南方地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夏季湿热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而北方地区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干旱,冬季寒冷干燥。
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则属于寒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中国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这也为中国的农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同时,中国还受到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这也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三、水系水资源中国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许多重要的河流和湖泊。
黄河、长江、松花江等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它们为中国的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支持。
此外,中国还拥有许多大型湖泊,如鄱阳湖、洞庭湖等,这些湖泊不仅美丽风景,还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起到了保护作用。
然而,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等问题也日益严重。
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成为了中国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自然灾害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台风、干旱等。
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频繁。
尤其四川、云南、甘肃等地经常发生地震,给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小学四年级地理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

小学四年级地理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地理特点的国家。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地理,了解中国自然地理特点的基本知识。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包括地貌、气候和资源分布等方面。
一、地貌特点中国的地貌多样,主要可分为高山、平原、丘陵、盆地和河流等几大类型。
中国拥有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高山,如喜马拉雅山和祁连山。
这些高山峻岭,形成了中国的西部边界。
中国的平原地带广阔,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两大重要平原地区。
丘陵和盆地则分布在中国的东部和南部地区。
中国的大江大河众多,如长江、黄河和珠江等,它们在地理上起到了重要的交通和农田灌溉的作用。
二、气候特点中国气候多样,可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寒温带气候等几种类型。
中国南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常年降雨充沛,适宜农业发展。
而中国北方地区则气候干旱寒冷,冬季低温较长,夏季高温较短。
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西部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干燥,气温变化较大。
三、资源分布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
中国的煤炭储量居世界首位,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也十分丰富。
此外,中国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
在农业资源方面,中国拥有广阔的农田和适宜的气候条件,适宜发展粮食和水果种植业。
中国还是世界上重要的渔业国家,沿海地区的渔业资源丰富。
在了解中国自然地理特点的过程中,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学习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通过观察和实践,他们可以更直观地认识和体验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
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等资源,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深入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
总之,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多样而丰富,地貌、气候和资源分布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学习地理,可以初步了解和认识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增加对祖国的了解和热爱。
最终,希望他们能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重庆区域地质特征

重庆区域地质特征重庆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地理地貌复杂的城市。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重庆拥有独特的区域地质特征。
本文将从地质概况、地形地貌、地质灾害等方面进行阐述,介绍重庆区域地质特征。
一、地质概况重庆地处中国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之间,地势起伏较大,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城市。
整体上,重庆地质构造以(这只是一种写法,实际也可以写成“大部分地区以XXXX为特点”)陡峭、复杂为主,分布有许多山脉、峡谷和河流。
二、地形地貌1. 山脉和丘陵重庆的山脉主要包括武陵山脉、大巴山脉、青林山脉等,山脉纵横交错,犹如一张巨大的蜘蛛网覆盖在整个城市。
山脉之间有许多丘陵地形,地势起伏不平,给城市增添了许多自然之美。
2. 河流和湖泊重庆拥有长江和嘉陵江两大重要河流。
长江流经重庆市区,将城市一分为二,给重庆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此外,重庆还有一些较大的湖泊,如磁器口古镇附近的洋里湖、鱼洞的南湖等。
3. 峡谷和洞穴重庆不仅有许多著名的峡谷,如长江三峡、瞿塘峡等,还拥有一些美丽而神秘的洞穴,如黄桷垡的武隆仙女洞、酉阳的阿蓬江大峡谷等。
这些峡谷和洞穴富含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探险。
三、地质灾害由于地势复杂和地质构造的影响,重庆常常受到地质灾害的威胁。
在重庆,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
其中,溶洞塌陷是一种典型的地质灾害类型。
由于长期的地下水侵蚀作用,加之人类开采活动等影响,重庆地下的溶洞结构相对发育,一旦发生塌陷,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地质资源重庆地区拥有丰富的地质资源。
其中,煤炭、铁矿石、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对于重庆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重庆还有一些地热资源和矿泉水资源,对于绿色能源和饮用水源的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重庆地区的地质特征表现为山地地貌复杂、地势起伏大的特点,同时存在着丰富的水系、峡谷和洞穴等自然景观。
然而,地质灾害也是重庆地区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1.1 我国主要地形区及其特征

第一章中国自然地理【学案】第1讲我国主要地形区及其特征编写人:宋从奇审核:高三地理组 2014.6方向标1.掌握我国各类地形的分布,能根据经纬度确定地形区2.理解我国的地形特点及影响。
3.能在地图上标注主要地形区的位置路线图【自主学习】一、中国的疆域1.海陆位置:2.领土四至点3.相对位置: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二、地形和地势1.地势特征(说出我国三大阶梯的主要分界线?)2.地形复杂多样(1)主要山脉(2)四大高原:由大到小依次是图中的⑨、○23、○22、○10。
(3)四大盆地:自北向南依次是图中的⑬、⑫、⑮、⑪。
(4)三大平原:平均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图中的○27、○28、○29。
(5)主要丘陵:由北到南依次有图中的○30、○31、○32。
注意:能根据经纬度判断出各主要地形区(课堂提问)【要点解析】1.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影响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
(1)四大高原(3)三大平原1.下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
该年发生地质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A .横断山和秦岭B .太行山和雪峰山C .大巴山和巫山D .祁连山和唐古拉山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云南省西北部地形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
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展示点拨】:◆学生展示◆归纳梳理:【应用拓展】:下图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
检测站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2011年全国大纲卷, 10~11)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
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
据此完成下题1.正午前后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2.该区域可能位于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2011年上海地方卷,23~25)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1. 介绍中国,位于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中国地理广阔,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本文将概述中国地理的关键知识点,包括地势地貌、气候、河流湖泊、山脉和人口分布等内容。
2. 地势地貌中国地势起伏较大,地貌多样。
主要的地形特征包括:•平原:中国北方有辽河平原、华北平原和松嫩平原等。
这些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高原:中国西南地区有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地势较高,气候寒冷,植被稀疏,但也是许多河流的发源地。
•山脉:中国境内有多个山脉,包括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秦岭山脉等。
这些山脉对于中国的水资源和地理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
3. 气候中国的气候分布广泛,涵盖了从寒冷的北方到炎热的南方的各种类型。
主要的气候带包括:•寒冷气候带:位于中国北方的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等地。
这些地区冬季寒冷,夏季凉爽。
•温带气候带:包括中国东部和大部分北部地区。
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亚热带气候带:位于中国南方,包括华南和长江流域等地区。
这些地区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湿润。
4. 河流湖泊中国拥有许多重要的河流和湖泊。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河流和湖泊:•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上第三长的河流。
长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区。
•黄河:中国第二长的河流,也是中国的母亲河。
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青海湖: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位于青藏高原上。
青海湖周围景色优美,是旅游胜地之一。
•太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苏省和浙江省之间。
太湖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系统和旅游胜地。
5. 山脉中国有许多重要的山脉,其中一些对中国的地理和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界。
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峰吸引了许多登山爱好者。
•祁连山脉: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的重要水源之一。
山脉上的冰川是中国珍稀的自然资源。
•秦岭山脉: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的自然屏障。
中国区域地质构造概况

火山地貌
火山构造和熔岩流动在地表形成 了许多火山地貌形态,如火山锥、 熔岩台地、熔岩隧道等。这些地 貌形态常常成为旅游景点和自然
保护区。
岩浆岩和变质岩的分布
岩岩
是指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在中国,岩浆岩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东北 地区的岩浆岩带和华南地区的花岗岩带等地。
变质岩
是指由其他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在中国,变质 岩分布也很广泛,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的变质岩带和华南地区的变质岩区等地。
些褶曲常常呈线状或雁行状排列。
03
褶皱地貌
褶皱构造在地表形成了许多地貌形态,如山地、丘陵、高原等。同时,
褶皱构造还控制着地下矿产资源的分布,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
是指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岩层受到地应力作用而发生断裂,形成各种断裂面的地质构造。 在中国,断裂构造也十分发育。
断裂类型
根据断裂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断裂构造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等类型。正断层 是指上盘下降、下盘上升的断层;逆断层是指上盘上升、下盘下降的断层;平移断层则是 指断层两盘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断层。
地质灾害分布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中国分布广 泛,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西北地区、 中南地区等山区地带。
VS
地质灾害规律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气候变化、地形地貌、 地质构造等多种因素相关。在强降雨、冰 雪融化等条件下,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 等地质灾害。同时,人类工程活动也加剧 了地质灾害的风险。
05
中国地质构造的研究现状 和展望
断裂地貌
断裂构造常常形成各种地貌形态,如裂谷、断层崖、断陷盆地等。同时,断裂构造也是地 震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
中国的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

中国的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中国位于东亚,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东临东海和黄海,南界琼州海峡与南海相望,西濒中亚的帕米尔高原和阿尔泰山脉,北至东北平原和阴山山脉,同时拥有众多的河流、湖泊和高山地带。
中国的地理位置非常独特,东临太平洋,是连接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重要桥梁。
它与韩国、日本、越南等国相邻,地处世界经济发达地区,与世界各国有着广泛的经贸合作关系。
中国的地理位置还使其成为气候、生态和地质多样性的宝库,有世界上最大的冰川、高原和河流。
中国的地貌特征丰富多样,包括了平原、高原、山脉、丘陵、湖泊、河流等。
中国的东部和南部是广大的平原地带,如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这些平原地区非常适合农业发展,拥有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水资源。
中国的西部则是高原地区,包括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内蒙古高原,这些地区海拔较高,地势较为险峻,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多样的植物物种。
中国还拥有众多的山脉,著名的有喜马拉雅山脉、长白山、秦岭、太行山等。
这些山脉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壮丽的自然风景,还对中国的水资源和气候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中国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海拔达到了8844.43米,是世界著名的登山胜地。
除了山脉和平原,中国还有众多的湖泊和河流,著名的有长江、黄河、西湖、洞庭湖等。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全长约6300公里,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的重要支撑。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
总的来说,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非常丰富多样,这使得中国既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对其经济发展、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也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特而美丽的国家。
中国地理下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下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地理环境也是非常多样和丰富的。
中国地理知识点包括地形地貌、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方面。
下面将对中国地理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地形地貌中国是一个地势高低起伏、地形多样的国家,主要地形包括高原、山地、平原、盆地、丘陵和河流等。
1. 高原:中国的高原主要有青藏高原、川西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等。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位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境内,是中国最重要的水源地之一。
川西高原地处四川、甘肃、青海和西藏交界处,有很多著名的山脉和河流,如横断山脉和金沙江。
内蒙古高原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大部分是草原和沙漠,这个地区被誉为中国的“草原之魂”。
2. 山地:中国有很多著名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秦岭山脉、太行山脉等。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所在的地方,有“天然屏障”之称,对中国的气候和地质结构有着深远的影响。
秦岭山脉坐落在陕西和甘肃两个省区,起伏不平,是中国南北的分水岭和荆楚府南边的依仗太行山脉也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地跨石家庄、邯郸和安阳等地,给北方提供了重要的水源,是陕北的重要山脉。
3. 平原和盆地:中国的平原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如华北平原、华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华北平原位于黄河下游,是中国人口和粮食主要集中地区之一。
华南平原分布在长江下游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农田资源。
盆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如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等,这些盆地地势低洼,气候干燥,是中国的重要油田和天然气田。
4. 河流:中国有很多著名的河流,如黄河、长江、珠江、黑龙江等。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珠江是中国的第三大河流,黑龙江是中国最长的内河。
二、气候中国的气候主要由季风气候和干旱气候组成。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和南部地区,有着明显的四季变化,夏季多雨,冬季多寒冷。
干旱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如新疆和青海等地,降水少,气候干燥。
中国地形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形知识点总结一、地形概述中国地形总体上呈现南低北高、东低西高的趋势,大体分为东部平原区、中部丘陵区和西部高原区三大地貌类型。
东部平原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东北地区,地势平坦、河流纵横交错,是我国最为发达的农业区和经济区。
中部丘陵区以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区为主,地形复杂,丘陵起伏,山地、盆地、台地等地貌类型丰富。
西部高原区主要是指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地区、喀喇昆仑山地区等,地势高,山峰峭壁陡峭,地形复杂,是我国的天然屏障和水源保护区。
二、中国主要山脉中国山地广泛分布,主要山脉包括长江中下游的武陵山、大巴山、岷山、秦岭山、太白山;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包括五台山、华山、太行山、吕梁山;西北地区的连绵起伏的阿尔金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秦岭和大秦岭;西南的大雪山、梅里雪山、茂长山;东南的五岳。
这些山脉的形成是由于地壳运动的挤压和隆起作用,同时也受到河流侵蚀、风化作用的影响。
三、中国主要平原中国是世界上平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主要平原包括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西南平原和北部大平原。
而中国的人口、农业和经济都主要分布在这些平原地区,这些平原地区的多年积累的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适合农业的发展。
其中,华北平原是我国的粮食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西南平原则是水稻和棉花等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
四、中国主要盆地中国的主要盆地包括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北平原等。
这些盆地地域广阔,地貌平坦,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基地,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矿资源丰富。
四川盆地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农业产区,也是我国水果和蔬菜的主要供应地。
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是中国的重要油田地区,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的煤炭资源基地。
五、中国主要岛屿中国境内还包括了许多大小岛屿,主要岛屿有台湾、海南岛和东沙群岛。
台湾是中国的大岛,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台湾海峡,是我国的重要经济发达地区,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中国地形地势特征

日照充足
丘陵地区日照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丘陵的土壤类型
黄棕壤
红壤
黄褐土
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丘陵 地区,由黄土和红土发 育而成,富含有机质。
分布于南方丘陵地区, 由红色砂页岩发育而成,
富含铁铝氧化物。
分布于华北丘陵地区, 由黄土和黄土状沉积物 发育而成,富含钙质。
褐土
分布于东北、华北和西 北丘陵地区,由黄土状 沉积物发育而成,富含
的黄土堆积区。
内蒙古高原
位于中国北部,包括内蒙古、甘 肃和新疆等地,是中国第二大高
原,以草原和沙漠为主。
山地高原的地貌特征
01
02
03
青藏高原
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地表起伏大,有大量的冰 川和湖泊,是世界上海拔 最高的高原之一。
黄土高原
地表覆盖着厚厚的黄土层, 黄土地貌发育,沟壑纵横, 水土流失严重。
中国地形地势特征对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导致区域经济 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而西部内陆地区 相对滞后。
交通建设
地形地势特征也影响了交通建设和发展。例如,青藏高原的 崇山峻岭和四川盆地的丘陵山地给交通建设带来很大挑战, 但同时也促进了交通方式的多样化发展。
谢谢观看
盆地是中国的一种特殊地形,四周 高、中间低,如四川盆地等。
中国地形地貌的特点
01
地形多样
中国地形地貌多样,包括高原、山地、平原、盆地等多种类型,这为中
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02 03
地势起伏大
中国的地势起伏较大,从海拔高达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到海拔低于海 平面的吐鲁番盆地,这种地势起伏大为中国的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生 活等方面带来了显著的影响。
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及形成因素

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及形成因素(一)地貌的基本特征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形成一个层层降低的阶梯状斜面,成为我国地貌总轮廓的显著特征。
青藏高原雄踞我国西部,海拔平均达4000—5000米,是我国最高的一级地形阶梯。
高原周围耸立着一系列高大的山脉,南侧是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海拔平均在6000米以上,超过8000米的高峰有7座,以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著称。
北侧有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分布,东边有岷山和横断山等排列,地势以巨大落差降低与第二级地形阶梯相接。
高原内部分布着一系列近东西走向或北西-南东走向的山脉,海拔均在5000—6000米以上,主要有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
在这些山脉之间,分布着地表起伏平缓、面积广阔的高原和盆地,并有星罗棋布的湖泊,高原边缘地带为长江、黄河等亚洲著名的大河发源地。
山巅白雪皑皑,高原上牧草如茵,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青藏高原外缘以北、以东,地势显著降低,东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为界,构成我国第二级地形阶梯,主要由广阔的高原和盆地组成,其间也分布着一系列高大山地。
与青藏高原西北部毗邻的是我国最大的塔里木盆地,海拔1000米左右;再往北是准噶尔盆地;海拔多在500米左右;两大盆地之间耸立着东西走向的天山山地,海拔4000—5000米,部分山峰高逾6000米,山地内部还分布许多断陷盆地。
高原东北侧与祁连山北麓相接的是河西走廊和阿拉善高原,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
这些盆地和高原由于深居内陆,干燥少雨,盆地中戈壁、沙漠广布;河渠沿线,绿洲农业,断续分布,高山之颠,冰雪晶莹。
青藏高原东缘以东的第二级地形阶梯上,自北而南分布着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海拔1000—2000米不等,由于地表组成物质和内、外营力的不同,使地表形态差别极为显著,有的地势起伏和缓,牧草丛生,有的荒漠广布,沙丘累累;有的沟壑纵横,梁、峁遍布;有的坝子众多,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
中国地质特征

中国地质特征中国位于东亚,地处欧亚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是一个地理特征多样的国家。
中国地理的独特之处体现在其地质特征上。
中国地质特征以四大地质构造带和多样的地貌景观为主,这些地质特征对中国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和文化演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华北平原华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之一,地理位置处于华北地区,北接内蒙古高原,西邻晋陕高原,南界太行山,东南濒临渤海湾。
华北平原地处中国北方,地势较为平坦,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是中国的重要农业基地。
该地区气候较为干旱,农作物种植以小麦、玉米等耐旱农作物为主。
二、西南喀斯特地貌中国的西南地区以山地和喀斯特地貌为主,该地区包括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和西南山地。
西南地区的地质特征主要是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由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成众多的岩溶洞穴、地下河流和悬空地貌。
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地势起伏,拥有丰富的水源和丰富的森林资源,也是中国的重要生态区域。
三、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中国地势最高的地区。
该地区地理位置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国主要的水源地之一。
青藏高原地貌多样,包括高山峰、冰川、湖泊和河流等自然景观。
高原主要由岩石和冰川构成,气候寒冷干燥,植被稀疏。
青藏高原对中国的水资源和气候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四、华南岩溶地貌华南地区主要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省,以其独特的岩溶地貌而闻名。
华南地区地势较低,地理环境多样,地下水资源丰富。
岩溶地貌是由溶蚀过程形成的地貌,地表常见溶洞、地下河流和石灰岩山地等景观。
华南地区气候湿润,热带和亚热带植被丰富。
该地区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景点。
中国地质特征的多样性为国家的发展和保护提供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
在经济发展方面,地质特征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地震、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也给中国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风险。
此外,中国地质特征也为旅游业和生态保护提供了独特的资源。
初中地理中的中国地理地貌特征

初中地理中的中国地理地貌特征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地理资源的国家,地理地貌特征是其独特的标志之一。
中国地理地貌特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不仅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自然景观,也对中国的人文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本文将从高原、平原、河流、海洋以及山脉等不同层面对中国地理地貌特征进行探讨。
一、高原中国境内的高原地区广泛分布于西部和西南地区,如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
高原是相对平坦而较高的地区,拥有广阔的地表面积和富饶的资源。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地貌特征之一。
其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同时也是亚洲主要河流的发源地,如长江和黄河。
高原地区地势较高,气候变化多样,对于中国的农业、畜牧业以及水资源的分配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平原中国以其广阔的平原地貌而闻名于世,平原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东南地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最著名的平原地区。
平原地区地势相对平坦,土地肥沃,非常适合发展农业和城市建设。
这些平原地区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区域,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三、河流中国地理地貌特征中最显著的要数众多的河流。
中国境内有众多重要的河流,如长江、黄河、珠江等,这些河流不仅对水资源的分配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长江是中国最长、最重要的河流,它连接着中国南北,对于交通运输和水利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虽然水量不如长江,但也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曾经孕育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四、海洋中国是一个拥有大片海洋的国家,东海、南海和黄海是中国最重要的海洋区域。
这些海洋不仅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如鱼类、贝类等,还是重要的交通通道,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
中国的沿海城市和沿海经济带得益于海洋的资源,发展迅猛。
同时,海洋也对中国的气候和生态平衡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五、山脉中国拥有众多的山脉,特别是喜马拉雅山脉和祁连山脉等。
这些山脉给中国带来了壮观的自然景观,如雪山、峡谷等。
中国的地理环境 介绍

中国的地理环境非常复杂多样,包括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多种地形。
以下是对中国地理环境的简要介绍:
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地貌多种多样,主要山脉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阴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和横断山等。
在这些山脉之间分布着众多的高原、盆地和丘陵。
中国的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气候特征:中国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特征,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但南北地区气候差异较大。
中国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各地的干湿程度也有很大差异。
水文特征:中国河流众多,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
中国湖泊众多,其中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土壤类型:中国土壤类型多种多样,主要分为红壤、黄壤、棕壤、褐土、黑土等。
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和特点也有很大差异。
植被分布:中国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从东南到西北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
森林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南方地区,草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新疆地区。
总之,中国的地理环境非常复杂多样,不同地区之间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
这种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条件。
中国地形地势课件

04
CATALOGUE
中国河流湖泊
河流湖泊的分布和特点
河流湖泊的分布
中国河流湖泊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特别是长江、黄河、珠江等流域。这些 河流湖泊的水量丰富,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河流湖泊的特点
中国的河流湖泊具有多样性和特殊性,如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流域面积广 、水量充沛,而太湖、鄱阳湖等湖泊则是内陆淡水湖,具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资 源。
。
高原
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 高原和青藏高原等,是 中国地形地貌的重要类
型之一。
盆地
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 尔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等 ,是中国地形地貌的一
种特殊类型。
平原
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 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是中国地形地貌的重
要类型之一。
中国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
地质构造
中国地形地貌的形成与地质构造 密切相关,不同地区的地质构造 决定了该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
01 02 03 04
显著影响
山地和丘陵地区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特别是在雨季。
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往往位于板块交界处,如四川盆地、台湾等地。 洪涝灾害则多发生在江河中下游平原地区,特别是在夏季汛期时,容
易遭受洪水的威胁。
THANKS
感谢观看
特点
中国山地高原海拔较高,地势起 伏大,气候条件多样,生态系统 丰富,自然资源丰富。
山地高原的地貌景观
高原景观
中国山地高原以高原为主,地表 平坦,但边缘原中有许多山脉和峡谷 ,如喜马拉雅山脉、长江峡谷等。
沙漠和戈壁景观
中国西部的一些山地高原地区也有 沙漠和戈壁景观,如塔克拉玛干沙 漠。
平原盆地通常具有较为丰富的地下水 资源和矿产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 重要的物质基础。
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陵 丘 南 东
我国的大陆架:
大陆架是大陆领土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较缓,水 深在200米以内。)
我国的近海中,渤海和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
一部分是大陆架。
地形地势的优越性
1、有利于夏季风将海上的湿润空气进入内地,带来大量水汽。 2、决定了大河滚滚东流入海,有利于沟通海陆交通,便于东 西地区的经济交流。
3、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
思考:如果我国的地形地势是东高西低, 又将如何?
阿尔泰山
天山
大
兴
安
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长
白
阴山
山 脉
昆仑山
祁连山
贺 兰
太 行
山 秦岭山
喜马拉雅山脉
巫
横 断 山 脉
山雪 武 峰夷 山南岭 山 台 脉湾
山
脉
原
准葛尔 盆地
塔里木盆地
高 古 蒙
内
辽
柴达木盆地 黄土高原
山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中国区域地质构造概况

( 大 地
向分区的特征。 按板块观点,中国大地
构 构造位置位于印度板块与亚
造 洲板块碰撞带和亚洲板块与
位 太平洋板块俯冲带附近,致
置 )
使中国大地构造的发展与板 块的碰撞和俯冲至为密切。
二、中国区域地质概貌及特点
2.2.2.
西部地区:构造线以北西西为主,由许多地槽褶皱系和中间 地块组成,习惯上称为西部地槽区。
区
域
地
质
基
本
特
征
(
深
硅镁层断裂主要是张性断裂,它控制着华北、苏北、江汉等
断 裂 简 述
地一系列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的发生和发展。重要的有沧州深断 裂带、聊城-兰考深断裂带以及汾渭地堑深断裂系等。其共同特 点:平面上呈“之”字形折线,追索现象十分明显;剖面上为一系
) 列阶梯式正断层与盆地同步发展,往往形成箕状凹陷的边界,普
断 系19大兴安岭-太
裂 行山-武陵山深断
简 述 )
裂系20汾渭地堑深 断裂系21华南北西 向深断裂系。
3.特提斯-喜马拉雅断裂系
2.2.3.
指中国西南部以一系列巨大的弧形断裂为主干的断裂系。这
是一个中、新生代的断裂体系,它控制了特提斯-喜马拉雅巨型
中 地槽带的发展,并使古亚洲大陆上的一些古断裂重新复活,为特
相对稳定的地区。它可以是保存下来的古地台碎块或早期固结的
褶皱地区,如佳木斯隆起。
(二)地台区构造单元名词
划分依据: 基底及盖层构 造在地史阶段 和空间分布上 的差异性,岩 浆活动和深断 裂特征。
一级构造单元:
1.地台:指大陆壳上地形起伏不大的稳定地区。具有明显的 基底和盖层双层结构。在An∈纪变质基底之上的沉积盖层,厚 约1~3km,发育比较完全。如俄罗斯地台、塔里木地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区域地质
中国区域地质基本特征 特提斯构造体系域与青藏高原 古亚洲构造体系域 环太平洋构造体系域 华北克拉通 华南地区 秦岭-大别中央造山带
现今全球板块构造格局中,中国大陆处于欧亚板 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三大板块交汇的特殊区 域,构成了中国独特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制约中国 大陆中新生代(<65Ma)以来的板块运动和板内构造作 用,并控制着中国大陆南、北有别,东、西差异显 著的地质结构和构造面貌。
在全球构造格局中,中国大陆显生宙构造突出显 示古亚洲构造域的小陆块群的复杂聚合、增生形成 统一古大陆,并在此基础上,环太平洋构造域和特 提斯构造域叠加改造的强烈活动性。
马宗晋,2004
中国地势基本特征3 -三条东西向山脉分隔了四大水系
阴山-燕山山脉、秦岭-昆仑山脉、南岭山脉 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
2. 地球物理场特征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150 155 160
60
60
55
55
50
50
72
45
45
68
64
60
40
40
56
52
35
35
48
44
30
30
40
36
25
25
32
28
24
20
20
20
15有两个地幔斜坡带(梯度带)
16
15
12
青藏高原的边缘 (M)面埋深从50 km到60 km,变化幅度10 km, 8
青10 藏高原为地幔盆;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是第二个梯度带(10M)4
塔里木地台天山-兴蒙地槽系 华北地台 扬子地台
兴凯期
兴凯期
燕山期
喜 山 期
海西期 加里东期 印 支 期
加里东期
喜பைடு நூலகம்
海西期
山 期
南海地台
2、板块观点对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
哈萨克斯坦板块
西伯利亚板块
冈底斯-拉萨板块
中朝-塔里木板块
印度板块
华南-羌塘板块
汤耀庆等,1984
菲律宾板块
中国蛇绿岩带分布图
哈萨克斯坦构造域 塔里木构造域
缝合带分类 对接带 叠接带
西藏-缅甸构造域
阿尔泰-兴安带
佳木斯-布列亚带
构造域 划分主 体板块+ 亲缘微 地块
中 朝 构 造 域 扬子-羌塘构造域
华夏构造域
环太平洋构造域
《中国区域地质》纲要
总论
绪论 岩石圈结构及演化 槽台学说简介 板块构造学说简介 深断裂 地壳的形成及演化 造山带 沉积盆地
第二章 中国区域地质基本特征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的历史沿革
•鲁 迅 • 李四光 • 黄汲清 • 俞德渊 • 杨森楠 • 马文璞 • 程裕淇 • 孙殿卿
中国地质略论 1903 中国地质学 1939 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 1945 中国地质学 1959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 1982 区域构造解析 1992 中国区域地质概论 1994 中国地质学(扩编版) 1999
地槽-地台理论中可知,地势反差与一个地区 构造活动性密切相关。褶皱带多表现为线状山 系,而克拉通往往呈块状平原或高原,因此区
域的地势特征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判据。
全球大陆地形图
中国地形环境分区
北方干旱沙漠区
东北山地平原区
青藏高原区
黄土高原区
华北平原区
西南中高山区
东南丘陵区
中国阶梯状地势图
中国地势基本特征1—阶梯状地形
第一台阶:青藏高原海拔 4000米以上,世界屋 脊
第二台阶:青藏高原以北, 大兴安岭-太行山-雪 峰山以西,海拔1000 -2000米,包括内蒙 高原,黄土高原、云贵 高原及塔里木、准噶尔 和四川等大型盆地与山 脉相间;
第三台阶 (200-500m): 包括松辽、华北、江汉 等东部平原、平原东侧 的胶辽山地、东南沿海 山地、海南岛、台湾和 渤海、黄海、东海浅水 大陆架;
2005年8月
中国海洋大学
32
东 亚 及 西 太 平 洋 边 缘 海 Vs 速 度 分 布 (depth= 10 km)
东 亚 及 西 太 平 洋 边 缘 海 Vs 速 度 分 布 (depth=85 km)
东 亚 及 西 太 平 洋 边 缘 海 Vs 速 度 分 布 (depth=40 km)
东 亚 及 西 太 平 洋 边 缘 海 Vs 速 度 分 布 (depth=150 km)
不协调性:表现为中东部浅、深层次的立交桥结构。中东 部大陆造山带的构造线均呈近东西向分布,与上述的北北 东向-近南北向结构构造构成三维空间的立交桥式结构。
➢ 这种结构实质是在古亚洲构造域、环太平洋构造域
和特提斯构造域不同时期,不同方式方向的动力学作
用下,地幔物质调整,地壳结构构造叠加改造综合反
映,揭示了中国大陆动力学的丰富内涵和特殊过程。
3.中国活动断裂—现今应力场
中国主要活动断裂图
(丁国瑜等,1991)
4.中国区域构造特征—小结
①中国区域地质是显生宙以来洋盆闭合、陆块 (地块)汇聚拼合和陆内不同构造域长期复杂 构造作用叠加改造的综合结果;
②现今的综合地质特征表现为以贺兰山-三江近 南北向构造带为界:
西部地区,盆山共存,近东西向分布,以挤压构 造为主;
地形高低与莫霍面(M)深度成镜象反映 青藏高原(M)面埋深50-60km,最厚达70 km ,而东部(M)面 埋深20-30 km,地壳厚度减薄,说明地幔软流圈的上隆;
中国及邻近陆域海域莫霍界面深度图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西伯利亚和印度的构造关系,特提斯域和环太平 洋域的相互作用等都要通过我国区域构造的研究才 能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二、中国及邻区现今大地构造基本格局
现代构造形迹和地壳活动性可以从地势和地 球物理场等方面判读出来。
1. 中国地势地貌与构造
一个地区的地势,包括海拔标高和切割程度是 地史期间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综合结果。
东部地区,以北北东向的盆山共存,以伸展构造 为主,在此格架下,保存近东西向分布的挤压 造山带;
③中国地表地质和深部地质既具协调性,又存在 不协调性。
协调性: 现今地貌和构造与深部地球物理场特征的一致性。
中国东部地壳、岩石圈厚度变化、重力梯度带及上地幔密 度的分布均呈北北东-近南北向展布,与宏观地貌、地形、 中新生代陆内断陷盆地和隆起带的分布格局相吻合。
黄骅拗陷 鲁西
处于地幔隆起 带上方的大陆裂 谷部位
南海盆地
全球地震分布图
西部地震带
中国地震分布图
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横断山地震带
邻近环太平 洋地震带
地震活动带的制约因素:
现代应力场--现代应力集中的部位; 活动构造带--现代裂谷区(汾渭地堑)和活动断层带(云南、 甘肃、新疆、西藏)。
基底性质--华北地台由太古界组成的刚性基底,往往容易沿 着基底断裂发生应力集中,因此大地震多发;而扬子地台由下 -中元古界组成的柔性基底,地应力往往通过基底变形而释放, 因此地震就少。
三、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大地构造分区原则及基本要素
1.有明确的构造边界存在; 2.有特定构造时期发生的地质事件; 3.有特定构造-岩石组合的空间结构; 4.有特定的优势大地构造相(亚相); 5.有控制时空结构单元的动力学背景; 6.与相邻单元构成特定的构造关系。
1、槽台观点对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
王鸿祯对中国构造域的划分(1985、1986、1990、1996) ---九大构造域(四个稳定构造域和五个活动构造域)
1、 阿尔泰-兴安带:额尔古纳块、北兴安块、托托山块 2、 佳木斯-布列亚带:佳木斯断块、松辽块、锡林浩特块 3、 哈萨克斯坦构造域:伊宁地块、准葛尔块、吐哈地块 4、 塔里木构造域 5、 中朝构造域 6、 扬子-羌塘构造域 7、 华夏构造域 8、 西藏-缅甸构造域—特提斯构造域 9、 环太平洋构造域
面5 埋深从36 km到40 km,变化幅度4 km,东部为地幔隆,其他大5 部
分0 地区为地幔坪。
0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中国地热分布图
辽宁盘山
西藏羊八井
陆内俯冲引 起的壳内熔融
云南腾冲
活动断裂
构造背景及其独特性
从地质历史角度分析,显生宙期间,中国大地构造 及其演化依次受古亚洲洋、特提斯-古太平洋和印度 洋-太平洋三大动力学体系控制。分别形成了以海西 造山为主旋回的古亚洲构造域、燕山造山为特征的环 (滨)太平洋构造域和以喜马拉雅造山为标志的特提 斯构造域,经历不同时期的构造过程;
与其相应,形成中国西部以东西向构造为主,中国 中东部在东西向构造基础上,叠加北北东向-近南北 向构造的复杂叠置的构造格局,铸成现今的地壳结构 和地表地质面貌。
50 45
45 40
地壳厚度 40
35
等值线走向
35
与地势一
30
致—西部近 30
25
东西向,东 25 20
部为北东向 20
15
说明:(1)(M)15面起伏与山脉都是最新构造运动的产物,其历 10
史一般不超过10-3M10 a,青藏高原新到0.9-0.8Ma,所以,(M)面埋深 图反映的是现代构造5 格局。(2)阴山-燕山山脉、秦岭-大别山、南5
3、中国大陆构造域的划分
构造域的概念:
构造域(tectonic domain)是由一个或一个以 上大陆地块及其周围的大陆边缘区组成,在地球历 史上长期形成相对稳定的整体。有两种类型: 大陆型构造域:包括一个大陆地块及其周围的陆 缘区。 陆缘型构造域:包含一组小型地块群及其间的褶 皱带(一个复杂的大陆边缘),类似于现代西太平 洋陆缘区,构造上是不均一的复杂地区,但在构造 发展史中又是具有一定稳定程度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