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地质基本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槽-地台理论中可知,地势反差与一个地区 构造活动性密切相关。褶皱带多表现为线状山 系,而克拉通往往呈块状平原或高原,因此区
域的地势特征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判据。
全球大陆地形图
中国地形环境分区
北方干旱沙漠区
东北山地平原区
青藏高原区
黄土高原区
华北平原区
西南中高山区
东南丘陵区
中国阶梯状地势图
中国地势基本特征1—阶梯状地形
第二章 中国区域地质基本特征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的历史沿革
•鲁 迅 • 李四光 • 黄汲清 • 俞德渊 • 杨森楠 • 马文璞 • 程裕淇 • 孙殿卿
中国地质略论 1903 中国地质学 1939 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 1945 中国地质学 1959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 1982 区域构造解析 1992 中国区域地质概论 1994 中国地质学(扩编版) 1999
中国及邻域地壳等厚线图 岭等三条东西向山脉在(M)面起伏上无反映,说明这些山脉比 0
(M)面的形成要老0 ,8现5 在90是无95根的100 山脉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2005年8月
中国10×10平中国均海布洋大格学 重力异常图
21
中国上地幔密度分布示意图(单位:8/cm3)
三、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大地构造分区原则及基本要素
1.有明确的构造边界存在; 2.有特定构造时期发生的地质事件; 3.有特定构造-岩石组合的空间结构; 4.有特定的优势大地构造相(亚相); 5.有控制时空结构单元的动力学背景; 6.与相邻单元构成特定的构造关系。
1、槽台观点对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
内容纲要
现今中国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及其独特性 中国及邻区现今大地构造基本格局 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全球构造开合动态图
一、现今中国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及其独特性
中 国 大 地 构 造 背 景 图
中国大陆不像北美大陆(北美地台为主体)、欧洲大陆(俄罗斯 地台为主体)、南美、非洲、澳大利亚等以平原(或高原)为中 心,山系环绕周围,显示出大陆同心式的向外生长,而是由一些 小陆块和众多微陆块及其间的造山带组合而成的复合大陆。
构造背景及其独特性
从地质历史角度分析,显生宙期间,中国大地构造 及其演化依次受古亚洲洋、特提斯-古太平洋和印度 洋-太平洋三大动力学体系控制。分别形成了以海西 造山为主旋回的古亚洲构造域、燕山造山为特征的环 (滨)太平洋构造域和以喜马拉雅造山为标志的特提 斯构造域,经历不同时期的构造过程;
与其相应,形成中国西部以东西向构造为主,中国 中东部在东西向构造基础上,叠加北北东向-近南北 向构造的复杂叠置的构造格局,铸成现今的地壳结构 和地表地质面貌。
马宗晋,2004
中国地势基本特征3 -三条东西向山脉分隔了四大水系
阴山-燕山山脉、秦岭-昆仑山脉、南岭山脉 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
2. 地球物理场特征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150 155 160
第四台阶:大陆边缘东部 深水盆地,包括南海、 冲绳海槽等,海深在
中国地势基本特征2—以贺兰山、龙门山至横断山一线为界,
东西两部分的山势走向和地表高度显著不同。
西部山系以北西西走向为主, 夹持着近东西向的菱形盆地, 海拔高度大,地貌反差强烈;
东部以中、低山和丘陵为主,山 系走向北东-北北东,与相同方 向的平原和盆地相间排列,其整 体高度低,地貌反差小。
西伯利亚和印度的构造关系,特提斯域和环太平 洋域的相互作用等都要通过我国区域构造的研究才 能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二、中国及邻区现今大地构造基本格局
现代构造形迹和地壳活动性可以从地势和地 球物理场等方面判读出来。
1. 中国地势地貌与构造
一个地区的地势,包括海拔标高和切割程度是 地史期间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综合结果。
3、中国大陆构造域的划分
构造域的概念:
构造域(tectonic domain)是由一个或一个以 上大陆地块及其周围的大陆边缘区组成,在地球历 史上长期形成相对稳定的整体。有两种类型: 大陆型构造域:包括一个大陆地块及其周围的陆 缘区。 陆缘型构造域:包含一组小型地块群及其间的褶 皱带(一个复杂的大陆边缘),类似于现代西太平 洋陆缘区,构造上是不均一的复杂地区,但在构造 发展史中又是具有一定稳定程度的整体。
第一台阶:青藏高原海拔 4000米以上,世界屋 脊
第二台阶:青藏高原以北, 大兴安岭-太行山-雪 峰山以西,海拔1000 -2000米,包括内蒙 高原,黄土高原、云贵 高原及塔里木、准噶尔 和四川等大型盆地与山 脉相间;
第三台阶 (200-500m): 包括松辽、华北、江汉 等东部平原、平原东侧 的胶辽山地、东南沿海 山地、海南岛、台湾和 渤海、黄海、东海浅水 大陆架;
不协调性:表现为中东部浅、深层次的立交桥结构。中东 部大陆造山带的构造线均呈近东西向分布,与上述的北北 东向-近南北向结构构造构成三维空间的立交桥式结构。
➢ 这种结构实质是在古亚洲构造域、环太平洋构造域
和特提斯构造域不同时期,不同方式方向的动力学作
用下,地幔物质调整,地壳结构构造叠加改造综合反
映,揭示了中国大陆动力学的丰富内涵和特殊过程。
3.中国活动断裂—现今应力场
中国主要活动断裂图
(丁国瑜等,1991)
4.中国区域构造特征—小结
①中国区域地质是显生宙以来洋盆闭合、陆块 (地块)汇聚拼合和陆内不同构造域长期复杂 构造作用叠加改造的综合结果;
②现今的综合地质特征表现为以贺兰山-三江近 南北向构造带为界:
西部地区,盆山共存,近东西向分布,以挤压构 造为主;
黄骅拗陷 鲁西
处于地幔隆起 带上方的大陆裂 谷部位
南海盆地
全球地震分布图
西部地震带
中国地震分布图
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横断山地震带
邻近环太平 洋地震带
地震活动带的制约因素:
现代应力场--现代应力集中的部位; 活动构造带--现代裂谷区(汾渭地堑)和活动断层带(云南、 甘肃、新疆、西藏)。
基底性质--华北地台由太古界组成的刚性基底,往往容易沿 着基底断裂发生应力集中,因此大地震多发;而扬子地台由下 -中元古界组成的柔性基底,地应力往往通过基底变形而释放, 因此地震就少。
王鸿祯对中国构造域的划分(1985、1986、1990、1996) ---九大构造域(四个稳定构造域和五个活动构造域)
1、 阿尔泰-兴安带:额尔古纳块、北兴安块、托托山块 2、 佳木斯-布列亚带:佳木斯断块、松辽块、锡林浩特块 3、 哈萨克斯坦构造域:伊宁地块、准葛尔块、吐哈地块 4、 塔里木构造域 5、 中朝构造域 6、 扬子-羌塘构造域 7、 华夏构造域 8、 西藏-缅甸构造域—特提斯构造域 9、 环太平洋构造域
面5 埋深从36 km到40 km,变化幅度4 km,东部为地幔隆,其他大5 部
分0 地区为地幔坪。
0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中国地热分布图
辽宁盘山
西藏羊八井
陆内俯冲引 起的壳内熔融
云南腾冲
活动断裂
50 45
45 40
地壳厚度 40
35
等值线走向
35
与地势一
30
致—西部近 30
25
东西向,东 25 20
部为北东向 20
15
说明:(1)(M)15面起伏与山脉都是最新构造运动的产物,其历 10
史一般不超过10-3M10 a,青藏高原新到0.9-0.8Ma,所以,(M)面埋深 图反映的是现代构造5 格局。(2)阴山-燕山山脉、秦岭-大别山、南5
地形高低与莫霍面(M)深度成镜象反映 青藏高原(M)面埋深50-60km,最厚达70 km ,而东部(M)面 埋深20-30 km,地壳厚度减薄,说明地幔软流圈的上隆;
中国及邻近陆域海域莫霍界面深度图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2005年8月
中国海洋大学
32
东 亚 及 西 太 平 洋 边 缘 海 Vs 速 度 分 布 (depth= 10 km)
东 亚 及 西 太 平 洋 边 缘 海 Vs 速 度 分 布 (depth=85 km)
东 亚 及 西 太 平 洋 边 缘 海 Vs 速 度 分 布 (depth=40 km)
东 亚 及 西 太 平 洋 边 缘 海 Vs 速 度 分 布 (depth=150 km)
哈萨克斯坦构造域 塔里木构造域
缝合带分类 对接带 叠接带
西藏-缅甸构造域
阿尔泰-兴安带
佳木斯-布列亚带
构造域 划分主 体板块+ 亲缘微 地块
中 朝 构 造 域 扬子-羌塘构造域
华夏构造域
环太平洋构造域
《中国区域地质》纲要
总论
绪论 岩石圈结构及演化 槽台学说简介 板块构造学说简介 深断裂 地壳的形成及演化 造山带 沉积盆地
中国区域地质
中国区域地质基本特征 特提斯构造体系域与青藏高原 古亚洲构造体系域 环太平洋构造体系域 华北克拉通 华南地区 秦岭-大别中央造山带
塔里木地台天山-兴蒙地槽系 华北地台 扬子地台
兴凯期
兴凯期
燕山期
喜 山 期
海西期 加里东期 印 支 期
加里东期

海西期
山 期
南海地台
2、板块观点对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
哈萨克斯坦板块
西伯利亚板块
冈底斯-拉萨板块
中朝-塔里木板块
印度板块
华南-羌塘板块
汤耀庆等,1984
菲律宾板块
中国蛇绿岩带分布图
60
60
55
55
50
50
72
45
45
68
64
60
40
40
56
52
35
35
48
44
30
30
40
36
25
25
32
28
24
20
20
Leabharlann Baidu
20
15有两个地幔斜坡带(梯度带)
16
15
12
青藏高原的边缘 (M)面埋深从50 km到60 km,变化幅度10 km, 8
青10 藏高原为地幔盆;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是第二个梯度带(10M)4
现今全球板块构造格局中,中国大陆处于欧亚板 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三大板块交汇的特殊区 域,构成了中国独特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制约中国 大陆中新生代(<65Ma)以来的板块运动和板内构造作 用,并控制着中国大陆南、北有别,东、西差异显 著的地质结构和构造面貌。
在全球构造格局中,中国大陆显生宙构造突出显 示古亚洲构造域的小陆块群的复杂聚合、增生形成 统一古大陆,并在此基础上,环太平洋构造域和特 提斯构造域叠加改造的强烈活动性。
东部地区,以北北东向的盆山共存,以伸展构造 为主,在此格架下,保存近东西向分布的挤压 造山带;
③中国地表地质和深部地质既具协调性,又存在 不协调性。
协调性: 现今地貌和构造与深部地球物理场特征的一致性。
中国东部地壳、岩石圈厚度变化、重力梯度带及上地幔密 度的分布均呈北北东-近南北向展布,与宏观地貌、地形、 中新生代陆内断陷盆地和隆起带的分布格局相吻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