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福泉624民俗的传承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产保护)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24”民族传统节的传承和发展建议

贵州省福泉市马场坪办事处:王文泉“6〃24”民族传统节(二郎歌会)已列入我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加强普查工作,进行系统、有针对性的挖掘和抢救。对列入名录的要落实保护措施,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的工作,为建设和谐马场坪作出积极贡献。

一、起源

据《平越直隶州志》载:“六月二十四日为川主二郎真君降世之辰。”解放前,平越县城(今福泉市)及各乡镇(主要集中在马场坪、陆坪)等地为纪念二郎真君都建有二郎庙。每到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二郎神的诞辰那天,群众都要在乡绅寨老的组织下举办庙会为二郎神祝寿,主要方式有:抬二郎神塑像游街、祈福,以祈求真君庇佑一方平安。据《福泉县志》载:这天,戴着各式面具的“开山”、“押班”鸣锣开道,鱼、龙、虾等彩牌旌旗随行,然后是威风凛凛的马队护拥下的二郎神塑像,后面则是数十个童男童女敲着金鼓、牵着木狗相随。隆重热闹的庙会连续三天。农历“6〃24”期间,恰逢当地农闲期,十里八乡的民族青年男女们(主要为苗族、布依族)身着民族盛装,打着花纸伞,前往看会,能歌善舞的青年男女通过对歌相识,继而相约离开庙会场,聚集在今马场坪办事处辖区狗嵬坡、马鞍山等林间草地上,用山歌的方式向对方倾吐爱恋之情。解放后,迎神活动逐渐停止,歌会活动则更加活跃,并逐渐吸引周边如黄平、麻江、贵定等县群众参加。影响力逐渐扩大,围观者更是络绎不绝,人山人海。

二、基本情况

“6〃24”活动基本以民间组织形式举办,自2003年,政府为了更好的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加强对“6〃24”活动的组织管理,通过调查走访,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将6〃24”活动更名为“6〃24”民族传统节暨首届画眉节,并将庙会活动延伸,每年以政府名义组织开展男女篮球、国际标准舞、斗鸟、山歌、芦笙、民间吹唢呐、民间棒球(打耗子棒)、打陀螺等一系列比赛,每年一届延续至今。每年节日期间组织赛事200余场(次),参加人员2000余名,参观群众扩大到省内及省外的广西、成都、重庆、广州、武汉、湖南等地,达15万人(次)。至2007年,福泉市马场坪办事处“6〃24”

民族传统节(二郎歌会)已列入我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三、凸显的问题

(一)民族文化面临传承窘境。“6〃24”民族传统节日(二郎歌会)最

早基本是以山歌为主,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冲击,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当主流文化、通俗文化通过传媒大量传到群众中去,年轻人不再对身边传统节日感兴趣,他们听MP3、唱流行歌曲、庆祝外国节日,而对身边传统的山歌不感兴趣,普遍认为那是老年人的瞎编胡哼,根本就上不得艺术殿堂,不“酷”、不流行;加之,有限的行政拨款对原生态的宣传、挖掘力度远远不够,传统节日对群众凝聚力正在逐渐减弱,传承链条出现了断裂。

(二)民族活动项目资源逐渐减少。“6〃24”民族传统节作为一定区域内的民间节日,毋容臵疑已是马场坪民族文化的重要资源。它不仅仅通过书本的和口头的传播阐发,转变为各种各样形态的文艺作品和学术研究,使之传承和推广,而且还有经过组织者通过现实的需求和独特的眼光、智慧和技巧,转化为活生生的当代民俗和节庆活动。但如今的“6〃24”活动项目资源正逐渐枯竭,传统项目如“二郎歌会”、祈福等,在内容和形式上正逐渐走下坡路,缺乏继承和创新。每年组织者绞尽脑汁,煞费心思而扩大范围增加群众参与力度,但保护力不从心,效果并不明显。

(三)民族活动形式逐渐演变。“6〃24”原本为纪念因庇佑一方百姓而获得百姓尊崇的“川主二郎真君”的诞辰日,原纪念活动中虽带有一定得封建色彩,但作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自是因为其中含有老百姓向往美好生活,含有积极向上的因素在其中,让他们在自己的生存状态下去生存发展。政府介入组织、开发“6〃24”民族传统节,意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活动形式的枯竭,每年组织活动项目逐渐随着群众的喜好而转变,演变为每年一届的农民运动会,成为了无文化内涵和底蕴“伪”民俗。

(四)群众积极参与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弱。群众应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直接传承者,如果不能很好地让群众有效地参与保护,就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近年来,随着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而民族文化市场的薄弱,群众积极参与民族文化保护意识淡薄,普遍认为传承民族文化是政府和传承人的事,而未形成一种自觉走近和学习民间文化,并自觉维护、抢救濒危文化物种的氛围,“文化粉丝”培养逐渐成为难点。

四、发展建议

(一)整体保护原则。所谓“整体保护”,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6〃24”民族传统节保护过程中,必须对节日自身及其生存空间实施全方位、整体性保护。“6〃24”活动的整体包含了二郎真君文化、民间祈福文化、布依族、苗族风情民俗等,对“6〃24”的保护不仅是活动本身或某一项目的保护,而应扩展到对“6〃24”文化内涵的挖掘以及对其民俗民风的宣扬和传承,要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传统节日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探索保护传统节日的措施和办法,使传统节日得以不断传承和发展。

(二)民间主办原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的意识到,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

正主人。要正确运用“行政干预”的作用,在一年一度的民族文化传统节日活动中,政府的作用应体现在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营造氛围,资金保障和加大投入等方面,或由政府引导举办,让民族文化传统节日真正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前沿阵地。

(三)文化多样性原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在保护原产地文化的同时,也应注意对因此而衍生出来的各种文化类型的保护。比如“6〃24”活动因地域变迁,使活动在福泉地区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马场坪也衍生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祈福活动逐渐淡化,而对歌相对而言就丰富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芦笙歌舞和民间棒球——打耗子棒等都应予以重视,还应注意发掘地方特色,才能使其得到很好的创新和发展。

(四)原真性保护原则。对于某些文化现象所表现出的基本形态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区分为“原生态文化”和“次生态文化”两类。我们反复强调对传统文化遗产实施全方位保护,目的就是在大开发到来之前建立起这样一个传统文化基因库,将那些具有原生态性质的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下来。对“6〃24”文化的保护,除了多样性和整体性保护之外,还要注意原真性保护,不能使其变为“伪民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