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合集下载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国际经济学教案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国际经济学教案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国际经济学教案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 国际经济学教案引言国际贸易是各国经济之间进行的商品交换和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

古典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的基石,它主要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模式和影响。

本章将介绍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假设,并通过案例分析来说明其应用。

一、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由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它认为国际贸易的产生源于各国在不同商品生产上的绝对优势。

根据该理论,各国应专注于生产其拥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并通过贸易实现商品间的互补。

案例分析:英国和葡萄牙的纺织品贸易亚当·斯密通过英国和葡萄牙的纺织品贸易案例来说明绝对优势理论。

英国在纺织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而葡萄牙则擅长产出葡萄酒。

根据绝对优势理论,英国应专注于纺织品生产,而葡萄牙则专注于葡萄酒生产。

彼此间进行贸易,双方都可以从中受益。

二、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由古典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的,它进一步发展了绝对优势理论。

该理论认为,即使某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贸易仍然能够带来双方的收益。

比较优势是基于生产成本的概念,即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所付出的机会成本较低。

案例分析:美国和中国的贸易以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为例,假设美国在所有商品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

然而,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中国仍然可以通过专注于自身相对较低机会成本的商品生产,如劳动密集型产品,来与美国进行贸易。

这种贸易有助于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同时使双方都能获得经济利益。

三、要素比较优势理论要素比较优势理论是在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强调不同国家间生产要素的差异性。

根据该理论,贸易将主要发生在生产要素相对丰富的国家和要素相对稀缺的国家之间。

这一理论在解释资本、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分析:德国和中国的汽车贸易以德国和中国之间的汽车贸易为例,假设德国拥有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和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而中国则拥有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

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历程
亚当·斯密
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劳动分工和自由贸易的理 论,奠定了要素禀赋理论的基础。
赫克歇尔和俄林
在20世纪初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个国家 的要素禀赋决定了其生产不同商品的成本和效率 ,进而影响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劣势。
大卫·李嘉图
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优势 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集中生产其成本相对较 低的商品,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得最大的利益。
02 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实践
CHAPTER
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模式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家间的要素禀赋差异是导致国际贸易 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该理论,一个国家会出口那些需要密 集使用其丰裕要素来生产的商品,而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 其稀缺要素来生产的商品。
例如,如果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那么它可能会 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如服装和玩具,并从其他国家进口资 本密集型商品,如机器设备和高端技术产品。
要素禀赋理论与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传统要素禀赋理论提出了挑战,如何将 数字要素纳入要素禀赋理论框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谢谢
THANKS
较优势。
国际贸易的动因是生产要素价格 的国际差异,即所谓的“要素价
格均等化”定理。
要素禀赋理论的推论
国际贸易可以导致每个国家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相对富裕的生产要素密集的商品, 进口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密集的商品。
国际贸易可以导致各国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国际贸易可以使每个国家都获得比较优势,实现全球福利最大 化。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要素禀赋与 国际贸易
目录
CONTENTS
• 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概述 • 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实践 • 要素禀赋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国际经济学第2章

国际经济学第2章
第二章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本章我们介绍解释现代国际贸易模式的一 些理论,由于这些理论改变了传统贸易理论的 假设条件,分析框架也不同,故我们称之为现 代国际贸易理论。
• 一、对H-O理论的置疑 •二、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理论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四、需求偏好理论
h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对H-O理论的置疑
• (一)“里昂惕夫之迷” • (二) 国际贸易新现象
则表明一国有产业内贸易,即一国会同时进口和出口
同一类产品,ITT越大,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
ITT=1时,进口与出口相等,产业内水平最高。
h
13
表3-1 部分国家制造业部门的ITT (%)
工业化国家
美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加拿大 西班牙 平均
1970 55.1 32.8 59.7 78.1 64.3 61.0 62.4 41.2 56.8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资源禀赋论认为,国家间的资
源禀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据此,国际贸易
应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资本丰裕国)与发展中国家
(劳动力丰裕国)之间(即“南北贸易”),20世纪
50年代之前的国际贸易的确大部分是属于“南北贸
易”,但是60年代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北北
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率逐步上升,成为国际
h
3
(一)“里昂惕夫之迷”(P41)
• 里昂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 1947年的数据进行计算,以验证美国的 贸易结构同H-O理论是否相同。
• 结论: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度低于进口 (竞争)商品的资本密集度。美国出口 的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的是资本密 集型商品。
h
4
“里昂剔夫之迷”的解释理论(P41)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目录
• 国际贸易理论 • 国际贸易政策 • 国际贸易实践 • 国际服务贸易 •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
01
国际贸易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理论内容
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强调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产 品时,如果其劳动生产率或成本绝对低于其他国家,则具有 绝对优势。该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 通过贸易交换其他产品。
服务贸易定义
服务贸易是指跨越国境进行的服务交 易,包括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 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四种提供方式。
服务贸易的重要性
服务贸易的特点
服务贸易具有无形性、不可分离性、 异质性和不可存储性等特点,这些特 点使得服务贸易的提供和消费过程具 有其独特性。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贸易 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已成 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国公司得以实现全球化经营和资源配置。
跨国公司的经营策略
03
跨国公司通常采取全球化战略、多国化战略、区域化战略等经
营策略,以适应不同国家和市场的需求和特点。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
互补关系
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国际贸易可以带动国际直接投资的增加,而国际直接投资也可以促进国 际贸易的发展。
竞争关系
在某些情况下,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例如在同一市场上,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可能会与本地 企业产生竞争。
互动关系
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之间的互动关系还表现在它们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上,例如跨国公司通 过国际贸易获取原材料和市场信息,同时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建立生产和服务网络。
06
非关税措施

02《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02《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15
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2)
见教材P24页例子 页例子 见教材
国际贸易的发生是以两国相对价格存在差异为先决条 件的,即国际贸易是建立在相对价格差异基础上的。 由于A国在封闭条件下X商品的相对价格低于B国X商品 的相对价格,因此,我们称A国在X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Comparative advantage),在Y商品上处于比较劣势 (Comparative disadvantage);同样的道理,B国则在Y 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在X商品上处于比较劣势。 从这个意义上讲,两国之间的贸易方向取决于比较优 势,即每个国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处 于比较劣势的商品。 End16
End 5
四、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方法(1)
国际贸易理论采用实证分析( 国际贸易理论采用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 ) 和规范分析( 和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两种。 )两种。 前者主要针对某一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现象,提 供理论分析框架,旨在解释诸如国际贸易发生的 原因、贸易形态的决定、贸易政策措施对国内经 济活动(如价格、生产;消费;收入分配)的影 响等问题; 后者则就某一与贸易有关的现象进行价值判断, 即说明其好坏,如就一国贸易政策的制定(是采 用自由贸易还是应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提出依据。
End21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起因
一、一个没有贸易的假想的世界
这里仍然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如果两个国家在封闭条件 下,相对价格完全一致,那么,即使允许商品在两国之间自由流动, 贸易也不会发生。 根据上面的讨论,我们引入以下5个条件: 1、 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 2、 两国的相对要素禀赋相同 3、 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4、 规模收益不变 5、 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并且不存在 外部经济性 上述5个条件保证了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完全相同,因 此,在这些条件下国际贸易是不可能发生的。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新古典理论ebcx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新古典理论ebcx
• Sample: The U.S.A., 1947
• Assumption: The U.S. economy at that time was capital-abundant (and labor-scarce) relative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only two kinds of factors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检验
要素生产率的国际差异
• 理论预测和实际不符的关键何在? – HO模型抽象掉了要素生产率的国际差异 – 如果国际间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很显著,那么HO模型 不能解释现实中的贸易类型也是很正常的
• 特里夫勒(1993)发现,在运用HOV模型时,首先需 要将各国的生产要素量用生产率作调整而取得“世界等 量”的生产要素量。美国的劳动力比其他各国有更高的 生产率,因此美国以“世界等量”来衡量的实际劳动力 数量会较高,由此可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
ITT Px Pm Qx 100% TT Qx
要素贸易条件:行业增加值/行业就业人数 • 单要素贸易条件:
SFTT Px Pm Zx 100% TT Zx
Z x为一国出口商品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 • 双要素贸易条件
SFTT Px Pm Zx Zm 100% TT Zx
D Q
单个商品市场上的贸易利益
进口市场
P
S
自由贸易利益
P0
c
d
P1
价格:
生产:
消费:
利益变动: 生产者剩余: -c 消费者剩余: +(c+d)
总计: + d
D Qw
贸易双方的收益分析
P
S
美国贸易利益
P0
e
f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Y A 国* 150 Z A国 60 E 0 PM=PB=1
60
0
X
图 2-4(b)小囯的要素增长和贸易
三、 小囯的技术进步和贸易与财富
• 中性技术进步使得两种商品生产在相对价格不变 的条件下以相同比率增长。
• 只有在可出口商品生产中的中性技术进步是顺贸 易的。
• 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会增加或降低贸易量,但 总是会增加小国的社会财富。
一、劳动增长与资本积累
• 图2-1表明了假设A国各类型要素增长的情况。对B国的说 明完全相似,由A可以推及B。图2-1中的左图说明假设A 国的劳动与资本两要素增加一倍的平衡增长情况。右图 重复了A国增长前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显示了另两条 分别为仅劳动或资本增加一倍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Y
Q 2Y Q1Y
三、技术进步
• 当两种商品生产中的中性技术进步速度相同时,一国的 生产可能性曲线按照技术进步发生的速度向所有方向均 匀外移,这与生产要素平均增长时的效应相同。这种技 术进步的类型即图2-1左图所示。
Y QY2
QY1
A
A
A ’ B QX1
B
B’ QX2 X
0
图 2-3 中性技术进步
第二节
小国的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三、技术进步
• 过去的经验研究揭示了发达国家的实际人均收入 的增加主要是依靠技术进步,而资本积累的作用 则十分有限。然而,由于技术进步的类型不同, 而且不同的技术进步在每一种或同时在两种商品 生产过程中有着不同的比率,和要素增长分析相 比,技术进步的分析比较复杂。
三、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类型: (1)中性技术进步。中性技术进步是指劳动和资 本的生产效率(productivity)同比例增加。 (2)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 是指资本要素生产效率的增加大于劳动要素生产 效率的增加。 (3)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是指劳动要素生产效率的增加大于资本要素生产 效率的增加。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美国与瑞士比较 :美国为资本稀缺的国家
结论:一国的要素禀赋状况取决于与谁比较,与不 同的国家比较,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表:部分国家1990年人均资本存量(1985年国际价格计算)
国家或地区 瑞士 德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法国 美国 意大利
台湾地区 英国 韩国 墨西哥
人均资本存量(美元/人) 73,459 50,116 42,745 37,854 36,480 35,600 34,705 31,640 25,722 21,453 17,995 12,900
10 童装、非橡胶鞋
中国对美国出口的 百分比
4.8 2.6 3.9 11.5 18.9 8.2 4.1 5.2 17.2 23.5
0.25 40日元 200日元
80日元
机器 0.25 0.75 40日元 200日元
160日元
美国 纺织品 0.75 机器 0.25
0.25 1美元 1美元 0.75 1美元 1美元
1美元 1美元
日本的纺织品较多地使用了便宜的生产要素,即劳动,而美国 的机器较多地使用了便宜的生产要素,即资本
日本纺织品 的相对价格 是1/2,美 国纺织品 的相对价格 是1
商品X
商品Y
资本密集型
劳动密集型
进口X
出口Y
减少X生产
扩大Y生产
释放要素
要素投入增加
供给较多的K 供给较少的L 需求较少的K 需求较多的L
Y * MPKY
W= PX * MPLX = PY * MPLY
MPKX =r/PX
MPKY=r/PY MPLX =W/PX MPLY=W/PY
30
资本
48
60
判断:哪个国家是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 哪个国家是劳动相对丰富的国家?

国际经济学课件第二章新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学课件第二章新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学课件第⼆章新贸易理论第⼆章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产业内国际贸易)偏好——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的⽣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国际贸易不完全竞争新贸易理论产⽣的时代背景根据关贸总协定(GATT)及世贸组织(WTO)的统计资料,⾃20世纪60年代以来,约2/3甚⾄更多的世界贸易是发⽣在技术、资源和偏好均⽐较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重则不⾜1/3。

新贸易产⽣的理论背景绝⼤多数国际贸易量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进⾏,⽽且⼤部分贸易具有在同⼀产业内进⾏的性质,甚⾄还出现相同产品的互相买卖。

这些都是要素禀赋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所⽆法解释的。

新贸易理论的产⽣70年代中期,格鲁贝尔、劳艾德、克鲁格曼等⼈进⼀步系统地阐述了产业内国际贸易理论,并指出产业内贸易发⽣的主要依据是产品的异质性(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需求偏好。

所谓产业内贸易,是指⼀国同时存在着进⼝和出⼝同类产品的贸易活动,或者说贸易两国彼此买卖着同⼀产业所⽣产的产品。

同类产品指那些消费上能够互相替代⽽⽣产上⼜投⼊相近或相似的⽣产要素的产品,它还有同质和异质的区分。

同质产品:性质完全⼀致因⽽能够完全相互替代的产品,如同样的⽔果、砖等。

国际贸易交易同质产品的原因:1、运输成本(靠近原材料地)2、季节性问题(⽔果)3、经济合作需要(海峡两岸的农产品)异质产品:指不能完全互相替代的产品。

垂直差异:产品的质量不同(⽐如特殊的⽣产⼯艺所致)。

⽔平差异:质量相同,特征不同(颜⾊、款式、性能、售后服务)。

同质产品贸易只要加⼊运输成本等⼀类因素的分析,都仍然能⽤赫⼀俄学说加以说明。

因此,异质产品贸易分析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政府政策:政府授予的垄断地位(专利)对进⼊的限制(许可证);信息:潜在竞争者缺乏技术信息会阻碍它们的进⼊(可⼝可乐);消费者缺乏新进⼊的产品的信息使他们对购买新产品没有积极性(361)规模经济:对⾃然垄断⽽⾔,规模经济使⼀个⾏业只有⼀家⼚商是最有效率的。

国际经济学第2章

国际经济学第2章

A`
K
奇沃斯方框图
85Y
40X 120Y QX` L B`
F`
QX`L
QY`K
L B国 QY` K 80X 40Y A` A国 K 65X F` 85Y 130X 20Y 95X 45Y F B L QY
图 A、B两国 的埃奇沃斯方
框合成图
40X
120Y QX L B`
A 50X 60Y
2)要素绝对价格均等化的证明 为证明要素绝对价格均等化需引入“欧拉 定理”与“克拉克法则”。所谓“欧拉定理” 是指在规模报酬不变,并且一切产品刚好被消 费掉的条件下,某种产品的产量等于投入的各 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边际生产力乘积之和。即 产品X的产量等于所投入的劳动力数量(L)乘 以劳动的边际生产力(MPL)与资本数量(K) 乘以边际生产力( MPK )之和。用公式表示为: X=MPL· L+MPK· K
图 2-5
3、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图型说明
Y 140 Y 140 PA`
120
100 80 60 40 20
120
100 80 A` Ⅱ Ⅰ PA X 60 40
B`
A` C`
E=E` Ⅱ C A A国 B PB X
A
A国 0 20 40 60 80
20
100 120
0
20
40 60
80
100 120
QXk 95X
130X
QYk
60Y
45Y
20Y
50X
O 图 A国产品X的等产量线
QXL
O
QYL

A国产品Y的等产量线
QYL QXK
L A国 130X 20Y B
QY

国际经济学第2章:比较优势

国际经济学第2章:比较优势

• 考虑货币的比较优势:如果英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的效率均 低于美国,当且仅当英国的工资比美国工资低得多,以至于
布匹的价格在英国相对低,而小麦的价格在美国相对低。
以美元计价的小麦与布匹在英、美两国的价格
产品
美国
英国
1蒲式耳小麦
1.00美元
2.00美元
1码布匹
1.50美元
1.00美元
• (美国工资率为6美元/小时,英国工资率为1英镑/小时, 汇率为1英镑=2美元)
• 根据机会成本理论,一种商品的成本是再生产1单 位此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生产量。
• 其结论是,当一国在一种商品生产上有较低的机 会成本时,该国在该商品生产上就有比较优势 (在另一种商品上有比较劣势)。
• 例如,在上个例子中,美国多生产1单位的小麦, 必须放弃2/3单位布匹,那么小麦的机会成本就 是2/3单位布,而英国多生产1单位的小麦,必须 放弃2单位的布,即英国小麦的机会成本为2单位 布,因此,小麦的机会成本在美国要比在英国低, 美国在小麦生产上相对于英国有比较优势,英国 在布匹上有比较优势。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 贸易所得:可通过这个例子证明比较优 势原理,即证明了英国与美国通过专业 生产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均可获利。当且 仅当美国6单位小麦至少可以交换到英国 布匹4码以上,12码以下(4C<6W<12C, 不包括4码与12码),交易发生。从而说 明了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 劣势,互惠贸易仍会发生。
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 重商主义产生于英国和法国
二、基本观点
1、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 都是为了攫取金银,一个国家富裕的程度和实力的 大小的唯一标志是金银等贵金属的多少。两种方式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x p x p 1 w a a a y y
结论:参与国际分工,即只专业化生产具有比较优 势的产品,比自己两种产品都生产更合算。
a
a
五、比较优势理论的扩展
1、引入货币经济的比较优势: 三个变量的转换: 物物交换下用劳动时间表示的产品成本及价格, 现用货币额来表示。 成本现在等于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乘以货 币工资率。 两种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既以各自国内价格 为基础,又受两国货币间汇率约束。
葡萄酒/毛尼=0.89 毛尼/葡萄酒=1.125
(劳动小时/单位)(劳动小时/单位)
英国
120
100
90
英/葡=1.1 葡/英= 0.9
葡萄牙 80
英/葡=1.5 葡/英=0.67
相对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优势: 一国某种产品的 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他国同一产品的相对劳动 生产率。 相对成本的比较优势 :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相 对成本低于别国生产同一产品的相对成本。 机会成本的比较优势: 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机 会成本低于别国生产同样产品的相对成本。
第2章
比较优势理论
一、从重商主义到绝对优势理论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是在中世纪晚期,近代资本 主义萌芽时期,欧洲商业迅速发展时期( 1500—1800 ) 产生的一种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思想与经济政策 混合。 《新帕》:重商主义是“大约从 1500 年到 1800 年间简单 连贯的欧洲经济思想史和国民经济政策史的漫长篇章。” 主要形式:货币差额论和贸易差额论。 基本观点: --金银=财富,一国国力取决于它所拥有的贵金属,国际贸 易是取得贵金属的最重要途径; --增加国民财富的贸易政策,应是多卖少买乃至不买,或曰 保持贸易顺差的政策。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aLCQC + aLWQW = L
单一要素经济
图 2-1: 本国生产可能性曲线
本国酒产量, QW, (加仑)
P L/aLW
o
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用葡萄酒 衡量的奶酪的机会成本
F L/aLC 本国奶酪产量, QC,
(磅)
单一要素经济
■相对价格与供给 每种产品生产的数量是由价格所决定的 用产品Y(酒)来表示的产品X(奶酪)
单一要素世界中的贸易
■第三,当PC/PW>a*LC/a*LW时,本国和外 国都专业化生产奶酪,将没有酒的生产。 因此奶酪的供给是无限的。
■第四,当PC/PW=a*LC/a*LW时,外国工人 对于奶酪和酒的生产无差异。RS曲线为 直线。
■第奶五酪,的当相a对LC供/aL给W<是P(LC//PaWLC<)/a(L*L*C/a/a*L*LWW)时,
单一要素经济
■假定我们研究一个经济,并将其称为“本 国”(home)。在此经济中,假定
劳动力是唯一的生产要素 只生产两种商品(奶酪和酒) 劳动力供应在两国是固定的 生产每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是固定的 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的
单一要素经济
■本国经济的技术可以用劳动生产率来表述,即 单位劳动投入(unit labor requirement)
—化假生定产a奶LC酪/aLW<a*LC/a*LW ,本国将专业 —本当国P将C/专PW业<a化LC生/a产LW酒或PC/aLC<PW/aLW时, —专同业样化,生当产P酒C/PW<a*LC/a*LW时,外国将 ■其次,当奶酪的相对价格为
P酪C和/PW酒=是aL无C/a差LW异,的本。国RS工曲人线对是于一生条产直奶线
比较优势的概念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资源的稀缺性意味着生产出某种产品就必须

第二章(2)国际经济学

第二章(2)国际经济学

贸易利益的来源——交换所得和分工所得 (1)交换所得是由于贸易的发生,出口和进口商 品的相对价格提高,导致福利水平增加的部分。 (2)分工所得是由于资源从比较劣势的部门转移 到比较优势的部门,资源得到更有效配置而使福 利水平增加的部分。
Y
E T

A
Ⅲ Ⅰ
B
PW
O
PW
X
图2-9 交易所得与分工所得
所谓机会成本指的是多生产1单位某产品就 必须牺牲另一产品的产量。那么,各国具体应当 专业化生产何种商品,并不是由生产商品耗费的 劳动量或实际支出成本来决定,而应该考察物品 的机会成本。与他国相比,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 如果低的话,那么该产品就具有比较优势,反之 则处于比较劣势。
二、机会成本一定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二、贸易条件、相互需求及贸易福利
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指的是一国 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即两国进行贸易时的 交换比率。在只有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模型中, 一国的出口产品的价格和进口产品价格的比率 就是该国的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的变化取决于双方对进口商品的 需求弹性。如果一国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增加, 但对方对自己的需求并没有增加,在其他条件 不变的情况下,国际贸易条件会对自己不利而 对对方有利,尤其当对方对自己的商品缺乏弹 性时,将会使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下降更为剧 烈,贸易条件就会更有利于进口需求弹性弱的 一方。
当机会成本一定时,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 条直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也称为“边际转换 率”( 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 MRT),表示每多生产1单位的X(横轴商品) 而减少的Y (纵轴商品)数量,就是 X 的机会 成本。
表2-1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一、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
❖ 绝对成本说的主要论点(亚当.斯密,1776年提出, 名称为后人所加 ,最初的表示是散文式的)
(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2)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 (3)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和后天的有
利条件 (4)正和博弈(双方获得利益,世界整体获益) ❖ 一个例证:见下表
✓开放条件下,即两国进行分工与贸易,A国集中生产X产品,144个劳动 能生产48个单位的X,B国集中生产Y,其产量为36。世界共生产48个单位 的X和36个单位的Y,分别比贸易前多23个单位和11个单位。
✓进一步,如果按1:1的价格交换,例如,各国可能的得到:A国可消费 28单位的X,20单位的Y,B国可以消费20单位的X和16单位的Y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一、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
“绝对成本说”:一个实例
表2-1 两国生产X与Y产品所需劳动投入量
A国
B国
生产单位X的劳动投入
3
12
生产单位Y的劳动投入
6
4
假设两国拥有相同的劳动量例如144个工作日,生产等量的X与Y,那么,
✓可以看在封闭条件下(贸易前),A国可生产:144/(3+6)=16个单位 的X产品与16个单位的Y,同理,B可9个X和9个单位的Y产品,世界共生 产25个单位的X和25个单位的Y;
❖ 在具定有义 比上 较,优如势果。ax同/a理y>b,x/Bby国,在则Y称的A生国产在上X生具产有上比 较>a优y/a势x)(因为若ax/ay>bx/by,则必定有by/bx
❖ 显然在上述两种条件下,国际贸易产生与否取决 于其是否能带来更多的利益。在此可以证明,国 际贸易能够在存在绝对优势条件下发生,而且在 存在比较优势条件也能发生。绝对优势是国际贸 易发生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

(免费)国际经济学--第2章 古典贸易理论

(免费)国际经济学--第2章 古典贸易理论
PA=aLX /aLY B国的均衡点为EB,相对价格PB 与生产可能性边界重合 PB=bLX /bLY
20:06
28
三 贸易前的均衡解
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
PA=aLX /aLY PB=bLX /bLY 观察:
A国在X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所以在封闭条件下PA<PB
结论: 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反映了比较 优势所在 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相对价格的差异 完全是由劳动生产率的差异造成的, 因此国际贸易完全是因两国劳动生 产率的差异而产生的
5
二 亚当· 斯密对于国际贸易学说的贡献
(2)提出绝对优势这一概念
国际分工依据绝对优势的标准来分工
贸易发生的基础是各国生产成本存在绝对差异
20:06
6
二 亚当· 斯密对于国际贸易学说的贡献
(2)提出绝对优势这一概念
绝对优势模型
A、B两国,X、Y两种产品,劳动唯一要素;
一单位产品所需劳动数量 封闭条件下的产出消费量 X产品 Y产品
20:06
37
四 贸易型态与贸易利益
国际均衡价格的决定
20:06
33
四 贸易型态与贸易利益
国际均衡价格的决定
A国X产品的过剩供给曲线
当国际相对价格P2>A国封闭情况下的相对价格PA
A国专业化生产X,X的生产量为LA/aLX A国的消费点由社会无差异曲线和国民收入预算线 (经过生产点的国际相对价格线)确定 A国X产品的过剩供给为正(P2越高,消费与生产 的差额越大)
表:2:两国的劳动生产率
A
X的劳动生产率 Y的劳动生产率
20:06
B
1/12 1/4
20
1/3 1/6

国际经济学(chapter2)

国际经济学(chapter2)

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一、重商主义(Mercantilism) 重商主义 “就象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钱袋, 用嫉妒和猜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 ——恩格斯
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
1、背景知识
重商主义经济学时代:14世纪末到18世纪,全盛于16 重商主义经济学时代:14世纪末到18世纪,全盛于16 :14世纪末到18世纪 17世纪 17世纪下半叶开始瓦解 世纪, 世纪下半叶开始瓦解。 、17世纪,17世纪下半叶开始瓦解。这一时期正是 资本主义经济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资本主义经济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重商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重商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 “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 、 印度及整个远东地区 搜寻着黄金; 搜寻着黄金 ; 黄金这两个字变成了驱使西班牙人远 渡大西洋的符咒; 渡大西洋的符咒 ; 黄金也是白种人刚踏上新发现的 海岸时所追求的头一项重要的东西” 海岸时所追求的头一项重要的东西” 。
小麦
劳动投 入量 英国 美国 15 10 产出量 120 120 劳动投 入量 5 10

产出量 100 100
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
从表2-2可以看出, 从表 可以看出,进 可以看出 行国际分工之后, 行国际分工之后,整 个世界小麦的产出量 仍是240,没有变化, 仍是 ,没有变化, 但是布的产量增加到 400,比分工前增加 , 个单位。 了200个单位。这说 个单位 明,国际分工使两国 的资源得到了更有效 的利用。 的利用。
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
• 本国生产A、B、C、D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 投入分别为14、21、3、4,外国生产这四 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18、24 、30 ,根据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本国的哪些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13
LOGO
第四位:中国与日本双边贸易额达到3500亿美元 。 2011年上半年(1~6月),日本与中国的双边贸 易总额达1631.5101亿美元,与2010年上半年相 比增幅达17.9%,创下历史同期的贸易额新高。 2010年中日两国间的贸易总额为3018.5亿美元, 与2009年相比,增长率为30%。
2-34
LOGO
在将来,其实或许就在眼前,国际贸 易的关键区别不再是商品能否装入箱 子里,相反,关键的区别在于服务能 否以电子的方式实现远距离的运输, 并且没有或者几乎没有质量的损耗。 艾伦.布兰德
Page 10
LOGO
Page 11
LOGO
第二位:中国与美国双边贸易额有望达到4467亿 美元 据海关统计,2011年中美贸易额是4467亿美元, 同比增长15.9%,创历史新高。中国从美国进口 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达到1221亿美元,同比增 长19.6%。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说,如果中美能保持 长期稳定的政治信任关系,美国放宽对华高科技 产品出口限制,2015年双边贸易总额有望达到 7500亿美元;2020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有望超 过美欧双边贸易总额,中国将成为美国的第一大 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
Page 18
LOGO
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是 其中Tij是双边贸易额, 为进出口的总和; Y i 是国家i的GDP; Yj 是国家j的GDP; Dij是国 家i和国家j的距离;A 是比例常数。
Tij= A*Yi*Yj /Dij
Page 19
LOGO
尽管表述形式比较简单,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 来,引力模型已经在国际贸易实证研究中获得了 相当的成功,它被广泛应用于测算贸易潜力、鉴 别贸易集团的效果、分析贸易模式以及估计边界 成本等领域,并较好地解释了在现实中观察到的 一些经济现象。
2-29
LOGO
正在演变的世界贸易模式:
世界变小了吗? 政治的力量可以超过技术进步的力量 两次世界大战与大萧条严重制约了国际贸易的比重 人们交换什么产品? 工业制成品是主导,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未来服务贸 易比重会上升。 服务外包 对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中出现的生产垂直分割现象,存 在不同的术语:垂直专业化、多阶段生产、产品内分工、竞 合关系、国际生产分割、生产非一体化、全球生产分享、价 值链切片、生产的非地方化、外包、代工和全球价值链等。
0.4
-0.1
0.1
-LOGO
更具一般性的引力模型:
Tij A Yi
a
Yj
b c
Dij
LOGO

引力模型的应用:寻找反例
爱尔兰:文化的亲和性、跨国公司 荷兰和比利时:地理位臵和运输成 本
LOGO
图 2-3: 经济体的规模及其 与美国的贸易量
Source: U.S. Deparment of Commerce, European Commission
Page 12
LOGO
第三位: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3629亿美元,东 盟首超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2011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创历史新高,达 362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4%,东盟超过日本, 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其中,2011年,中国 和马来西亚进出口商品总值高达900.3亿美元,中 国与新加坡双边贸易额达到805亿美元,中国和 泰国双方贸易额有望达到600亿美元,中国与印 尼双边贸易额超500亿美元,中国与菲律宾双边 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322.54亿美元,中国与越南 贸易额超过300亿美元。
2-26
LOGO

贸易障碍:距离、壁垒和疆界
距离对贸易的影响为负 运输成本增加 非具体的因素:拜访客户、文化习俗等
疆界对贸易的影响为负 汇率 国内贸易大于国际贸易
LOGO
The Gravity Model 除规模外影响贸易的因素: 距离:Distance between markets influences transportation costs and therefore the cost of imports and exports. Distance may also influence personal contact and communication, which may influence trade. 文化(Cultural affinity): if two countries have cultural ties, it is likely that they also have strong economic ties. 地理(Geography): ocean harbors and a lack of mountain barriers make transportation and trade easier.
疆界(Borders): crossing borders involves formalities that take time and perhaps monetary costs like tariffs.
These implicit and explicit costs reduce trade. The existence of borders may also indicate the existence of different languages (see 2) or different currencies, either of which may impede trade more.
Page 15
LOGO
第十四位:中国与南非双边贸易额为454亿美元 2011年中国与南非双边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 454.3亿美元,同比增长76.7%。 第十五位:中国与伊朗双边贸易额超过400亿美 元 2011年伊朗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增长迅速,上半 年伊中贸易额超过了210亿美元,同比增长46.5% 。 第十六位:中国与阿联酋双边贸易额将近350亿美 元
2-28
LOGO
The Gravity Model (cont.)
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corporations spread across different nations import and export many goods between their divisions.
LOGO
图2-8: 可贸易产业的就业比重
Source: J. Bradford Jensen and Lori G. Kletzer, “Tradable Services: Understanding the Scope and Impact of Services Outsourcing,” Peterson Institute of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5 -09, May 2005
LOGO
本章简介

谁和谁贸易



规模问题:引力模型 引力模型的内在逻辑 引力模型的应用:寻找反例 贸易障碍:距离、壁垒和疆界

正在演变的世界贸易模式


世界变小了吗? 人们交换什么产品? 服务外包
LOGO
图 2-1: 2006年美国与主要贸易 伙伴的贸易额
Source: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Page 14
LOGO
第五位:中国大陆与香港地区双边贸易额有望达 到2700亿美元 2011年1~10月,中国大陆与香港地区贸易额为 2283.3亿美元,同比上升26.6%,占内地对外贸 易额的7.7%。其中,内地对香港出口为2153.7亿 美元,同比上升26.3%;自香港进口为129.6亿美 元,同比上升33.1%。2010年中国大陆与香港贸 易额为2305亿美元。
2-3
LOGO
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 世界贸易额占全球总产出的比例大幅增加 ;世界经济的中心飘向了亚洲,世界贸易 的产品构成日新月异。
Page 4
LOGO
Page 5
LOGO
Page 6
LOGO
2010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情况
Page 7
LOGO
2011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6420.6亿美元,比 2010年同期(下同)增长22.5%,外贸进出口总值 刷新年度历史纪录。其中,出口18986亿美元,增 长20.3%;进口17434.6亿美元,增长24.9%。贸 易顺差1551.4亿美元,比上年净减少263.7亿美元 其中,中国与欧盟的贸易额占中国全年进出口总额 的比重为15.57%,比2010年的16.1%略有下降; 中国与美国的贸易额占中国全年进出口总额的比重 为12.26%,比2010年的13%略有下降;

Page 8
LOGO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占中国全年进出口总额的比 重也由2010年的9.8%上升到9.96%。 2011年全年中国10大贸易伙伴占中国全年进出口 总额的比重为72.5%,比2010年的75.8%下降 3.3%。
Page 9
LOGO
第一位: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额突破5000亿美元 2011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达到5672.1亿美元创新 高,同比增长18.3%。2010年中欧贸易额4797亿 美元。欧洲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其中,中国与德国这两个世界最大出口国之间的 双边贸易额2011年1-9月达到1270亿美元,同比 增长22.6%,全年有望达到1700亿美元;201 0年,中国与德国的双边贸易额达1424亿美元, 中国与英国双边贸易额约为600亿美元,中国与 荷兰双边贸易额达到562亿美元,中国与法国 双边贸易额448亿美元。
Page 20
LOGO
引力模型的内在逻辑
广义的讲,大的经济体由于收入高,因而能够大 量进口产品,同时,由于大的经济体可以生产更 多品种的系列产品,因而更能满足其他国家的需 求,进而大量出口产品。在两国贸易中,任一方 的经济规模越大,则双方的贸易量就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