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内输液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现状

合集下载

骨髓腔内输液在急救中的应用护理课件

骨髓腔内输液在急救中的应用护理课件
某医院急诊科成功应用骨髓腔内输液技术救治一名失血性休克患者,通过快速 建立静脉通道,有效补充血容量,稳定患者生命体征。
成功案例二
在野外生存训练中,一名士兵因严重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出现昏迷,同行人员立 即采用骨髓腔内输液,成功补充水分及电解质,挽救了士兵的生命。
失败案例分析
失败案例一
某医院急诊科在救治一名车祸伤患者时,因操作不当导致骨髓腔内输液感染,给 患者带来额外的身体伤害。
为提高骨髓腔内输液成功率,操作者应熟练掌握操作技巧,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采用 适当的进针角度和深度。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避免反复多次穿刺
。此外,加强患者体位管理、合理控制输液速度和量也是提高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骨髓腔内输液有哪些可能的并发症?
总结词
并发症与预防措施
详细描述
骨髓腔内输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感染、骨髓炎、血栓形成等。为预防并发症,应严格执行无菌操 作,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避免多次重复穿刺,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如何提高骨髓腔内输液的成功率?
总结词
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详细描述
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适应症
骨髓腔内输液应仅在紧急情况下 使用,如严重休克、失血过多等
,不应滥用。
规范操作流程
医护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 操作流程,确保操作安全可靠。
严密监测
在使用骨髓腔内输液过程中,应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 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04 案例分享与实战经验
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一
骨髓腔内输液在急救 中的应用护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骨髓腔内输液概述 • 骨髓腔内输液操作流程 • 骨髓腔内输液的优势与局限性 • 案例分享与实战经验 • 常见问题与解答

骨内输液在危重症院前急救中应用研究

骨内输液在危重症院前急救中应用研究

骨内输液在危重症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研究[摘要] 目的研究骨内输液在危重症院前急救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探讨危重症院前急救输液的新方法。

方法选择危重症院前急救建立外周静脉通道困难患者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24例以骨髓穿剌针建立骨内通道输液给药和对照组(b组)23例以头皮针建立外周静脉通道输液给药,其他救治措施两组均不受限制。

观察比较两组建立输液通道耗时、输液速度、输液后血压恢复时间。

结果建立输液通道耗时a组(2.4±0.9)min,b组(8.6±2.1)min,a组明显短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实施方法参加急救人员对两组患者进行积极救治,均给予开放气道、高流量输氧、部分病例给予气管插管或喉罩插管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者予以阿托品及解磷定,创伤性休克者予以局部伤口处理等急救措施。

所有病例均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同时留置尿管记录尿量。

以随机数字表作为随机分组依据,将47例病例随机分两组。

a组以左右髂前上棘为穿刺部位。

消毒穿刺部位,戴无菌手套,以利多卡因局部侵润麻醉。

根据患者肥瘦体形选用相应型号的骨髓穿刺针,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穿刺针垂直骨面穿刺,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拔出针芯,以注射器缓慢抽吸,见骨髓后,由助手固定牢固。

连接输液器,输液及输注急救药物。

待休克纠正、血压恢复、静脉充盈后再行静脉置管,静脉通道建立稳妥后尽快撤销骨内输液。

b组立即以头皮针建立外周静脉通道,成功后输液及输注急救药物。

1.2.2 评价指标①建立输液通道耗时;②输液速度;③输液后血压恢复时间(指通道建立开始输液至血压回升≥90/60 mm hg的时间)。

1.3 统计学处理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分析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建立输液通道耗时、血压恢复的时间、输液速度均用t检验分析,显著性检验水准α=0.05,p 0.05),具有可比性。

骨髓输液的应用概述

骨髓输液的应用概述

套, 铺孔 巾。②局部麻醉 : 用 注射 器抽吸 2 %利多 卡因从穿刺 点
用于抢救患者 , 使骨髓输液技术不被重视 , 逐渐退 出临床。1 9 7 0 年后 , 由于在急救中发现 , 有 些儿童患者 、 心脏停搏 的成年人等 ,
进针使麻 醉药 浸润到皮 肤 、 皮下、 骨膜。③根据 年龄 、 体型选 用
t i s _ 5 医生将骨 内输液首次 用于 临床 , 主要用 于儿童 及新 生儿 的 急救 。尤其是第 2次世界大 战期 间该技术 得到了蓬勃发展 。在
1 9 5 0年后 , 由于 医用 材料 的进 步 , 静 脉插 管技 术 的发 明及 广泛
4 . 3 骨髓输液穿 刺方 法
① 常规 消毒穿 刺处 皮肤 , 戴 无菌 手
手持 针以骨髓 穿刺针与骨干 垂直方 向旋转穿 刺 , 当针尖接 触骨 质后旋转 针柄 缓慢钻入骨质 , 当感到有 “ 落空感 ” 且穿刺针 已 固
定在 骨内直立不倒 时为止 。④拔 出针芯 , 接上 5 m l 或பைடு நூலகம் 0 ml 注射
较完善的研究 , 依 靠骨髓 输液 技术 挽救 了大批濒 临死亡 的儿童
当代护士 2 0 1 4年 3月 中旬 刊
※综 述
骨 髓输 液 的应 用 概述
林巧 清
摘要 综述 了骨髓输液 的机理 、 发展 史、 适应症与禁忌症、 操作 流程 、 护理 方法、 持 续 时间、 并发 症的防 范及 处理措施 、 国内外临床应
用, 认为 骨髓输 液解剖 位置 固定、 标 志明确、 操作 简便 、 迅速安全、 穿刺成 功率 高, 可在 非 医疗机 构和基层 医疗站 中广泛应用。
关键 词 : 骨髓 输液 ; 护理
中图分类号 : R 4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6 4 1 1 ( 2 0 1 4 ) 0 3 — 0 0 0 1 — 0 2

中国骨髓腔内输液通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中国骨髓腔内输液通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 推荐意见4:首选胫骨近端作为骨髓腔内穿刺部位,其他穿刺部位还包 括肱骨和胸骨柄。
骨髓腔内输液通路的建立
3、骨髓腔内输液的穿刺操作 ▪ 以应用最多的胫骨近端穿刺为例,骨髓腔内穿刺步骤如下: (1)定位:伸直下肢,穿刺点位于髌骨下缘约3厘米(2指宽)和 内侧缘约2厘米(1指宽)的胫骨平坦处,见图2。 (2)消毒:戴无菌手套,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15厘米,由内向 外对皮肤消毒2-3遍,洞巾覆盖。
▪ 国内研究显示,经胫骨输液速度波动在(6~20)ml/min,加压后可达 (50~125)ml/min。因此,使用加压输液袋或者输液泵进行骨髓腔内 输液,可以达到快速补液的效果。
▪ 推荐意见6:如需快速补液,建议使用输液泵或加压输液袋进行骨髓腔 内输液。
骨髓腔内输液通路的临床应用
1、适应症 ▪ 任何疾病急需经血管通路补液治疗或药物治疗但无法建立常规静
(6)冲管(必要时麻醉): ▪ 用5-10ml生理盐水冲洗骨髓腔输液导管,以便输液顺畅。对于意识清醒
有疼痛感觉的患者,必要时给予利多卡因麻醉。通过骨髓腔内通路输入 2%利多卡因40mg,时间应大于2分钟,然后用5-10ml生理盐水冲洗骨髓 腔输液导管,而后再输入2%利多卡因20mg,时间应大于1分钟。 ▪ 输液期间疼痛时随时重复给予利多卡因,如果通过骨髓腔内通路给予利 多卡因无效时,可考虑全身的疼痛控制。利多卡因过敏者禁忌使用。
骨髓腔内输液技术的发展史
▪ 1986年,美国心脏协会(AHA)正式批准将骨髓腔内输液技术列入儿科的急救复苏程序当中。 1990年,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关于骨髓腔内输液的文献综述明确指出,任 何可以静脉输注的药物均可经骨髓腔内途径快速进入循环系统被吸收利用。
▪ 2005年AHA、欧洲复苏委员会(ERC)、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ILCOR)、美国急诊医师委员会 (NAEMSP)的治疗指南中均推荐:在急救的过程中,建立血管通路时应该尽早考虑使用骨髓腔 内通路,如成人在外周静脉穿刺2次不成功应马上建立骨髓腔内通路,骨髓腔内通路至此再 获大力推广。

骨髓腔输液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探讨

骨髓腔输液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探讨
北方药学 2 1 0 2年第 9 卷第 5期
5 3
骨髓腔输液在 急诊 急救 中的应用探讨
马文芳 赵 静 郭 华 ( 川 都 第 人 医 急 科 成 6 0 ) 四 成 市 六 民 院 诊 都 1 5 01
摘要 : 目的: 讨骨髓腔 穿刺建立输液通道抢救急救 病人 的效果。方法: 探 在其他急救措施相 同的情形 下 , 比较骨髓腔穿刺输液组 及 常规行静脉 穿刺或深静脉置管或静脉切开方法建立输液通道组之间的急救 效果。 结果: 骨髓腔 穿刺输液组在输液通道建成 时 间及抢救至血压回升 时间较常规组 明显缩短 , 死亡率 明显低 于常规组( < . 尸 00 o结论: 5 采用经骨髓腔 穿刺建立输液通路 急救 比 常规建立静脉通路 急救更快速、 安全 、 有效。 关键词 : 骨髓 腔 穿刺 输 液通 道 危 重 病 人 急 救 中图分类号 : 4 97 R 5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6 2 8 5 ( 0 0 — 0 3 0 17 — 3 12 1 5 0 5 — 2 2)
t e p t n si e c n r l r u e e te td w t u e f i e e e t n o e p v n p n t r n u i n Ot e e t n sw r a . h a e t n t o to o p w r r ae i s p r ca v n s ci rd e e e u eu e i f s . h rt a me t e e s me i h g h il o o r Re u s h r sn b iu i e e e n t e t fb o d p e s r e o n n ud s e d atri f so ewe n t e t r u s s h : e e wa o o vo sdf r n e i h me o lo r s u e r b u d a d f i p e f u in b t e l wog o p . T i l e n l

骨髓腔输注的发展及应用

骨髓腔输注的发展及应用
2 骨髓腔输液的理论依据
骨髓腔内的特殊静脉网 骨髓腔中富有非萎缩的静 脉网和由血液、造血细胞网络和结缔组织构成的骨髓。对 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外周静脉网往往塌陷或关闭,而 骨髓腔内的非萎缩静脉网仍然能够同体循环保持完整的连 接。骨髓腔内的非萎缩性的微小静脉网络能够快速吸收灌 注到其周围的液体通过红骨髓或黄骨髓被快速转运到体循 环并加以吸收利用。另外,通过骨髓腔内的血流量是相对 恒 定 的 ,即 使 在 很 多 严 重 失 血 性 休 克 的 患 者 体 内 亦 是 如 此。骨髓腔内静脉的特殊解剖结构造就了 IO 输液技术的优 越性。
4 骨髓腔输液的适应证
骨髓腔输注不适用于常规输血输液,凡无法或不能快 速建立静脉通道,尤其是创伤和急危重症患者需紧急心肺 复苏时,均应首先考虑使用骨髓腔内输注技术。如创伤失 血性休克、心脏骤停、胸腹部联合伤、严重脱水、大面积烧 伤、呼吸心跳骤停、癫痫持续状态,小儿急诊麻醉诱导和维 持[16]以及大批量需抢救的自然灾害或交通意外遇难者、战场 上的伤员等。此外,有研究指出,对于静脉吸毒的患者,建
骨髓腔与体循环间的连接 骨髓腔内分布着 1~2 条 较大静脉窦,可接受横向分布静脉管道的血液,这些横向静 脉管道通过中央静脉窦与全身静脉回流系统相连[13]。由于 有骨质的支持,骨髓腔通道在外周静脉塌陷时依然保持相 当程度的开放,且骨内血窦具有较大的通透性。因此,输入 骨 髓 腔 内 的 药 物 和 液 体 可 迅 速 、有 效 地 进 入 全 身 血 液 循
1 骨髓腔输液的发展历史
骨髓腔内(Intraosseous,IO)输注技术作为现代急诊医 疗系统中的一种适用于小儿和成人的重要技术方法,有着 丰富的发展历程,早在 1922 年,Drinker 等[1]在研究胸骨板循 环时发现骨内腔隙间布满着一种非萎缩性静脉,并通过实 验证实灌注到骨髓腔中的物质能够很快被循环系统所吸收 利用。这为以后骨髓腔输注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 据。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对骨髓腔内输注技术的研究得 以突飞猛进的发展[2]。1941 年,Tocantins 等[3]在进行兔骨髓 移植实验时,发现长骨和胸骨的骨髓腔可以被用来作为液 体输注的有效通路,并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注射到兔胫骨 骨髓腔内的红色染料在注射后 10 s 就出现在心脏中。此 外,Tocantins 还开发了一些适用于临床的骨髓腔输注的实 用 技 术 ,并 在 临 床 上 首 次 将 骨 髓 腔 输 注 用 于 新 生 儿 的 急 救。1942 年,许多西方生物医学杂志报道了骨髓腔输注在 儿科中的应用。1947 年,Heinild 等[4]对 l 000 多例 IO 输注的 结果进行了描述,穿刺成功率高达 95%。此后一段时间,骨 髓腔输注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国家婴幼儿的日常治疗。20 世 纪 50 年代末和整个 60 年代,由于塑料和聚氯乙烯套管的广 泛使用,使得静脉通路比较容易维持;同时其他给药途径的 不断涌现和开展(如气管内、心脏内、腹腔内和舌下等途 径),使得人们对骨髓腔输注的应用明显减少。1977 年,骨 髓腔内静脉造影术使人们重新认识骨髓腔输注[5] 。1984 年, James Orlowski[6]用骨髓腔输注技术挽救了许多可能死于霍 乱患者的生命,并发表了《我的静脉路线王国》。这篇社论

骨髓输液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骨髓输液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骨髓输液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骨髓输液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4 年3月~ 2015 年3 月我院收治的216 例危重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08 例为经骨髓输液组,另108 例为经静脉输液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护理效果。

结果:经骨髓输液组建立输液通路时间明显快于经静脉输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的输液受血压回升时间与输液速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在院前急救护理中应用骨髓输液安全、有效,因此,在临床中应积极推广。

【关键词】骨髓输液;急救;护理【中图分类号】 R573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6-0867(2015)03-0252-01院前急救常遇到严重创伤致失血性休克、重度脱水及呼吸衰竭等患者,对此类患者抢救的主要措施为建立静脉通路,此措施直接影响着抢救的效果。

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抢救患者时极易出现周围静脉穿刺困难的问题,在反复穿刺失败后,不仅延误用药时间,还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骨髓输液是一种利用骨髓腔中丰富的血管网进行紧急输液给药的方法,此方法安全、可靠。

在国际急救组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但当前,我国院前急救应用骨髓输液的临床报道较少,主要原因为缺少对骨髓输液的认识。

本文研究了骨髓输液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以经静脉输液为对照,比较了二者急救护理的效果,具体报道内容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 年3 月~ 2015 年3 月我院收治的216 例危重病患者,男134 例,女82 例,平均年龄(38.3±12.5)岁。

疾病类型:62 例心跳呼吸骤停、53 例呼吸衰竭、44 例肝破裂、24 例脾破裂、21 例动脉损伤、12 例重度脱水。

随机抽取108 例经骨髓输液,另108 例经静脉输液,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与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方法所有危重病患者接诊时均行常规急救处理,具体包括监测生命体征、监测血氧饱和度与尿量、保证呼吸道通畅、包扎创伤肢体、专科检查与会诊。

骨髓腔输液技术

骨髓腔输液技术

危重病人治疗
对于无法通过常规静脉输液途径进 行治疗的危重病人,骨髓腔输液技 术可以提供有效的药物输注方式。
特殊药物输注
某些高渗、刺激性或腐蚀性的药物 可以通过骨髓腔输液技术输注,以 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和损伤。
02
骨髓腔输液技术的操作流程
操作前的准备
01
02
03
评估患者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 验室检查等,以确定是否 适合进行骨髓腔输液。
并发症少
适用范围广
与传统的静脉输液相比,骨髓腔输液技术 引起的并发症较少,如静脉炎、渗漏等。
骨髓腔输液技术适用于各种需要快速输液 和药物治疗的场景,尤其适用于急救、手 术和重症监护等临床情况。
05
骨髓腔输液技术的培训与推广
培训的重要性
1 2
提高医疗人员技能水平
通过培训,医疗人员可以掌握骨髓腔输液技术的 操作技巧和理论知识,提高技能水平。
合作与交流
与其他医疗机构和专家进行合作与交 流,共同推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持续改进与完善
根据实践反馈和经验总结,不断改进 和完善骨髓腔输液技术的培训和推广 策略。
THANKS
感谢观看

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由于骨髓腔内压力较低,输液 过程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有助于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 稳定。
避免血管损伤
对于血管条件差或难以建立静 脉通路的患者,骨髓腔输液技 术可以避免血管穿刺引起的损 伤。
适用于多种患者群体
骨髓腔输液技术适用于不同年 龄段和各类疾病的患者,尤其 适用于危重患者和急救场景。
了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手术成功。
患者C
03
因长期卧床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通过骨髓腔输液技术进

骨髓腔内输液技术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骨髓腔内输液技术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2015-2016学年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A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5分)1.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则①﹣⑤的相关内容是()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2.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②④⑤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⑥3.某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秋季越野赛后,感觉浑身酸痛,并伴随着大量出汗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剧烈运动的人,体内会产生大量的乳酸,致使血浆pH显著下降B.应该及时补偿盐水,并注意适当散热,维持水盐与体温平衡C.由于能量大量消耗需要进食较多蛋白质类食品D.当人体内环境pH失衡时,会出现酶促反应加快,细胞代谢紊乱4.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O~A段表示间期,染色体复制,DNA含量加倍B.动物细胞中,只有在B~D段含有两组中心体C.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2:2D.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5.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6.如图是不完整的细胞呼吸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方格内的物质名称最可能是丙酮酸,E表示的物质是酒精和能量B.其中产生能量最多的阶段是d,产生[H]的阶段有a和cC.a、b过程释放的能量少,因为能量大多以热能散失D.表示有氧呼吸的途径是a、c、d,H2O是第二阶段产生的7.如图所示为某动物细胞(含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的一个周期,对细胞周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e的发育方向有两种可能,一种如图所示,另一种分化形成各种组织B.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时期是a、b、dC.细胞周期的长短会受温度的影响D.调控细胞周期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细胞周期失控,癌细胞无限增殖8.下列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B.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形成细胞板C.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的核膜内膜与内质网相连D.植物的体细胞不具备全能性9.人体的肌肉主要是有蛋白质构成的,但是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的功能各不相同,这是由于()A.肌细胞形状不同B.在人体的分布部位不同C.控制它们运动的神经不同D.构成肌细胞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10.细胞分化的实质是()A.基因组的改变 B.基因选择性表达C.原癌基因的突变D.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变化11.下列几类细胞分裂中,观察不到纺缍丝的有()A.细菌细胞和蛙的红细胞 B.骨髓细胞和肾细胞C.根尖生长点细胞D.精原细胞12.叶绿体内的DNA存在于()A.内膜上B.基质内C.外膜和内膜之间D.类囊体的薄膜上13.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H]和A TP最多的阶段分别是()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B.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C.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D.第三阶段和第三阶段14.如图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中两类色素吸收不同波长光波的曲线图,试判定A、B分别为何种色素()A.类胡萝卜素、叶绿素B.叶绿素、类胡萝卜素C.叶黄素、叶绿素D.叶绿素a、叶绿素b15.如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环境因素与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A.B.C.D.16.将长势相同的三盆麦苗分别置于钟罩内如图,甲、乙两盆分别罩绿色、红色、透明膜,预计长势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甲>乙>丙B.乙>甲>丙C.丙>乙>甲D.丙>甲>乙17.绿色植物在暗室中不能()A.生长 B.呼吸 C.合成叶绿素D.吸收水分18.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19.有些植物在春天开花时,叶子尚未生长出来,开花时期植物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A.春天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矿质元素B.春天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有机肥料C.花瓣的光合作用D.上一年贮存在植物体中的营养物质20.在两个相同密闭、透明玻璃室内各放置一盆相似的甲、乙两种植物幼苗,在充足的水分、光照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用红外线测量仪定时测量玻璃内的CO2含量,结果如下表(假B.在0~25min期间,CO2含量逐渐降低是有氧呼吸减弱的结果C.在0~25min期间,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D.上表数据说明,乙植物比甲植物固定CO2的能力强21.一运动员正在进行长跑锻练,从他的大腿肌细胞中检测到3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图中P、Q、R三曲线依次代表()A.O2、CO2、乳酸B.乳酸、CO2、O2C.CO2、O2、乳酸D.CO2、乳酸、O 22.如图是测定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从左侧泵入空气后,会产生某些实验现象,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目的是测定植物呼吸作用能产生CO2B.本实验装置中B瓶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误差C.如果将C瓶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则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D.把不透光的玻璃罩换作透光的玻璃罩仍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果2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24.森林群落中,下层植物较上层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低,因为下层()A.光照强度较弱 B.CO2浓度较低C.湿度较高 D.温度较高25.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在适宜条件时可无限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26.下列关于内环境各成分之间转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许多物质能渗出毛细血管壁成为组织液B.组织液中的代谢产物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的组成成分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27.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28.下面关于有丝分裂的重要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产生新细胞,使生物体生长B.产生新细胞,替换死亡的细胞C.单细胞生物都是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繁殖的D.对细胞的遗传有重要意义29.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照相B.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9℃C.27℃~29℃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D.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3mg/h30.如图为某绿色植物在25℃时光照强度与氧气释放速度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500lux下,此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B.在1000lux下,此植物每小时氧气的释放量为0mlC.在1500lux下,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速度为5ml/hD.在4000lux下,此植物氧气的释放量为15ml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5分)3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物质代谢简图表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请根据图示分析回答:(1)①是在上进行的,发生的能量变化是.(2)③、④、⑤表示过程.(3)上述①~⑤过程中,能产生ATP的过程是(写代号).(4)①产生的ATP去向是,其作用是;③、④、⑤中产生的ATP作用是.32.如图A、B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细胞周期及其分裂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A可以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2)图B中的时期相当于图A中的段,图B细胞中有染色体个、染色单体个和DNA分子个.(3)人的体细胞一般能连续分裂次,但癌细胞可以,所以容易形成肿瘤症状.(4)人的寿命主要是由细胞的(分裂次数,细胞寿命,两者共同)决定.33.如图所示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图甲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核内DNA数量变化曲线图乙,其中A、B、C、D、E为细胞代号.据图回答:(1)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应切取根尖的长度为mm左右,以获取根尖的细胞.(2)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包括等四步.(3)根据细胞周期写出图甲中所示细胞在有丝分裂中的顺序:.(4)图甲中,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期,其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的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纺锤体清晰可见.(5)在图乙中,ab时间段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这个变化出现在图甲的细胞中(用代号表示).(6)图乙中bc时间段表示细胞分裂的.(7)请在图乙中相应位置上用实线画出染色体数量的变化曲线..34.某转基因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能力.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开展了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强度测试的研究课题.研究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请利用以上装置完成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I.实验步骤:(1)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①甲、乙装置D中放入,乙装置作为②将装置甲、乙的广口瓶处理,放在等相同的环境中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中和(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①甲、乙装置D中放入,乙装置作为②将装置甲、乙放在、等相同的环境中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中和.330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cm,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1g.那么(1)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是g/h;(2)白天光照15h,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是g.(不考虑昼夜温差影响)2015-2016学年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A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5分)1.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则①﹣⑤的相关内容是()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体液可分为两大部分: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内的称为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60%.存在于细胞外的称为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其中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成分可以相互转化,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转化成血浆.淋巴、组织液和血浆中的成分与生活在其中的细胞成分也可以相互转化.【解答】解:因为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之间也可以相互转换,所以②是血浆、④是组织液、⑤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转化成血浆,所以③是淋巴;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组成,所以①是细胞外液.所以图中①~⑤的名称依次是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图,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人体体液的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图,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数字代表的液体的名称,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2.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②④⑤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⑥【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本题是对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化反应的总结,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能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者淋巴液内的反应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解答】解: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细胞外,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①正确;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②错误;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细胞外,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③正确;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发生在组织液内,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④错误;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发生在血浆中,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⑤错误;⑥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消化道内的液体不是体液,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⑥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③④⑤⑥中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是①③⑥.故选:D.【点评】本题是对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化反应的总结,规律总结: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中的生化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凡是只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都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的腔性器官内的液体不属于体液,其内的生化反应也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3.某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秋季越野赛后,感觉浑身酸痛,并伴随着大量出汗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剧烈运动的人,体内会产生大量的乳酸,致使血浆pH显著下降B.应该及时补偿盐水,并注意适当散热,维持水盐与体温平衡C.由于能量大量消耗需要进食较多蛋白质类食品D.当人体内环境pH失衡时,会出现酶促反应加快,细胞代谢紊乱【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关于稳态的调节,根据选项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综合做出判断.大量出汗会丢失大量水分和无机盐,故应该及时补偿盐水,并注意适当散热,维持水盐与体温平衡.【解答】解:A、参加剧烈运动的人,体内产生的乳酸会和缓冲物质反应,pH值不会明显变化,A错误;B、大量出汗会丢失大量水分和无机盐,故应该及时补偿盐水,并注意适当散热,维持水盐与体温平衡,B正确;C、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由于能量大量消耗需要进食较多糖类食品,C错误;D、人体内环境pH失衡时,酶的活性受影响,酶促反应降低,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血糖平衡调节,PH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等,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学现象的能力,试题难度中等.4.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O~A段表示间期,染色体复制,DNA含量加倍B.动物细胞中,只有在B~D段含有两组中心体C.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2:2D.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分析题图:O~A段表示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B段表示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B~C段表示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E段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核膜、核仁重建,染色体和纺锤体消失.【解答】解:A、O~A段表示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所以DNA含量加倍,A正确;B、中心体在间期进行了复制,所以A~D段细胞中都含有两组中心粒,B错误;C、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所以此时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0:1,D错误;D、B~C段表示分裂中,由于核膜、核仁在前期解体消失,中期细胞中没有核膜和核仁,而细菌细胞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核仁,所以细菌与B~C段细胞都没有核膜、核仁,C 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过程,要求考生掌握有丝分裂过程特点,把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本题的难点是D选项,不仅要求考生掌握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还需要考生掌握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结合两者才能正确答题.5.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1)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是特指多细胞动物中的两个概念,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2)在内环境中的物质有水、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血浆蛋白、激素等;不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有血红蛋白、载体蛋白、呼吸酶等.血红蛋白和呼吸酶位于细胞内,属于细胞内液的成分,而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在细胞外液中,所以也不属于内环境.(3)氧气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进行运输.(4)图中:①是淋巴、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解答】解: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淋巴)、②(血浆)、③(组织液)组成的,④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B、②血浆中含激素、乳酸、CO2等物质,血红蛋白属于④,存在于红细胞内,B错误;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组织液,再进入②血浆或者①淋巴,C错误;D、血浆中的氧进入经过红细胞运输,进入组织细胞消耗,途径是②→③→④,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组成、化学成分、氧气的运输途经,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别内环境组成成分的图象.6.如图是不完整的细胞呼吸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方格内的物质名称最可能是丙酮酸,E表示的物质是酒精和能量B.其中产生能量最多的阶段是d,产生[H]的阶段有a和cC.a、b过程释放的能量少,因为能量大多以热能散失D.表示有氧呼吸的途径是a、c、d,H2O是第二阶段产生的【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题考查细胞呼吸的方式和过程,a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的阶段,c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d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b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a、c、d表示有氧呼吸过程,a、b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E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无氧呼吸产物.【解答】解:A、E表示的物质是酒精和二氧化碳,能量不是物质,A错误;B、产生能量最多的阶段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氧气与还原氢结合形成水,即图中的d,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的阶段和丙酮酸与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阶段都有还原氢产生,B正确;C、a、b过程是放的能量少,是因为有一部分能量没有被释放出来,存储在有机物中,C错误;D、H2O是第三阶段的产物,D错误.故选:B.【点评】对于细胞呼吸方式细胞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不同细胞呼吸方式的理解和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所示为某动物细胞(含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的一个周期,对细胞周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e的发育方向有两种可能,一种如图所示,另一种分化形成各种组织B.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时期是a、b、dC.细胞周期的长短会受温度的影响D.调控细胞周期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细胞周期失控,癌细胞无限增殖【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图示为一个细胞周期,细胞周期中间期的时间最长,所以a是间期,根据→的方向,可知,b是前期,c是中期,d是后期,e是末期.【解答】解:A、细胞e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既可能保持分裂能力,也可能进行细胞分化,A正确;B、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时期是a、b、c.d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B错误;C、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所以温度能影响细胞周期的长短,C正确;D、癌细胞的形成是由基因突变引起,所以若细胞发生突变,可能导致细胞周期失控,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周期,解题关键是能通过图示判断出细胞分裂的各时期.8.下列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B.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形成细胞板C.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的核膜内膜与内质网相连D.植物的体细胞不具备全能性【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为:二分裂法;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这是由于该细胞具有该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全套遗传信息.【解答】解:A、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为二分裂,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A错误;B、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B正确;C、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的核膜外膜与内质网相连,C错误;D、植物的体细胞具备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的发生范围,动植物细胞在分裂时的异同点以及细胞的全能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区分理解能力,要求考生明确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识记细胞板的形成时间,并明确内质网与其它生物膜结构上的联系.9.人体的肌肉主要是有蛋白质构成的,但是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的功能各不相同,这是由于()A.肌细胞形状不同B.在人体的分布部位不同C.控制它们运动的神经不同D.构成肌细胞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考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分析】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多种多样,使蛋白质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种多样.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不同的组织器官的结构不同,功能不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形成的蛋白质结构不同的结果.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不大.10.细胞分化的实质是()A.基因组的改变 B.基因选择性表达C.原癌基因的突变D.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变化【考点】细胞的分化.【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意义: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解答】解:A、细胞分化不会改变基因组,A错误;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C、细胞癌变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C错误;D、细胞分化的结果是细胞亚显微结构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及意义,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1.下列几类细胞分裂中,观察不到纺缍丝的有()A.细菌细胞和蛙的红细胞 B.骨髓细胞和肾细胞C.根尖生长点细胞D.精原细胞【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1、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其中无丝分裂过程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有纺锤丝的出现.2、原核细胞通过二分裂方式增殖.【解答】解:A、细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因此不能观察到纺锤丝;蛙的红细胞进行的无丝分裂,不能观察到纺锤丝,A正确;B、骨髓细胞和肾细胞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可以观察到纺锤丝,B错误;。

骨髓腔输液

骨髓腔输液
➢骨髓腔输液eading Report of IOI
参考文献
1.中华护理杂志2014年3月第49卷第3期.333. 2.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3年4月第8卷第4 期 ·323 · 3.北方药学2012年第9卷第5期 .53. 4.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年第9卷第8期下半月版.123. 5.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Medicine, Jun,2011,vol.6,No.3.276. 6.《医师报》2014年1月23日.急诊.19. 7.现代医院2008年1月第8卷第1期。71.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Reading Report of IOI
Contraindication
骨髓内输液并 无绝对的禁忌症。 尽量避开肢体骨 折、局部有感染、 人工关节等。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Reading Report of IOI
Device
国际:
➢BIG:利用弹簧装置来 实现骨髓内穿刺 ➢EZ-IO:被认为是心搏 骤停患者最适宜的骨髓 穿刺装置。 ➢FAST输液器:成人胸骨 输液时使用的半自动骨 髓内输液器。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Reading Report of IOI
参考文献
8.Warren DW,Kissoon N,Sommerauer JF,et parisonof fliuld infusion rates among peripheral intravenous and humers,femur,malleolus,and tubial inreasseous sites in normovolemic and hypovolemic piglets [J].Ann Emerg Med,1993,22(2):183-186.

骨髓腔输液的历史与现状

骨髓腔输液的历史与现状

骨髓腔输液的历史与现状骨髓腔输液(intraosseous infusion,IO)是经骨髓腔内输液给药的迅速而有效的非常规输液途径;能够在急重症患者静脉血管充盈不良,动脉血压下降的情况下快捷,可靠的建立有效地输液通道。

其机理为利用骨髓腔中丰富的血管网将药物和液体经骨髓腔输入血液循环。

目前骨髓腔输液是一个相对成熟的技术,并且是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已被国外急救组织广泛采用。

我国自2003年以来关于骨髓腔输液的报道逐渐增多。

文章综述了骨髓腔输液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并从骨髓腔输液机理与优势、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及操作方法等方面阐述了。

标签:骨髓腔输液;急重症;小儿科;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骨髓腔输液(intraosseous infusion,IO)是经骨髓腔内输液给药的迅速而有效的非常规输液途径。

骨髓腔输液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的紧急输液方法,其机理为利用骨髓腔中丰富的血管网将药物和液体经骨髓腔输入血液循环。

骨髓腔内血管通路是一个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目前已被国外急救组织广泛采用。

我国自2003年以来关于骨髓腔输液的报道逐渐增多。

现对该输液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1骨髓腔输液的历史和发展自1922年Drinke等在动物实验中就提出骨髓腔可作为输液部位的概念由来已有90多年的历史。

二战期间被应用于一些休克后很难建立静脉通路的士兵,并挽救了4000 余名身受重伤士兵的生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于1947年曾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实践与研究并取得了神奇的效果--495例患者的982次骨髓腔输液,只有18次失败,5例出现骨髓炎并发症[1]。

战后骨髓腔输液技术的成功经验未能从军队进一步的发展也没有传播到地方,而被长期”冷藏”。

且由于静脉输液技术的完善与进步,使骨髓腔输液一度销声匿迹,直到1984年印度霍乱流行,骨髓腔输液技术再次用于输液给药挽救了许多患者,被James 发现并撰写了”我的静脉通路王国”的评论,倡导在小儿科使用骨髓腔输液技术[2]。

注射器(20ml)骨髓腔输液在院前急救工作中的应用

注射器(20ml)骨髓腔输液在院前急救工作中的应用

注射器(20ml)骨髓腔输液在院前急救工作中的应用作者:方梁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年第28期【摘要】目的分析注射器(20 mL)骨髓腔输液在院前急救中应用的效果。

方法将2019年9月~2020年9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研究时段内选取我院所急救的危急重症患者50例作为案例进行对比研究。

常规组根据常规的静脉输液方式进行操作。

实验组应用注射器骨髓腔输液。

总结并对比两组患者的院前急救质量、并发症风险。

结果实验组的院前急救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注射器;骨髓腔;院前急救;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8..02对于院前急救中发现急危重症患者生命体征异常或者困难静脉患者,在急救过程中有效的补液并采取有效的用药通路是决定救治效果的关键。

因为患者本身的自主循环已经存在明显障碍,甚至部分患者的自主循环已经停止,此时有效的循环血容量会有明显的减少,外周静脉的通路建设难度相对较高,中心静脉穿刺和静脉切开操作的时间成本相对较高,同时对于操作者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1]-[2]。

对此,采取一种有效的急救方式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以我院部分患者为例,探讨不同院前急救措施对于患者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9年9月~2020年9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研究时段内选取我院所急救的危急重症患者50例作为案例进行对比研究。

以随机数字法的方式进行分组,分组结果为实验组30例,男18例,平均年龄(57.4±5.6)岁,车祸伤患者4例、高处坠落伤患者5例,重力打击伤患者5例,低血容量患者4例、呼吸衰竭与心衰患者5例,老年困难静脉患者5例,其他患者2例;常规组20例,男13例,平均年龄(56.9±6.2)岁,车祸伤患者3例、高处坠落伤患者3例,重力打击伤患者3例,低血容量患者3例、呼吸衰竭与心衰患者3例,老年困难静脉患者3例,其他患者2例。

紧急输液方式之骨髓内输液

紧急输液方式之骨髓内输液

紧急输液方式之骨髓内输液在大多数临床急救过程中,及时建立静脉通路是抢救的关键。

但一些危重症病人因各种原因建立静脉通路比较困难,而导致贻误或丧失救治时机的病例屡见不鲜。

因此,学会建立替代输液途径至关重要,骨髓穿刺输液就是其一,被国外急救组织广泛采用,我国目前主要用于儿科危重症急救中。

由于骨髓腔被骨性结构所包围,不像血管腔那样会因为血容量不足而塌陷。

骨髓血窦中丰富的静脉血,通过髓静脉系统、营养静脉与穿支静脉进入全身循环,可见液体或药物注射入骨髓腔后也会很快被吸收。

随着年龄的增长,长骨中红骨髓逐渐被血管少的黄骨髓所替代,因此骨髓内输液更适合仍有红骨髓的6岁以下儿童,但紧急情况下也可应用于成人。

骨质疏松或骨发育不良、骨质硬化、菌血症的患者,或者穿刺部位有蜂窝组织炎、皮肤感染者禁使用骨髓内输液。

肺血从右到左分流的小儿可能存在脂肪栓塞风险,也应谨慎使用此方法。

骨折或多次骨髓穿刺者可能会造成液体渗漏,严重者甚至出现如筋膜室综合症、脂肪栓塞、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必须选取健侧穿刺。

最常用的穿刺部位为胫骨近端,进针部位在胫骨粗隆下1-3厘米。

胫骨远端、股骨远端和肱骨远端也可作为输液部位。

成人骨髓输液则需要选择胸骨、髂骨、锁骨等存在红骨髓的部位。

胸骨穿刺有胸骨骨折的致命危险,应尽量不用。

研究表明,虽然成人骨髓输液速度不如儿童,但对于抢救急症还是足够的。

骨髓输液通常使用骨髓穿刺针,依据患者年龄及皮下组织选用不同的骨髓穿刺针及进针深度,进入骨皮质后有落空感,拔除针芯用注射器回抽,有骨髓后将静脉输液器接到骨髓针上,即可输液或给药。

美国心脏学会规定,静脉穿刺失败3次,或时间超过90秒,即为建立骨髓通路指征。

骨髓腔内注射装置的优点是可以迅速安全地建立输液通道,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骨髓穿刺操作简单,可在30秒内完成;解剖标志易于识别,穿刺成功率高,被誉为“永不萎陷的静脉”。

通常在1~2小时内建立常规血管通路后,就停止骨髓腔输液,以免增加感染的机会。

骨髓腔输液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骨髓腔输液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常压 力 和加压 输 液 下 , 两 组 患 者 的 输 液 速 度 差 异亦
髓 腔穿 刺输 液 , 均一 次穿 刺成 功 , 输入 液 体包 括 糖 盐 水、 电解 质 、 血制 品 、 高渗 液体及 血 管 活 性药 物 , 在 救 治成 功 的案 例随 访 中并未 发现 骨髓 腔 穿 刺相 关 并 发
者, 反复 静 脉穿 刺 3次 失败 者 或 9 0 S内未能 成 功 穿 刺者 , 推 荐使 用骨 髓腔 输 液” , 此 方 法适 用 于 所有 人 。 近年 来 , 国 内有关 骨髓 腔输 液 的文 献 屡见 不 鲜 , 但是 大量 文 献检 索显 示 , 骨髓 腔 内输 液 技 术 只是 在 国 内
1 . 3 院前 危 重 患 者 急救 骨 髓 腔 输 液 在 院 前 急救
技术 治疗 了患儿 3 0例 , 效 果均 较好 。此外 尚有 几篇
文献 分 别介 绍骨 髓 腔 输 液 分 别 用 于 严 重 脱 水 、 休 克
等危 重 患 儿 的 急 救 ] 。2 0 1 0年 , 郑 明琼等[ 8 ] 在 中
究并 未就建 立 通道 的时 间 、 血压、 患者 循环 情 况进 行
于危 重患 儿 的急救 ; 在我国, 该技 术 在 , , bJ L 急 救 中也
较 早地 被应 用 , 但是 发展 较缓 慢 。最 早 1 9 9 3年 吕启 圣 等 在《 国外 医 学 : 儿科学分册 》 杂 志 内介 绍 骨 髓 腔输液 技 术 , 随后 直到 1 9 9 9年 郭爱 梅 等口 才 首 次报 道 了采 用 7号 头 皮 静 脉 针进 行 胸 骨 骨髓 腔 输 液 , 救
上 明显减 少 , 与 传 统 方 法 比较 ,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因此 , 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者提 出骨髓 腔 输液便 于 在 院 前急 救 和基 层 医 院 内 开 展 。逄 海 东 等[ 1 同样 采 用 骨髓 腔输 液抢 救创 伤 患者 2 2例 , 效果满意 , 但 该 研

骨内输液及其在院前现场救治中的应用

骨内输液及其在院前现场救治中的应用

骨内输液及其在院前现场救治中的应用赵云飞;黄淦;禹宝庆【摘要】院前救治中,建立外周静脉通道对于外周静脉塌陷的患者及婴幼儿十分困难。

作为替代途径,骨内输液技术由于建立所需时间短,安全可靠,容易掌握,在国外院前救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已被广泛应用。

相比之下,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十分有限,骨内输液技术在国内的应用还主要局限于儿科,因此有必要回顾近几十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发展以及创新,以引起国内对骨内输液技术的关注,发现其应用于国内现场救治的价值。

本综述从原理、安全性、部位及效率方面详细介绍了骨内输液技术,列举了国外主流的骨内输液设备,探讨了骨内输液技术应用于国内院前救治的可行性。

%For infants and patients with collapsed veins ,it would become quite difficult to establish periph-eral venous access at pre-hospital care period .As an alternative access ,intraosseous infus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during pre-hospital care in foreign countries .Since it is easy to master ,quick to establish ,safe and reliable ,intrao-sseous infusio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during pre-hospital care.In contrast,the researches in this field in our country are still very limited ,and intraosseous infusion is predominantly used in pediatrics in our coun-try.So it is necessary to review the researches ,developments and innovations in this field to arouse interests in this field and to discover the potential value of this technique in domestic pre -hospital care .We provided a systematic review on the principle ,safety,infusion site and efficiency of intraosseous infusion ,listed the currently used IO infu-siondevices and discussed the possibility of applying intraosseous infusion technique in domestic pre -hospital care .【期刊名称】《创伤外科杂志》【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4页(P279-282)【关键词】骨内输液;液体复苏;院前急救【作者】赵云飞;黄淦;禹宝庆【作者单位】200433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200433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200433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05.97血管通道、液体复苏、静脉给药是院前现场急救中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建立血管通道的成功率和所需时间对于需要液体复苏的患者至关重要。

浅谈骨髓腔静脉输液的研究进展

浅谈骨髓腔静脉输液的研究进展

2013年国外骨髓腔输液的发展与应用现状骨髓腔输液( Intraosseous Infusion,IO) 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建立的紧急输液方法,是利用长骨骨髓腔中丰富的血管网将药物和液体经骨髓腔输入血液循环。

当无法建立静脉通路时,IO是建立“生命通道”唯一、最安全和便捷的途径,有效避免了外周静脉通路不耐受刺激性药物、穿刺针易脱落、血管塌陷难以建立静脉通路以及深静脉穿刺技术要求和成本高、潜在危险多等不足。

在国外IO已经成为紧急情况下的重要替代给药途径,以及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急救措施之一,然而其在国内的发展相对滞后。

1 IO的发展历史IO已有漫长的研究历史。

早在1922年,Drinker等在研究胸骨板循环时发现并提出骨内腔隙充满一种非萎缩性静脉,通过实验证实了灌注到骨髓腔中的物质能够很快被中枢循环系统吸收。

1940年,Tocanttns和O’Neill论证了长骨和胸骨的骨髓腔都可以作为一种血管通路。

1942年,Papper 指出,通过骨髓腔和静脉输液后,液体的循环时间几乎相同,通过静脉输注的液体可经骨髓腔途径输入体内,并证实IO到达中央循环的速度比外周静脉快,与中心静脉输液速度相似; 在很多情况下,它是一种救命的输液途径。

二战期间,IO被应用于一些休克后很难建立静脉通路的士兵,并挽救了4000余名身受重伤士兵的生命。

1984年,Berg成功通过IO途径给一个6个月关节痉挛症患者输注儿茶酚胺。

Orlowski倡导IO技术在幼儿中应用。

1988年,IO被列入儿科高级生命支持(Pediatric Advance Life Support,PALS)准则,并成为6岁以内幼儿急救复苏的一项标准措施。

目前IO已被列入美国心脏病学会生命支持和儿科生命支持的训练课程,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儿科高级生命支持中提出,在婴儿和儿童急救中,如果不能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连续3次尝试静脉穿刺失败或90s内未能穿刺成功者),则应建立骨髓腔内通道。

骨髓输液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骨髓输液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将穿刺枪垂直钻入骨内,直到感到落空感 或者穿刺枪的套触到皮肤为止,表明穿 刺针进入骨髓腔内
通过以下几个方法确定穿刺针位置:导 管垂直紧密插在胫骨上,用注射器抽 取后无血液,穿刺针上无血液,或观 察液体流速,确认无液体外渗。
四、临 床 应 用
1、适应症: 对各年龄组均可行。 如果静脉穿刺失败3次,或开始尝试静脉穿刺 时间超过90秒,应考虑骨内注射(IO)。 (2005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 急症救治指南)
六、小结

骨髓输液技术在国外已是医疗救护人员必须掌握 的基本救治内容,运用此技术挽救了大量的患者 ,有效降低急救死亡率。对于无法进行静脉穿刺 和静脉切开插管的患者,不失为一种有效、安全 、快速的抢救技术。骨髓输液通道建立后,可以 进行多种治疗,最基本的作用是给予抢救药物和 补液抢救休克。
一、IO的历史
1952年采用环钻针技术,预防骨髓血栓的形成。 1954年证实髂脊可安全输注供地戈辛等药物。 1940年通过胸骨输注血液, 治疗粒细胞减少症。 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对骨髓输液兴趣降低。 八十年代以来,重新受到重视。 已被列入美国心脏病学会生命支持的训练课程。
一、IO的历史
一、IO的历史
不冲洗=不流动
输液速度选择 速率 :一般压力 (8± 3)ml kg·h 。 加压下 (17± 6 )ml /kg·h 。 在相同压力下,骨髓腔内通路的流速和静 脉通路的流速相同。 使用输液加压器(压力是300mm Hg), 骨髓腔内通路的速度如下: 1、每小时3-6L生理盐水,胸骨、胫骨的 流量可达到4L/h,肱骨的流量可达到 6L/h。 2、约15-30分钟1个单位的全血。
药物输注Βιβλιοθήκη 可以输入哪些药?• 任何可以安全输入中心静脉导管的药物均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1]Morrison GM.The initial Treat,1946,1(4):183.
care
并发症。 骨髓内输液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皮下渗漏,与穿 刺者技术、装置的设计及稳定性等导致的在同一部 位反复穿刺有关m一。最严重的为骨髓炎,但以往研究 数据∞。显示,骨髓炎的发生率从未超过l%。对儿童 是否会损伤骨骺生长板也是普遍关注的问题,影像 学研究排除了这种可能,儿童患者骨髓内输液治疗 后1~12个月的追踪调查表明,治疗侧和对侧的胫骨 长度基本没有差别两。
中华护理杂志2014年3月第49卷第3期
缘逵
骨髓内输液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现状
陈雅静陈京立
【关键词】
骨髓内输液;
急救医疗服务;补液疗法
infusion;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Fluid Therapy
【Key words】Intraosseous
骨髓内输液(intraosseous infusion,IOI)是一种 在特殊情况下利用骨髓腔中丰富的血管网将药物和 液体通过骨髓腔输入血液循环的紧急输液给药方 法。其作为一种紧急状态下安全而有效的外周静脉 替代输液方法已被国际急救组织广泛采用长达70多 年…。但目前,在我国急救中利用骨髓途径给药的临 床报道还不多见,主要原因可能是对骨髓输液认识 不足。本文从骨髓内输液原理及优势、适应证及禁忌 证、具体操作相关问题、用药相关问题、并发症及相 关护理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国内医务人员对骨髓输 液的认识,为国内骨髓输液推广提供信息支持。
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骨髓腔内均具有l~2条较大的 静脉窦,静脉窦在汇集骨髓内毛细血管床血液后,通 过髓静脉系统、营养静脉与穿支静脉将静脉血引流 出骨,然后汇人全身静脉回流系统。骨内静脉通道在 外周静脉塌陷时依然保持一定程度的开放,这为骨 内输液和给药提供了解剖基础[2]。
2适应证及禁忌证
3具体操作相关问题
versus
C.Bogner
venous
V,et
a1.Comparison
access
of
in—
nn—
traosseous
central
vascular
in
adults
der
resuscitation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with
inacees—
sible peripheral
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4.03.020
作者单位:100144北京市 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
在不同国家骨髓内输液穿刺操作者的身份不一 致,现有的报道提示多由经过培训的医生、护士或急 救辅助人员实行[9-10]。目前国内对此并无明确规定, 部分医疗单位可由经过培训的护士进行n¨。其穿刺 方法与骨髓穿刺相似,在骨髓针成功抽出骨髓后即 可连接外接输液器进行输注。
骨髓内输液穿刺只需经过简单的培训即可操作,极 大地提高了该技术推广的可操作性。 骨髓内输液的适应证主要是在紧急情况下无法 快速建立静脉通路的患者[2],如严重的低血容量性 休克、心搏骤停、大量需抢救的伤员救治等。现有通 过骨髓输液通路输入胰岛素及液体治疗糖尿病酮症 酸中毒的报道E5]。杜文碧等㈨也对有吸毒史的危重急 诊患者采用骨髓内输液,并取得了良好效果。1993年 的高级生命支持指南指出:“在紧急情况下,如果静 脉穿¥113次尝试、90s内无法成功,则应立即使用骨髓 腔内输液”。欧洲复苏指南一1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 出.无论儿童还是成人,在不能快速建立血管通路
2013—04—185t稿
万方数据
缘迪
人应用过程中发现存在穿刺困难、易出现穿刺针弯 曲断裂及穿刺部位渗漏的现象”3|。近几年国际上较 普及的为FAST(First
Access for Shock and Trauma)
中华护理杂志2014年3月第49卷第3期
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3.2穿刺部位的选择
一个理想的穿刺位点应该具有较薄的骨皮质、 明显的骨性标志、较少的皮下肌肉和脂肪组织的特 点,胫骨近端因满足这些条件而受到广泛的认可[22]。 Warren等㈣认为具有骨髓腔的骨部位都可以作 为输液部位。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 者的整体情况,包括患者的病情、年龄、穿刺部位 条件等。 相比肱骨及胸骨穿刺.胫骨能够更快实现药物 管理通道的建立且不影响心肺复苏,可作为院外心 搏骤停患者急救复苏时首选的穿刺部位㈣。赖春晓 等[251推荐成人使用髂前上棘部位进行穿刺,因为该 部位以红骨髓为主,能达到快速、大量扩容输液的目 的,且骨皮质较厚、易固定、不影响其他操作。而在长 时问救助、能见度差的环境下,无骨髓腔的跟骨、桡 骨茎突因其含有与长骨骨髓腔类似的开放骨小梁被 证实也是可选择的穿刺部位伽]。 3.3用药相关问题 3.3.1可输注药物种类 常见急救药品、液体(包括全血),都可以通过骨 髓内通道进行输注,其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与周 围血管用药极为相似[刀刎。 3.3.2药物到达中央循环的速度 Tocantins等㈨在进行兔骨髓移植实验时通过X 线成像的方法证实了注射到兔胫骨骨髓腔内的红色 染料lOs后就出现在心脏中。其他研究者阱]也证实了 经胸骨内输注的药物到达中央循环的时间与经中心 静脉通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均显示了 药物经骨髓内输注到达中央循环的速度是值得肯 定的。 3.3.3输液速度控制 张晓红等[3I 3利用输液泵将骨髓内输液速度控制 在10~600ml/h.与普通加压输液速度无差异,可达到 快速补液扩容的目的。程光全[321的研究发现,对于不 同休克指数的患者,骨髓内输液最大输液速度与外 周静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可满足低血容量性 休克患者的抢救。
veins[J].Resuscitation,2012,83(1):40—45.
GC,Fraser in DD,et a1.Insulin infusion via
[5]
Alawi
an
KA,Morrison来自intraosseous
needle
diabetic
ketoacidosis[J].Anaesth In-
均显示,使用FASTl操作成功率约为84%,多次使用
后成功率会随之增加[is],其主要的缺点是需要专用的
拔针器,但最新研发的FAS7Ⅸ已成功解决该问题[16]。
3.1.2 BIG
BIG是利用弹簧装置来实现骨髓内穿刺,其设 计目的是为了解决存在大量急救患者的情况,实现 快速而省力的实现骨髓静脉穿刺”引。2000年得到美 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的认证,并批准其用于成人及 儿童的胫骨及成人肱骨头穿刺H引。Isayama等[171通过 高级仿真模拟骨髓穿刺在院外急救的应用,结果显 示.BIG除了0~11个月的婴儿外,在儿童和成人中均 可以实现快速、安全的穿刺。
of
casualties[J].Am
Praet
Dig
S骨髓内输液相关护理
S.1
[2]连新宝,姜南,马丕勇.骨髓腔输注的发展及应用[J].中国急救 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 l,6(10):899.91
[3]
Rittenberger medication 1.
to
建立通道时相关护理
在骨髓穿刺前应严格掌握无菌原则,包括穿刺 部位消毒、铺无菌巾、戴无菌手套等,因为穿刺过程 中任一环节被污染就有可能引起感染等并发症。此 外,妥善固定,以避免移位、脱出也是骨髓内穿刺的 重要问题,可先用无菌纱块覆盖穿刺部位,胶布交叉 固定:与骨呈斜面进针时要用无菌纱块衬垫在针柄 下方,再用胶布交叉固定_卜,黄小兰[371建议在胫骨穿 刺时,将夹板放置在下肢后方以固定下肢。
3.1
穿刺装置选择
手动骨髓输液装置,如Jamshdi直针式骨输液器 等使用历史最久,具有安全、可靠、价格便宜的特点, 穿刺成功率为76%~94%,小于3岁的儿童成功率更 高m]。随着成人骨髓内输液的开展,手动穿刺针在成
通信作者:陈京立,E-mail:jingli204@sina.tom
陈雅静:女,本科(硕士在读),E・mail:destinyl989@163.com
4并发症
骨髓内输液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张吉新等[331 在254例交通伤患者中使用骨髓内输液,无一例出现
万方数据
中华护理杂志2014年3月第49卷第3期
缘逵
医院、基层医院急诊及儿童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已开 始致力于国内骨髓输液的培训工作。作为一条安全、 快速而有效的替代“生命线”,骨髓内输液应在国内 普及开来,确保更多的急救工作人员知晓并掌握该 技术,以应对院外急救过程因各种原因而长时间无 法建立静脉通路的情况,为患者争取及时给药的时 间.促进其更好的预后发展。
tensive
Care,2008,36(1):l 10—1 12.
[6]杜文碧,刘平,徐利蓉.髂前上棘骨髓腔穿刺建立输液通道急
救有吸毒史危重病人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2009,35 (5):376—377.
输液期间患者取平卧位.穿刺侧下肢伸直外展 中立位,避免髋关节屈曲。躁动者适当予以约束固定, 以免穿刺针穿破皮下或骨膜下造成液体外渗圆]。注 意观察穿刺侧肢体远端血供、运动感觉及穿刺部位 有无渗出肿胀、皮肤变色等感染征象。骨髓内输液期 间保持输液通畅.不畅时可通过转动穿刺针头[381或 用含有肝素的氯化钠注射液冲洗,以防管腔堵塞㈨。
5.2输液期间相关护理
JC,Bost JE,Menegazzi
resuscitation in
JJ.Time
give
the
first
arrest
during
out—of-hospital
cardiac
[J].Resuscitation,2006,70(2):201—206.
[4]Leidel
BA,Kirchhoff
3.1.3 EZ—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