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目前,国际上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已经有了一定的规范,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等方面。
本文将就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临床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诊断该疾病。
首先,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进行性消瘦、食欲不振、乏力、上腹部不适、肝区疼痛等。
由于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因此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然而,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原发性肝癌的可能性。
其次,影像学检查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MRI和PET-CT等。
其中,CT检查能够清晰显示肝脏的解剖结构和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周围血管的情况,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此外,MRI检查对于肝脏的软组织分辨率更高,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边界和浸润情况,对于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优势。
第三,病理学检查是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金标准。
通过肝组织活检,可以明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级和浸润深度,对于指导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对于不能行肝组织活检的患者,可通过经皮肝穿刺抽吸术或手术标本来获取组织学诊断。
最后,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也是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AFP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肝癌标志物,其水平的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肝癌的风险。
此外,AFP结合其他肿瘤标志物如AFP-L3、PIVKA-II等的检测,能够提高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准确性。
综上所述,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等方面。
临床医生在面对疑似原发性肝癌的患者时,应全面综合利用各种检查手段,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准确性,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更好的支持。
原发性肝癌免费课件ppt
调整生活方式
肝癌患者出院后应继续保持健康 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适量 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等。
药物指导
肝癌患者出院后应遵医嘱按时服 药,不得擅自停药或更改药物剂 量。同时应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
,及时向医生反馈。
CHAPTER
05
原发性肝癌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与治疗
原发性肝癌免费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什么是原发性肝癌 •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 • 原发性肝癌的预防与护理 • 原发性肝癌的案例分析
CHAPTER
01
什么是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的定义
01
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脏实质 细胞的恶性肿瘤,而非从其他部 位转移至肝脏的继发性肝癌。
总结词
心理支持、家庭护理
详细描述
强调心理支持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重要性,如何提供 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支持,以及家庭护理的要点和注意事 项。
总结词
患者自我管理、康复指导
详细描述
介绍原发性肝癌患者自我管理的技巧和方法,如何科学 地进行康复锻炼和生活调整,以及预防复发和转移的措 施。
使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 ,通常与手术或药物治疗 结合使用。
介入治疗
通过肝动脉插管注射药物 或栓塞剂,以阻断肿瘤供 血或杀死癌细胞。
热疗和冷冻治疗
利用高温或低温杀死肿瘤 细胞,通常与其他治疗方 法结合使用。
CHAPTER
04
原发性肝癌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接种乙肝疫苗
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是预防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措施,建议新生儿接种 乙肝疫苗。
膜黄染。
CHAPTER
02
第十一章 原发性肝癌【24页】
③一旦出现肝癌临床表现,已至中期,此
时,病情发展很快,不久可出现黄疸、腹
水、肺转移以至广泛转移及恶病质的晚期 表现、中、晚期共约6个月左右。肝癌发展 至晚期时,瘤体直径已达10厘米左右,难以 治愈。
[鉴别诊断]
肝炎、肝硬化,继发性肝癌,肝脓肿,肝 良性占位性病变,邻近肝区的肝外肿瘤。
[治疗]
一、手术治疗:手术切除 是治疗肝癌最好 的方法。小肝癌行局部或肝叶切除,可望 彻底治愈。复发后亦有少数病人可再次手 术切除。
二、放射治疗 三、化学抗癌药物治疗 全身化学治疗较其
他癌肿更不敏感,疗效不够满意。
第十一章 原发性肝癌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 2.熟悉本病的鉴别诊断。 3.了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理。
[概述]
肝癌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肝癌 系由于其它脏器的肿瘤经血液、淋巴或直 接侵袭到肝脏所致。
原发性肝癌是指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 发生的恶性肿瘤。
四、介入治疗 采用肝动脉给药和或栓塞 (TAE),配合放射治疗,效果较明显。对较 小的肝癌用经皮穿刺乙醇注射疗法、微波 或射频热固化治疗,可能有根治效果。
五、中医药治疗
六、生物和免疫治疗
七、并发症的治疗
一、病毒性肝炎 二、肝硬化 三、黄曲霉毒素 四、饮污染水 五、其他
[病理]
一、分类 (一)大体形态分类: 1、块状型:最多见,直径>5cm,容易发生破裂。 2、结节型:直径<5cm,常伴有肝硬化。 3、弥漫型:米粒至黄豆大小,最少见。 4、小癌型:孤立的直径<3cm的癌结节或相邻
第十六章原发性肝癌课件
全身症状
肝癌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消 瘦、发热等症状,病情严重时 可能出现腹水、黄疸等症状。
其他症状
部分肝癌患者可能出现牙龈出 血、皮下瘀斑等出血倾向,以 及男性乳房发育等内分泌失调
症状。
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甲胎蛋 白(AFP)以及其他相关 生化指标,有助于肝癌的 诊断。
影像学检查
超声、CT、MRI等影像学 检查可以发现肝脏的占位 性病变,并了解肿瘤的大 小、位置、数目等情况。
新型化疗方案
针对肝癌细胞的化疗方案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中,以提高化疗效 果和减少副作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靶向药物
近年来,靶向治疗在肝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靶向药物 如索拉非尼、瑞格非尼等,可针对肝癌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 提高治疗效果。
其他治疗方法
放疗
放疗是肝癌的辅助治疗手段,可缓解疼痛、控制肿瘤生长。放疗包括内放疗和外 放疗。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肝癌 的免疫治疗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免疫疗法等。
免疫治疗药物
利用免疫系统来攻击肝癌细胞,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或增强免疫细胞 的活性,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
新型化疗药物
研发出针对肝癌细胞特异的化疗药物,提高化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法
联合治疗
01
将手术、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结合使用,以
提高治疗效果。
个体化治疗
02
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
04 原发性肝癌的预防和预后
预防措施
接种肝炎疫苗
预防乙肝和丙肝感染,是预防原发性 肝癌的重要措施。
原发性肝癌护理查房
肝癌复发的监测与预防
肝癌复发的监测
肝癌患者在治疗后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包括肝功能检查、B超 、CT等检查手段,以便及时发现复发的迹象。
肝癌复发的预防
肝癌复发的预防主要从生活习惯和饮食方面入手,如戒烟戒 酒、保持乐观心态、避免过度劳累等;饮食方面应避免高脂 肪、高糖分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 食物。
和生活压力。
05 护理查房的总结和展望
总结本次护理查房的重点内容
肝癌的早期症状和体征
肝癌的护理措施
了解肝癌的早期表现,如肝区疼痛、食欲 不振、乏力等,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
掌握肝癌患者的日常护理要点,如饮食调 整、疼痛管理、心理支持等,以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肝癌的药物治疗
肝癌的康复和预防
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化学致癌物质、放射 性物质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
原发性肝癌的发生。
原发性肝癌的症状和诊断
乏力、消瘦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由于肝脏功能受损,患者可能出 现消化系统症状。
由于肿瘤消耗和肝功能异常,患 者可能出现全身症状。
黄疸
肝脏肿瘤压迫胆管可导致黄疸。
肝区疼痛
表现为右上腹或中上腹疼痛,可 放射至肩背部。
药物相互作用
了解患者正在服用的其他 药物,避免与肝癌治疗药 物相互作用,影响疗效。
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建议
均衡饮食
鼓励患者摄入均衡的营养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适量摄入蛋白质食物。
控制饮酒
劝诫患者戒酒或限制饮酒 量,避免酒精对肝脏的损 害。
适度运动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指 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原发性肝癌护理查房
• 介绍 • 原发性肝癌的护理 • 肝癌患者的心理护理 • 肝癌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 护理查房的总结和展望
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
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脏的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因此,及早发现和诊断原发性肝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希望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临床表现。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腹部不适、腹胀、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乏力、发热等。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黄疸、肝大、腹水等表现。
需要指出的是,早期原发性肝癌可能无明显症状,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如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硬化患者等,应定期进行肝癌的筛查。
二、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MRI和PET-CT等。
在B超检查中,原发性肝癌呈低回声或等回声肿块,边界模糊,部分病灶可出现点状强回声。
CT检查可显示肿瘤的大小、位置、边界及血供情况,对于肝内转移灶的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
MRI检查对于肝脏的软组织分辨更好,对于小肿瘤和血管浸润的显示也更为清晰。
PET-CT检查可以帮助评估肿瘤的代谢情况,对于判断原发性肝癌的恶性程度有一定的帮助。
三、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也有着重要意义。
常规的血清学检查包括肝功能、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α-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的检测,这些指标的异常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四、组织学检查。
组织学检查是原发性肝癌最终确诊的金标准。
肝穿刺活检是常用的组织学检查手段,通过镜下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可以明确肿瘤的类型和分级,对于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总结。
综上所述,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等多种手段。
对于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肝癌的筛查,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原发性肝癌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原发性肝癌病人护理常规
原发性肝癌病人护理常规
原发性肝癌是指自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肿,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三位,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
(一)按消化系统病人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二)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
(三)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营养丰富饮食,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四)酌情告知病情,使病人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治愈信心。
同情关心病人以减轻心理压力。
(五)肝区疼痛者可按医嘱使用镇痛剂以减轻痛苦。
(六)病情观察:
1.观察抗肿瘤治疗的疗效及病情进展情况,如肝区疼痛、肝脏大小、黄疸、发热及腹水的进展情况。
2.观察有无转移的症状、体征,如咳嗽,咯血、锁骨上淋巴结长大以及神经压迫或定位体征。
3.观察有无肝性脑病征兆及食道静脉曲张出血,如有可按肝性脑病及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相应护理常规护理。
(七)做好手术前准备及手术后内科护理以及放疗、化疗护理,对化疗患者要注意保护静脉和肝动脉插管,注意观察放疗、化疗的不良反应。
原发性肝癌的科普知识PPT
何时应该就医?
何时应该就医?
常见症状
早期症状可能包括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疲倦、 腹部疼痛等。
晚期症状可能包括黄疸、腹水、恶心等。
何时应该就医?
定期检查
高风险人群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例如超声波或CT扫描。
早期发现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何时应该就医?
原发性肝癌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原发性肝癌? 2. 谁容易得原发性肝癌? 3. 何时应该就医? 4. 如何预防原发性肝癌? 5. 如何治疗原发性肝癌?
什么是原发性肝癌?
什么是原发性肝癌?
定义
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脏细胞的癌症,最常见 的类型是肝细胞癌。
与转移性肝癌不同,转移性肝癌是其他器官癌症 扩散到肝脏的结果。
预防意识
如果有肝病史或高风险因素,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了解个人风险。
尽早干预和治疗是降低发病率的关键。
如何预防原发性肝癌?
如何预防原发性肝癌? 疫苗接种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原发性肝癌的重要 措施。
乙型肝炎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
如何预防原发性肝癌? 健康么是原发性肝癌? 发病率
原发性肝癌在全球范围内是第六大常见癌症,特 别是在亚洲和非洲地区。
根据WHO的数据,每年约有84万新病例。
什么是原发性肝癌? 发展过程
原发性肝癌通常在肝脏患有肝炎或肝硬化的基础 上发展。
这使得早期发现变得尤为重要。
谁容易得原发性肝癌?
谁容易得原发性肝癌? 高风险人群
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以及 长期饮酒者是高风险群体。
此外,肥胖和糖尿病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病因病因、病理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未明。
可能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曲霉菌、亚硝胺类致癌物、水土因素等密切相关。
大体病理形态可分为结节型、巨块型和弥漫型三类。
以结节型多见,常为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结节散布于肝内,多伴有肝硬化。
按组织学类型可分为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和混合型三类;我国以肝细胞型为主。
原发性肝癌容易侵犯门静脉分支,癌栓经门静脉系统在肝内转移。
肝外血行转移依次见于肺、骨、脑等。
淋巴转移主要累及肝门淋巴结,其次为胰周、腹膜后及主动脉旁淋巴结及锁骨上淋巴结。
此外,向邻近脏器直接蔓延或腹腔种植转移也常见。
临床表现早期缺乏典型表现,多数病人在普查或体检时发现。
肝癌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有肝区疼痛,半数以上病人以此为首发症状,多为持续性隐痛、刺痛或胀痛,夜间或劳累后加重,癌肿累及横膈时有右肩背部牵涉痛。
中、晚期病人的肝脏呈进行性肿大、质地较硬、表面高低不平、有明显结节或肿块。
癌肿位于肝右叶顶部者,肝浊音界上移、膈肌固定或活动受限,甚至出现胸腔积液。
伴发热、腹胀、食欲减退、乏力、消瘦等全身和消化道症状,晚期病人出现恶病质。
常见并发症有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癌肿破裂出血及继发性感染等。
部分病人可有癌旁综合征的表现,如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高胆固醇血症及高钙血症;如发生肺、骨、脑等肝外转移,可呈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辅助检查1.定性诊断血清甲胎蛋白(AP)检测可用于普查,有助于发现无症状的早期病人,如AFP呈持续阳性或定量>500μg/L,并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等,应高度怀疑肝细胞癌。
血清酶学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缺乏专一性和特异性,只能作为辅助指标。
2.定位诊断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和MRI、放射性核素扫描、血管造影。
B型超声检查是目前肝癌定位检查中首选的方法,能发现直径为2~3cm或更小病变,可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及肝静脉或门静脉有无栓塞等。
原发性肝癌危害及预防PPT
乙型肝炎疫苗可有效预防肝炎感染,从而降低肝 癌风险。
新生儿和高危人群应及时接种。
如何预防原发性肝癌?
定期筛查
高风险人群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和影像学筛查 。
早期发现可提高治愈率。
如何预防原发性肝癌?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和避免酗酒有助于降低 风险。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肝脏健康至关重要。
原发性肝癌的危害及预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原发性肝癌? 2. 原发性肝癌的危害 3. 谁易患原发性肝癌? 4. 如何预防原发性肝癌? 5. 何时就医?
什么是原发性肝癌?
什么是原发性肝癌?
定义
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脏的癌症,最常见的类 型是肝细胞癌。
其他类型包括胆管癌和肝内胆管癌。
什么是原发性肝癌?
谢谢观看
发病率
原发性肝癌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 是在肝炎高发地区。
根据WHO数据,肝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
什么是原发性肝癌?
主要症状
症状包括腹痛、体重减轻、食欲不振及黄疸等。 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因此常被忽视。
原发性肝癌的危害
原发性肝癌的危害
对健康的影响
原发性肝癌通常预后较差,生存率低,患者生活 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主要的致病因素。
谁易患原发性肝癌?
生活方式因素
酗酒、肥胖、糖尿病都是增加肝癌风险的生活方 式因素。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风险。
谁易患原发性肝癌?
地理分布
某些地区(如东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肝癌发 病率较高。
与当地的肝炎流行情况密切相关。
如何预防原发性肝癌?
如何预防原发性肝癌?
2024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完整版)
2024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完整版)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其新发病例数居各类癌症的第4位,发病率居第5位,死亡人数和死亡率则居第2位。
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癌(ICC)和混合型肝细胞癌-胆管癌(cHCC-CCA),其中HCC占75%~85%o 本指南中的“肝癌”主要指HCCo2022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更新发布了《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该指南反映了当时我国在肝癌诊断和多学科综合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对规范诊疗行为、改善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优化医疗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两年来,国内外在肝癌的诊断、分期及治疗方面取得了更多高级别的循证学证据,尤其是适应中国国情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为此,2024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再次更新并发布了《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
本文将对新版指南的更新内容进行解读。
1从术前早筛到术后随访,肝癌诊治更加精准化肝癌患者的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是提高疗效的关键,这离不开影像学和检验学的帮助。
新版指南中补充了影像学与液体活检的技术进步。
在影像学方面,新版指南补充了超声造影(术中、腹腔镜超声),由于超声造影对微细血流的高敏感性,可用于观察肝癌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血流变化,如再生结节、低度异型增生、高度异型增生及早期肝癌等,还可用于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以及肝内结节的演变监测。
术中超声和腹腔镜超声在肝外手术中的应用日益普及,能够帮助发现隐匿性微小病灶,判断手术切除范围和切缘情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通过融合患者临床信息和肿瘤影像信息,建立肝癌智能预测模型,可以精准预测肝癌的复发和转移,为临床选择消融或手术治疗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新版指南还引入了亚厘米肝癌(scHCC)的概念,定义为直径<1.0cm 的肝癌。
根据文献报道,scHCC局部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为98.5%,明显高于直径1.0〜2.0cm的小肝癌(5年生存率为89.5%)O液体活检技术,如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循环游离microRNA等,近年来在肿瘤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方面展现出重要价值。
内科护理学原发性肝癌
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肝功能评估
患者全身状况评估
通过检测血清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 ,评估肝脏功能受损程度。
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体力状况、营 养状况等因素,评估患者的耐受能力 和预后。
肿瘤分期
根据肿瘤大小、数量、是否有血管侵 犯和远处转移等因素,对原发性肝癌 进行分期,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预测预后和生存期
危险因素
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长期酗酒 、肝硬化等都是原发性肝癌的危险 因素。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早期肝癌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肝区疼痛、乏力、消瘦、黄疸 等症状。晚期肝癌患者还可出现腹水、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分型
根据肿瘤形态和生长方式,原发性肝癌可分为巨块型、结节型和弥漫型三种类型 。其中,巨块型肝癌肿瘤体积较大,结节型肝癌呈多个结节状生长,弥漫型肝癌 则表现为肝内广泛浸润。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生是一个多因素、 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涉及基因突变、表观遗传学改变、免疫逃逸等多个方面。
流行病学特点
地区分布
原发性肝癌在全球范围内分布不 均,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发病率较
高,而欧美地区相对较低。
人群特征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中老年人群 发病率较高,且有家族聚集现象。
内科护理学原发性肝 癌
contents
目录
• 原发性肝癌概述 • 诊断与评估 •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康复期管理与随访策略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
01
原发性肝癌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脏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简称肝癌。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PPT
此外,基于多变量纵向数 据(aMAP、AFP)和循环游离 DNA(cell-free DNA,cfDNA) 特征构建的两种新型肝癌预测模型 aMAP-2 和 aMAP-2 Plus,可进一步识别出肝癌发生率高 达 12. 5% 的超高风险人群。肝癌筛查应重视将肝癌风险预测评分作为 有效工具,开展社区、 医院一体化的精准筛查新模式, 从而有效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率,降低病死率 。高危人群至少每 隔 6 个月进行 1 次筛查(证据等级 2,推荐 A)。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
演讲人
目录
01
概述
03
概述
02
筛查和诊断
04
筛查和诊断
概述
概述
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2022 年全国原 发性肝癌发病人数 36. 77 万,位列 各种癌症新发病人数第 4 位(肺、结直肠、甲状腺、肝),发病率位列第 5 位(肺、女性 乳 腺、甲状腺、结直肠、肝);2022 年因原发性肝癌死亡人数 31. 65 万,死亡人数和死亡率均 位列第 2 位(肺、肝)。 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肝 内 胆 管 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 和 混 合 型 肝 细 胞 癌 - 胆 管 癌(combined hepatocellular- cholangiocarcinoma,cHCC-CCA)3 种 不 同 病 理 学 类 型 , 三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病理组织学、治疗方法以 及预后等方面差异 较大,其中 HCC 占 75%~ 85%、ICC 占 10%~ 15%。本指南中的“肝癌 ”仅指 HCC。
原发性肝癌的科普知识
原发性肝癌的 治疗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
手术切除:对早期肝癌患者, 手术切除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
化疗和靶向治疗:对于晚期肝 癌患者,化疗和靶向治疗可以 减缓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
射频消融和介入治疗:可以通过高温或 低温破坏肿瘤细胞,用于不能耐受手术 或不适合手术的患者。
结论
结论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危险的肿瘤 疾病,及早发现和治疗对患者 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原发性肝癌的 危险因素
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
慢性肝病:慢性风 险。
饮酒:长期大量饮酒可增加患原发性肝 癌的风险。
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
脂肪肝:脂肪肝与原发性肝癌 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原发性肝癌的 预防
原发性肝癌的预防
及时治疗肝病:尽早治疗慢性肝病,如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
原发性肝癌的 科普知识
目录 简介 什么是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的症状 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 原发性肝癌的预防 原发性肝癌的筛查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 结论
简介
简介
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组织 的恶性肿瘤,是一种常见且具 有威胁性的癌症类型。
本PPT将为您介绍有关原发性肝 癌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方法。
什么是原发性 肝癌
积极生活方式:限制饮酒,戒烟,保持 健康的饮食习惯。
原发性肝癌的预防
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可以 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减少 原发性肝癌的风险。
原发性肝癌的 筛查
原发性肝癌的筛查
肝癌血液标志物:AFP(甲胎蛋白)是 常用的肝癌筛查指标,但其敏感性和特 异性有限。
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等影像学 检查可用于早期检测和诊断肝癌。
预防原发性肝癌的关键在于及 时治疗肝病,积极改善生活方 式,并进行定期筛查。
《原发性肝癌》课件
01
02
03
肝细胞损伤
长期慢性肝病、肝硬化等 导致肝细胞损伤,增加了 肝癌的发生风险。
基因突变
肝癌的发生与多种基因突 变有关,如抑癌基因失活 、原癌基因激活等。
炎症与免疫
慢性炎症刺激和免疫功能 低下也可能促进肝癌的发 生和发展。
流行病学
发病率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常见的 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 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存在 差异。
免疫治疗
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增强其对 肿瘤的识别和攻击能力,常用方法 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免疫 疗法等。
手术治疗
肝切除术
切除肝癌病灶及其周围部分正常 肝组织,是治疗肝癌最常用的手
术方式。
肝移植术
将健康肝脏移植给肝癌患者,适 用于无法通过手术切除病灶的患
者。
局部消融治疗
通过高温、冷冻、射频等方法将 肝癌病灶消除。
其他治疗
放射治疗
使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通常与化疗结合使用 。
介入治疗
通过肝动脉插管将药物或栓塞剂直接注入肝癌病 灶,阻断肿瘤血供,抑制肿瘤生长。
微波消融治疗
通过微波加热的方法将肝癌病灶消除。
04
预防与保健
预防措施
接种乙肝疫苗
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是预防原 发性肝癌的重要措施。
避免接触致癌物质
如黄曲霉素、亚硝胺等,尽量 避免长期接触。
01
根据患者的基因组、分子标记物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
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新型免疫疗法
02
继续探索新型的免疫疗法,如CAR-T细胞疗法等,以提高肝癌
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早期诊断和预防
03
加强肝癌的早期诊断和预防研究,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024年原发性肝癌最全诊疗资料
2024年原发性肝癌最全诊疗资料一、概述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 PLC)是指起源于肝脏的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原发性肝癌在全球癌症发病率中排名第六,死亡率排名第三。
我国是原发性肝癌的高发区,每年新发病例约占全球的一半。
二、病因与风险因素病因原发性肝癌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1. 肝硬化:约50-9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伴有肝硬化,肝硬化是肝癌的高风险因素。
2.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这两种病毒感染是全球范围内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原因。
3. 长期酗酒: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肝硬化,增加原发性肝癌的风险。
4.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疾病,如家族性肝病、遗传性结缔组织病等,可能增加原发性肝癌的风险。
风险因素1.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
2. 长期酗酒。
3. 肝硬化。
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5. 长期暴露于黄曲霉毒素B1(AFB1)。
6. 遗传易感性。
三、临床表现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1. 肝区疼痛:最常见症状,多为持续性隐痛或胀痛。
2. 腹部包块:肝脏进行性增大,质地坚硬,边缘不规则。
3. 体重减轻和乏力:近期内体重明显下降,伴有乏力、食欲不振等。
4. 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5. 黄疸:肿瘤侵犯肝门附近胆管,导致胆汁排出受阻。
6. 腹水:晚期患者常伴有腹水。
7. 全身症状:如发热、出汗、盗汗等。
四、诊断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主要包括:1. 血液学检查:包括肝功能、肿瘤标志物(如AFP)等。
2. 影像学检查:B超、CT、MRI、肝血管造影等。
3. 组织学检查:穿刺活检,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五、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手段多样,根据患者病情、肿瘤分期和个体差异制定治疗方案。
主要包括:1. 手术治疗:根治性肝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方法,适用于肝功能良好、肿瘤局限的患者。
什么是原发性肝癌
什么是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又被称为肝细胞癌,是起源于肝脏的一种恶性肿瘤。
它通常在肝脏组织内起源,并可迅速蔓延到其他部位,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了解原发性肝癌的特点和预防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此疾病至关重要。
1. 定义:原发性肝癌是指肝脏细胞发生恶性肿瘤,形成肿瘤或癌肿的疾病。
它属于胚胎发育后期由肝细胞及胆管上皮组成的肝实质细胞瘤,是最常见的肝癌类型。
2. 病因: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因是慢性肝炎和肝硬化。
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是其主要风险因素,而肝硬化则是最重要的预发条件。
其他可能导致原发性肝癌的因素包括长期饮酒、脂肪肝、遗传基因突变、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糖尿病等。
3. 临床表现:早期原发性肝癌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常常被忽视。
随着肿瘤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疲劳、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腹胀、右上腹痛等症状。
当肿瘤发展到晚期时,还可能出现黄疸、腹水、肝功能损害等并发症。
4. 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是个挑战,因为症状不明显。
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肝脏超声、CT扫描、MRI、血液检测(AFP水平)以及肝穿刺活检。
这些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是否具有恶性属性。
5. 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靶向治疗。
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大小、位置、分期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手术切除通常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只适用于早期肿瘤。
对于晚期肿瘤或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靶向治疗则是常见的选择。
6. 预防:预防原发性肝癌的关键是降低患者的肝癌风险因素。
首先,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肝炎相关肝癌的有效措施。
其次,避免暴饮暴食、戒酒戒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助于减少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发生。
定期体检、及时治疗肝炎以及遵医嘱进行治疗和监测肝炎、肝硬化的情况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常见且致命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着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了解其病因、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选项对于预防和控制此疾病至关重要。
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标准
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标准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组织的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由于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其临床诊断标准的认识和掌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临床表现。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腹水、肝大、肝区疼痛等。
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黄疸、肝功能异常、血液学异常等症状。
需要指出的是,一些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对于有患者的临床医生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二、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超声、CT、MRI等。
在影像学检查中,原发性肝癌通常呈现为肝脏局部或弥漫性的肿块,边界模糊,内部可见坏死、出血、囊变等表现。
此外,肝动脉瘤样血供、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淋巴结转移等特征性表现也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三、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辅助价值,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包括α-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等。
AFP是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其水平的升高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AFP的检测对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四、组织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原发性肝癌最终确诊的金标准。
通过肝穿刺活检或手术标本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血管侵犯情况等重要信息。
此外,对于原发性肝癌的免疫组化检测、分子病理学检测也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和评估预后。
综上所述,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综合运用以上各项检查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原发性肝癌,并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
关于原发性肝癌的名词解释
关于原发性肝癌的名词解释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它起源于肝脏组织,而非转移性肿瘤。
它是全球范围内的常见癌症之一,尤其在亚洲及非洲地区发病率较高。
本文将对原发性肝癌进行名词解释,包括定义、病因、分类、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一、定义原发性肝癌,也称为肝细胞性癌,是指肝脏出现恶性肿瘤的情况。
它起源于肝细胞,通常由肝脏内部的细胞发生恶性变化而形成。
原发性肝癌通常分为单个病灶和多发病灶两种类型,前者在肝脏中只有一个恶性肿瘤,后者则有多处恶性肿瘤。
二、病因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因是肝炎病毒感染,尤其是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
这两种病毒会引发慢性肝炎,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期的炎症刺激导致肝脏组织发生异常增生和恶性变化。
其他原发性肝癌的风险因素包括酒精滥用、肝硬化、脂肪肝、烟草使用、遗传因素以及环境暴露等。
三、分类原发性肝癌通常分为两类:肝细胞癌(HCC)和胆管细胞癌(CCC)。
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它起源于肝脏的肝细胞,占原发性肝癌的大部分病例。
而胆管细胞癌则起源于肝脏的胆管细胞,相对较少见。
四、症状原发性肝癌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在晚期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症状:腹部疼痛或胀痛、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黄疸、肝区肿块触及等。
然而,这些症状并非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症状,可能与其他肝脏疾病相似。
五、诊断诊断原发性肝癌通常包括体检、影像学检查、肝功能指标检测和肝穿刺活检。
体检部分通常包括检查腹部肿块、触及肝脏和脾脏、触诊淋巴结等。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有超声、CT、MRI和造影等技术,它们可以提供肿瘤的大小、位置和形态等信息。
肝功能指标检测主要是了解肝脏的功能状态,肝穿刺活检则是通过取样肝脏组织,进行镜下检查以确定诊断。
六、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射频消融、动脉化疗栓塞、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和化疗等。
具体的治疗选择会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分期以及病人的身体状况来确定。
手术切除是治愈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手段,但仅适用于少数能够接受手术的病人。
原发性肝癌课件
组织学类型: 肝细胞癌 (90%)
2) 胆管细胞癌 (4%) 3) 混合性肝癌(6%)
血行转移 肝内转移:最早、最常见,门脉癌栓 肝外转移:肺最多见,次之肾上腺、 骨、主动脉旁淋巴结等
淋巴转移:肝门淋巴结最多,胰、脾、主 动 脉旁、锁骨上
种植转移:少见,腹膜、横膈、盆腔
索拉菲尼(多吉美)0.2g/片,用法:0.4,Bid,21天一疗程,7天后可再用。
八、肝移植
1977年我国开展了人体肝移植的尝试,截止2011 年10月,全国累计施行肝移植手术约20900例,术后疗效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1963年,美国医生Starzl 施行世界上第1 例人体原位肝移植
01
02
03
肝穿:
06
腹腔镜
07
(三)影像学检查
肝病病史+(疼痛、消瘦、肝大等)临床表现+AFP/影像检查/肝穿
01
02
高危人群普查:35岁以上,乙肝或丙肝病史5年以上的人群,每年体检。
诊断
诊断
01
影像学标准:两种影像检查均示有>2㎝的肝癌特征性占位病变。 影像+AFP标准:一种影像示有>2㎝的肝癌特征性占位病变,伴有AFP >400μg/l(排除其他) 组织学诊断:肝活检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全身表现 发热:低热-肿瘤代谢旺盛;肿瘤坏 死产物吸收 高热-并发胆道感染 乏力,进行性消瘦,恶病质 伴癌综合征:自发性低血糖 高脂血症 高红细胞血症 高钙血症 类癌综合征
临床表现
转移灶表现:
肺: 常见,可有咳嗽、咯血。
胸膜:可有胸水和呼吸困难。
骨: 可有局部压痛或神经压迫状。
02
1
AFP>400 μg/l 能排除活动肝病、妊娠、转移癌、生殖系肿瘤等,并能触及大而硬的肝或影像学有肝癌特征的占位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⑵红细胞增多症:2~10%患者可发生,可能系循环中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引起。
⑶其他罕见的尚有高脂血症、高钙血症、类癌综合征、性早期和促性腺激素分泌
综合征、皮肤卟啉症和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等,可能与肝癌组织的异常蛋白合
成、异位内分泌及卟啉代谢紊乱有关关。
-
肝癌的体征
13
1.肝肿大 进行性肝肿大为最常见的特征性体征之一。肝质地坚硬,表 面及边缘不规则,常呈结节状,少数肿瘤深埋于肝实质内者则肝表面 光滑,伴或不伴明显压痛。肝右叶膈面癌肿可使右侧膈肌明显抬高。
脱落在肝内可引起多发性转移病灶,门静脉主干瘤栓阻塞可引起门静脉高压和 顽固性腹水。
2.肝外转移 占尸检病例的50%。 ⑴血行转移:以肺转移率最高,在207例中占43.5%。肝静脉发生瘤栓后,后向上
延伸到下腔静脉,甚至达右心腔,或较小的瘤栓落入肺动脉引起肺小动脉栓塞 而形成转移灶。血行转移还可累及肾上腺、骨、肾、脑等器官。
5 酒精中毒
与肝癌病因有关,但两者关系不及酒精摄取与口腔、喉、 食管等癌的关系密切,可能是乙型肝炎病毒的促癌物
6 慢性胆汁外流梗阻 非洲患者20%与之有关,并且在日本病例中证实
7 男性
大多数肝癌病例见于男性,提- 示语内分泌有关
病理和分型
4
病理
大体分型 组织学分型
1、巨块型:多见,癌块直径超过10cm 2、结节型:多见,最大直径不超过5cm 3、弥散型:少见,癌结节较小,弥散地分 布于整个肝脏 4、小癌型:单节结肿瘤直径小于3cm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 无淋巴结转移 N1 区域淋巴结转移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
分期组合
6
Ⅰ期
T1
Ⅱ期
T2
ⅢA期
T3
ⅢB
T4
ⅢC
任意T
Ⅳ期
任意T
N0
M0
N0
M0
N0
M0
N0
M0
N1
M0
任意N
M1
-
肝硬化Child-Pugh分级
7
血清总胆红素 白蛋白 腹腔积液
1、肝细胞型:多见,约占90% 2、肝胆管型:较少见且预后较好 3、混合型:较少见
临床分型
单纯型 硬化型 炎症性
临床和化验均无明显肝硬化表现
临床和化验均由明显肝硬化表现
病情发展快,伴有持续性癌性高热或谷丙转 氨酶持续增高一倍以上
-
分期
5
临床分期 TNM分期
Ⅰ期 Ⅱ期 Ⅲ期 原发肿瘤 (T)
区域淋巴 结(N)
远处转移 (M)
无明显肝癌症状和体征
超过Ⅰ期标准而无Ⅲ期证据
有明确恶病质、黄疸、腹腔积液或肝外转移之一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1 单发肿瘤无血管受侵 T2 单发肿瘤有血管受侵或多发肿瘤最大者≤5cm T3 多发性肿瘤直径≥5cm或肿瘤侵及门静脉或肝静脉的主干 T4 肿瘤直接侵犯除胆囊外的临近器官或穿透脏腹膜
-
导致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
3
危险因素 1 慢性肝损伤
观察事项 在北美与南美的肝癌患者中,22%-60%与之有关
2 肝硬化
在亚洲和非洲的肝癌患者中,60%-90%与之有关
3 慢性乙型肝炎感染 增加发生肝癌的机会;在全世界肝癌患者中,20%-90%有 持续性病毒感染
4 黄曲霉毒素
与非洲和亚洲的肝癌病因学有关
一旦出现症状而来就诊者其病程大多已进入中晚期。不同阶段的肝癌, 其临床表现有明显差异。
-
肝癌的临床表现
10
(一)肝癌的症状 肝痛、乏力、纳差、消瘦是最具特征性的临床症状。 1.肝区疼痛:最常见,间歇持续性,钝痛或胀痛,由癌迅速生长使肝包
膜绷紧所致。肿瘤侵犯膈肌,疼痛可放射至右肩或右背。向右后生长 的肿瘤可致右腰疼痛。突然发生剧烈腹痛和腹膜刺激征提示癌结节包 膜下出血或向腹腔破溃。 2.消化道症状:胃纳减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和腹泻等,因缺乏性 特异性而易被忽视。
2.脾肿大 多见于合并肝硬化与门静脉高压病例。门静脉或脾静脉内癌 栓或肝癌压迫门静脉或脾静脉也能引起充血性脾肿大。
-
肝癌的体征
14
3.腹水 草黄色或血性,多因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门静脉或肝静 脉癌栓所致。向肝表面浸润的癌肿局部破溃糜烂或肝脏凝血机能障碍 可致血性腹水。
4.黄疸 当癌肿广泛浸润可引起肝细胞性黄疸;当侵犯肝内胆管或肝门 淋巴结肿大压迫胆道时,可出现阻塞黄疸。有时肿瘤坏死组织和血块 脱落入胆道引起胆道阻塞可出现梗阻黄疸。
⑵淋巴转移:局部转移到肝门淋巴结最常见(占12.6%),也可转移到主动脉旁、 锁骨上、胰、脾等处淋巴结。
⑶种植转移:偶尔发生,如种植于腹膜可导致自发性腹水,女性尚可有卵巢转移
-
癌。
肝癌的临床表现
9
起病常隐匿,多在肝病随访中或体检普查中应用AFP及B型超检查偶 然发现肝癌,此时病人既无症状,体格检查亦缺乏肿瘤本身的体征, 此期称之为亚临床肝癌。
-
肝癌的临床表现
11
3.乏力、消瘦、全身衰弱:晚期少数病人可呈恶病质状。 4.发热:一般为低热,偶达39℃以上,呈持续或午后低热或驰张型高热。
发热与癌肿坏死产物吸收有关。 5.转移灶症状:肿瘤转移之处有相应症状,有时成为发现肝癌的初现症
状。 如转移至肺可引起咳嗽咯血,胸膜转移可引起胸背景
2
原发性肝癌高发于非洲东南部和亚洲,发病率已超过50/10 万人。最近的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即使在西方国家,其发 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增加。我国是肝癌的高发区,2010年国 家卫生部统计结果显示,肝癌居我国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 二位,仅次于肺癌,与低发区相比,其发病年龄较轻且病情 进展较快。
A级 <2 >3.5 无
B级 2-3 2.8-3.5 轻度,可控制
C级 >3 <2.8 顽固性腹腔积液
肝性脑病
无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4秒 (<1.7)*
轻度
4-6秒 (1.7-2.2)
中毒
>6秒 (>2.2)
-
转移
8
转移 207例尸检中有转移者137例,占66.2%。 1.肝内转移 肝内血行转移发生最早,也最常见,可侵犯门静脉并形成瘤栓。瘤栓
栓塞肺动脉或发枝可引起肺梗塞,可突然发生严重呼吸困难和胸痛。
-
肝癌的临床表现
12
6.其他全身症状:癌肿本身代谢异常或癌组织对机体发生各种影响引起的内分泌 或代谢方面的症候群称之为伴癌综合症,有时可先于肝癌本身的症状。常见的 有:
⑴自发性低血糖症:10~30%患者可出现,系因肝细胞能异位分泌胰岛素或胰岛 素样物质等所致。此症严重者可致昏迷、休克导致死亡,正确判断和及时对症 处理可挽救病人避免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