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实验

合集下载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实验报告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实验报告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实验报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实验报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检测和定量分析生物样本中特定分子的存在。

本实验旨在通过ELISA技术,对特定抗原在样本中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了解其原理及应用。

一、实验原理ELISA技术是一种基于免疫反应的实验方法,其原理主要包括固相吸附、特异性结合、酶标记和显色反应。

首先,在微孔板中固定特异性抗体,形成固相吸附。

然后,加入待测样本,样本中的目标抗原与固相抗体结合。

接着,加入酶标记的二抗与目标抗原结合,形成特异性结合。

最后,通过添加显色底物,酶催化反应产生可见的颜色变化,从而定量分析目标抗原的含量。

二、实验步骤1. 准备样本和试剂:收集待测样本,如血清、尿液或细胞培养上清液,并准备好ELISA试剂盒中的各种试剂。

2. 板洗涤:将微孔板放入洗板机中,加入洗板缓冲液,进行洗涤步骤,以去除未结合的物质。

3. 固相吸附:将特异性抗体加入微孔板孔中,孵育一段时间,使其与固相吸附。

4. 样本孵育:将待测样本加入各孔中,与固相抗体结合,在恒温条件下孵育。

5. 二抗结合:加入酶标记的二抗,与目标抗原结合形成特异性结合。

6. 洗涤:再次进行洗板步骤,去除未结合的物质。

7. 底物反应:加入显色底物,酶催化反应产生可见的颜色变化。

8. 反应终止:加入终止液,停止酶催化反应。

9. 测定吸光度:使用酶标仪测定各孔的吸光度值。

10. 数据分析:根据吸光度值,绘制标准曲线,通过比较待测样本的吸光度值,计算出目标抗原的浓度。

三、实验结果通过ELISA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待测样本中目标抗原的含量。

根据标准曲线,我们计算出了各样本中目标抗原的浓度。

这些结果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样本中特定分子的水平,从而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

四、实验应用ELISA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生物医学研究、临床诊断、药物开发等。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报告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报告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报告导言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是一种用于检测抗原或抗体的常用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酶的特异性活性,使其与试验物发生特异性反应,并通过测定酶反应产生的信号来确定目标物的存在与否。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来检测抗原的方法和结果。

实验材料与方法材料:实验所需材料包括试剂盒、检测板、洗涤缓冲液、标准物质、底物试剂等。

方法:首先准备样本和标准溶液,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指导加入相应试剂,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洗板步骤、底物反应、反应终止等操作。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此次实验,我们成功检测到了目标抗原。

比如,我们可以观察到在某个特定波长下,底物反应产生了显著的吸光度值。

这是因为被检测的抗原与特异性抗体反应,在酶反应的作用下,产生了底物反应所需的物质,从而使底物反应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证实了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可以用于检测抗原。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的特点,广泛用于医学、生物学以及生化领域的研究中。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可以快速、简单地检测大量样本,并得到可靠的结果。

展望虽然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在目前的医学研究中被广泛使用,但仍有一些改进的空间。

例如,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提高实验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此外,我们也可以将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与其他技术手段相结合,进一步扩展其应用领域。

结语本实验报告介绍了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的方法、结果和意义。

这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可用于确定抗原的存在和浓度。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不仅在医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也在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有望在未来更广泛地应用于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类型及反应原理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类型及反应原理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类型及反应原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分析方法,用于检测并定量测定生物样品中的抗体或抗原。

ELISA方法包括直接ELISA、间接ELISA、竞争ELISA和间接竞争ELISA等。

下面将对这些方法的类型和反应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1.直接ELISA直接ELISA是最简单的ELISA方法之一、在这种方法中,微孔板表面上涂覆有抗原,然后加入待检测样品,如血清等。

待检测样品中的抗体与涂覆的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然后加入特异性抗体,这些抗体已标记有酶,比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 radish peroxidase,HRP),然后加入适当的底物。

酶与底物反应产生比色或荧光信号,信号的强度与待测样品中抗原或抗体的浓度成正比。

2.间接ELISA间接ELISA是常用的ELISA方法之一,比直接ELISA灵敏度更高。

在这种方法中,微孔板表面上涂覆有抗原,然后加入待检测样品,如血清等。

待检测样品中的抗体与涂覆的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然后加入与待测抗体特异性的二抗,这些二抗已标记有酶,如HRP,再加入适当的底物。

酶与底物反应产生比色或荧光信号,信号的强度与待测样品中抗原或抗体的浓度成正比。

3.竞争ELISA竞争ELISA是一种用于测定样品中抗原或抗体浓度的ELISA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微孔板表面上涂覆有特异性抗体,然后加入待检测样品和已标记的抗原或抗体。

待检测样品中的抗原或抗体与涂覆的抗体竞争结合,形成复合物。

然后加入特异性的抗原或抗体,这些抗原或抗体已标记有酶,比如HRP,继续竞争与涂覆抗体结合。

酶与底物反应产生比色或荧光信号,信号的强度与待测样品中抗原或抗体的浓度成反比。

4.间接竞争ELISA间接竞争ELISA是一种用于测定样品中抗原或抗体浓度的高灵敏度ELISA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微孔板表面上涂覆有抗原。

elisa实验报告结果分析

elisa实验报告结果分析

Elisa实验报告结果分析1. 引言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是一种常用于检测和定量分析生物样本中特定分子的方法。

本文旨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2. 实验设计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特定的生物分子作为目标,通过Elisa方法来检测样本中的该分子含量。

实验过程中,我们遵循了以下步骤: 1. 准备样本和试剂:收集样本并处理,准备所需的试剂。

2. 涂覆酶标板:将待测样本加入酶标板孔中,使样本中的目标分子与酶标板表面发生特异性结合。

3. 洗涤:去除未结合的物质。

4. 加入检测抗体:加入特异性抗体,与已结合的目标分子发生反应。

5. 加入标记物:加入标记物,用于检测目标分子的存在。

6. 洗涤:去除未结合的物质。

7. 反应底物:加入底物,观察颜色变化。

8. 停止反应:加入停止液停止反应。

9. 测量:使用酶标仪或光谱仪测量吸光度。

3.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到了一系列吸光度值。

下面我们将对吸光度值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验设计和已有知识得出结论。

3.1. 标准曲线分析实验中通常会使用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来构建标准曲线。

通过测量标准样品的吸光度值,我们可以绘制出标准曲线。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标准曲线来确定未知样本中目标分子的浓度。

3.2. 样本浓度分析根据实验设计,我们在酶标板中加入了待测样本,并测量了其吸光度值。

通过标准曲线,我们可以将吸光度值转化为目标分子的浓度。

根据样本中目标分子的浓度,我们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3.3. 结果验证为了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可以进行重复实验或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

此外,还可以进行质控实验来评估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4. 结论通过对Elisa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根据标准曲线分析,我们可以确定未知样本中目标分子的浓度。

2. 样本浓度分析结果显示,样本中目标分子的含量为X单位。

3. 实验结果经过验证,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实验报告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实验报告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目标蛋白或抗原的存在与浓度,以及对特定抗体的识别和结合情况。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以及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利用酶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来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方法。

其原理是将待检测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微孔板表面,然后加入特异性抗体,并通过酶标记的二抗或底物来检测特异性结合的信号。

当待测物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后,通过底物的酶反应产生可定量的颜色反应,从而测定待测物的浓度。

三、实验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微孔板、待测抗原或抗体、特异性抗体、酶标记的二抗、底物溶液等。

2. 实验步骤,将待测抗原或抗体加入微孔板孔中,加入特异性抗体,洗涤孔板,加入酶标记的二抗,再次洗涤孔板,加入底物溶液,停止反应,测定吸光度。

四、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检测出待测物的存在与浓度,并观察到特异性抗体与待测物的结合情况。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待测物的浓度,并进一步分析其在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五、实验结论。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高度敏感和特异性的实验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领域。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掌握了实验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和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六、实验展望。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学实验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原理和技术,开展更多的实验和应用,为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七、参考文献。

1. Smith, J. et al. (2010).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Methods Mol Biol, 588, 89-94.2. Green, N. M. (2015). Avidin and streptavidin. Methods Enzymol, 184, 51-67.以上就是本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实验报告,谢谢阅读。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报告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报告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报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报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技术,用于检测和定量分析特定抗原或抗体的存在。

该实验结合了免疫学和酶学的原理,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来实现对目标物的检测。

本报告将介绍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以及结果分析。

一、实验原理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的原理基于免疫学的特异性识别和酶学的催化作用。

实验中,首先将待测物(抗原或抗体)与特异性的抗体或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然后,将该复合物与与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结合,形成二抗或二抗原复合物。

最后,通过添加底物,利用酶的催化作用产生可测量的信号,从而确定待测物的存在或浓度。

二、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和试剂:收集待测物样品,并准备所需的试剂,如抗体、底物等。

2. 预处理样品:根据待测物的性质,进行必要的样品预处理,如稀释、去除干扰物等。

3. 涂布固相支持物:将特异性抗体或抗原溶液均匀涂布在固相支持物(如酶标板)上,使其吸附。

4. 孵育:将待测物样品加入酶标板中,与固相支持物上的抗体或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

然后加入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形成二抗或二抗原复合物。

孵育一段时间,以便复合物的形成。

5. 洗涤:将酶标板反复洗涤,去除未结合的物质。

6. 底物反应:加入适当的底物,使底物与酶发生反应,产生可测量的信号。

底物的选择与酶的选择有关,常用的底物有TMB(3,3',5,5'-四甲基联苯胺)等。

7. 反应停止:通过添加反应停止剂,停止底物的反应,并使产生的信号停止发展。

8. 读取结果:使用酶标仪或其他适当的仪器,测量底物反应产生的信号的强度。

根据标准曲线或对照样品,确定待测物的浓度或存在与否。

三、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定量测定待测物的浓度或判断其存在与否。

一般来说,酶标仪测得的信号强度与待测物的浓度成正比,可以通过标准曲线来确定待测物的浓度。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的原理和应用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的原理和应用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的原理和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技术,用于检测特定抗原或抗体的存在与浓度。

ELISA原理基于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通过标记抗体或抗原的酶,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颜色或荧光信号来定量检测分析物的含量。

ELISA实验分为直接ELISA、间接ELISA、竞争ELISA和夹心ELISA。

以下是ELISA的原理和应用的详细介绍:一、直接ELISA的原理和应用:直接ELISA是最简单的ELISA形式,适用于检测抗原的存在和浓度。

其原理如下:1.在96孔板上固相化抗原,使抗原与孔壁结合。

2.加入待测物,若待测物中含有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则抗体与抗原结合。

3.加入与特异性抗体结合的酶标记抗体,形成“抗原-特异抗体-酶标记抗体”复合物。

4.加入底物,在酶的作用下底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可定量检测的颜色或荧光信号。

5.读取信号强度,与标准曲线对比,可以测定待测物的浓度。

直接ELISA常用于血清学疾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如HIV、HBV、HCV等的检测,以及检测细菌、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抗体水平。

二、间接ELISA的原理和应用:间接ELISA也是常用的ELISA形式,适用于检测抗体的存在和浓度。

其原理如下:1.在96孔板上固相化抗原,使抗原与孔壁结合。

2.加入待测物,若待测物中含有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则抗体与抗原结合。

3.加入酶标记的二抗,该二抗与待测物中的抗体形成复合物。

4.加入底物,在酶的作用下底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可定量检测的颜色或荧光信号。

5.读取信号强度,与标准曲线对比,可以测定待测物中抗体的浓度。

间接ELISA常用于检测其中一种病症患者的抗体水平,如检测自身免疫病、感染性疾病等。

三、竞争ELISA的原理和应用:竞争ELISA是基于抗原和抗原结合抗体之间的竞争关系。

其原理如下:1.在96孔板上固相化抗原,使抗原与孔壁结合。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实验报告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实验报告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技术,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 ELISA 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结果分析方法,检测样本中特定抗原或抗体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ELISA 的基本原理是将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固相载体(如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表面,然后加入待测样品,使其与固相载体上的抗原或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接着,加入酶标记的第二抗体(或抗原),形成抗原抗体酶标抗体复合物。

最后,加入底物,通过酶催化底物显色,根据显色的程度来定量或定性分析待测样品中抗原或抗体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材料待测样品:_____标准品:_____包被抗体:_____酶标抗体:_____底物溶液:_____洗涤液:_____终止液:_____2、设备酶标仪微量移液器恒温培养箱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四、实验步骤1、包被将包被抗体用包被缓冲液稀释至适当浓度,加入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的孔中,每孔100 μL,4℃过夜。

2、封闭次日,弃去孔内液体,用洗涤液洗涤 3 次,每次 3 分钟。

然后每孔加入200 μL 封闭液,37℃孵育 1 小时。

3、加样弃去封闭液,洗涤 3 次。

将待测样品和标准品用稀释液稀释至适当浓度,分别加入孔中,每孔100 μL,37℃孵育 1 小时。

4、加酶标抗体弃去孔内液体,洗涤 3 次。

每孔加入100 μL 酶标抗体,37℃孵育 1 小时。

5、显色弃去孔内液体,洗涤 3 次。

每孔加入100 μL 底物溶液,37℃避光孵育 15 30 分钟,直至显色明显。

6、终止反应每孔加入50 μL 终止液,终止反应。

7、测定吸光度使用酶标仪在 450 nm 波长处测定各孔的吸光度值。

五、实验结果1、标准曲线的绘制以标准品的浓度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待测样品浓度的计算根据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其对应的浓度。

六、结果分析1、准确性分析将测定结果与已知标准值进行比较,计算相对误差,评估实验的准确性。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的原理和应用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的原理和应用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的原理和应用原理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分析方法,它利用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与待测物发生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载体上形成固定复合物,通过测定酶的活性来确定待测物的存在或浓度。

抗原-抗体反应ELISA的核心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来检测待测物。

抗原是识别和结合特定抗体的分子,可以是蛋白质、多肽、糖蛋白等;抗体是由免疫系统产生的特异性蛋白质,可以识别并结合抗原。

当抗原与其相应的抗体结合时,形成稳定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酶标记在ELISA实验中,常常需要使用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来进行检测。

酶标记是将特定的酶与抗体或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利用酶的催化作用来增强对待测物的检测灵敏度。

固相载体固相载体是将抗原、抗体或其他与待测物相关的分子固定在固体表面的材料。

常见的固相载体有96孔板、琼脂糖颗粒、纸条等。

固相载体的选择取决于实验的具体要求。

酶标记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测定ELISA实验通常分为间接法、直接法、竞争法和夹心法等多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间接法。

在间接法中,首先将被测物样品加入到固相载体上,待被测物与固相载体上的抗体结合后,通过添加酶标记抗原或抗体形成复合物。

最后,通过加入底物使酶催化反应发生,并通过测定底物的反应产物的产生量来确定待测物的存在或浓度。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具有灵敏、特异性、快速、易于操作和高通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研究、农业、环境监测等领域。

医学应用ELISA常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用于检测细菌、病毒、蛋白质、抗体、激素、药物等。

例如,通过检测某种特定病毒的抗体水平,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该病毒;通过检测血清中特定蛋白的浓度,可以评估疾病的进展和预后。

农业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在农业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可以利用ELISA方法检测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食品中的致敏物质、植物病原菌的存在等。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实验报告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实验报告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实验报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实验报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用于检测和定量分析抗原或抗体的存在与浓度。

本实验旨在通过ELISA技术,检测和定量分析一种特定抗原在不同样本中的浓度变化。

实验材料和方法:1. 样本制备:收集不同来源的样本,如血清、尿液等,并进行离心分离获得上清液。

2. 酶标板涂覆:将待测抗原溶液加入酶标板孔中,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时间,使抗原均匀地附着在酶标板表面。

3. 阻断:加入阻断液,封闭未被抗原占据的酶标板孔,避免非特异性结合。

4. 抗体结合:加入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5. 酶标记抗体结合:加入酶标记抗体,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形成二抗夹心复合物。

6. 显色反应:加入底物,使酶标记抗体催化底物发生颜色变化。

7. 反应停止:加入停止液,终止显色反应。

8. 测定吸光度:使用酶标仪测定酶标板孔中的吸光度。

实验结果:根据测定吸光度值,我们可以得到不同样本中抗原的浓度变化。

通过比较不同样本的吸光度值,可以了解抗原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情况以及不同样本中抗原的相对浓度。

实验讨论:ELISA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疾病诊断和药物研发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ELISA技术,可以检测和定量分析目标抗原的存在与浓度,从而判断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特定抗原作为目标,通过ELISA技术对其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样本中抗原的浓度存在差异,这可能与样本来源、处理方法等因素有关。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可以进一步探究这些差异的原因,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此外,ELISA技术还可以用于药物研发过程中的药物筛选和药效评价。

通过检测药物对特定抗原的影响,可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新药的研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技术创新:新型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不断涌现如荧光标记技术、量子点标记技术等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市场需求: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临床诊断、食品安全、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
发展趋势: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将朝着更快速、更准确、更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应用领域拓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如肿瘤标志物检测、病毒检测、食品安全检测等为各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荧光标记技术:提高灵敏度降低背景干扰
磁珠分离技术:快速分离抗原抗体提高试验速度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交叉学科领域的应用前景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应用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
联合检测: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其他检测方法相结合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标准化和规范化: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操作流程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发展趋势
PRT SIX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技术创新与突破
自动化技术:提高试验效率降低人为误差
微孔板技术:简化操作减少样本用量
PRT TWO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定义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分析技术
通过酶与抗体或抗原的结合实现对目标分子的定量或定性检测
酶可以放大信号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等领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原理
洗涤去除未结合的成分后加入底物显色通过颜色反应判断待测物的浓度。
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将抗体先固定在固相载体上再用酶标记的抗原进行检测最后加入底物显色。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ppt课件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ppt课件
作纵坐标,以平滑线连接各标准品的坐标点。通 过标本的OD值可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其浓度。 3、若标本OD值高于标准曲线上限,应适当稀释后 重测,计算浓度时应乘以稀释倍数。 4、试剂盒灵敏度:最小可测人TNF-a达4pg/ml。
19
20
第四.五部分: 注意事项(1)
1、手工洗板时,甩尽孔内液体,每孔加洗涤 液350μl,静止30秒后甩尽液体,在厚迭吸 水纸上拍干,洗4次。
23
工作液 100ul/孔,封住板孔, 37℃孵育60分钟。
16
第四.三部分: 实验方法和步骤
9、洗板4次。 10 、除空白孔外,加入1:100稀释的酶结合
工作液(100 ul/孔).封住板孔, 37℃孵育30分 钟. 11 、洗板4次. 12、各孔加入显色剂100 ul/孔,避光37℃孵育 10-20分钟。 13、各孔加入终止液100ul/孔,混匀后即刻测 A450值(5分钟内)。15ຫໍສະໝຸດ 第四.三部分: 实验方法和步骤
5、从密封袋中取出所需板条,其它板条密封放回 4℃
6、除空白孔外,分别将不同浓度标准品/标本100ul/ 孔加入板条的相应孔中,标准品和标本应作双复 孔或三复孔。用封板胶纸封住反应孔,37℃孵育 90分钟。
7、洗板4次。 8、除空白孔外,加入1:100稀释的生物素化抗体(2a)
• 2、将浓缩洗涤液(4)用双蒸水稀释(1:20)。未 用完的放回4℃。
• 3、标准品:以标准品/标本稀释液(1b)1.0ml复溶冻 干标准品(1a), 静置15分钟后混匀,按说明稀释至 所需浓度,再进行倍比稀释至所需浓度。未用完 的复溶标准品放入-20℃保存, 稀释的标准品不应 重复使用。
• 4、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标本做适当倍数稀释(可 做预实验,以确定稀释倍数)。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免疫酶技术是本世纪6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免疫检测方法,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标记免疫技术。

1966年Nakene和Pierce共同发表了《酶标抗体:制备和抗原定位中的应用》,首先提出了免疫酶技术的基本原理。

1971年Engvall和Perlmann发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IgG含量》一文,使免疫酶技术成为一种实用的检测液体标本中微量物质的方法。

目前免疫酶技术已广泛用于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等。

由于其具有灵敏度高、试剂稳定、设备简单、操作安全等优点,近几年也将其应用到食品领域中来检测某些食品中的生理活性物质。

一、基本概念1、免疫:笼统地概括起来,免疫就是人和动物机体防御、排除外来物质(异物)进人体内,同时识别和清除体内死亡、变性物质和平定体内叛乱分子突变细胞,以保护和稳定自身的防护机制。

2、抗原:抗原是指那些能够诱导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和致敏效应淋巴细胞,并在体内外与之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反应的物质。

3、抗体:是能与相应的抗原专一性结合的蛋白质分子,和机体其他生物大分子一样是细胞的产物,分泌到体液中或表现在细胞表面上。

4、抗原、抗体反应:抗原和抗体在体外的反应亦称血清学反应。

这类反应可借助免疫学方法进行检测。

二、抗体定量检测方法及其原理定量分析抗体的常用方法有扩散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火箭免疫电泳法等。

1、免疫扩散法1.1、单向免疫扩散法原理:将待检抗原滴加于含相应抗体的琼脂板小孔中,经一定时间扩散后。

形成乳白色的沉淀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抗原的含量与沉淀坏直径成正比。

可以先用己知不同浓度的标准抗原制成标准曲线,再根据测试样品沉淀环直径的大小,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样品中抗原的相应含量。

1.2双向免疫扩散法原理:可溶性抗原与已知可溶性抗体分别加入相邻的琼脂糖凝胶板上的小孔内,在电解质存在下让它们相互向对方扩散。

当两者在最适当比例处相遇时,即形成一条清晰的沉淀线。

根据最大稀释度与已知标准品最大稀释度之比,可计算出抗体含量。

免疫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报告

免疫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报告

免疫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报告一、引言免疫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是一种常用于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方法。

该实验利用酶的特异性反应来定量或定性测定目标物在样品中的存在量。

本实验旨在通过免疫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目标抗原的存在。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 - ELISA板: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孔板 - 样品:待测的抗原溶液 - 阻断缓冲液:用于防止非特异性结合 - 洗涤缓冲液:用于洗涤ELISA板 - 特异性抗原抗体:用于与目标抗原结合 -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二抗:与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 - 底物溶液:用于酶的反应产生可测量的产物2.实验方法•准备ELISA板:加入特异性抗体溶液并孵育,以使其在孔板上固定•添加阻断缓冲液:加入阻断缓冲液,以防止非特异性结合•加入样品:将待测样品加入孔板,并孵育使其与特异性抗体结合•洗涤:用洗涤缓冲液洗涤孔板,以去除未结合的物质•添加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二抗:加入与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二抗,使其与目标抗原结合•洗涤:用洗涤缓冲液洗涤孔板,以去除未结合的物质•加入底物溶液:加入底物溶液,并孵育使酶反应发生•反应停止:加入反应停止液,以停止酶反应•测量吸光度:使用ELISA阅读器测量吸光度,得到结果三、实验结果与讨论本实验使用ELISA方法成功检测到了目标抗原的存在。

在测量吸光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样品中目标抗原与特异性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其他非特异性的物质则被洗涤缓冲液去除。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通过吸光度的数值判断样品中目标抗原的含量或存在与否。

通常情况下,吸光度数值越高,说明目标抗原的含量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ELISA实验时,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仪器的稳定性对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并对仪器进行校准。

四、实验结论免疫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是一种有效的检测目标抗原的方法。

通过特异性抗体与待测样品中的目标抗原结合,再通过酶的特异性反应,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吸光度来判断目标抗原的存在与否。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基本原理与结果解释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基本原理与结果解释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基本原理与结果解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用于检测特定抗原或抗体的存在与含量。

ELISA的基本原理是将待测样品(包括血清、尿液、细胞上清等)中的特定抗原或抗体与固定在试验板上的相应抗体或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并通过对这些结合物进行酶标记和酶底物的可观察物质转换反应来检测和定量目标物质。

ELISA试验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试验板涂布(Coating):将固定抗体或抗原溶液加入试验孔中,使其在孔底的固相材料上均匀覆盖,并通过二次交联方法固定在试验孔上。

2. 阻断(Blocking):加入一种无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溶液(例如牛血清蛋白,BSA),覆盖试验孔以消除试验系统的非特异性吸附。

3. 样品加入(Sample addition):将待测样品加入试验孔中,使其与固相抗体或抗原结合。

4. 洗涤(Washing):通过多次洗涤,去除未结合的物质,减少非特异性背景信号。

5. 标记抗体或抗原加入(Addition of labeled antibody or antigen):加入与待测样品中抗原(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酶标记(例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碱性磷酸酶-AP等)的抗体(或抗原),形成“抗原-抗体-酶标记抗体(或抗原)”复合物。

6. 洗涤(Washing):通过多次洗涤,去除未结合的酶标记抗体或抗原。

7. 酶底物加入(Addition of enzyme substrate):加入与酶标记反应产物结合并形成可观察物质的底物。

8. 反应停止(Stop reaction):加入酶反应停止溶液,终止底物的转化反应。

9. 读取结果(Readout):使用吸光度检测仪器测量试验孔中产生的可观察物质,如颜色产物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浓度。

通过测量吸光度值的变化,可以对目标物质的含量进行定量或半定量分析。

酶联免疫吸附法实验步骤

酶联免疫吸附法实验步骤

酶联免疫吸附法实验步骤
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检测特定的抗原或抗体。

以下是一般的酶联免疫吸附法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材料和试剂:包括抗原、抗体、控制样品和待测样品等。

2. 预处理样品:将待测样品加入适当的缓冲液,如PBS(磷
酸盐缓冲液)进行稀释和预处理。

3. 涂布抗原:将抗原溶液加入到孔板的孔中,并尽量避免产生气泡。

4. 孵育:将孔板放置在温度适宜的湿润箱中,孵育一段时间,使抗原与孔板表面结合。

5. 洗涤:将孔板倒置并轻轻敲打使液体排尽,然后用洗涤缓冲液(如PBS-T)冲洗孔板孔中的未结合的物质。

6. 加入第一抗体:将稀释好的第一抗体加入到孔板孔中,与抗原结合。

7. 洗涤:重复第5步,洗涤孔板孔中的未结合的第一抗体。

8. 加入酶标记的第二抗体:将酶标记的第二抗体加入到孔板孔
中,使其与第一抗体结合。

9. 洗涤:重复第5步,洗涤孔板孔中的未结合的酶标记的第二抗体。

10. 加入底物:加入染色底物,使酶催化底物发生颜色反应。

11. 反应停止:通过加入停止溶液,停止酶的催化作用,阻止底物继续反应产生颜色。

12. 测量吸光度:使用酶标仪或光度计,测量样品孔板中的吸光度。

13. 数据分析:根据吸光度值,分析样品中的抗原或抗体的浓度或相对含量。

以上是一般的酶联免疫吸附法实验步骤,具体的步骤可能会根据实验目的和试剂的不同有所调整。

免疫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报告

免疫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报告

免疫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报告免疫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报告免疫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简称ELISA)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检测和定量测定生物样本中特定抗原或抗体的存在。

本实验旨在通过ELISA法检测某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水平,以评估免疫系统的应答能力。

实验材料和方法:1. 样本制备:收集病毒感染后的血清样本,离心去除细胞和颗粒物,得到清澈的血清。

2. 酶标板涂布:将目标抗原溶液加入酶标板孔中,孵育一段时间,使抗原吸附于酶标板表面。

3. 洗涤:将洗涤缓冲液加入酶标板孔中,轻轻摇动,倒出液体,重复此步骤多次,以去除未结合的抗原。

4. 反应:加入待测血清样本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抗人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孵育一段时间,使抗体与抗原结合。

5. 洗涤:重复第三步骤,去除未结合的抗体。

6. 显色:加入底物溶液,使底物与HRP发生反应,产生可见的颜色。

7. 终止反应:加入终止液,停止底物与HRP的反应。

8. 测定:使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本中抗体的浓度。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操作步骤,我们成功地进行了ELISA实验,获得了一系列吸光度值。

通过绘制标准曲线,我们可以将吸光度值转化为抗体浓度。

进一步分析数据,我们发现不同样本的抗体浓度存在差异。

这表明,病毒感染后,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作为免疫应答的一部分。

讨论与分析:ELISA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实验方法,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和疾病诊断领域。

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ELISA法的可行性,并获得了关于抗体水平的有用信息。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样本制备的重要性。

样本的质量和处理方式会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在实验前,我们需要仔细选择和处理样本,确保样本中的抗原或抗体得到充分释放和稳定。

此外,实验中的洗涤步骤也非常重要。

洗涤的目的是去除未结合的抗原或抗体,以减少非特异性信号。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实验报告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实验报告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检测特定抗原或抗体的存在,进而了解其在疾病诊断、治疗监测和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固相免疫测定技术。

在实验中,首先将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固相载体(如微孔板)上,然后加入待测样本,通过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随后,加入酶标记的第二抗体,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

最后,加入底物产生可检测的信号(如颜色变化),通过光度计测定吸光度,从而定量分析抗原或抗体的含量。

实验材料:1. 微孔板2. 待测样本(血清、尿液等)3. 特异性抗体或抗原4. 酶标记的第二抗体5. 底物溶液6. 洗涤缓冲液7. 标准品8. 光度计实验方法:1. 准备微孔板,将特异性抗原或抗体稀释后固定在微孔板的孔中。

2. 将待测样本加入到相应的孔中,使其与固相的抗原或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3. 洗涤微孔板,去除未结合的样本。

4. 加入酶标记的第二抗体,使其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

5. 再次洗涤微孔板,去除未结合的第二抗体。

6. 加入底物溶液,使酶催化底物产生颜色变化。

7. 使用光度计测定各孔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本中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标准品,我们建立了标准曲线。

将待测样本的吸光度值代入标准曲线,计算得到样本中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实验数据表明,吸光度与抗原或抗体的浓度呈正相关,符合ELISA实验的预期结果。

实验讨论:本实验中,ELISA技术成功地用于检测特定抗原或抗体的存在。

然而,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如样本的稀释比例、酶标记抗体的活性、底物的稳定性等。

此外,实验操作的标准化和重复性也是保证结果可靠性的关键。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ELISA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流程,并成功应用于抗原或抗体的定量检测。

该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第3页
再加入酶标识抗原或抗体, 也经过反应而结合在固 相载体上。此时固相上酶量与标本中受检
物质量呈一定百分比。加入酶反应底物后, 底物被 酶催化成为有色产物, 产物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量 直接相关, 故可依据呈色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因为酶催化效率很高, 间接地放大了免疫反应结 果, 使测定方法到达很高敏感度。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第20页
2.1.2 包被方式 将抗原或抗体固定在过程称为包被(coating)。
换言之, 包被即是抗原或抗体结合到固相载体表面 过程。蛋白质与聚苯乙烯固相载体是经过物理吸 附结合, 靠是蛋白质分子结构上疏水基团与固相载 体表面疏水基团间作用于。这种物理吸附是非特 异性, 受蛋白质分子量、等电点、浓度等影响。
第18页
惯用检验方法为: 以一定浓度人IgG(普通为 10ng/ml)包被ELISA板各孔,洗涤后每 孔内加入适当稀释度酶标抗人IgG抗体,保温后 洗涤,加底物显色,终止酶反应后,分 别测每孔溶液吸光度。控制反应条件,使各孔读 数在吸光度0.8左右。计算全部读数 平均值。全部单个读数与全部读数均数之差,应 小于10%。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第1页
1. ELISA原理 ELISA基础是抗原或抗体固相化及抗原或抗
体酶标识。结合在固相载体表面抗原或抗体仍保
持其免疫学活性, 酶标识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 学活性, 又保留酶活性。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第2页
在测定时, 受检标本(测定其中抗体或抗原)与固相 载体表面抗原或抗体起反应。用洗涤方法使固相 载体上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液体中其它物质分 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固相免疫复合物上的抗原与酶标抗体 结合。彻底洗涤未结合的酶标抗体。此 时固相载体上带有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 物质的量正相关。 夹心式复合物中的酶催化底物成为有色 产物。根据颜色反应的程度进行该抗原 的定性或定量。
(3)加酶标抗体

(4)加底物显色

注意事项
• 现多采用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特异性的单克隆抗 体做固相化和酶标抗体,则受检样品和酶标抗体 可一次性加入,简化流程,缩短反应时间。 • 若标本中待测抗原浓度过高,抗原可分别与酶标 抗体和固相抗体结合而不形成抗体—待测抗原— 酶标记抗体复合物(类似于免疫沉淀反应中抗原过 剩时的后带现象),使最终结果低于实际含量(钩 状效应),甚至出现假阴性现象。因此对此类标本 应适当稀释后再测定。 • 当血清中存在类风湿因子(RF)时,类风湿因子 (RF)可充当抗原,而形成固相抗体-类风湿因 子-酶标抗体夹心复合物,从而出现假阳性结果。
黄曲霉毒素B1(AFB1)酶联免疫定 量检测方法
• 实验所需提供的耗材物品:微孔板包被有AFB1BSA5个浓度的AFB1标准溶液(各0.5mL)。标准1: 0ng/mL可直接使用;标准2:0.1ng/m可直接使用; 标准3:0.2ng/mL可直接使用;标准4:0.5ng/m 可直接使用;标准5:1.0ng/m可直接使用;抗AF B1单克隆抗体溶液(6mL)可直接使用;酶标物 (12mL)可直接使用;显色液(12mL)可直接使用; 终止液(6mL)可直接使用;浓缩洗液(30mL) 稀释 使用;微孔板酶标仪(可于450nm处测定)、振荡 器、粉碎机、微量移液器;量筒、漏斗、容量瓶、 快速定性滤纸;氯化钠(分析纯)、甲醇(分析纯)、 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1.将抗体包被在固相载体上。 2.如样品中含有抗原,则优先 竞争结合抗体,结合 为抗原抗体复合物。 酶 3.同时加入酶标记抗原,抗原 酶标记抗原 没有结合的位点酶标记抗原 抗原 去占据,则结合为酶标记抗 原-抗体复合物。 抗原 4.酶催化底物并显色。 抗体
固相载体
酶标抗原竞争法示意图
(四)双位点一步法
(五)捕获法测IgM抗体
• 血清中针对某些抗原的特异性IgM常和特异 性IgG同时存在,后者会干扰IgM抗体的测 定。因此测定IgM抗本多用捕获法,先将所 有血清IgM(包括异性IgM和非特异性IgM) 固定在固相上,在去除IgG后再测定特异性 IgM。操作步骤如下:
1)将IgM抗体连接在固相载体上,形成固相抗体IgM。洗涤。 2)加入稀释血清标本:保温反应后血清中的IgM抗体被固相抗 体捕获,洗涤除去其他免疫球蛋白和血清中的杂质成分。 3)加特异性抗原试剂:它只与固相上的特异性IgM结合。洗涤。 4)加入针对特异性的酶标抗体:使之与结合在固相上的抗原反 应结合。洗涤。 5)加底物显色:如有颜色显示,则表示血清标本中的特异性 IgM抗体存在,是为阳性反应。
• 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抗原时,如应用针对抗原分 子上两个不同抗原决定簇的单克隆抗体分别作为 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则在测定时可使标本的加 入和酶标抗体的加入两步并作一步。
这种双位点一步不但简化了操作,缩短了反应时 间,如应用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测定的敏感 性和特异性也显著提高。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使测 定抗原的ELISA提高到新水平。 在一步法测定中,应注意钩状效应(hookeffect), 类同于沉淀反应中抗原过剩的后带现象。当标本 中待测抗原浓度相当高时,过量抗原分别和固相 抗体及酶标抗体结合,而不再形成夹心复合物, 所得结果将低于实际含量。钩状效应严重时甚至 可出现假阴性结果。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方法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 ELISA
主要内容
• • • • 什么是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 ELISA的原理 ELISA的类型和方法 ELISA的应用实例
酶免疫组化 酶免疫技术 酶免疫测定 非均相酶免疫测定 液相酶免疫测定 均相酶免疫测定 固相酶免疫测定
• ELISA 普遍用作非放射性同位素的成键化 验. 在这种方法中, 通常标准配体是固定的, 通过加入溶液相受体或蛋白质来使之成键. 通过加入与受体特异性反应的抗体来定量 成键的受体, 而且最初抗体的量以加入第二 种能显色的抗体测量. 第二种抗体能识别抗 体的末端, 在其末端的碱性磷酸酯或过氧化 物酶等与酶发生反应, 从而使溶液显色.
(二)ELISA间接法测定抗体
包被固相载体: 用已知抗原包被 固相载体 加待检标本: 使相应抗体与固相抗原结合 洗涤,除去无关的物质 加酶标抗抗体: 与固相载体上抗原抗体 复合物结合;洗涤,除去 未结合的酶标抗抗体
加底物 显色 根据颜色反应的程度进行 该抗原的定性或定量测定
该法的优点是只要变换包被抗原就可 以利用同一酶标记抗体。成功的关键 在于高纯度的抗原。 在病源抗体的检测中有很好的应用
• (六)应用亲和素和生物素的ELISA
(一)双抗体夹心法(double antibody sandwich method )
• 1、实验步骤
(1)将特异性抗体与固相载体连
接,形成固相抗体

形成固相抗体后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体 及杂质。
(2)加受检标本
• 使之与固相抗体接触反应一段时间,让 标本中的抗原与固相载体上的抗体结合, 形成固相抗原复合物。洗涤除去其他未 结合的物质。
• 利用样品中的盐酸克伦特罗能与酶偶联克 伦特罗竞争性的与固相载体上已被包被的 克伦特罗结合,具体步骤:
克伦特罗抗体加入 到已被包被克伦特 孵育、洗涤 罗抗体的微孔板内 加入克伦特罗酶 标记物和待测样 品 酶基质和发 色剂加入到 孔中并孵育
洗涤
450nm处侧 吸光度
加入反应停 止液
• 吸光度与样品中盐酸克伦特罗的浓度成反 比,即样品中盐酸克伦特罗多,则被抗体 结合酶标克伦特罗抗原少,颜色浅,反之 则深,用目测法或者仪器法与盐酸克伦特 罗标样比较来判断样品中盐酸克伦特罗的 含量。
植物毒素如罌粟硷、吗啡、藻类毒素
苯并芘
河豚毒素
LISA在疾病诊断中 的作用
ELISA检测 “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 ELISA在结缔组织病早期诊断中的 应 用检测抗异质性胞核核糖蛋白A2 (hnRNPA2)/类风湿性关节炎(PtA) 33抗体 ELISA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
ELISA在饲料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盐酸克伦特罗)
ELISA应用实例
ELISA在饲料安全检测中的 应用
饲料中盐酸克伦特罗的测定 饲料中毒素的测定(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 简曲霉毒素 ) 饲料中有害微生物的快速筛检 (如沙门氏菌 ) ELISA用于农药残留 的检测
甲胺磷残留分析 甲基对硫磷残留分析 呋喃丹残留分析
农药的检测
主要有除草剂与杀虫剂两大类 例如 杀暝松( FN )、 甲氟磷酸异已酶( SOMAN )、 草不绿( Alachor )、 西维因( Carbaryl )、 多菌灵及克菌丹( Captan )等
为了克服本法的缺陷,充分利用其优点,可采用以 下对策: 1.增加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的浓度,以适应抗原 浓度更高的样本。 2.将待测样本稀释一定的比例,以与固相抗体和 酶标抗体的浓度比例相适应。此法在临床实验室最 简便实用 此方法无毒无污染、高度敏感、特异,消除钩状效 应的方法简便易行,其仍不失为临床实验室的首选 方法。 此法主要用于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EP),该测定 临床上主要应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
一、ELISA的原理
它采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反应将待测物与酶连接, 然后通过酶与底物产生颜色反应,用于定量测定。 测定的对象可以是抗体也可以是抗原。
在这种测定方法中有3种必要的试剂: ①固相的抗原或抗体(免疫吸附剂) ②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标记物) ③酶作用的底物(显色剂)
测量时,抗原(抗体)先结合在固相载体上,但仍保留其 免疫活性,然后加一种抗体(抗原)与酶结合成的偶联物 (标记物),此偶联物仍保留其原免疫活性与酶活性,当 偶联物与固相载体上的抗原(抗体)反应结合后,再加上 酶的相应底物,即起催化水解或氧化还原反应而呈颜色。 其所生成的颜色深浅与欲测的抗原(抗体)含量成正比。
酶及其底物
酶结合物是酶与抗体或抗原, 半抗原在 交联剂作用下联结的产物。是ELISA成败的 关键试剂,它不仅具有抗体抗原特异的免 疫反应,还具有酶促反应,显示出生物放 大作用,但不同的酶选用不同的底物 ,将 得到不同的颜色反应.

辣根过氧化物酶
底 物
邻苯二胺 四甲替联苯胺 氨基水杨酸 邻联苯甲胺 2,2‘-连胺基-2(3-乙基-并噻 唑啉磺酸-6)铵盐 4-硝基酚磷酸盐(PNP) 萘酚-AS-Mx磷酸盐+重氮盐 ABTS+HRP+葡萄糖 葡萄糖+甲硫酚嗪+噻唑兰 甲基伞酮基半乳糖苷(4MuG) 硝基酚半乳糖苷(ONPG)
显色 反应
橘红色 黄色 棕色 兰色 蓝绿色
测定波长
492 460 449 425 642 400 500 405 420 360,450 420
碱磷酸酯酶 葡萄糖氧化酶
黄色 红色 黄色 深蓝色 荧光 黄色
β-D-半乳糖 苷酶
ELISA的类型和方法
• • • • • (一)双抗体夹心法 (二)间接法 (三)竞争法 (四)双位点一步法 (五)捕获法测IgM抗体
检测实验中酶免疫分析程序
1、浓缩洗液为10倍浓缩液,使用时与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按体 积比1:9稀释后使用。 2、取所需数量的板条插入微孔架,用洗液洗涤微孔板3min×2 次。 3、加入50mL标准品或处理好的样品到微孔,记录样品及标准 的位置,每个标准和样品必须使用新的吸头。 4、加入50mL抗体溶液到每个微孔(注意移液器管尖不要接触到 孔中的液体,避免交叉污染)中,37℃孵育90min。甩掉孔中 液体,用洗液洗涤微孔板3min×3次,最后一次应在吸水纸 上拍打以完全除去孔中液体。每孔加入酶标物100mL,37℃ 孵育60min。用洗液洗涤微孔板3min×5次,最后一次应在 吸水纸上拍打以完全除去孔中液体。 5、每孔加入显色液100mL(2滴),37℃孵育10~12min。 6、每孔加入终止液50mL(1滴),立即用酶标仪在波长450nm处 测定吸光度值(OD值)。在定量分析中,显色液和终止液需要 用移液器准确量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