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观课有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

在春风送暖的人间四月,我有幸观摩了王崧舟老师的一节古文课——《爱莲说》。自上课伊始,王老师的诗意课堂便随处飘荡着清香、淡雅的莲花香味,让人沉浸其中,那沁人心脾的诗意语文带给人美的享受,让人难以忘怀。王崧舟老师在交流时说:“学语文就是学文化,要将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深度融合。”他的这节《爱莲说》,不仅向老师们展示了精湛的教学技巧、精美的教学设计,还向我们传播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立德树人是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如何在语文学科中落实立德树人?如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熏陶,从而获得必备的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王老师的这节课给我们做出了绝佳的示范。

识莲花:了解莲花隐喻

这节课看似以花导入,实则带领学生们由诗词入手认识了陶渊明眼中、心中的菊花,认识了备受世人追捧的牡丹,看似简单平淡的设计实则独具匠心,这里以菊花、牡丹为例,以诗词为介,让学生在品味诗词中感受到花的意向,虽在写花,但又在花中包含了隐逸、富贵的意向,又提前引入周敦颐的“莲之爱”与“菊之爱”、“牡丹之爱”的对比上来,独辟蹊径,不落俗套。

品莲花:认识莲花品性

王老师在这一环节巧妙地设计了两个主问题,都以连线题的形式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王老师将这部分对莲花的描写展开剖析,引发学生思考:莲的颜色、姿态、花茎、叶柄等在作者眼中都有独特的美,为何作者对莲花的细节描写上只停留在花茎、叶柄,而极具药用价值的莲叶、莲藕却隐去不写?学生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与莲花相对应的——君子美德。随后,王老师又出示了这样的连线题:

进而通过反复朗读,学生已将莲的品性与君子的美德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王老师又适时地进行写法渗透——借物喻人。

颂莲花:赞扬如莲花般的君子

本以为介绍了莲花的品性、君子的美德已是课的完美结局,没想到王老师将《爱莲说》又升华到更高的高度,在补充了作者周敦颐的三个小故事之后,王老师又让学生领略了“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圣洁之士的精彩人生,其中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文学家鲁迅,有“三十无奇功,誓把区区七尺还天公”的周恩来总

理。他们同为周敦颐后人,又完美传承了洁身自好、刚正不阿的君子美德。

从周敦颐到鲁迅,再到周恩来这是家风的传承,在王崧舟老师的这节课上我们看到的是经典的传承,是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王老师在这节课中完成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在教与学中触摸传统文化的根与源,在品与读中领略传承千年的民族精神,经典的蕴藉得以代代延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