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案例及反思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优秀7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优秀7篇)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的7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是由作者精心整理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认识分数》教学反思篇一“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是小学阶段一堂必不可少的概念课,他为我们以后学习小数认识,性质及分数意义等内容奠定基础,下面我想就这节课设计时的一些想法以及教学后的反馈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一、巧设悬念导入,有效组织教学在教材的编排中是一次编排有关分数的内容,一次正规的学习分数,但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感知过分数。
在这节课的导入部分,从学生熟悉的平均分讲起,抓住新旧知识的较佳切入点,进入新知识的学习更有效地组织学生去探究新知。
二、重视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参与度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课堂上,教师讲得再好,教学环节设计的再恰当,如果没有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那也只是一相情愿,不能实现让不同学生得到不同发展。
我在学生认识时,先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上色,让全体学生参与体会,分数是在平均分基础上形成的,然后出示图形请同学判断能否用表21示,说一说理由。
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写一写,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个个动手操作,积极动脑探索,从而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学习兴趣一下子高涨起来。
三、设计层次性练习,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通过判断题,读写分数等基本练习,进一步巩固分数的相关知识,利用思考题中的色块图,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我想通过一系列练习的设计和安排,既巩固所学的新知,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
总之,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认识分数》教学反思篇二“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对具体情境中分数的意义作出解释,有条理地运用分数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
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2篇)
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分数的初步认识》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且能比较它们的大小,从而知道将分数应用到生活中。
但是由于分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只根据字面的意思根本不能很好地掌握,因而这堂课我以“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纸片为道具,结合白板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去发现数学知识。
通过6个新课的学习和4个练习课结束了本单元的学习。
从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1、由于分数概念的抽象性,因而我通过让学生在分苹果过程中导出“一半”,从而顺利解说“二分之一”的写法以及读法。
这样学生不仅能理解“二分之一”,还能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为接下来学习的几分之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是在比较同分子分数大小和同分母分数大小时,暴露出问题,学生无法区分同分子和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关系,出现概念混淆的现象。
我借助数形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但是离开图后,学生概念模糊,经常张冠李戴,错误率较高。
2、由于班级中有些学生不是很活跃,因而我在“说写分数”、“比大小”、“智力冲刺”等环节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这样学生就不会怕出糗而“保持沉默”。
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但是合作学习的过程也出现小插曲。
有些问题一个组内没有一位同学可以找到正确的解答方法。
3、课堂效果虽然不错,但是课后效果并不理想,导致新知识没有一个良好的消化过程,所以加大了课堂的容量,加长了学习的时间。
从以上的问题中,我思考到:学习一定要有一定的过程,要让学生学会在做中学,所以后阶段也为学生准备一些相对应的复习资料,保证每天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2)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分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同时也有了一些教学反思。
以下是对这次教学的反思总结:首先,我发觉学生对于分数的概念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课前的知识导入中,我通过讲解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进行了铺垫,但在后续的实际操作中,仍有部分学生存在一些模糊和错误的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与反思
“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与反思结合“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反思科学而高效的教学设计与策略,让课堂教学逐步精致起来,使学生的智慧在课堂上得到启迪与优化。
标签:教学设计;精致课堂;有效一、前言如果说一堂课的流畅有赖于教师课前的充分预设,那么一堂课的精致则更要求教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乃至每一句话的精心思考。
下面,就小学六年制数学第五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探讨一下自己的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内容,三年级的学生是初次接触,虽然他们已经在生活中体验过“一半”的概念,但还无法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理性的認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性地认识分数的初步含义,并能体验分数的由来是“平均分”的结果。
本节课要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达到多容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目标,为学生的认知做好指引。
二、教学案例片断1:情境——冲突。
师:同学们,丁丁和当当在野餐活动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和“数”有关的问题,怎么样,要不要一起来看一看?(投影:4只苹果、2瓶矿泉水和1块蛋糕)能帮他们把东西分一分吗?4个苹果,谁先来?(每人分得2个苹果)2瓶水呢?(每人分得1瓶水)同学们,每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我们把它叫作什么?(平均分)可是,蛋糕只有1个,还能平均分给2个人吗?(能)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呢?(半个)那这半个该怎么表示呢?请大家大胆想象一下。
(教室里先是沉默,随后逐渐活跃起来,一个个争着发言)生:可以画图来表示。
(不一会儿,黑板上画了很多的图形,如圆的一半、长方形的一半,原来几个不明白的同学恍然大悟)生:可以用数1的一半表示。
生:1的一半是什么数呢?生:可以用算式1÷2表示,还可以用0.5表示。
师:真不简单,没有学过的知识竟有如此的创造性,老师真的很佩服你们。
其实我们可以用“1/2”来表示,这种数大家认识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它们,好吗?(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片断2:活动——建构。
师:同学们,这是蛋糕的1/2,瞧,老师这儿还有一张长方形纸,那它的1/2又该怎么表示呢?拿出老师为你准备的长方形纸,折一折、涂一涂。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
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及计算方法上,分数与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
本册教材主要是借助操作、直观,从“部分—整体”的角度初步认识分数。
安排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计算的目的也是为了理解分数的含义。
安排分数的简单应用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用分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沟通除法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成功之处:1、借助直观操作,理解分数的含义。
在教学中,首先通过分一个物体,如一块月饼、一个圆、一张长方形纸和一张正方形纸,让学生理解不管是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分子就是几。
在整个例1和例2的教学中,学生发现我们所得到的分数都只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
其次,对于平均分的教学要尤为重视,分数必须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分数,我们通常所说的分数线实际上就是表示平均分的含义。
2、注重多元表征之间的转换,理解分数的含义。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利用分月饼的现实情境,在平均分的活动中得出用1/2、1/4表示;然后用一个圆、一张长方形纸,在平均分的活动中得出用1/3、1/5表示。
通过这样多种外在的表征方式,实现由平均分物体到图形表征,最后抽象出分数的数学符号,体现了“行为”“图形”“符号”等多元表征方式之间的转换,做到了顺向思维的引导;最后又通过折一张正方形纸表示出它的1/4,这是根据给出的分数符号进行的回溯操作活动。
多元表征之间的转换实质上就是在“有来有回”的过程中实现的,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就可以建立起“行为”与“符号”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76页、77页和78页。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主要让学生认识有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本节课,我采用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路上,猪八戒去化缘,看到西瓜,平均分成了四份,这时问学生一份是其中的几分之几?(复习分数的意义)紧接着,孙悟空分桃子,6个桃子分成两份,一份是其中的几分之几;12个桃子,一份是其中的几分之几;100个桃子呢?一筐桃子呢?学生总结:一些桃子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
接下来的活动内容,学生按照要求各自在图上分一分、涂一涂,再重点讨论操作时的思考过程,突出:把一盘桃子平均分成了几份?是学生认识到:不管一盘桃有几个,只要是将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盘桃子二分之一。
教学例2时,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认识二分之一的学习经验,主动开展思考和讨论。
可以先要求学生在教材提供的实物图上各自分一分、填一填,再通过交流,引导他们把三分之一的含义表述清楚。
最后,还可组织适当的比较:例2和例1都是分6个桃。
使学生认识到:平均分的份数不同,表示每一份的分数也就不同。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2“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是小学阶段一堂必不可少的概念课,他为我们以后学习的小数认识、性质及分数的意义等内容教学奠定基础。
现代数学理论认为,数学活动就是“用数学”的具体体现,其核心就是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动中,把数学知识发现和“再创造”出来,并能灵活的实践运用。
因此,教师如何组织学生获得有效的活动经验,使学生的智慧受到挑战,从而有效领悟分数概念,这里我就结合本节课教学谈一些自己粗浅的想法: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及反思6篇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及反思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合同方案、演讲稿、作文大全、教案、述职报告、调查报告、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contract proposals, speeche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s, job reports, investigation repor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及反思6篇优秀的教案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制定完善的教案可以有效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及反思6篇,感谢您的参阅。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通用5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通用5篇)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篇1教学背景:最近,我在教《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确实感到有点头疼。
因为我一直认为对于分数的含义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所以,我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还费尽心思设计了教案,准备把要学的知识点都有讲得非常透彻、到位。
但结果,在上课时,许多学生都觉得很简单,他们不停地插话,打乱了我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可让他们做作业时,却是错误百出。
但是不让他们插嘴,专心听我讲,结果他们兴致全无,趴在桌上不想听课。
我真是不知该如何办才好,一下课,甚至还埋怨这些学生真是太放肆了!后来,我停止了抱怨,开始反思:如何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呢?对!就是要让学生亲历实践活动,倡导自主学习。
案例描述:一、游戏导入:(用掌声表示数)1.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当第3小题口述后,学生没有击掌,有的学生窃窃私语,有的学生紧锁眉头,此时,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地思索(进入了状态)。
2分钟过去了,一个学生站起来问:“邱老师,这半个苹果该怎样表示呀?”接着我就顺水推舟对大家说:“是啊?你能用手中的圆形纸折出半个来吗?(学生兴趣盎然,待学生折出之后)二、自主探索,体验分数师(用期待的目光追问):怎么表示这半个苹果呢?生1:可以说“一个苹果的一半”。
生2:可以画出半个苹果“D”生3:可以用1/2表示。
生4:可以用0.5表示。
……师:同学们刚才都说得很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类似这样不足一个苹果的情况,用整数是无法表示的,在数学中引入了分数,就象刚才第3位同学说得可以用1/2这个分数来表示这个苹果的一半,现在谁能说出1/2这个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呢?(在学生认识了1/2这个分数之后)师:你能用手中的长方形纸折出它的1/2吗?(学生动手折纸表示后反馈)生1:可以折成……生2:可以折成……师:你还能用手中准备好的各种形状的纸折出你想认识的其它分数吗?(学生信心十足地说:“能”,并且表现出非常感兴趣的样子。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6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演讲稿、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教学总结、事迹材料、优秀作文、教学设计、合同范文、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summaries, deeds materials, excellent essays, teaching designs, contract sampl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6篇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一、情境激趣,认识生活中的分数本节课选用了学生熟悉的情境:野炊时分东西。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
2、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彩笔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主题图:分月饼中秋节到了,妈妈把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孩子,每人分得多少?2、引导学生思考:用一个整数无法表示每人分得的月饼数量,从而引出分数。
(二)新授1、认识二分之一(1)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 。
(2)指导学生读写 1/2 ,强调分数线、分母、分子的含义。
2、认识四分之一(1)出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每份是这个正方形的几分之一?(2)得出每份是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写作:1/4 。
3、折一折,涂一涂(1)让学生用手中的圆形、长方形纸片折出自己喜欢的分数,并涂上颜色。
(2)小组内交流展示。
4、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1)出示同样大小的圆形,分别平均分成 2 份、4 份、8 份,取其中的一份,比较它们的大小。
(2)引导学生发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
(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对分数的认识。
2、游戏:我说你拿。
老师说分数,学生拿出相应的纸片。
(四)课堂总结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概念、读写方法以及比较大小的方法。
六、教学反思在本次“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反思:成功之处:1、情境导入有效通过中秋节分月饼的情境,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到整数无法准确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从而自然地引出分数的概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案例
2.问题导向激发思考: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问题设计层次分明,有助于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性质和运用。
3.设计富有激励性的评价方式,如表扬、小红花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反思,使学生在反思中积累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分苹果、切披萨等,提出问题:“如何表示一个苹果被平均分成了几份?”引发学生对分数的好奇心。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借鉴,共同提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中受益。
3.教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合作学习的自我反思,培养学生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及时、全面的评价,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问题导向
1.提出具有挑战性和引导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掌握分数知识。
2.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性质。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共同探究分数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和反思【9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和反思【9篇】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篇一“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
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
由于分数概念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
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而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时的教学是笔者在这次去希望小学上的内容。
新课开始,我是从旧知识引入,关键是要牢牢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切入点,“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
所以教学一开始,我先让学生回答把8个苹果和4个苹果平均分装在两个盘子里,每个盘子可以装几个?把8个苹果、4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后,每一份的个数可以用整数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在黑板上演示。
接着我出示“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个盘子里可以装多少个?”学生就回答半个苹果,老师就问:半个苹果是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得到的一份就是半个苹果,那这半个苹果你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数字来表示呢?在学生猜测不定的过程中,我就告诉他们用一个新朋友来表示“分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要学习的新内容),并出示课题。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教学四分之一时我先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四份(同桌同学互相合作),然后把其中的一份画上阴影,我巡视一周,发现大多数同学会平均分成四份,但不能把其中的一份画上阴影。
接着我就指导学生操作,又把几个同学的作业展示给大家看,再让学生进行修改自己的作业。
通过这样的操作练习,学生能更加理解对折两次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
由于实践目的明确,方法得当,把学生的认识推向深入,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折法,课堂上出现了几种类型正确折法,根据黑板上学生的操作练习提问:所表示的部分是这个长方形的四分之一吗?这时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精选5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精选5篇)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教学中,我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在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能力发展、思想品德及个性心理品质养成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
同时,由于学生的个性素质存在差异,教学中,也尊重了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异,要求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学习水平。
在本节课中,我既解决了后进生学习难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了学习上的自卑心理。
如他们也都能用纸折出这样的分数来,从而建立起分数概念的表象,初步理解分数概念的含义,树立起学习上的自信心,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也为他们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如有的学生在折纸时表示出了这个分数。
又如在练习中学生能针对不同的整体判断出?所表示的几分之一等。
这样既防止他们产生自满情绪,又让他们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在完成这种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在本节课中,充分地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是有主动学好数学的愿望和潜能,课堂气氛民主、活泼、开放,既尊重学生的人格,也尊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掌握数学知识。
如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纸表示出自己想认识的分数等。
在课堂中,积极地创设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探索的余地,让学生能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
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
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和反思(精选4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和反思(精选4篇)《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反思篇1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新课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数学第五册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分数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
本节课的目标定位是:1.体验平均分;初步理解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一、通过对“一半”的认识,理解“一半“的含义1.说一半是多少:(1)全班同学的一半(2)一组同学的一半(3)一个圆的一半2.说说一半是怎么分的?(平均分成相等的2分,两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3.所有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个数来表示呢?像全班同学的一半是用20表示、一组同学的一半是用5人表示,我们能说清它有多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类似这样一个圆的一半的情况,我们无法用所学的数说清它到底有多大。
于是在数学上引入了分数,就象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这个圆的一半。
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来表示。
4.折一折:在正方形纸上折出二分之一,涂色表示二、动手操作,理解四分之一1.你能折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能折吗?2.折好涂色表示四分之一,交流。
(学生对二分之一有了初步认识后,对折四分之一感到很顺利)3.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通过这一折,学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3.辨析:哪几个图形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说明理由。
三、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1.折过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折一折,取一份用分数表示吗?学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们通过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数很兴奋。
2.折出了这么多的分数,你觉得谁折的分数大?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三十二分之一最大,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并且还说了理由:32比8大,当然1/32大。
一些学生发现越折越小了,觉得1/32是最小的。
《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教后反思(3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教后反思这个文件是数学教学后的反思文档,主要是对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下面是我对这个文档的一些初步认识:1. 文档的目的:从标题可以看出,文档的目的是让教师对自己的数学教学进行反思和提升,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态度,说明教师在意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
2. 内容结构:根据标题可大致推测文档的内容结构是:介绍教学过程中所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分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3. 关键词:从标题中提取的关键词有“分数”、“认识”、“数学教学”、“反思”等。
从关键词可以初步猜测,文档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关于数学教学中分数的教学过程和相关认识的反思与分析。
4. 目标读者:由于该文档是数学教后反思,主要面向的读者是该课程的教师,目的是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5. 可能的内容包括: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利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的培养,以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
此外,还可能会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只是根据标题对文档进行初步认识,具体的内容和结构仍需要根据实际阅读文档来进行确认。
《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教后反思(二)我对《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教学进行了反思,下面是我的反思总结: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并能够比较不同分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先通过引入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分数的应用。
然后我给学生展示了不同形状的图形,并让他们通过画图的方式感受不同分数所代表的面积或长度。
接着我通过实际的物品,比如苹果和橙子,让学生体会分数的概念。
最后,我引入了分数的表示方法,教授学生如何读写分数,并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效果:通过课堂观察和练习结果的评估,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能够理解分数所代表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并能够使用分数进行比较。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通用5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通用5篇)《分数的初步认识》篇1[案例]片断一在引入新课阶段,师出示一道猜规律题:师:屏幕上第一行有8块饼,第二行有4块饼,你认为这里面可能有什么规律?生1:每行减少4块。
生2:后一行是前一行的一半。
教师出示第三行的2块饼生:它的规律是后一行是前一行的一半师:那接下去是多少呢?生:一块。
师:再接下去呢?生:半块。
师:你能用手中的圆形折出半块来吗?生折出后师:怎么表示这半块饼?生1:可以用“半块饼”表示。
生2:可以说“一块饼的一半”。
生3:可以画出半块饼“D”。
生4:可以用表示。
……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类似这样不足一块饼的情况,用整数是无法表示的,在数学上引入了分数的概念,就象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可以用这个分数表示这块饼的一半。
现在谁能说出这个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呢?片断二在学生认识了和这两个分数之后,师出示题目:你能用手中的长方形纸表示出吗?生动手折纸表示后反馈。
生1:可以折成生2:可以折成师:你还能用手中的各种形状的纸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其他分数吗?生动手操作后反馈生1:我用正方形纸表示出。
生2:我也是用正方形纸表示出。
生3:我用图形表示出。
生4:我用长方形纸表示。
生5:我用长方形纸表示。
……片断三在巩固练习阶段,在进行了基本练习之后出示了一道提高的练习。
在下图中?处是原图的几分之一?(演示,逐步出现,逐步练习)师:(课件先在1处出现问号),谁能很快说出它是原图的几分之一?生:师:(课件出示第2处问号),谁又能很快说出它是原图的几分之一呢?生:师:(课件闪烁演示!)谁能说出问号处是的几分之一?生:师:(课件闪烁演示!)你还能说出问号处是的几分之一呢?生:师:(课件演示出示第3处问号)你能仿照2处问号说出你的想法吗?生1:它是原图的生2:它是小的生3:它是的生4:它是的[反思]一、注重教师的启发引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在本节课中,教师充分地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是有主动学好数学的愿望和潜能,课堂气氛民主、活泼、开放,教师既尊重学生的人格,也尊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掌握数学知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5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5篇)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本节课从本班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与生活经验出发,我选择了教材中的活动编排。
在教学中充分地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是有主动学好数学的愿望和潜能,课堂气氛民主、活泼、开放。
先创设分桃子的情境,让学生迫切地感到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新的问题,产生学新知识的必要性。
但在这节课中,我所设计的情境没有发挥作用,因为学生已有分东西的经验,感觉这个情境没有出现的必要,更为重要的是,分数这一数学符号产生的必要性没有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
通过上色,折纸等活动,学生对分数都有了初步的认识也能表示简单分数。
但是学生的语言表达比较滞后,没从低级向高级提升,要适时给学生示范一下语言上的陈述,让学生进行模仿。
对学生学习进程的跟进没有把握好,没有充分利用好课堂中生成资源。
本节课的小组活动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能有序的进行,并达到了活动的目标。
学生在活动中能相互交流,做到人人参与。
在活动中给学生“活动小秘决”让学生都能明确自己活动目的与步骤,我认为这个方式是小组活动有序开展的关键。
小组长在本次活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说明我们班采用不频繁换组长,让每个组长都以半个学期为一任,并进行小组长培训工作有了一定的成效。
但对同质分组与异质分组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也是我们课题实验的下一个试点。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2《认识几分之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92—93页内容。
这节课也是本人在这学期执教的教研公开课。
集体备课和多次试教,让我在收获中成长。
现将执教中的反思作简单的文字记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7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7篇认识分数教学反思篇一这节课是学生和分数第一次正式见面,是学生学习分数知识的起始课,对后继学习非常重要。
课后我仔细回想课堂上的点点滴滴,我做以下反思:一、创设情境,架设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
”本课我从创设“分食物”的情境入手,唤起学生对“平均”分的直觉,从“一半”这个生活经验开始,让学生认识分数的意义。
这样的教学设计,真正地唤醒了学生已有的认知,沟通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二、自主探究,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的,是在认识整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
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
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概念。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
我们看到,教师给了学生思考的自由,给了学生活动的空间和时间。
比如折纸,老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想一想涂色部分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
三、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教学是学生思维被激活的一个活动,让学生自己独立去发现,科学上已经被发现的东西,是由学生的生活世界走向数学王国的活动过程。
在教学中也不止一次的闪现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例如,在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学生折出了三种方法,这进一步实现了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设计意图,在之后的折一折,折一折表示自己喜欢的分数中,学生各式各样的折法和涂色方法都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体现。
总之,这节课目标比较明确,但是,反思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由于准备时间比较仓促,有一些细节处理得不够妥当。
从这一点,我得到启示,作为一个教师,必须不断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更要研究学习过程,善于思考,找到教学的切入点,加强课堂的驾驭能力。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篇二《分数的初步认识》主要内容让学生认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并借助直观手段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和反思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新课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数学第
五册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分数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
本节课的目标定位是:
1.体验平均分;初步理解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
一、通过对“一半”的认识,理解“一半“的含义
1.说一半是多少:
(1)全班同学的一半
(2)一组同学的一半
(3)一个圆的一半
2.说说一半是怎么分的?(平均分成相等的2分,两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3.所有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像全班同学的一半是用20表示、一组同学的一半是用5人表示,我们能说清它有多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类似这样一个圆的一半的情况,我们无法用所学的数说清它到底有多大。
于是在数
学上引入了分数,就象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这个圆的一半。
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1/2来表示。
4.折一折:在正方形纸上折出二分之一,涂色表示
二、动手操作,理解四分之一
1.你能折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能折吗?
2.折好涂色表示四分之一,交流。
(学生对二分之一有了初步认识后,对折四分之一感到很顺利)3.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通过这一折,学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3.辨析:哪几个图形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说明理由。
三、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
1.折过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折一折,取一份用分数表示吗?
学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们通过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数很兴奋。
2.折出了这么多的分数,你觉得谁折的分数大?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三十二分之一最大,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并且还说了理由:32比8大,当然1/32大。
一些学生发现越折越小了,觉得1/32是最小的。
(这时教师也不表态)
4.故事:
猪八戒分西瓜:一次,唐僧派猪八戒前去探路,谁知去了好久也不见回来。
于是派孙悟空去找。
原来猪八戒在美滋滋的吃西瓜。
刚咬第一口,悟空就从天而降。
孙悟空说:“我吃西瓜的二分之一。
”八戒心里一直想多吃点,听了高兴极了,说:”我可要吃八分之一。
”学生这时候就议论纷纷了,到底谁吃的多呢?这下大部分同学认为孙悟空吃的多,因为他吃了西瓜的一半;一些认为猪八戒吃得多。
课件演示:分西瓜(通过直观演示:大家一致认为八分之一比二分之一小。
并且学生发现:平均分的份数多了,它的一份就小了。
)5.回到折纸时的分数比较,1/8和1/32的比较,这时候,同学们都笑了,原来不能直接用32与8的比较来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认识上提升了。
理解了分母越大,平均分的份数就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
四、练习运用(略)
反思:
一、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分数
1.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
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
2.以往我们在初次教学分数时,总是以单个的物体的进行平均分,然后“半个”无法用整数表示的时候就引入了分数,优点是这样分数出现的实际需要性能够凸现,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印象深刻;缺点是这样以单个的物体入手,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受到局限,会导致到高段学习分数的意义的时候,对单位“1”难以理解和接受。
其实“一半”和“半个”是有区别的,只有“半个”才用分数表示是不全面的。
因此,我在分数引入的时候,请学生说身边一些事物的一半,发现日光灯是11个,一半一下子无法说出来。
同时一个圆的一半是多少也无法说清。
然后,引出“所有事物的一半我们只用一个数表示出来”。
从而引入分数二分之一,这样对于分数的认识放在了一个宽广的背景下来学习,学生体会到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一个1/2来表示。
二、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
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
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
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尽管学生在正方形纸上这出了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并且用分数表示出来,但是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的时候,还是受到整数认识的影响,认为1/32比1/8大,于是课件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
多,一份就越小。
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
三、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
学生的好胜心理强,教师在学生认识了1/4.纸上折了1/4后,谁还能折出其它分子是1的分数,学生动手积极性很高,纷纷折出了其它分数。
当问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就更愿意比了。
起初,学生对分数的比较这一知识停留在比较表面、比较肤浅的水平上。
他们用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来比较分数,教师也不做出判断,而是利用学生喜欢听的故事,将知识蕴于故事中,在听故事、看课件演示中,使学生主动得构建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
当回过头来再比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都笑了。
而教师也不必再多说什么,学生已经自己推翻了先前的认识。
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
从整体上认识分数,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否要求拔得过高,在折分数操作时是否需要及时的比较等等。
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