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三维结构5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白质的折叠
Folding-折叠 Unfolding-去折叠 Refolding-再折叠
过程、行为
Denaturation-变性 Renaturation-复性
现象、方法
Native state folded
unfoldin g
Denatured state unfolded
refolding
蛋白质的折叠
蛋白质的折叠
分子伴侣的作用 是防止蛋白质的错 误折叠和聚集,其 自身并不成为折叠 后的蛋白结构的一 部分。
Nascent peptide
Unfolded peptide chaperones
Unproductive misfolding
Degradation
intermediate
Recognition Biding
蛋白质的折叠
蛋
白
质
蛋白质折叠是一
折
个序变过程,蛋
叠
白质折叠要经历
的 途
中间状态。
径
蛋白质的折叠
(二)蛋白质折叠的中间体
蛋白质的折叠
蛋白质折叠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体
蛋白质的折叠
Figure. Folding Pathway of Barnase the denatured state D to native state N via intermediate I and transition state TS , is shown in reverse.
蛋白质的折叠
疏水内核的形成是以疏水作用为基础的,疏水作用在本 质上是一种能量效应,是一个从高能态趋于低能态的自动 发生的过程。 可以说,驱动蛋白质折叠的主要动力是熵效应。
蛋白质的折叠
疏水内核还是推动以二级结构为基础的蛋白质分子骨架 形成的重要因素。
由于疏水侧链的内埋,必然带动其主链也随之进入分子 内部。主链是高度极性的,它们每个肽单位都带有一个氢 键给体N-H和一个氢键受体C=O。
蛋白质的折叠
(4)扩散-碰撞-粘合机制(Diffusion-Collision-Adhesion Model):折叠起始于伸展肽链上的几个位点,这些位点上 能生成二级结构单元或者疏水簇,这些局部结构通过扩散、 碰撞、相互粘附,进一步折叠形成无活性的高度有序的中 间体,最后转变为有活力的完整天然态。
3:超滤复性:在生产中较多的使用,规模较大,易于对 透析速度进行控制,缺点是不适合样品量较少的情况, 且有些蛋白可能在超滤过程中不可逆的变性。
包涵体复性
4:柱上复性:包涵体蛋白变性后, 在层析柱上复性,大致可分成疏水 柱复性及凝胶柱复性两类。色谱柱 复性回收率高(高达90%以上)、 快速、易放大,样品稀释倍数小 (一般五倍左右)。 此外,吸附法、反胶束法和双水相 萃取法等都可用蛋白质的复性。
蛋白质的折叠
蛋白质的常用变性方法:
变性方法 高温
酸碱
有机溶剂 化学变性剂 表面活性剂
代表 作用原理
受影响结 构
/ 破坏氢键
二级以上
/ 影响盐键
二级以上
丙酮、乙醇
破坏氢键与疏 水作用、降低
介电常数 二级以上
盐酸胍
破坏主链氢 破坏疏水作
键、降低疏
用
水作用
二级以上 三级以上
蛋白质的折叠
蛋白质变性是具有协同性的过程 (cooperative process)
蛋白质的折叠
蛋白质的复性:当蛋白质的变 性因素除去后,变性蛋白质又 可回复到天然构象,称为复性 (renaturation)。 蛋白质的复性伴随着生物功能 的恢复,如胃蛋白酶加热至80 -90℃时,失去活性,降温至 37℃,又可恢复活力。
….-Gly-Ala-Glu-Phe-….
?
蛋白质的折叠
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成因
蛋白质结构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分子内都有一个 疏水内核,由紧密堆积的疏水侧链构成。
将疏水侧链堆积进入分子 内部,是蛋白质形成三维空间 结构(折叠)的主要驱动力。
蛋白质的折叠
蛋白质分子内核中的疏水侧链以高度协调的方式达到紧 密堆积的效果,它们的几何形貌是空间互补的。 蛋白质内核的疏水性同有机分子的油-水分离现象类似, 但其密堆积特性使之具有更大的能量稳定性。
折叠病
折叠病
Alzheimer’s disease (AD)
学名:阿尔茨海默氏病 临床症状:以遗忘为最早期、最突出的症状。继
而出现反应迟钝、判断力和理解力下降,重复语 言和无意义的重复动作等。随着疾病进展,最终 严重痴呆,卧床不起,出现并发症。
折叠病
Amyloid plaque: 淀粉样蛋白斑
refolding
蛋白质的折叠
蛋白质的变性: 蛋白质在物理(高温、高压)、化学(酸碱、变性剂) 作用下,高级结构遭到破坏,致使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功 能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变性(denaturation)。
注意:变性过程中,蛋白质的高级结构被破坏,但其一级 结构保持完好;变性的实质是次级键被破坏,共价键保 持完好。
蛋白质的折叠
蛋白质的折叠规律
蛋白质的折叠不是随机尝试所有可 能的构象直到遇到最适构象。蛋白 质能在一个很短时间的范围内折叠, 一定是沿着某些确定的途径进行, 蛋白质的折叠有特定的规律。
蛋白质的折叠
蛋白质的折叠规律
1961年,Anfinsen提出了 “蛋白质折叠的信息包含在 氨基酸顺序中”, 即蛋白质 的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的 著名假说。
蛋白质的折叠
1040
计算机模拟猴子敲击键盘写出“哈姆雷特”的台词
蛋白质的折叠
(三)能量谱理论
蛋白质折叠的“能量谱理论”是基于 一种热力学的观点,折叠过程可以被 看作是一种自由能漏斗。蛋白质的去 折叠状态具高构象熵和相对高的自由 能。在蛋白质折叠过程中,漏斗的向 下逐渐变窄表示一个自由能和熵减少 的过程。
Chapter 4 补充材料二 蛋白质的折叠
蛋白质的折叠
蛋白质的折叠
蛋白质的折叠: 肽链经过疏水塌缩、 空间盘曲、侧链叠 集等行为形成蛋白 质的天然构象,同 时获得生物活性。 折叠是蛋白质构象 变化的一种行为。
Native state folded
unfoldin g
Denatured state unfolded
的
途
径
结构域
三级结构
蛋白质的折叠
(2)疏水塌缩模型(Hydrophobic Collapse Model):疏水作 用力是蛋白质折叠的决定性因素,在折叠初期,蛋白质首先 发生疏水塌缩,非极性侧链内埋于一个松散的压缩结构中。
(3)成核-凝聚-生长模型(Nucleation-Condensation-Growth Model):肽链中某一区域可以形成“折叠晶核”,以此为核 心,整个肽链继续折叠成天然构象。
(一)蛋白质折叠途径的假说 (1)框架模型(Framework Model):蛋白质折叠过程分为几 个阶段,相互之间独立存在的二级结构单元首先形成;随后 这些二级结构单元靠近、接触,形成稳定的超二级结构框架; 最后超二级结构框架相互拼接,形成蛋白质三级结构。
蛋白质的折叠
一级结构
蛋
白
质
二级结构
折
叠
超二级结构
在内核的疏水环境中,这些极性基团必须通过彼此形成 氢键来彼此中和。
- +
- +
-N-H ... O=C-
蛋白质的折叠
正是在这种能量平衡中,蛋白质 主链的折叠产生由氢键维系的有规 则的构象,称为二级结构。
通过这种方式,90%的主链极性 基团彼此形成氢键,以二级结构为 基础形成相对刚性和稳定的蛋白质 分子骨架。
蛋白质的折叠
蛋白质变性的表现:
结构的改变:一些侧链基团暴露出来,分子结构更加伸展松散, 不对称程度增加。
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溶解度降低,易形成沉淀;粘度升高, 扩散系数降低,旋光度和红外、紫外光谱均发生变化。
生物化学性质的改变:变性蛋白易被蛋白酶水解(熟食容易消 化)。
生物功能的变化:生物活性丧失, 例如酶失去活性,抗体失去结合抗原 的能力,血红蛋白失去载氧能力等等。
蛋白质的折叠
蛋白质的折叠规律
蛋白质的自发折叠令人惊奇,多肽链能够采取的构象 个数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个数字是如此之大以致于任何蛋 白质都不能在一个可行的时间范围内尝试所有的构象。
10100 10-13 1087 s 1077 years 10 -1 or 10 -3s
Levinthal's paradox
蛋白质的折叠
蛋白质的折叠规律
蛋白质折叠研究的理论核 心:揭示多肽链氨基酸排 列顺序与蛋白质分子的折 叠、组装、识别和相互作 用的内在关系,即“折叠 密码”或“空间密码”, 又称之为“第二遗传密码” (the second half of the genetic code)。
蛋白质的折叠
蛋白质的折叠研究进展
包涵体复性
包涵体的复性是将多余的变性剂除掉,使蛋白质复性的 方法,包括:
1:稀释复性:直接加入水或缓冲液,放置过夜,缺点是 体积增加较大,变性剂稀释速度太快,不易控制。
2:透析复性:好处是不增加体积,通过逐渐降低外透液 浓度来控制变性剂去除速度,缺点是易形成无活性蛋白 质聚体,且不适合大规模操作。
蛋白质的折叠
新生肽链折叠并组装 成有功能的蛋白质并 非都是自行其事的, 相当多的情况下需要 其他蛋白质的帮助。 具有帮助折叠功能的 蛋白质分为两类:分 子伴侣和折叠酶。
蛋白质的折叠
分子伴侣( molecular chaperon )
分子伴侣是一类帮助新生肽链折叠和组装的蛋白质分子的 总称。
分子伴侣通过与其底物蛋白的结合与释放,参与它们在体 内的正确运作过程:折叠、寡聚体的装配、输送到特定的 亚细胞组分、在活性/非活性构象之间进行可控转换等。
合成后折叠 (Co-translational folding)
边合成边折叠 (Post-translational folding)
蛋白质的折叠
蛋白质的折叠
蛋白质的折叠-分子伴侣和折叠酶
在活体细胞内,生物分子 的浓度非常高,增加了蛋 白质折叠的困难度,蛋白 质也容易有聚合倾向。生 物的进化必然会创造一种 机制克服这个问题。
折叠病
PrPc
PrPSc
折叠病
错误折叠导致沉淀样物质
蛋白质折叠理论的实践应用-包涵体复性
大肠杆菌中重组蛋白的高表达常常导致 包涵体的产生。包涵体是无活性蛋白质的聚 沉物,使包涵体在体外成功复性是获取商业 利益的关键技术保障。
通常包涵体的复性包括三个主要步骤: 包涵体的分离与洗涤;蛋白质沉淀的溶解; 溶解蛋白的再折叠。由于错误折叠和聚沉的 影响,再折叠过程是整个工作的关键。
蛋白质的折叠
能谱中间诸多的亚稳态代表处于 亚稳定状态的中间体。随着蛋白 结构逐渐接近于天然态,多种中 间体结构的平均能量逐渐下降, 同时,不同构象的数目也逐渐减 少,故构象熵越来越低。在漏斗 的底部,所有的折叠中间体都归 结为单一的天然构象。
蛋白质的折叠
(四)新生肽链的体内折叠
蛋白质体内 折叠模型
SRP
Pro-sequences Lim蛋白 Rb蛋白
prions
作
用
核小体装配,去装配
肽折叠,转运
肽折叠,转运,寡聚体去装配
结合位点的识别
与Hsp及GrpE的相互作用 与Hsp70的相互作用 细菌多肽的转运
多肽的转运
蛋白质折叠
细菌脂酶的折叠
转录因子的结合
分子伴侣选择
蛋白质的折叠
分子伴侣GroEL/ES的寡聚体结构
蛋白质的折叠
GroEL/ES帮助蛋白质折叠
蛋白质的折叠
折叠酶 Foldase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
PDI(protein disulfide isomerse)
CySH + CySH CyS–CyS
肽酰脯氨酰顺反异构酶
PPI(peptidyl prolyl isomerse)
蛋白质的折叠
肽酰脯氨酰顺反异构酶:在蛋白质折叠过程中催化 肽酰脯氨酰肽键(X-Pro)的顺反异构化反应。
蛋白质折叠理论的实践应用-折叠病
折叠病
由蛋白质错误折叠引起的疾病,通称蛋白质构象紊乱症 (protein conformational disorders, PCDs)。PCD病的最大 特点是正常蛋白的二级结构或三级结构的改变,而一级结构 不变。构象的变化使蛋白质具有毒性或丧失其天然态的功能 而产生病变。在多数PCD中,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分子自身聚 合并在机体中形成淀粉样聚沉物,导致组织损失和器官的功 能异常。
Release Refolding
Correct folding
Complex
Aggregates
Degraded product
Functional protein
蛋白质的折叠
分子伴侣的类别
名
称
核质素(nucleoplasmin)
Chaperonins(Hsp60)
Hsp70(DnaK)
Hsp90 DnaJ蛋白 GrpE蛋白 SecB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