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P 实时传输协议
RTP实时传输协议
![RTP实时传输协议](https://img.taocdn.com/s3/m/8e98792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e.png)
RTP实时传输协议一、RTP的工作原理RTP是一种端到端协议,用于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建立相应的数据路径。
发送方将音频或视频数据分块封装成RTP数据包,并附加相应的头部信息,例如序列号、时间戳、负载类型等。
接收方通过网络接收到RTP 数据包后,解析头部信息并将数据还原,然后按照接收方的需要进行播放或显示。
RTP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分块:将音频或视频数据分成适当的块,每个块都有相同的大小。
2.封装:每个块被封装成一个RTP数据包,头部信息包含了序列号、时间戳、负载类型等。
3.发送:RTP数据包通过UDP协议在网络上传输。
4.接收:接收方通过解析RTP数据包的头部信息,将数据还原。
5.播放:接收方将还原后的数据按照要求进行播放或显示。
二、RTP的特点RTP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实时性:RTP是为了实时传输而设计的,通过使用UDP协议而不是TCP协议,可以减少延迟,并确保数据在实时应用中可以及时到达。
2.支持多种负载类型:RTP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负载,包括音频、视频、实时文本等,可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3.丢包恢复:RTP使用序列号对数据进行编号,接收方可以通过检查序列号来发现丢失的数据包并进行恢复。
4.时序同步:RTP使用时间戳来对数据进行时序同步,确保数据在接收方播放或显示时的时序正确。
5. 拥塞控制:RTP可以通过使用RTCP(RTP Control Protocol)来进行拥塞控制,避免网络拥塞导致的数据丢失和延迟增加。
三、RTP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情况RTP在实际应用中广泛使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视频传输:RTP也被用于实时视频传输,例如视频会议、实时视频监控等。
它可以提供较高的帧率和较好的视频质量,确保视频在传输过程中不丢帧、不卡顿。
3.流媒体传输:RTP被广泛应用于流媒体传输,例如实时音视频直播、点播等。
它可以将音频和视频流以RTP数据包的形式传输,确保实时流媒体可以在网络中稳定地传输。
实时传输协议——RTP协议详细介绍
![实时传输协议——RTP协议详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6bebf12bb4cf7ec4bfed061.png)
实时传输协议——RTP协议详细介绍随着以太网音视频桥接(AVB)技术的引入,汽车可支持各种基于音频、视频的流媒体服务。
在流媒体数据传输过程中,为保障音视频流的实时传输,需采用RTP和RTCP协议。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实时传输协议吧!1、什么是RTP?RTP定义: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是由IETF的多媒体传输工作小组于1996年在RFC 1889中公布的。
RTP为IP 上的语音、图像等需要实时传输的多媒体数据提供端对端的传输服务,但本身无法保证服务质量(QoS),因此,需要配合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一起使用。
RTCP定义:Real-time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监控服务质量并传送会话参与者信息,服务器可利用RTCP数据包信息改变传输速率、负载数据类型。
2、RTP相关概念介绍流媒体:使用流式传输技术的连续时基媒体。
使用流式传输可以边下载边播放,无需等待音频或视频数据信息全部下载完成后再播放。
混频器(Mixer):一种中间系统,将一个或多个源的RTP数据包合成一个新的RTP数据包,然后转发出去。
混频器可能会改变数据包的数据格式,并对各个流组合的新数据包生成一个新SSRC。
转换器(Translator):一种中间系统,转发RTP数据包但不改变数据包的同步源标识符,可用于通过IP多播无法直接到达的用户区,如在防火墙两端使用转换器,外侧转换器通过安全连接将数据传输到内侧转换器。
RTP利用混频器和转换器完成实时数据传输,混频器接收来自一个或多个发送方的RTP数据包,并把它们组合成一个新的RTP 数据包继续转发。
这个组合数据包使用新的SSRC标识,组合数据包将作为新的发送方加入到RTP传输中。
混频器将不同的媒体流组合在一起,需要通过转换器来对单个媒体流进行操作,可进行编码转换或协议翻译。
典型的RTP数据包传输流程如下图所示,其中S1、S2、S3、S4是数据源的发送端,R4是RTP 数据包的接收端。
RTP协议中文版
![RTP协议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6e9dfe7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a.png)
RTP协议中文版一、引言RTP(实时传输协议)是一种用于在互联网上传输音频和视频的协议。
该协议旨在提供实时传输、容错和流控制的功能,以满足实时通信应用的需求。
本协议旨在规范RTP协议的中文版,以便更好地促进国内实时通信领域的发展。
二、定义1. RTP会话:指一组参与者之间的通信,通过RTP协议进行音频和视频的传输。
2. RTP数据包:指通过RTP协议传输的音频和视频数据的单元。
3. RTP流:指一组连续的RTP数据包,用于传输音频或视频数据。
三、协议规范1. RTP协议版本RTP协议的当前版本为2.0。
2. RTP会话的建立2.1 RTP会话的参与者应使用RTP协议的版本2.0。
2.2 RTP会话的参与者应通过SDP(会话描述协议)进行会话的描述和协商。
2.3 RTP会话的参与者应遵循SDP中关于媒体类型、编码格式和传输协议的描述。
3. RTP数据包格式3.1 RTP数据包由头部和有效载荷组成。
3.2 RTP数据包头部包含以下字段:- 版本:指示RTP协议的版本号。
- 填充位:用于填充RTP数据包,以满足特定的传输要求。
- 扩展位:用于指示RTP数据包是否包含扩展头部。
- CSRC计数:指示RTP数据包中CSRC标识符的数量。
- 标志位:用于指示RTP数据包的特性,如是否包含扩展头部、是否加密等。
- 序列号:用于标识RTP数据包的顺序。
- 时间戳:用于同步音频和视频数据。
- SSRC标识符:用于标识RTP数据包的源。
3.3 RTP数据包的有效载荷应根据媒体类型进行适当的编码和压缩。
4. RTP流控制4.1 RTP流控制应根据网络状况和参与者的能力进行适当的调整。
4.2 RTP流控制应遵循RTCP(RTP控制协议)的规范。
4.3 RTP流控制应包括以下功能:- 带宽管理:根据网络带宽的可用性和参与者的需求进行带宽分配。
- 拥塞控制:根据网络拥塞程度进行数据传输的控制。
- 延迟控制:根据实时通信应用的需求进行延迟控制,以保证音频和视频的实时性。
RTP协议详解实时传输协议的音视频数据传输机制
![RTP协议详解实时传输协议的音视频数据传输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f2c492e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3c.png)
RTP协议详解实时传输协议的音视频数据传输机制实时传输协议(RTP)是一种专门用于音视频数据传输的协议。
它通过提供时间戳、序列号和同步源等机制,以确保音视频数据能够实时、有序、可靠地传输。
本文将详细讲解RTP协议的音视频数据传输机制。
一、RTP协议概述RTP协议是由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制定的,在音视频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通过在音视频数据上附加头信息的方式,实现对数据的分组、传输和重组。
二、RTP报文结构RTP报文采用二进制的格式进行传输,一般由固定长度的头部和可变长度的有效载荷组成。
头部包含了报文的一些关键信息,如版本号、序列号、时间戳等,而有效载荷部分则存放着音视频数据。
三、RTP序列号与时间戳1. 序列号:RTP序列号是一个16位的无符号整数,用于标识RTP报文的顺序。
发送者在每发送一个RTP报文时,将序列号递增1并附加在报文头部,接收者通过对序列号进行排序,可以还原出音视频数据的正确顺序。
2. 时间戳:RTP时间戳用于标识音视频数据的播放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发送者在每发送一个RTP报文时,会将当前时间戳附加在报文头部,接收者可以根据时间戳信息对音视频数据进行同步。
四、RTP同步源(SSRC)RTP同步源标识了一路音视频数据的来源,它是一个32位的无符号整数。
通过SSRC,接收者可以确定音视频数据所属的流,并将不同流的数据进行分离与重组。
五、RTP报文传输流程RTP协议的音视频数据传输可以简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封装:发送端将音视频数据打包成RTP报文,包括头部和有效载荷两部分。
2. 报文传输:发送端通过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将RTP报文传输给接收端。
3. 报文接收:接收端通过UDP接收RTP报文,并对数据进行解析,提取出音视频数据和报文头部的各项信息。
4. 数据解封:接收端根据解析得到的信息,将收到的RTP报文解封得到音视频数据。
RTP协议分析
![RTP协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7f0dbb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66.png)
RTP协议分析协议名称:实时传输协议(RTP)分析协议一、背景介绍实时传输协议(RTP)是一种用于在互联网上传输音频、视频和其他实时数据的协议。
它是由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制定的,并且被广泛应用于音视频通信、流媒体和实时数据传输领域。
本协议旨在对RTP协议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和应用场景。
二、协议分析1. 协议定义RTP协议定义了一种标准的数据包格式,用于在互联网上传输实时数据。
它包括头部和有效载荷两部分。
头部包含了一些必要的信息,如版本号、序列号、时间戳等,用于数据包的重组和同步。
有效载荷部分则用于携带实际的音视频数据。
2. 协议特点RTP协议具有以下特点:- 实时性:RTP协议被设计用于传输实时数据,如音频和视频。
它采用UDP协议作为传输层协议,以提供较低的延迟和更好的实时性能。
- 可扩展性:RTP协议支持扩展头部,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添加自定义的扩展字段。
这使得RTP协议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 容错性:RTP协议支持重传和抗丢包机制,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同时,它还支持前向纠错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复数据包的丢失和损坏。
3. 协议应用RTP协议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音视频通信:RTP协议被用于实现音频和视频的实时传输,如VoIP(网络电话)、视频会议等。
- 流媒体:RTP协议是流媒体传输的基础,通过将音视频数据打包成RTP数据包进行传输,实现了高效的流媒体传输。
- 实时数据传输:RTP协议也可以用于传输其他实时数据,如传感器数据、实时游戏数据等。
4. 协议性能分析为了评估RTP协议的性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延迟:RTP协议采用UDP传输,相比于TCP,具有较低的传输延迟。
但是,由于网络的不确定性,RTP协议仍然可能面临一定的延迟问题。
可以通过测量数据包的传输时间来评估延迟性能。
- 丢包率:RTP协议支持重传和抗丢包机制,但是在网络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仍然可能发生数据包丢失的情况。
RTP协议的中文版
![RTP协议的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72ba821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4.png)
RTP协议的中文版一、引言本协议旨在规定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简称RTP)的中文版标准格式,以便于中文用户理解和使用该协议。
RTP是一种用于在互联网上传输音频和视频数据的协议,它提供了实时传输和同步的功能,适用于各种实时应用场景,如音视频会议、流媒体传输等。
二、术语和定义2.1 RTP: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用于在互联网上传输音频和视频数据的协议。
2.2 数据包:RTP协议传输的基本单位,包含音频或视频数据以及相关的控制信息。
2.3 SSRC:同步信源标识符(Synchronization Source Identifier),用于唯一标识一个RTP数据流的源。
2.4 RTP会话:一组使用相同的传输协议和同步信源标识符的RTP数据流。
三、协议规范3.1 RTP数据包格式RTP数据包由头部和有效载荷两部分组成。
头部包含版本号、填充位、扩展位、CSRC计数器、标记位、负载类型、序列号、时间戳和同步信源标识符等字段。
有效载荷部分用于存储音频或视频数据。
3.2 RTP会话的建立和维护RTP会话的建立和维护过程应遵循以下步骤:3.2.1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请求建立RTP会话。
3.2.2 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生成一个唯一的同步信源标识符(SSRC)并返回给客户端。
3.2.3 客户端收到服务器返回的SSRC后,将其作为该会话的标识符,并开始发送RTP数据包。
3.2.4 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RTP数据包后,根据SSRC标识符进行数据处理和同步。
3.3 RTP数据包的传输和接收RTP数据包的传输和接收过程应遵循以下步骤:3.3.1 发送方将音频或视频数据封装成RTP数据包,并通过网络发送给接收方。
3.3.2 接收方接收到RTP数据包后,根据头部中的同步信源标识符(SSRC)进行数据处理和同步。
3.3.3 接收方根据RTP数据包的时间戳信息,恢复音频或视频数据,并进行播放或显示。
RTP协议实时传输协议解析
![RTP协议实时传输协议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6be625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2.png)
RTP协议实时传输协议解析RTP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是一种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实时传输音频和视频数据的协议。
它提供了传输数据包的机制以及解决拥塞控制和时钟同步等问题的方法。
本文将对RTP协议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解析。
一、RTP协议的结构RTP协议由报头和有效载荷组成。
报头包含了版本、负载类型、时间戳等信息,而有效载荷则用于携带音频、视频等实时数据。
1. 报头(Header)RTP报头由12个字节组成,包括以下字段:- 版本(Version):占2位,用于指定RTP协议的版本号。
- 填充位(Padding):占1位,用于指示报头末尾是否有额外的填充字节。
- 扩展位(Extension):占1位,用于指示是否存在扩展报头。
- CSRC计数(CSRC Count):占4位,用于指示报头后面跟随的CSRC标识符(Contributing Sources)的数量。
- 标志位(Marker):占1位,用于标示有效载荷的特殊条件。
- 负载类型(Payload Type):占7位,用于标识有效载荷的编码格式。
- 序列号(Sequence Number):占16位,用于指示报文的顺序。
- 时间戳(Timestamp):占32位,用于指示接收端播放音频或视频的时钟信息。
- 同步源(Synchronization Source):占32位,用于唯一标识一个同步源。
- CSRC列表(CSRC List):包含0个或多个32位的CSRC标识符。
2. 有效载荷(Payload)RTP协议的有效载荷用于传输实时的音频、视频或其他实时数据。
有效载荷的具体格式和编码方式根据不同的应用而不同。
二、RTP协议的特点RTP协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使其适用于实时传输应用:1. 无连接性:RTP协议在传输过程中不建立连接,这样可以降低传输时延。
2. 实时性:RTP协议被设计用于传输实时数据,提供了时间戳和时钟同步机制,确保数据的及时传输和正确播放。
RTP协议解析实时传输协议的通信流程
![RTP协议解析实时传输协议的通信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048763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9.png)
RTP协议解析实时传输协议的通信流程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简称RTP)是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上传输音视频数据的一种网络传输协议。
通过对RTP协议的解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实时传输协议的通信流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RTP协议的通信流程,以帮助读者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RTP协议概述RTP协议是一种面向数据包的协议,用于在IP网络上实现实时音视频的传输。
它通过应用层协议和传输层协议,实现音视频数据的有效传输。
RTP协议具有相对较小的延迟和抖动,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音视频传输场景。
二、RTP协议的通信流程1. 发送端准备数据在RTP协议的通信流程中,发送端首先需要准备需要传输的音视频数据。
该数据可以是声音、图像或视频等实时数据。
2. 封装RTP数据包发送端将准备好的数据进行RTP封装,将实时数据封装成RTP数据包。
RTP数据包包含了数据的负载(payload)和头部信息(header)。
头部信息中包括了与数据相关的信息,比如序列号、时间戳、同步信令等。
3. 选择传输协议发送端需要选择合适的传输协议来传输RTP数据包。
常用的传输协议包括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和传输控制协议(TCP)。
UDP传输速度快,适合实时传输;而TCP具有可靠性,适合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传输。
4. 数据传输发送端将封装好的RTP数据包通过选择的传输协议发送到目的地。
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经过多个路由器和网络节点。
5. 接收端接收数据接收端通过相应的传输协议接收到RTP数据包,并将其进行解析。
6. 解析RTP数据包接收端解析RTP数据包,提取出负载数据和头部信息。
头部信息中的序列号和时间戳可以用于实现数据的重构和同步。
7. 播放音视频接收端根据解析出的数据和头部信息对音视频进行播放或渲染。
通过解析RTP数据包和播放处理,接收端可以实现音视频的同步和实时性。
三、RTP协议的应用场景RTP协议在实时音视频传输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实时传输协议(RTP)是什么
![实时传输协议(RTP)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39e8535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6d.png)
实时传输协议(RTP)是什么简介实时传输协议(RTP)是一种网络协议,用于在多媒体应用程序之间传输音频和视频数据。
它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格式,使多媒体数据能够通过网络传输。
RTP是由IETF(Internet工程任务组)指定的标准协议,其目的是在多媒体会话中传输音频和视频流数据。
RTP协议本身是无连接的,无状态的协议,它使用UDP协议作为传输协议。
RTP协议通常与RTCP协议一起使用,用来传输控制信息。
RTCP负责发送统计信息和控制信息,包括流媒体的质量、丢包率等信息。
RTP协议和RTCP协议通常被合称为RTP/RTCP协议。
特点RTP协议具有如下特点:•实时性:RTP协议使用UDP协议进行传输,没有使用TCP协议。
这是为了保证传输的实时性,因为TCP协议有一个特点,即必须确认上一个数据包的到达才能发送下一个数据包。
这种确认过程导致了较大的时延,无法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无连接:RTP协议是无连接的,即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没有建立连接。
这种无连接的方式可以减少传输的数据量,提高了效率。
•RTP数据包带有时间戳:RTP数据包带有时间戳,使得接收方能够根据时间戳进行数据解码和同步显示。
•数据包序列号:RTP数据包带有序列号,表示该数据包在数据流中的位置。
这样接收方就可以检测丢失了哪些数据包。
•RTP数据包可以进行加密和压缩:RTP协议支持加密和压缩,可以保证多媒体数据的安全性和传输效率。
应用领域RTP协议广泛应用于实时多媒体通信领域。
以下是RTP协议的一些应用领域:•视频会议系统:RTP协议常被用于视频会议系统中,用来传输视频和音频数据。
RTP的时间戳可以用来保证音视频数据的同步。
•流媒体系统:RTP协议常被用于流媒体系统中,比如实时流媒体直播、点播等。
•视频监控系统:RTP协议能够提供实时的视频流数据传输,可以被用于视频监控系统中,比如公共安全领域的视频监控。
总结RTP协议是一种用于传输音频和视频数据的网络协议,它具有实时性、无连接、数据包带有时间戳和序列号等特点。
RTP协议中文版
![RTP协议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c425987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32.png)
RTP协议中文版协议名称:RTP协议中文版一、引言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是一种用于在互联网上传输实时数据的协议。
本协议旨在为音频、视频和其他实时数据的传输提供一种标准化的方法。
本文档是RTP协议的中文版,旨在提供给中文用户更方便的理解和使用。
二、范围本协议适用于所有使用RTP协议进行实时数据传输的应用程序和设备。
三、术语和定义在本协议中,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1. 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的缩写,即实时传输协议。
2. 数据包:RTP协议中传输的最小单位,包含数据和头部信息。
3. SSRC:同步信源标识符,用于唯一标识RTP数据流的发送者。
4. RTP会话:一组参与者之间的RTP数据传输的集合。
5. RTP流:一组具有相同SSRC的RTP数据包。
四、协议规范1. RTP数据包格式:RTP数据包由头部和有效载荷组成,其格式如下:- 固定头部(12字节):包括版本号、填充位、扩展位、CSRC计数器等字段。
- 变长头部(0-16字节):可选字段,包括扩展头部和CSRC列表。
- 有效载荷:传输的实际数据。
2. RTP会话的建立和终止:RTP会话的建立和终止应遵循以下规范:- 参与者之间应协商RTP会话的参数,如传输协议、端口号等。
- 参与者之间应交换SSRC以唯一标识自己的数据流。
- RTP会话的终止应由参与者发送终止消息或按照应用程序的规定进行。
3. RTP数据包的传输:RTP数据包的传输应遵循以下规范:- 参与者应定期发送RTP数据包,以保证实时性。
- 参与者应根据RTP数据包的序列号进行重组和排序。
- 参与者应根据RTP数据包的时间戳进行同步。
4. RTP流的标识和同步:RTP流的标识和同步应遵循以下规范:- 参与者应使用唯一的SSRC标识自己的RTP数据流。
- 参与者应在RTP数据包的头部中包含时间戳信息,以实现同步。
RTP协议中文版 (2)
![RTP协议中文版 (2)](https://img.taocdn.com/s3/m/c2f93b9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d.png)
RTP协议中文版1. 引言本协议旨在定义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以下简称RTP)的中文版标准格式,以便于在中文环境下进行协议撰写和使用。
RTP是一种用于实时传输音频和视频数据的协议,广泛应用于音视频通信、流媒体传输等领域。
2. 术语和定义2.1 实时传输协议(RTP)实时传输协议是一种用于在互联网上传输实时数据的协议,可以提供时间戳、序列号、负载类型等信息,以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完整性。
2.2 数据包(Packet)数据包是RTP协议中的基本单位,包含了音频或者视频数据以及相关的控制信息。
2.3 时间戳(Timestamp)时间戳是RTP数据包中用于表示数据产生时间的数值,以毫秒为单位。
2.4 序列号(Sequence Number)序列号是RTP数据包中用于标识数据包的顺序的数值,每一个数据包都有惟一的序列号。
2.5 负载类型(Payload Type)负载类型用于标识RTP数据包中所携带的数据的类型,例如音频、视频等。
3. 协议格式3.1 RTP报头RTP报头包含了一些重要的字段,用于描述RTP数据包的信息。
报头的格式如下:0 1 2 3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V=2|P|X| CC |M| PT | Sequence Number |+-+-+-+-+-+-+-+-+-+-+-+-+-+-+-+-+-+-+-+-+-+-+-+-+-+-+-+-+-+-+-+-+| Timestamp |+-+-+-+-+-+-+-+-+-+-+-+-+-+-+-+-+-+-+-+-+-+-+-+-+-+-+-+-+-+-+-+-+| Synchronization Source (SSRC) identifier |+=+=+=+=+=+=+=+=+=+=+=+=+=+=+=+=+=+=+=+=+=+=+=+=+=+=+=+=+=+=+=+ | Contributing Source (CSRC) identifiers || .... |+-+-+-+-+-+-+-+-+-+-+-+-+-+-+-+-+-+-+-+-+-+-+-+-+-+-+-+-+-+-+-+-+其中,各字段的含义如下:- V:协议版本号,当前为2。
RTP协议的中文版
![RTP协议的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1c7c5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03.png)
RTP协议的中文版一、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简称RTP)的中文版,以便更好地满足中文用户的需求。
RTP是一种用于在互联网上传输音频和视频数据的协议,广泛应用于语音通话、视频会议、流媒体等领域。
本协议将详细描述RTP协议的中文版的基本原理、数据格式、传输机制等内容。
二、术语和定义1. RTP: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用于音频和视频数据的传输。
2. SSRC:同步信源标识符(Synchronization Source Identifier),用于唯一标识RTP数据流的源。
3. RTP包:由RTP头部和有效载荷组成的数据单元。
4. RTP头部:包含RTP版本、标识位、序列号、时间戳等信息的固定长度头部。
5. RTP有效载荷:音频或视频数据。
三、RTP协议的中文版规范1. RTP版本RTP协议的中文版采用RTP协议的最新版本,目前为RTP 2.0。
2. RTP头部格式RTP头部格式与RTP协议保持一致,包括RTP版本、标识位、序列号、时间戳等字段。
唯一的区别是,RTP协议的中文版将头部字段的名称和描述进行了中文化处理,以方便中文用户理解和使用。
3. SSRC的生成规则RTP协议的中文版规定SSRC的生成规则如下:- 首先,根据发送者的唯一标识生成一个随机数。
- 其次,将发送者的唯一标识与随机数进行哈希运算,得到一个32位的整数。
- 最后,将该整数作为SSRC的值。
4. RTP包的传输机制RTP协议的中文版采用UDP作为传输协议,以保证实时性。
为了提高传输效率,可以采用RTP扩展头部和压缩算法等技术。
5. RTP有效载荷的格式RTP协议的中文版支持多种音频和视频编码格式,包括但不限于G.711、G.722、H.264等。
具体的有效载荷格式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6. RTP会话的建立和维护RTP协议的中文版建议使用SDP(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来描述和协商会话参数,包括媒体类型、传输协议、编码格式等。
RTP协议中文版
![RTP协议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c7611e2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a.png)
RTP协议中文版一、前言本协议旨在规范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简称RTP)的中文版本,以便在网络通信中实现实时音视频数据的传输。
本协议适用于各种网络环境和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音视频会议、流媒体传输、远程监控等。
二、术语定义1. RTP:实时传输协议,用于在互联网上传输实时音视频数据。
2. RTP报文:RTP协议定义的数据单元,包含音视频数据、时间戳、序列号等信息。
3. RTP会话:指一组参与者之间的音视频传输关系,包括发送方和接收方。
4. SSRC:同步信源标识符,用于唯一标识一个RTP会话中的发送方。
5. RTP流:一组具有相同SSRC的RTP报文序列。
6. RTP会话描述协议(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简称SDP):用于描述RTP会话参数的协议。
三、协议要求1. RTP报文格式1.1 RTP报文由固定长度的报头和可变长度的有效载荷组成。
1.2 报头包括版本号、填充位、扩展位、CSRC计数器、标志位等字段,详细格式参见附表1。
1.3 有效载荷可以是音频、视频、文本等任意类型的数据。
1.4 报头中的时间戳字段用于同步接收方的音视频数据。
1.5 报头中的序列号字段用于标识RTP报文的顺序。
2. RTP会话管理2.1 RTP会话的发起方应向接收方发送SDP报文,描述会话参数,包括参与者、编解码器、传输协议等。
2.2 接收方收到SDP报文后,解析其中的参数,并根据需要进行协商和调整。
2.3 RTP会话的发送方应维护一个唯一的SSRC标识符,用于区分不同的发送方。
2.4 接收方应根据SSRC标识符识别不同的发送方,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3. RTP流传输3.1 RTP流可以通过UDP、TCP或其他传输协议进行传输。
3.2 UDP传输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音视频数据传输,但不保证可靠性。
3.3 TCP传输适用于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音视频数据传输,但可能引入较大的延迟。
RTP协议的中文版 (3)
![RTP协议的中文版 (3)](https://img.taocdn.com/s3/m/7216ae6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ea.png)
RTP协议的中文版协议名称:RTP协议的中文版一、引言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是一种用于实时传输音频和视频数据的协议。
本协议的目的是为了支持实时应用程序的传输需求,如音频和视频会议、流媒体等。
本协议的中文版旨在提供给中文用户更便于理解和使用的文档。
二、定义和缩写2.1 定义RTP: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RTC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SSRC:同步信源(Synchronization Source)CNAME:同步信源名称(Canonical Name)SDES:同步信源描述(Source Description)NTP: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 Time Protocol)UDP: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IP: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2.2 缩写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RTCP:Real-time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SSRC:Synchronization SourceCNAME:Canonical NameSDES:Source DescriptionNTP:Network Time Protocol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IP:Internet Protocol三、协议概述RTP协议是一种面向数据报的协议,用于传输实时音频和视频数据。
它提供了时间戳、序列号和同步信源标识等功能,以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完整性。
RTP协议使用UDP作为传输层协议,并与RTCP协议配合使用,实现流媒体数据的传输和控制。
四、协议要素4.1 RTP数据包格式RTP数据包由固定长度的头部和可变长度的有效载荷组成。
rtp实时传输协议书
![rtp实时传输协议书](https://img.taocdn.com/s3/m/1373332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ea.png)
rtp实时传输协议书甲方(以下简称“甲方”):地址:法定代表人:联系方式:乙方(以下简称“乙方”):地址:法定代表人:联系方式:鉴于甲方拥有实时传输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乙方需要使用该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经协商一致,就实时传输技术的使用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定义1.1 “实时传输协议”(以下简称“RTP”)是指甲方拥有的用于数据实时传输的技术。
1.2 “知识产权”是指与RTP相关的所有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及其他相关权利。
第二条授权范围2.1 甲方同意授权乙方使用RTP进行数据传输。
2.2 授权使用的范围仅限于乙方自身的业务需要,不得转授权或用于其他任何第三方。
第三条授权期限3.1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年,除非提前终止。
第四条使用费用及支付方式4.1 乙方应向甲方支付使用RTP的技术使用费,具体金额为____元人民币。
4.2 支付方式为____(一次性支付/分期支付等),支付时间为每____(月/季/年)的第____日前。
第五条技术支持与维护5.1 甲方应向乙方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确保RTP的正常运行。
5.2 甲方负责RTP的定期维护和升级,确保技术的先进性和稳定性。
第六条保密条款6.1 双方应对本协议内容及在履行协议过程中获知的对方商业秘密予以保密。
6.2 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向第三方披露、泄露或允许第三方使用上述信息。
第七条违约责任7.1 如一方违反本协议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一切损失。
第八条协议的变更与解除8.1 本协议的任何变更或补充,应经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确认。
8.2 如一方严重违约,另一方有权解除本协议,并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第九条争议解决9.1 因本协议引起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任何争议,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9.2 如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条其他10.1 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协商解决。
RTP协议实时传输协议详解
![RTP协议实时传输协议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1373e3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6.png)
RTP协议实时传输协议详解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是一种用于在互联网上传输实时数据的协议,被广泛应用于音频、视频以及其他多媒体数据的传输。
本文将详细解析RTP协议的特点、组成以及工作原理。
一、RTP协议特点RTP协议的主要特点如下:1. 实时性:RTP协议旨在传输实时数据,如音频、视频等。
它采用时间戳来确保数据的顺序和同步性,从而提供更好的实时性。
2. 独立性:RTP协议可以在不同的传输层协议(如UDP、TCP等)上运行,因此具有较好的独立性和兼容性。
3. 扩展性:RTP协议的头部可以添加自定义的扩展字段,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4. 传输效率:RTP协议采用数据分片和压缩等技术,提高了传输效率和带宽利用率。
5. 错误恢复:RTP协议对丢失、重复和损坏的数据包进行处理和恢复,提高了传输的可靠性。
二、RTP协议组成RTP协议由头部和有效载荷两部分组成。
1. 头部(Header):RTP头部用于存储传输相关的信息,包括版本号、负载类型、序列号、时间戳等。
头部的长度为12个字节。
2. 有效载荷(Payload):有效载荷部分用于存储实际的数据,如音频、视频等。
三、RTP协议工作原理RTP协议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建立会话:通信双方通过协商建立RTP会话。
会话的参数包括传输协议类型、有效载荷类型、时钟频率等。
2. 数据分帧:发送方将连续的音频或视频数据进行切割,生成RTP数据包。
每个数据包都包含RTP头部和有效载荷。
3. 添加序列号和时间戳:发送方为每个RTP数据包添加序列号和时间戳。
序列号用于标识数据包的顺序,时间戳用于实现同步播放。
4. 传输数据:发送方通过底层传输协议(如UDP)将RTP数据包发送给接收方。
5. 数据恢复:接收方根据序列号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排序和恢复。
如果数据包有丢失或损坏,接收方可以根据序列号和时间戳进行错误恢复。
6. 解包和播放:接收方将RTP数据包解析成原始的音频或视频数据,并进行解码和播放。
rtp 协议
![rtp 协议](https://img.taocdn.com/s3/m/9556b273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0.png)
rtp 协议实时传输协议(RTP)是一种用于实时传输音频和视频数据的协议。
它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协议(如RTSP)一起使用。
RTP的设计目标是提供一种低延迟、鲁棒性强的传输机制,以便实时应用程序(例如视频会议、流媒体)能够在网络中传输和接收音频和视频数据。
RTP使用UDP作为底层传输协议,这是因为UDP相比于TCP更适合实时数据传输。
UDP无连接、不可靠的特性使得RTP能够快速传递数据,并且不需要建立和维护复杂的连接。
RTP协议主要由两部分组成:RTP头和有效载荷。
RTP头包含了一些元数据信息,例如时间戳、序列号和负载类型。
时间戳用于同步媒体数据的播放,序列号用于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负载类型指示了有效载荷的编码格式(例如PCM、MPEG)。
有效载荷部分是实际的音频或视频数据。
RTP协议本身并不负责对有效载荷进行编码或压缩,这是应用程序的责任。
RTP协议只负责将有效载荷封装在UDP数据包中,并添加一些元数据信息。
RTP协议还支持一些扩展功能,例如支持多路复用、混流和重传。
通过多路复用,可以在一个RTP流中传输多个音频或视频通道。
混流允许将多个RTP流合并成一个流,这对于实时会议和直播非常有用。
重传功能通过发送端发送冗余数据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在RTP协议的传输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是丢包问题,由于UDP的不可靠性,可能会导致数据包的丢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前向纠错或重传机制。
其次是时延问题,由于RTP头的添加,会增加数据包的大小,导致延迟增加。
为了减少延迟,可以使用压缩和流水线技术。
总的来说,RTP协议是一种适用于实时传输音频和视频数据的协议。
它提供了一种低延迟、鲁棒性强的传输机制,能够满足实时应用程序对数据传输的需求。
但是,由于UDP的不可靠性,还需要在实际应用中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丢包和时延问题。
RTP实时传输协议规范
![RTP实时传输协议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56efdeaaeaad1f346933fc4.png)
RFC3550RTP:实时应用程序传输协议摘要本文描述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
RTP在多点传送(多播)或单点传送(单播)的网络服务上,提供端对端的网络传输功能,适合应用程序传输实时数据,如:音频,视频或者仿真数据。
RTP没有为实时服务提供资源预留的功能,也不能保证QoS(服务质量)。
数据传输功能由一个控制协议(RTCP)来扩展,通过扩展,可以用一种方式对数据传输进行监测控制,该协议(RTCP)可以升级到大型的多点传送(多播)网络,并提供最小限度的控制和鉴别功能。
RTP和RTCP被设计成和下面的传输层和网络层无关。
协议支持RTP标准的转换器和混合器的使用。
本文的大多数内容和旧版的RFC1889相同。
在线路里传输的数据包格式没有改变,唯一的改变是使用协议的规则和控制算法。
为了最小化传输,发送RTCP数据包时超过了设定的速率,而在这时,很多的参与者同时加入了一个会话,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新加入到(用于计算的可升级的)计时器算法中的元素是最大的改变。
目录(Table of Contents)1. 引言(Introduction)1 1 术语(Terminology)2 RTP使用场景(RTP Use Scenarios)2 1 简单多播音频会议( Simple Multicast Audio Conference)2 2 音频和视频会议(Audio and Video Conference)2 3 混频器和转换器(Mixers and Translators)2 4 分层编码(Layered Encodings)3 定义(Definitions)4 字节序,校正和时间格式(Byte Order, Alignment, and Time Format)5 RTP数据传输协议(RTP Data Transfer Protocol)5 1 RTP固定头域(RTP Fixed Header Fields)5 2 多路复用RTP会话(Multiplexing RTP Sessions)5 3 RTP头的配置文件详细变更(Profile-Specific Modifications to the RTP Header)5 3 1 RTP报头扩展(RTP Header Extension)6 RTP控制协议(RTP Control Protocol) -- RTCP6 1 RTCP包格式(RTCP Packet Format)6 2 RTCP传输间隔(RTCP Transmission Interval)6 2 1 维护会话成员数目(Maintaining the number of session members)6 3 RTCP包的发送与接收规则(RTCP Packet Send and Receive Rules)6 3 1 计算RTCP传输间隔(Computing the RTCP Transmission Interval)6 3 2 初始化(Initialization)6 3 3 接收RTP或RTCP(非BYE)包(Receiving an RTP or Non-BYE RTCP Packet)6 3 4 接收RTCP(BYE)包(Receiving an RTCP BYE Packet)6 3 5 SSRC计时失效(Timing Out an SSRC)6 3 6 关于传输计时器的到期(Expiration of Transmission Timer)6 37 传输一个 BYE 包(Transmitting a BYE Packet)6 3 8 更新we_sent(Updating we_sent)6 3 9 分配源描述带宽(Allocation of Source Description Bandwidth)6 4 发送方和接收方报告(Sender and Receiver Reports)6 4 1 SR:发送方报告的RTCP包(SR: Sender report RTCP packet)6 4 2 RR:接收方报告的RTCP包(RR: Receiver Report RTCP Packet)6 4 3 扩展发送方和接收方报告(Extending the Sender and Receiver Reports )6 4 4 分析发送方和接收方报告(Analyzing Sender and Receiver Reports )6 5 SDES:源描述RTCP包(SDES: Source description RTCP packet)6 5 1 CNAME:规范终端标识符的SDES数据项(CNAME: Canonical End-Point Identifier SDES Item)6 5 2 NAME:用户名的SDES数据项(NAME: User name SDES item)6 5 3 EMAIL:电子邮件地址的SDES数据项(EMAIL: Electronic Mail Address SDES Item) 6 5 4 PHONE:电话号码的SDES数据项(PHONE: Phone Number SDES Item)6 5 5 LOC:地理用户地址的SDES数据项(LOC: Geographic User Location SDES Item)6 5 6 TOOL:应用程序或工具名字的SDES数据项(TOOL: Application or Tool Name SDES Item) 6 57 NOTE:通知/状态的SDES数据项(NOTE: Notice/Status SDES Item)6 5 8 PRIV:私有扩展的SDES数据项(PRIV: Private Extensions SDES Item)6 6 BYE:Goodbye RTCP包(BYE: Goodbye RTCP packet)6 7 APP:定义应用程序的RTCP包(APP: Application-Defined RTCP Packet)7 RTP转换器和混频器(RTP Translators and Mixers)7 1 概述(General Description )7 2 在转换器中的RTCP数据处理(RTCP Processing in Translators)7 3 在混频器中的RTCP数据处理(RTCP Processing in Mixers )7 4 级联混频器(Cascaded Mixers)8 SSRC标识符的分配和使用(SSRC Identifier Allocation and Use)8 1 冲突概率(Probability of Collision )8 2 冲突解决和循环检测(Collision Resolution and Loop Detection)8 3 在分层编码中使用(Use with Layered Encodings)9 安全(Security )9 1 机密性(Confidentiality)9 2 身份验证和消息完整性(Authentication and Message Integrity)10 拥塞控制(Congestion Control)11 网络和传输协议之上的RTP(RTP over Network and Transport Protocols)12 协议常量摘要(Summary of Protocol Constants)12 1 RTCP 包类型(RTCP Packet Types)12 2 SDES 类型(SDES Types)13 RTP概况和负载格式详细说明(RTP Profiles and Payload Format Specifications)14 安全考虑(Security Considerations)15 IANA考虑(IANA Considerations)16 知识产权声明(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tatement)17 鸣谢(Acknowledgments)附录 A 算法(Algorithms)附录 A 1 RTP数据头有效性检查(RTP Data Header Validity Checks )附录 A 2 RTCP数据头有效性检查(RTCP Header Validity Checks)附录 A 3 确定RTP包预期数目和丢失数目(Determining Number of Packets Expected and Lost)附录 A 4 生成SDES RTCP包(Generating RTCP SDES Packets)附录 A 5 解析RTCP SDES包(Parsing RTCP SDES Packets)附录 A 6 生成32位随机标识符(Generating a Random 32-bit Identifier附录 A 7 计算RTCP传输间隔(Computing the RTCP Transmission Interval)附录 A 8 估测两次到达间隔的抖动(Estimating the Interarrival Jitter)附录 B 与RFC1889不同之外(Changes from RFC 1889)参考书目(References)标准化引用(Normative References )资料性引用(Informative References)作者地址完整的版权声明1.绪论本文详细的介绍实时传输协议RTP,RTP提供带有实时特性的端对端数据传输服务,传输的数据如:交互式的音频和视频。
RTP协议
![RTP协议](https://img.taocdn.com/s3/m/78bcf99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4.png)
介绍RTP协议的定义和作用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是一种用于实时数据传输的协议。
它被广泛应用于音频、视频和其他实时多媒体数据的传输领域。
RTP协议的主要目标是在网络上实现实时数据的传输和同步,以确保音视频流能够以高效、可靠的方式传递,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
RTP协议提供了一种标准的数据传输机制,用于在多个参与者之间实现实时通信。
它定义了数据包的格式、传输方式和时间戳等元数据,以确保数据能够按照正确的顺序和时间传递。
RTP还支持数据压缩和解压缩,以便在保证实时性的同时节省带宽和存储空间。
RTP协议通常与其他协议一起使用,例如RTCP(Real‑time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用于传输控制信息和参与者之间的交互。
RTCP提供了对RTP流进行监控和管理的能力,包括统计信息收集、同步和会话控制等功能。
RTP协议在许多实时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视频会议、实时流媒体、网络电话和远程监控等。
它通过提供实时传输和同步机制,使得这些应用能够在网络上以低延迟和高质量进行交流。
总而言之,RTP协议是一种用于实时数据传输的标准协议,它提供了数据传输、同步和压缩等功能,使得实时多媒体应用能够以高效、可靠的方式在网络上进行传输和交流。
解释RTP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流程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是一种用于实时数据传输的协议,它采用了一系列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流程来确保实时音视频数据的传输和同步。
下面将详细解释RTP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流程:1.数据分割和打包:RTP协议将实时音视频数据流划分为较小的数据包,称为RTP包或RTP数据单元。
这些数据包包含了音视频数据以及与其相关的元数据,如时间戳、序列号等。
数据分割和打包的目的是将大的音视频流划分为适合网络传输的小块,并为每个数据包提供必要的信息。
2.传输和接收:RTP数据包通过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或其他传输协议进行发送和接收。
rtp协议
![rtp协议](https://img.taocdn.com/s3/m/bc1bb871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f.png)
rtp协议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简称RTP)是一种用于实时音视频传输的协议。
RTP协议主要用于音视频会议、流媒体传输、音视频直播等场景,能够提供实时传输、时延控制、容错机制等功能。
RTP协议是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的,在IP协议上进行封装传输。
它利用UDP的无连接特性,不需要建立和维护复杂的连接状态,能够实现高效、实时的音视频传输。
同时,RTP协议还能够通过设置传输头部的各种参数,实现时延控制、报文顺序保证、容错恢复等功能。
RTP协议的数据包由固定长度的头部和变长的负载数据组成。
头部包含了多个字段,用于描述数据包的重要信息,如序列号、时间戳、负载类型等。
序列号用于保证数据包的顺序,时间戳用于实现时延控制和同步,负载类型指明了负载数据的类型,如音频、视频等。
RTP协议还支持扩展头部,用于传输额外的信息或控制命令。
扩展头部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来定制,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
例如,可以通过扩展头部传输音频或视频的码率、分辨率等信息,以及一些定制的控制命令,如请求重传、帧丢弃等。
在传输过程中,RTP协议可以选择使用传输控制协议(TCP)或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使用TCP可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但带来较大的时延。
而使用UDP能够提供较低的时延,但可能会导致数据包的丢失或乱序。
因此,在选择传输协议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要求来进行权衡。
除了传输数据之外,RTP协议还需要与其他协议配合使用,来完成完整的音视频传输过程。
例如,在实时通信中,通常会使用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SIP)来实现会话的建立和管理。
在流媒体传输中,可能还需要使用流媒体控制协议(Real-time Streaming Protocol,简称RTSP)来控制媒体资源的播放和暂停等操作。
总的来说,RTP协议是一种用于实时音视频传输的协议,能够提供实时传输、时延控制、容错机制等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xtended highest sequence number received interarrival jitter last SR (LSR) delay since last SR (DLSR)
RTCP 发送方报告
RC:该包中所含接收报告块的数目 PT:包含常数200,用以识别这个为SR包 NTP时间戳:指示了此报告发送时的背景时钟(wallclock) 时刻,它可以与从其它接收者返回的接收报告块中的时间标 志结合起来,计算往返每个接收者所花的时间 RTP时间戳:与NTP时间标志对应同一时刻.与数据包中的RTP 时间戳具有相同的单位和初始的偏移量.这个一致性可以用 来让NTP时间标志已经同步的源之间进行媒体内/间同步,还 可以让与媒体无关的接收者估计名义RTP时钟频率 发送的报文数(Sender's packet count ):从开始传输到此SR 包产生时该发送者发送的RTP数据包总数 发送的字节数(Sender's octet count):从开始传输到此SR包 产生时该发送者在RTP数据包发送的字节总数(不包括头和填 充)
RTP
RenRen Shanghai Academy of Spaceflight Technology
实时语音和视频传输所面临的问题
语音视频传输的特点:数据量大,保证连续性,实时性 传统的电话网交换:电路交换方式,输出和输入以及中继均时序 同步,等时的体系结构. 基于IP的互联网结构:分组交换,IP分组可重复,无序,延迟到达 或者丢失,并存在抖动. 针对互联网体系结构的特点,相应的解决方法: 加入序号,以处理无序和重复交付 加入时间戳,标记该分组数据应在何时被播放 使用缓冲,对抖动进行补偿
RTCP 源描述报文的描述项
CNAME (Canonicl NAME) 由于SSRC是随机生成,因此每一个源都需要有一个唯一标识该 源的规范名称 例如: "doe@","doe@192.0.2.89" "","192.0.2.89"
期望值:发送方使用25%的带宽,接收方使用75%的带宽.而当发 送方多于总参与者的1/4时,所有参与者平均分享带宽.
RTCP 转发器 & 混合器
Translator: Forwards RTP packets with their SSRC identifiers intact; this makes it possible for receivers to identify individual sources even though packets from all the sources pass through the same translator and carry the translator's network source address. Mixer: Receives streams of RTP data packets from one or more sources, possibly changes the data format, combines the streams in some manner and then forwards the combined stream.
接收方报告包与发送方报告包基本相同,没有NTP,RTP,发 送者包和字节计数.余下区域与SR包意义相同.
RTCP 源描述报文
源描述报文:包由一个头及0个或多个块组成.每个块都由块 中所标识的数据源的标识符及其后的各个描述构成.
0-1 Ver. 2 P 3-7 SC SSRC/CSRC_1 SDES Items… SSRC/CSRC_2 SDES Items… … 8-15 PT(202) 16-31 Length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ranslators and mixers combine individual RTCP packets from the multiple sources they are forwarding into one compound packet whenever feasible in order to amortize the packet overhead.
RTCP报文收发规则
RTCP报文传送的时间间隔 Case 1:发送方与总参与数之比<=25% – 发送者:C=avg_rtcp_size/(25%*rtcp_bw) – 接收者: C=avg_rtcp_size/(75%*rtcp_bw) Case 2:发送方与总参与数之比>25% – C=avg_rtcp_size/rtcp_bw n=总参与数
RTP Control Protocol (RTCP, RTP控制协议)
RTCP报文封装在UDP中进行传输,并且发送时使用的端口号 比它们所属的RTP数据流端口号大1. 1)用反馈信息的方法来提供分配数据的传送质量,这种反馈 可以用来进行流量的拥塞控制,也可以用来监视网络和用来 诊断网络中的问题; 2)为RTP源提供一个永久性的CNAME(规范性名字)的传 送层标志,因为在发现冲突或者程序更新重启时SSRC(同步 源标识)会变,接收方要用CNAME来从一个指定的与会者处得 到相联系的数据流 3)根据与会者的数量来调整RTCP包的发送率 4)传送会话控制信息,如显示与会者的标识.
RTCP 报文类型
RTCP提供数据分发质量反馈信息,在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交 互一系列报告,以便进行流量和拥塞控制.
RTCP报文的类型 类型 200 201 202 203 204 含义 发送方报告 接收方报告 源描述报文 结束报文 应用程序特定报文
RTCP Compound RTCP Packets
Ver.:版本号,当前为2 P:指明有效载荷后是否需要补零填充. X:是否存在扩展部分 CC:包含了参与源数目 M:语义取决于应用程序 PTYPE:是指payload的格式并决定将如何去由应用程式加以解译 序号:初始序号随机选择 时间戳:初始值随机选择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TP协议支持在某一节点上将数个不同的源传输的数据流混合起 来,例如多个网点共同参与的IP电话会议. 同步源标识:标识数据流的源 参与元标识:指出参与数据流合并的所有同步源标识,CC字段为 4位,因此最多混合15路数据流 时间戳:32比特时间戳反映了RTP数据包中第一个字节的采样时 间.具体的粒度由有效载荷的类型而定.例如,对一个固定速率 的音频,采样时钟将在每个周期内增加1.如果一个音频从输入设 备中读取含有160个采样周期的块,那么对每个块,时间戳的值增 加160.
n=发送者数目 n=接收者数目
1:该参与者尚未发送RTCP报文时,Tmin=2.5s,否则Tmin=5s 2:Td=max { Tmin , n*C } 3:T=i*Td I取自区间 [ 0.5 , 1.5 ] 4:T=T/1.21828 (e-3/2) avg_rtcp_size=15/16*packet_size+1/16*avg_rtcp_size
RTCP 接收方报告
RTCP接收方报告
0-1 Ver. 2 P 3-7 RC SSRC_1 Fraction lost Cumulative number of packet lost 8-15 PT(201) 16-31 Length
同步源标识(SSRC)
Extended highest sequence number received interarrival jitter last SR (LSR) delay since last SR (DLSR)
RTCP 发送方报告
上一SR报文 (LSR):接收到的来自该源的最新RTCP发送者 报告(SR)的64位NTP时间标志的中间32位.若还没有接收到 SR,该域值为零 自上一SR的时间(DLSR):是从收到来自该源的SR包到发送 此接收报告块之间的延时,以1/65536秒为单位.若还未收到, 该域值为零
源的真实名字,由用户自己指定 电子邮件地址 电话号码 所在位置 上层应用的信息 当前的状态描述 扩展部分:(name,value)
RTCP 结束报文
结束报文:表明一个或多个源将要离开,如果混合器收到该 报文,混合器应当发送该报文,并保持SSRC/CSRC不变.如 果混合器关闭,应向贡献源列表中的所有SSRC,包括它自己 的SSRC发送该报文.
防抖动的措施
K
以固定速率 提取数据 以可变速率 加入数据
K值的折中选定 过小:突发的阻塞可能导致缓冲区耗尽 过大:延迟加大,等待时间延长,降低用户体验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TP提供带有实时特性的端对端数据传输服务,传输的数据如: 交互式的音频和视频.运行在UDP之上,每一个RTP报文封装在 一个UDP数据报之中. RTP本身没有提供任何的机制来确保实时的传输或其他的服务质 量保证,而是由低层的服务来完成.它不保证传输或防止乱序传 输,它不假定下层网络是否可靠,是否按顺序传送数据包.RTP 包含的序列号允许接受方重构发送方的数据包顺序,但序列号也 用来确定一个数据包的正确位置,例如,在视频解码的时候不用 按顺序的对数据包进行解码. RTP原先的设计是用来满足多参与者的多媒体会议的需要,它没 有限定于专门的应用.连续数据的储存,交互分布式仿真,动态 标记,以及控制和测量应用程序也可能会适合使用RTP.
RTCP 发送方报告
到达间隔抖动:RTP数据包到达时刻统计方差的估计值.测 量单位同时间戳单位,用无符号整数表达. 到达时间抖动定义为一对包中接收者相对发送者的时间间隔 差值的平均偏差 (平滑后的绝对值). 相对传输时间是指:包的RTP时间戳和到达时刻接收者时钟 时间的差值. 若Si是包i中的RTP时间戳,Ri是包i到达时刻(单位为:RTP 时间戳单位).对于两个包i和j,D可以表示为 D(i,j)=(RjSj)-(Ri-Si) 到达时刻抖动可以在收到从该源来的每个数据包i后连续计算. 利用该包和前一包i-1的偏差D(按到达顺序,而非序号顺序), 根据公式J = J + ( |D(i-1,i)| -J ) / 16 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