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况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四、怀人 • “睹物”易惹人相思,而古人“目秋” 也常常撩拨起对亲故或所敬仰之人的怀恋。 如:
•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韦应物《秋夜 寄丘员外》) •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 卿《长沙过贾谊宅》) •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赵孟 《岳鄂王墓》)
讨论会
1. 林语堂说:“善于优悠岁月的人才是真正 有智慧的人。”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2. 请说说你对秋天的体悟。
• 林语堂历史上的“一夕话”原话是: • 中国就是有这么一群人,为了几个卢 布,不惜出卖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在报纸上疯狂叫卖自己的汉奸言论,武装 保卫苏联,支持外蒙人民自己当家做主, 在动物世界里找这样的动物几乎不可能。 (1937年,发表于申报)
对闽南话的痴迷

他在《说乡情》动情地说"我来台湾,不期然而 然听见乡音,自是快活。电影戏院,女招待不期然 而说出闽南话。坐既定,隔座观客,又不期然说吾 闽土音。既出院,两三位女子,打扮的是西装白衣 红裙,在街上走路,又不期然而然,听她们用闽南 话互相揶揄,这又是何世修来的福分。"。
四、《秋天的况味》创作背景
• 1 本文作于1941年1月。作者时年46岁,正初入
中年之列。
• 2 论语派 • 3 20世纪三十年代林语堂的文艺思想 • 4 林语堂散文的文体模式
论语派
现代文学流派。因《论语》半月刊而得 名。主要代表人物为林语堂。
20世纪30年代林语堂的文艺思想
三十年代林语堂的文艺思想,以“超政治——近人生 (情)”为思想指导原则;以“表现——性灵”论和“幽默— —闲适”论为创作理论主体。
文章最后以邓肯赞美秋天的佳句结束。 林语堂自己说他是倦则搁笔,“文章与其 收束不好,还不如全不收束。突然而来突 然而去”。
在30年代《论语》时期,林语堂提倡“以自
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文风就已 经视读者为“老友”,自觉追求“以谈话腔调入 文”,但这种文体的真正成熟,则是在其战时创 作中,这篇《秋天的况味》写于1941年,是能代
秋的诗词
•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 长歌行》) • 5.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 《望洞庭》) • 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 《秋词》) • 7.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 夕》) • 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 人》)
• 二、叹时 • 多愁善感似乎是诗人的本性,就是极平常的 秋景也时常引发他们对时光易逝的感叹。如: •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 行》) • 晚雨未摧宫树,可怜闲叶,犹抱凉蝉。短景 归秋,吟思又接愁边。(史达祖《玉蝴蝶》) • 草木凋零,落叶归根,好景不再,逝者如斯, 排遣不成,凄凉顿生。
文章从独坐沙发抽烟开始,由烟的“温煦的热气”而
想到“秋天的意味”,才想到“诗文上秋的含义” 是萧
杀、凄凉、与他所理解的是不一样的。秋天黄昏独坐抽烟 时心头“轻松”、“自由”情绪的生成,缘于其对“静 寂”、 “温香”情调的感知。
接下来讲到他爱秋的“古色苍茏 ”,与
其他三季比较,秋天“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
也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
枯槁凋零”,具有成熟之美,中和之美。
文章在点明他爱的是“初秋” 之后,表明了在这时节可赏乐之 事,月圆蟹肥、桂花皎洁,接下 来就讲到人生中诸如此类的享乐 之事:酒、雪茄、鸦片,并总结 道:“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 黄、熟练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 样的愉快。”
并随手就数出了具有这种特征的一 系列事物:
表其风格的成熟之作。
这篇小品文写得随性而不散漫,正象林
语堂评价中国的士大夫画,有一种特质叫做
“逸”,他说这是“从游戏精神来的。仿佛
道家精神,它是人类想摆脱这个劳形役性的
俗世的努力,而获得心情上的解放与自由。”
(二)课堂讨论
1 结合所学,讨论文学史上有关“秋”题材的文学 主题。 2 结合实际,对本文文风进行辩证的分析。
• 三、思乡 • 漂泊异乡的游子,“离愁渐远渐无穷。”家是他们永远的牵挂。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即是最直白的 诉说。还有马致远的名曲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枯藤老 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又如: •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 三湘秋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卢纶《晚次鄂州》) •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 望故乡。(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 秋入乡心愁割肠,以上五例均是以秋色来托引乡愁,是悲秋思乡 望归的典范。
• 9.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 书博 山道中壁》) •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 秋叶——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 秋声——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 秋愁——莫道身闲总无事,孤灯夜夜写清愁。 •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网络流传的一句话
• 2008年9月以后网络广为流传这么一句号称是林语堂 的话:“中国就有这么一群奇怪的人, 本身是最底阶层, 利 益每天都在被损害,却具有统治阶级的意识. 在动物世界里 找这么弱智的东西都几乎不可能。”这段话因其对中国封 建思想遗毒犀利而精准的批评迅速流行,有一说是出自林 语堂的《吾国吾民》,而搜遍网络,林语堂的《吾国吾民》 中并未出现这句话。

•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很多植物的果实在秋季成熟。 在北半球亚热带地区相对于夏季,秋季的气温明 显下降。随着气温的下降,许多落叶多年生植物 的叶子会渐渐变色、枯萎、飘落,只留下枝干度 过冬天。而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将会步入它们生命 的终结,整个枯萎死去。 • 秋季的气温会逐渐下降,但是一般较冬季缓慢。 由于干湿状况的差异,不同地区会出现阴冷多雨, 或干燥凉爽的气象状况。在较冷的深秋,由于昼 夜温差大,白天蒸腾的水汽会在夜间凝结,或为 露,或为霜。
林语堂故居
林语堂纪念馆
• 任教经历 •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 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 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 1947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美术与文学主任。1952年, 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 志。1966年,定居台湾。 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 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 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 年3月26日,去世于香港, 四月移灵台北,长眠于故居 后园中,享年八十二岁。
阅读思考
• 1.怎样理解本文的主题? • 2.本文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 3.本文笔致曲折、详略得当。试结合文本作 具体分析。

他说:“近情,即承认人之常情,没多弱点,
推己及人,则凡事宽恕,容忍,而易趋于妥洽,妥洽
就是中庸。” 还说:“近情精神实是人类文化最
源自文库
高的最合理的理想,而近情的人实在就是最高形 式的有教养的人。”
他认为 “没有金钱也能享受悠闲的
生活。他须有丰富的心灵,有简朴生活 的爱好,对于生财之道不大在心,这样 的人,才有资格享受悠闲的生活。”
林语堂散文的文体模式
林语堂的文体模式属于与读者对话式的“闲谈体”。 这是一种较随意的文体。它具有包容的心态、闲适从容的 格调、灵光闪现的心灵、灵健雅致的语言等特征。它的价 值首先是强调了文学的独立品格;其次是突出作品的文学 性;第三,它对克服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弊端有积极作用。
五、秋天的况味赏析
他说:“作文章轨范以自茧,笔法章法以自缚,仁 义道德以自绳,是非毁尊以自戒,先斫丧其生命,桎梏 其性灵,使之不动,不动而欲得其势,其美、其气、其 文,愚孰甚焉?”
秋的意象
• 古诗词是我国文坛上的两颗璀璨的明珠, 不仅在当时大放异彩,就是在现在也依然 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 •
一、伤别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离愁别恨,自古 就是诗人词家难以割舍的情怀,因而也是他们常 咏的对象。如: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 易《琵琶行》)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 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 铃》) • 以上两例都是以种种凄凉、冷落的秋天景象 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活画出了两幅秋江离别图
慢火炖猪肉时的声调、
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
用了半世的书桌、
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 苍劲雄浑的笔迹等。

从林语堂这里的信手拈来,就可以看到他平
时在点滴中对生活的享受。林语堂的人生观是一
种享受生活的快乐人生观。他承认人的自然欲望,
认为人生活的目的就是满足欲望、享受快乐,因
此他有一种近情理论。
林语堂
一、教学要求
• 1 掌握主要内容、主题思想。 • 2 从作者眼中秋天的境况与情味与传统意义 上的不同之处,理解作者的文学创作观念。
二、学习要点
• 1 正确理解文章创作主题。 • 2 正确评价作者的文学创作观念和文风。
三、林语堂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中国现代散文家、 小说家。出生于基督教家庭,父亲为教会牧师。1912年入上 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留学, 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 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 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 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科主任。1927年任国 民党武汉政府外交部秘书。自1932年起,主编《论语》、 《人间世》和《宇宙风》等刊物,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 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抗战开始后, 赴美国任教,并从事写作活动。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 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47年任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 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 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去 世。著有:《剪拂集》、《大荒集》、《吾国与吾民》、 《京华烟云》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