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
水泥混凝土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水泥混凝土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引言水泥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确保其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介绍水泥混凝土质量保证体系及相关措施,以提高水泥混凝土的质量。
水泥混凝土质量保证体系水泥混凝土质量保证体系是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旨在确保水泥混凝土的生产、运输和施工过程中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 质量管理计划:制定质量目标和计划,明确质量管理的责任和流程。
2. 质量控制程序:建立严格的控制程序,包括原材料的验收、混凝土配比和制作工艺的控制,以及对成品的质量检测。
3. 培训和培训计划:确保相关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提高水泥混凝土质量的控制能力。
4. 内部审核:定期进行内部审核,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执行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5. 外部认证和评估: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认证和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质量保证措施除了建立水泥混凝土质量保证体系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水泥混凝土的质量:1. 严格监控原材料质量:确保水泥、砂、骨料等原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质量检测。
2. 控制混凝土配比: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配比,合理控制水泥、砂、骨料和水的比例,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3. 严格执行施工工艺:按照规范要求和工艺流程进行施工,包括搅拌、浇筑、养护等环节。
4. 增加质量检测频次:增加混凝土样品的取样频次,并进行强度、含水率等必要的质量检测。
5. 定期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和维护混凝土结构,修补破损部位,以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结论水泥混凝土质量保证体系和相关措施对于提高水泥混凝土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监控和改进质量,将有助于确保水泥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混凝土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混凝土产品质量,提高混凝土服务质量,保障工程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生产的所有混凝土产品,包括商品混凝土、预制混凝土构件等。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建立健全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责任,加强过程控制,提高混凝土产品合格率,确保工程质量。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混凝土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混凝土质量管理的决策、监督和协调工作。
第五条混凝土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质量管理部,负责混凝土质量管理的具体实施工作。
第六条质量管理部职责:1. 负责制定和实施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2. 组织混凝土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查和检验;3. 负责混凝土产品质量事故的调查和处理;4. 组织混凝土质量培训和考核;5. 负责混凝土产品质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6. 向混凝土质量管理委员会报告混凝土质量管理情况。
第七条生产部门职责:1. 严格执行混凝土生产规程和质量标准;2. 负责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3. 配合质量管理部进行质量检查和检验;4. 对不合格产品及时进行整改;5. 负责混凝土生产记录的填写和保存。
第八条技术部门职责:1. 负责混凝土配方的设计和优化;2. 参与混凝土生产过程的技术指导;3. 负责混凝土生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4. 参与混凝土质量事故的技术分析。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第九条建立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第十条质量手册:规定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目标和原则,以及质量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第十一条程序文件:包括混凝土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程序、检验和试验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等。
第十二条作业指导书:针对混凝土生产的各个工序,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和质量要求。
第四章生产过程控制第十三条原材料采购控制:1. 采购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2. 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 建立原材料采购台账,记录采购、验收、使用情况。
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
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与资源配置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合理的资源配置是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
在这个方面,企业负责人的质量意识起到关键作用。
2.1 组织机构全面质量管理是涉及到公司内所有职能部门的一项工作,所有的阶段都要考虑质量,所有的活动都要控制质量,质量是全体员工共同工作的结果。
为了取得良好的结果,企业应有合理的组织机构,在这个机构中明确界定和分配质量活动的职责和权限,避免出现职能重叠、无人管理的现象。
2.2 资源配置资源是企业为实现经营目的而投入的必要的人力、物力。
充足的资源配置是企业确保产品质量的必要条件。
混凝土企业在资源配置上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在基础设施的配置上,要充分考虑原材料的储存场地和粉料储仓。
很多的材料检测需要较长的时间,如果储存场地不够,就可能存在进厂材料还未来得及检验就已经被使用掉的情况。
另外,企业在资源配置上要重点考虑生产能力、运输能力和泵送能力的平衡,防止由于配置失衡,造成施工脱节而影响混凝土质量。
试验室的建设与管理试验室作为混凝土企业的技术和质量主管部门,承担着原材料进厂检测、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质量监测管理等工作。
其人员素质、技术及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技术和质量管理控制水平。
因此,企业应重视对试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加大对试验室的投入,以确保其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将技术、质量工作渗透到公司内的各个部门,使混凝土在整个生产、运输以及现场施工过程中处于严密的控制状态。
试验室的工作重点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管理、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监测以及相应的质量资料管理。
3.1 配合比设计管理混凝土的核心技术就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合理的配比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必要条件,也是关系到企业成本的关键因素。
如果没有合理的配合比和相应严格的管理制度,即使有优质的原材料、良好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条件,也不可能生产出既优质又经济的混凝土。
如何设计出好的配合比,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对原材料方面的了解与控制,是做好配合比设计的基础。
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
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可控、稳定和可靠,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应运而生。
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是指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以确保混凝土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能够达到预定的质量要求。
一、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而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是实现混凝土质量可控的基础。
一个完善的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能够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准确性、原材料的良好品质、生产过程的科学可靠以及产品的合格性。
通过建立和实施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提高混凝土的质量稳定性,降低工程质量事故的风险,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素(一)组织管理要素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管理要素包括质量管理组织结构、职责与权限、内外审计等。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组织结构可以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混凝土质量管理职责的履行;明确职责与权限可以确保各部门的职责界定明确,避免部门之间出现混淆和交叉;定期进行内外审计可以对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验证,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二)质量控制要素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控制要素包括原材料控制、生产控制、检测控制等。
原材料控制包括对水泥、骨料、掺合料等原材料的选用、采购和入库检验;生产控制包括混凝土搅拌、浇筑和养护等环节的控制;检测控制包括对混凝土强度、含气量、收缩性等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和控制。
通过对各个环节的控制,可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三)质量改进要素质量改进是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
通过持续的质量改进,可以不断提高混凝土的质量水平和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
质量改进要素包括问题识别和分析、改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持续改进的评估等。
在质量改进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借鉴行业内外的先进经验,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工艺技术,不断推动混凝土质量的提升。
6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必须具有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即通过ISO9001体系认证并有效运行,未通过认证的,应参照ISO9001标准简历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
1.1生产过程质量控制1.总要求(1)企业应按标准规定和设计文件以及合同要求,组织生产和质量控制,以保证向客户提供合格产品。
(2)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重点是人员、生产设备、机具和设施、原材料、生产技术规程、工艺制度和技术参数、试验检测。
(3)生产操作人员和试验检测人员应经过适当的教育、培训,重要岗位的操作人员应经过任职资格确认。
(4)生产设备、机具和设施应符合标准的规定和生产的要求,保持良好的维护和正常的运行,计量器具和设备应按规定进行计量检定和校准(5)原材料质量应符合标准规定和设计文件以及合同要求,同时应符合生产要求。
(6)应按标准规定和设计文件以及合同要求,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制定生产技术规程,明确工艺制度和技术参数,并确保有关人员理解。
(7)应按标准规定和设计文件以及合同要求,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制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应制定质量试验检测计划,保证试验检测的项目、取样和试验的方法以及试验检测的结果等符合标准规定和设计文件以及合同要求,同时应符合实际的生产情况和质量控制要求,及时纠正和处理不合格事项。
(8)应建立并保持生产过程中的错作人员的质量自检、互检和监督人员的质量专检制度。
(9)应指定生产计划,并使其能够传递到相关的部门,保证企业有足够的资源。
(10)记录并保存生产台账,完整记录生产日期。
产品名称。
型号规格、数量、使用单位、工程名称和部位、质量证明书编号等。
2.原材料质量控制(1)进货验收应做好各种原材料的进货验收工作:A.材料的品种、规格和数量以及生产供应单位,确保其符合合同要求。
B.生产供应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格、资质及能力,并且已经过服务方恶化供应品的供应商的能力评价。
C.原材料证明书格式完整,内容齐全,且能证明进货的原材料质量合格。
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一、总则二、质量控制机构1.在每个施工工地设立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部门,负责对预拌混凝土及其原材料的质量进行监督和控制。
2.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对混凝土的配料比例进行检测,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抽样检测,监督施工工地的施工过程。
三、原材料质量控制1.水泥的质量控制:对进场的水泥进行抽样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外观、比表面积、初凝时间、强度等指标。
2.骨料的质量控制:对进场的骨料进行抽样检测,检测项目包括粒径、含泥量、含酸性物质、含碱性物质等指标。
3.混凝土增加剂和掺合料的质量控制:对进场的增加剂和掺合料进行抽样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含量、密度、粒度分布等指标。
四、施工现场管理1.搅拌机的设备质量控制:对搅拌机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修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2.混凝土的浇筑和抹光过程控制:对混凝土的浇筑和抹光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施工质量。
3.预拌混凝土的贮存和保护:对已经生产好的预拌混凝土进行贮存和保护,防止混凝土的凝结和变质。
在贮存过程中,要确保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避免混凝土结块或者干燥。
五、质量控制记录1.混凝土试验记录:对抽样的混凝土进行试验,记录试验结果。
2.施工记录:对混凝土的混合比例、浇筑过程和抹光过程进行记录。
3.设备检测记录:对搅拌机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测,记录检测结果。
六、质量管理体系1.建立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制度、质量培训计划、评审和审计计划等。
2.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对于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3.定期进行内部评审和外部审查,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七、违规处罚对于违反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行为,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追责和处罚。
处罚的具体措施包括警告、罚款、扣押质保金等。
八、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归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部门所有,如有需要,可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补充。
以上是关于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详细介绍,通过制定和执行该制度,可以有效地控制和管理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提高施工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关于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方案
关于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方案一、前言混凝土工程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广泛应用于房屋、桥梁、道路、隧道等各类建筑结构中。
因此,保障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制定一套可行的质量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混凝土工程质量方案进行详细的探讨,包括质量目标、质量管理体系、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质量控制措施等方面。
二、质量目标1.生产符合国家规定及相关标准的混凝土产品,提供高质量的混凝土工程。
2.确保混凝土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和可靠性,满足设计要求,以及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的规定。
3.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和质量管理措施,保证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三、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保障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关键。
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质量管理职责、质量管理程序和质量管理评估等内容。
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建立质量管理部门,明确质量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质量管理部门应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混凝土工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
2.质量管理职责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质量管理职责,包括工程管理部门、生产管理部门、质检部门等,要求各部门严格执行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3.质量管理程序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程序,包括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检验程序、生产工艺流程及检测程序、成品混凝土的检验程序等。
确保混凝土产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4.质量管理评估建立质量管理的评估制度,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持质量管理水平的稳步提高。
四、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1.原材料的选用混凝土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特别是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原材料,应严格控制其质量。
2.搅拌工艺混凝土搅拌工艺应科学合理,要求振捣充分、坍落度合适、配合比准确,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均匀性。
3.施工环境施工现场应保持干净整洁,避免污染混凝土。
4.模板拆除等混凝土模板拆除的工艺要求应合理,避免对混凝土造成损害。
6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6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一、前言在现代社会,预拌混凝土已经成为建筑业中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
为了保证预拌混凝土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应该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二、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建立和实施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建筑材料符合质量标准、满足客户需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及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质量管理体系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可以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方式来减少杂乱无章的现象,提高生产效率;2.可以通过科学管理、标准化操作来确保产品质量,并在不断的改进中不断提高产品质量;3.可以通过规范的管理途径来降低材料和能源的消耗,达到资源节约的目的;4.可以通过提高管理水平、规范作业流程来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三、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1.质量方针:企业应制定质量方针,确定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贯彻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和原则;2.质量目标:企业应制定具体、可量化的质量目标;3.质量保证体系:应制定一套完整、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保证预拌混凝土的质量;4.质量保证文件:企业应制定完善的质量保证文件,包括质量手册、质量程序文件等;5.质量控制:企业应根据质量保证文件中的程序和规定,不断识别、记录、控制和改进产品质量;6.质量检验:企业应建立质量检验制度,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验,保证产品符合质量要求;7.质量改进:企业应不断开展质量改进活动,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8.管理评审:企业应定期开展管理评审,在不断审查和改进中发挥质量管理体系的效用。
四、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保障措施实施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全面依靠、密切配合各个部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聘请专业人员:企业应聘请专业的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制订、实施和监督质量管理体系;2.组建质量管理团队:组建一支由各个部门的代表组成的质量管理团队,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3.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仪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仪器,确保产品质量;4.建立文档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文档管理系统,保证质量保证文件的及时、准确更新;5.培训与教育:定期进行员工技术培训和知识普及,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
预拌混凝土企业的质量管理
预拌混凝土企业的质量管理预拌混凝土企业的质量管理一、质量检验1. 制订检验规程及技术标准: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当制定检验规程和技术标准,规定拌合材料的检验要求,明确到达场地的拌合料的检验、交付料的检验和成品混凝土的检验。
2. 混合统计控制: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实施混合统计控制,并在规定范围内检验质量指标,对达不到要求的料进行处理或禁止使用。
3. 混合质量检验: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当实施混合质量检验,比如拌合料的散装、掺和物质含量、均匀性检验,以及混合时间、剪枝、凝结时间等。
二、质量管理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其中必须包括生产控制计划、混合料管理、运输管理和使用管理等。
2. 技术检验:预拌混凝土企业须对拌合料技术检验,实施定期检验、加强生产前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列入检查记录等。
3. 生产过程管理: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当设定拌合比例、拌合时间、混合物质均衡性等要求,并进行不定期的监控,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4. 信息记录: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当建立信息记录,记录拌合料供应、收发、检验、混合、交付等情况,以便进行质量管控和追踪工作。
三、技术培训1. 员工培训: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当组织员工进行质量管理相关培训,提高其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保证预拌料质量。
2. 器材技术培训: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当对器材的技术指标进行培训,使员工更加熟悉器材的机械性能等。
3. 检验设备培训: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当定期对检验设备的使用进行培训,确保其稳定性并及时发现设备故障。
四、现场管理1. 出厂检查: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当实施出厂检查,仔细检查混凝土产品的外观、尺寸、抗压强度等指标,确保产品质量。
2. 使用管理: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混凝土使用管理,确保施工工艺的合理性,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
3. 修理管理: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当要求施工单位加强护理,及时修理渗漏部位,避免混凝土性能受损。
混凝土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措施
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措施1、凡用于生产的各种原材料,在进厂前必须经过取样检查,试验合格后才能组织进厂。
大宗砂、石等原材料的进厂检验必须有试验质检人员参加,认真执行进厂材料检验制度,材料在使用前后和使用过程中,试验室按规定的频率进行检验,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得使用。
严格执行原始记录填写、保管与检查制度,并出具试验报告单。
2、根据原材料的试验结果,由试验室主任组织进行砼配合比试验,认真填写试验记录并出具砼配合比试验报告单,严格执行试验报告审核批准制度。
3、试验室设专人监控混凝土的拌和质量,严格控制投料计量误差。
材料计量误差控制范围为:砂、石骨料每盘控制在±2%以内,每车控制在±1%以内;水泥、掺合料、外加剂、水等每盘控制在±2%以内,每车控制在±1%以内,保证混凝土坍落度在控制标准之内。
混凝土搅拌时间控制在30秒以上,以保证搅拌的均匀性。
对出厂的混凝土严格按规范规定的频率留置试块,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坚决不出厂。
4、施工前主动同施工单位联系,确定砼强度等级、数量、运距等有关事宜,为施工单位提供相应的砼配合比报告单及有关技术资料。
5、砼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动态控制,动态控制在砼基准配合比的基础之上进行,根据工程情况、设计要求、气候变化、运输途中的交通变化、原材料的变化情况等因素,综合实践经验调整砼配合比,以满足施工要求。
6、对工程上应用的配合比进行数据统计,给每一个配合比一个编号,在对产品质量进行数理统计的基础上,根据质量的波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由试验室主任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对其进行质量剖析,查找原因、制定措施。
7、试验室设专人管理技术档案资料,并按各工程、施工单位将技术资料分别存档、备查。
8、开展技术培训工作,进行思想教育,以增强试验检测人员的责任心,提高业务水平,把好质量关。
9、积极为施工单位提供有关商品砼的施工养护措施建议函,为确保产品质量及工程质量提供理论保障和参考意见。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
《质量过程记录控制程序》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发放登记表》 《受控文件登记表》 ……
质量管理体系要点讲解
第5章 质量管理职责
阐述了站点质量管理组织结构中各个主体的质量管理职责
明确“人”的职责
质量管理体系要点讲解
第5章 质量管理职责
阐述了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的管理要求;
经武汉市商管站审 阅,修改,形成 《预拌混凝土生产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文件(征求意见 稿)》,向广大预 拌混凝土生产企业 征求意见。
制定体系的过程
调研——收集、整理、查阅了现有国家、行业、地方标准
《预拌混凝土》 GB/T 1490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 50164
制定体系的过程
调研——收集、整理、查询现有标准及政策法规。
-确立质量方针,并对其内涵进行诠释; -制定质量目标,并对其进行分解;
-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进行评审,予以持续改进。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控制程序》
质量管理体系要点讲解
第5章 质量管理职责
阐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改进要求(内审);
-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予以持续改进; -明确评审输入内容;
……
内容上:混凝土行业特点及技术规范
GB14902-2012《预拌混凝土》 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
质量管理体系要点讲解
汉
砼
武汉地区混凝 土行业特点
吸收其理念 应用其方法 借鉴其结构
ISO
从通用到具体, 以上两者的混凝 土行业化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要点讲解
质量管理体系要点讲解
第2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
罗列了《质量手册》中的规范性引用文件;
2024年混凝土搅拌站质量控制
2024年混凝土搅拌站质量控制第一部分:质量管理体系1.1 质量管理目标和政策- 设定年度质量目标,例如减少废品率、提高生产效率等。
- 制定质量管理政策,例如以客户满意度为核心,追求持续改进等。
1.2 质量管理组织- 成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搅拌站的质量管理计划。
- 指定质量管理人员,负责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的相关工作。
1.3 文件和记录管理- 制定文件管理程序,确保所有相关文件的存档和备份。
- 建立记录管理系统,包括产品质量检验记录、设备维修记录等。
第二部分:生产过程控制2.1 原材料管理- 确保所有采购的原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质量要求。
- 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包括骨料、水泥、外加剂等。
2.2 设备管理-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并建立设备管理记录。
- 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质量问题。
2.3 生产过程控制- 制定混凝土配合比和搅拌工艺,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 对搅拌过程进行在线监测和记录,例如测量混凝土的流动性、坍落度等。
第三部分:产品质量控制3.1 产品质量检验- 对生产出的混凝土进行抽样和检验,包括强度、密度、水灰比等指标。
- 使用标准检测方法和设备,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3.2 产品质量评估- 根据产品质量检验结果,评估混凝土的质量合格率。
- 按照规定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置和整改。
3.3 客户满意度调查- 定期对客户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产品质量的满意程度。
- 根据调查结果,评估产品质量改进的效果。
第四部分:质量改进措施4.1 问题识别和分析- 建立问题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记录潜在的质量问题。
- 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定位,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4.2 质量改进措施- 制定并实施质量改进计划,例如改进生产工艺、提升原材料质量等。
- 建立改进措施的监控机制,确保改进效果得以持续。
4.3 培训和教育- 建立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定期的质量管理培训。
- 提供相关资料和技术指导,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钢筋混凝土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钢筋混凝土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引言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结构材料。
为了确保钢筋混凝土的质量和安全性,建立一个可靠的质量保证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钢筋混凝土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措施以确保钢筋混凝土的质量。
钢筋混凝土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性钢筋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
一个可靠的质量保证体系能够确保钢筋混凝土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并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几率。
同时,质量保证体系能够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并降低成本,因为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可以减少后期修复和改进的成本。
钢筋混凝土质量保证的措施为了确保钢筋混凝土的质量,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措施:1. 设立质量管理部门:建立一个专门负责质量管理的部门或岗位,负责监督和检验钢筋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过程。
2.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在工程开始前,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要求和检验标准,并确保施工过程按照计划进行。
3. 严格质量检验:对钢筋混凝土的原材料、施工工艺和成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包括检测水泥、骨料、钢筋的质量,以及监测施工中的浇筑、养护等关键环节。
4. 培训和教育: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能够正确操作和处理钢筋混凝土。
5. 建立数据记录和追溯体系:建立完善的数据记录和追溯体系,记录钢筋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过程,以便查找和解决质量问题。
6. 定期检查和审核:定期对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检查和审核,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以保证体系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改进。
结论钢筋混凝土质量保证体系和措施对于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可靠的质量保证体系和采取有效的措施,我们能够降低质量问题的风险并提高施工效率。
因此,在钢筋混凝土工程中,我们应该重视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水泥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水泥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一、质量创优目标1、质量方针满足顾客要求为宗旨,实现质量承诺为准则,领先行业标准为目标。
2、质量目标及创优规划以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强化内控,消灭通病,争创国内公路施工一流水平,确保工程质量达到省优良样板工程。
主要指标为:整个合同段工程质量普遍创优,出精品,绝次品。
单位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达90%以上。
二、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目标的实现1、组织保障措施1.1本项目成立公司项目部,代表公司履行合同并列入公司创优计划和重点管理项目,组织所属单位施工,从根本上建立起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充分保障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措施的全面落实到位。
1.2队以上成立全面质量小组和XXX,第一管理者亲自抓,配齐专职质检工程的质检员,从组织措施上保障创优计划的真正落实。
1.3狠抓重点,确保整体,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制订相应的质量保证细则。
将工程质量创优成绩纳入项目经理考核的主要内容,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对工程质量达不到创优计划的责任人进行重罚。
1.4明确各部门质量职责,责任到人。
2、质量验收严格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执行。
3、质量检验程序本项目部实行三级检验制度,建立以监理工程师、项目安质部、队质检员及班组质量员组成的分级管理网络,加强工程质量控制。
4、质量管理制度对本项目的管理严格执行公司有关制度文件,在施工的不同阶段按照公司的制度及规程对施工实施过程控制。
5、明确管理人员质量职责我公司将对本工程项目推行标准质量管理,树立质量管理体系,美满技术责任制,对各级技术人员树立明确的职责范围,充分调动各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认真贯彻国家技术政策,搞好技术管理。
对促进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保证工程质量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质量保证总体措施1、组织保证建立以项目经理、总工程师、XXX、项目经理部质检员及班组质量员组成的分级管理网络,加强对质量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检查落实。
2、制度保证技术负责人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完善各工序,同时按照各专业的各种规范和条例,加强对上岗人员专业技术和质量意识的教育、培训,严格按招标文件关于现场人员培训的规定执行,积极参加培训。
拌合站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拌合站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拌合站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是为了提高拌合站混凝土质量,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准确性、原材料质量的稳定性以及施工工艺的规范性而制定的。
本制度适用于拌合站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材料的采购、质检、储存,设备的维护、保养,混凝土的配制、运输、浇筑等。
二、质量管理组织架构1.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执行和监督本制度的实施情况。
2.设立质量管理人员,负责质量标准的审定和监督。
3.设立质量控制班组,负责查验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设备等的质量。
三、原材料采购及质检1.原材料采购:拌合站应根据工程需要和质量要求,选择合格的供应商进行原材料采购。
采用无标称容量的卡车进行运输,必须在装载前进行清扫。
2.原材料质检:拌合站应建立原材料质量检验制度,对原材料进行必要的检测,包括水泥、粉煤灰、矿粉、骨料和外加剂等。
3.原材料储存:原材料应按照不同种类进行分类存放,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
四、设备维护及保养1.设备维护:拌合站应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包括搅拌机、输送带、秤等设备的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2.设备保养:设备保养包括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日常保养主要是进行常规清洁和润滑,定期保养则包括更换易损件和检查设备的各项功能。
五、混凝土配制和质量控制1.配制过程:混凝土配制应按照规定的配合比进行,配料前应进行清洗,确保原材料的干净和稳定。
2.加水控制:加水量应按照配合比确定,且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不得超出或不足。
3.施工前检查:在混凝土运送前,应对混凝土进行必要的检查,包括坍落度、泌水性、抗渗性等指标。
4.运输控制:混凝土运输的车辆应保持清洁和干燥,如果在运输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
5.浇筑控制:混凝土浇筑时应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尽量避免堆积和泵送过程中的抖动,防止产生渗漏和气孔等现象。
六、质量记录与评定1.质量记录:拌合站应建立完整的质量记录,包括原材料采购检验记录、设备维护保养记录、混凝土配制记录、施工检验记录等。
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
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
一、引言
混凝土在建筑行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
安全和耐久性。
为了确保混凝土质量达标,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质量
管理体系至关重要。
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1. 管理目标:明确混凝土质量管理的目标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
久性,确保工程的安全。
2. 体系文件:建立完善的混凝土质量管理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
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3. 人员培训:对参与混凝土质量管理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
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
三、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
1. 原材料管理: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符合规定标准。
2. 生产过程控制:严格控制混凝土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操作规范。
3. 检测与评估:对混凝土进行抽样检测和评估,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四、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估与改进
1. 定期评估:定期对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2. 持续改进:不断改进管理体系,提高混凝土质量管理水平。
五、总结与展望
建立科学规范的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保证混凝土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风险。
未来,建筑行业应进一步完善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混凝土公司质量管理制度
混凝土公司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的核心在于确立明确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混凝土公司应制定与其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质量方针,明确质量管理的目标,这些目标应是可量化、可追踪的,以便对质量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
组织结构的设置也是质量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公司应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配备专业的质量管理人员,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质量职责。
通过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质量管理网络,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全面覆盖。
原材料控制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基础。
混凝土公司应从源头抓起,对进厂的水泥、砂石、添加剂等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与验收。
只有合格的原材料才能进入生产环节,从而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生产过程控制同样重要。
混凝土公司应制定详细的生产作业指导书,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
同时,应用现代化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对混凝土的配比、搅拌、浇筑、养护等关键过程实施实时监控,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的一致性。
产品检验是质量管理的另一关键环节。
混凝土公司应建立严格的产品检验制度,对出厂的每一批次混凝土进行强度、坍落度等性能的检验。
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出厂,确保交付给客户的每一方混凝土都是合格品。
质量追溯体系也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混凝土公司应建立完整的质量档案,记录原材料的使用情况、生产过程的控制数据、产品检验结果等信息。
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能够迅速追溯到相关环节,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问题的扩大。
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的永恒主题。
混凝土公司应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和改进,通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方式,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优化。
混凝土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
混凝土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1.引言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为了保证混凝土质量,需要建立完善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本文将从混凝土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概念、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步骤、管理要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混凝土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提供参考。
2.概念混凝土标准化管理体系是指建立完整的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运输和施工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该体系以国家、行业、企业标准为依据,通过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和实施,保证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运输和施工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高混凝土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3.建设目标(1)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用户要求;(2)提高混凝土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3)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4)规范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5)加强对混凝土产品的全过程控制,防止产品质量不良。
4.建设内容(1)制定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运输和施工的标准化规范,确保生产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2)建立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运输和施工的标准化管理制度,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3)建立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运输和施工的标准化检测体系,确保产品质量;(4)建立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运输和施工的标准化培训体系,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5)建立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运输和施工的标准化评价体系,实现评价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5.建设步骤(1)制定建设计划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混凝土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计划,明确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确定建设时间和投入资金,并分别制定实施方案。
(2)组建标准化管理团队确定标准化管理团队的组成人员,确保团队成员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并分别明确团队成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
(3)制定标准化管理制度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运输和施工的标准化管理制度,明确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执行程序。
(4)实施标准化管理制度按照制定的标准化管理制度,实施标准化管理工作,推进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落实,确保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机构与资源配置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合理的资源配置是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在这个方面企业负责人的质量意识起到关键作用。
2.1组织机构全面质量管理是涉及到公司内所有职能部门的一项工作,所有的阶段都要考虑质量,所有的活动都要控制质量,质量是全体员工共同工作的结果。
要想取得良好的结果,企业应有合理的组织机构,在这个机构中明确界定和分配质量活动的职责和权限,避免出现职能重叠谁都不负责任或职能空缺造成无人管理的现象。
2.2资源配置资源是企业为实现经营目的而投入的必要的人力、物力。
充足的资源配置是企业确保产品质量的必要条件。
混凝土企业在资源配置上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在基础设施的配置上,要充分考虑原材料的储存场地和粉料储仓。
很多的材料检测需要较长的时间,如果储存场地不够,就可能存在进厂材料还未来得及检验就已经被使用掉的情况。
另外,企业在资源配置上要重点考虑生产能力、运输能力和泵送能力的平衡,防止由于配置失衡,造成施工脱节而影响混凝土质量。
3 试验室的建设与管理试验室作为混凝土企业的技术和质量主管部门,承担着原材料进厂检测、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质量监测管理等工作,其人员素质、技术及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技术和质量管理控制水平。
因此,企业应重视对试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加大对试验室的投入,以确保其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将技术、质量工作渗透到公司内的各个部门,使混凝土在整个生产、运输以及现场施工过程中处于严密的控制状态。
试验室的工作重点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管理、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监测以及相应的质量资料管理。
3.1配合比设计管理混凝土的核心技术就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合理的配比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必要条件,也是关系到企业成本的关键因素。
如果没有合理的配合比和相应严格的管理制度,即使有优质的原材料、良好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条件,也不可能生产出既优质又经济的混凝土。
如何设计出好的配合比,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原材料方面的了解与控制,是做好配合比设计的基础。
必须掌握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能、质量及其波动情况、供应能力和价格等技术经济数据。
2)尽可能掌握工程概况和技术要求,包括施工的结构部位及验收方式、运输距离、施工方式等指标,以及施工队伍的技术、管理和操作水平等情况。
3)对环境因素的考虑。
例如,施工期间的环境温度,是否是雨季施工,是否是大风季节、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等待情况等可能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
4)本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
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产过程的管制能力,主要是指企业的生产工艺水平、设备的保养情况、员工的操作水平、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等;另一方面是企业生产的混凝土的离散水平,这涉及到了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可通过混凝土的标准差来反映。
5)对标准、规范的理解掌握。
由于我国现行的规范体系是每个行业各有一套,而且这些不同的行业对混凝土的要求不尽相同,甚至同一行业的不同标准对混凝土的要求也不完全一致。
而这些行业都是混凝土企业的潜在客户群,这就要求混凝土公司在设计配合比时要根据相应的行业要求和合同规定进行设计。
而且由于混凝土使用部位的不同或使用材料的差异在配比设计中所依据的标准就可能不同,这点在配比设计中也要慎重考虑。
另外,必须尽可能了解施工部位在混凝土质量验收评定中是采用统计方法还是采用非统计方法,以确定合理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
试验室设计出配合比如在生产中使用,还应转化为生产配合比,其控制因素主要是针对砂、石的含水率和质量波动调整用水量和砂、石用量,并根据拌合物的性能予以校正。
需要强调的是在配比转化中要保证实际生产的混凝土的离散水平处于设计的控制之中,这是配合比管理的重要内容。
另外,从利于生产的角度混凝土公司应按通常条件设计出一系列的常规配合比,做好技术储备工作。
但应注意的是要根据材料和环境的变化进行验证和调整,这种验证调整可以说充满了混凝土的整个生产过程,在季节交替时更要系统性的进行试拌调整,如某一配比较长时间未用,一般为3 个月,在重新使用前应进行试拌调整。
对常规配合比的管理要在每日使用前做好核对工作,并根据生产报表进行复核和统计分析,以管控质量和成本。
对每一次的配比调整,哪怕仅仅是微调也应做好相应记录并予以保存,以保证质量的可追溯性。
3.2资料管理质量资料的管理是试验室承担的另一项重要工作,要想真实客观地反映混凝土的质量状况,就必须认真搞好资料管理工作,使混凝土生产质量情况有良好的追溯性,而且从质量责任的角度也要求混凝土公司要真实完整的保存所涉及到工程质量的所有原始资料[1] 。
另外,试验室是作为混凝土公司对外的一个窗口,无论是客户考察,还是上级部门来检查,都是一个重点单位,而资料是反映一家试验室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重要指标。
资料管理的原则是真实有效、方便检索。
资料管理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⑴试验室的资料,包括试验室制度、人员、设备等管理类资料和标准、规范、文件等外来技术资料。
在管理中要注意的是如何确保资料的有效性。
⑵原材料进厂检测资料,包括检验台帐、质保书、检测记录、检测报告四个方面以及对不合格材料的处理意见等,要做到一一对应,确保进厂材料处在有效控制下。
⑶混凝土检测,包含拌合物性能测试和力学性能及耐久性检测资料,要做到每批出厂的混凝土都经过检测并处于合格状态。
⑷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调整资料,这部分资料是企业的技术资料。
包括配合比设计计算书、试拌记录、报告和调整单等⑸其它资料,指的是不在上述4项资料内的资料。
例如,顾客的技术要求、混凝土的施工记录、气象资料等。
如何从纷乱的数据中找出规律,并从中提炼有价值的信息?这就是试验室资料管理的一个重点——统计分析。
良好的统计分析工作是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的前提,也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统计分析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原材料试验的统计分析,通过统计原材料质量水平对混凝土质量引起的波动,对材料供应商进行评价,优胜劣汰;二是混凝土的强度统计分析;三是配合比的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
4 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管理要点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是针对预拌混凝土质量过程的特点进行质量控制。
预拌混凝土[2] 因为是混凝土拌合物,因此它具有下列主要特点:①时间性。
因为受到凝结时间的限制,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因此具有明显的时间特征,自搅拌开始至初凝之前必须完成浇捣施工;②半成品。
预拌混凝土实际上是种半成品,其浇注和养护是由施工单位完成的。
作为混凝土拌合物的预拌商品混凝土其最终质量受到时间、施工、养护等多因素影响,存在着商品混凝土合格,但结构混凝土不合格的可能性;③混凝土生产出来后,其强度究竟是多少,当时无法知道,要标养28 天后才能知道,按照ISO9001 体系的标准,属于特殊过程,需要通过各相关环节的保证来证明生产出的混凝土是合格的。
所以混凝土的生产阶段管理涵盖了原材料、设备、生产控制和交货施工的整个过程。
另外为满足工作性要求,预拌混凝土还有以下特点:一是大流动性,一般混凝土坍落度较大(10cm 以上),尤其是要求泵送的混凝土。
且胶凝材料用量较大,混凝土浆骨比大;二是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和外加剂。
混凝土中浆骨比增大意味着自收缩引起的开裂可能性加大;而由于粉煤灰和外加剂的使用,使混凝土干缩开裂危险加大。
因而从配合比角度预拌混凝土比自拌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增加,这需要改善混凝土的施工、养护工艺来解决。
最终的混凝土质量必须依靠混凝土企业和施工单位的相互协作才能得以保证。
混凝土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应实行动态监测,一般要把好三个关,即销售关、混凝土拌制与供货关、施工关。
4.1混凝土销售阶段的质量管理预拌混凝土的销售合同管理是质量管理的开端,在合同中应明确混凝土的技术要求,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和验收办法。
为了保证合同条款不被误解和顾客的要求能够得到有效满足,在正式签订合同前,一般应组织合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合同条款是否合理,对用户提出的要求特别是质量要求,企业是否能在工艺条件、设备条件、管理等各方面给予满足。
业务部门在合同签订后,应及时进行合同交底,递交相关部门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迟迟不愿签订混凝土供货合同,有的甚至拖到混凝土供应前一两天才确定供应商。
这给混凝土企业带来很大困扰,无法针对该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的设计配合比和组织生产,提高了生产管理成本,增加了质量风险。
这就要求企业要做好日常的技术积累工作,提高应变能力,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在与施工方订立供货合同后[3] ,混凝土公司的技术人员应提前对该工程的概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找出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水平和施工季节的特点以及该工程的技术要求应进行了解和分析,做到心中有底。
对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应与施工方进行交流和沟通,双方通过分析和探讨,对易引起质量问题的要点还应写出书面保证措施,以引起双方的关注,只有双方密切配合,才可以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
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容易出现温差裂缝问题;高温干燥天气下施工,易出现干缩裂缝问题;当坍落度损失大时,双方技术人员如何配合,防止随意加水问题。
做好这项先期工作,既可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也是混凝土公司技术服务的一项重要义务。
合同签订供货开始后,销售部门的质量管理的重点是日常的定货管理。
当前大部分客户通过电话定货,这样就存在着出错的可能性。
建议混凝土定货应采用书面形式确认,最好混凝土公司能派员到施工现场进行沟通确认,如人手确实紧张至少也要用传真确认,以防止因信息传达失误造成质量事故。
4.2混凝土生产阶段管理混凝土公司的生产阶段控制包括原材料控制、配合比使用管理、搅拌过程管理、设备管理、运输管理等各个方面。
生产阶段控制的目标是保证能够连续稳定的生产出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的混凝土。
4.2.1 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原材料的选择和进厂管理是混凝土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合格的材料是制造合格产品的前提和保证。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是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水等,这些材料各项性能指标的优劣及其质量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及性能的优劣,对原材料认真细致的筛选,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基础。
混凝土公司对于原材料的控制原则是在符合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重点是原材料的稳定性能。
只有稳定的材料,设计出的配合比才有使用的价值,才能够生产出质量稳定的混凝土。
材料的进厂管理重点是材料存放,很多质量事故都是由于原材料管理不善造成,这要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
企业要有足够的场地来存放原材料,各种材料应分类堆放,明确标识,以便于使用和管理为原则。
砂、石堆场必须是硬化地坪,有良好的排水设施,以免料堆底部积水,造成含水率波动较大,影响混凝土生产质量。
有条件的企业应采取加盖遮雨棚等措施来稳定砂、石含水率;水泥、掺合料等桶仓要有料位显示装置,进料口应明确标识,加盖上锁,并由专人管理,以防止进错料;外加剂储仓一般要安装定时搅拌系统进行搅拌,防止外加剂沉淀而造成质量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