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昆曲艺术抢救工程

国家昆曲艺术抢救工程
国家昆曲艺术抢救工程

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方案

2009-07-27 15:21

一、抢救、保护和扶持昆曲的意义

昆曲艺术历史悠久,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昆曲对后来的京剧和众多的地方戏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被誉为“百戏之师”,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集大成者。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昆曲的艺术成就和它独特的文化价值已经超越了国界和民族,为世界所认识和赞赏,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

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党和政府一贯予以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抢救和继承昆曲剧目,培养艺术人才,剧团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最近,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又专门做出批示,这对于加强对昆曲的抢救和保护工作,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指导思想

实施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要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以中国昆曲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艺术为多样性的世界文化增光添彩为出发点,以全面发展繁荣民族戏曲艺术为要求,再铸昆曲艺术辉煌。

实施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鼓励创作具有时代精神、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较强的艺术生命力的优秀作品,发动全国现存的昆曲院团和艺术家,坚持不懈地创作一批优秀新创剧目;同时,挑选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基础较好、尚有潜力的优秀传统剧目,进一步修改、加工、提高,力争五年内打磨出一批具有时代光彩的昆曲优秀剧目。

三、基本目标

以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精神为指导,以现有的昆曲院团为基础,以目前仍活跃在舞台上的昆曲艺术家为骨干,以切实可行的政策为保障,以一定的经费投入为支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造有利条件,全面推动昆曲的艺术生产以及院团建设。昆曲抢救、保护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标是:到2009年,以地处长三角的上海昆剧团、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和浙江昆剧团为龙头,建立昆曲艺术生态保护区,使其成为昆曲剧目创作中心,昆曲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昆曲艺术交流普及中心、昆曲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中心;抢救15部濒危的经典剧目;新创10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剧目;挖掘和整理一批珍贵的昆曲文物和历史资料;培养一批潜心昆曲艺术、德艺双馨的专门人才;培育一批热爱昆曲艺术的忠实观众;使昆曲艺术的生存状态与其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相匹配,使古老昆曲艺术焕发生机。

四、项目规划

(一)昆曲优秀传统剧目的挖掘与整理

在昆曲发展史上,有众多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昆曲艺术呈现繁荣,必是优秀剧目大量涌现之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的因素,众多优秀昆曲剧目濒临失传,为改变这一状况,计划5年内挖掘整理濒临失传的昆曲优秀传统剧目(大戏)15部,每年完成3部,六院(团)一所即北方昆曲剧院、上海昆剧团、江苏昆剧院、浙江昆剧团、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湖南省昆剧团、浙江永嘉昆曲传习所,每年各向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办公室提交关于挖掘整理濒临失传的昆曲优秀传统剧目的报告,经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办公室组织专家论证,最后确定每年的排演剧目。

(二)昆曲新剧目的创作

昆曲艺术之所以在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因为昆曲艺术本身积淀着丰厚的艺术内涵。艺术手段多样,艺术形式精美,表现力、感染力和艺术魅力具有独特的优势。昆曲发展到今天,有它自身特有的艺术规律。六院一所要认真把握保护、继承、革新、发展的辨证关系,要对昆曲艺术的内涵及本质特征进行再认识。保护、继承固然重要,但一个剧种没有创新,没有优秀的新创剧目也谈不上保护和振兴。当年一出《十五贯》救活了昆曲,就充分说明了昆曲新创剧目的重要性。创新和发展是保护的最好办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靠创造、保持和改造(改编)这种遗产的群体的人(代表人物)不断的创新和实践(使用)来保护的。为促进昆曲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更好地贴近时代和观众,计划5年内完成10台昆曲新创剧目,每年完成2部。六院(团)一所每年向昆曲抢救、保护工程办公室提交详尽的排演新创剧目报告,由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办公室组织专家论证,确定排演剧目。

(三)昆曲优秀折子戏的录像

昆曲艺术薪火相传延绵至今,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昆曲表演艺术精髓的传承。抢救、传承昆曲表演艺术的精髓,是目前昆曲的一大要务。为保护昆曲表演艺术精粹,对经典剧目进行抢救,计划5年内完成昆曲优秀折子戏200出的录像工作。每年完成40出,北方昆曲剧院、上海昆剧团、江苏省昆剧院、浙江昆剧团、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湖南省昆剧团每年各完成6出,永嘉昆曲传习所每年完成4出。各院团每年向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办公室提交拟拍摄的剧目计划,由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办公室组织专家论证确定。录像工作由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办公室统一向社会招标,确定拍摄单位。拍摄成品由中国昆曲博物馆负责收藏并保存。

(四)昆曲的普及性、公益性演出

每个剧种都有自己的观众群体,都有自己的知音,这是一个剧种赖以生存的基础。面对社会变革、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古老的昆曲艺术同世界上许多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一样,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目前昆曲演出市场低迷,尤其是青年一代对珍贵的文化遗产缺乏必要的认知。为改变这一状况,使下一代从学校教育中就开始获得相关的昆曲知识,培养他们欣赏昆曲的能力,各昆曲院团要深入学校,举办各种形式的公益性昆曲普及演出活动,真正培养出一批热爱民族文化,能欣赏昆曲艺术的忠实观众。计划对各院团普及性、公益性演出进行演出补贴。每院团每年此类演出不少于20场。

(五)昆曲资料的抢救、保存与展览

1、在昆曲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十分丰富的珍贵文献、脚本、曲谱、图片、行头等文物资料。由中国昆曲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单位对这些具有史料价值的昆曲文物进行搜集、整理和保护利用。同时安排经费逐步改善这些单位的陈列与展览设施条件。

2、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部昆曲发展史,就是一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昆曲艺术家的系列传记,一代又一代的昆曲艺术家的艺术实践构成了昆曲艺术发展史。为了传承昆曲著名艺术家的经验,计划对著名昆曲作家、音乐家、表演艺术家的从艺经验进行文字记录与整理,并编辑出版。每年计划完成6册(后延一年完成)。由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办公室委托中国艺术研究院具体实施。

(六)昆曲人才的培训及奖励

1、为全面提高昆曲在职人员特别是青年演员综合素质,计划在上海建立昆曲演员培训中心,聘请全国著名昆曲理论家和表演艺术家定期对在职青年演员进行业务培训。

2005年举办旦行演员培训班;

2006年举办生(小生)行演员培训班;

2007年举办生(老生)行演员培训班;

2008年举办净行演员培训班;

2009年举办丑行演员培训班。

由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办公室组织专家论证,确定授课专家和培训班规模,并监管培训班质量。培训班由上海昆剧团负责具体实施。

2、为改变昆曲目前编剧、导演、作曲、舞美人才青黄不接的状况,计划在浙江举办中青年编剧、导演、作曲、舞美人才培训班,聘请全国著名编剧、导演、作曲、舞美艺术家授课。

2005年举办编剧培训班;

2006年举办导演培训班;

2007年举办作曲培训班;

2008年举办舞美培训班;

2009年举办笛师、鼓师培训班。

由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办公室组织专家论证,确定授课专家和培训班规模,并监管培训班质量。培训班由浙江昆剧团具体负责实施。

3、为扩大昆曲影响,加强昆曲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提高昆曲研究人员的总体水准,计划每年在昆曲发祥地苏州举办中国昆曲论坛,邀请海内外知名昆曲研究人员,对昆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深层次的研讨,为昆曲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由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办公室论证、监督,由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

4、为进一步激励单位和个人潜心钻研昆曲艺术,计划对昆曲艺术保护、继承、革新、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单位、老艺术家、优秀青年演员及昆曲创作人员进行奖励。

结合2005年在北京举办的昆曲老、中、青优秀演员专场演出,表彰奖励编、导、音、舞创作人员;

结合2006年在苏州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昆曲艺术节,表彰奖励昆曲优秀研究人员;

结合2007年在浙江举办的优秀昆曲折子戏比赛,表彰奖励优秀青年昆曲演职员;

结合2008年在北京举办挖掘整理抢救传统剧目展演,表彰潜心钻研昆曲艺术的老艺术家;

结合2009年在上海举办优秀新剧目汇演,表彰奖励对昆曲艺术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

由昆曲抢救、保护工程办公室组织专家具体实施。

(七)国际间艺术的交流及考察

1、为增强国际间的艺术交流,为多样性的世界文化增光添彩,计划每年资助2个昆曲院团赴国外及港澳台进行艺术交流,由各院团向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办公室提出申请并审核,报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领导小组批准实施。

由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办公室具体实施。

2、为加强昆曲海外宣传力度,展现中国昆曲艺术的魅力,让世界了解昆曲,计划每年组织老、中、青昆曲艺术家赴海外讲学。

由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3、为在经济发展中有效保护、合理利用文化遗产,积极加强各国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的合作,计划每年组团赴国外考察,借鉴国外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推动昆曲艺术的保护和创新。

由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

(八)举办有社会影响的昆曲活动

为扩大昆曲影响,检验国家保护、扶持、发展昆曲艺术所取得的成果,计划举办昆曲系列活动。

2005年在北京举办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优秀中年昆曲演员、优秀昆曲青年演员专场演出;2006年在苏州举办第三届中国昆曲艺术节;

2007年在浙江举办优秀昆曲折子戏比赛;

2008年在北京举办挖掘整理抢救传统剧目展演;

2009年在上海举办优秀新创剧目汇演。

由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

(九)昆曲的宣传

为加大昆曲宣传力度,配合国家保护、扶持、发展昆曲艺术成果检验,计划在电视、网络、广播、报刊等媒体展示昆曲抢救、保护的最新成果。

1、与中央电视台协商,定期开辟普及昆曲艺术的专门栏目;

2、在报刊、网络开辟固定栏目,普及昆曲艺术;

3、结合每年的昆曲活动,在电视、网络、广播、报刊广泛宣传展示昆曲抢救、保护的最新成果;

由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

(十)落实昆曲《实施方案》办公经费

为确保国家资助昆曲的各个项目落到实处,实现预期目标,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办公室将组成专家小组,对各个项目进行论证、咨询、指导、考察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

由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办公室负责管理并具体实施。

五、保障措施

昆曲抢救、保护工程的实施,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系统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从大局出发,加强领导,稳步实施,采取科学完备的措施,积极推进,认真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以保证昆曲抢救、保护工作的顺利实施。主要措施如下:

(一)成立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负责整个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的领导和指导工作。组长由文化部和财政部主管副部长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有关部门及相关单位负责人担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组织、实施工作。办公室设在文化部艺术司。

(二)设立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专家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在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领导小组领导下工

作。该委员会成员由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领导小组聘请。

专家委员会的职责和任务是:

为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领导小组决策做好参谋和咨询;对各昆曲院团申报的项目进行论证;指导入选项目的创作、修改、加工和提高;参加对项目的研讨,并开展艺术理论研究和艺术评论工作;完成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任务。

专家委员会由文化艺术界知名专家和文化部负责业务工作的有关人员构成。其成员参加昆曲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各项活动,由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领导小组根据需要确定

并分别聘请。

专家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文化部艺术司。

(三)设立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专项资金

昆曲抢救、保护工程专项资金列入当年财政预算,专款专用。

结余资金结转下年使用。

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领导小组根据选定的项目及核定的预算,采取前期资助和延后一年支付的方式。除普及性、公益性演出补贴为延后一年支付项目,其余都为前期资助项目。

2005年预算经财政部核定后即执行。2006年至2009年度的经费分配方案,将根据各单位项目申报的实际情况,由财政部具体审核后确定。

专项资金遵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具体管理办法。严格遵守国家财经制度,坚持据实申请、公正受理、科学评估、择优支持的原则,加强项目成本核算和监督审查,建立项目事先论证、事中监督和事后评估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政府有关部门在决策管理过程中的管理、评议和咨询作用。项目生产单位应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由专人负责管理。

(四)昆曲院团所在地的相关省市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昆曲的抢救、保护和扶持工作,昆曲院团所在省市负有主要的责任,相关省市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为昆曲的抢救、保护和扶持工作做几件实事。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的资金投入,要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除国家专项资金投入外,地方政府要相应给予资助和投入,昆曲院团要努力筹集一定的社会资金,使昆曲的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在经费上得到充分的保证。各地要采取措施,加强现有昆曲院团的建设,健全昆曲院团的管理制度,深化体制改革,建立良性循环的艺术生产机制、营销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为昆曲院团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加强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同时,要充分依靠并调动艺术家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支持、鼓励艺术家深入生活、关注生活、反映现实,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创作条件,使国家昆曲艺术的抢救、保护和扶持工作落到实处。

江路街区历史文化底蕴探究.docx

江路街区历史文化底蕴探究 1.引言 苏州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风景秀丽,被誉为人间天堂,名扬中外。位于千年古城核心区域的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街区内河道纵横、巷陌幽深,呈现出一派“古街水巷交叉过,小桥碧水潺潺流”的江南水乡风韵,宛如一幅古朴的画卷,透出清雅的文化气息。本文结合实地调研收集的信息和文献资料,从地脉、人脉、文脉三方面深入挖掘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内涵价值,为平江路的特色化开发提供参考。 2.平江路地脉、人脉、文脉研究分析 在长期的历史积淀过程中,历史街区的地脉、人脉、文脉优势是其长远发展的深厚源泉和坚实基础。 2.1地脉 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东起外环城河,西至临顿路,南起干将路,北至白塔东路。整个街区以平江路为中心,这是一条傍河的青石板路,全长1606米,两侧有悬桥巷、大儒巷、钮家巷、中张家巷、肖家巷、大新桥巷等东西向小巷,保留了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古城设计格局,充分体现了江南水乡风韵。对照南宋《平江图》及明末《苏州府城内水道总图》,平江路基本延续了唐宋以来的城坊格局,至今仍呈现出一派市井生活的勃勃生机。它是苏州古城

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区域,堪称古城缩影。从《平江图》上可以看到,早在宋代平江路就已经是城东地区一条南北向的主干道,相临的平江河是城内主干河道“三横四直”之第四直河。今天的平江路西邻古城核心商圈观前街,北接拙政园、狮子林世界文化遗产旅游景区,东端可登临相门古城墙遥望繁华现代经济发展区——苏州工业园区,南达十全街文化旅游圈,百年学府苏州大学近在咫尺。周边交通便捷,二十多条公交线路和旅游专线通达四方,相邻的地铁1号线横贯东西。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平江路的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人脉 一座城市的文化韵味是这个城市所居住的人在光阴流转中细细研调而成,经岁月长河淘涤,散尽浮华,留下最醇真的一味,历久弥香。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士族、百姓的南移促进了苏州地区文化、经济的发展;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和唐朝的繁盛使苏州成为人稠物丰的江南雄州;自范仲淹在北宋开办府学以来,苏州地区崇文重教,英才辈出,“明四家”流芳画坛,清朝时“状元”更被趣称为苏州特产。晚清近代,不少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寓居于平江路的幽巷深宅之中,昔时旧影隐约于雕花窗棂、粉墙黛瓦之间。小巷的青石板上回响着名人的足音,有清代状元宰相潘世恩及其孙潘祖荫、状元外交官洪钧、徽州富商潘麟兆、藏书家、目录学家黄丕烈、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顾颉刚、名医钱伯煊、教育家叶圣陶、文学批评家郭绍虞、水利工程专家潘镒芬等。 2.2.1四朝元老

昆曲及其声腔艺术简介

献给2007年虎丘曲会 百戏之祖幽谷雅兰——昆曲及其声腔艺术简介 文生收集整理 二○○七年九月

前言 目前昆曲爱好者日益增多,尤其广大青年朋友居多,他们是昆曲传承的新生力量的和昆曲未来的希望,如何正确将他们引导入门是昆曲界每个人都应担负的责任。但不少朋友均提到昆曲门槛较高,尤其是很难找到比较系统而简要的昆曲音乐和昆曲声腔资料,以至于在欣赏和学习中产生较大的障碍。笔者在收集前辈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归纳和整理,同时也将一些较为深厚的理论问题予以通俗化,用较为简短的文字对一个很宏大的学科做了一个简要说明,形成这个短文。一方面为了及时给朋友们介绍一点关于昆曲声腔艺术的粗浅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想以此抛砖引玉,请各位专家、前辈都来关心昆曲的后继者,给大家从多个侧面介绍一些研究成果、和学习方法。这就是这篇关于昆曲发展简史和声腔艺术简介文章的初衷,请各位方家不要抱着批判学术文章的眼光和态度来对待此文,因为它仅仅是一篇介绍性的文章,而不是研究性的专业论文。笔者心里一直揣揣,只是希望文中举例及观点基本正确、漏洞不要过多即可。笔者不是昆曲音乐的研究者或者造诣深厚的曲家,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爱好者,匆忙间在07年虎丘区会之前搞出这篇东西,文中存在错误及疏漏是必然的,欢迎大家不吝赐教。

一、昆曲简介 昆曲艺术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它是我国最为古老的全国性剧种。有关它的研究资料,浩如烟海,昆曲艺术本身和昆曲理论都可以说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昆曲在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荣列榜首,这也再次确认了中国昆曲独特的文化特性和艺术价值。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昆腔”,清代以来称为“昆曲”,现今在舞台演出中已经称为“昆剧”。“昆山腔”产生于元末明初(十四世纪中叶)江苏昆山一带,时间上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清曲、小唱。到明嘉靖、嘉庆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甫对昆山腔加以改革,使其更加委婉细腻,流利悠远,人称“水磨腔”。 其后,音乐家、戏剧家梁辰鱼按昆山腔的特点,创作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扩大了昆山腔的影响。随后,一些文学人士争用昆山腔新声撰写传奇,昆山腔一时名声大噪,到明万历年间昆腔已从“吴中”扩展到江浙各地,进而发展到全国,形成了全国性的剧种,当时称为“官腔”。 昆剧的兴盛和它称霸剧坛的时间约长达二百三十年之久,即从明代隆庆、万历之交开始,到清代嘉庆初年(1570-1800)。这是昆剧艺术最有光辉和成就最为显著的阶段,出现“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繁荣景象。剧作家的新作品不断出现,表演

昆曲活动2008

昆建团三十年庆典活动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Mon Apr 21 09:30:02 2008) 为庆贺建团三十周年,上海昆剧团策划了多场专场演出:为期十天的“上昆30年”团庆盛 典及开幕演出季;上昆老艺术家传承专场演出与“传统·中国”———上昆民俗节庆系列 演出两大品牌演出;岁末还将打响汤显祖“临川四梦”的主题策划演出。 上昆将今年最重头的团庆盛典和开幕系列演出活动定在5月18日。在这一天的上午, “海上昆曲五百春———上海昆曲展”开幕暨俞振飞大师铜像揭幕仪式将在上海档案馆 外滩新馆举行,下午,上昆则邀请了著名学者于丹,在上海大剧院举办免费讲座“于丹 ·游园惊梦———互动主题讲演会”。 5月19日至28日,将先后上演全国昆剧院团折子戏精品祝贺演出、上昆武戏群英会、 上昆新编经典名剧———《血手记》。 *** *** *** *** *** 与改革开放同龄的上海昆剧团今年迎来30岁生日。在昨天召开的新闻通 气会上,团长郭宇宣布,本月30日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的全本《长生殿》,将拉开上昆30年团庆系列活动的序幕。 规模空前的晋京演出是团庆活动的一大亮点。除了在保利剧院上演全本《长生殿》 外,上昆5月6日至10日还将在长安大戏院上演《邯郸梦》《玉簪记》《蝴蝶梦》三台大 戏,以及昆剧经典折子戏专场和《兰韵新“生”》张军(blog)昆剧小生专场;6月20日至 25日将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昆剧名家名段演唱会和两出大戏《一片桃花红》《十五贯》;7 月24日至28日将在梅兰芳大剧院推出参加奥运会展演的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剧目之一 《班昭》。 5月18日开始的为期10天的团庆盛典及开幕演出季也格外吸引眼球。1956年5月18日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引用周恩来总理的话,称赞昆剧《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了 一个剧种”。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昆曲以全票当选的榜首成绩,成为 世界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为此,5月18日上午,上昆将在上海档案 馆外滩新馆举行“海上昆曲五百春”上海昆曲展开幕暨俞振飞大师铜像揭幕仪式;下午 ,将邀请著名学者于丹在上海大剧院举办“于丹·游园惊梦()”主题讲演会。5月19日至 28日,将先后上演全国昆剧院团折子戏精品祝贺演出、上昆武戏群英会、上昆新编经典 名剧《血手记》。 团庆活动还包括在逸夫舞台举办的京昆讲坛及老艺术家传承专场,继王芝泉、岳美 缇、刘异龙后,蔡正仁、梁谷音、计镇华将先后带领弟子登场。此外还有在兰心大戏院 举办的“传统·中国”民俗节庆品牌演出,在贺绿汀音乐厅举办的“东方讲坛”,以及 “兰韵雅集”昆曲进高校、社区普及推广演出等活动。汤显祖“临川四梦”也将于年内

昆曲艺术赏析 论文范文2篇

昆曲艺术赏析论文范文2篇 昆曲艺术赏析论文范文一:昆曲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 演绎历史传奇,传颂人间佳话,凝聚文化精髓,承载千古情意。昆曲,用它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传承着中华民族古典文化的神韵风采。 昆曲形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昆曲发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由于昆班的广泛演出活动,明末清初,昆曲发展为全国性剧种,至清朝乾隆年间,昆曲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从此昆曲开始独霸梨园,绵延至今六、七百年,成为现今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传统的戏曲形态。 昆曲作为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可称为戏曲艺术中的珍品佳酿,百花园中的一枝独秀。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中国汉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历史的悠久,对南北曲唱腔优点的吸取,各地文化语言的融合,造就了昆曲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 吟词唱诗话情意 昆腔唱词极具中国古典诗词的色彩,字斟句酌,字字珠玑,

韵调优美,含情蕴意。 昆曲的音乐属于联曲体结构。它所使用的曲牌不计其数,其中不仅有古代的歌舞音乐,唐宋时代的大曲、词调,宋代的唱赚、诸宫调,还有民歌和少数民族歌曲等。以南曲为基础,兼用北曲套数,并以“犯调”、“借宫”、“集曲”等手法进行创作。 词本为唱而生,字数、平仄、韵调、对仗,处处讲究,只是当世人多作古典文学作品来赏读,但亲耳听其谐调而唱时,才能感到真正的韵味之所在。“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牡丹亭·游园》中的这段唱词是我最喜欢的,看似描绘园中景,实有幽愁怨情生,全然是古典诗词的一贯作风,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意含蓄不外露,颇具“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韵味。如此这般的唱词昆曲中处处可见,可以说赏昆曲一部,如品诗词盛宴。古典诗词的语言魅力,无疑也为昆曲艺术成经典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软语温言动心弦 昆曲唱腔,缠绵婉转,清丽悠远,温柔委婉。轻缓而不急躁,温润而不刺耳,多情而不矫揉。词句之间,暗生情意,女子的温柔,男子的儒雅,在唱和之中,独属华夏儿女的古典优雅气质尽显。 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水磨腔”奠定了昆剧演唱的特色,充分体现在南曲的慢曲子中。放慢拍子,延缓节奏,以便在旋律进行中运用较多的装饰性花腔,除了通常的一板三眼、一板

中国昆曲博物馆导游词鉴赏

中国昆曲博物馆导游词鉴赏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人人皆道姑苏好,水磨昆曲糯弹词。大家好,我是陈忆澄,我出生于昆曲的故土苏州昆山,从小就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成长,后来在南京东南大学攻读艺术学硕士期间,我开始接触昆曲,并深深的喜欢上了这门古老的艺术。 现在的我是苏州戏曲博物馆的普通一员,每日从事着中国昆曲、苏州评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在苏州戏曲博物馆珍藏有很多珍贵的文物资料,而在这些文物资料背后则隐藏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接下来就请大家随我一同走近我们绮丽绚烂的民族文化。 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昆曲博物馆。中国昆曲博物馆坐落于苏州平江路旁中张家巷的全晋会馆。全晋会馆是由山西寓苏商人集资兴建的会馆建筑,它是苏州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会馆,新近还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的遗产点之一。 中国昆曲博物馆内的古典戏台是整个全晋会馆古建筑群的精华所在。戏台坐南朝北,高出地面两米多。台每边宽六米,围上弓型的吴王靠,就构成了一个三十六平方米三面向正方型的古典戏台。 戏台飞檐翘角,华美精致。台前饰有一组组浮雕:在普天同庆的下面是二龙戏珠,旁边是凤穿牡丹;台柱的顶端是金狮抱柱,蝙蝠翩舞。头顶上方的穹隆藻井构造精致,独具匠心,由三百二十四只黑色蝙蝠浅雕与三百零六朵云头圆雕相依相绕,组成十八条祥龙盘旋而上,

凝聚在穹隆藻井顶端的铜镜片上,这不仅显示了古典建筑的艺术之美,在物理学上还具有扩音作用,给人余音绕梁的音响美感。 戏台正面的大殿,原为关公殿,戏台的最初功能是为了娱神。两旁相连的东西向庑廊,也称耳楼或女宾座,是当时观众看戏的地方。大殿、庑廊所形成的三面观众席,构成了中国古典戏台三面开放的建筑构造。 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参观了这座具有东方特色的古戏台后曾感慨道:这无疑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杰作! 通过我方才的介绍,大家对全晋会馆古戏台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假如我们在此基础上再作进一步的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古戏台传递给我们另外一些关于中国戏曲本体的重要信息。 为什么这个古戏台是三面开放式的呢? 在中国戏曲表演中,演员在台上一个圆场就代表走上了十万八千里,一根马鞭子就表示策马奔驰,千军万马,如此大胆而自由的想象和假设,还有什么要隐藏,要掩盖的呢?中国戏曲以虚拟化、程式化、节奏化作为自己的主要特点,它追求的是艺术的真实,因此在形与神之间,它更注重神似。而且,中国戏曲以唱念做打作为自己表演手段,戏曲的真实性往往是通过演员在台上的表演美感来完成的。因此,它希望看戏的观众能从尽可能多的侧面来欣赏演员的表演所体现的美。所以,我们这样三面向的古戏台,则是中国戏曲审美观,戏剧观的一种体现。 古今一戏场、人生皆演戏,这两句话实际上说的都是一个意义,

中国戏曲.昆曲

1.1昆曲的历史 1 【单选题】下列剧作家中,属于明代的是(C)。 A、孔尚任 B、洪昇 C、汤显祖 D、李渔 2 【单选题】目前演唱的昆曲剧本中除明清传奇外,还有元杂剧,如(A)。 A、《单刀会》 B、《牡丹亭》 C、《长生殿》 D、《桃花扇》 3 【单选题】下列关于昆曲、昆腔和昆剧的认识,不正确的是(D)。 A、昆腔是指戏曲音乐而言 B、昆曲既包括音乐又包括文学 C、昆剧与昆曲没太大差别 D、1949年以后昆曲改名叫昆剧 4 【判断题】昆曲在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5 【判断题】魏良辅的《浣纱记》是根据新创的昆山腔而创作的昆曲剧本。(×) 昆曲的特色 1 【单选题】南曲五音的工尺谱中,“凡”是对应的简谱中(D)。 A、do B、re C、mi D、fa

2 【单选题】昆曲程式中的“唱、念、做、打”,“做”是指(C)。 A、舞蹈 B、武打 C、表演 D、杂耍 3 【单选题】昆曲表演艺术的五种技法“手、眼、身、法、步”,其中“法”是指(B)。 A、甩发技术 B、表演技术的法则 C、身法 D、把式 4 【多选题】下列关于昆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BC)。 A、音乐伴奏以曲笛为主 B、文本主要来自元杂剧和明清传奇 C、曲谱为工尺谱 D、4/4节拍对应的昆曲板眼是一板一眼 5 【判断题】《长生殿·小宴》的曲牌是一套典型的南曲。(×) 6 【判断题】昆曲的舞台程式是“一桌两椅”,但实际上并非一定是两把椅子。(√) 《浣纱记·泛湖》赏析 1 【单选题】昆曲中的演员服装是以(C)服装为基础进行的艺术美化加工。 A、唐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2 【单选题】《浣纱记》中的“纱”是剧中主人公西施和(D)的定情信物。 A、勾践

智慧树知到 《非遗之首昆曲经典艺术欣赏》2019章节测试答案

第1章单元测试 1、“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指哪两出戏? 答案:李玉《千钟禄》、洪昇《长生殿》 2、昆曲传奇的人文之美体现在几个方面? 答案:昆腔传奇显现了永恒的人性之美、表现忠贞爱情题材的作品和人物形象、美好人生的寄托和希望 3、昆曲的写意之美体现在几个方面? 答案:时空的高度自由、表演的程式化、砌末(道具)的虚拟化、人物的行当化、昆曲是心灵化的艺术 4、昆曲演唱的美感有哪些方面的特点: 答案: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声中无字,字中有声、无动不歌,无歌不舞、文辞优美,联曲结构、高度写意,意境之美 5、魏良辅如何完善昆曲的伴奏? 答案:选择适合昆曲的伴奏乐器、采用鼓板“控制节奏”、运用笛箫“衬托旋律”、改造弦索类乐器 6、魏良辅提出的“曲有三绝”,指的是哪“三绝”? 答案:字清、腔纯、板正 7、魏良辅究竟对昆山腔做了哪些改造? 答案:调理腔调和语音的关系、完善和提升曲调的音乐性、兼容并蓄融合南北曲为一炉、伴奏场面和乐队编制的完善 第2章单元测试 1、明传奇可以用什么声腔形式演唱? 答案:昆曲 2、昆曲起源于什么地方? 答案:昆山

3、清代传奇《长生殿》的主角是: 答案:唐明皇、杨贵妃 4、民国时期的昆剧传习所的学员有: 答案:周传瑛 5、以下演员的行当是小生的有: 答案:汪世瑜、蔡正仁 6、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人是: 答案:白先勇 第3章单元测试 1、南戏的声腔有: 答案: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 2、《浣纱记》的作者是: 答案:梁辰鱼 3、汤显祖写的传奇有: 答案:《牡丹亭》、《南柯记》、《紫钗记》 4、对昆曲的创立有直接贡献的有: 答案:魏良辅 5、5《金瓶梅词话》里,出现得最多的声腔是: 答案:海盐腔 第4章单元测试 1、元代后期南戏《琵琶记》被誉为“曲祖”,其作者是:答案:高则诚

昆曲的介绍PPT

---------------------------------------------------------------最新资料推荐------------------------------------------------------ 昆曲的介绍PPT · 目简录介· 艺术特点· 演变· 曲目介绍· 昆曲名家· 近期演出< > 1/ 30

昆曲简介昆曲(Kun Opera),源于江苏昆山,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 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 昆曲在 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最新资料推荐------------------------------------------------------ 昆曲简介如果说京剧是市民趣味,那么昆曲代表的是一种文人雅好。 这体现在昆曲的曲牌体结构上,其唱词均按照曲牌填词,文辞典雅华美,秉承了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传统,历来被士大夫推崇。 3/ 30

艺术特点? 昆曲的腔调是其一大特色,一唱三叹, "以字行腔" ,体现了昆曲的阴柔之美。 ? 昆剧的表演拥有一整套“载歌载舞”的严谨表演形式。 ? 不同于其它戏曲可以根据演员个人条件随意发挥,而是有严格的四定:定调、定腔、定板、定谱。

苏州旅游景点-大全

苏州旅游景点 古村古镇?周庄镇?黎里 ?堂里古村?山塘古镇?同里古镇?千灯镇?锦溪 ?陆巷古村?光福镇?甪直 ?木渎古镇 山水风光?佘山岛 ?莲花岛 ?灵岩山 ?支硎山 ?苏州东山?虎丘山 ?穹窿山 ?春申湖 ?天平山 ?沙家浜 ?罗星洲 ?苏州天池山?苏州三山岛?阳澄湖 ?苏州古运河?金鸡湖 博物馆?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常熟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 ?苏州中医博物馆 ?中国昆曲博物馆 ?中国刺绣艺术馆 ?苏州市规划展示馆 ?古樟植物园 ?苏州民俗博物馆 ?苏州碑刻博物馆 ?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生态园林?三角咀湿地公园?旺山生态园 ?梁丰生态园 ?白马涧生态园 ?苏州光福风景区?荷塘月色湿地公园?白塘生态植物园?虞山国家森林公园?枫桥景区 ?洞庭西山 ?洞庭东山 ?肖甸湖森林公园?沙湖生态公园 当地特色?太湖大桥 ?周庄欢乐世界 ?苏州乐园 ?阳澄湖旅游度假中心?苏州水上乐园 ?李公堤 ?平江路 ?定慧寺巷 ?苏州石路步行街 ?吴梅故居 ?俞樾故居 ?唐寅墓 ?横塘驿站 ?况公祠 ?韩世忠墓 寺庙建筑?寒山寺 ?重元寺 ?苏州紫金庵 ?小九华寺 ?西园寺 ?北塔报恩寺 ?杨家桥天主堂 ?苏州太平坊清真寺?灵岩山寺 ?包山寺 ?苏州文庙 ?玄妙观三清殿 ?吴县轩辕宫 ?城隍庙工字殿

?兴福寺?司徒庙?铜观音寺?圣恩寺 历史文化?苏州铁铃关 ?贺九岭石关 ?苏州报恩寺塔?瑞光塔 ?罗汉院双塔 ?盘门 ?三桥 ?越城桥 ?醉石山庄 ?维摩山庄 ?师俭堂 ?太平天国忠王府?春在楼 ?耕乐堂 ?崇本堂 ?APEC会议船坊?张厅 ?沈厅 ?明善堂 苏州园林?拙政园 ?沧浪亭 ?留园 ?狮子林 ?网师园 ?环秀山庄 ?艺圃 ?耦园 ?退思园 ?静思园 ?亭林园 ?定园 ?高义园 ?书台公园 ?张家港公园?苏州桐泾公园?石竹园 ?尚湖公园 ?方塔公园

《园林与昆曲》阅读练习及答案

园林与昆曲 作为比翼双飞的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和昆曲艺术都相当集中地体现出极富东方美学神韵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这是巧合吗?不是!两者都可以被看作是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相互交融、整合结出的果实。 去过苏州园林的人不少,但能真正道出其美的人却不多;听说过或看过昆曲的人也不少,但能深刻认识其美学价值的人却不多。 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昆曲是雅得不能再雅的“阳春白雪”,而昆曲的发祥地,正是在分不清究竟是“城中园”还是“园中城”的苏州。在许多人的眼里,没有园林,苏州,便不是苏州,那么,如果再加上这一句:没有昆曲,苏州也不是苏州,完全应该是成立的。 不仅《牡丹亭》的主人公杜丽娘唱出了“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词句,昆曲的许多剧目和内容都和园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曲,曾经取材于园林,也曾吟唱于园林,与园林有一种天然的契合。拙政园中的卅六鸳鸯馆,便是园林主人与友人们欣赏并演唱昆曲的地方;而网师园的濯缨水阁,怡园的藕香榭,也都有演戏的功能。 苏州园林,精致雅洁,亭阁居高,绿树葱茏,充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和文人意识。这种浸透着精神因素的物质景观,是东方审美情趣的凝聚和物化,形成一种品位极高、自成体系的中国园林文化。园林的主要功能,是供人们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氛围中,获得赏心悦目的审美满足和愉悦的心理效应。春雨冬雪,夏蝉秋虫,在四时不同的园林景观之中,人们会触发许多遐思和联想,兴发许多相聚、雅集等人际活动。 因而,伴随着游园而来的许多顺时应景活动,诸如宴月飞觞、迎春赏花尤其是度曲吟唱之举频频进行。在情景交融之中,最大限度地获得了园林所提供的良辰美景、审美情趣和应时节俗方面的满足。 昆曲艺术与园林艺术的必然结合,能使人获得美好的艺术享受和思想净化的双重审美效果。昆曲鼎盛时期也是苏州园林艺术成熟并登峰造极的时期,更是苏州文化艺术和商业经济空前繁荣的时期,由此可见,昆曲与园林水乳交融,相依相存,成为园林文化的延续和衍化,使苏州园林从更高层次上发挥了它在审美领域中的多功能作用,变“静态”艺术为动静结合,显示了无限生机和魅力。 地方文化艺术的特色总是与当地的水土风情和人文底蕴息息相关。昆曲和园林,都发轫于具有广采博取兼容特性的太湖文化(吴文化),昆曲将文学、音乐、歌舞、美术、雕塑、武术乃至杂耍技艺融汇兼容于同一载体,与园林艺术共具幽雅、细腻、抒情、婉约的艺术风格。欣赏苏州园林,需要进入一种“虚境”。无比皎洁的月光,在宣纸一般的云墙上,将摇曳的

昆曲教学设计说明

昆曲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昆曲,了解南曲北曲的异同以及艺术特色;学唱昆曲,初步感受昆曲的唱腔等特点。 能力目标:欣赏、学唱、感受、《牡丹亭》,《去家乡,望路遥》片段,唤起学生学习昆曲的兴趣。 情感目标:唤起学生学习昆曲的兴趣,激起学生对民族戏曲的热爱以及为昆曲的传承做贡献。 教学难点:学唱昆曲片段 一、导入: 出示奥运会视频, 问:1、你知道以上画面出自什么场景吗?你知道演员唱的是什么曲种吗?你知道演员念的是什么诗句吗? (以上画面展示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的一个片段,随着改编自唐诗《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名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唱起了昆曲,拉开礼乐篇章) 2、为什么奥运会开幕式为什么选择昆曲,而不选择京剧之类的? (昆曲被誉为世界三大戏曲的源头之一,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戏之祖”。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因此,更古老的昆曲更有资格成为中华雅文化的标志性符号而亮相在奥运会开闭幕式上,让世界为之惊艳。于是一个是人类体魄美的极限,另一个是人类精神美的极致———奥运与昆曲,这两种不搭界的东西,在第29届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催化下,在2008年的北京有一次破天荒的因缘际会。 二|、走近昆曲。 (一)、介绍昆剧 1、让我一起走近昆曲的世界!(出示昆曲的剧照)介绍昆曲:昆曲又名昆腔、昆山腔,专唱昆腔的剧种称作“昆剧”。昆山腔早在元末明初之际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2、昆曲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称为家门,昆曲的行当不仅提炼了昆曲人物的类型,还各自具备相应的程式化表演,歌舞结合虚实相生的表演形式,反而使演出如行云流水,一无拘束。(出示视频) 2、教师简单介绍南曲北曲的共同点。昆曲的音乐,主要是南曲和北曲。南曲和北曲是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两种戏曲声腔。南曲与北曲合流,使昆腔的音乐得以丰富和发展,这无疑是一大进步。南曲和北曲有三大共同点:(一)曲体结构。我国戏曲音乐的唱腔结构分为曲牌体和板腔体两种。它们都是曲牌体音乐,其主体是单一的独立的长短不一的曲牌,但这些曲牌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连缀演唱,视剧情和唱词而定。(二)唱词形式。它们都使用长短句的 词律体,因此,反映在音乐上,其曲牌内部的句式长短不一,多有变化。(三)伴奏乐器。均以笛子为主要伴奏乐器。接下来我们分别欣赏一首南曲,一首北曲,我们感受一下他们之间有何不同。 三、欣赏《牡丹亭》片段。介绍剧情:江西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在春天的感召下,与婢女春香往后花园游玩。逛累了回房小睡,梦到书生柳梦梅出现,和她在牡丹亭梅花树下幽会。丽娘在梦中和想象中的情人尽情欢会。此后,丽娘因相思抑郁而死。三年后,柳梦梅

昆曲赏析论文

昆曲赏析论 文 学院:经济管理 专业:旅游管理 学号:20121403039 姓名:孙玉莹 昆曲艺术已经有几百年厚重的历史沉淀,它是我国最为古老的有全国影响的 剧种之一,有关它的研究、资料和论述,浩如烟海,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授予世界不同地区的首批19 种文化表现形式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 产代表作” 称号,中国昆曲以全票荣列榜首,由此确认了我国昆曲独特的文化特 性以及它在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中的特殊价值,它有着独特渊厚的美学传统和独 具神韵的东方风格, 使其数百年来历经沧桑而始终对于人们具有永恒的魅力。 昆曲早在元末明初之际即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 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昆山腔开 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历年间, 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并逐渐流布到福建、江西、 广东、湖北、湖南、四川、河南、河北各地,万历末年还流入北京。这样昆山腔 便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从“明-天启”“清-康熙”末年,这一百余年,昆曲达到鼎盛时期,成为当时的流行歌曲。“家家收拾起,户户不 提防“这句话就是当时昆曲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真实写照。就是说当时家家户户都爱听、爱唱昆曲。所谓“收拾起”就是昆曲《千钟戮?惨赌》中逃窜在外的建 文帝所唱“倾杯玉芙蓉”第一句“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 。“户户[不提防]”中 的“不提防” 则是《长生殿》传奇的乐工李龟年所唱“弹词”一折中的一枝 花” 曲牌第一句“不提防余年值乱离” ,讲述的是唐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昆山腔融北曲、弋阳腔、海盐腔等声腔于一炉,并加以提炼加工,其音乐上的艺术成就是史无前例的。它的音乐被后来京剧以及许多地方剧种,如川剧、湘剧、广东粤剧、桂剧、汉剧、婺剧等吸收消化,更有甚者一些剧种干脆原封不动地搬演昆曲

苏州文化遗产

具地域特色的苏州本土戏剧戏曲艺术的杰出代表。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江苏省苏州苏剧团、苏州戏曲博物馆 苏州评弹(曲艺):苏州评弹是运用苏州方言为主的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两个曲种的合称,是中国民间曲艺的杰出代表。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苏州市评弹团、苏州评弹学校、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张家港市评弹团、常熟市评弹团、太仓市评弹团、吴江市评弹团、苏州市吴中区评弹团。 桃花坞木版年画(民间美术):苏州桃化坞木刻年画是我国三大木版年画之一,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南桃北杨”,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被誉为“东方古艺之花”。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苏州桃花坞年画博物馆、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 苏绣技艺(民间美术):历史悠久,针法活泼,精细雅洁,绣品有“平、光、齐、匀、和、顺、细、密”的特征,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苏州刺绣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刺绣艺术馆、高新区(虎丘区)镇湖刺绣行业协会。 宋锦织造技艺:宋锦制作技艺开创于宋代,与四川蜀锦、南京云锦并称中国“三大名锦”。南宋以来,苏州一直是宋锦的主要产地。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苏州丝绸博物馆、中国苏州丝绸文物复制中心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缂丝是以“通经断纬”为主要织造方法的传统手工技艺,被誉为“织中之圣”。苏州是目前世界唯一缂丝产地。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苏州刺绣研究所有限公司、王金山大师工作室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以木工领衔,集漆工、雕工等建筑工种于一体的中国古典建筑营造工艺。天安门与苏州古典园林是其代表作品。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吴中区文体局、吴中区胥口镇人民政府。 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御窑金砖”是苏州陆慕御窑村所产的特大细料方砖,自明成祖以来即为皇家建筑所专用,近年多用于故宫、古典园林等古建筑修复。其技艺为我国窑砖烧制技艺的代表之一。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相城区文教局。 明式家具制作技艺:明代中叶以来,以苏州为中心形成的家具制作技艺,世称“苏式”,造型典雅古朴,雕刻精细,技艺精湛。苏州是中国古典家具的主要产地之一。

昆曲之美、昆曲艺术有感.

昆曲《牡丹亭》后感 常有人说《牡丹亭》是中国版的《人鬼情未了》,其实我很讨厌这样的说法。《牡丹亭》作为昆剧之母,其艺术魅力绝不是一部惊悚加言情的欧美电影所能比拟的。昆曲之旖旎悠扬,牡丹亭之曲折梦幻,二者结合,在彼此基础上迸发出的美感染了自北宋至今无数的国人,就连汤显祖自己也感叹道临川四梦,得意在于牡丹处。一部本质上仍未跳出才子佳人的作品竟有着这样巨大的影响,自有其不可及之 处。 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一位佳人立于院中梅树下,说两人姻缘今世,梦醒之后 久久难忘,思念不已。官宦人家的小姐杜丽娘知书达礼,偶然读到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禁心神荡漾,愁肠满怀,步入后院感叹这良辰 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纵然是如花美眷,也付予这似水流年。不觉于一棵梅树下梦见一位俊秀书生手执柳枝,二人钟情相许,幽会与亭中。回去后丽娘相思成疾,一病不起,临终前要求来到花园将自己的画像埋在梅树下,最后香消玉殒。三年后,柳梦梅进京赶考,借宿于此,机缘巧合地发现了太湖石下的画像,惊讶地发现原来丽娘就是他魂牵梦萦的佳人。夜里丽娘魂游后院,与梦梅再度幽会,后来柳梦梅打开坟墓,丽娘死而复生,两人私下结为夫妇。不久后被丽娘的父亲发现,告柳梦梅盗墓之罪,幸好柳梦梅科举拔得头筹,在皇上的帮助下最终与丽娘白头偕老。 这是一个女子追求真爱的故事,这是一个为爱而死因爱而生的神话。这园外 春色无边,这墙角繁花开遍,姹紫嫣红。我花容月貌,我锦衣玉食,却得不到爱情,这无边无际的乏味与空虚何日才是尽头。既然求爱不得,如此终老,不如就此死去,至少还怀抱着对他的回忆。丽娘的勇敢与痴情即便是现在也是极为少见的。故有人这样说: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漠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中国戏曲之昆曲和京剧

中国文化之我见 中国戏曲是一种蕴含极为丰富的文化现象。用当今流行的话来说,它是一个普遍联系的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结构的整体结构。若干年来,戏曲理论界对戏曲本体的研究已经有许多创获。然而,毫无疑问我对中国戏曲文化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在此我只浅谈谈我对中国戏曲文化之京剧和昆曲的一些浅微的见识。 昆曲 前世,我走在江南水乡,带着淡淡的忧愁,浅唱低吟一场风花雪月的梦。倚窗而望,眼波流转,场景变幻,蓦然瞥见那淡雅如莲花的容颜,嫣然一笑,悄然退场,隐觅于繁华之外。 这是我最初开始接触昆曲时,内心中最大的感受,在我的心中,我总是认为昆曲是一种唯美的象征,是一种诗意的美,是一种动人心魄的美。我深深地为之心醉、为之震撼。 昆曲是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现在一般亦指代其舞台形式昆剧。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明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明代人称南戏为《传奇》。明以后,杂剧形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 由于昆班的广泛演出活动,万历末年,昆曲经扬州传入北京、湖南,跃居各腔之首,成为传奇剧本的标准唱腔:“四方歌曲必宗吴门”。明末清初,昆曲又流传到四川、贵州和广东等地,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昆曲的演唱本来是以苏州的吴语语音为载体的,但在传入各地之后,便与各地的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衍变出众多的流派,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昆曲腔系,成为了具有全民族代表性的戏曲。至清朝乾隆年间,昆曲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从此昆曲开始独霸梨园,绵延至今六、七百年,成为现今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传统的戏曲形态。昆山腔开始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万历年间,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并逐渐流布到福建、江西、广东、湖北、湖南、四川、河南、河北各地,万历末年还流入北京,到了清代,由于康熙喜爱昆曲,更使之流行。这样昆山腔便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据学者研究称,“昆曲所代表的美学趣味虽然明显是南方的,尤其是江南地区的,但是其文化身份却并不属于一时一地,它凝聚了中国广大地区文人的美学追求以及艺术创造。正是由于它是文人雅趣的典范,才具有极强的覆盖能力,有得到广泛传播的可能,并且在传播过程中,基本保持着它在美学上的内在的一致性。” 昆曲的舞台上一向以《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老剧为主。古老艺术要推陈出新,除了复排传统剧目外,创作昆剧新戏已成为重点。作为中国昆曲艺术保护工程重点扶持的首个新创剧目,浙江昆剧团用十年时间创作了新编历史剧《公孙子都》。其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题思想深刻,开拓了昆曲在正剧上的表现力。昆曲传统剧目中为观众所熟知的多为爱情剧,《公孙子都》

论昆曲旦角及其表演艺术

论昆曲旦角及其表演艺术 1143401059 胡娇在戏曲评弹课上观看两位重量级戏曲家饰演《牡丹亭》,心中为之震撼,昆曲艺术之所以长久不衰,我觉得更与这些优秀的戏曲演员息息相关,如果没有这些演员的努力演出与代代传承,昆曲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为人传颂。 在这次课中女戏曲家在开场中对自身旦角的概述以及旦角表演手势的不同做了介绍,让我们这些学生很惊讶,原来昆曲有这么多讲究,真不愧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她燃起了我对昆曲花旦的极大兴趣,想要去探索一二。 昆剧中的女性角色称为旦角,有老、正、作、四、五、六、贴七门之说;其中以正、五、六、贴为主体。旦角分为:老旦、正旦、作旦、刺杀旦就是我们所说的四旦、闺门旦就是我们所说的五旦、贴旦也就是六旦。老旦扮演老年妇女,正旦就是青衣,一般是穿黑色褶子的,扮演端庄的中年妇女或贞烈的青年妇女,如琵琶记中的赵武娘,但也不全是这样,如烂柯山中的崔氏;刺杀旦,专演刺杀戏女角,如刺虎中的费真娘,四旦区别无刀马旦和武旦,她们本身是没有武功的柔弱女子,但怀着报仇的目的,在舞台上所表现出来的以弱制强的表演特色。五旦是旦中杂色最多的旦角,同时也是昆曲行当的当家,又称“闺门旦 " ,通常扮演大家闺秀或新娇妇女,在戏曲里,闺门旦的戏是最多的,人家熟知的有《牡丹亭》中的杜丽娘,《长生殿》中的杨贵妃等等。初学者都向往当,也是广大观众所喜爱的角色。而花旦在昆曲中指的是六旦。六在古代跟乐相近音,所以六旦是那些活泼如丫鬟类的比闺门旦更年轻的女孩子。 昆曲中的六大旦角中,由于角色的不同,其表演特色也不同。我看到出演牡丹亭的演员演绎闺门旦在唱戏的同时,每一句唱词对应每一个不同的眼神,每一步不管手势还是刀具的运用都不同,每一个动作都惟妙惟肖,你浑然看不出她们在饰演别人,她们早已将自身融入角色,她们就是杜丽娘,就是陈妙常,她们的表演已经到了出神如化的地步。她们已不再饰演,她们用最真实的情感表现着,昆曲艺术的真正价值就在此,以真为美。 通过观看《牡丹亭》杜丽娘和柳梦梅的表演,他们表演不完全是按这个行当的表演程式,他们借助于自身在剧中所处的独特的情境,合理、有分寸地借用了别的表演行当的表现手法,从而大大丰富了人物情感的表达,也具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可看性。因此,演员在

中国昆曲博物馆导游词范文_导游词

中国昆曲博物馆导游词范文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人人皆道姑苏好,水磨昆曲糯弹词。大家好,我是陈忆澄,我出生于昆曲的故乡——苏州昆山,从小就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成长,后来在南京东南大学攻读艺术学硕士期间,我开始接触昆曲,并深深的喜欢上了这门古老的艺术。 现在的我是苏州戏曲博物馆的普通一员,每日从事着中国昆曲、苏州评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在苏州戏曲博物馆珍藏有很多珍贵的文物资料,而在这些文物资料背后则隐藏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接下来就请大家随我一同走近我们瑰丽灿烂的民族文化。 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昆曲博物馆。中国昆曲博物馆坐落于苏州平江路旁中张家巷的全晋会馆。全晋会馆是由山西寓苏商人集资兴建的会馆建筑,它是苏州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会馆,新近还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的遗产点之一。 中国昆曲博物馆内的古典戏台是整个全晋会馆古建筑群的精华所在。戏台坐南朝北,高出地面两米多。台每边宽六米,围上弓型的“吴王靠”,就构成了一个三十六平方米三面向正方型的古典戏台。 戏台飞檐翘角,华美精致。台前饰有一组组浮雕:在“普天同庆”的下面是二龙戏珠,旁边是凤穿牡丹;台柱的顶端是金狮抱柱,蝙蝠翩舞。头顶上方的穹隆藻井结构精致,独具匠心,由三百二十四只黑色蝙蝠浅雕与三百零六朵云头圆雕相依相绕,组成十八条祥龙盘旋而

上,凝聚在穹隆藻井顶端的铜镜片上,这不仅显示了古典建筑的艺术之美,在物理学上还具有扩音作用,给人余音绕梁的音响美感。 戏台正面的大殿,原为关公殿,戏台的最初功能是为了娱神。两旁相连的东西向庑廊,也称耳楼或女宾座,是当时观众看戏的地方。大殿、庑廊所形成的三面观众席,构成了中国古典戏台三面开放的建筑结构。 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参观了这座具有东方特色的古戏台后曾感慨道:这无疑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杰作! 通过我刚才的介绍,大家对全晋会馆古戏台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如果我们在此基础上再作进一步的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古戏台传递给我们另外一些关于中国戏曲本体的重要信息。 为什么这个古戏台是三面开放式的呢? 在中国戏曲表演中,演员在台上一个圆场就代表走上了十万八千里,一根马鞭子就表示策马奔驰,千军万马,如此大胆而自由的想象和假设,还有什么要隐藏,要掩盖的呢?中国戏曲以“虚拟化、程式化、节奏化”作为自己的主要特点,它追求的是艺术的真实,因此在形与神之间,它更注重“神似”。而且,中国戏曲以“唱念做打”作为自己表演手段,戏曲的真实性往往是通过演员在台上的表演美感来完成的。因此,它希望看戏的观众能从尽可能多的侧面来欣赏演员的表演所体现的美。所以,我们这样三面向的古戏台,则是中国戏曲审美观,戏剧观的一种体现。 “古今一戏场”、“人生皆演戏”,这两句话实际上说的都是一个

苏州市艺术学校《昆曲唱念》课程建设

苏州市艺术学校《昆曲唱念》精品课程建设 课程整体设计介绍 昆曲(昆山腔)的得名即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是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标志着昆曲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了世界的公认。 一、课程性质 昆曲教育是培养昆曲人才的基础。苏州市艺术学校于1994年开设昆曲表演专业以来,《昆曲唱念》历来为我校昆曲表演专业的重点课程,是所有昆曲表演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门课程已有十多年的教学积累,形成了苏州昆曲为代表的唱念特色。在专家、老师们的辛勤培育下,一批优秀昆曲人才脱颖而出,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优秀青年演员俞玖琳、沈丰英、周雪峰、徐栋寅、徐超、刘煜等青年昆曲人才都是我校近年来先后培养的,他们承担着弘扬传承昆曲艺术的重任。 近年来,我校按照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原有专业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对昆曲唱念教学实行了改革。并采取边建设边实践的办法,从课程整合着手,有步骤地对教师队伍、教学设施、课程结构、配套教材、教学实践、网站建设等主要内容进行重点建设。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现在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教学结构模式,使昆曲唱念教学在我国戏曲教学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二、教学内容

昆曲闺门旦表演艺术品格浅析

昆曲闺门旦表演艺术品格浅析 【摘要】“十部传奇九相思”,昆曲作为戏曲雅部之首,被柔情细腻的爱情戏占据了大部分篇章。但凡爱情戏的演绎就离不开昆曲闺门旦,不论是在整本大戏中,还是在折子戏里,闺门旦都担任着主要角色。本文是对昆曲闺门旦表演艺术品格的初探,主要从经典人物塑造、妆容服饰、表演风格、唱念特征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分析其在经典剧作中的呈现。 【关键词】昆曲;闺门旦;《牡丹亭》;《长生殿》 中图分类号:J614.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7-0051-03 被视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在明代隆庆、万历之交开始兴起,到清代嘉庆初年(1570-1800)曾在中国制造过长达230年的全民痴迷,从延续了200多年的苏州虎丘山中秋曲会,到引发富豪之家争相建立家庭戏班的热潮,最后发展至职业昆班的高度发达,都证明着昆曲在中国戏曲史上的繁荣。特别值得强调的是,这种繁荣景象不管是先于它的元杂剧和宋元南戏,还是后来取而代之的花腔,乃至现代任何一种戏剧形式都未能与之相提并论。余秋雨先生说,昆曲不应仅仅作为一种前辈的遗产而被尊重和保留,也不应仅仅因为蕴藉雅

致的古典美而被欣赏和介绍,它本是中国传统戏剧学的最高范型①。虽然如今它衰落了,但是它本身具有的宏大的美学格局仍然值得戏剧戏曲研究者不断研习和发扬。本文就从昆曲行当中最为青春娇美的一个家门――闺门旦,来初探它的表演艺术品格。 一、昆曲舞台上盛放的青春花朵 昆曲演员粗分行当,再细分家门,这是众所周知的中国戏曲特有的艺术体制。闺门旦,即是昆旦中细分出来的一个家门,又称五旦、小旦。俗话说,昆曲主要看的就是“三小”戏,分别是小生、小旦、小花脸,由此可见闺门旦在昆曲行当中的地位。这主要是因为昆曲作为中国戏曲的雅部之首,以绝美细腻、典雅柔情的爱情戏居多,不论是整本大戏,还是折子戏,都未曾脱离爱情的主题。描绘爱情就离不开才子佳人、帝王后妃,也就离不开闺门旦,因此,闺门旦在昆曲表演中的戏份很重。 闺门旦,多饰演正值豆蔻年华的妙龄少女,待字闺中,含苞待放,而且大都是大家闺秀,有一定的文化素养,非常内秀、雅致,极具内涵。在形态上可谓娇羞百媚、若即若离,在唱腔上可谓嗲声细语、轻柔甜美,在服饰上可谓奢侈华丽、唯美考究。她是昆旦中最美丽动人、最青春可人、最风骨迷人的,她是昆曲舞台上盛放的青春花朵。 二、传统经典剧目中的闺门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