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

合集下载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5篇范例)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5篇范例)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5篇范例)第一篇: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人们研究和认识较多的是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则关注不够,认识不足。

大量事实表明,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也有诸多问题,并时时影响着小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许多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潜在的,往往容易忽视,如果教师、家长和小学生没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和积极的态度,往往就使得问题堆积,小问题变成大问题,轻问题变成重问题,甚至出现不良事件。

在现代社会,身与心健康的人才能称之为一个健康的人,所以,小学教育必须重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学生的主要特点:(一)感知、注意、记忆的特点。

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

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

(二)想象、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的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

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

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三)情感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了。

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

到了小学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

(四)意志的特点。

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教育方法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教育方法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方法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迅速.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感知觉有了充分发展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感知觉发展很快.其准确性、系统性都能够不断地提高。

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观察活动.对于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注意水平有限刚刚进入学校.小学生注意的目的性还很低.只能够注意自己感兴趣的对象。

他们随着学习活动的进行.注意能够很快地得到发展.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学习活动和教师的要求将注意指向学习对象.注意的持久稳定性和范围都不断地发展。

但一般来说.小学生的注意水平仍然是有限的.需要教师通过专门的努力引起并给与指导。

3、不随意记忆占主要地位在小学低年级.不随意记忆占有比较主要的地位。

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的随意记忆明显得到发展。

但在整个小学阶段.他们的不随意记忆始终占主要地位。

4、想象力丰富.但想象与现实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小学低年级学生.想象力十分丰富。

在他们的头脑中.现实与想象之间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

有时候.他们会由于想象与现实的同一化.导致行为和言语的"不合情理"。

如果没有考虑到儿童想象发展的这种特征.会经常在成人眼中被当作"说谎"" 欺骗"。

对此.家长要充分的理解。

想象力是十分宝贵的.是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萌芽.家长应当着力保护和慎重对待。

5、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发展。

开始时.思维依赖于具体的对象和情境.只能孤立地认识事物的个别特征和表面现象。

随着年龄增长和学习活动的深入.他们开始能够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种属关系对事物进行分类.进行简单的分析概括.甚至掌握一些抽象的概念等。

但从总体而言.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6.情绪情感较稳定且比较单纯:与学前儿童和青春期学生相比.小学生的情绪情感都比较稳定.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甚至能够将真实的情绪隐蔽起来。

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情绪情感是比较单纯的。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方法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方法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方法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1.幼稚性:小学生仍然处于幼稚期,对于世界和自己的认知有限,思维简单直观,容易受到外界影响。

2.想象力丰富: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能够通过想象创造出新的事物和情景,这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思维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3.自我中心:小学生常常以自己为中心,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缺乏对他人的关注和理解,容易出现自私和自我为中心的行为。

4.社会性:小学生在社会关系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开始与他人建立友谊关系,学会合作和分享,同时需要学习遵守社会规则和遵从集体的行为准则。

5.情绪波动大:小学生情绪波动较为频繁,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绪,需要成人的指导和引导来调节情绪。

小学生的教育方法:1.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为小学生提供安全、稳定、富有挑战和激励性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主动学习和参与集体活动。

2.实施个性化教学: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差异,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培养他们的优势和克服弱点。

3.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提供多媒体、图书和实物等多种学习资源,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4.培养小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小组活动和团体项目等形式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他人相互交流和合作。

5.做好情绪管理和情感教育:教育者要关注小学生的情绪变化,帮助他们学会积极应对挫折和压力,提升情商和情绪管理能力。

6.建立正面的价值观:通过故事、游戏和讨论,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7.注重思维培养:通过开放性问题和启发式教学等方式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8.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家长和学校要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小学生的发展,共同解决问题,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总之,小学生的教育应该注重个性化教学和情感培养,通过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和引导,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小学生身心发展特

小学生身心发展特

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身心发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个时期是他们建立个人身份、塑造价值观以及形成基础学习能力的关键阶段。

因此,关注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对于他们的全面成长至关重要。

一、身体发展特点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其身体和器官各系统都在不断发育。

他们的身高、体重、骨骼和肌肉等都呈现出迅速增长的趋势。

由于这种生理特点,小学生对运动和活动的需求很大,对于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有着更直观的感受。

二、认知发展特点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正在逐渐发展,他们开始具备更多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他们能够理解更复杂的事物,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速度也在逐渐提高。

同时,小学生的记忆力也在逐渐增强,他们能够更好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积累和运用。

三、情感发展特点情感的发展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正处于对他人和外界的认同期,对自己的情绪和情感有着深刻的感受。

小学生需要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并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在情感发展方面,小学生也会面临情绪波动和情绪管理方面的挑战,这是他们需要得到关注和引导的领域。

四、社交发展特点小学生开始在家庭外建立更多的社交关系,他们逐渐脱离家庭,与同学、朋友以及社区中的其他人建立联系。

小学生的社交发展对于他们的身心成长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通过与不同的人交往,小学生可以学习到合作、分享以及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五、教育对策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我们应该给予他们适当的教育支持和指导。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小学生的身体发展,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锻炼和运动。

其次,我们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小学生的情感发展,鼓励他们积极表达情感,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另外,我们还应该鼓励小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和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给予他们关注和支持。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地不断深入,学生地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受到了一定程度地重视,但人们研究和认识较多地是中学生和大学生地心理问题,对小学生地心理健康则关注不够,认识不足.大量事实表明,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也有诸多问题,并时时影响着小学生们地健康成长.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许多小学生地心理问题都是潜在地,往往容易忽视,如果教师、家长和小学生没有充分地思想认识和积极地态度,往往就使得问题堆积,小问题变成大问题,轻问题变成重问题,甚至出现不良事件.在现代社会,身与心健康地人才能称之为一个健康地人,所以,小学教育必须重视对小学生地心理健康教育.一、小学生地主要特点:(一)感知、注意、记忆地特点.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地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地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地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地相互关系.小学生地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小学生地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二)想象、思维地特点.小学生地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地方向发展.低年级地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地特点,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地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小学生地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地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地,具有很大成分地具体形象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情感地特点.随着年龄地增长,小学生地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了.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地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地现象.到了小学高年级,他们地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地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意志地特点.小学生地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地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地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地压力,而不是靠自觉地行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五)性格地特点.小学生地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自我评价地能力也不断有所增长.随着年龄和见识地增长,他们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地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地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做出评价.因而在小学阶段进行有效地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地性格是非常重要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小学生常见地心理问题(一)入学适应问题大多表现在:产生情绪障碍,如焦虑、不安、抑郁、害怕等;注意力不集中,然后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逃学与厌学问题据调查,有厌学情绪地小学生占总数地——.这些小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导致长期落后,又缺乏赶上去地勇气好毅力,老师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习地积极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人际交往问题由于目前地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地对象多为成人,是在“以自己为中心”地“顺境”下生活地,因此,学生普遍存在任性、固执、依赖性强地特点.进入新地集体后,在集体中地位置已改变,但仍以自我为中心去与人交往,常常是唯我独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难不能克服,缺乏自信心;交往中出现过重地恐惧感,过强地防范心理,其结果是封闭自己,导致人际交往地焦虑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过度依赖问题现在社会,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百般呵护,甚至溺爱,造成孩子自立能力差.遇到困难时一次又一次向父母求助,得到帮助时,就生成了依赖感.随着这样地恶性循环,小学生就像温室里地花,经不起风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地教育策略(一)班主任应采取地策略、以良好地心理素质来影响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教师对学生地直接地人格方面地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地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地发展和形成.”班主任地人格就是教育地力量,用自身地美好地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地心灵.因此,班主任对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起着重要地作用,只有心理素质高地班主任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地学生.班主任必须努力提高自身地心理素质,否则就无法承担培养高素质学生地重任.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开展形式多样地集体活动生动活泼地集体活动可促进人际交往,建立团结、合作、友爱、互助地人际关系,体验生活在集体中地乐趣,使不同才能地学生都可以找到表现自己,取得成功地机会,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巧用气质类型因势利导巧妙地利用不同气质类型小学生地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尽管气质类型无所谓好坏,但作为一个人地行为特征,在社会生活中会表现出适宜或不适宜地情况.教师要善于利用小学生每一气质类型地积极方面,给他们提供充分表现地机会.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处理学生间地矛盾时,着重学生心理层次地分析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地是人地发展性地问题,在处理学生地矛盾时,就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对与错就行了,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你当时是怎么想?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让学生在自悟中慢慢使学生地心理得到发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上好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也可看作是班级团体辅导,是对学生实施心理干预地一种有效方式,班主任对本班学生比较了解,在上好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提高家长地辅导水平,让家长成为自己地得力助手.许多学生地问题,往往来自家庭,来自家长教育方法地缺失,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学校、家庭地共同参与和配合.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任课教师学校应采取地策略、在教学内容与教材处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挖掘教材内容中心理健康教育地对应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挖掘教材中地内容或具体例子,引导学生通过品一品、议一议、评一评等方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晏子使楚》一文固然是为了体现晏子地聪明才智,但也可结合当时晏子身处地环境、面对地人物来评评晏子勇敢面对挑战、承受挫折甚至侮辱,而不屈不挠地心理品质.我想也不失为一个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地好材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将心理健康教育恰当、有目地地与学科内容紧密结合.教材地编写和制定都蕴含着不少心理健康教育地因素.教师要充分地有意识地运用教材本身地魅力作用,有机地运用它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可根据优秀文学作品地人格教化因素.可见,深入挖掘教材中地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机制,对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有百利而无一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尽可能地采用生动活泼地方式方法,引发学生地积极情绪,调动学生学习地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地能力.如数学地应用题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不同类型应用题地解题步骤和方法,并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地创新意识.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题可以提给老师、同学或是自己.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地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地积极性,注重学生地内心体验和内心感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注重学生意志品质地培养,提高学生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地能力.心理教师要注重学习和研究,善于总结与反思,不断改进与创新,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地素质与能力.使自己掌握丰富地心理学知识,心理辅导地技巧与策略,和高尚地人格魅力.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做好学生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举办好学生、教师及家长地心理讲座,才能培养好班主任队伍、教师队伍,才能科学构建学校地心理健康教育框架,引领学校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快速发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教育者要掌握中小学生心理发展地特点是有效教学地前提,也是实现教育目标地根本保障,掌握了受教育者地身心发展规律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有目地地完善教育内容并调整教育措施,促进教学效果地最佳化从而促进个体地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不同年龄段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

不同年龄段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

不同年龄段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心理特征: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正在以探索的心态认识这个世界,活泼好动,天真无邪,喜欢模仿周围的事物,这个阶段孩子自控能力不强。

采取的教育方法:注重保护好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定的自律意识,还要保持良好的作息。

要让孩子尊敬老师,尊敬老师,就是尊敬知识,就是对学问有敬畏心,这个阶段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要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心理特征: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难受外界的影响,处在不稳定的状态,自信心也与老师家长的态度存有非常大关系。

采取的教育方法:继续保持孩子学习的热情,多鼓励,少批评,要对孩子有耐心,多与孩子沟通,帮助他完成学习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同时还要注重对行为习惯的培养,让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

心理特征:孩子的情绪、态度可以逐渐显得沉稳,自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就是小学阶段孩子情感的转折期,在人际交往中也可以存有一些疑惑。

采取的教育方法:尊重孩子,尽量不要伤害孩子自尊,对于他们的困惑要及时疏导,及时解决,无论是人际交往的疑惑还是学习上的问题,要晓之以理。

要多关注孩子情绪变化,多陪伴孩子。

心理特征: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可以主动自学,但是重新认识社会的能力还严重不足,在为人处世方面还缺乏经验。

采取的教育方法:教给孩子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帮助他们养成学习方面的好习惯,让他们争取认识外界事物,明辨是非。

心理特征:独立自主能力进一步进一步增强,能够明辨是非,能够给自己的定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在人际交往方面也存有了一定经验。

采取的教育方法:要因势利导,对于好的方面要多支持鼓励,对于缺点要帮助他们分析,让他们有正确的三观。

心理特征:孩子已经开始步入了青春期,这个时候自我意识比较弱,存有自我的判断能力,能够主动钻研自学,已经开始步入了青春期早期。

采取的教育方法:要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此时会有个别早恋情况,要往健康的心理方向疏导,同时由于课业的加重,要多理解孩子,多陪伴孩子,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做他们强有力的后盾。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教学工作应对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教学工作应对
事物、人物、活动的形状、颜色、声音、形 象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
注意的稳定性,易受新奇刺激的吸引,注意 保持的时间短暂,约为20分钟,注意范围比 较狭小,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不善于 根据活动任务把注意力从一件事情主动转移 到另一件事情上。
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儿童自觉从事学 习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推动力,是一种特殊的 学习动机。
小学生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结构逐步完 善。儿童到了6~7岁时,脑重约1280克,已 接近成人脑重的90%,以后增长缓慢,9岁 时约1350克,到了12岁约1400克,基本上 和成人一致。
随着儿童大脑皮层的发育生长,儿童脑的兴 奋过程和抑制过程也逐步趋向平衡,觉醒时 间长,睡眠时间缩短。
条件反射形成呈现出时间缩短、潜伏期较短 和比较容易巩固的特征,使孩子能更好地接 受外界刺激,更好地支配、控制自己的行为, 为儿童活地掌握左右概念。在 老师的帮助下,逐渐学会进行比较、分析、 观察事物的特点发现各部分的关系及部分与 整体的关系,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
逐渐能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规定的学习内 容上,并保持一段时间,中年级的学生迅速 转移注意力的能力逐渐提高。
已经能够在初步的判断、推理,较为自觉地 调节,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
求知欲主要表现为提问、探索、摆弄物体; 美感容易受事物外部的特征吸引,对美的体 验仅仅与事物的具体形象相联系。
还不善于真正的学习活动,要使儿童能把学 习当作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的专门活动来 对待,关键在于发展儿童心理的有意性和自 觉性。
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如指出作业 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应当记住什么等;
孩子的呼吸频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
一般而言,6~9岁的儿童,男孩为23~24 次/分,女孩为25~26次/分,到了10~13 岁,男女孩都为19~20次/分,而14岁以 后基本上和成人一样,每分钟16~18次。

小学四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对策

小学四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对策

小学四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对策一、身体方面1. 身高、体重:小学四年级学生身高、体重不断增加,需要多运动。

- 对策:学校应组织体育锻炼、促进户外活动,家长也应鼓励孩子多运动,保证健康的饮食惯。

2. 视力、听力:近视、弱视、色盲、色弱等问题增加,需要及时发现治疗。

- 对策:学校应定期组织视力、听力测试,及时发现问题,专业机构对问题进行治疗,同时加强对孩子的健康教育。

二、研究方面1. 研究兴趣增强:小学四年级学生开始对某些学科产生兴趣,也存在研究兴趣难以持久的问题。

- 对策:家长应尊重孩子的兴趣,学校应提供多样化的兴趣班,老师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增强学科的吸引力。

2. 记忆能力提高: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记忆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 对策:家长可以模拟一些记忆游戏,帮助孩子提高记忆能力。

3. 研究责任感弱:小学四年级学生开始会觉得一些研究任务是“强制性”的,缺乏自觉性。

- 对策:老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研究任务,鼓励孩子独立完成,同时学校可适当增加必修课程。

三、社交方面1. 交友广泛:小学四年级学生的人际交往面越来越广泛。

- 对策:家长应引导孩子学会从众,尊重集体荣誉感,学校也应注意班级氛围营造和班级管理。

2. 对人情感投入较多: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社交关系中,对朋友、亲人情感的投入较多。

- 对策: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情感需求,学校也应增加课程教育孩子如何处理情感方面的问题。

四、心理方面1. 自我意识增强:小学四年级学生开始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容易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

- 对策:家长应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引导和教育,老师也应侧重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研究压力增大:小学四年级学生面对研究任务压力会有所增大。

- 对策:学校应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压力,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任务量,家长也可适当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越来越关注。

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助于家长和教师更好地引导他们的成长。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提供相应建议。

一、身体发展特点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身体发育非常迅速。

他们的身高、体重和骨骼都会有明显的增长。

此外,他们的运动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小学生喜欢参加各种身体活动,如跑步、跳跃、游泳等。

他们的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较好,但力量和耐力还不是很强。

为了促进他们的身体发展,家长和教师应该鼓励他们多参与体育锻炼,并提供适当的运动环境和器材。

二、认知发展特点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也在不断发展。

他们开始学习各种学科知识,如语言、数学、科学等。

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都会有所提高。

他们能够思考抽象的概念,并开始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他们的思维还比较具体,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具体例子来理解抽象的概念。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实验、示范等,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情感发展特点小学生的情感发展也非常重要。

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开始独立思考和选择。

他们对外界的评价和认同变得越来越重要。

由于年龄和经验有限,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有时会不够客观和准确。

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多与他们进行交流,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社交发展特点小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并开始主动与同伴进行互动。

他们开始学会与他人分享、合作和竞争。

在这个阶段,他们会面临着各种社交问题,如集体活动中的人际关系、友谊的建立等。

家长和教师应该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会与他人相处,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道德发展特点小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认知和经验区分善恶、公私等。

在这个阶段,家长和教师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行为水平。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引导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引导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引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小学阶段教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重要阶段,因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引导也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引导,以帮助小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一、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1. 心理特点小学生处于儿童期,他们的智力和思维能力在这个阶段得到快速发展。

他们开始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抽象思维。

此外,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也在逐渐发展,他们能够接受更多复杂的知识,并开始对周围世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小学生同时也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新鲜事物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2. 身体特点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他们的身体开始发生很多变化。

他们的力量和耐力都在增强,并逐渐具备了一定的协调性。

小学生需要大量的运动来锻炼肢体,增强身体素质。

同时,他们的免疫系统也比较脆弱,容易受到感冒等传染病的影响。

3. 社交特点小学生开始逐渐摆脱家庭的依赖,开始融入学校和社会环境。

他们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和分享。

同伴关系对小学生的社交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开始建立友谊,形成自己的小小社会。

小学生对待友谊和团队合作有一定的敏感度。

二、教育引导的重要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得到科学合理的教育引导。

教育引导能够帮助小学生充分发展自身潜能,促进他们在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方面的全面发展。

同时,良好的教育引导还能培养小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

1. 让学习变得有趣小学生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教育引导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并让学习变得有趣。

老师可以通过布置有趣的作业、开展寓教于乐的课堂活动等方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

2. 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小学生在道德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至关重要。

教育引导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平意识,同时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品格。

小学生身心发展特

小学生身心发展特

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是指在小学阶段,孩子们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和发展。

这是一个关键的成长时期,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并探讨如何在教育中关注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身体特征小学生身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身高和体重的增长:小学生的身高和体重逐渐增长,但增长速度因个体差异而异。

男孩和女孩在此期间的体型差异逐渐加大。

2. 运动能力的发展:小学生的运动能力在这个阶段得到快速发展。

他们更具有体力,能够进行跑、跳、游泳等各种活动。

运动对于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健康非常重要。

3. 器官发育和功能增强:小学生的各种器官和系统逐渐发育完善,如心脏、肺、消化系统等。

他们的身体机能逐渐成熟,能够应对日常的生理需求。

二、心理特征小学生心理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认知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小学生进入学校后,开始接触系统化的学习,他们的认知和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他们可以开始进行逻辑思考、推理和问题解决。

2. 社交能力的发展:小学生开始与更多的同伴接触,他们的社交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他们能够与他人合作,分享和协调,逐渐形成独立和自信的个性。

3. 情感和情绪的变化:小学生的情感和情绪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他们可能会体验到更广泛的情绪,如喜怒哀乐,同时也需要学会管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育关注和促进为了关注和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教育方面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安全、舒适和刺激的学习环境,为小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资源和工具。

2.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采用有趣、互动和实践的教学方法,让学习变得有趣而有效。

3. 培养良好的习惯和价值观: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如尊重他人、合作、积极向上等。

4. 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通过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帮助小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习惯,促进他们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

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

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一、小学生即童年期儿童的主要特征(一)童年期儿童生理发展的主要特征童年期是生理发展相对稳定与平衡的时期,身高、体重、肌肉的强度和耐力、肺活量的增长都相当均匀。

童年期的儿童骨骼增长较快,但骨化尚未完成,因此,小学生的骨骼富有弹性,但不坚硬,易弯曲变形。

尤其是脊椎的软骨成分丰富,骨盆骨化尚未完成。

童年期儿童肌肉含水分相对较多,含蛋白质、脂肪、糖和无机盐较少,富有弹性,而肌力较弱,容易疲劳,但恢复快。

大肌肉、上肢肌发育较早,小肌肉与下肢肌发育较迟。

小学生心肌纤维较细,心脏功能较差。

(二)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1.观察力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观察事物缺乏兴趣、缺乏系统性,常注意一些感兴趣的、新鲜的东西,而忽略主要的东西。

教师应引导儿童从知觉事物表面特征发展到知觉事物的本质特征。

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1)认识“空间联系”阶段,儿童可以看到各对象之间能够直接感知的空间联系;((2)认识“因果联系”阶段,儿童可以认识对象之间不能直接感知到的因果联系;(3)认识“对象总体”阶段,儿童能从意义上完整地把握对象总体,理解图画主题。

其中小学低年级儿童大部分属于前两个阶段:小学中年级儿童大部分属于认识“因果联系”阶段;小学高年级儿童大部分属于认识“对象总体”阶段。

2.注意力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不断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着作用。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及时提示和提出要求3.记忆力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

对低年级儿童而言,直观形象记忆、逻辑记忆的发展占优势,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学,并使记忆系统化。

4.思维能力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思维缺乏自觉性、灵活性,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

小学生在概念获得方面尚有困难,因为概念的形成需要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

所谓抽象思维,就是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组成恰当的判断、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的思维活动。

小学生的特点及教育策略

小学生的特点及教育策略

小学生的特点及教育策略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具有独特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对于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一、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小学生的身体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

他们的骨骼和肌肉在不断生长,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逐步提高,但耐力和力量相对较弱。

因此,在体育教育和日常活动中,应注重适度的锻炼,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

小学生的大脑也在迅速发育,尤其是在 7-12 岁期间,这是他们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然而,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一般在 15-20 分钟左右。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1、好奇心强小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探索未知的事物。

这种好奇心是学习的动力源泉,但也可能导致他们在课堂上注意力分散。

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将好奇心转化为对知识的追求。

2、情绪波动大小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

他们可能因为一点小事而高兴或难过,甚至发脾气。

教师和家长需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给予及时的关心和引导,帮助他们学会控制情绪。

3、自尊心强小学生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对自己的表现和他人的评价比较敏感,自尊心较强。

在教育过程中,要多鼓励、少批评,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增强自信心。

4、依赖心理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依赖程度较高,他们希望得到成人的指导和帮助。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依赖心理会逐渐减弱,但在某些方面仍需要支持和引导。

三、小学生的认知特点1、以形象思维为主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他们对直观、具体的事物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教学中,应多运用图片、实物、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2、注意力分配能力差小学生在同一时间内难以将注意力分配到多个任务上,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

因此,在安排学习任务时,要注意任务的单一性和明确性。

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及教育措施

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及教育措施

家园共育的策略和技巧
定期沟通
家长和教师需要定期沟通,了 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在家的
情况。
统一教育理念
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孩子时需要 保持一致的教育理念。
共同参与活动
组织各种亲子活动,让家长和 孩子一起参与,增强彼此的感 情。
互相尊重
家长和教师需要相互尊重,共 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
境。
04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情感表现
小学生的情感表现逐渐丰富,能 够表达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也 能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情感。
意志力
小学生的意志力逐渐增强,能够 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具备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
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特点
自我意识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意 识到自己的存在和自我价值,开始有 自己的想法和意愿。
社交行为
小学生的社交行为逐渐增多,能够与 同龄人和成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愿意 分享自己的玩具和经验,也愿意帮助 别人。
03
教育措施
针对生理特点的教育措施
充足的睡眠
小学生需要每天保证910小时的睡眠,确保身
体发育不受影响。
合理的饮食
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 保证身体所需的各种营
养素。
适当的运动
鼓励小学生参加各种体 育活动,增强体质。
个性化学习计划
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以 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鼓励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根 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学习。
强化实践应用
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 的实际应用能力。
家园共育在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中的作用
家长参与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他们的参与和 支持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小学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正经历着身心的快速成长和变化。

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并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对于促进他们全面而健康地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几个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一、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1.认知能力的提升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不断发展,注意力逐渐稳定,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逐渐提高。

他们开始能够进行逻辑思考,能够理解抽象的概念,并开始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2.情感的表达和调控小学生在情感表达和情感调控方面也有显著的变化。

他们开始能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喜怒哀乐都能通过言语或行为方式表达出来。

同时,他们也开始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逐渐有能力应对各种情绪和情境。

3.社交能力的发展小学生在社交能力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愿意与同伴一起合作和互动,开始形成自己的友谊关系。

他们也逐渐懂得尊重他人,能够理解和接受不同观点和文化的存在。

4.自我认知的形成在小学阶段,小学生逐渐形成了自我认知。

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对自己的特点、能力和兴趣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他们开始构建自己的自我形象和身份认同。

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策略1.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这个阶段得到了明显提升,因此,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支持情感表达和情感调控小学生在情感表达和情感调控方面仍然需要成人的支持和引导。

教育者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表达情感、倾听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应对情绪和情感,培养他们的情商和情绪管理能力。

3.倡导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小学生的社交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而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是培养他们社交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育者可以设立小组活动、合作项目等形式,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

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

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

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小学生是儿童时期的重要阶段,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在不断发展。

以下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小学生身体发育的规律和特点1.身体生长发育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6-9岁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增长比较平稳,而10岁以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男孩身高每年可增长7-9厘米,女孩每年可增长5-7厘米,体重每年可增长4-5公斤。

此时,儿童的骨骼有机物和水分多,无机成分少,骨骼弹性大但硬度小。

肌肉在逐渐发育,但力量和耐力都比成人差,容易出现疲劳。

2.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小学生的脑和神经系统发育也呈现出阶段性。

6岁时,左右大脑半球的传导通路几乎都已形成,身体受外界刺激后可以快速、准确地传到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

7-8岁,大脑继续发育,神经细胞的体积增大,许多新的神经通路出现。

9-14岁,小学生脑的重量增加不多,主要进行细胞内部结构与机能复杂化的过程,神经的联络纤维数量增加,联络神经元的结构和皮层细胞结构机能在迅速发展和形成。

这一阶段神经系统的发育特别是脑的发育在机能上进一步成熟。

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小学生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的数量不断积累和在此基础上出现质变的过程。

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于是表现出阶段性。

连续性则是指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而且后一阶段既包含有前一阶段的因素,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质。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呈现出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特点。

总之,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需要我们认真了解和关注,以便更好地指导他们的成长。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在正常的情况下,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不可逆的,遵循着头尾法则和远近法则。

认知的发展是从感知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概括思维。

小学生的各种心理机能相互关联协调发展。

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某个心理机能的发展会影响其他心理机能的发展。

例如,3岁前后和13岁前后儿童会出现两个反抗期,这两个时期儿童会在认知上表现出具有独立主张的倾向,同时在情绪上会表现出剧烈的变化。

小学生身心发展特

小学生身心发展特

小学生身心发展特
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小学生是指6-12岁之间的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这一时期,他们经历着身体、情感、认知和社交各个方面的快速发展。

本文将从身体、情感、认知和社交四个方面,探讨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一、身体发展特点
小学生身体发展迅速,身高、体重等生理指标呈现稳定增长。

他们的身体逐渐变得协调,精细动作能力逐步加强。

此外,小学生的运动能力也逐渐提高,他们热爱运动,喜欢参与各种体育活动,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具备基本的运动技能。

二、情感发展特点
小学生情感发展日趋稳定,他们具备了基本的自我认知能力,能够分辨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同时,小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和判断,更加注重个人隐私和独立性。

三、认知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他们开始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能够通过思考解决问题。

同时,小学生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也逐渐增强,他们能够更好地接收和处理大量的信息。

四、社交发展特点
小学生社交能力的发展也非常重要。

在这个阶段,他们逐渐从亲密关系向群体关系转变,开始与同龄人建立友谊,学会合作和分享。

同时,小学生开始逐渐了解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并逐步形成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包括身体发展迅速、情感发展稳定、认知能力提升和社交能力发展。

了解这些特点对家长和教育者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指导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资源,促进他们全面而健康地成长。

探索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应对策略

探索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应对策略

探索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应对策略引言: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大众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索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一、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1. 学习兴趣的多样性小学生对于不同学科和兴趣爱好的兴趣程度各异。

他们可能对数学感兴趣,却对语文缺乏兴趣。

这是因为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初期,对于不同学科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有所差异。

2. 自我意识的逐渐形成小学生在这个阶段开始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开始形成自己的自我认同。

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外貌、能力和社交关系,并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许。

3. 情绪表达的不成熟小学生的情绪表达能力相对不成熟,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

他们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哭,或者因为一点小满足而欢欣鼓舞。

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完全掌握情绪管理的技巧。

4. 社交技能的发展小学生开始与同伴进行更多的互动,社交技能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他们需要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分享和解决冲突。

同时,小学生也开始对同伴的看法和评价产生较大的关注。

5. 动力与自我激励的培养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培养自我激励的能力。

他们需要明确目标,并学会制定计划和持之以恒地追求。

同时,他们也需要从家长和教师中得到适当的鼓励和支持。

二、应对策略1.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教师和家长应该为小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满足他们对不同学科和兴趣爱好的需求。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

2. 倾听和理解教师和家长应该倾听小学生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

当小学生表达情绪时,我们应该耐心倾听,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同时,我们也需要教导他们正确表达情绪的方式。

3. 培养社交技能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团队合作等活动,帮助小学生培养社交技能。

同时,我们也应该教导他们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尊重他人的观点,并解决冲突的能力。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一个全面而复杂的过程,涵盖了认知、情感、社交等各个方面。

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和学习。

下面将从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详细探讨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相应的教育策略。

认知方面:小学生在认知方面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思维逻辑性发展、注意力集中度提高、好奇心旺盛、理解能力增强等。

针对这一特点,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提供安静、有序的学习环境,避免干扰小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他们集中精力学习。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游戏、故事讲述、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拓宽他们的认知领域。

3.注重思维训练:开展逻辑思维训练,如思维导图、辨析归纳等活动,提高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

情感方面:小学生在情感方面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情感波动大、情绪容易受影响、对外界关系保持依赖等。

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帮助他们发展健康的情感:1.倾听和接纳:教育者应时刻倾听小学生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感受,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培养情绪管理能力:通过情绪管理教育,教育学生如何正确表达情感,培养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

3.基于合作的学习:鼓励小学生与他人合作,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友善待人的习惯。

社交方面:小学生在社交方面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喜欢交朋友、注意他人评价、社交技能尚不成熟等。

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促进小学生社交能力的发展:1.提供社交机会:组织各种活动,为小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社交意识。

2.鼓励与他人分享:鼓励小学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资源,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3.培养自信心:鼓励并肯定小学生的优点和成就,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交环境。

综上所述,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包括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

教育者应根据小学生特点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情感关怀和社交机会,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人们研究和认识较多的是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则关注不够,认识不足。

大量事实表明,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也有诸多问题,并时时影响着小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许多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潜在的,往往容易忽视,如果教师、家长和小学生没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和积极的态度,往往就使得问题堆积,小问题变成大问题,轻问题变成重问题,甚至出现不良事件。

在现代社会,身与心健康的人才能称之为一个健康的人,所以,小学教育必须重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学生的主要特点:(一)感知、注意、记忆的特点。

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

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

(二)想象、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的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

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

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三)情感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了。

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

到了小学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

(四)意志的特点。

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

(五)性格的特点。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不断有所增长。

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做出评价。

因而在小学阶段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

二、小学生不同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一)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从一年级到五级,大致有三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即我们常说的小学低年级段(一、二年级),小学中年级段(三、四年级).小学高年级段(五年级)。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身体发育上处在平稳发展的时期,其身高平均每年增长约4—5厘米,体重增加约2—3公斤,心率、血压、肺活量及其他生理指标都不稳定,且与成年人的指标有较大差距,骨骼易弯曲,肌肉力量较小,大肌肉动作的协调性比幼儿期有很大的发展,但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还较差。

比如,—年级的学生写字时,不仅速度慢而且不工整。

这一阶段的儿童,不易做强度太大、时间太久的体育运动,在训练写字、弹琴等这些小肌肉运动的动作时,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性。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脑功能发育处于“飞跃”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水平提高,表现为既爱说又爱动。

他们的注意力不持久,一般只有20-30分钟。

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导,逻辑思维很不发达,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

他们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较差,在生活、学习、活动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成人的监护和具体指导。

他们最显著的特点是,对老师有特殊的依恋心理,几乎无条件地信任老师,他们对老师的信任超过了对家长的信任,常挂在他们嘴边的话是:“老师说了……”他们开始评价自己和别人,但评价自己时,只看优点,评价别人时容易受成人的左右。

他们很少能顾及到客观外界与自我的关系,只会以自我为中心,按自己的目的去行动。

一、二年级的老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对自己的信赖感,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

同时,要在各个方面为学生做出榜样.使学生的这种信赖感能够更加持久。

(二)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除大脑外,三、四年级学生的各项生理指标只在量上比一、二年的学生有所提高,基本没有质的飞跃,仍处于平稳发展之中。

但是,他们的大脑却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

9岁儿童的脑重量1350克,比7岁儿童的脑重量1280克相比,有大幅度的增长,大脑神经的机能得到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大脑内的抑制蓬勃发展,使心理活动更趋稳定,明显的表现是,他们比一二年级的学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听课。

他们的语言能力有—定的提高,但却正处在由第一系统向第二系统转换的过渡阶段,常常出现“有话说不清”的情况。

同时,他们的逻辑思维开始迅速发展,他们在接触“好与坏”、“正确与错误”、“主要与次要”等概念时,尽管还有些模糊,但已有了初步的认识。

处在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最明显的心理特点是自我意识突然萌发并逐渐增强,其主要表现是,对外界事物有了自己的认识态度,开始尝试自己做出判断。

他们不再无条件地信任老师,而且特别关注老师是否“公平”。

由于这一阶段的小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动荡”的过渡时期,不听老师话的现象开始出现,班级工作的难度明显加大。

此时,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在学生的“动荡”中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

(三)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五年级的学生,身体发育再次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被称为第二发展期。

此时,他们不仅身高体重明显增长,而且肌肉骨胳的力量也在迅速增强。

在心理方面,他们的智力有很大的发展,逻辑思维开始在思维中占优势,创造思维也有很大的发展;他们对新奇的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如搜集物品、制作玩具、学习某种特长等,但往往见异思迁,朝秦暮楚;他们常常把某些脱离实际的幻想当作将来的人生目标,盲目崇拜某些明星;他们独立意识进一步发展,常常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甚至比大人们还高明,因此爱自作主张,顶撞老师和家长。

此时,我们老师要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利用学生要求独立的心理特点,给他们做事的机会,帮他们成功,以此调动他们关心班级、为班级做贡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小学生心理问题是小学生在身心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冲突、困惑、挫折、烦恼等心理失衡、失调和失误等心理状态不良、不适应学习、生活和社会的现象,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发展性心理问题,通常是在人格完善和心理成熟过程中产生的,许多心理问题具有暂时性、不确定性和普遍性,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调节,实现心理调适,因此,一般性心理问题的产生与解决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前提。

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导致的许多心理问题,凭个体主观能动作用难以或不能自我调节,又不能及时得到他人的帮助、引导和教育,就会呈现出持续性的不良心理症状,产生心理偏差、情感偏差、人格偏差和行为偏差,影响正常的心理活动,妨碍小学生健康的发展。

(一)入学适应问题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到老师、同学的人际关系环境都是陌生的,还有学习的压力校规校纪的约束等,都构成了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应的严峻挑战。

部分儿童会出现适应不良现象,大多表现在:产生情绪障碍,如焦虑、不安、抑郁、害怕等;注意力不集中,然后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等。

(二)逃学与厌学问题据调查,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5%——10%。

这些小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导致长期落后,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好毅力,老师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他们或是在课堂上东张西望、魂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动画书或玩玩具,或是打瞌睡,有的干脆逃学、旷课。

还有一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较差,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或目标未达到,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三)人际交往问题由于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是在“以自己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

进入新的集体后,在集体中的位置已改变,但仍以自我为中心去与人交往,常常是唯我独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难不能克服,缺乏自信心;交往中出现过重的恐惧感,过强的防范心理,其结果是封闭自己,导致人际交往的焦虑感。

(四)过度依赖问题现在社会,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百般呵护,甚至溺爱,造成孩子自立能力差。

遇到困难时一次又一次向父母求助,得到帮助时,就生成了依赖感。

随着这样的恶性循环,小学生就像温室里的花,经不起风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

四、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竞争,生活日新月异的发生变化,小学生周边的一切也急剧地变化,宁静的小学校园也越来越热闹,现在小学生实际上要比他们的父辈承担多得多的心理压力。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物质丰裕导致刺激的变化。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小学生比较容易满足,考试取得一个好成绩,只要有一颗糖的奖励也会欣喜若狂,也比较重视家长和老师的表扬。

现在小康之家衣食丰裕,还有为数不少的一部分属于先富起来的家庭,家长过于宠爱孩子,物质的要求有求必应,以至于有的小学生对鼓励、表扬无所谓,对什么事都满不在乎。

(二)父母推托工作忙,把教养孩子的责任转移给祖父母辈。

小学生的家长恰好年轻力壮干事业的好时光,忙于工作,把孩子交给老人带,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责任。

祖辈疼爱第三代,往往比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顾,缺少心理上、感情上的交流。

由于照顾太多,这些小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发展,在自主、自立、耐挫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明显不足。

(三)独生子女缺少玩伴,在班级集体中表现出自私、缺少合作精神。

由于居住条件的改善,大多数家庭独门独户,小学生放学后在家里和电视、电脑为伴,没有交往的小伙伴。

由于缺少交往活动,在班级集体中往往几个能干的学生无法合作做好一件小事,不懂得互相帮助。

(四)家长对孩子希望过高。

现代社会高学历的影响使得一些家长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孩子,期望值越来越高。

家长对于分数的敏感甚于孩子,孩子考试得99分回家得不到表扬,家长会问为什么不是100分,就是得100分回家也同样要接受教训,关照不要骄傲呀,不要自满呀,要努力呀,造成了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家庭管教过严,一进家门就做作业,以至于一出家门仿佛小鸟飞向天空,到了学校就任性发泄放纵。

(五)小学生能力普遍提高,个别学生自我表现欲强。

父母文化程度提高和社会教育媒体的影响,当代小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比较高,但是个别小学生自我表现欲太强。

有的学生觉得自己很聪明,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上课举手发言很积极,只要老师没有请他回答问题,他就会认为老师不喜欢他,故意讲话、吵闹,甚至闹得无法上课,他的真正的意思不是要跟老师捣乱,只是希望老师注意他,让老师看到他的能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