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选修《唐宋诗词》第二课边塞军旅诗教案案(4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时间:月日

《唐诗宋词鉴赏》编写:王邦义编号:05

课题:诗歌鉴赏分类指导(二)

边塞军旅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边塞军旅诗的发展史及代表人物

2、掌握边塞军旅诗的特点

3、掌握鉴赏边塞军旅诗的方法,培养高考能力

【教学重难】:边塞军旅诗的特点及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鉴赏边塞军旅诗的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相关连接】

一、总括

边塞军旅诗: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

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

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

边塞军旅诗的总括

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称

之为边塞诗。这类诗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

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恨;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

征战的残酷;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可以惊叹描摹边地

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而诗中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复杂的情感:慷慨从军与久

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

边塞军旅诗的意象:烽火、狼烟、马、宝剑、铠甲、孤城、羌笛、雁、鹰等。

课前自主学习

目标导航

新知导学

课时目标呈现

备注

边塞军旅诗代表人物: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最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

故又称岑高诗派。

初盛唐边塞军旅诗繁荣的原因:

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

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

功。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合作探究】

一、盛唐边塞军旅诗的特点

㈠、在诗的意象上,

秋月、孤城、黄沙、冰雪、大漠、惨烈悲壮的战役等景观;

描写有旗鼓、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与战争有关的器物;

楼兰、天山、阴山、长城、玉门关、瀚海、轮台等与战争有关的地点;

单于、都护、将军、征人、胡儿等与战争有关的人;

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音乐;

这些意象的特点:荒凉、单调、旷远、开阔。

㈡、诗的内容及蕴含的思想感情

①抒发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②赞颂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奉献精神;

③状写将士的乡愁、家中亲人(妻子)的离恨;

④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控诉战争的残酷,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

⑤描摹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

⑥注意矛盾心情:慷慨从戎与久戎思乡、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痛恨庸将与献身精神等

的矛盾。

总之,边塞诗词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有慷慨从戎

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㈢、在表达技巧上

多用比喻、夸张、用典、渲染、衬托、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等技巧。(本点

下面要详细展开)

疑难导思课中师生互动

备注

(四)、风格

备注雄壮豪迈苍凉悲慨凄凉悲愤豪放旷达慷慨悲壮委婉清丽

有的豪放旷达: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有的雄奇壮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有的豪壮悲慨: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有的委婉清丽: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二、边塞军旅诗的类型

根据边塞诗选材的角度和表达的情感内容上的不同,边塞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从戍边战士的角度,或写战争的惨烈,或写报国的豪情。以王昌龄的《从军行》

为例: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首诗

以戍边战士的视角,既让我们想见战争的残酷激烈、战事的频繁不断,又让我们看到了

战士誓死报国的豪情壮志,以及最后必胜的坚定信念。

2、从闺中主妇的角度,批判战争破坏了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从思妇的角度写战争

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形成独特的边塞闺怨诗。以金昌绪的《春怨》为例: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长年戍边的亲人还健康地活着吗?每天吃得饱

吗?身上的棉衣能否御寒?这一切,都让思妇担心、牵挂,而这些担心、牵挂无法得到

排解,思念之极就不自觉地出现在白日梦中了。在梦中与思念的人儿相会,也是一种苦

涩的幸福啊,难怪女主人要赶走可爱的黄莺鸟。这种无理而有情的动作正揭示了战争破

坏了人民安宁的生活,看起来它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实则有深刻的时代内容,

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3、从旁观者的角度,控诉战争的罪恶。杜甫在《兵车行》中沉痛地写到:“信知生

男恶,反是生女好”“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

啾啾。”战争使得无数的家庭背井离乡、使得无数的战士变成累累白骨!高适在《燕歌

行》里用对比的手法展示了这样一幅画面:“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方

面是前线的战士浴血奋战,随时都有战死的可能;一方面却是将领们纵情声色、歌舞升

平。

4、从将士的角度,写因长期戍边而产生的精神上的痛苦。王昌龄的《从军行》较为

典型:琵琶起舞换新声,总只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里的

“边愁”有对于现实的忧愁、建功立业的渴盼,更有离乡背井抛妇别雏的痛楚、无限的

乡愁。宋人范仲淹的《渔家傲》和《苏幕遮》也表达了因长期戍边又毫无结果而产生的

思乡之情。“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酒如愁肠,化作相思泪。”“浊

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些都是表达思乡之

情的典型诗句。

三、边塞军旅诗的表现手法

边塞诗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喻、夸张、对比、烘托、用典、白描等。

如王翰的《凉州词》中写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中的“古来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