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人教最新版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 第一课时 ppt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新人教版PPT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新人教版PPT课件

分析诗义
•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客路”点明自已是客游在外,规定了全 诗的情调氛围
分析诗义
•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春潮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比;和 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挂在高远的 江天。
• “两岸阔”与“潮平”,“一帆悬”与“风正” 均有因果关系。“风正”不是风大,而是风向 风力恰到好处。这两句诗展现了平野开阔、大 江直流、波平浪静的风景。
分析诗义
• 为什么用“几处”、“谁家”,而不用 “处处”、“家家”?
• “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 燕”,说明早莺尚少、春燕不多,准确的 表达了早春的特点。
分析诗义
•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因为是早春,所以百花还未盛开,春草也 未丰茂。用“乱”和“浅”来形容,准确 生动地透露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用 “渐”和“才”准确描绘了早春时节花草 逐渐生长的态势。
最爱湖东行不足
直抒胸臆,心情喜悦,
流连忘返
远景
净沙·秋思
作者
• 马致远(1250-1321), 字千里,号东篱。元代 著名戏剧作家,与关汉 卿、郑光祖、白朴并称 “元曲四大家”。
元曲
•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 杂剧和散曲。
观 山岛竦峙 的辽阔和威严 沧 海 树木百草 静动相配,显示海的
秋风洪波 惊人力量宏伟气势
日月出其中 想象大海吞吐日月 星汉出其里 的气概
点题
实写海 之宏伟
虚写海 之气概
表达作者的昂扬奋发的精神,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
次北固山下
作者
• 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
“次”:停宿、停泊
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三面临江。 被称为“天下第一江山”

人教版语文七上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1

人教版语文七上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1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 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 古体诗。 《观沧海》 。而唐朝新出现的 绝句 、律诗 如本课的 叫近体诗。如本课的 和《钱塘湖春行》 。 《次北固山下》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5言律诗、7言 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 句可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 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 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 《天净沙· 秋思》。 语。如本课的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 贾公亭 白沙堤 游 春 踪 踪
白居易
水涨云舒 莺歌燕舞 花多草绿浅
西 湖
早春图(最爱)

积累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背景链接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一直未能得 志。他一生都几乎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因 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于是在一次羁旅途 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

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并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 读顺,注意节奏、重音。
枯藤老树昏鸦, / / 小桥流水人家, / / 古道西风瘦马。 /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 /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结合注释解读诗意。

语文国人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

语文国人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

作家简介
(1)曹操,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其诗慷 慨悲凉。 (2)王湾,唐代诗人。 (3)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唐代 杰出诗人 (4)马致远,元代人。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 “元曲四大家”。被誉为诗中李白、词中苏轼。
主题思想
《观沧海》表现了他开阔的胸襟,抒发了其统 一中国、建
功立业的抱负。
Hale Waihona Puke 《次北固山下》 抒发了他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 钱塘湖春行》抒发了诗人的喜悦和对西湖的热爱之情。 《天净沙 秋思》 表现了天涯沦落人的思乡之情
古代诗歌
学习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领会作者抒 发的感情。 3.背诵并默写诗歌。
1.重点词语 高高地挺立 (1)山岛竦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好像 (2)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宽阔 (3)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升起 (4)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够 (5)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黄昏时的乌鸦 (6)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件 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共71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件 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共71张PPT)

写作背景
此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 年(207)秋。公元207年, 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 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 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 山,诗人登高望海,在他 事业的最高峰,留下了这 千古传颂的名篇。
整体感知
掌握重点生字词。 感受《观沧海》所描写的画面, 翻译诗的内容。
观沧海
临:登上 以:用来 澹澹:形容海水摇摇晃晃的样子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 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是一致的,真是读其诗如见其人。
二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作者简介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他
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 大家。所作杂剧有《汉宫秋》《青衫泪》 《荐福碑》《黄粱梦》等15种。在他的作 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 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曲 中的“绝唱”,元人誉为“秋思之祖”, 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近代王 国维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 境”,是“小令之最佳者”。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进一步点明时间。“断肠人在 天涯”是点晴之笔,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 子的情怀:游子远离家乡,孤独漂泊,秋景 苍凉,时近黄昏,怎不叫人痛断肝肠呢!前 四句写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均为最后一 句作铺垫。
板书设计
天净沙·秋思
枯藤 老树 昏鸦
景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悲怆愁苦 思乡之情
情 —— 夕阳 断肠人
主旨:这首小令寄情于物,通过对众多自然景 物的描写,抒发了羁旅天涯的人的凄苦愁楚之情。
写作特色
1.这首小令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语言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 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诗情浓郁的画画, 创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 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9 个形象,9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面。 各句各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 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马一语道破“某一种心 情”。也正因如此,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 祖”。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古代诗歌四首第一课时学习《观沧海》、《次北固山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联:诗人离家日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食他乡,久不得归,见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了。

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表达思乡之情。

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阔”是“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

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

此句突出江面之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

“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

因为“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可见写景极为传神。

全诗和谐优美。

佳句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残夜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也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

“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总比眼前的现状美好,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显得胸襟开朗。

第二课时学习《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内容回顾1、《观沧海》一诗中最能体现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荡漾,是__态;山岛耸立,是__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______;再写草木,仍然是____________。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_____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 古代诗歌四首(第一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 古代诗歌四首(第一课时)

15.古代诗歌四首1.掌握诗词的相关知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3.启发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第一课时●重点:反复朗读,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

1.走进作者。

2.积累相关文学常识。

(1)我国古典文学当中的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毋庸置疑成为我国五千年文化光彩夺目的代表。

(2)律诗的四联分别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碣.石(jié) 竦峙.(zhì) 萧瑟.(sè)幸甚至哉.(zāi)没.马蹄(mò) 白沙堤.(dī)4.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

东临.碣石: 登上。

山岛竦峙..: 高高地挺立。

星汉..灿烂: 银河。

次.北固山下: 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5.根据意思填写诗句。

(1)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潮平两岸阔(2)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江春入旧年(3)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归雁洛阳边问题一:《观沧海》一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

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动静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问题二:精读古诗,品析鉴赏。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哪几个字用得好?请找出并品味其妙处。

一个“阔”字不仅突出了江面的宽广,还突出了潮水的气势。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15课 古代诗歌四首 整体教学课件(14张)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15课 古代诗歌四首 整体教学课件(14张)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3/162021/3/162021/3/162021/3/16
谢谢观看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62021/3/162021/3/163/16/2021 3:06:33 PM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162021/3/162021/3/16Mar-2116-Mar-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162021/3/162021/3/16Tuesday, March 16, 2021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62021/3/162021/3/162021/3/163/16/2021
合作探究: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 哪些诗句是写实景的(实写)? 哪些诗句是想像的虚景(虚写)?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 的胸怀?
4)这首诗写景有什么特点?
次北固山下
有关近体诗知识 1)、绝句 一般为4句,第2、4句入韵,偶尔首句入韵。 2)、律诗 一般为8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
小结诗歌的特点:
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通过 形象表达思想感情;想象丰富; 语言精练;押韵,有节奏感。
欣赏诗歌一般的方法 1.抓诗眼 2.寻意象。
根据“诗眼”,寻读诗歌中的景 物,想像诗中画面。 3.悟诗情。
根据诗中的景物,体会诗人寄寓其 中的情感,与诗人同悲共喜。
谢谢!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62021/3/16Tuesday, March 16, 2021

七年级语文上册 15《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15《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 人。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 称“元曲四大家”。 代表作杂剧《汉宫秋》、散曲《天 净沙.秋思》等。其中《天净沙.秋 思》最为有名。 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 王国维称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 人绝句妙境”。
自主感知——秋景品析
【自学内容】 自由朗读诗歌,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的语
•诗中洋溢着饱含的激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 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 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借景抒情 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 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 抱负。
自主感知——读美诗,赏美景
【自学内容】 诗歌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诗歌中
的那些词语得到印证?
【自学方法】 自由朗读诗歌,找出诗中写景的字词。
【自学时间】5分钟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 “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当堂训练
1、理解性默写: 《钱塘湖春行》中表现了诗人行踪的诗句是 (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 初平云脚低 表现骑马游西湖的诗句是 (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以鸟儿活动来展示初春活力的句子是 (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 新燕啄春泥 《观沧海》中表达了诗人想要建功立业,具有宏伟 的抱负、阔达的胸襟的诗句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背诵古诗
【自学时间】5分钟
自主感知2——感悟作者开阔的胸怀
【自学内容】 曹操的诗风一贯是豪气开阔,这种豪气在《观沧海》
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自学方法】 找出诗中描写虚景的诗句理解体会。
【自学时间】5分钟
•写景十句,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 •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雄心壮志 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 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精品课件(共82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精品课件(共82张PPT)

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
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 正正地高挂着。作者通过“风正一帆悬”的 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 大景表现了出来。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从中 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于岁暮月残,连夜行
读 舟的。既写景又点出时令。这两句可以说是
背景简介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 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统一了北方。 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一 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 山时写的。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碣石山,又当秋风 萧瑟之际,他的心情象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 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 形象表现出来,形成雄浑苍劲的风格。
3、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由于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
旅食他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借雁足给他传 递家书。
名句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跟诗人的乡愁有关。海日生
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 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寒。给人以乐观、积极、向 上的艺术鼓舞力。
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古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海日生残 夜,江春入旧年。”一句中, “生”、 “入”二字炼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1. 一个“生”字,通过拟人化手法,
把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描绘得出神入化, 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
2. 一个“入”字,意味着旧年已去,新
年已来,道出流年似水,岁月暗换的人生感 悟。
合作探究
读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你还有什么新 的感受?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第三单元第15课-1古代诗歌四首32页PPT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第三单元第15课-1古代诗歌四首32页PPT

同学们配乐朗读《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赏析《次北固山下》
1、整体感知:读完这首诗,说说你对这首诗的 感觉? (抒发乡愁)
2、我们先看一下首联,找出诗歌中的意象: (客路、青山、绿水、行舟)
3、大家展开联想想象“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 前”,请把你脑海中的画面描述出来:
赏析《观沧海》
1、诗人站在什么地方观景的? (碣石山) 2、统领全篇的文眼是? (观) 3、曹操都看到了那些景观?(请用原句 回答)。从“水何澹澹”到“若出其中”。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 出其里。”这是诗人亲眼看到的吗?你从哪 个词语看出来的 ?
“若”。想象,虚写。诗人借助沧海吞吐 日月星辰,抒发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
古代诗歌四首
第一课时
本节课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赏析《观沧海》、《次北固山下》,体 会诗歌意境。 3、了解作者,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4、初步掌握诗歌赏析的方法。
何谓意境?
• 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
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 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 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
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
辉的一笔。
写作背景
《观沧海》是他征乌桓 huán时所作。乌桓是当时 东北方的大患,袁绍残部 又与乌桓勾结,屡次骚扰 边境。公元207年,曹操 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 残部,北征乌桓。途径碣 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 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 海,大战将即,身为主帅 的曹操,触景生情,写下 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上册课件 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共4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上册课件 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共49张PPT)
写作特点: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小 结
这首古乐府诗是借景抒情,全诗的基 观 ”字展开,采用了 调是 苍凉慷慨 ,以“ 动静 结合、 虚实 结合的写法,诗中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 写出了诗人曹操博大的胸怀。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文学常识:律诗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非常 严格。 常见的类型:五律、七律
江南春早游子的思乡愁绪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读读尾联,诗人为什么突 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这一联抒发了作 者什么样的感情?
思乡愁绪
(乡书、归雁)
品析名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 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做简要赏析。
用“生”“入”把自然景物拟人化,更有情趣;蕴 含着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 的变化;透露出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
诗句字数整齐划一 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
文学常识:律诗各联名称
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
第一联(第1,2句)称“首联”(或起联) 第二联(第3,4句)称“颔联” 第三联(第5,6句)称“颈联”
对偶
第四联(第7,8句)称“尾联”(或结联) 二、四、六句要押韵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
唐代诗人创作最多的一个。他和 元稹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 世称“元白”。其诗歌形象鲜明, 语言通俗,内容清新。代表作有 《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
《忆江南》等。
背景介绍
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时候,到西湖游玩,
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
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
实 动 静态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屋》课件(40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屋》课件(40张PPT)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元]·马致远
请从黑板上的词语中任选三个造句,要求造出你认为 最美的句子。现在开始练习,时间2分钟。 、
流水 老树 人家 枯藤 小桥 昏鸦
在流水潺潺的村落里,一座小桥旁有一户炊烟缕缕 的人家中有一棵老树,上面爬满了枯藤,一只昏鸦在 树上不停的鸣叫着。
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碣 石山,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 将自己的宏伟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 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拓展练习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 “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1/11/52021/11/5November 5, 2021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1年11月2021/11/52021/11/52021/11/511/5/2021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1/11/52021/11/5
古代诗歌四首
观 沧 海
幸星日秋树水东
甚汉月风木何临

新人教版七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1张PPT)

新人教版七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1张PPT)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8月 下午5时23分21.8.2417:23August 24, 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年8月24日 星期二 5时23分56秒17:23:5624 August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下 午5时23分56秒 下午5时23分17:23:5621.8.24
2021/7/25
30
2021/7/25
写了哪九种景物?渲 染了哪两种不同的气氛?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1
深秋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
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
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
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
这时,风尘仆仆的游子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下 午5时23分56秒 下午5时23分17:23:5621.8.24
谢谢大家
2021/7/25
34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1.8.2421.8.24Tuesday, August 24, 2021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17:23:5617:23:5617:238/24/2021 5:23:56 PM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1.8.2417:23: 5617:2 3Aug -2124-Aug -21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17:23:5617:23:5617:23Tuesday, August 24, 2021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1.8.2421.8.2417:23:5617:23:56August 24, 2021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PPT精品课件(共25张PPT)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PPT精品课件(共25张PPT)

首联: 青山外,绿水前 ——船上想像,暗含奔波之劳,点题 次 北 固 山 下 颔联:潮平岸阔,风正帆悬 ——船上所见 ——写景点时令,时间过得太快
江南春早
颈联: 生残夜,入旧年
游子思乡
尾联: 乡书,归雁 ——直抒思乡之情
白居易
字乐天,晚年又叫香
天净沙· 秋思
曹操
曹操:
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 诗人。 当时他正处于事业的最高峰:他 削平北方群雄,打垮乌桓和袁绍残部, 消除后患,统一北方。如果,如果再以 优势的兵力去消除南方割据势力,他就 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 《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 经过碣石山时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 主帅的曹操,登上了当年秦皇汉武也曾 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 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把自己 宏伟的抱负、旷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 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 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 至今的优秀作品。
字词正音
jié
cāng
dàn
Sǒng zhì
碣石
Xiāo sè
沧海
zāi
澹澹
竦峙
萧瑟

任务:
1、观沧海描绘了哪些景物? 2、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胸怀? 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 3、诗歌内容讲解 4、画出诗歌的结构图解
王湾
(唐代诗人)
1、诗歌内容讲解(首联、颔联) 2、诗歌内容讲解(颈联、尾联) 3、归纳诗歌主题 4、画出诗歌结构图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
读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你还有什么 新的感受? 例如“海日”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 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
小结:
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是千古传颂 的名篇,其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备受称赞的名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 绿水、潮平岸阔等江南景象,但时近春节,头顶 大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全诗意境 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 思乡之情。
观沧海
jié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dà n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sǒng zhì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结合注释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一、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
1层(开头两句): 交代观 海的地点 2 层(3—8句):描写海水 与山岛。 3层(9——12句):表现大(想象)_虚 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观 沧 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曹操(公元155-220)字孟德, 沛国谯县人(今安徽省亳县)。 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 诗人。 曹操好作乐府歌辞,他的诗 歌散文清峻整洁,气魄雄伟, 慷慨悲凉,篇中抒发自己的政 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 苦难生活。
课堂作业
《观沧海》 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 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 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作业布置
在作业本上完成课后练习第一大题的第一小
题。
曹操简介
写作背景: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 (207)秋。公元207年,曹操亲率 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 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统一了北 方。诗人登临碣石山,登高望海, 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名篇。
乐府——
乐府,原来是汉武帝掌管音乐的官署机构名
称,后来演化为诗体名称,是可以入乐歌唱 的诗歌,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 乐府。
(实景)_实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 与诗的内容无关。
二、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 以下由“观”字展开,写 登山所见。
三、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 博大的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赏析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 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 龙寨,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 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写景的十句,前六句写 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 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 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 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中洋溢着饱含的激情。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 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 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 春入旧年”。⑥乡书即家书,指 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 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 于归雁之意。按:鸿雁传书,实 无其事。《汉书· 苏武传》载:苏 武被匈奴扣留19年,汉使求苏武, 单于谎称武已死,后汉使得密报, 知武在某泽中,于是也谎称汉天 子在上林苑射落一只大雁,脚上 捆着苏武从某泽中寄来的信,单 于无可奈何,只好放还苏武。
4.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 为下句“江春入旧年”张本。
5.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
残冬腊月。
6.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不能 回家,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 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
名句分析
知识点回顾
通过《〈论语〉十二章》,我们学习了哪些
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的古训?
15.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湾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学习目标
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
比较赏析:
低沉、缠绵
并不低沉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 楼》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 江上使人愁”相比,就显得开朗一些,是吗?说说道理。
提示: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江上春潮已 至——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望吗?(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 神。)
四、小结: 这首乐府诗表现了诗人博大的 胸怀,奋发昂扬的精神。抒发了统 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 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是一致的,真是读其诗如见其人。
比一比,看谁背得快。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关于作者
王湾(公元693年~公元
751年),唐代,号为德, 洛阳(今属河南洛阳)人。
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 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这是诗人的想象,很明显,船到镇江后,他要 上岸再乘驿车转往别的地方去。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
象?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 江之中。
3.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
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江上春潮已至
2、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都描 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3、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 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 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
试着朗读诗歌,然后听录音,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话出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 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江南景象,但时 近春节,头顶大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 的感叹。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 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驿道,是旅 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 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 故以“客路”与“舟行” 相对应。②潮平,指潮与 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 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 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 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 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 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 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