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梳理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到五基础知识大集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到五基础知识大集合

语文必修(1-5)课文知识重点整理《沁园春 长沙》百b ǎi 舸g ě 怅ch àng 寥li áo 廓ku î 沉ch ãn 浮f ú 苍c āng 茫m áng 峥zh ēng 嵘r ïng 挥hu ī 斥ch ì 方f āng 遒qi ú 遏â《相信未来》灰hu ī烬j ìn 依y ī偎w ēi 枯k ū藤t ãng 凄q ī凉li áng 摇y áo 曳y â 曙sh ǔ光gu āng 睫ji ã毛m áo 瞳t ïng 孔k ǒng 惆ch ïu 怅ch àng 寄j ì予y ǔ轻q īng 蔑mi â 辛x īn 辣l à嘲ch áo 讽f ěng脊j ǐ骨g ǔ 矿ku àng 藏c áng 锋f ēng 芒m áng 憎z ēng 恨h ân 翡f ěi 翠cu ì 蔚w âi 蓝l án倔ju â强ji àng 皱zh îu 纹w ãn诞d àn 生sh ēng《十八岁和其他》欣x īn 慰w âi 迷m í惘w ǎng喉h ïu 咙l ïng炫xu àn 耀y ào晨ch ãn 曦x ī 沉ch ãn 湎mi ǎn 眷ju àn 恋li àn 懊ào 悔hu ǐ 溺n ì爱ài反f ǎn 叛p àn挚zh ì友y ǒu 譬p ì如r ú抹m ǒ煞sh ā急j í躁z ào愚y ú昧m âi拘j ū束sh ù 怪gu ài 癖p ǐ摭zh í拾sh í 其q í乐l â融r ïng 融r ïng 甫f ǔ健ji àn 翱áo 翔xi áng 容r ïng 销xi āo 金j īn 镜j ìng琐su ǒ碎su ì 锈xi ù钝d ùn磕k ē绊b àn 汗h àn 流li ú浃ji ā背b âi 谦qi ān 卑b ēi焦ji āo 灼zhu ï检ji ǎn 点di ǎn干g ān 瘪bi ě敖áo 演y ǎn入r ù不b ù敷f ū出ch ū 落lu î寞m î无w ú愧ku ì哀āi 叹t àn藐mi ǎo 视sh ì 恪k â尽j ìn 职zh í守sh ǒu 自z ì愧ku ì无w ú能n ãng遵z ūn 循x ún战zh àn 战zh àn 兢j īng 兢j īng 完w án 美m ěi 无w ú瑕xi á《我的五样》斟zh ēn 酌zhu ï 斑b ān 斓l án 逻lu ï辑j í 严y án 谨j ǐn 玫m ãi 瑰gu ī觑q ū坨tu ï 惭c án 愧ku ì 挚zh ì爱ài简ji ǎn 陋l îu朴p ǔ素s ù割g ē舍sh ě商sh āng 榷qu â 墓m ù冢zh ǒng屏p íng 室sh ì 冥m íng 思s ī苦k ǔ想xi ǎng咽y ān 喉h ïu 执zh í着zhe 坚ji ān 定d ìng妩w ǔ媚m âi不b ú啻ch ì 犄j ī角ji ǎo 闸zh á孔k ǒng纷f ēn 繁f án四s ì肢zh ī百b ǎi 骸h ái 抉ju ã择z ã勾g ōu 勒l â《获得教养的途径》狭xi á隘ài 跋b á涉sh â 戕qi āng 害h ài 闲xi án 暇xi á 沉ch ãn 溺n ì慰w âi 藉ji â 麻m á痹b ì望w àng 洋y áng 兴x īng 叹t àn 生sh ēng 气q ì蓬p ãng勃b ï时sh í髦m áo符f ú箓g āo 恢hu ī宏h ïng召zh ào 唤hu àn 复f ù苏s ū廿ni àn 七q ī岁su ì 黏ni án 合h ã 什sh í刹ch à海h ǎi 匀y ún 调di ào《我的归去》熠y ì熠y ì 酥s ū骨g ǔ奇q í诡gu ǐ悲b ēi 怆chu àng 墟x ū场ch ǎng贫p ín 困k ùn潦li áo 倒Dao搭d ā讪sh àn 悠y ōu 邈mi ǎo《劝学》重点背诵及翻译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整理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整理

苏教版必修一文言文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

(有:同“又”。

暴:同“曝”,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同“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

(生:同“性",天赋,资质。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同“授",教授。

)6、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同“凭”。

)8山川相缪.。

(缪:同“缭",连结,盘绕。

)9、举匏尊以相属。

(尊:同“樽”,酒杯。

)10、自余为僇.人。

(僇:同“戮”,刑辱。

)11、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趣:同“趋”,往,赴。

)二、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游泳)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低于)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攻占)4、顺流而东.。

(东进)5、卧而梦.。

(做梦)6、故为之文.以志。

(写文章)7、外与天际。

(交会)(二)名词作状语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每天)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向上,向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向西,向东)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向南)5、日与其徒上高山。

(每天)6、四望如一(四,名词用作状语,向四面;一,数词用作形容词,相同)(三)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一中规。

(弯曲的弧度)2、吾未见其明-也。

(高明的地方)3、萦青一缭白。

(青山,白水)4、自远一而至。

(远处)5、穷山之高.而止。

(顶点)(四)形容词做动词。

1、不知东方之既白.。

(显岀白色)2、穷回溪。

(走到尽头)3、穷山之高而止。

(走到尽头)(五)使动用法。

1、舞幽壑之潜蛟。

(使……起舞)2、泣孤舟之嫠妇。

(使……哭泣)(六)意动用法。

1、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2、 而耻学于师。

(以3、 孔子师郯子。

(以4、 侣鱼虾而友糜鹿。

5、 始指异之。

(以•… 三、 古今异义 1、 輮以为轮。

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梳理

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梳理

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梳理文言文必修一梳理(一)劝学一、实词1、学不可以已(停止)2、金就砺则利(靠近,接近)3、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快,引申为洪亮)4、而致千里(达到)5、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6、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停止)7、用心一也(因为)二、虚词1、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引出对象)2、而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转折)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并列)吾尝终日而思矣(修饰)吾尝跂而望矣(修饰)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修饰/转折)顺风而呼(修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因果)蟹八跪而二螯(并列)3、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语气词)4、之青,取之于蓝(代词)輮使之然也(代词)不如须臾之所学(助词,定中之间,无义)蚓无爪牙之利(定后标志)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的)三、常见的文言句式翻译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状语后置)译: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译:(二)师说一、实词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难道)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惑矣(糊涂)3、作《师说》以贻之(赠送)二、常用词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圣人之所以为圣(…的原因)2、是故无贵无贱(所以,因此)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一定)4、如是而已(罢了)三、虚词1、而人非生而知之者(承接)惑而不从师(转折)吾从而师之(承接)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并列)小学而大遗(并列)则群聚而笑之(修饰)2、之古之学者必有师(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主谓取独)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主谓取独)圣人之所以为圣(主谓取独)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前标志)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类,这一类)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作《师说》以贻之(代词)3、其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代词)其皆出于此乎(推测,大概)其可怪也欤(那)吾其还矣(祈使,还是)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祈使,一定)其孰能讥之乎(反问,难道)4、于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比)而耻学于师(向)于其身也(对于)其皆出于此乎(从)不拘于时(被)5、乎生乎吾前(在)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词)其皆出于此乎(语气词)6、乃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7、焉犹且从师而问焉(代词)四、常见文言句式翻译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译:2、不拘于时(被动句)译: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文言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文言知识点总结

劝学一、通假字:1. 輮使之然也:輮通“煣”,使弯曲2. 虽有槁暴:有通“又”,再次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4.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二、古今异义:1. 劝学:劝:古义:勉励;今义:劝说2. 假舆马者:假:古义:借助;今义:与“真“相对3. 蟹六跪而二螯:跪:古义:蟹腿;今义:跪下4. 金就砺则利:金: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黄金5.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寄托:古义:指容身、存身;今义:付托、寄寓6.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参:古义:检查;今义:参加、加入7. 蚓无爪牙之利: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或比喻帝王得力的助手;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8. 輮以为轮:以为:古义:把(它)做成;今义:认为,用于对人或事物做出判断9. 而神明自得:神明:古义:人的智慧;今义:神的总称10. 下饮黄泉:黄泉:古义:地下的水;今义: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的人指阴间11. 用心一也:用心:古义:因为用心,两个词;今义:对某事肯动脑筋12. 而绝江河:江河:古义:特指长江、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三、词类活用: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2.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3. 非能水也:水:名词作动词,游水4. 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5. 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6. 用心一也:数词作形容词,专一7. 不积小流:流:动词作名词,水流8. 积善成德:善:形容词作名词,善事、善行四、一词多义:1. 绝:A. 而绝江河:横渡B. 来此绝境:隔绝、隔断C. 群响毕绝:终止D. 以为妙绝:到了极点E. 佛印绝类弥勒:非常2. 强:A. 筋骨之强:强健B. 挽弓当挽强:有力的弓C. 赏赐百千强:有余D. 乃自强步:竭力、勉强3. 假:A. 假舆马者:借助、利用B.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C. 无所宽假:宽容D. 请假设草具:暂且E. 乃悟前狼假寐:假装F. 假有人焉:如果4. 望:A. 吾尝跂而望矣:向远处看B. 日夜望将军至:盼望C. 先达德隆望尊:名望D. 七月既望:月圆之时5. 闻:A. 而闻者彰:听到B. 不能称前时之闻:声誉、名声C. 博闻强志:见闻、知识6. 一:A. 用心一也:专一B. 骐骥一跃:数词C. 四海一:统一D. 一闻人之过:一旦E. 一如既往:一概7. 焉;A. 风雨兴焉:兼词,于此B.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它C. 焉得虎子:哪里8. 而;A. 而青于蓝:转折连词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连词C. 吾尝终日而思矣:修饰连词D. 锲而舍之:承接连词E. 蟹六跪而二螯:并列连词9. 于:A. 取之于蓝:从B. 而青于蓝:比C. 善假于物也:引进对象10. 利:A. 金就砺则利:锋利B. 非利足也:使......走得快C. 利其然也:以......为利11. 明:A.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明达B. 而神明自得:智慧C. 火尚足以明也:照明12. 生:A. 君子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B. 蛟龙生焉:生长五、文言句式:1.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判断句2.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3.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4.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宾结构后置5.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介宾结构后置6. 善假于物也:介宾结构后置7.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师说【一词多义】1.(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②⑦⑧⑨⑩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作“专门技艺人”讲)③吾师道也:(动词,学习)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⑥则耻师:(动词拜师)2.(之)①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②郯子之徒:(指示代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些”、“那些”)③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读之不知:(结构助词,表示宾语前置)⑤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代道理)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消独)3.(其)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指示代词,那些)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⑤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感叹,多么)4.(惑)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5.(道)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③余嘉其能行古道:(名词,道路、途径)6.(乎)①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推测,吧)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7.(于)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②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词类活用】①惑.而不从师(名作动,有疑难问题)②吾师.道也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名作动,学习)③或师.焉,或不焉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作动,从师)④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作动,在……之下,低于)⑤君子不齿.(名作动,挂齿,不齿:不屑与之同列)⑥则群.聚而笑之(名作状,成群地)⑦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作名,圣人、愚人)⑧小学..而大遗(形作名,小的方面)⑨吾从而师.之 / 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以……为师)⑩而耻.学于师 / 则耻.师焉(形容词意动,以……为耻/ 认为……可耻)【古今异义】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求学的人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②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今:小学生的学校③今之众人古:普通人今:表示大众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用来……的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⑤吾从而师之古:跟随并且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⑥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⑦圣人无常师古:永久的;固定的今:平常的⑧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古:风气今:道理【特殊句式】1.判断句: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虚词汇总

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虚词汇总

秽清单一苏教版必修一《劝学(节选)》语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鞣以为轮(“鞣”同“燥”,以火烘木)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同“又”,再一次;“暴晒干)3坝Ⅱ知明而行元过矣(“知”同“智”,智慧)4.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天赋,资质)二、词类活用1.君子博学丽日参省乎已(名词作状语,每日)2.非利足也(形容词作动词,跑得快)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名词作动词,游、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三、古今异义1.故木受绳则直古义:墨线。

今义:绳子。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博地学习。

今义:一般指学问广博精深。

3.金石可镂古义:金属的通称。

今义:黄金。

4.蚓无爪牙之利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比喻为坏人效力的人。

5.蟹六跪而二螫古义:脚。

今义:下跪。

6.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藏身。

今义:通常指托付或者把理想、感情、某人或者某事物上。

四、一词多义1.绝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终止)以为妙绝(到了极点)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佛印绝类弥勒(非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2.强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有力的弓)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壮健,强盛)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乃自强步,13三四里(勉强)3.假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假如)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4.望吾尝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向远处看)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先达德隆望尊(名望)适冬之望日前后(农历每月十五)5.闻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听见)博闻强识(见闻,知识)不能称前时之闻(声誉,名声)6.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兴起)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兴办)汉室可兴也(兴盛)7.学学不可以已(名词,学习)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问)8.功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成功)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功劳)9.故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所以)职知故犯(故意)温故而知新(原来的东西)五、虚词积累1.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向)2.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转折)君子博学丽日参省乎已(表递进)锲而舍之(表承接)知明而行无过矣(表并列)吾尝终日丽思矣(表修饰)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表转折)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因果)登高而招(表承接)3.者有蒋氏者(表停顿,无义)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的人)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_以有先生也(……的原因)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表判断)六、特殊旬式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宾短语后置句)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宾短语后置句)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旬)4.鞣以(之)为轮(省略句)《师说》语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教授) 2.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二、词类活用1.吾从而师之(意动,以……为师)2.圣人之所以为圣(形容词作名词,圣人)3.则耻师焉(意动,认为……是可耻的)4.孑L子师郯子(意动,把……当做老师)5.而耻学于师(意动,认为……是可耻的)6.不耻相师(意动,以……为耻)三、古今异义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整理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整理

苏教版必修一文言文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

(有:同“又”。

暴:同“曝”,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同“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

(生:同“性”,天赋,资质。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同“授”,教授。

)6、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同“凭”。

)8、山川相缪.。

(缪:同“缭”,连结,盘绕。

)9、举匏尊.以相属。

(尊:同“樽”,酒杯。

)10、自余为僇.人。

(僇:同“戮”,刑辱。

)11、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趣:同“趋”,往,赴。

)二、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游泳)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低于)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攻占)4、顺流而东.。

(东进)5、卧而梦.。

(做梦)6、故为之文.以志。

(写文章)7、外与天际.。

(交会)(二)名词作状语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每天)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向上,向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向西,向东)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向南)5、日.与其徒上高山。

(每天)6、四.望如一(四,名词用作状语,向四面;一,数词用作形容词,相同)(三)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

(弯曲的弧度)2、吾未见其明.也。

(高明的地方)3、萦青.缭白.。

(青山,白水)4、自远.而至。

(远处)5、穷山之高.而止。

(顶点)(四)形容词做动词。

1、不知东方之既白.。

(显出白色)2、穷.回溪。

(走到尽头)3、穷.山之高而止。

(走到尽头)(五)使动用法。

1、舞.幽壑之潜蛟。

(使……起舞)2、泣.孤舟之嫠妇。

(使……哭泣)(六)意动用法。

1、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2、而耻.学于师。

(以……为耻)3、孔子师.郯子。

(以……为师)4、侣.鱼虾而友.糜鹿。

(以……为侣,以……为友。

)5、始指异.之。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知识点整理(高考复习指导)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知识点整理(高考复习指导)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知识点整理(高考复习指导)必修一《劝学》一、实词学不可以已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二、虚词吾尝终日而思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用心一也三、句子翻译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师说》一、实词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作《师说》以贻之二、虚词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其皆出于此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三、句子翻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拘于时,学于余。

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赤壁赋》一、实词七月既望举酒属客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击空明兮溯流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杯盘狼籍不知东方之既白二、虚词侣鱼虾而友麋鹿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相与枕藉乎舟中三、句子翻译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渺渺兮予怀《始得西山宴游记》一、实词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醉则更相枕以卧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望西山,始指异之。

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箕踞而邀虚词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到则披草而坐句式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汇编(附有答案)

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汇编(附有答案)

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梳理文言文必修一梳理《劝学》一、实词1.学不可以已(停止)2.金就砺则利(靠近,接近)草创未就(完成)诸侯各就国(回到封地)侯嬴乃谢客就车(登上)就极刑而无愠色(遭受)3.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快,引申为洪亮)4.而致千里(达到)则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送到)致意(表达)致食客三千(招引,引来)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牵连)5.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6.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停止)7.用心一也(因为)用之所趋异也(因为)二、虚词1.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引出对象)2.而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转折)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并列)吾尝终日而思矣(修饰)吾尝跂而望矣(修饰)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修饰/转折)顺风而呼(修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因果)蟹八跪而二螯(并列)3.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语气词)4.之青,取之于蓝(代词)輮使之然也(代词)不如须臾之所学 (助词,定中之间,无义)蚓无爪牙之利(定后标志)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的)三、常见的文言句式翻译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状语后置)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

《师说》一、实词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难道)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3.作《师说》以贻之(赠送)二、常用词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圣人之所以为圣(……的原因)2.是故无贵无贱(所以,因此)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一定)4.如是而已(罢了)三、虚词1.而人非生而知之者(承接)惑而不从师(转折)吾从而师之(承接)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并列)小学而大遗(并列)则群聚而笑之(修饰)2.之古之学者必有师(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主谓取独)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主谓取独)圣人之所以为圣(主谓取独)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前标志)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类,这一类)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作《师说》以贻之(代词)3.其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代词)其皆出于此乎(推测,大概)其可怪也欤(那)吾其还矣(祈使,还是)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祈使,一定)其孰能讥之乎(反问,难道)4.于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比)而耻学于师(向)于其身也(对于)其皆出于此乎(从)不拘于时(被)5.乎生乎吾前(在)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语气词)其皆出于此乎(语气词)6.乃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7.焉犹且从师而问焉(代词)四、常见文言句式翻译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梳理文言文必修一梳理(一)劝学一、实词1、学不可以已(停止)2、金就砺则利(靠近,接近)草创未就(完成)诸侯各就国(回到封地)侯嬴乃谢客就车(登上)就极刑而无愠色(遭受)3、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快,引申为洪亮)4、而致千里(达到)则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送到)致意(表达)致食客三千(招引,引来)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牵连)5、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6、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停止)7、用心一也(因为)用之所趋异也(因为)二、虚词1、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引出对象)2、而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转折)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并列)吾尝终日而思矣(修饰)吾尝跂而望矣(修饰)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修饰/转折)顺风而呼(修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因果)蟹八跪而二螯(并列)3、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语气词)4、之青,取之于蓝(代词)輮使之然也(代词)不如须臾之所学(助词,定中之间,无义)蚓无爪牙之利(定后标志)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的)三、常见的文言句式翻译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状语后置)译: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译:(二)师说一、实词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难道)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惑矣(糊涂)3、作《师说》以贻之(赠送)二、常用词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圣人之所以为圣(…的原因)2、是故无贵无贱(所以,因此)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一定)4、如是而已(罢了)三、虚词1、而人非生而知之者(承接)惑而不从师(转折)吾从而师之(承接)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并列)小学而大遗(并列)则群聚而笑之(修饰)2、之古之学者必有师(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主谓取独)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主谓取独)圣人之所以为圣(主谓取独)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前标志)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类,这一类)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作《师说》以贻之(代词)3、其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代词)其皆出于此乎(推测,大概)其可怪也欤(那)吾其还矣(祈使,还是)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祈使,一定)其孰能讥之乎(反问,难道)4、于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比)而耻学于师(向)于其身也(对于)其皆出于此乎(从)不拘于时(被)5、乎生乎吾前(在)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词)其皆出于此乎(语气词)6、乃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7、焉犹且从师而问焉(代词)四、常见文言句式翻译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译:2、不拘于时(被动句)译: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判断句)译:(三)采薇1、靡家靡室(没有)2、不遑启居(空暇,空闲)(四)赤壁赋一、实词1、七月既望(农历十五)2、举酒属客(“嘱”,劝酒)乃以秦王属吏(交付,托管)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跟随)冠盖相属(连接)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嘱托)属四方多难(适逢)天下属安定(适才,刚刚)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若属皆且为所虏(类)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归属,隶属)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属于)3、凌万顷之茫然(越过)4、正襟危坐(端正)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当/攻占)6、固一世之雄也(本来)7、而卒莫消长也(最终,到底)8、虽一毫而莫取(即使)9、肴核既尽(已经)10、吾与子之所共食(“适”,享用)二、虚词1、而倚歌而和之(修饰)正襟危坐而问客(修饰)侣鱼虾而友麋鹿(并列)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转折)客喜而笑(修饰)2、之月出于东山之上(的)纵一苇之所如(主谓取独)凌万顷之茫然(定后标志)吾与子之所共适(主谓取独)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3、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从)徘徊于斗牛之间(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寄蜉蝣于天地(在)4、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相与枕藉乎舟中(在)三、常见文言句式翻译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状语后置)译:2、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译:3、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译: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译:5、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6、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译:7、渺渺兮于怀(主谓倒置)译:(五)始得西山宴游记一、实词1、自余为僇人(同“戮”,刑辱)2、到则披草而坐(用手分开)3、梦亦同趣(同“趋”,往,赴)韩厥告赵朔趣走(同“促”,赶快)趣赵兵亟入关(同,“促”,催促)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取)4、缘染溪(沿着)缘木求鱼(攀援)5、外与天际(交会)二、虚词1、而施施而行,漫漫而游(修饰)披草而坐(承接)觉而起,起而归(承接)穷山之高而止(承接)攀援而登,箕踞而遨(修饰)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转折)2、以相枕以卧(修饰)夜则以兵围寓所(率领)以资政殿学士行(凭借…的身份)以至晋鄙军之日(在)3、乎悠悠乎与颢气俱(形容词词尾)洋洋乎与造物者游(形容词词尾)三、常用词1、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曾)2、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未曾)3、然后知是山之特立(这样之后)4、游于是乎始(从此)四、常见文言句式翻译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译:认为凡是这个州的有奇异姿态的山水,都为我所拥有。

文言文必修二梳理(一)六国论一、实词1、非兵不利(兵器)2、六国互丧(交互)3、率赂秦耶(都,皆)4、固不在战矣(本来)5、思厥先祖父(代词)6、子孙视之不甚惜(对待)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比较)起视四境(看)7、举以予人(拿)8、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既然这样,那么)9、暴秦之欲无厌(满足)10、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分)11、以地事秦(侍奉)12、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结交,亲附)蹇叔之子与师(参加)与战胜而得者(介词,与)六国与秦皆诸侯(连词,和)1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招致)14、后秦击赵者再(两次)15、李牧连却之(击退)16、洎牧以谗诛(等到)17、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几乎)18、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19、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运数,理数)20、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判断,估计)21、并力西向(合)22、苟以天下之大(如果)23、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成例)二、虚词1、而赂秦而力亏(因果)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转折)与赢而不助五国也(转折)二败而三胜(并列)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转折)战败而亡(因果)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承接)2、以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秦以攻取之外(凭借)以有尺寸之地(“而)举以予人(来)以地事秦(用)洎牧以谗诛(因为)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用)苟以天下之大(凭借)3、则小则获邑,大则得城(两个分句间并列)4、于赵尝五战于秦(和)5、之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主谓取独)子孙视之不甚惜(代词)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代词)胜负之数(的)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代词/的)苟以天下之大(定后标志)6、为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成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三、常见文言句式翻译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译: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二)阿房宫赋一、实词1、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雨雪停止)2、而望幸焉(皇帝到某处)3、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对待)4、奈何取之尽锱铢(为什么)5、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6、函谷举(拔,攻占)7、族秦者秦也(灭)8、使六国各爱其人(假使)9、秦人不暇自哀(闲暇)二、虚词1、而骊山北构而西折(承接)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转折)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承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转折)谁得而族灭也()2、之杳不知其所之也(到,去)奈何取之尽锱铢(代词)3、焉盘盘焉,囷囷焉(形容词词尾)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语气词)4、于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到)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比)必修三文言文梳理《五人墓碑记》一词多义盛:呜呼,亦盛也哉!(盛大)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兴盛) 请其矢,盛之锦囊(装chéng)发:又贤士大夫发五十金(拿)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发动)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头发fà)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抒发)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送)徒: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类人)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仅仅,只有)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只是)私: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自己)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私见张良(暗地里)词类活用为旌其所为(名词作动词,表彰)去今之墓而葬焉(名词作动词,修墓)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名词作动词,用盒子装)缇骑按剑而前曰(名词作动词,上前)不能容于远近(形容词作名词,远近的地方)安能屈豪杰之流(使…屈身)亦以明死生之大(形容词作动词,阐明;形容词作名词,大义)古今异义:慷慨得志之徒(意气激昂的;大方)吴之民方痛心焉(哀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行动作为;动作)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头颅,指代生命;带头的人)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不同寻常;副词,表示程度)视五人之死(比较;看)虚词整理解释下列虚词于:士大夫请于当道(向)且立石于其室之门(在)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被)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对于)之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取消句子独立性)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代词)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代词)四海之大(定语后置的标志)以:以旌其所为(用来,表目的)敛资财以送其行(来)于是乘其厉声以呵(相当于而,表修饰)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因为) 特殊句式:翻译下列句子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有的人脱身逃跑,不能被远近地方的人所容纳. 谁为哀者?为谁悲哀呢?《廉蔺列传》一词多义负:均之二策,宁赋以负秦曲(使…背负)秦贪,负其强(依仗)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反)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顾: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只是) 三顾臣于茅庐之中(拜访)莫我肯顾(顾野有麦场(回头)引: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扯)相如引车避匿(掉转)君子引而不发(拉)词类活用怒发上冲冠(名词作状语,向上)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容词作动词,大王必欲急臣(使…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动词做名词,规章制度)卒廷见相如(名词作动词,在朝廷上)相如前曰(名词作动词,上前)左右欲刃相如(名词作动词,用刀杀)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名词作动词,祝寿)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耻)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名词作动词,侍奉)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先)古今异义璧有瑕,请指示王(动词,指给…看;名词,相当于指导一类的话或者文件)相如前进缶(上前进献;向前走)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扬言语;名词,对某些重大事件表示看法而形成的文本)虚词整理解释下列虚词以: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因为)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凭借)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表目的,来)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机)因拔刀前奏案(就)特殊句式翻译下列句子求人可使报秦者寻求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使不辱于诸侯出使不被诸侯侮辱《鸿门宴》一词多义举: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举起)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孙叔敖举于海(被推举)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攻占)杀人如不能举(完,尽)意: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目的)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谢樊哙拜谢,起(道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乃令张良留谢(谢罪)词类活用沛公军霸上(驻扎)沛公欲王关中(名词作动词,称王)籍吏民(名词作动词,登记)范增数目项王(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示意)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名词作状语,连夜)我得以兄事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常意身蔽沛公(名词作状语,像张开翅膀那样)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剑项王(使…跟从,率领) 古今异义山东(崤山以东;现全国省级行政单位之一) 婚姻(儿女亲家;因为结婚而产生的关系)出入(偏义词,指入;有偏差)非常(不同寻常;副词,表示程度)河北(黄河以北; 现全国省级行政单位之一) 虚词整理为: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替)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想)约为婚姻(作为)若属皆为所虏(被动形式)何辞为?(语气词)而: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表承接)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表修饰)樊哙拜谢,立而饮之(表修饰)拔剑切而啖之(表承接)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表转折)特殊句式解释下列句子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暗地里取见张良,把事情全部都告诉了他客何为者你失做什么的?沛公安在?沛公在哪儿呢?若属皆且为所虏你们这些人都将要被俘虏了《烛之武退秦师》一词多义:鄙:越国以鄙远(以…为边境)肉食者鄙(目光浅薄)蜀之鄙有二僧(边缘地区)词类活用: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驻扎)越国以鄙远(见上)既东封郑(名词作动词,以…为边境)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受损失)古今异义: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主方)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出远门时带的包裹)虚词整理解释下列虚词以其无礼于晋(代词,他)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失其所与(代词,自己的)吾其还也(表语气,商量,还是)焉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焉用亡郑以陪邻(哪里)将焉取之(哪里)特殊句式翻译下列句子夫晋,何厌之有?晋,有什么可以满足他的呢?以其无礼于晋因为他(曾经)对晋无礼文言文必修三知识整理(下)《指南录后序》一词多义及战守迁皆不及施(赶上)予之及于死者,不知道其几矣(到达,至,动词) 使会使辙交驰(使者)使北营(出使)使来者读之(让)辞于是辞相印不受(推辞)抗辞慷慨(言语)间得间奔真州(机会)间以诗记所遭(有时候)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中)中间崩倒之声(夹杂)扁鹊立有间(一会)如如扬州(去,到)劳苦功高如此(像)固不如也(比得上)杀人如不能举(恐怕)词类活用北虽貌敬(名词作状语,表面上)分当引决(名词作状语,按道理)草行露宿(名词作状语,在草丛,在露水中)日与北骑出没于长淮间(名词作状语,每天)道海安,如皋(名词作动词,取道)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词作动词,为…作序) 名曰《指南录》(名词作动词,命名)则前诟虏帅失信(名词作动词,上前)北亦未敢遽轻吾国(形容词作动词,轻视)古今异义是年夏(这;表示判断)以至于永嘉(到达了;表语意上的转折)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无依无靠;表示没什么可做)抗辞慷慨(意气激昂;大方)虚词整理,解释下列虚词为将以有为也(做)为巡船所物色(表示被动)为一卷(作为)特殊句式,翻译下列句子予羁縻不得还我被软禁不能够回国意北亦可以以口舌动也猜想元也可以用言语来打动的《谏太宗十思疏》一词多义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使,让)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请求)不求闻达于诸侯(谋求,追求)信信者效其忠(诚实)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忌不自信(相信)安德不厚而思国之安(安定)不念居安思危(安定的处境)则思知止以安人(使…安)治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治理)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治)不效则治臣之罪(治罪)词类活用必固其根本(使…稳固)乐盘游(以…为乐)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使…安)古今异义承天景命(大,风景)必固其根本(树根,最基本的)重要词语人君当神器之重(承担)能克终者盖寡(能够)虽董之以严刑(监督,督促)简能而任之(挑选)虚词整理,释下列虚词以无以怒而滥刑(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斯亦伐根以求木茂(来,表示目的)特殊句式,翻译下列句子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即使用严酷的刑法来督促他们,用威风和怒气震吓他们《秋水》《非攻》《察今》一词多义语野语有言曰(谚语)亡去不义,不可不语(告诉)穷今我睹子之无穷也(穷尽,尽头)日暮途穷(处境困窘)穷则独善其身(不得志)殆则殆矣(危险)思而不学则殆(迷惘)殆例送死(几乎)见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表被动)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看见)于是入朝,见威王(拜见)风吹草低见牛羊(同现)察察今(明察)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人至察则无徒(精明)知故察己可以知人(懂得,推及)人非生而知之者(知道的)其真不知马也(识别)则知明而行不过矣(同”智”)词类活用秋水时至(名词作状语,按照时节)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以…为少)轻伯夷之义者(以…为轻)以其亏人愈多(形容词作动词,亏损)而法其所以为法也(名词作动词,效法)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为贵)使人先表壅水(名词作动词,做标记)以近知远(形容词作名词,近处的和远处的) 众闻而非之(形容词作动词,非难,指责)古今异义于是焉河伯欣然而喜(在这个时候;表示承接) 河伯始旋其面目(面部,脸;脸面或者面貌)野语有言曰(俗;不受约束的)从而誉之(跟从并且;表示顺承或者引出结果) 古今一也(一致,一样的;数量词)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多学识的;和小气相对)虚词整理,解释下列虚词焉于是焉河伯欣然而喜(语气词)焉用亡郑以陪邻(哪里,为什么,表疑问)且焉置土石(哪里)以以亏人自利也(因为)作《师说》以贻之(来,用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而”一样,表并列)特殊句式,翻译下列句子吾非至子之门则殆矣非…则,如果不是到达你的门口,那么我就危险了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将长久的被有学识的人耻笑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听了很多道理,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人文言文必修四梳理季氏将伐颛臾一、实词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用兵)2、无乃尔是过与(责备)且尔言过矣(错)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过错)3、是社稷之臣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