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广东省中考物理 第1章 机械运动复习课件-人教级全册物理课件

合集下载

广东中考必备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第一章 机械运动 (共19张PPT)

广东中考必备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第一章    机械运动 (共19张PPT)

考点4 运动的快慢
1. 速度是表示_物_体__运__动__快__慢__的物理量. 速度的国际单 位为m/s,常用单位有km/h. 它们之间的换算:1 m/s= __3_.6__km/h. 2. 速度计算公式:________. 3. 物 体 _沿__直__线_且__速__度__不__变_的__运__动____ 叫 匀 速 直 线 运 动 , _物_体__沿__直__线__且_速__度__不__断__变_化__的__运__动_____ 叫 变 速 直 线 运 动.变速运动是指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的运动.
4. 平均速度: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在某段路程运动的平 均快慢,计算公式为:_________. 5. 两种描述直线运动规律的图象: (1)路程—时间图象,简称路程图象(图1-1-2a). (2)速度—时间图象,简称速度图象(图1-1-2b). 注意:①横坐标、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物理量; ②如何从图象中,读出速度和路程有多大.
关10系3 :1 km1=0 100 103
106 109
___m,1
刻度尺
m=____dm=____cm=_____mm=_____m=_____n
m.
3. 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1)会认: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分 度值(如图1-1-1).
(2)会放:①零刻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边缘; ②尺要沿着所测长度放正;
2. (2015广州) 图1-1-8停表的示数是__2_0___s.
考点3 运动的描述
1. (2016淮安)如图1-1-11为“神舟十号”与“天宫一 号”对接时的示意图,成功对接后,若认为“神舟十号” 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可能是( ) D A. 地球 B. 月球 C. 太阳 D. “天宫一号”

广东省中考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梳理课件

广东省中考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梳理课件


其中 50
h,40 min=


所用的总时间 t= h+2 h+

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 v=
h,
h=3.5 h,
=

=30
.
km/h,D 项正确.
【点拨】 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本题
中求出总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训练3】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
单位转换:
h
min
s
ms
4.误差:在测量长度、时间等其他物理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
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误差是
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减小.
5.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和多测几次取平均值都可以减小
误差.
典例精析
【例1】小刚学了长度测量以后,在分组探究活动中,估计教室
里所用课桌的高度约为80____________(填上合适的长度单
____________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
运动
静止
有发生改变,则说物体是____________的.
4.同一个物体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可能是
____________的,因此,运动和静止具有____________.
不同
相对性
重点认知 对于同一个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它的运动状
2s
s3=30
t3=5 s
平均速度/(cm/s)
v1=5
v2=7.5
v3=____________
6 cm/s
(5)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在斜面上的全程运动是匀速的吗?为
什么?
不是,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5 cm/s,后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中考物理复习第1章《机械运动》精品教学辅导课件(整理)

中考物理复习第1章《机械运动》精品教学辅导课件(整理)

A.乙车
B.甲车
C.房屋
D.树木
【方法点拨】
参照物的判断方法:①要明确研究对象;②明确物体的运动情况;③如果研究对象是 运动的,哪个物体相对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哪个物体就是参照物;如果研究对象是 静止的,哪个物体相对它的位置没有改变,哪个物体就是参照物。
考点三 速度及其计算
1.速度:速度是表物示体_运__动__快___慢_____的物理量。速度等路于程_除__以__时__间______。
提示: ①误差不是错误,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以避免,只可以减小; ②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③平均值的有效数字与测量值的有效数字应相同。
考点一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5.长度的特殊测量 (1)累积法:测出多个相同微小量的总长度,除以个数即可。 (2)化曲为直法:用无伸缩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作好两端标记,然后将棉线拉 直,用刻度尺量出棉线上两个标记间的长度即为曲线长度。 (3)平移法:借助于一些简单的辅助器材(如三角板、直尺)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 “平移”到刻度尺上,从而可直接测出该长度,这种方法叫“平移”法。
考点二 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__位__置__的__变__化___叫做机械运动。
提示:机械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宇宙万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着。 2.参照物:在研究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被选作___标__准__的__物__体____。
运动:相对于参照物位置_变__化____;静止:相对于参照物位置_不__变_____。 提示: 参照物选定后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 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不能将研究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为了研究问题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考点二 运动的描述

第一章机械运动 复习课(共27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 复习课(共27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共27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共27张PPT)第一章机械运动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长度、时间的测量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机械运动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2.刻度尺的使用3.误差与错误的区别4.时间的单位以及停表的读数1.机械运动的定义以及会判断机械运动2.参照物的选取以及如何判断运动和静止1.速度的定义、公式、单位、2.会认S-t V-t 图像1.掌握测量速度的实验长度单位的换算:1km = 1000m = 103m1m = 10dm = 100cm = 1000mm1dm = 0.1m = 10-1m1cm = 0.01m = 10-2m1mm = 0.001m = 10-3m1μm = 10-3mm = 10-6m1nm = 0.000000001m = 10-9m三1m1dm1cm5×10cm506.45×1000m6.45×1035dm= = cm6.45km= = m24nm= = mm24×10-6mm2.4×10-51.长度的测量①看:刻度尺的________和__________。

②选:根据被测物体的长度和测量要求,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

③放:________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与被测边保持________,不能将刻度尺放歪斜。

④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__,并且要估读到________________。

⑤记:记录结果要有量程分度值平行垂直分度值的下一位结果=准确值+估读值+单位一:长度、时间的测量及误差知识点二:长度的测量零刻度线请读出下列物体的长度2.55cm4.6cm2.80cm1.40cm1.80cm2.6cm刻度尺的正确使用DB例1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所测物体的长度是cm.例2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圆柱体的直径,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从图中知圆柱体的直径为cm.1 mm0.901 mm2.503.误差(1)定义: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的差异。

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教材梳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教材梳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
返回
物理
4.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 运动 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 不存在 的,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相对 的. 5.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选取的参照物,这就是 运动与静止的 相对性 .
返回
物理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 速度 来表示. 2.速度等于 路程与时间之比 ,其公式为 v=st . 3.速度的单位是 米每秒 ,符号是 m/s ,常用单位是
分值
1分 2分
2分
2分 1分 3分
返回
物理
命题 规律
1.本章考查重点是参照物、速度的简单计算、 时间和长度测量等.
2.题型以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 为主.
3.2019年考查重点可能是参照物、时间和长 度的测量、速度的简单计算.
返回
物理
知识网络
返回
物理
考点梳理
一、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米 ,符号是 m ; 时间的主单位是 秒 ,符号是 s .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 系: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 (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它们的 换算关系:1 km=103 m;1 dm=10-1 m;1 cm=10-2 m;1 mm=10-3 m;1 μm=10-6 m;1 nm=10-9 m.
返回
物理
考点突破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高频考点)
【例1】如图1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2.50
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 110 s.
cm;如图2所
返回
物理 方法规律: (1)停表的读数:首先读中间的分钟,再读出边缘的秒,相加 即可.具体如下: ①先观察表盘,弄清楚分针和秒针各转一圈的时间和每一小 格所表示的分钟数和秒数; ②再看分针所对准的分钟数,只读出整数的分钟数,其余的 秒数从秒针所对准的刻度读出;

2024年广东省中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件+第1讲 机械运动

2024年广东省中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件+第1讲 机械运动
读值及________;测量结果要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单位
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图说物理
1.某同学用分度值为1 cm 的卷尺测量教室黑板的长
度后,记录的结果为3.612。这一数据记录的不足之
处是没有单位, 应该写成3.612 ________,
这个测量
1.m
结果的准确值是3.61 m,估读值是________m。
用的时间
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
过的路程
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
过的路程
(10)小明同学用细绳拉着小车一端,使小车向右运动,
小车的另一端固定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如图1所
示。小车运动过程中,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纸带记
录情况如图2所示,根据纸带记录的信息,小车的运动
分度值
(3)放: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整刻度线)对准被测物
紧贴
体的一端,刻度线________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
平行
体边缘保持________,不能歪斜;
(4)看: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面_____,不能斜视;
垂直
(5)读: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________;
下一位
(6)记:长度测量正确的记录必须包括准确值、估
数在30~60 s内
4.时间的估测
①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约为_____s;
46
②一节课的时间约为________min;③中学生跑完
45
1000 m用时约为________
s;④中学生跑完100 m用
230
时约为________s;⑤步行上一层楼所用时间约为
15
________
s;⑥正常人脉搏1 min跳动约________次。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章 机械运动课件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章 机械运动课件
第一章 机械运动
CONTENTS
目 录
过基础 过易错 过实验 过考点 过中考
过基础
• 一、长度的测量(6年2考,2017、2013年考) • 1.长度的单位 • (1)基本单位:__________,符号:__________。
米 m
• (2)常用单位:如图1。
图1 注意 天文测量中常用的 长度 单位是“光年 (l.y.)”,即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一年的距离。1 l.y.≈9.461×1015m。
更清楚。不加特殊说明时,一般选取__________或固定在地面 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地面
• 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
决 止于的_结__论__一__般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所所选选的的参参照照物不物同,其运动和静
不同
注意 (1)我们对机械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2)机 械运动的判断: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关键 是看这个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是否发生了位置 的变化。(3)不能将研究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运 动的物体也可以选作参照物,但是不管物体是运 动还是静止,一旦被选作参照物就被认为是静止 的。
• (2)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 • (3)改进____________。
测量方法
• 4.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 的,是不该发生的,是__________(选填“能够”或“不能够”) 避免的。
能够
注意 测量工具的选择不是越精确越好,应根据 实际测量的需要适当地进行选择。
3 600
• 2.测量工具:钟、表、__________等。停表
• 三、误差 • 1.概念:测量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 2.特点:误差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避免,只能

【广东中考总复习】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课件 第一部分 第一章机械运动

【广东中考总复习】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课件 第一部分 第一章机械运动

3. 误差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产生误差与测 量者有关,也与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有关. 减小误差的方法有:①____多__次_测__量__求__平_;均值 ②选用精确度高的测量工具;③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不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只能减 小,不能避免.
考点2 时间的测量 1.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
答案:1.20
考题再现 1. (202X广州)历史上把如图1-1-3示意的长度定
为1英寸,1英寸约为( D )
A. 2.5 km C. 2.5 dm
B. 2.5 m D. 2.5 cm
2. (2015郴州)“PM2.5”颗粒物是造成天气阴
霾的主要原因,其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
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C( )
答案:B
考题再现
7. (202X郴州)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甲、乙
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甲车车厢向乙车车
厢观望,如图1-1-8所示,突然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开
始慢慢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乙车的车尾
你才发现,实际上甲车还停在站台上,而旁边的乙车
却向相反的方向开走了.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前进了,
答案:D
错因分析(方法指点):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 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相同的路程,不能理解为只 要某一段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相等则该物体就是 匀速直线运动. 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是解决此类问 题的一个关键.
中考考点演练
考点1 长度的测量 1. 如下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
方法正确的是( C )
12. (202X济宁)甲、乙两人进行100 m赛跑,结
果甲比乙超前10 m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

广东省中考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课件新人教版

广东省中考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课件新人教版
第七页,共25页。
解题(jiě tí) 思路
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零刻度线的位置,认清分度 值.量程是指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分度值为刻度尺上相邻的刻度 线之间的长度;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 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读数时B视线正确;图示刻度 尺1 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1 mm=0.1 cm;图中刻度 尺起始端没有(méi yǒu)从0开始,把1.00 cm处当作“0”刻度, 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1.00 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 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末端刻度值约为2.38 cm,物体的长度为2.38 cm-1.00 cm=1.38 cm.
第二十四页,共25页。
课后复习总结 (zǒngjié) 1.运动是绝对的,静止( jìngzhǐ)是相对的。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而物体运动与静
止( jìngzhǐ)的判断却依靠参照物选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2.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
确定研究对象
确定参照物并假定参照物不动
t 1s
答案(dáàn): 8.00 0.125
第二十三页,共25页。
全方位突破
(tūpò)
10.(2016·百色)下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以下分析正确(zhèngquè)的是( )
D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 C.在20~30 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 D.在0~40 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

人教版 物理 中考复习第一章 机械运动 课件(共65张PPT)

人教版 物理 中考复习第一章 机械运动   课件(共65张PPT)

(3)列车运行时刻表问题:正确解读时刻表和计算出列车运行的 路程和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4)船的速度:假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5m/s,水的流速是1m/s, 则船顺水行驶的速度是5m/s+1m/s=6m/s,船逆水行驶的速度是 5m/s-1 m/s=4m/s。
命题角度❶ 速度的基本计算 例1.(2018山东青岛)小明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 m/s,从家到学校要 走15 min,那么他上学要走的路程是 ( ) A.1080 m B.108 m C.18 km D.0.3 km
第一章 机 械 运 动
一、长度、时间的测量 1.长度: (1)单位及换算。
(2)测量工具:刻度尺。 ①测量前:认识零刻度线、_量__程__和_分__度__值__。 ②测量时:四会。 一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要求和刻度尺的_量__程__、_分__度__值__选择。 二会放:_零__刻__度__线__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_紧__靠__被测 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_平__行__,不能歪斜。 三会读:读数时,视线要_正__对__刻度线,估读到分度值的_下__一__位__。 四会记:测量结果有_数__字__和_单__位__。
考点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刻度尺使用的“三个注意事项”: (1)放正: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侧要紧贴被测物体。 (2)读对: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记对:记录的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2.读数方法:物体长度=物体末端对应刻度值-起始端对应刻度值。 3.长度、时间的估测:记住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身体上的有关长度 和时间等。例如,人的正常步幅约为0.5m,人的一拃约为20cm,人每分 钟脉搏的跳动次数约是60次。
例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第1讲 机械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第1讲 机械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
②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是研究对象不能被选作参 照物,通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③在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选取的参照物不同, 其结果一般不同;
④物体的静止和运动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静止。
【聚焦典例】
热点考向·直击中考
聚焦典例
热点考向1:参照物
例1.(2015·安顺)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婷上学,途中妈妈
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B )
A. 山
B . 船 C. 流水
D. 河岸
【下一热点】
巩固基础·自我诊断
3、速度:物理学中,把_路__程___与__时__间__之比叫做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
(2)速度公式:_v_____s__ t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发生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直
线运动.即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可以用平均速度
【粗④说略平明描均】述速应用这度v种:=s/运粗t时动略应的地注快描意慢述:(。物1体)运v、动s、的t三快个慢物。理计量算应对公应式同:一_物_v _体_ _或_st同__
一过程;(2)单位要统一;(3)解答时要记得代入数值及单位;(4)平均
旁,此时客车上速度计显示为80km/h。当客车匀速行驶到标识牌
100m处时,小汽车匀速行驶到标识牌200m处,此时两车运动的时
间为__4_._5__s,小汽车 已经 (选填“已经”或“没有”)超速;
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客车是后向
(选填“前”或“后”)运
动的。(此高速路段限定小汽车最高速度为120km/h)
【点拨】不管是由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来选择参照物,还是由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contents
考点突破
考点一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考点二 运动的描述 考点三 运动的快慢 考点四 测量平均速度
考点突破 1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考点一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高频考点)
【例1】如下图所示,停表的读数是___3____min __4__4___ s;木块A的长度是_3__.7__0___cm。
和运时动间所用的
,由v公=式s/t
计算出物
体运动的速度。
考点梳理 4 测量平均速度
考点四 测量平均速度
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停表、刻度尺; 2.实验原理: v=s/t ; 3.实验过程: (1)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 (2)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 的低端,测量小车要通过的路程S; (3)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 间t; (4)根据公式: 算出平均速度。 (5)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点,再次测量小车到 金属片的距离,小车从斜面的顶端滑下,
(B)
A.地面
B.上升的电梯
C.商场内的收银员
D.货架上的商品
3.(2016•枣庄)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
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B____(选填“A”
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___1_._3_6____cm.
课前检测
4.(2016•贺州)如图所示机械停表的计数是 _3__m__in__1_0__s,合计____1_9_0____s。 5.(2016•钦州)环卫工人驾驶着洒水车以 9km/h的速度在市区道路上行驶,进行路面洒水 工作,通过2.25km道路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h. 洒0水.2车5 1s行驶的路程是________m。 2.5
要估读到
的下一位最。小分度值
4.对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应包括
5. 就是
和 数值值和
。测量
。 单值位之间总会有差别,这 真实
6.任何测量都存在误误差差,误差只可以

不可以

减小
避免
考点梳理 1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考点一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7.减小误差的方法有: (1)选用更加精密 的测量工具; (2)改进测量方法 ; (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
目录 contents
课前检测
考点一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考点二 运动的描述 考点三 运动的快慢 考点四 测量平均速度
课前检测
1.(2016•海南)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课本
的宽度约为( C )
A.18nm B.18mm C.18cm D.18dm
2.(2016•泰安)在商场内乘坐观景电梯上升时
,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
考点梳理 4 测量平均速度
考点四 测量平均速度
(6)撞到金属片的时间。然后算出小车通过上半 段路程时的平均速度。
考点梳理 4 测量平均速度
4.表格:
考点四 测量平均速度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注意: (1)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斜度,这样小车加 速下滑的速度较慢方便计时。 (2)小车从斜面滑下时,一定要做直线运动 ,否则测量的路程比实际路程要小,影响实验结 果。
考点梳理 1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考点一 时间和长度.时间的主单位是 秒 ,符号是 s
。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是米(m),常
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
米(mm)、微米(μm)、纳米(nm).它们的换算关系
为:
考点突破 1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考点一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高频考点)
(如例1中若分针已超出3分半钟,秒针所对刻度 就要读作34.4s); ④停表的读数应等于读出的分钟数与秒数之和. (2)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读数: ①确定每大格和每小格代表的示数,判断分度值 和单位; ②看清测量起点,若起点不为零,则被测物体的 长度应等于物体右边线所对准的刻度值与物体左 边线所对准的刻度值之差; ③读出首尾物体对应的长度,长度差为物体长度 ,物体末端没有正对刻度时,要进行估读,估
考点突破 1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考点一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高频考点)
方法规律: (1)停表的读数:首先读中间的分钟,再读出边 缘的秒,相加即可。具体如下: ①先观察表盘,弄清楚分针和秒针各转一圈的时 间和每一小格所表示的分钟数和秒数; ②再看分针所对准的分钟数,只读出整数的分钟 数,其余的秒数从秒针所对准的刻度读出; ③若分针所对准的刻度没有超出半分钟,则秒针 的起始时刻为0(如例1中分针未超出3分半钟, 故秒针所对刻度读作4.4s);若分针所对准的刻 度已超出了半分钟,则秒针的起始时刻为30 s
1km=103m;1dm=10-1m;1cm=10-2m;
1mm=10-3m;1μm=刻1度0-尺6m;1nm=10-9m.
2.测秒量表长度的工具是
,测量时间的工具


考点梳理 1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考点一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3.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首先要观察刻度尺 的 零刻度线、 量程 和 分度值 ,在读取测量值时,
第一章 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
中考导航
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
目录 contents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梳理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一
考点二
课前检测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一 考点一
考点突破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五年广东中考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课后作业
夯实基础
能力提升
目录 contents
考点梳理
考点一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考点二 运动的描述 考点三 运动的快慢 考点四 测量平均速度
相对的。
5.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参照物的选取,这就
是运动与静止的
相。对性
考点梳理 3 运动的快慢
考点三 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 速度 来表示。 2.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 单位时间 内通过的路
程,其公式为
。v=s/t
3.速度的单位是 米每秒、符号是
用单位是m/s
、符号是
,常 ,它们
的换算关千系米:每1 小m时/s=
km/h。
4.物体k沿m着/h

不变的运动叫做匀3.6
速直线运动。
5.根据
可知直,线在匀速直线路运程动中,
和 s=vt
成正比。
速度
时间
考点梳理 3 运动的快慢
考点三 运动的快慢
6.对于变速直线运动,也可用公式 v=s/t 计
算出速度,这个速度叫 平均速度 ,它只能大致
描述物体运动的
。 快慢
7.速度的测量:通过测量物体运动通过的 路程
考点梳理 2 运动的描述
考点二 运动的描述
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在不停地
着运的动。
2.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 变叫化做机械运动,简称
。 运动 照标3准.研,究这物个体被是选运作动标还准是的静物止体,叫要选择一参个。照物物体作为参
4.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 不存在
的,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