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3041马以鑫-接受美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受美学课程名称:接受美学(Receptive Aesthetics)
一、课程目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内容;掌握接受美学的实践方法;对当下文艺现象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办法。
二、课程内容:
主要分一下几块方面的内容:绪论;本文;作家与读者之间的中介;接受与文化制约;从传播到接受;接受过程与创造以及接受中的变形。
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
以讲授为主,组织讨论,要求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包括阅读、观看(电影、电视、戏剧、戏曲等等)、发售(书籍、报刊、音像等等),各种年龄和各种层次。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
马以鑫著:《接受美学新论》,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结构体系:
期中写出调查报告、期末开卷考(结合文艺现象进行分析),两者分数总评为最后成绩。有调查有分析同时有理论阐释为优;缺少理论或一般为良;一般“二手”(即转抄而来)的调查或论述平平为中,较差的为不及格。
六、讲授大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现代派文学:接受美学的文学背景
第二节:接受美学的理论界定
第三节:客体向主体的转换
第二章本文:作家与读者之间的中介
第一节:“净化说”新解与宣泄性构成
第二节:本文成为中介的奥秘
第三节:文艺接受者向创作主体的过渡
第三章接受与文化制约
第一节:文化:读者接受的背景
第二节:中国读者的接受特征
第三节:当代中国读者的接受热点
第四节:言情与武侠透视
第五节:前理解、期望视野与期望参照系统
第四章从传播到接受
第一节:由点到面的信息传播
第二节:接受者的选择机制
第三节:传播与符号扩散
第五章介绍过程
第一节:接受前的心理准备
第二节:直觉——接受过程的第一步
接受美学
第三节:接受途径与方法
第四节:接受中的创造
第五节:创造、愉悦和净化
第六节:影响接受效果的诸种因素
第七节:接受能力的提高与培养
第六章接受中的变形
第一节:变形及其构成条件
第二节:变形分类和诱惑。
七、教学时数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