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
昌吉市滨湖河改造景观总体规划
昌吉市滨湖河改造景观总体规划1、城市及河流概况新疆昌吉市为古代西域地,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属东师后国,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北线的必经之路,又是以回族为主要少数民族的多民族聚集的古城。
依据昌吉市总体规划,昌吉市是以“三河夹一城”(头屯河、滨湖河、三屯河)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布局特色的,滨湖河由西南向北流经昌吉市,312国道从河的中部穿过,市区段全长7.6公里,平均宽度35米,规划面积173公顷。
2、现状问题分析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快速发展积累阶段后,昌吉市也进入到追求城市特色和品质的新阶段。
随着市民对居住环境的不断追求,为滨水空间提供了新舞台。
然而改造前的滨湖河的功能仅停留在泄洪、排洪上,加之河的位置处在市区的西边老城居民区,居民的生活垃圾及污水等将河道填塞的又满又脏,滨湖河的景观功能价值没有体现出来,昌吉市委决定对滨湖河进行改造,全面改造滨湖河的生态环境,恢复河流景观,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将滨湖河打造成为集泄洪、排洪、旅游娱乐、城市景观、宏扬地域文化和自然保护等多项功能的滨水空间,为昌吉市的经济建设服务。
公园采用全开放方式设计,即不设专门的围墙和大门,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和共享,在投入上由政府出资对外招商引资进行建设,经营上最终体现以园养园的思想。
3、设计理念3.1高品质的城市环境通过精心塑造生动和谐的开放空间,构造优美、舒适的绿化和滨水环境,安排亲切宜人的游客活动场所,配合完善的服务设施,强化城市的文化氛围,以满足今后昌吉市物质与精神文明发展需求。
3.2独具特色的滨水文化根据昌吉市发展的总体规划,滨湖河处在三河夹“两”城,即昌吉市的新城与旧城的分界线上,结合昌吉市历史传统文化与将来的城市发展趋势,塑造一个既具有时代特征又独具地方特色的滨河景观。
3.3多元功能的载体集休闲、文化娱乐、会展、科普多种功能,强化市民公共生活活动功能,促使多元功能之间的互动,增强城市活力。
4、总体构思采用文脉和绿脉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手法共同体现主题思想,演绎再造滨河景观。
昌吉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
昌吉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昌吉市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昌吉地处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城市产业密集带上,全市土地总面积8215Km2,折合1232.2万亩,其中山区面积501.6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0.7%;平原面积400.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2.5%,沙漠面积330.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6.8%。
昌吉市市区位于乌鲁木齐以西,东距乌市中心35Km,西距石河子市118Km,北距五家渠市28Km,312国道从市区穿过承担了部分城市道路的功能,乌奎高速公路、北疆铁路从城市南缘经过,使得我市成为北疆各地通往乌市的交通要塞。
在2003年修编的《昌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中将我市的城市性质确定为:乌鲁木齐都市圈的副中心、卫星城市;自治区重要的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的生产基地。
昌吉市现状建成区面积为30.4Km2,28万人;规划2010年建成区面积为36.8 Km2,35万人;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42 Km2,45万人的中等城市。
市区整个地形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坡度10.6‰。
城市发展方向:可以概括为东优、西扩、南进、北调。
东优:优化东部区域的用地结构,调整城市入口区域的景观形象;西扩:城市远期发展方向为向西;南进:近期内,城市的发展轴沿世纪大道、北京路向城市南部区域推进;北调:现状城市北部区域为城市旧城区,规划期内需要对用地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
规划构思:四条城市产业发展带城市住宅产业发展带:发展服务全市、全州,吸引部分乌鲁木齐客流,针对不同客户群的不同类别的住宅。
城市教育产业发展带: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以分校的形式吸收乌市高校和科研机构进入。
城市工业产业发展带:主要发展低污染,节水型的制造业,吸纳乌鲁木齐市的中低端产业扩散以及各地希望进入乌市都市圈的相关企业。
城市物流产业发展带:利用地缘、土地和交通优势,发展以仓储业、运输为主体的物流业,争取成为面向天北经济带和第二欧亚大陆桥的物流基地。
昌吉市的机遇与挑战课件
昌吉市的机遇
2、物产资源丰富 物产资源丰富
昌吉市境内矿产资源有煤、石灰石、天然气、硫磺等,其中煤 炭资源地质蕴藏量达500亿吨,天然气储量面积100平方公里。 水储量19.88亿立方米,境内有大小冰川158条,面积60平方公 里,森林覆盖率10.3%,是新疆同时拥有一流水质、一流空气、 一流森林的县级市之一。与法国波尔多地区同处一个纬度,全 年日照时数2833小时,平均气温7.2度,独特的光热水土条件使 昌吉市成为最适宜种植番茄、葡萄、小麦的地区之一。境内以 南部自然风光、中部农家乐民俗风情和北部大漠探险为代表的 旅游景区和历史文化古迹,构成了绮丽自然风光与悠久历史文 化相得益彰的优美画面,在新疆被誉为“名吃之乡、休闲之都”
纯植物的绿色墙面,立柱栽培蔬菜和花卉,观叶植物和芳香植物等在这 里以奇妙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让你的五一旅游不虚此行。
昌吉市的机遇与挑战课件
昌吉市面临的挑战和不利因素
1、城市快速扩张给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带来巨大压力。我市正处于城 市高速扩张期,建成区面积、居民数和流动人口数都在快速增长,文 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机构设置文化服务提供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面 临着供不应求的矛盾。 2、文化体育基础薄弱,与全国同类城市的差距拉大到2015年,基本 建立覆盖全市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的服务功能明显 增强,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极大丰富,文化市场更趋完善,文化 事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昌吉市的机遇
昌吉市境内野生动物资源品类众多,数量丰富。木本植物有云杉、 落叶松、山杨、桦树、花山楂、野蔷薇、忍冬、花楸、苦杨;平原 地区有沙枣、柳、山杨、青杨、钻天杨、白腊、榆树;沙漠地区有 红柳、梭梭。草本植物有苔草、珠芽蓼、鹅冠草、羽衣草、狐茅等; 平原地区有野苜蓿、雀麦、马蔺、羊茅、骆驼刺等;同时还生长着 贝母、党参、雪莲、甘草、阿魏、锁阳、大芸、麻黄、枸杞、苍耳 等药材植物一百余种。野生动植物有雪豹、蒙古野驴、北山羊等12 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还有棕熊、石貂、黄牛、大头羊等42种国家 二类保护野生动物。
昌吉市总体规划(二)
第三部分 规划与设计
城市广场 文化广场-位于核心区 景观主轴与宁边路的 交汇处,规划面积3.64 公顷. 功能:文化.娱乐. 休闲.集会.演出.纪念 静态交通规划 1.停车场:3处 2.加油.加气站:2处 规划道路广场用地 143.31公顷.
第三部分 规划与设计
➢市政设施规划
给水工程规划
一.现状概述 1.水源概况 2.现状给水管线网.管 径 二.存在问题 三.给水规划 1.规划用水量估算 2.供水水源的选择 四.给水管网的布置 五.水源地保护
第三部分 规划与设计
抗震规划 3.乌伊路、中山路、绿洲 路和屯河路为主要对外 通道,沿线桥梁提高一度 设防.园区居民楼、学校、 办公建筑,以不超过五层 为宜。
4.公共绿地、广场、中小 学操场、体育场及外围 田野等开阔空间规划作 为避震疏散场地,按人均3 平米控制,疏散半径小于1 公里.
第三部分 规划与设计
第三部分 规划与设计
工业用地:现状保留 工业用地一处,位于 中山路西侧;此外在 核心区东侧结合城市 污水处理厂新规划工 业用地一处,以就地 安置一些现状原有工 业为主,规划工业用 地 10.88公顷.
第三部分 规划与设计
仓储用地:规划仓储 用地,原为一采石场 废弃地,地质条件相 对较差,考虑到对核 心区土地的充分利用, 同时结合新规划的工 业用地,本次规划将 其定性为仓储用地, 规划用地11.40公顷.
第三部分 规划与设计
燃气工程规划 一.燃气现状 二.燃气规划 1.燃气消耗水平、气 源结构的确定 2. 规划区管网为中压 系统。 3.燃气管网
第三部分 规划与设计
➢环境保护规划
一类环境保护区:执行 国家大气一级标准,昼 间噪声低于55dB(A)、 夜间噪声低于45dB(A).
我国部分老城区单位和居住区附属绿地规划管控研究——以新疆昌吉市为例
附属 绿 地实 际上 承 担 了一 定 的游憩 服 务功 能 。近 年来 ,伴
随老 城 区空 间结 构 更新 ,部分 附属 绿 地逐 步 开放 并改 造 为 公 园绿 地的 趋 势 日益 明显 ,主 要体 现 在单 位和 居 住 区附属 绿地2 种类 型 。
改革 开放 后单 位制 逐渐 解体 ,多数 单位 大院 逐步 面 向社 会 开放 ,进 而导 致其 原有 附属
t h r o u g h c o n t r a s t g r a d i n g b y e x p e r t s ,a n d r a n k s i t s i mp o r t a nc e . At t a c h e d g r e e n s p a c e s e f i f c i e n t l y s u p pl e me n t t h e l a c k o f p a r k g r e e n s p a c e s , a n d
De l p h i T e c h n i q u e me t h o d a n d An a l y t i c Hi e r a r c h y P r o c e s s . I n Ch a n g  ̄ i c i t y c a s e s t u d y , t h e a r t i c l e c o n c l u d e s t h e c o nb r i n a t i o n we i g h t o f i n d i c a t o r s
Ke y wo r d s : l a n d s c a p e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 a n a l y t i c h i e r a r c h y p r o c e s s ;o p e n p o t e n t i a l i n d e x ; a t t a c h e d g r e e n s p a c e ; g r e e n s p a c e s ys t e m; u n i t s y s t e m
昌吉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共84页word资料
昌吉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昌吉市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昌吉地处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城市产业密集带上,全市土地总面积8215Km2,折合1232.2万亩,其中山区面积501.6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0.7%;平原面积400.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2.5%,沙漠面积330.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6.8%。
昌吉市市区位于乌鲁木齐以西,东距乌市中心35Km,西距石河子市118Km,北距五家渠市28Km,312国道从市区穿过承担了部分城市道路的功能,乌奎高速公路、北疆铁路从城市南缘经过,使得我市成为北疆各地通往乌市的交通要塞。
在2019年修编的《昌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9—2020年)》中将我市的城市性质确定为:乌鲁木齐都市圈的副中心、卫星城市;自治区重要的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的生产基地。
昌吉市现状建成区面积为30.4Km2,28万人;规划2019年建成区面积为36.8 Km2,35万人;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42 Km2,45万人的中等城市。
市区整个地形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坡度10.6‰。
城市发展方向:可以概括为东优、西扩、南进、北调。
东优:优化东部区域的用地结构,调整城市入口区域的景观形象;西扩:城市远期发展方向为向西;南进:近期内,城市的发展轴沿世纪大道、北京路向城市南部区域推进;北调:现状城市北部区域为城市旧城区,规划期内需要对用地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
规划构思:四条城市产业发展带城市住宅产业发展带:发展服务全市、全州,吸引部分乌鲁木齐客流,针对不同客户群的不同类别的住宅。
城市教育产业发展带: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以分校的形式吸收乌市高校和科研机构进入。
城市工业产业发展带:主要发展低污染,节水型的制造业,吸纳乌鲁木齐市的中低端产业扩散以及各地希望进入乌市都市圈的相关企业。
城市物流产业发展带:利用地缘、土地和交通优势,发展以仓储业、运输为主体的物流业,争取成为面向天北经济带和第二欧亚大陆桥的物流基地。
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总体规划
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总体规划《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总体规划》1、总体规划指导思想:以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核心,以天山北坡绿色农业带为重点,以推动农业产业化为目标,突出发展以新疆特色农产品为轴心的物流产业、天山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制种产业、奶牛及乳业为中心的畜牧产业、新疆特色旅游业等,培育以特色农业支柱产业为主的经济圈。
变资源优势为后发经济优势,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战略定位:建成为西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示范工程。
建成以绿色经济和新疆特色经济为概念的现代产业园和实用新技术的高效推广基地。
坚持两条腿走路,资本引进和技术创新相结合,做大做强园区内现有的三大支柱产业,即:制种业、畜牧业、林果业。
园区发展坚持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大幅度增加农牧民收入,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为核心目标。
突出打造和引进一批强势龙头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2、规划布局园区分为核心区、示范区,总规划面积33200公顷,其中核心区2400公顷,示范区30800公顷。
核心区位于昌吉市区东北部,是昌吉市新城东区发展区域,包括核心区龙头企业西域集团和昌吉市六工镇的五个村组。
示范区位于昌吉市北部区域,距市区约30公里。
(附区位图)按照科技部《农业科技园区指南》和《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关于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工作的补充通知》等文件精神,围绕新疆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战略,突出地方特色,本着“适度超前,循序渐进,持续发展”和“内容建设高标准、形象建设精品化”的原则,委托中国农业大学编制完成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总体规划》,并通过专家初步论证。
目前正在编制核心区、示范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建设规划、林业发展规划、水资源利用总体规划和农场庄园规划等控规和详规。
三、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目录一、科技建设现状和特点1、科技创新成绩斐然2、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1、指导思想2、战略定位3、总体发展目标4、主要任务三、发展重点和具体措施1、抓好科技示范点和科技特派员建设2、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管理体系建设3、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4、以乌昌经济一体化为契机,加快科技合作与交流四、支撑条件和保障措施、重点措施1、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2、政策环境与制度建设3、资金投入4人才建设五、、园区“十一五”科技重点建设项目1、实施依靠科技加快农业产业化示范点项目 2加大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实施启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实施一批社会领域项目为加快园区科技事业发展,以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支撑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参照乌昌党委“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区、州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结合农业科技园区实际,制定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学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规划相关资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规划相关资料一、昌吉区域概况1、地形地貌:昌吉州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位于东经85°34′至91°32′,北纬43°06′至45°38′;东邻乌鲁木齐和哈密地区,西与石河子市相接,南与吐鲁番、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连,北与阿尔泰、塔城地区接壤,东北与蒙古国交界,从东、西、北三面环抱乌鲁木齐市;东西长541公里,南北宽285公里,总面积9.39万平方公里,是古代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新北道通往中亚、欧洲诸国的必经之路。
昌吉州地势南高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南部是富庶的天山山地,中部为广袤的冲积平原,北部为浩瀚的沙漠盆地,此区域为横亘南部的天山的北坡,习惯称之为"天山北坡"。
境内有冰川1319条,面积1033平方公里。
昌吉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适宜并盛产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糖料、油料、西甜瓜和各类水果。
矿产资源富集。
主要有煤炭、石油、石灰岩、芒硝、石墨、碧玉等50多种,都具备很高的开采价值。
昌吉市地貌类型大体分为南部山地、中部平原、北部沙漠三大部分,整个地势呈南高北低阶梯之势,南北高差4000多米。
境内最高峰天格尔峰,海拔4562米。
有可耕地120万亩,可利用草场819万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应各种农作物种植,全市每年播种面积60万亩,北部还有30多万亩良田有待开发;境内有三屯河、头屯河两大水库,总库容4000多万方,地下水储量2.15亿立方米,水量供给充沛。
矿产资源有煤、石灰石、天然气、硫磺等,其中煤炭资源最为丰富,质优量大,地质蕴藏量50亿吨,天然气探明面积60平方公里。
2、气候气象:昌吉州属中温带区,为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具有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由于地形条件的影响,由南向北气候差异较大,南部山区气候特征明显。
夏季降水充沛;北部沙漠性气候特征显著。
昌吉州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为2700小时,太阳年辐射总量为133.6千卡/平方厘米;执量条件也较为充足,年≥10℃积温为3450℃,其中年平均气温6.8℃,1月份平均气温为-15.6℃,7月份平均气温为24.5℃;年平均降水量为190毫米,夏季降水量明显多于冬季;年无霜期为175天。
昌吉市水土保持总体规划
前言昌吉市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
地势南高北低,由海拔4100米降至400米,南北长约260.2公里,东西宽约31.4公里,土地总面积8171.74平方公里。
全市有人口33.8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2万人,农村人口14.67万人。
由于昌吉市恶劣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水文、地理条件以及人为活动影响,导致昌吉市水土流失危害十分严重。
水土流失面积大,类型多样,分布广、危害重。
昌吉市的水土流失主要为水蚀和风蚀。
水蚀主要发生在南部山区和平原区,每年季节性洪水造成河道泥沙淤积,威胁下游水利工程,沿途耕地被冲、被埋,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破坏。
风蚀主要发生在平原区靠近沙漠地带,由于大风作为外营力,沙尘吹入农田,造成土地砂化,肥力降低,产量下降,使土地失去生产力,居民区的生活环境恶化,更为严重的是沙漠借助风力向绿洲迁移,威胁绿洲生存。
风灾、沙暴、洪水频繁,威胁人民的正常生活。
这些都反映了昌吉市生态环境的恶劣状况,荒漠化进程有加剧的趋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任重道远。
为了治理洪灾、风沙,保护绿洲,昌吉市政府领导当地各族人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相继在南部山区和北部沙漠区建立了天然林自然保护区,这些措施都有效地保护了天然植被;在各条河道建设了防洪设施和河滩涂地种植水土保持林。
但由于缺乏长远规划和资金投入,在治理土地沙化和盐碱化、减轻风灾和洪灾、保持水土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收效不大,水土流失现象仍然很严重。
基于上述种种原因,昌吉市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江泽民总书记:“保持水土,利于当代,功在千秋”“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的伟大号召,提出了要使昌吉市摆脱洪水、风沙等灾害和工农林牧各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水土流失治理,特别是控制三屯河和头屯河中上游的水土流失,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经济的发展,扩大环境容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2001年3月,昌吉市委托新疆水利水电学校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所负责以2000年为现状年,编制本规划报告。
昌吉市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终稿)
昌吉市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 (终稿)昌吉市旧城(棚户区)及城中村改造实施意见(试行)为加快昌吉市旧城(棚户区)及城中村改造工作进程,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优化城市服务功能,保障旧城区(棚户区)居民及城中村村民切身利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大局,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五部委《关于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结合昌吉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自治区旧城(棚户区)改造的相关要求,统筹做好旧城(棚户区)改造工作。
把旧城(棚户区)及城中村改造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切实解决旧城(棚户区)居民及城中村村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问题,促进昌吉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昌吉市旧城(棚户区)改造规划 ( 2022 年——2022 年 )》的目标要求,切实抓好旧城 (棚户区) 改造工作,在今后 5 年内完成旧城(棚户区)改造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二、本实施方案的合用范围(一)本方案所称旧城(棚户区),是指在城市规划区内的国有土地上,历史形成的以平房为主、建造密度大、人均居住面积小、房屋建造质量差、安全隐患多、市政设施不造领导小组办公室 (房管局) 提交申请,旧城 (棚户区) 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初步意见报旧城(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核准。
2 、根据核准的意见,市规划部门出具初步规划设计条件及设计控制要求。
3 、旧城(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核准后的意见组织房屋征收部门制定房屋征收补偿方案,由房屋征收部门组织实施房屋征收补偿工作。
4 、凡经确定的旧城(棚户区)改造项目,房屋价格评估机构须由被征收人和旧城(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房管局)共同商议选定,商议不成的,由旧城(棚户区) 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房管局)随机选定,企业不得自行委托评估。
5 、市国土资源局根据评估的结果及规划设计条件进行项目测算,提出土地招拍挂的初步方案。
昌吉市橡树湾小区建设方案公示
昌吉市橡树湾小区建设方案公示昌吉市橡树湾小区建设方案公示一、项目背景橡树湾小区位于昌吉市中心,总占地面积约100亩,规划建设为一个现代化、生态化的居住社区。
该项目旨在满足昌吉市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提供高品质的住宅环境和便利的生活配套设施。
二、规划设计1. 总体规划:橡树湾小区总体规划分为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等多个功能区域。
其中,住宅用地占总面积的70%,商业用地占20%,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占10%。
2. 建筑设计:小区内的住宅建筑采用现代化风格,注重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
建筑外立面以淡雅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为主,打造出舒适宜人的居住氛围。
3. 绿化景观:小区内将种植大量乔木和灌木,特别是橡树等耐寒树种,营造出四季常绿的美丽景观。
同时,在小区内设置公共花坛、草坪和休闲广场,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三、基础设施建设1. 道路交通:小区内将规划建设宽敞平整的主干道和支路,确保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安全。
同时,设置人行道、自行车道等便民设施,鼓励居民步行和骑行。
2. 水电燃气供应:小区将与相关部门合作,确保水、电、燃气等基础设施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在小区内设置垃圾处理站点和污水处理设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3. 公共服务设施:小区内将建设幼儿园、小学、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居民的教育和医疗需求。
还规划建设社区活动中心、体育场馆等文化娱乐场所。
四、配套商业设施1. 商业中心:在小区核心位置规划建设一个商业中心,集合各类商铺、超市、餐饮店等商业业态,方便居民购物和消费。
2. 社区商业:在小区内分布设置便利店、药店、美容院等社区商业设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
五、社区管理与服务1. 物业管理:小区将委托专业物业公司进行管理,负责小区的日常维护、保洁和安全监管等工作。
2. 安全保障:小区将安装监控设备和门禁系统,确保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同时,配备专职保安人员,加强巡逻和巡查。
3. 社区服务:小区将建立健全的居民委员会制度,组织各类社区活动和义务劳动,增进邻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坚持绿色发展,不断挖掘昌吉市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坚持绿色发展,不断挖掘昌吉市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作为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地级市,昌吉市位于新疆北部,与蒙古和哈萨克斯坦交界。
该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和机遇。
坚持绿色发展,挖掘昌吉市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已成为当地政府和各界人士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一、昌吉市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与现状昌吉市是新疆北部的中心城市,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旅游资源。
与此同时,由于地处北疆干旱带,昌吉市的气候干燥,生态环境脆弱,生产生活用水也很匮乏。
长期以来,该市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农业和畜牧业,缺乏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此外,昌吉市也存在着资源浪费、污染排放、能源消耗过多等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该市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这些现实情况,昌吉市政府积极推进绿色发展理念,通过转型升级产业结构、加强土壤治理、推进生态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措施,努力推进昌吉市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昌吉市的旅游资源丰富,又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借助这些优势,昌吉市能够在绿色发展领域取得可观的成果。
1.发展清洁能源。
发挥昌吉市的新能源潜力,推进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降低燃煤发电和机动车污染的程度。
2.优化农业结构。
昌吉市应积极探索现代化的农业和畜牧业发展模式,推动种业、养业等领域更加绿色、环保,切实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强化环境治理。
加强昌吉市的土壤、水资源管理,建立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控制污染物排放,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挖掘旅游资源。
昌吉市应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和创新开发,提高旅游业竞争力,既能提升区域经济,也能促进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5.加强科技创新。
昌吉市应建立科技创新基地,支持自主研发和技术应用,提高经济和环保的可持续性,推进城市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新疆昌吉州奇台县县城总体规划 (2007-2030)
第一章规划背景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奇台县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的一个边境县,边界线长131.47公里,境内有对蒙古国开放的国家级口岸-乌拉斯台口岸。
县城距乌鲁木齐195公里,距昌吉234公里,奇台县属昌吉回族自治州管辖,东邻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西连吉木萨尔县,南隔天山与吐鲁番、鄯善两地相望,北接阿勒泰地区的富蕴县、青河县,东北部与蒙古国接壤。
奇台县下辖六镇、九乡,十个社区,388个村民小组。
六镇为奇台镇、老奇台镇、半截沟镇、西地镇、吉布库镇、东湾镇;九乡为古城乡、西北湾乡、碧流河乡、五马场哈萨克民族乡、坎儿孜乡、七户乡、乔仁哈萨克民族乡、三个庄子乡、大泉塔塔尔族乡。
境内还有新疆建设兵团农六师的108团、109团、110团、奇台青年农场、北塔山牧场。
二、上版总规实施评价奇台县曾在1986年、1999年编制过两版总体规划,这两版总体规划在一定时期内对奇台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1、98版《新疆奇台县城总体规划修编(1998-2015)》98版总规是距今最近的一轮总体规划修编。
⑴规划期限及规模规划期限为近期1998—2005年,远期2005——2015年。
2005年县域人口30.11万人,县城人口8.0万人,县城建设用地10平方公里;2015年县域人口44.57万人,县城人口10.2万人,城区建设用地12.1平方公里。
⑵城市性质奇台县城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是以农副产品加工和集散为主的新型城镇。
⑶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县域城镇体系职能分为四个层次,县域中心城镇、片区中心城镇、交通枢纽城镇、一般农牧业集镇。
县域中心城镇——奇台县城片区中心城镇——老奇台镇、半截沟镇、西地镇、东湾镇、吉布库镇交通枢纽镇——大泉塔塔尔族乡、三个庄子乡、108团、109团、110团、奇台青年农场一般农牧集镇——古城乡、七户乡、坎尔孜乡、乔仁乡、五马场乡、北塔山牧场、西北湾乡、碧流河乡⑷城市化水平: 200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27%,2015年达到30%。
昌吉市六工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节选))
昌吉市六工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节选)一、重点项目概念性规划1.绿洲农业博物馆1)规划思路陈列以明确的主题、鲜明的个性、通俗易懂的语言、先进的设计、新颖的手段,展示了中国古代绿洲的农业文明,满足了游客了解悠久绿洲农业历史与现实的渴求,集中体现了中国绿洲农业对世界文明进步与发展的贡献。
设置大量以农业为题材的参与性活动,寓教于乐,让游客充分享受整个参观过程。
2)发展指引绿洲农业博物馆可采用室内、室外两个展区。
陈列内容以绿洲农业科技发展为主线,辅以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突出古代绿洲农业对人类的贡献,揭示近代农业的特点,彰显当代农业的发展与繁荣,全面而深刻地体现了绿洲农业文化和科技的核心价值。
展示内容可分为动植物标本、模型、声像资料、农耕图画、农具、服装、工具、生活用品等,展示形式可采用数字沙盘、蜡像、塑像,生动形象地表现古代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民的劳动场景。
室内展区采用声光电技术和触屏仪器,加入虚拟插秧游戏、健康饮食游戏、农作物分布游戏等。
例如将新疆农作物分布图制成游戏拼盘,让游客在娱乐中轻松地了解新疆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区域和特点。
播放“农历二十四节气”等三幕电影,精心准备织布、脱粒等动手活动,让游客亲身体验动手劳作的乐趣,在游客参观过程中安排小型的知识竞赛,增加游客的参与性。
室外展园是陈列内容的延续,是陈列体系的一部分。
室外展园可分为传统农事观光园和传统农事体验园两部分,以雕塑的艺术形式再现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劳动场面,为观众提供鲜活的绿洲农耕场景,使之亲临其境,充分感受古代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田园诗般的乡村生活。
图农业博物馆意向图3)案例:西藏农耕藏药材博物馆农耕藏药材博物馆位于拉萨市曲水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分为西藏农耕文化展区、藏药材展区和西藏土特产展区。
该博物馆是拉萨净土庄园的一部分,旨在更好地让人们了解西藏的农耕文化和以藏药材为载体的藏医学,同时让人们认识拉萨“无污染、绿色、原生态”的农业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昌吉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昌吉市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昌吉地处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城市产业密集带上,全市土地总面积8215Km2,折合1232.2万亩,其中山区面积501.6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0.7%;平原面积400.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2.5%,沙漠面积330.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6.8%。
昌吉市市区位于乌鲁木齐以西,东距乌市中心35Km,西距石河子市118Km,北距五家渠市28Km,312国道从市区穿过承担了部分城市道路的功能,乌奎高速公路、北疆铁路从城市南缘经过,使得我市成为北疆各地通往乌市的交通要塞。
在2003年修编的《昌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中将我市的城市性质确定为:乌鲁木齐都市圈的副中心、卫星城市;自治区重要的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的生产基地。
昌吉市现状建成区面积为30.4Km2,28万人;规划2010年建成区面积为36.8 Km2,35万人;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42 Km2,45万人的中等城市。
市区整个地形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坡度10.6‰。
城市发展方向:可以概括为东优、西扩、南进、北调。
东优:优化东部区域的用地结构,调整城市入口区域的景观形象;西扩:城市远期发展方向为向西;南进:近期内,城市的发展轴沿世纪大道、北京路向城市南部区域推进;北调:现状城市北部区域为城市旧城区,规划期内需要对用地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
规划构思:四条城市产业发展带城市住宅产业发展带:发展服务全市、全州,吸引部分乌鲁木齐客流,针对不同客户群的不同类别的住宅。
城市教育产业发展带: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以分校的形式吸收乌市高校和科研机构进入。
城市工业产业发展带:主要发展低污染,节水型的制造业,吸纳乌鲁木齐市的中低端产业扩散以及各地希望进入乌市都市圈的相关企业。
城市物流产业发展带:利用地缘、土地和交通优势,发展以仓储业、运输为主体的物流业,争取成为面向天北经济带和第二欧亚大陆桥的物流基地。
六个城市活力中心:旧城商业中心:集中了现状建成区的商业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
新城行政中心:位于城市综合功能片区的西部,安排为城市新的行政商业中心,带动城市功能片区向西拓展。
新城文化中心:位于城市两大功能片区的结合部,围绕绿核,安排城市的文化、体育、娱乐中心,服务整个城市。
新城教育中心:位于城市产业功能片区的西部。
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设置为科技教育园区服务的公共设施。
新城创业中心:位于城市产业功能片区的东部,工业园区管理中心,产业孵化器。
物流中心:结合三工镇和火车站建设服务物流企业的设施。
路网结构:城市路网以312国道市区段、石河子路、吐鲁番路、世纪大道、北京路、中山路“三横三纵”为骨架,结合现状采用不规划的方格网结构,并根据城市功能布局建立两个城市交通环:内环为市区内交通性环路,联系各功能区;外环为公路网,起分流过境车辆入城的作用。
居住用地规划:现状城市居住用地1038公顷,占城市总用地38.85%。
城市住宅建设多以低、多层为主。
在总体规划中,居住区围绕城市中心布局,形成三个新居住区。
居住区一:位于新城北区,以多层高中档住宅为主。
居住区二:位于城市中部,塔城路以北, 312国道市区段以南,北京路以西,世纪大道以东。
居住区三:位于塔城路以南,吐鲁番路以北,中山路以东,北京路以西。
规划居住用地共1248.15公顷。
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市区内现状有工业用地544.1公顷,各类仓储用地150.9公顷;至2020年,城市市区中规划各类工业用地372.96公顷;规划各类仓储用地61.82公顷。
给水工程规划:昌吉市现有水厂一座,由市自来水公司负责运行管理,抽取地下水作为水源;新建中的第二水厂也是以地下水为水源。
远期规划拟建三水厂。
排水工程规划:昌吉市现有污水处理厂两座,第一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为1.5万吨;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为10万吨,目前日处理仅3万吨,该污水处理厂经扩建后污水日处理能力可达到15万吨。
排水管网已覆盖了城市的大部分片区,总长达47.3公里。
远期规划新建污水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第三污水处理厂。
供电工程规划:昌吉市区现有110kv变电站两座,近期新建昌吉北郊110kv变电站,以满足城区经济发展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电信工程规划:昌吉市现话机总数约为10万部,交换机容量为15万门,规划增设六个电信模块局,两个移动通信局,两个有线电视分中心。
供热工程规划:昌吉市现需纳入集中供热范围的建筑面积约883万平方米,全市集中供热率达到70%以上;规划到2020年城市规划集中供热面积3699万平方米,全市集中供热率达到90%以上。
燃气工程规划:现有气门站,规划远期新建一座门站,主管网工作压力设定值0.3Mpa。
现昌吉市天然气为主气源,液化石油气为辅助气源。
城市文化近年来,昌吉市连续荣获“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多项殊荣,因此,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增添城市文化内涵显得尤为迫切。
在推进文化建设过程中,昌吉市重点抓了四项基础工程:一是注重挖掘历史文化;二是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三是繁荣和发展各类文化艺术;四是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清代粮仓位于昌吉市宁边古城东南角,总建筑面积约为650平方米。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清代粮仓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开始为清兵屯积粮草,解放后又为解放军存放军粮,为保卫祖国边疆起到了重要作用。
1987年,清代粮仓作为宁边古城的一部分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但由于该建筑系土木结构,留存的粮仓已基本成为危房,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
2006年和2007年,昌吉市连续两年对清代粮仓进行了落架维修和对粮仓的二期文物本体进行了修缮,同时加快了布展进程。
2007年,昌吉市将清代粮仓和三十里大墩烽火台成功申报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007年,昌吉市抽调专人深入各乡镇、办事处扎实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
将回族饮食文化、哈萨克骨雕、昌吉社火、新疆曲子等8个项目向自治州进行了申报。
目前,已建立市级目录33项。
文化阵地是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昌吉市十分注重文化阵地建设。
2002年,昌吉市建成了总面积为4591平方米的市文化中心,将市文化馆、图书馆、少年宫、文物保护管理所融为一体,解决了昌吉市多年来没有文化活动阵地和办公场所的问题。
回民文化是昌吉市众多民族文化的首要特征,为进一步将回民文化发扬光大,2008年,昌吉市在市人民公园东南方向建设一条占地面积为48.8亩回民风情街。
建成后的回民风情街集观光、游览、购物、美食为一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回族风情。
同时,在今后的几年中,昌吉市还将加快市文体公园、恐龙博物馆、游泳馆、体育馆等一批公共文化重点项目建设。
繁荣和发展文化艺术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昌吉市以重大节日和重要纪念日为主线,形成了多样化的文艺风格。
一是节日文化隆重热烈。
坚持在节庆日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如:每年的迎春文艺晚会、正月十五的社火秧歌大赛、“六一”的少儿文艺演出、“七一”建党节的专场演出、国庆节的书画摄影展等,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
在群众文化普及中,重点突出了民族文化的培育和发展,昌吉市组建了“花儿”艺术团;阿什里乡、庙尔沟乡分别成立了“达尔汗文工团”和“海纳尔业余艺术团”;阿什里乡首创的乡歌《昌吉的拌面拉条子》等享誉疆内外,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二是特色文化有声有色。
自2002年以来,昌吉市每年夏季5月至10月在亚心广场、吉瑞祥时代广场等组织开展“彩色周末”百日广场文化活动。
由最初城区街道办事处和乡镇参与扩大到村组、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广泛参与。
在形式上以歌舞、演唱、小品、戏曲等为主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截止2007年底,全市累计举办广场文化活动749场(次)。
连续五年被自治区评为“百日广场”文化竞赛活动先进市。
三是社区文化蓬勃开展。
以“文体四进社区”为载体,以群众活动为依托,以辖区单位参与为主体,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采。
目前,全市有秦腔、新疆曲子等各类社区文化活动团队达812支,在文体团队的带动下,各社区的文体活动常年开展得红红火火。
目前,昌吉市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廉政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农村文化等,成为各族群众强大的精神支撑。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昌吉市文化市场得到培育和规范有序发展。
目前,全市有文体经营场所1023家,其中网吧119家,棋牌室242家、歌舞娱乐场所78家、电子游戏厅93家、书刊摊点67家、台球厅、保龄球馆等其他场所93家,从业人员达3000余人,年约产值逾5000万元。
形成了以娱乐、音像、互联网服务场所、图书期刊、棋牌室、歌舞厅等多门类的文化体育市场,并由城市向农村辐射,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
2003年以来,昌吉市先后获得“全国服务基层服务农民”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文化建设先进市”等多项荣誉。
目前,清代粮仓现已征集农耕民俗文物大小50余件;市文体公园、恐龙博物馆等重点建设项目已完成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以“观音故里”为主的佛教文化也正在发掘之中。
此外,今后五年,昌吉市还将陆续新建少儿图书馆、新区大型文化广场、新区文化会展中心等一批大型文化场所,不断加大对优秀创作剧目的奖励,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回族花儿与昌吉文明作者:新疆昌吉市文明办主任:马生辉(女,回族)新疆著名花儿歌手、昌吉市政协委员、昌吉市文化馆寇红(女,回族)走进昌吉,你可以随时随地听到“回族花儿”演唱的歌声和韵律,车载音响,人们聚会、婚庆宴席、晨练广场、校园课间……处处都洋溢着“花儿”的情思。
喝一口盖碗茶,难忘呀回回的家,离开了回回家,难忘盖碗茶。
沙枣树上雀娃子叫喳喳,贵客进门忙阿妈。
相互说声赛俩目,请到炕上桌桌摆哈。
红枣桂园散着清香,茶叶枸杞子泡出了花。
冰糖葡萄透着清凉,热气腾腾请你喝吧。
唉嗨哟,朋友啊,热气腾腾请你喝吧。
喝一口盖碗茶,难忘呀回回的家,离开了回回家,难忘盖碗茶。
沙锅里的开水呀哗啦啦,泡透阿妈的盖碗茶。
阿妈的情意溶在茶里,百年风味难忘哈。
红花种子一颗心,淳朴厚道人人夸。
细细品呀慢慢尝,热气腾腾清你喝吧。
唉嗨哟,朋友啊,热气腾腾请你喝吧。
喝一口盖碗茶,难忘呀回回的家,离开了回回家,难忘盖碗茶。
一、什么叫“花儿”?“花儿”的起源及昌吉“花儿”的流传“花儿”之所以被称为“花儿”,是与人们的爱情生活紧密相关。
生活在西北高原的青年男女,他们经常用山歌来作为表达情意的手段,向对方倾诉自己的爱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