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合集下载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市三十八中:冬青雄伟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市三十八中:冬青雄伟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教师积极投入教学改革大潮,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课堂教学效果没有明显提高。

一些教师仍旧喧宾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致使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率低下,三维目标难以落实;还有些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拼体力,拼时间,但结果仍然是投入多,收效低。

针对这些问题,经过两年多的学习、思考,学校把“构建高效课堂”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总目标,课堂教学严格遵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结合学校实际,构建了“四步”“五环”课堂教学模式(“四步”是指:自学—展示—点评—检测;“五环”是指:目标导学—学案促学—讨论展示—评点归纳—检测生成。

)。

本课题的提出符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校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

深入研究此课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首先,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的需要。

其次,本课题的研究促进了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采用备课、讲课、观课、说课、评课和课后反思等形式,对典型的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促进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从而培养了教师的教学研究习惯,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

再次,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培养了我校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二、理论依据:(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农村初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农村初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农村初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一、绪论农村初中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保障学生获得优质教育的重要因素。

由于农村教育的特殊性,要想在农村初中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并不容易。

本文旨在探讨农村初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农村初中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农村初中教学现状1. 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初中的教学设施相对城市初中来说差距较大,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良好的图书馆资源。

2. 师资力量不足。

农村地区的教师整体水平普遍偏低,很多教师缺乏现代教学理念和方法,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3.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由于农村的经济条件、家庭环境等原因,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对课堂教学缺乏积极参与。

农村初中面临着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如何在农村初中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培养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针对农村初中教师整体水平较低的问题,应该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

培养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引导教师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针对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可以尝试创新教学方式,例如开展课堂互动、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课堂上设置有趣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

3.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资源要解决农村初中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可以通过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资源来改善课堂教学环境。

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设备,加强课堂技术应用,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4. 增加课外辅导和实践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可以增加课外辅导和实践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科技创新、艺术体育等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初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研究背景:初中生物教学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关键环节。

然而,当前的课堂教学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学生参与度不高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初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兴趣。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初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并分析其对学生研究效果和兴趣的影响。

通过研究,我们将提供一种可行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初中生生物研究。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将收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资料,包括教师教学安排、学生反馈等。

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观察,收集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兴趣数据。

最后,我们将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主题分析,以得出初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结论。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结果将为初中生物教学提供指导,并对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推广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兴趣,促进科学素养的提升。

预期结果:我们预期通过本研究可以找到初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的最佳模式,并对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兴趣产生积极影响。

我们也期待能够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以改进当前的课堂教学模式。

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资料;2. 进行问卷调查和学生观察,收集数据;3.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主题分析;4. 得出初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结论;5. 提出教学建议。

参考文献:(在此列出参考文献)研究团队:(在此列出研究团队成员)时间计划:本研究计划预计为期六个月,具体时间安排如下:(在此列出具体时间计划)预算:本研究的预算估计如下:(在此列出预算估计)研究限制:本研究存在以下限制:(在此列出研究限制)风险评估:本研究的风险评估如下:(在此列出风险评估)研究伦理:本研究将遵循研究伦理原则,并经过伦理审查委员会的批准。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理念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将核心素养理念与初中语文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查研究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主导性强、学生参与度低、教学内容单一等,难以满足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需求。

有必要进行相关研究,探讨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以期能够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教学参考。

深入研究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有助于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科学发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本研究旨在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探讨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相关问题,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进行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

通过分析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作用,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实践案例分析,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对教学评价与反思,探讨教学改进的途径和方法,为构建更加有效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特点和规律,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最终目的是为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成长。

1.3 研究意义初中语文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而本文旨在从核心素养视角下探讨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

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深入探讨核心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角色和作用,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对有效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研究,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讨篇一: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新一轮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发生了一系列可喜变化,比如,教师比较重视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的课堂互动和参与,改变了传统的“单向灌输”和“填鸭式”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重视听说教学,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普遍提高。

但是,我们也看到,基础教育英语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些教师受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影响,无法突破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还有一些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理解得比较肤浅,走了极端或犯了形式主义错误,严重影响了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进而解释道:“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此标准一出,“任务型教学”的风潮似乎一下子席卷了基础英语教学,一夜间成为了我们基础英语课堂教学的主导方法和模式,甚至作为唯一的方法倍加推崇。

许多人把“任务型教学”看成是英语课堂教学的灵丹妙药,其实连自己都还没弄明白究竟什么是“任务”。

难道“任务型教学”就真那么有效吗?经过几年的实践后,不少英语教师又陷入了迷茫。

一些英语教师的曾经反映:“我教了十几年英语了,突然发现我今天不会教英语了。

”这种反映代表了不少教师的真实想法。

一套好的英语教学方法应当在继承的基础去改进和发展,逐步适应我们英语教学特点。

如果丢掉了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一味地追求创新,甚至求异,结果是丢掉了旧的,新的又没有学好,岂不是很可惜吗?新课标下的英语课程强调的是“学习过程”和“体验参与”,而“任务型教学”只是体现语言学习过程的方法之一。

诚然,“任务型语言教学”有很多优点,比如强调语言的真实运用,突出语言的意义,重视语言实践,突出习得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强调“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等。

小学语文目标驱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目标驱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目标驱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创新,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成为了目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语言是我们的重要交流工具,语文是小学最基本的学科之一,也是孩子们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是引导学生寻找语言之美与涵义的过程,要求老师具有良好的语言素养和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及特点,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当前,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对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缺乏关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课堂教学模式单一,老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效果不佳;三是评价方式和考试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旨在研究小学语文目标驱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高。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整体语言素养和发展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本研究旨在研究小学语文目标驱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本研究意义在于:1. 探究小学语文目标驱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不同的课堂形式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升。

2. 借鉴国内外的教学经验,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和学生特点,提出适宜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

3. 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效率和效果,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探究小学语文目标驱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设计适宜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高,并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相结合的方法:(1)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小学语文教育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为设计教学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

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

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有效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引领有效性的教学实践活动。

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和当前课堂教学现状决定的。

在未来的学习社会中,学校仍将是每个人学习知识的基本阵地,是个性发展的重要渠道,教师将始终起着有效引领作用。

●有效课堂教学的现实意义教师始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是不应该为人们所忽视的。

教师立足于学校实际,以教学引领为切入口,建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努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我们所强调的引领是建立在对学生充分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对教育教学规律性的把握、创造性驾驭、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以引领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有效课堂教学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程度和水平。

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具有科学性、道德性、艺术性,这样教师才能成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引导者、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

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引领的过程,是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是校本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学质量提升的过程。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有效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

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必须关注教师引领的可操作性策略。

我们教师应分别从学情分析、教学预设、提问、学习评价、练习、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等方面进行实践研究,探索出有效课堂可操作性的实践策略。

1、有效课堂教学中运用学情分析的策略学情分析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即着手从“学生的已知、学生的未知、学生的能知、学生的想知、学生怎么知”等方面进行分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设计教学,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有效引领。

立足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

不同年龄段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不同,注意的深度、广度和持久性也不同。

教师要尽量结合学生兴趣开展教学,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空间,增强学习效果,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材料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材料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材料实用标准文案《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教育背景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近年来已成为国外教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只要教育存在,就存在提高质量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的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因此成为一个永恒的课题。

2.现实状况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研究方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目前,国外关于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和宝贵经验,省某些地市及部分县市区已经开始行动,并且有的还有所成就。

加强课堂建设是深化我校素质教育涵发展的必然结果,构建和谐高效特色的课堂也是形成教学风格、彰显名师品质的重要标志。

同时,大家都意识到:只有触及课堂的教育教学改革才是彻底的,才能真正改变教师行为和学校生活,进而改变学生的研究生态;同时,也只有课堂效率的提高才能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前提和保证,才能适应规办学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基于这种认识,我校在前期提高课堂效率调研的基础上,准备进一步以更大的力度、更坚定的信心在全校积极加强对新课改条件下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的构建进行研究,决心从根本上对我校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于是,我校于2011年6月申报了市级课题《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并被市教育局批准立项。

3.研究基础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课堂,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师的生命价值更主要地是体现在课堂上。

新课改实施后,我们的老师转变了教育观念,但教学实践中依然故我,大多数课堂仍然是讲堂,而不是学堂,表现在:教师更多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而不是更多关注学生学的怎样、怎样学?教师教的苦,学生学得累,教学效果不理想,师生关系紧,教师品尝不到教学的快乐、职业的幸福;学生体会不到研究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标签:教育一、研究背景追求教学效率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然而,在当前学校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质量又不高的问题,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之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出,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这种缺乏生命活力的、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研究意义新课程改革起始于课堂,理应回归于课堂,课堂成了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

通过研究可以改变我校现有的缺乏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可以解决我校课堂教学中现有的一些问题,使课堂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而且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土。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面向全体学生。

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促进我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教学观,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进而优化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该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对如何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研究,探索出教师高效教学的方法策略,提炼出适合我校学情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教得精简高效、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以期提升我校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并以课堂教学中师生教与学的行为的研究为突破口,促进我校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研究的主要阶段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2011年6月——2012年6月,共分为四个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组织学习阶段(2011年6月—2011年7月)1、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学生座谈、课堂观察等途径,了解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初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农村初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农村初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初中教育一直受到社会关注,但由于资源不足、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农村初中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与城市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的有效教学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农村初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可以探索适合农村教育特点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农村初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为改善农村初中教育质量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1.2 研究意义农村初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意义在于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农村初中教学环境与城市存在较大差异,学校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家庭背景复杂,这些因素制约了农村初中教学的发展。

因此,研究农村初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对于解决农村教育发展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农村初中是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村孩子的学习成果和未来发展。

通过研究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提高农村初中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农村初中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推动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

另外,研究农村初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为教育改革提供可行性建议和实践路径,有助于培养更多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促进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初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课堂教学现状和理论基础,寻找农村初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进一步通过案例分析具体展示某农村初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情况,探讨其有效性和可行性,最终提出农村初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路径。

通过研究农村初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旨在明确其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为农村初中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成果报告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成果报告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成果报告花垣县道二中学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课题组一、课题提出的背景2012年3月,我们道二中学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州级审批课题“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研究”。

从课题立项到实施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为了真正培养学生的高效课堂学习惯。

有效教学实践中坚持遵循课题研究原则,公开教学研究,用课改理念反思教学。

用课改理念寻找策略,吸引学生自觉、自愿、自主、探究、合作的放法地投入到高效学习中去。

我们对课题任务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各成员深入教学一线积极开展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到目前,已初见成效,现将一年课题研究工作二、课题研究背景与目的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中学文科组教师按新课程的理念,认真实践,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得到了很大的转变。

但在实际的课育事堂实践中,我们发现“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有的教师过于追求教学内容的情景化,教学过程的形式化、情景化,过多教育手段的“媒体化”,教学评价的片面化;我校文科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不少老师将“讲和做”变成“讲课”,甚至取消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等等,这些做法导致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无效,甚至抹杀了学生学习文科的兴趣。

我们深知,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成为我校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高效课堂教学效益将成为我们课题组研究的核心,我们应当重新反思山区农村当前的教育,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聚焦课堂,改革课堂,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真正实施高效课堂有效教学。

基于这种认识和思考,我们确定了“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为我校文科教研组研究课题,并于2012年3月成为州教研室立项课题。

从我组师资队伍情况来看,青年教师占多数,大部分青年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课堂的调控把握、课堂教学的设计、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维持、提升等都还不能较好地掌控。

通过“有效课堂教学”课题的实施研究,能达到帮助我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的目的,能较好地解决“耗时多、负担重、效益低”的课堂教学现状。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实施方案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实施方案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实施方案阳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山西阳泉七中课题负责人付洁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1、课题提出的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

然而,迫于家长择校和校与校之间因抢夺生源而愈演愈烈的恶性不正当竞争带来的压力,面对上级部门三令五申要规范办学的方针政策,以及当前我校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的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疲惫,质量又不高的尴尬现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走课题研究,寻求突破之路,创建适合自己的特色。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无疑成为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之一,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课改理念,真正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身、心等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2、理论意义:本课题将构建适用于各学科,“主体、互动、生成、发展”的高效课堂基本模式以及具有学科特点的各种课型的高效课堂基本模式,解决目前靠拼时间和牺牲师生健康来提高教学成绩的滞后教学现状,初步形成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若干精神的,具有鲜明特色、易操作和推广价值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推动高效教学理论向纵深发展。

3、实际意义:(1)、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

(2)、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保证学生有足够自由发展的空间,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原则和基本内容1、研究目的:(1)、严格执行和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若干精神,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负担;(2)、提高课堂效率,高效低耗,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3)、渗透学习策略,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并不断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农村初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农村初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农村初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一、引言农村初中是农村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和农民子女的教育水平提高。

而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农村初中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

二、背景农村初中教育的特点是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条件差、学生的基础较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佳。

而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建立一套符合农村初中的实际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教学模式1. 知识导入在农村初中的课堂教学中,知识导入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兴趣和好奇心,从而更容易吸收和理解知识。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农村初中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都较低。

教师需要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利用教学视频、教学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愉悦和兴奋。

3. 合作学习在农村初中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因此教师需要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彼此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4. 课堂互动农村初中的学生通常较为害羞,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5. 实践教学农村初中的学生通常较为实践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四、研究成果通过对农村初中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实践,我们不但发现这些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明显的效果,同时也为农村初中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这些有效的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一、研究背景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至关重要。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需要掌握各种复杂的知识和技能。

而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也需要教师采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难取得全班学生的积极参与。

许多学生缺乏兴趣,学习效果不佳。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必须研究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研究内容1. 教学目标设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学科的知识。

对于初中语文而言,教师可以制定具体的目标,如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等。

在制定了这些目标之后,教师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调整和补充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2. 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普遍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这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面临的一个关键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喜好以及不同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图表、演示、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这些方法,教师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其更加自觉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3. 教学方式三、研究方法在研究中,我们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进行数据收集,并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以初中语文教师和学生为例,向这些人群发放问卷并要求填写,收集数据后,通过数据分析和比较,确定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帮助初中语文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研究约束下列目的:1.为初中教师提供有用的指导和建议,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使教学更有成效。

2.为初中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以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3.在教育领域提供更多的研究成果,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实施方案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实施方案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实施方案“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实施方案一、“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问题提出 1、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关注课堂教学有效性,要求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让给学生,让课堂效果好起来。

而我们现在的课堂,仍然是教师表述的课堂,甚至是表演的课堂。

虽然讲的很到位,很清晰,但真正听懂的,只有一半,一半中听了能记住的只有一半,记住一半中能重述的也只有一半。

多讲的弊端:大部分时间被一人充斥,大部分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实践训练,没有进行自我加工,重复加工或深加工,导致学生知识系统没有建构牢固,技能没有形成,致使课堂教学效率越来越差了。

2、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而我们现在的课堂,只能关注少数学生的学习活动,不能使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学生参与课堂的方式仅仅是以听记为主,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

长此以往,使学生养成了“惰思”的怪癖,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不能实现自我发展,使学生丧失了自信心、进取心,求知的火焰也就熄灭了。

这样面向全体的目标越来越远了。

3、在应试导向的课堂里,教师则用统一的教学目标,要求一批学生不断地重复地听讲或练习,并使一些学生长期处于“伪学习状态”,丧失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另一方面又囿于认识水平或兴趣差异,也无法从教师统一的组织的学习活动中真正受益。

4、课堂教学教学法经学生先学而确定的起点,不可能与学生实际完全吻合,至少说不可能与绝大多数学生相吻合,造成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分离现象,导致少慢差费的现象产生,导致教学低效。

5、社会的发展使知识经济已见端倪,但“考试领导教育”这种社会现实使家长愈来愈看重学校的办学质量,愈来愈关注一所学校的升学率。

这样就使我们一方面高举素质教育大旗,洪洪烈烈搞课改,一方面又在升学教育的小径上疲于奔命,如何扎实搞好课改,大面积提高中考升学人数,家长对我们的信任程度越来越重要了。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清醒的意识到我们立足农村基础办学的现实,考虑我们现有的师条件,教学设施条件,如何解决上述矛盾,走一条“素质教育背景下、课改理念前提下的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办学之路,为此,提出“有效课堂”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3篇)

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

本文通过对不同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分析了各种模式的优缺点,旨在为我国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引言课堂教学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能力。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通过对几种典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分析其优缺点,为我国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二、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1.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解,学生听讲,课堂气氛较为沉闷。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优点:(1)教师能够全面掌握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质量。

(2)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缺点:(1)学生主体地位不明显,创新能力受到限制。

(2)课堂气氛沉闷,不利于学生积极参与。

2. 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优点:(1)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缺点:(1)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较高。

(2)教学进度可能受到影响。

3. 情境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优点:(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3)提高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缺点:(1)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要求较高。

(2)教学资源投入较大。

4.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布置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优点:(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缺点:(1)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要求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同时形成准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在新课改的持续普及和深入下,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都发生了重大转变,而我校部分教师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只注重了形式上的学习而忽视了理念上的更新,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所谓创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仅仅新课改的一层外衣。

为了教师让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新课改的精神合拍,用教学行为践行新课程理念并持续地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我校于2009年11月开始实行《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历时3年。

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也是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诸多弊端提出来的。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认为学生是无知的,什么都不懂,一切都靠老师的讲解、灌注。

于是,教师便从主观愿望出发,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仅仅一味的利用课堂向学生生硬、机械的灌注现成的知识,学生仅仅消极的接受。

其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教师指定考试范围,学生死记硬背。

只有教师的积极性,而无学生的积极性。

而新课标也一直强调“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

”由此可见,构建小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是实践《课标》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2、课题界定: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模式能为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的模式化的教学法体系,使教师摆脱了只凭经验和感觉,在实践中从头摸索实行教学的状况,搭起了一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可见,教学模式来源于实践,又是理论的简化形式。

本次研究活动中,我们以课堂为阵地,力求通过持续的学习、大胆的实践和积极的探索,根据不同的教学课型探索出可操作性强的课堂教学模式,缩短教师摸索的历程,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从而促动学生的持续发展水平的形成。

基于此,本课题实验的重点:一是明晰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内涵;二是主要课型的有效课堂教学常见模式。

如新授课、练习课等;三是与之密切相关的教学评价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1.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1)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创设情境表现学习目标学法指导、自主学习交流反馈当堂练习2)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解析①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简洁、易懂,学生已经习得正规知识能派上用场,引起思考,提出问题,容易导向一段发现和活动的过程。

②表现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表现有利于学生能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知道自己要学什么。

学生学有目标,学生的学习指向性更明确,保证了教学的效果。

③学法指导、自主学习。

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

教的目的在于不教,在课堂教学中,授之以准确的方法,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教师在教课过程中结合学习目标,表现不同的学法,指导学生探求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提供学法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

④交流反馈。

教学反馈是影响教学质量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活跃在师生之间重要的媒介,是教师执行教学过程中,把教学系统状态真实情况反映出来,从而对知识信息在传递时发生影响。

教学中的反馈,能够展示学生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避免他们把不明白留在下一节课,教师得到反馈后即时调整教学思路,把学生的不解与疑问在课上即时解决了,更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⑤当堂练习。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知识、使用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必要手段,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练习设计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应该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存有,在练习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上做一些机动,使练习具有层次性,能够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

3)模式的特点①时间的划分:课题组在实验的最初阶段,采用了强制要求,同步推动的方法,对课堂教学是时间做了严格的规定,缩短了教师讲授的时间,增加了当堂练习的时间。

迫使教师要精心设计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指导,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同时又将原本留在课堂外的作业放到了课堂内,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所以我们又把这种模式叫做“30+10”课堂教学模式。

低段中高段教学活动时间25分钟30分钟当堂练习时间15分钟10分钟②遵循的原则:一是有广度。

面向全体,以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准。

二是有难度。

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创设情景,即平常所说的“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三是有效度。

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交互性和教学的个性化、社会化、生活化。

对于教学程序的设计,着重考察“能否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们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材的特点、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重视“层次性”和“生成性”;在教学策略的运用上,注重“合作性”和“开放性”。

老师们在设计教学程序时,尽可能地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组织学生学习时,努力处理好自己的角色地位,重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2.建立课堂教学模式评价体系有效课堂教学核心问题就是课堂教学的效益,他关注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高效、低效还是无效?研究表明,教学行为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比其它两个层面更直接。

有效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教学有无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进步,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鉴于以上认识,我们在研究时从教师行为和学生发展两方面进行评价,这两方面又着重看学生发展。

经过多次研究讨论,课堂教学模式评价体系初步形成。

评价方式: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进行细致的量化测评。

过程评价指听课者对师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量化测评,终结性评价是对课堂的目标达成度的检测。

评价标准:《丰裕中心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当堂检测分析表附1:丰裕中心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学校学科教者时间班级课题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具体内容分值得分小计教师行为(40 分)教学目标(10分)符合课程标准,体现新课程理念 5目标科学、合理,达成度高 5 教学活动(10分)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和谐的学习氛围 5 善于创设情境,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交流5训练量适度,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5 使用发展性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教师素质(5分)教态自然,使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表达准确、精炼 5 板书设计合理、美观,能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5 时间分配(10分)课上各环节的时间分配体现“30+10”,做到精讲多练教学手段(5分)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演示、讲解学生发展(60分)个性情感(15分)注意力集中,能在学习中感受乐趣 2 受到尊重,充满自信,能展现个性、发挥特长 3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数较多,方式多样,时间适度 5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得到鼓励,学生的质疑问难得到鼓励,学习进程张弛有度。

5 自主学习(15分)独立思考,思维活跃 5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5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5 教学效果(30分)基本实现教学目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落到实处5 不同层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有所提高10 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并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10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5总体评价总分等第评课人附2:学生当堂检测分析表教师教学内容检测学生学习目标检测内容目标达成度分析3.课题研究对师生成长的影响经过实践,我们的教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通过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从理念上得到了提升。

通过教师业务基本能力的测试和基本功训练提高了教师的基本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现场会提高了教师们对教学模式的再认识。

具体如下:1)教师的变化①教育观念的变化过去教师总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

但是经过实践,教师具有了教育民主与平等,以学生为本,终身学习,以学生为主体,重创新,重社会实践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我们意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认真研究和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也不能等待观望,放任自流。

要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②教学方式的变化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合理创设情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而且能激起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在情境中学,能给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活力。

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实际出发,以情境展现,给学生提供充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机会,使不同学生获得对知识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进步。

在创设情境中我们注意情境的生活化、故事化、现实性,要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课型来定。

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教育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认识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可见动手操作、合作学习在课堂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对学生来说,动手操作是一种以“动”促“思”、调动学生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中的一个好办法。

在课堂上,我们给学生动手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都非常有益。

课堂教学中我们更多的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在动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

这样既发挥了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开拓。

给学生创造平等参与学习的机会首先,我们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平等的参与学习的机会。

可以“先学后教”、“先做后说”,这是因为这些教学策略的实施,更可能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和有效的学习机会。

其次,我们还创造人人都有自尊、都有安全感的课堂教学氛围,重要的是教师必须学会宽容和善待“后进生”。

因为我们知道:一颗健康、好学、进取的心比什么都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