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史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中国医学史重点

中国医学史重点

中国医学史重点绪论⼀、概念中国医学史:是关于中国医药学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门学科。

第⼀章医药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第⼆节卫⽣保健⼀、居处树上⼭洞南⽅:河姆渡遗址—⼲栏式建筑北⽅:半坡村遗址—半地⽳式建筑地⾯上建筑⼆、⾐着原始⼈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裸⾝⽣活;后来⽓候变冷,将树⽪或者兽⽪覆盖在⾝上,进⼊半裸⾝阶段;⼭顶洞⼈遗址中发现⾻针—⽤兽⽪缝制⾐服新⽯器时期遗址—织机—⿇布⾐服三、⽤⽕ 1.消毒杀菌杀⾍,减少胃肠疾病 2.缩短⼈体消化⾷物过程,提⾼⼈体素质 3.扩⼤⾷物种类。

原始治疗⽅法,熨烫、灸治法四、导引是⼀种医疗保健活动,起源于原始舞蹈五、婚姻形式的演变原始群—乱婚制母系⽒族公社—⾎缘群婚第三节医药知识⼀、药物的起源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针灸法(⼀)、针法 1、起源新⽯器时代 2、砭⽯:古代⼀种经过打制⽽成的锐利的楔形⽯块,是最古⽼的医疗⼯具,主要⽤来刺破痈肿或刺激⾝体的⼀定部位来减轻病痛。

(⼆)、灸法烘⽕取暖热熨灸法三、外治法⽌⾎法按摩法热熨法总结:医药起源于⼈类的社会实践与疾病⽃争的实践第⼆章早期医药经验与中医学术⽅向 (公元前21世纪⾄前476年) 第⼀节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对疾病的认识甲⾻⽂我国发现最早⽂字,殷墟出⼟16万余⽚。

与疾病相关323⽚415辞。

第⼀节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对疾病的认识 1、病名 “疾”+⼈体不同部2、对流⾏病的记载疾年⾬疾降疾(⼆)西周后固定病名出现《⼭海经》记载了38种疾病,其中固定病名的就有23种,如:痈、痹、疟等。

第⼆节药物知识⼀、药物知识的积累河北藁城商代遗址出⼟桃仁、杏仁、郁李仁第⼆节药物知识⼀、药物知识的积累《诗经》——现存最早旁涉药物的书籍收载植物药五⼗余种《⼭海经》——现存最早记载药物功⽤族外群婚(⾛婚)族内群婚载药126种⼤多⼀药治⼀病⼆、酒与汤液的意义(⼀)酒的发明和药⽤条件:天然野果发酵的启⽰⼆、酒与汤液的意义(⼀)酒:“酒为百药之长”——《汉书》1 .最早的兴奋剂和⿇醉剂;2 .作为溶剂,可⽤来加⼯炮制药物;3 .制作药酒。

中国医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医学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砭石:是一种锐利的楔型石块,也是我国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用来切开脓肿和排脓放血。

2.灸法:通过对身体的某一部位进行固定的温热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导引:是一种由舞蹈动作演变而来的一种医疗保健方法,与后来的按摩、推拿及体育疗法等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4.五禽戏:是东汉医家华佗发展古代导引的知识与经验,选择模仿虎、鹿、熊、猴、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特点,使头、身、腰、腹、四肢达到全面的运动锻炼,是现在已知我国较早具有完整套数的医疗保健体操。

5.龋: 甲骨文的记载。

表示牙齿窟窿是因虫蛀而引起的。

6.降疾: 甲骨文中的记载。

表示一次有许多人染病,就象降雨一样。

是我国最早关于传染病、流行病的记载。

7.简帛医书:简为竹简、木简,帛为丝织品。

简帛医书即古人刻写在竹木简或丝织品上的医学书籍。

8.六气致病说: 公元前541年秦医和为晋侯诊疾时用“六气”致病说来解释各种疾病的原因。

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

9.疡医: 周代宫廷医生分工之一,相当于今日之外、伤科医生,主治疮疡、金疮、骨折。

10.疾年: 甲骨文中的记载。

指多疾之年,是我国最早关于传染病、流行病的记载。

11.五毒:《周礼•天官》中的记载,专门用来治疗疮疡的外用腐蚀药,是目前所知我国使用化学药物的最早记载。

12.鬯其酒: 甲骨文中的记载。

是一种色美味香的药酒,既能用于祭祀也可用于医疗,是目前所知关于药酒的最早记载。

13.卜辞: 即甲骨文。

殷墟出土的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大都是占卜之辞,故称卜辞。

14.砭石:是一种锐利的楔型石块,也是我国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用来切开脓肿和排脓放血。

15.医师:《周礼•天官》中的记载,总管医药行政,下设士、府、史、徒等专职人员,还负责对医生的年终考核和各地疫情。

16.雨疾: 甲骨文中的记载。

表示一次有许多人染病,就象降雨一样。

是我国最早关于传染病、流行病的记载。

17.变火:《周礼•天官》记载“变火”,以不同燃料烧燎防疫(或说藉火取暖),表现了预防疾病的思想和目的。

中国医学史参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医学史参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医学史》参考试题一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三舍法2、卜辞3、《经效产宝》4、砭石5、“次注”6、鼠疫7、雨疾8、简帛医书9、轮值制度 10、五禽戏二、填空1、矿物药的发现,大约开始于____社会末期。

2、张元素的代表学术理论为____和____,李杲的代表学术理论为____,王好古的代表学术理论为____.3、《伤寒论》载方____首,《金匮要略》载方____首,两书实收方剂____首。

4、我国现存第一部炮制专著是南朝 ____所撰的《____》。

5、____代始有儒医之称。

6、《黄帝内经》中引用的更古的医书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二十一种。

7、推动人类发展和社会前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对____的认识、使用和掌握。

8、《诸病源候论》中所提及的 ____术、 ____术和 ____清楚地表明我国外科学已进入专科发展的阶段。

三、单项选择1、我国发明了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术是在( )A. 隋代B. 唐代C. 宋代D. 元代E. 明代2、现存最早记载经脉的文献是()A.《内经》 B.《灵枢》 C.《针灸甲乙经》D.《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E.以上都不是3、《脉经》的作者是()A.张机 B.王叔和 C.巢元方 D.陶弘景 E.葛洪4、药物炮制方法最早见于()A.《神农本草经》 B.《伤寒杂病论》 C.《雷公炮炙论》 D.《千金要方》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5、下列哪些不属于《脉经》中所描述的24脉()A.牢脉 B.散脉 C.长脉 D.虚脉 E.短脉6、张从正私淑于下列哪一位医家( )A.张仲景 B.孙思邈 C. 刘守真 D. 马宗素 E. 许叔微7、阴阳的记载始于( )A.《周易》B.《尚书》C.《周礼》D.《吕氏春秋》E.《淮南子》8、最早的麻风隔离病院建在( )A. 唐代B. 宋代C. 秦代D. 明代E. 以上都不是9、中医临证医学在什么时代出现了专科化发展特点( )A. 由晋至唐B. 商周时代C. 宋元时代D. 秦汉时代E. 以上都不是10、最早提出了三因致病说的著作是()A.《内经》 B.《伤寒论》 C.《金匮要略》D.《三因极—病证方论》E.《诸病源候论》四、多项选择1.关于医药起源的问题以下不科学的观点是( )A. 医源于圣人B. 医源于巫C. 医源于实践D. 医源于保健E. 医源于动物本能2、《内经》的基本学术思想是( )A.重视脏腑经络理论 B.运用阴阳五行学说 C.强调整体观念D.重视预防的观点 E.注意情志等精神因素3、我国古代重要的免疫实践是( )A. 利用狂犬脑浆免疫狂犬病B. 人痘接种预防天花C. 从人尿中提取秋石D. 全兔脑制作药物以催生E. 烙脐饼子贴敷防止脐风4、唐代的重要发现发明是( )A. 消渴病人尿甜B. 金针拨障治疗白内障C. 人痘接种预防天花D. 利用狂犬脑浆免疫狂犬病E. 黄疸的尿检验法5、《伤寒杂病沦》的主要内容和贡献是()A. 总结了我国人民三世纪初以前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B. 确立了辨证施治原则C. 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大部分D. 载方375首,用药214种,丰富和发展了方剂学和药物学E. 所用剂型种类之多远远超过了前代五、简答题1、《伤寒杂病论》对方剂学的发展有哪些贡献?2、简述朱丹溪的相火论。

中国医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医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医学史名词解释中国医学史是指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历史。

以下是对一些中国医学史的重要名词的解释。

1.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医学著作,也是对阴阳五行理论进行系统总结和阐述的一部经典。

该书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介绍了许多重要的医学理论和方法。

2.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观念和医学理论,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和五行所构成的。

阴阳包括相互对立但又相互依赖的两个方面,而五行则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它们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

3. 针灸:是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插入针来调节和平衡人体的阴阳和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在中国医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并且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4. 方剂学:指中医药中药方的研究和应用。

方剂是指以中药为主要成分制成的药物组合,方剂学研究方剂的组成、功效、应用范围等。

方剂学的发展对于中药学的研究和中医药的临床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5. 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创作的一本中医临床经典之一,被认为是中医学的基础教材之一。

本书系统总结了许多疾病的症状、治疗方法和方剂,对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6. 医学院:指中国古代的一种医学教育机构。

医学院是专门培养医学人才的学校,为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和学术交流平台。

7. 养生学:指中国古代关于保健养生的学说和方法。

养生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张人们通过调整饮食、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适度锻炼等来保持身心健康。

8. 医药辨证学:是指中医药学中的一种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主要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病因病机的辨析,以确定治疗方案和药物使用。

9. 中药学:是对中药的研究和应用进行系统总结和整理的学科。

中药学包括对中药的来源、性味功效、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对中医药的发展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0. 筋络学:是中医学中关于人体脉络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人体经络的走向、分布和作用。

中国医学史五毒的名词解释

中国医学史五毒的名词解释

中国医学史五毒的名词解释在中国医学史中,五毒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五毒包括龙、虎、蛇、鹿、豹五种动物,它们分别代表了五种不同的疾病或症状。

这些疾病在古代被认为是由于五种毒物引起的,因此被统称为五毒。

龙毒是指与龙有关的疾病,包括了一些不同的病例,如脑卒中、脑溢血等与脑部血管疾病相关的疾病。

在古代,人们相信龙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够控制天气和水流,因此与水有关的疾病也被称为龙毒。

虎毒指的是由于寒冷引起的疾病,如感冒、伤风、咳嗽等。

虎被视为勇猛和强大的动物,人们将这种病状比作被虎咬伤后的体验,因此称之为虎毒。

寒冷天气或受寒食物引起的疾病都可以被归类为虎毒。

蛇毒是由毒蛇咬伤引起的疾病,以及与蛇有关的疾病。

人们早期认为蛇具有剧毒和致命性,因此与蛇有关的疾病也被称为蛇毒。

这些疾病包括蛇咬伤导致的中毒症状,如疼痛、肿胀和局部破坏等。

鹿毒是指由于过度疲劳引起的体力衰竭和营养不良。

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长寿和健康,因此与鹿有关的疾病也被称为鹿毒。

这些疾病包括慢性疲劳综合征、神经衰弱等,其症状主要体现在精神疲劳、体力衰竭和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上。

豹毒是指由暴食、饮食不当或消化不良引起的疾病,如胃炎、消化不良等。

豹被视为敏捷和运动能力强的动物,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象征着胃的消化能力强大,因此与胃相关的疾病也被称为豹毒。

五毒的概念在中国医学史中追溯至古代,它是一种用来归类和解释病症的方法。

以五毒作为分类标准,使人们更易于理解不同病症的特点和表现,从而为治疗和预防疾病提供了指导。

尽管现代医学已经取代了这种传统分类方法,但五毒依然是研究中国医学史的重要内容之一。

除了五毒,中国医学史还有许多其他标志性的概念和实践,如四气、阴阳、经络等。

这些概念和实践构成了中国古代医学的基础,并为后续的医学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了解这些概念和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医学的特点和独特性,并从中汲取经验和启示。

总而言之,五毒是中国医学史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代表着五种不同的疾病或症状。

中国医学史_参考试题八_及答案

中国医学史_参考试题八_及答案

中国医学史参考试题八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医师2、大方脉3、麻沸散4、伊尹5、广惠司6、南丁格尔奖7、太医局8、陈藏器9、温病10、涪翁1、医师:《周礼?天官》中的记载,总管医药行政,下设士、府、史、徒等专职人员,还负责对医生的年终考核和各地疫情。

2、大方脉:为北宋官方卫生机构医学分科之一,是专治成人疾病的,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内科。

3、麻沸散:为东汉名医华佗创制的中药全身麻醉剂,对后世影响颇大,历代的中药麻醉,都是在他的启发下发展起来的,惜已失传。

4、伊尹: 是商代宫廷里的一个厨师,善于烹调,相传他根据烹调经验创制了汤剂。

5、广惠司:是元代的医疗机构,多修制御用的回回药物,后在其下属专设有回回药物院。

6、南丁格尔奖:为纪念国际护理学先驱南丁格尔而设立的世界最高护士奖。

7、太医局:为北宋设立的专门教育机构,曾将著名的“三舍法”推广到医学教育中。

8、陈藏器:唐代医家,著有《本草拾遗》10卷,他所创的“十剂”分类,丰富了方剂学的基本法则。

9、温病:是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包括传染性与非传染性两类,而主要是前者。

10、涪翁:是东汉时期活动于四川涪水附近的民间医学家,在针灸学和诊断学方面很有造诣,著有《针经》、《诊脉法》传于世,早佚,其再传弟子郭玉是东汉和帝时太医丞。

二、填空1、早在1700多年前,华佗就创制并应用了中药全身麻醉剂____,施行了腹部手术。

3、张元素的代表学术理论为____和____,李杲的代表学术理论为____,4、宋代董汲所撰《____》是一部较全面的脚气病专著。

4、西周时期专门用来治疗疮疡的外用腐蚀药称为____。

5、河间学派是____形成的先导。

6、《外台秘要》作者代____,书中首次记载了用____法鉴别诊断黄疸病的轻、进退。

7、南朝陶弘景所撰《____》是继《____》之后我国药物学的又一次总结。

8、《本草发挥》的作者____。

9、王清任的代表著作是____。

10、唐代医家孙思邈被后世誉为____,其代表著作为《____》和《____》。

中国医学史整理

中国医学史整理

中国医学史整理绪论1、中国医学史是关于中国医学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中医学的发展过程包括:原始医药经验积累,中医学术体系形成,实用经验扩发展,学术理论总结探索,中医学鼎盛与创新,中西医学交汇撞击。

3、中医学的学术特点:中医学的观念系统:整体观念,“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临床实用的实践观念,直觉感悟的思维观念,人与物互通的人伦观念,重视传统的法古观念。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理论畴的非实证性,物质功能超越实证结构,生理与病理合一不分,病因必须依证候确定,对现象的整体性说明,说明问题的哲学方式。

中医学的技术系统:中医学的技术形态表现为经验性突出,中医学的技术具有个性化特点,中医各项技术之间具有游离性,中医技术操作具有非标准性,中医技术具有通用性特点。

第一章医药的起源1、原始社会是中医学的起源时期。

2、热熨法、灸法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原始人类对于火的使用。

3、《非子》载:“上古之世……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4、从巢居发展而来的“干栏”式建筑,下层养家畜,上层居住人,能防潮防水,防兽防敌。

5、《子》载,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识水泉之甘苦……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是医方兴焉”。

6、动物药知识的积累是通过人类的狩猎、渔业活动而逐渐认识的。

7、随着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入,人们首先从食物中发现了具有治疗作用的植物药和动物药。

8、矿物药的发现,大约开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9、文献记载及考古研究表明,针灸术起源于石器时代。

10、专家推测认为,某些疾病是因为某种鬼神或灵魂进入了人类的头部或身体,从而产生的治疗行为是原始钻颅术。

11、居处:野居→巢居→穴居→屋居。

衣着:裸身生活→以皮盖体→简单编制→原始纺织缝纫。

婚配:原始群婚→血缘婚→族外群婚→对偶婚姻。

第二章早期医药经验与中医学术方向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药物知识的书籍之一。

2、酒能够增加药物的治疗效果,《汉书·食货志》称其为百药之长。

中国医学史知识点

中国医学史知识点

中国医学史知识点中国医学史是指追溯中国古代的医学发展历程。

它包括了从远古时期的原始医学、先秦时期的传统医学、汉唐时期的经典医学、宋明清时期的书院医学到近现代的西医影响下的转型等阶段。

以下是中国医学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原始医学时期:原始人类根据经验积累了一些医疗知识,采用草药、动物器官等进行治疗。

在考古发现中,出土了一些古代医疗工具,如石针、骨针等。

2.先秦时期的传统医学:这一时期医学已经开始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主要代表有黄帝内经和难经。

其中《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包含了阴阳五行和经络学说等理论。

3.汉唐时期的经典医学:这一时期医学发展迅速,包括《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著作的产生。

这些经典对中医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后世医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4.宋明清时期的书院医学:这一时期医学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医学知识开始系统化。

在学术上,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医学著作,如《大学士医官论》、《本草纲目》等。

5.西医影响下的转型时期: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医学发生了重大变化。

西医的解剖学和病因学等理论开始影响中国医学的发展,推动了现代医学在中国的兴起。

除了上述知识点,中国医学史还涉及到许多其他方面,如针灸、推拿、脉诊等独特的诊治技术,中药学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医学教育的演进等。

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医学家和学派,如张仲景、于谦、杨继洲等,对中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总的来说,中国医学史是一个非常庞大而且复杂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内容与领域。

这些知识点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医学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对现代医学的启示和借鉴。

中医医史类概念术语65个解读

中医医史类概念术语65个解读

中医医史类概念术语65个解读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而且在我们的医疗或日常养生中广泛使用。

本文提供中医医史类概念术语65个解读,以供大家参考理解。

丛书大方脉大夫大医带下医东医法医方书风科妇人汉医和缓汇讲疾医金元四大家金镞经方派郎中类书炼丹术良工铃医(走方医)名、字、甫岐黄清代九科全书人痘接种法伤寒派上工十三科时方派食医世医兽响书目四大家宋九科太平惠民和剂局太医太医令太医署唐代四科温病派巫医五禽戏下工小方脉(少小)校正医书局学、撰、辑疡医医案医工医话医经医林医论御医针灸铜人中工祝由道医俗医杏林验方偏方丛书是把各种单独着作汇集在一起刻印的一类书籍。

医书中最早汇刻丛书的是元.杜思敬的《济生拔萃》(公元1315年),包括金元医家的着作十九种。

凡一家或把师徒等所着医书合刻,称为“一家丛书”,如《张氏医通》(公元1695年),包括清.张璐、张登、张倬等三人的着作。

至于宋.董汲的董汲医学论着三种,包括《脚气治法总要》,《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旅舍备要方》等(公元1093年),则系个人的医学丛书。

明、清以后,丛书逐渐增多,其中保存了历代的许多珍贵医书。

大方脉我国古代分科的一种,是专门治疗成年人的疾病的,相当于现在的内科。

大夫清以前太医院长官的职位相当于大夫,因此,太医院五品以上的医官都称大夫。

北方人习惯称医生为大夫并沿用到现在。

见洪迈《容斋三笔》。

大医对道德品质和医疗技术都好的医生的尊称。

带下医最早见《史记.扁鹊列传》。

带下指腰带以下或带脉以下的部位。

妇女多“带下”病,所以古代称专门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医生为带下医。

东医韩国、越南等国对中医的称谓。

远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医学与韩国和越南等国家的医学已互相交流,公元十七世纪初,韩国出版的医学巨着名为《东医宝鉴》,韩国设有专门研究机构:东医研究所。

越南设立东医研究院,并出版有《东医杂志》。

法医《礼记.月令》中有“瞻伤”,“视折”.“审断”等,是古代法庭检验伤死案件的简单记载。

中国医学史大纲

中国医学史大纲

中国医学史大纲摘要:1.中国医学史概述2.中国医学史的发展阶段3.中国医学史的主要成就4.中国医学史的影响与贡献正文:【中国医学史概述】中国医学史是指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历程,其起源悠久,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国医学史是研究中国传统医学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学科,它涵盖了从远古时代到现代的中国医学发展全过程。

【中国医学史的发展阶段】中国医学史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远古时期: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已经有了最初的医学活动。

当时的医学主要以巫术、信仰和经验为主,对人体的生理结构和疾病的认识非常有限。

2.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中国医学史的重要阶段,此时期出现了《黄帝内经》等重要的医学典籍。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理论著作,它奠定了中国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汉代时期:汉代是中国医学史的又一重要阶段,此时期出现了《伤寒杂病论》等重要的医学著作。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提出了辨证论治的方法,对中国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医学史的鼎盛时期,此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医学著作,如《千金翼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

这些著作不仅丰富了中国医学的理论体系,也推动了中国医学的实践发展。

5.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医学史的又一重要阶段,此时期出现了《本草纲目》等重要的医学著作。

《本草纲目》是中国医学史上的巨著,它对中国医学的药物学、方剂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医学史的主要成就】中国医学史的主要成就包括:1.理论体系:中国医学史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辨证论治方法等。

2.药物学:中国医学史发展出了丰富的药物学知识,包括药物的性味、功效、用法等。

3.方剂学:中国医学史形成了独特的方剂学理论,包括方剂的组成、用法、功效等。

4.临床医学:中国医学史在临床医学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领域。

中国医学史

中国医学史

中国医学史·重点(供中医,中药,针灸等专业用)导论中国医学史,是关于中国医药学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医学史的任务: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明医学的实践和理论;反对历史唯心主义。

医学史的作用:①认识现实②预见未来③进行教育1、医药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历史背景:在北京周口店、陕西蓝田及云南元谋等地,相继发现有猿人遗址。

其中1965年在云南省元谋县出土的猿人牙齿化石,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原始人类,距今已有170万年。

原始人唯有“聚生群处”以谋生。

古人类学家将远古人类化石,分为猿人、古人、新人三个阶段。

1·1 卫生保健衣、食、住、行、保健,是最基本的卫生保健活动。

1·1·1居处“有巢氏”时代,山顶洞人,距今18000年。

河姆渡遗址:干栏式房屋半坡村遗址:半地穴式房屋1·1·2 衣着原始人起初赤身裸体生活,后以兽皮或树皮覆盖身体以御寒,渐渐地又将经过编制的羽毛,树叶,茅草等披在身上。

“衣其羽衣”。

考古发掘了骨针、骨椎,反映了人们已能用兽皮之类缝制衣服。

这是人类卫生保健的又一进步。

它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更大大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界季节,气候变化的能力。

1·1·3 用火火的使用和发明的意义:推动了人们从生食走向熟食,扩大了食物的来源和种类,对食物进行消毒灭菌,使人类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促进营养吸收,加速人脑发育,推动智力发展。

火的发明有解放人类的意义。

1·1·4 导引(行)导引是一种医疗、保健方法。

最初系由舞蹈动作中化裁出来。

它与后世之按摩、推拿及体育疗法等,都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导引的出现,为医疗、护理和卫生保健增添了新的更为积极的内容。

1·1·5 婚姻原始群早期阶段:乱婚制母系氏族公社:血缘群婚父系氏族公社:对偶婚,单偶婚以上表现在婚姻形态上的演变和进步,同样是原始社会人类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医学史学:各章节重点整理

中国医学史学:各章节重点整理

导引一、中国医学史概念中国医学史是一门关于中国医药学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中医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二、中医学的历史成就1.周代至三国①在周代出现医学分科《周礼·天官》中有疾医、疡医、食医、兽医的医事分工②春秋战国时期最早提出药物麻醉③秦简记载有“疠迁所”,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麻风隔离病院④秦“封诊式”是法医检验鉴定的标准格式⑤战国《五十二病方》中用水银制剂治疗癣疥等外科病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对三联律脉搏的认识,也是世界最早的;手术治疗痔瘘病,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记载⑥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是世界上最早的医疗体操图;帛书《胎产书》是世界上最早的妇产科著作⑦《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记载用腹腔穿刺放腹水,也是世界最早记载⑧《治百病方》中“五毒之药”为化学腐蚀药,这是化学制药的最早记载⑨三国时华佗发明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全身麻醉药2.晋代至唐代①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用器械做药物灌肠疗法;记载了天花病、脚气病、恙虫病和疥虫以及食道异物治疗;以毒攻毒:提出用狂犬脑浆敷贴伤口以免疫狂犬病②南北朝《僧深集方》中“五瘿丸”用鹿的甲状腺治疗甲状腺肿大,是最早的脏器疗法的记载③隋朝《诸病源候论》鉴别天花和麻疹;记载了肠吻合术、漆过敏症、血管结扎止血等④唐开创世界最早的大型医学专科学校—太医署;颁布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新修本草》⑤唐《外台秘要》记述了消渴病人尿甜、黄疸病的尿检验、金针拨障治疗白内障3.宋代至元代①宋开办世界上最早的药局管理药事,包括和剂局、药材所、卖药所、惠民局;成立世界最早的国家卫生出版机构—“校正医书局”;发明最早的医学教育模型—针灸铜人;产生最早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秋石”的提炼②元代在骨伤科和外科方面发明了脊椎骨折的“悬吊复位法”和“缝合曲针”4.明代至清代:明代发明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术”第一章医药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1、多种医药起源论:医源于圣人、医源于巫、医源于动物本能、医食同源2、医学产生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

中国医学史话

中国医学史话

中国医学史话摘要:1.中国医学史简介2.中国医学的重要发展阶段3.中国医学的主要成就4.中国医学对世界的影响正文:【中国医学史简介】中国医学史是指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历程,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中国医学的发展深受中国古代哲学、文化和宗教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中国医学的重要发展阶段】中国医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1.古代医学: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医学理论和实践。

这一时期的医学主要以《黄帝内经》为代表,奠定了中国医学的基础。

2.汉代医学:汉代是中国医学的重要发展时期,许多重要的医学著作都在这一时期问世,如《难经》、《伤寒杂病论》等。

同时,汉代还设立了太医监,使医学成为了官方认可的学科。

3.唐宋时期:唐宋时期,中国医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如《新修本草》的编纂、麻沸散的发明等。

此外,唐宋时期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医学家,如孙思邈、扁鹊等。

4.明清时期:明清时期,中国医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如温病学的发展、针灸学的成熟等。

同时,这一时期还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医学著作,如《景岳全书》、《本草纲目》等。

【中国医学的主要成就】中国医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主要包括:1.理论体系:中国医学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如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等。

2.诊断方法:中国医学发展了一套独特的诊断方法,如望、闻、问、切四诊法。

3.治疗手段:中国医学拥有丰富的治疗手段,如中药、针灸、推拿、拔罐等。

4.药物学:中国医学在药物学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本草纲目》、《新修本草》等药物学著作。

【中国医学对世界的影响】中国医学对世界的影响深远,特别是在东亚地区,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国,都受到了中国医学的深刻影响。

中国医学史整理详解

中国医学史整理详解

中国医学史整理绪论1、中国医学史是关于中国医学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中医学的发展过程包括:原始医药经验积累,中医学术体系形成,实用经验扩张发展,学术理论总结探索,中医学鼎盛与创新,中西医学交汇撞击。

3、中医学的学术特点:中医学的观念系统:整体观念,“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临床实用的实践观念,直觉感悟的思维观念,人与物互通的人伦观念,重视传统的法古观念。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理论范畴的非实证性,物质功能超越实证结构,生理与病理合一不分,病因必须依证候确定,对现象的整体性说明,说明问题的哲学方式。

中医学的技术系统:中医学的技术形态表现为经验性突出,中医学的技术具有个性化特点,中医各项技术之间具有游离性,中医技术操作具有非标准性,中医技术具有通用性特点。

第一章医药的起源1、原始社会是中医学的起源时期。

2、热熨法、灸法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原始人类对于火的使用。

3、《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4、从巢居发展而来的“干栏”式建筑,下层养家畜,上层居住人,能防潮防水,防兽防敌。

5、《淮南子》载,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识水泉之甘苦……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是医方兴焉”。

6、动物药知识的积累是通过人类的狩猎、渔业活动而逐渐认识的。

7、随着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入,人们首先从食物中发现了具有治疗作用的植物药和动物药。

8、矿物药的发现,大约开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9、文献记载及考古研究表明,针灸术起源于石器时代。

10、专家推测认为,某些疾病是因为某种鬼神或灵魂进入了人类的头部或身体,从而产生的治疗行为是原始钻颅术。

11、居处:野居→巢居→穴居→屋居。

衣着:裸身生活→以皮盖体→简单编制→原始纺织缝纫。

婚配:原始群婚→血缘内婚→族外群婚→对偶婚姻。

第二章早期医药经验与中医学术方向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药物知识的书籍之一。

2、酒能够增加药物的治疗效果,《汉书·食货志》称其为百药之长。

中国医学史大纲

中国医学史大纲

中国医学史大纲【原创实用版】目录1.中国医学史概述2.中国医学史的主要阶段3.中国医学史的重要成就4.中国医学史的影响与启示正文【中国医学史概述】中国医学史是对中国医学发展历程的研究,涵盖了从远古时代到现代的医学发展。

中国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发展受到了多种文化的影响,包括道教、佛教等。

中国医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形成,其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在世界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医学史的主要阶段】中国医学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阶段:1.远古时期: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和治疗方法。

2.先秦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医学开始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如《黄帝内经》等。

3.汉代:汉代是中国医学史的重要时期,许多重要的医学著作都在这一时期出现,如《伤寒杂病论》等。

4.唐宋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医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药物学和外科学。

5.明清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医学开始受到西方医学的影响,但仍然保持了自身的特色。

6.现代: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中国医学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也开始接受和融入西方医学。

【中国医学史的重要成就】中国医学史的重要成就包括:1.理论体系的建立:《黄帝内经》等著作的问世,奠定了中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2.药物学的发展:《神农本草经》等药物学的著作,对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外科学的发展:如华佗的外科手术,是中国医学史的重要成就。

4.针灸学的发展:针灸学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中国医学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医学史的影响与启示】中国医学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世界医学史的贡献,特别是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医学史重点前四章

医学史重点前四章

医学史重点前四章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绪论源、形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一、中医学的发展过程1.学术体系形成时期(远古到春秋。

标志:四大经典的成书);2.临证经验积累和发展时期(晋唐时期);3.理论总结与探索时期(宋元时期);4.体系成熟与创新时期(明清时期);5.中西医交汇撞击时期(近代)。

二、中医学的历史成就1.周代至三国①在周代出现医学分科,《周礼·天官》中有疾医、疡医、食医、兽医的医事分工②春秋战国时期最早提出药物麻醉③秦简记载有“疠迁所”,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麻风隔离病院④秦“封诊式”是法医检验鉴定的标准格式⑤战国《五十二病方》中用水银制剂治疗癣疥等外科病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对三联律脉搏的认识,也是世界最早的;手术治疗痔瘘病,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记载⑥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是世界上最早的医疗体操图;帛书《胎产书》是世界上最早的妇产科着作⑦《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记载用腹腔穿刺放腹水,也是世界最早记载⑧《治百病方》中“五毒之药”为化学腐蚀药,这是化学制药的最早记载⑨三国时华佗发明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全身麻醉药2.晋代至唐代①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用器械做药物灌肠疗法;记载了天花病、脚气病、恙虫病和疥虫以及食道异物治疗;以毒攻毒:提出用狂犬脑浆敷贴伤口以免疫狂犬病②南北朝《僧深集方》中“五瘿丸”用鹿的甲状腺治疗甲状腺肿大,是最早的脏器疗法的记载③隋朝《诸病源候论》鉴别天花和麻疹;记载了肠吻合术、漆过敏症、血管结扎止血等④唐开创世界最早的大型医学专科学校—太医署;颁布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新修本草》⑤唐《外台秘要》记述了消渴病人尿甜、黄疸病的尿检验、金针拨障治疗白内障3.宋代至元代①宋开办世界上最早的药局管理药事,包括和剂局、药材所、卖药所、惠民局;成立世界最早的国家卫生出版机构—“校正医书局”;发明最早的医学教育模型—针灸铜人;产生最早法医学着作《洗冤集录》;“秋石”的提炼②元代在骨伤科和外科方面发明了脊椎骨折的“悬吊复位法”和“缝合曲针”4.明代至清代:明代发明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术”第一章医药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一、早期人类最基本的卫生保健活动包括:居住、衣着、食物和用火、导引、婚配(火的使用在人类卫生保健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二、与医学起源关系密切的是:原始农业(神农);原始畜牧业(伏羲)三、针灸术起始定在新石器时期,古老的医疗工具,后世金属刀针的前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砭石:是一种锐利的楔型石块,也是我国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用来切开脓肿和排脓放血。

2.灸法:通过对身体的某一部位进行固定的温热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导引:是一种由舞蹈动作演变而来的一种医疗保健方法,与后来的按摩、推拿及体育疗法等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4.五禽戏:是东汉医家华佗发展古代导引的知识与经验,选择模仿虎、鹿、熊、猴、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特点,使头、身、腰、腹、四肢达到全面的运动锻炼,是现在已知我国较早具有完整套数的医疗保健体操。

5.龋: 甲骨文的记载。

表示牙齿窟窿是因虫蛀而引起的。

6.降疾: 甲骨文中的记载。

表示一次有许多人染病,就象降雨一样。

是我国最早关于传染病、流行病的记载。

7.简帛医书:简为竹简、木简,帛为丝织品。

简帛医书即古人刻写在竹木简或丝织品上的医学书籍。

8.六气致病说: 公元前541年秦医和为晋侯诊疾时用“六气”致病说来解释各种疾病的原因。

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

9.疡医: 周代宫廷医生分工之一,相当于今日之外、伤科医生,主治疮疡、金疮、骨折。

10.疾年: 甲骨文中的记载。

指多疾之年,是我国最早关于传染病、流行病的记载。

11.五毒:《周礼•天官》中的记载,专门用来治疗疮疡的外用腐蚀药,是目前所知我国使用化学药物的最早记载。

12.鬯其酒: 甲骨文中的记载。

是一种色美味香的药酒,既能用于祭祀也可用于医疗,是目前所知关于药酒的最早记载。

13.卜辞: 即甲骨文。

殷墟出土的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大都是占卜之辞,故称卜辞。

14.砭石:是一种锐利的楔型石块,也是我国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用来切开脓肿和排脓放血。

15.医师:《周礼•天官》中的记载,总管医药行政,下设士、府、史、徒等专职人员,还负责对医生的年终考核和各地疫情。

16.雨疾: 甲骨文中的记载。

表示一次有许多人染病,就象降雨一样。

是我国最早关于传染病、流行病的记载。

17.变火:《周礼•天官》记载“变火”,以不同燃料烧燎防疫(或说藉火取暖),表现了预防疾病的思想和目的。

18.疾医: 周代宫廷医生分工之一,相当于今日之内科医生,不仅为王室服务,也“掌养万民之疾病”
19.伊尹: 是商代宫廷里的一个厨师,善于烹调,相传他根据烹调经验创制了汤剂。

20.食医: 周代宫廷医生分工之一,相当于今日之营养医生,负责掌管帝王膳食的营养卫生。

21.《治百病方》:1972年11月,在甘肃武威县出土的一批木质简牍,是东汉早期的临床医学专书。

有医药简牍92枚,其中木简78枚,木牍14枚。

保存了较完整的医方30余首,方中涉及药物约100味。

所论涉及内、外、妇、五官各科。

该书具有以下特点:其一,体现了辨证论治思想。

其二,药物学、方剂学均达到相当的水平。

初名《武威汉代医简》,但因简中有“治百病方”的字样,遂改名为《治百病方》。

22.涪翁:是东汉时期活动于四川涪水附近的民间医学家,在针灸学和诊断学方面很有造诣,著有《针经》、《诊脉法》传于世,早佚,其再传弟子郭玉是东汉和帝时太医丞。

23.麻沸散:为东汉名医华佗创制的中药全身麻醉剂,对后世影响颇大,历代的中药麻醉,都是在他的启发下发展起来的,惜已失传。

寸口脉法:是王叔和取《难经》诊脉“独取寸口”之说,并将寸口分为寸、关、尺三部脉位,分别左右配属脏腑,使切脉部位和脉应脏腑逐步统一化、规范化。

24.蛊: 甲骨文的记载。

象征腹中之寄生虫,是将虫与人体相联系的最早记载。

25.医案:即西汉淳于意所述25个患者的姓名、性别、职业、里居、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情况,载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是我国现存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医案。

26.太医署:唐代设立的太医署,既是医学教育机构,也是医疗单位,作为医学教育机构在世界医学史上是最早的。

27.鬼注、尸注:相当于肺结核一类的病,葛洪在《肘后方》中除记述其低热、慢性消耗性症状以外,还明确指出了它“乃至灭门”的传染性。

28.次注:唐代王冰对《素问》所作的注释,因继全元起之后,故称“次注”。

29.《经效产宝》:唐末医家昝殷撰,是现存最早的妇科专著。

30.陈藏器:唐代医家,著有《本草拾遗》10卷,他所创的“十剂”分类,丰富了方剂学的基本法则。

31.《诸病源候论》:公元610年巢元方等人所撰的病因征候学专著,书中论述了1739种病候的病源和证状,其中有许多描述达到较高水平。

.32.鲍姑:能医善灸,是晋代名医葛洪的妻子,为有史记载的我国第一名女灸家。

33.沙虱:葛洪《肘后方》中记述其生活形态、发病情况、临床特征等,与恙虫病相符合,是世界上对该病的最早记载。

34.陶弘景:齐梁间医家,著有《本草经集注》等医学著作。

35.寸口脉法:是王叔和取《难经》诊脉“独取寸口”之说,并将寸口分为寸、关、尺三部脉位,分别左右配属脏腑,使切脉部位和脉应脏腑逐步统一化、规范化。

36.尚药局:是宋代设立的最高药政机关。

37.翰林医官院:由宋代建立,后改称医官局。

主要掌管医之政令和医疗事务,负责对军旅、官衙、学校派出医官以及整理民间医药事宜。

38.《存真图》:为北宋末年杨介据泗洲处死犯人的尸体解剖整理而成,记载了人体内脏和十二经脉图,原图著已佚,后世
部分针灸书籍中引用了该书内容。

39.郭守敬:是元代卓越的天文学家,研制了十余种天文仪器,在北京建立了天文台,又是我国地理学上用海拔测量地形的第一人。

40.三舍法:为北宋时王安石变法所创,用于教育改革,也推广到医学教育中,即将学生分为上舍、内舍、外舍,按考试成绩决定升黜。

41.校正医书局:于1057年设立,集中了一批当时著名的医学家和学者,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搜集、整理、考证、校勘,对医学的发展和医籍传播有重要贡献。

42.大方脉:为北宋官方卫生机构医学分科之一,是专治成人疾病的,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内科。

43.安济坊:是宋代政府设置的供民间贫困有病者疗养的机构。

44.沈括:是宋代著名科学家,发现了地磁偏角,所著《梦溪笔谈》一书,全面反映了自然科学于社会科学的多方面科学成就。

45.《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初称《和剂局方》,由斐宗元、陈师文等编撰,作为官药局制剂规范,后经增补校订,改名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是世界最早的国家药局方之一。

46.广惠司:是元代的医疗机构,多修制御用的回回药物,后在其下属专设有回回药物院。

轮值制度:为宋代官药局制订的制度之一,保证昼夜供药,如因失职影响急证病家购药者,“杖一百科罪”。

47.太医局:为北宋设立的专门教育机构,曾将著名的“三舍法”推广到医学教育中。

48.南丁格尔奖:为纪念国际护理学先驱南丁格尔而设立的世界最高护士奖。

49.鼠疫:鼠疫(Pestis),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鼠疫临床分腺型、肺型和二者继发的败血症型,潜伏期2-3天。

历史上记载的世界范围内大的流行有三次,公元6世纪、14世纪和18世纪。

我国近代也曾发生三次大的流行,1910、1920、1945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