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的力量和生理机制

合集下载

肌肉与运动的生理学机制

肌肉与运动的生理学机制

肌肉与运动的生理学机制运动和锻炼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而肌肉在我们的身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肌肉与运动的生理学机制,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运动及其对身体的影响。

一、肌肉结构与类型肌肉是由肌纤维组成的,这些肌纤维被称为肌原纤维。

肌原纤维由蛋白质基质组成,其中包括肌红蛋白和肌球蛋白等重要的结构蛋白。

肌肉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骨骼肌是我们常见的肌肉类型,它通过与骨骼相连,使我们能够进行主动运动。

平滑肌主要存在于内脏器官和血管中,控制内脏器官的收缩和扩张。

心肌则是构成心脏的肌肉组织,能够自律地收缩和放松,从而实现心脏的泵血功能。

二、肌肉收缩的机制肌肉收缩是指肌纤维中肌球蛋白与肌红蛋白间的相互作用。

当神经冲动到达肌肉时,肌动蛋白便会与肌纤维中的肌球蛋白结合,在ATP (三磷酸腺苷)的作用下,发生肌肉收缩。

肌肉收缩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重力型收缩和刺激型收缩。

重力型收缩指的是重力作用下的肌肉收缩,如举重训练时的肌肉收缩。

刺激型收缩则是由于神经冲动引起的肌肉收缩,如普通的运动和活动。

三、肌肉与运动的相互关系肌肉与运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运动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同时也能够促进肌肉的生长和发育。

通过运动,我们可以改善肌肉的供血和氧气输送,从而提高肌肉的功能。

运动还能够促进肌肉代谢的加速,使体内多余的脂肪得到消耗,从而帮助我们减肥和塑造身材。

此外,运动还可以提高肌肉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减少肌肉受伤的风险。

四、肌肉适应运动的生理学机制当我们进行长时间的运动时,肌肉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学适应。

首先,肌肉会通过合成更多的肌原纤维蛋白来增加其力量和大小。

这个过程被称为肌肉增生。

其次,运动还能够增加血管的数量和供血能力,使肌肉能够获得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运动还能够提高肌肉的线粒体密度,从而增加肌肉的耐力。

此外,运动还能够改善神经-肌肉系统的协调性,使肌肉的收缩更加协调和有效。

这些适应性变化使得我们的肌肉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运动和活动。

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的生理机制

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的生理机制

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的生理机制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是运动中常常提到的两个概念。

无论是力量运动还是耐力运动,都需要依赖肌肉的表现。

然而,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是由不同的生理机制所决定的。

本文将介绍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的生理机制,并探讨它们在运动中的作用和训练方法。

一、肌肉力量的生理机制肌肉力量是指肌肉在短时间内产生最大力量的能力。

肌肉力量的主要生理机制是基于肌肉纤维的收缩原理。

人体的肌肉组织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快速肌纤维(白色肌纤维)和慢速肌纤维(红色肌纤维)。

快速肌纤维适用于短时间、高强度的运动,具有较高的收缩速度和最大力量输出。

这种肌纤维主要依赖肌纤维的快速、高效率的肌原纤维收缩。

快速肌纤维的能量主要来源于肌肉中的肌酸磷酸盐(CP),它可以在肌肉活动刚开始时迅速供应能量,并迅速恢复肌酸磷酸盐的储备。

慢速肌纤维适用于长时间、低强度的运动,具有较低的收缩速度和最大力量输出。

这种肌纤维主要依赖有氧代谢过程,即依赖氧气和糖原在肌肉内产生能量。

慢速肌纤维富含线粒体,可以更高效地产生三磷酸腺苷(ATP),从而提供肌肉收缩所需的能量。

训练肌肉力量的方法一般包括负重训练和爆发力训练。

负重训练可以通过增加负荷(比如杠铃、哑铃)来刺激肌纤维的生长和力量的增加。

爆发力训练则侧重于提高肌纤维的快速收缩能力,如跳跃、投掷等运动。

二、肌肉耐力的生理机制肌肉耐力是指肌肉在长时间运动中能够持续产生力量的能力。

肌肉耐力的主要生理机制是基于肌肉的氧气供应和乳酸代谢。

在长时间、低强度的运动中,肌肉需要通过氧气供应来产生能量。

肌肉将血液中的氧气与糖原结合,通过线粒体的有氧代谢过程产生ATP。

由于有氧代谢速度相对较慢,肌肉耐力运动主要依赖慢速肌纤维的参与。

随着长时间运动的进行,肌肉会逐渐消耗掉糖原储备,并产生乳酸。

乳酸的积累会导致肌肉酸痛和疲劳感。

然而,训练可以提高肌肉对乳酸的耐受性,减少乳酸积累的速度,从而延缓疲劳。

训练肌肉耐力的方法一般包括长时间、低负荷的有氧运动,如长跑、游泳和骑车。

运动生理学_10肌肉力量

运动生理学_10肌肉力量
实验条件 未经训练 “速度性”训练 “力量性”训练 肌球蛋白含量(%) 4.70 6.00 6.88
b.运动训练 →肌肉结缔组织增厚、毛细血管增生、内 含物(肌红蛋白、CP、肌糖原) ↑
c.肌纤维增殖:待研究因素
2).肌纤维类型
肌纤维类型与肌力关系:快肌纤维%组成越高肌力越大
3).肌肌收缩时的初长度 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收缩的初长越大,产生的张 力和缩短的程度就越大。 肌节最适初长(2.0-2.2m)时,粗细肌丝重叠 佳,肌缩速度、幅度和张力最大; 大于最适初长时, 粗、细肌丝重叠↓, 肌缩速度、 幅度和张力↓; 小于最适初长时, 粗、细肌丝重叠↓, 肌缩速度、 幅度和张力虽然↑, 但不如最适初长时。
2 等长练习(静力性力量练习) 等长练习—肌肉以等长收缩形式的抗阻力练习。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时间,利于工作能力↗; 生理效应 提高肌肉绝对力量; 提高肌肉无氧代谢能力(由于肌肉持续收缩,供血↘) ⑴ 省时省能,又能提高肌肉力量; 优点 ⑵ 能弥补动力性练习时不易锻炼到的肌群和力量较弱的肌群 ⑴ 易疲劳(由于无放松); 不足 ⑵ 对改善神经肌肉的协调性效果不明显。
4).关节运动角度
同一块肌肉在关节的不 同运动角度时差生的力量也 不同。 (在不同角度时,肌肉对骨 牵拉角度不同造成的。) 2.神经源因素 1)中枢激活 中枢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动员肌纤 维参与收缩的能力。 能增加肌肉同步兴奋收缩的运 动单位数量来提高肌肉最大肌力
水平低者:60%肌纤维参与活动 水平高者:90%肌纤维参与活动 研究证明:20-80%MVC活动,主要靠募集更多的运动单 位参与活动(MVC: maximum volunteer contraction) 2)中枢神经对肌肉活动的协调和控制能力 中枢神经系统的(+)、(-)交替↗和及时准确(+) 或(-),改善主动肌、协同肌、对抗肌间的协调关 系,特别是对抗肌放松能力,可显著地增加肌肉收缩的 力量。 3)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 中枢神经系统(+)强而集中→同步高频(+)↗→动 员尽可能多的运动单位参加工作,运动单位募集↗→力 量 发放高频冲动增加肌肉强直收缩程度 研究证明:20-80%MVC活动,主要靠募集更多的运动单 位参与活动。>80%MVC靠中枢增加冲动频率。

肌肉力量

肌肉力量


2.渐进式的超负荷安排
• 若对机体循序渐进地、缓慢地施加超负荷, 虽然成绩发展速率较慢,出成绩较晚,但由 于机体对此种超负荷一直会产生非常良好的 适应,故不仅可以达到运动员的最大潜能, 最终获得较高的运动成绩,并且可以保持较 长时间。 ∴安排超负荷时,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急功 近利,一定要从长远着想,从运动员需要最 终获得的运动成绩人手,制定出运动员的多 年训练计划,并控制每次超负荷所增加的强 度,使成绩按计划地增长。

(二)不同超负荷时身体机能发展的差异

不同超负荷安排身体机能的不同发展速率
1.突增式超负荷安排
• 依据刺激-反应-适应规律,施加较大增量的超负 荷可使机体发生较大的反应,并获得比较明显的 适应效果,因此能较快地出成绩。 但若持续性地给机体施加较大超负荷,运动员固 然出成绩较早,训练早期时常出类拔萃,但极易 导致机体过早衰竭,无法达到本来具有的运动潜 能,最终能够获得的最高成绩比预期的会明显降 低,并且最高成绩保持的时间较短,往往形成 “昙花一现”。
①身体机能在训练后的恢复情况
恢复越充分,耐受阶段相应越长。 ②训练课的强度与密度 运动强度越大,密度越大,耐受时间相应越 短,反之亦然。
③训练过程中的恢复程度
(二)疲劳
• 影响因素: ①身体机能的恢复情况; ②训练课的强度与密度; ③训练课的负荷总量以及负荷类型等。
负荷总量一般与疲劳程度呈正比例。复杂活 动负荷较之简单活动负荷疲劳程度一般相对 较深。
最大重复次数(RM) :
• 概念:指肌肉收缩所能克服某一负荷的最大次数。 应用: 5RM→肌肉粗大、力量↑、速度↑ 举重、投掷 6-10RM→肌肉粗大、力量↑、速度↑ 100米跑、跳跃 10-15RM→力量↑、速度↑、耐力↑ 400和800米 16-30RM →力量↑、速度↑、耐力↑ 中跑 30RM→毛细血管↑、耐力↑ 长跑

肌肉收缩生理学揭示肌肉收缩与力量产生的机制

肌肉收缩生理学揭示肌肉收缩与力量产生的机制

肌肉收缩生理学揭示肌肉收缩与力量产生的机制肌肉收缩是人体运动和力量产生的基本机制之一。

了解肌肉收缩的生理学原理对于理解力量训练的效果和优化训练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揭示肌肉收缩与力量产生的机制,并探讨力量训练的科学性。

肌肉收缩是指肌肉纤维的收缩过程,使得肌肉产生张力。

肌肉纤维的收缩由肌肉细胞内的肌丝滑动机制驱动,其中两种蛋白质——肌球蛋白和肌凝蛋白起着重要作用。

肌球蛋白由一个球形头部和一个直线状尾部组成,而肌凝蛋白则是一个长丝状的分子。

当肌肉受到神经刺激时,肌球蛋白的头部与肌丝结合,形成横向桥。

这些横向桥在肌凝蛋白上产生拉力,导致肌凝蛋白滑过肌球蛋白,使肌肉纤维缩短。

肌肉产生力量的基本机制是肌肉纤维中肌球蛋白和肌凝蛋白的滑动速度。

肌球蛋白与肌凝蛋白之间的滑动速度取决于神经传递的信号、肌肉纤维的类型以及训练水平等因素。

当神经刺激强度增加时,肌球蛋白与肌凝蛋白的结合更加紧密,滑动速度加快,从而增强了肌肉的收缩力量。

此外,有氧训练可以提高肌肉纤维中线粒体的数量和氧化酶的活性,提高肌肉的耐力和爆发力,进一步增强肌肉的力量产生能力。

力量训练在肌肉收缩生理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适当的力量训练,可以引起肌肉纤维的变化和适应,进而提高力量产生的能力。

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肌肉纤维的断面积,增强肌球蛋白与肌凝蛋白之间的结合能力,提高肌肉的张力。

此外,力量训练还可以促进新肌丝蛋白的合成,增加肌肉细胞数量,进一步增强肌肉的力量产生机能。

为了有效进行力量训练,有几个重要的因素需要注意。

首先,训练负荷的选择至关重要。

根据肌肉纤维的类型,可以选择适当的负荷,以达到肌纤维的最大激活。

其次,充分休息和恢复是促进力量增长的关键。

适当的休息可以使肌肉纤维得以修复和增长。

最后,训练的频率和持续时间也需要进行合理的控制。

频繁而长时间的训练可能导致肌肉疲劳和过度训练,从而产生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肌肉收缩的生理学揭示了肌肉收缩与力量产生的机制。

肌肉生理学了解肌肉的收缩机制和调节

肌肉生理学了解肌肉的收缩机制和调节

肌肉生理学了解肌肉的收缩机制和调节肌肉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织之一,它通过收缩和放松产生力量和运动。

了解肌肉的收缩机制和调节对于理解人体运动和训练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肌肉的结构、肌肉收缩的机制以及调节机制。

一、肌肉结构肌肉主要由肌纤维组成,肌纤维则由肌原纤维组成。

肌原纤维是肌肉的基本结构单位,它具有细长的形态,并且由多个肌节组成。

肌节中的最小单位是肌小节,也称为肌肉单位。

肌小节由薄丝蛋白和肌球蛋白组成。

当肌原纤维收缩时,肌节中的肌球蛋白和薄丝蛋白之间的结合会发生变化,导致肌肉的收缩。

二、肌肉收缩机制肌肉的收缩机制是由肌节中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引起的。

肌节中的薄丝蛋白和肌球蛋白通过两种蛋白质间的结合来实现肌肉的收缩。

当神经冲动到达肌肉细胞时,神经末梢会释放出乙酰胆碱,它与肌肉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引发肌肉动作电位。

肌肉动作电位会引发肌纤维中的肌肉钙离子释放。

在正常情况下,肌节中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很低。

当肌肉动作电位到达肌纤维末端时,肌小管中的钙离子释放出来,与肌节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激活复合物。

这个激活复合物与肌小节中的薄丝蛋白结合,使肌节中薄丝蛋白与肌球蛋白发生结合。

结合后的薄丝蛋白和肌球蛋白会相互滑动,使肌原纤维缩短,肌肉收缩产生。

三、肌肉收缩的调节肌肉收缩的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控制的。

神经冲动通过神经纤维传导到达肌肉细胞,引发肌肉收缩。

神经冲动首先到达肌肉细胞的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将肌肉兴奋。

然后,肌肉动作电位通过肌肉纤维传导,进而引发肌肉收缩。

神经系统对肌肉收缩的调节分为神经肌肉接头和运动单位调节。

神经肌肉接头是神经纤维与肌肉纤维之间的连接点,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来传递神经冲动。

运动单位调节则是指神经系统对激活肌节的肌肉纤维数量进行调节,这样可以控制肌肉的力量和运动的精细程度。

肌肉收缩的调节还和激素有关。

例如,肾上腺素是一种可以增强肌肉收缩的激素。

它通过作用于肌肉纤维上的受体,增强肌肉收缩的力量。

试析发展肌肉力量的生理机制和训练方法

试析发展肌肉力量的生理机制和训练方法
2008年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jul2008第28卷第六期总第56期试析发展肌肉力量的生理机制和训练方法李许生许昌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河南许昌461000l孺要j运用文献综述法根据运动生理学生物力学原理分析了影响发展肌肉力量的生理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肌肉力量的几种p4练方法旨在能为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锻炼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人体一切随意运动,无论是日常生活,还足劳动、工作、体育 能力 。 锻炼和竞技运动训练,都是在大脑神经系统控制之下的肌肉活动, 2影响发展肌 肉力量的生理学因素 . 主要表现为肌肉收缩产生力量。肌肉力量是各项身体素质、各项运 2 1 肉体积 .肌 动项 目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也是制约和影响其他身体运动能力 儿 肉力量的大小与肌肉的体积有关, 』 L 肌肉体积越大, 力量越大。 的重要因素:在竞技体育运动中,力量素质是决定运动成绩的体能 运动训练弓起肌肉体积增加,主要是肌纤维横截面积的最大或肌纤 { 要素之一,运动员力量素质水平的高低,对其速度、耐力等素质的 维数日的增加。影响肌纤维横截面积增大的因素主要有肌原纤维、 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运动员掌握运动技术和运用战术的重要 肌动蛋 白、肌球蛋 白丝 、肌 浆和相 关组织的最多;肌纤维数 目 加 增 基础。肌肉力量的大小与肌肉体积、肌肉长度、收缩速度、肌纤维 是指肌纤维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表现出的肌纤维分裂或生成现象,高 类型、神经系统控制能力、激素等多种因素有关。力量训练可以有 阻力训练可 能是肌 纤维数 目 增加 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 研究证 明训 效刺激肌肉以增加其力量,不同的力量训练方法会导致肌肉产生不 练引起 肌肉中蛋 白 增加,主要是肌凝蛋 白 (ysn增加 , 凝蛋 质 Mo i) 肌 同的效果;在运动实践中常用的力量训练方法有多种。本文主要从 白是儿纤维中一种重要的收缩蛋白,其含量增加,可使肌肉的收缩 儿 发展肌肉力量的生理学机制和肌肉力量的训练方法上加以阐述,旨 力量及速度得到提高。 如果机体固定,可伴随肌肉萎缩 ( 肌肉体 在能为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锻炼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积减小)现象的发生,有研究证实,机体在固定 6小时蛋白质的合 1肌 肉力量的概述 . 成速度开始逐渐减弱,肌肉力量在固定第一周后会以 3-% %4 的速度 11 肉力量的概念 .肌 递减;肌肉萎缩的负面影响主要作用于慢肌纤维,表现为 z线流圆 肌肉力量是机体依靠肌肉收缩克服和对抗阻力来完成运动的能 盘状和线粒体 的破坏 ,结果 呈现 出肌纤维横截面积 的减小和 慢肌 纤 力,通常依据其表现形式和构成特点可区分为最大肌肉力量、快速 维比例的下降,但适当的运动可恢复萎缩的肌肉。 因此,建议运 肌肉力量和力量耐力三种基本形式。 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讲,力 动员在停训期间和受伤治疗期间应该进行适当的运动,以有助于保 量是运动的基本素质,是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 持肌 肉的力量和体积。 力 的能力。肌 肉力量在 不同的约束条件下体现 出不同的特点,如肌 22儿 . 儿肉长度和收缩速度 肉能以向心收缩和拉长一 缩短周期收缩的工作形式克服阻力, 也能以 在一定生理范围内,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可影响其收缩力量。 静力性收缩和离心收缩的工作形式来抵抗阻力。 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化的横桥数 目。 通过运动训练,增加用力距离,来改进动作技术,发展身体各部位 12肌 肉力量的分类 . 肌肉力量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分为不同 关节的柔韧性,以增加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使粗肌丝与细肌丝处 的类型“ : 于最佳重叠状态,肌凝蛋白丝与肌纤蛋白丝发生横桥的数 目 最多, () 1 根据肌肉收缩形式的不同, 肌肉力量可分为静力性力量和 致使儿 肉的张力也最大。因此,在每次训练中,技术动作都应该完 儿 动力性力量。静力性力量是指肌肉在等长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它 整合理,使肌肉承受最大阻力,增加肌肉的柔韧性,使肌肉产生收 使身体维持或固定于一定的位置和姿势,而无明显的位移运动;动 缩前 的 “ 预拉 张”效 果,产 生最 大收缩 力量。 力性力量是指肌肉在动态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此时机体产生明显 研究证实, 肌肉力量与肌肉收缩的速度之间存在一定关系。il H l 的位移运动。动力性力量进一步还可以根据肌肉动态收缩形式的不 系统 察了肌 肉力量与速度的关系,发现随着肌肉向心收缩速度的 同,分为向心收缩力量、离心收缩力量、等速肌肉力量和超等长肌 线性增加,肌 肉力量表现出非线性的下降:W lke等也发现随着 ili 肉力量 。 肌肉离心收缩速度的线性增加,肌 肉力量表现出相应的增加 () 2 根据表示方法的不同, 肌肉力量可分为绝对力量和相对力 23 . 神经控制 能力 力量 并不是完全 由肌 肉的性质所决定 ,其 与神经控制 能力 也有 量。 绝对力量是指机体克服和对抗阻力时表现出来的最大肌肉力量, 通常以肌肉收缩克服和对抗的最大阻力来表示;而相对力量则是指 定的关系,神经控制能力可以有效调节肌肉内运动单元的募集。 单位体重、去脂体重、体表面积、肌 肉横断面积等表示的最大肌肉 Eoa的研究指出力量的增加可以与肌肉的结构变化相互独立,但 nk 是不能脱离神经控制能力的适应性改变。经研究已证实,人体内的 力量。它们是运动生理学表示和研究肌肉力量的常用指标。 J L () 3 根据表现形式和 构成 特点, 肉力量可分为最大肌 肉力量、 神经儿 肉系统有抑制机制 ,即 自生抑制,它可 以有效地 防止肌 肉力 肌

肌肉代谢和能量产生的生理机制

肌肉代谢和能量产生的生理机制

肌肉代谢和能量产生的生理机制肌肉代谢和能量产生是人体运动时的重要生理过程。

肌肉代谢包括骨骼肌内的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这些过程为肌肉提供所需的能量。

本文将探讨肌肉代谢和能量产生的生理机制。

一、肌肉代谢类型肌肉可以通过不同的代谢途径产生能量,主要包括三种代谢类型:无氧代谢、有氧代谢和磷酸化代谢。

1. 无氧代谢:无氧代谢主要依赖肌肉中的糖原作为能量来源,并不需要氧气参与。

在高强度、短时间的运动中,人体主要依靠无氧代谢来快速提供能量,但其产生乳酸,容易导致疲劳。

2. 有氧代谢:有氧代谢主要依赖氧气,通过氧化脂肪和糖原产生能量。

这种代谢方式主要在中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中起主导作用,能够持续供应较为稳定的能量,且不会产生大量乳酸。

3. 磷酸化代谢:磷酸化代谢是短时间、高强度运动中的主要能量供应方式。

它依赖肌肉内的肌酸磷酸化反应来产生能量,这一过程不需要氧气参与,能够迅速生成三磷酸腺苷(ATP),提供爆发力强的能量。

二、能量产生的生理机制能量产生主要通过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和分解来实现。

ATP是细胞内的能量储存和传递分子,肌肉在运动过程中需要不断合成新的ATP以维持能量供应。

1. ATP的合成:肌肉细胞内的三磷酸腺苷合成主要依赖肌肉中的ATP酶。

根据代谢类型的不同,合成ATP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无氧代谢主要通过糖原的糖酵解产生ATP,有氧代谢则通过脂肪和糖原的氧化反应生成ATP。

2. ATP的分解:当肌肉需要能量时,ATP会被酶水解为二磷酸腺苷(ADP)和磷酸。

这个分解反应释放出能量,供肌肉收缩、细胞活动等所需。

三、训练对肌肉代谢和能量产生的影响训练可以改善肌肉代谢和能量产生的效率,提高运动表现和耐力。

以下是一些训练对肌肉代谢和能量产生的影响:1. 有氧训练:通过长时间、中低强度的有氧训练,可以提高肌肉的有氧代谢能力,增加氧化脂肪和糖原的效率,使肌肉更高效地产生能量。

2. 无氧训练:通过高强度、短时间的无氧训练,可以增强肌肉的无氧代谢能力,提高糖原的合成和分解效率,延缓乳酸积聚和疲劳的发生。

第一节力量素质

第一节力量素质
• 发展最大肌力、爆发力和肌肉耐力训练时, 负荷强度、重复次数、练习组数等参数存 在差异(见表10-1)。
二)肌肉耐力
•肌肉耐力反映的是以一定负荷或速度, 能重复的次数或所能坚持时间的工作 能力。
•肌肉耐力的检测与评价一般包括等长 肌肉耐力、等张肌肉耐力和等速肌肉 耐力等。
1.等长肌肉耐力
• 等长收缩是肌肉静力性工作的基础,在人 体运动中对运动环节固定、支持和保持身 体某种姿势起重要作用。
3.等速肌肉耐力
•在等速测力仪上,以每秒180°以上的关节 运动角速度进行快等速测试。由于此时加载 于肢体的运动负荷阻力相对较小,关节运动 速度相对较快,常被用于检测和评价动态肌 肉耐力等功能。
•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耐力比测定;二是 50%衰减试验。
三)肌肉功率
•概念:将肌肉在收缩时单位时间内所做的 功,称为肌肉功率,它的大小与肌肉在收 缩时所产生的张力和收缩速度有关。
第一节 力量素质
学习目标
1.掌握肌肉力量的概念以及肌肉力量的分类 2.掌握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3.掌握肌肉力量的常用检测与评价方法
一、 肌肉力量的生理学基础
补充:肌肉力量及其分类
• 肌肉力量: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 或对抗阻力的能力称为肌肉力量。
• 肌肉工作是在中枢神经的调控下,通过复杂 的生理过程引起肌肉的张力和长度的变化。
二、影响肌肉力量的生理学因素
(一)肌源性因素
1、肌肉横断面积
• 生理横断面愈大 ,肌肉收缩产生 的力量愈大。
屈肌力量与肌横断面积的关系 (依猪饲和福永,1968)
2、肌纤维动员与类型
• 动员比例越高,肌力越大。 • 快肌纤维百分比越高,收缩力越大。
3、肌肉初长度

人体肌肉系统结构与功能

人体肌肉系统结构与功能

人体肌肉系统结构与功能人体肌肉系统是由众多肌肉组成的复杂结构,它在人体的运动、姿势维持和内脏功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人体肌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探讨。

一、肌肉结构肌肉是由肌纤维组成的,肌纤维是肌肉的基本组成单位。

肌纤维内由许多纤维束构成,每个纤维束又包含许多肌纤维单元。

肌纤维内的肌纤维单元包含着许多肌原纤维,肌原纤维内再分为许多肌原纤维束。

肌原纤维束是由肌原纤维以平行的形式组合而成。

肌原纤维是肌肉的最小力学单位。

肌肉被包裹在肌筋膜中,肌筋膜是一层薄薄的结缔组织,它有助于保护肌肉和传递肌力。

肌肉的收缩通过纤维束之间的结合形成肌腱,肌腱将肌肉连接到相应的骨骼上。

肌腱是由丰富的胶原纤维构成的,具有很高的强度和韧性。

二、肌肉分类人体肌肉根据构造和功能可分为三种类型: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1. 骨骼肌:骨骼肌是人体最主要的肌肉组织,也是最显著的肌肉组织。

它负责人体的主动运动和姿势的维持。

骨骼肌直接连接到骨骼系统,通过收缩和伸展产生力量和动作。

2. 平滑肌:平滑肌位于内脏器官、血管和消化道等处,用于内脏器官的运动和血管的收缩舒张。

平滑肌的收缩和放松是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进行的,不会受到我们的主动控制。

3. 心肌:心肌只存在于心脏中,是一种特殊的肌肉组织。

心肌可以自发地收缩和放松,推动血液流动。

心肌是一种极其疏松有弹性的肌肉,可以适应心脏的节奏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

三、肌肉功能人体肌肉系统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以下是其中的几个方面。

1. 运动功能:骨骼肌负责人体运动,肌肉的收缩和放松带动骨骼关节的运动。

不同的肌肉协同工作,使我们能够进行各种复杂的运动,如走路、跑步、举重等。

2. 姿势维持:肌肉系统维持着我们的姿势。

不同的肌肉群在全身各处起到平衡和稳定的作用,使我们能够保持立正、坐立和站立等姿势。

3. 内脏功能:平滑肌和心肌在内脏器官和心脏中发挥重要的功能。

平滑肌控制内脏器官的运动,如消化道的蠕动和血管的收缩;心肌推动血液循环,确保氧气和养分的输送。

速写肌肉知识点总结大全

速写肌肉知识点总结大全

速写肌肉知识点总结大全肌肉是人体中的重要组织之一,通过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人体才能完成各种运动和动作。

因此,了解肌肉的结构、功能和运动原理对于理解人体运动学和运动生理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肌肉的相关知识点,包括肌肉的结构、肌肉运动的原理、肌肉的分类、肌肉的力量训练等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肌肉的相关知识。

一、肌肉的结构肌肉是由肌肉纤维组成,肌肉纤维又由肌原纤维组成。

肌原纤维由许多肌肉纤维束组成,每个肌肉纤维束又由许多肌肉纤维组成。

肌原纤维包含许多肌肉蛋白,包括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

肌动蛋白通过和肌球蛋白的结合,能够收缩和放松,从而完成肌肉的运动功能。

此外,肌肉还包含肌肉膜、肌腱等结构,这些结构对于肌肉的功能起到了重要的支持和保护作用。

二、肌肉运动的原理肌肉的运动原理涉及到多种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机制。

其中,最主要的是肌肉的收缩机制。

在肌肉以神经冲动刺激下,肌肉蛋白能够产生横向收缩,从而使得肌肉产生力量,完成运动功能。

此外,肌肉的收缩还与肌肉内的钙离子、ATP、肌酸、乳酸等物质有关,这些物质能够影响肌肉的收缩速度和力量。

此外,肌肉运动还与神经系统的协调和调控有关,神经系统能够调节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从而使得肌肉能够产生合适的力量和速度。

三、肌肉的分类肌肉根据其形态和功能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根据肌肉形态的不同,肌肉可以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骨骼肌是人体中最多的肌肉组织,主要负责人体的运动功能。

而平滑肌和心肌则主要分布于内脏器官和心脏,起到维持内脏器官功能和心脏跳动的作用。

此外,根据肌肉的运动特点和能量系统的不同,肌肉还可以分为慢肌和快肌。

慢肌主要参与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而快肌则主要参与高强度短时间的运动。

四、肌肉的力量训练肌肉的力量训练是体育运动和健身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力量训练,人们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改善肌肉的形态和功能。

在力量训练中,人们可以采用多种训练方式,包括自重训练、器械训练、弹力绳训练等。

肌肉生理学肌肉的结构和运动机制

肌肉生理学肌肉的结构和运动机制

肌肉生理学肌肉的结构和运动机制肌肉生理学:肌肉的结构和运动机制肌肉是人体最重要的组织之一,它们协调并控制着人体的运动。

肌肉生理学研究肌肉的结构和运动机制,为我们理解肌肉的功能及其对整体身体健康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肌肉的结构以及与运动相关的机制。

1. 肌肉结构肌肉主要由肌纤维构成,而肌纤维则由肌肉和神经纤维构成。

肌肉由肌束组成,肌束又由许多肌纤维束构成。

肌纤维是肌肉的基本结构单元,它们具有长条状的形态,并且由许多细长的肌纤维蛋白丝构成。

这些肌纤维蛋白丝包括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

2. 肌肉收缩肌肉的收缩是通过肌纤维蛋白丝之间的相互滑动实现的。

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结合形成肌原纤维,当我们需要用力时,钙离子会释放并与肌原纤维中的肌球蛋白结合。

这会导致肌球蛋白改变构象,推动肌动蛋白与之相互滑动。

结果,肌原纤维变短,导致肌肉收缩。

这个过程需要能量,由肌肉细胞内的三磷酸腺苷(ATP)提供。

3. 肌肉类型人体内存在两种主要类型的肌肉纤维: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

慢肌纤维对于长时间、低强度的活动具有较好的耐力。

它们富含线粒体,能够更高效地利用氧气,因此适合进行耐力运动。

快肌纤维则更适合进行快速、高强度的运动,但疲劳得快。

4. 肌肉结构与功能肌肉的结构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骨骼肌是我们进行主动运动的主要肌肉类型,它们与骨骼系统连接,并通过肌腱传递力量。

平滑肌存在于内脏器官,如消化道和血管壁等地方。

心肌则是心脏中的特殊肌肉类型,通过收缩来推动血液循环。

5. 运动机制肌肉的运动机制涉及神经系统和肌肉之间的相互协调。

当大脑发出运动指令时,神经系统将电信号传递到肌肉。

在肌肉内部,电信号被传递到肌纤维,并激活肌肉收缩所需的生物化学反应。

这一过程称为肌肉对神经刺激的反应。

总结:肌肉生理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肌肉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肌肉如何参与运动。

肌肉的结构决定了其功能,不同类型的肌肉纤维适合不同类型的运动。

肌肉的收缩机制涉及肌纤维蛋白丝的相互滑动,这需要能量的供应。

肌肉的生理学特性

肌肉的生理学特性

肌肉的生理学特性肌肉是人体中最重要的组织之一,它不仅负责身体的运动和力量的产生,还在维持基础代谢率、热量产生以及稳定体温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肌肉的生理学特性,包括其组织结构、肌纤维类型、收缩机制以及肌肉适应性等方面。

一、肌肉的组织结构肌肉由肌纤维束组成,每个肌纤维束包含数百个肌纤维。

肌纤维是由许多肌原纤维排列而成,肌原纤维内含有肌纤维蛋白。

肌肉纤维束被包裹在内外两层肌腱中,这些肌腱负责将肌肉与骨骼连接。

肌肉纤维束通过神经冲动进行收缩,实现身体的运动。

二、肌纤维类型人体肌肉主要包含两种类型的肌纤维:快速肌纤维和慢速肌纤维。

快速肌纤维能够迅速产生高力量的收缩,但易疲劳。

慢速肌纤维则具有较低的力量产生能力,但能够持久地进行工作。

不同的运动类型和训练方式会导致肌肉纤维的变化,使其适应特定的运动要求。

三、肌肉收缩机制肌肉的收缩是通过肌纤维中的肌动蛋白和肌凝蛋白的相互作用产生的。

当神经冲动到达肌肉纤维时,释放的钙离子会与肌动蛋白结合,进而引起肌纤维的收缩。

这种肌肉收缩机制被称为横桥循环理论。

肌肉的收缩力量取决于肌纤维中肌动蛋白和肌凝蛋白的数量和结合程度。

四、肌肉适应性肌肉具有显著的适应性能力,经过适当的训练和刺激后,肌肉能够调整自身的结构和功能。

这种适应性包括肌肉纤维的数量、大小和收缩力量的增加,以及肌肉中线粒体和血液供应的改善等。

适应性的发生需要进行持续的训练和适度的休息,并受到营养摄入的影响。

五、肌肉的能量供应肌肉在收缩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量支持。

肌肉通过肌酸磷酸系统、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等途径来产生能量。

这些能量供应途径在不同强度和持续时间的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长期高强度训练还会促进肌肉线粒体的增加,提高氧化磷酸化的能力。

六、肌肉的损伤与修复剧烈运动或过度训练可能导致肌肉损伤,如肌纤维断裂和炎症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身体会通过炎症反应和再生过程来修复受损的肌肉组织。

良好的营养摄入和适度的休息对于肌肉的修复和恢复至关重要。

运生运生第12章—肌肉力量

运生运生第12章—肌肉力量

震动来保持和提高肌肉力量的训练方法。
图12-4肌肉力量发展的年龄规律和性别特点
3 2.5 2 1.5 1 0.5 0 蹬腿 绝对肌力 卧推 屈肘 去脂体重相对肌力
体重相对肌力
图12-6 肌肉力量的性别差异 (纵坐标为肌肉力量男/女比值)
图12-7 力量训练引起的肌纤维肥大现象

NORM等速力量训练系统(美国)
NORM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等速测试系 统,它能提供多种操作模式,包括等 张、等长、等速和连续性被动运动等 各种运动模式。 下列各关节的测试和锻炼: 肩:屈伸、外展、内收、水平外展/ 内 收、内旋、外旋和斜对角动作 肘:屈伸 手腕:前臂旋前、旋后、屈、伸、尺屈、 挠屈 髋部:屈伸、外展、内收、内旋、外旋 膝关节:屈、外展、内旋和外旋, 足踝:足底屈、足背屈、内翻和外翻。 动力头:0%后坐力,最高速度700度 /秒,力距500nm,电子调节高度。 电动坐椅系统:电子调节高度,靠背 角度、深度。

二、肌肉力量的影响因素
(一)肌源性因素
1.肌肉横断面积
正相关:最大肌肉横断面积越大,肌肉力量也越大
2.肌纤维类型
快肌纤维%高,肌肉收缩力量大; 慢肌纤维%高,肌肉力量较小。
3.肌肉初长度
一定范围内,初长度越长,张力和缩短程度越大
4.关节运动角度
二、肌肉力量的影响因素 (二)神经源性因素
1.中枢激活
二、肌肉力量的影响因素
(三)其他因素
3.激素作用: 睾酮、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等 4.力量训练:提高肌肉力量、改善肌肉运动能力 □肌肉壮大 □改善肌肉N控制 (募集、活动同步化、协调性) □肌纤维类型转变 □肌肉代谢能力增强
第二节 肌肉力量的检测

肌肉力量作为人体运动能力的最重要组成部 分,其大小和变化对于增进人体健康和运动 员创造优异成绩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如何检测与评价人体肌肉力量的大小、变化 速度和幅度则是掌握肌肉力量现状、评价力 量训练效果和发挥肌肉力量作用的关键环节。

分析生物肌肉的生理运动和机制

分析生物肌肉的生理运动和机制

分析生物肌肉的生理运动和机制生物肌肉是人体中重要的器官之一,具备多种生理功能,比如运动功能、调节能力以及代谢活动等。

在人体运动过程中,肌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其运动过程受到人体神经、肌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协同作用。

本文将对生物肌肉的生理运动和机制进行分析。

1. 肌肉结构与类型生物肌肉结构如下:肌肉由肌头、肌体和肌腱三部分构成。

肌头相当于肌肉的原点,是肌肉收缩时拉动骨骼运动的起点。

肌头和韧带相连,由肌肉经过一定弧度后配合骨骼框架,才有有效的力量输出。

肌体部分相当于肌肉的主体,是肌肉收缩时产生力量的源泉。

肌腱连接骨骼,是肌肉收缩时将力量直接作用于骨骼的部分。

生物肌肉按照肌肉结构和功能,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类型。

骨骼肌是最为常见的肌肉类型,用于骨骼的运动和维持人体姿势。

平滑肌分布在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等内脏器官中,是人体内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肌只存在于心脏中,用于心脏的收缩和血液的循环。

2. 肌肉收缩的生理机制生物肌肉收缩的生理机制可分为神经控制和肌肉自身调节两部分。

神经控制主要指的是神经系统对肌肉进行刺激的过程,一般分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两种类型。

感觉神经通过感受周围的环境信息,将信息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处理。

中枢神经系统再通过运动神经发送肌肉收缩的指令,从而调节肌肉的运动。

肌肉自身调节主要指肌肉本身对运动的调节过程。

肌肉收缩时,肌肉内的肌纤维会缩短,导致肌肉变短。

这个过程是由肌纤维内的肌原纤维池和能量制备系统来完成的。

而肌肉松弛则是由神经系统的抑制和调节来实现的。

肌肉收缩的过程分为肌肉紧缩和松弛两个阶段。

肌肉紧缩时,肌肉会向外发生位移或者向内产生力量。

肌肉松弛时,肌肉会回到原始状态并且减小力量的输出。

肌肉紧缩是由神经系统对肌纤维的刺激引起的,而肌肉松弛则是由钙离子的积累和释放来完成的。

3. 肌肉代谢生物肌肉的代谢过程包括能量供应和代谢产物的排出两个部分。

能量供应主要是指肌肉需要进行运动所需的能量来源。

人体力量的产生原理

人体力量的产生原理

人体力量的产生原理人体力量的产生原理引言:人体力量的产生是一个复杂而神秘的过程。

无论是进行日常活动,还是进行体育锻炼,人体都需要发挥力量来执行各种任务。

本文将以“人体力量的产生原理”为主题,探讨人体力量的形成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理机制。

通过对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分析,我们将深入探讨力量的来源和维持机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体力量的本质。

一、肌肉与力量1. 肌肉的结构与功能肌肉是人体中最重要的组织之一,起到机械运动和维持姿势的作用。

它由肌纤维组成,这些纤维由肌肉纤维束所组成。

肌肉由蛋白质构成,主要是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

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产生力量的关键。

当神经系统向肌肉发送信号时,它们就会相互作用,导致肌肉收缩。

2. 肌肉收缩的过程肌肉的收缩是通过肌肉纤维中的肌原纤维进行的。

肌原纤维是由肌管组成的,肌管中含有细小的肌丝。

当神经冲动到达肌肉时,它会释放神经递质,触发肌皮质内的肌丝收缩。

此过程涉及到钙离子和肌球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肌球蛋白与钙离子结合时,肌动蛋白会脱离肌球蛋白,使肌原纤维缩短。

这种肌肉纤维的收缩是力量产生的核心过程。

3. 肌肉力量的来源肌肉的力量来自于肌纤维的收缩。

肌纤维可以分为快速肌纤维和慢速肌纤维。

快速肌纤维主要用于进行爆发性运动,而慢速肌纤维主要用于长时间的持久运动。

肌肉力量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肌肉纤维的数量和类型、肌肉交叉节点的数量以及神经系统的调节等。

二、神经系统与力量1.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神经系统是人体内控制和协调各种生理功能的关键系统。

它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

神经系统通过释放神经递质,将信息传递给肌肉,并调节肌肉的收缩和松弛。

在力量的产生过程中,神经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神经冲动与肌肉收缩当大脑感知到运动的需求时,它会向神经系统发送信号。

这些信号通过神经纤维传递到肌肉,触发肌肉的收缩。

神经冲动的传递速度决定了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从而影响到力量的产生。

第10章 肌肉力量

第10章 肌肉力量

(二)肌肉力量的分类 肌肉力量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划 分为不同的类型。 根据肌肉收缩形式的不同,肌肉力量分为静力性力量和 动力性力量。动力性力量进一步还可以根据肌肉动态收缩形 式的不同,分为向心收缩力量、离心收缩力量、等速肌肉力 量和超等长肌肉力量等。 根据表示方法的不同,肌肉力量分为绝对力量和相对力 量。 肌肉还可以按照其表现形式和构成特点分为最大肌肉力 量、快速肌肉力量和力量耐力三种基本形式。
(二)几种肌肉力量训练手段的生理学分析
1、等张练习(动力性力量练习):就是肌肉收缩时缩短与放 松交替进行的抗阻力练习,如推举杠铃、哑铃等。练习时多 与技术动作形式相一致。(不足存在关节角度效应) 2、等长练习(静力性力量练习):就是肌肉以等长收缩形 式进行的抗阻力练习,如手倒立、直角支撑等。对某些关节 稳定要求高的项目有积极意义,如体操、健美操等 3、等动练习:等动练习是借助于专门的等动练习器进行力 量训练的方法。(可以弥补关节角度效应)另外可以用 来做力量恢复训练。 4、离心练习:就是肌肉产生离心收缩的力量练习。其特点 是肌肉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如推举起杠铃后慢 慢放下的动作,相关肌群做离心收缩。 5、超等长练习:肌肉在离心收缩之后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的 力量练习称为超等长练习 (如多级跳)这样做可产生更 大的肌力,(原因是初长度、牵张反射和弹性势能) 主要用 来提高爆发力。
三、肌肉功率 单位时间做功量即P=FV,通常所说的爆发力,常使用 立定跳远、纵跳摸高、小球掷远表示,或使用无氧功率 自行车、快速跑台阶进行的下肢功率试验。跑跳投基本 都是以爆发力为基础。
发展最大肌力、爆发力和肌肉耐力的训练参数
训练参数
练习强度(%1RM) 重复次数 练习组数 训练频率(次/周) 间歇时间 能量代谢方式 肌肉持续收缩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肉的力量和生理机制一、肌肉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大小,取决于肌肉的质量和发达程度,即取决于肌肉的收缩能力,只有通过肌肉的收缩才能显示出力量。

平时我们所说的肌肉是指骨骼肌,而骨骼肌主要分布在四肢和躯干上,以此来维持人的正常姿势和人体的移动,并保证人体完成各种动作。

人体的骨骼肌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出肌纤维呈一条条横纹,所以也称作横纹肌。

人体中有434块骨骼肌。

人体的肌肉在不同时期重量不同,如婴儿的肌肉占体重的25%左右,成年人的肌肉占体重的34-40%。

由于不同年龄人的肌肉重量的变化而力量也在不断的变化,一般人在15岁时,肌肉重量平均占体重32.60%,握力平均为36.4公斤,背力为92公斤;人到18岁时,肌肉重量占体董的44.2%,握力为44.1公斤,背力为125公斤;人到了老年的时候,由于肌肉重量的减轻,力量也随之下降。

在日常生活中常可以看到各种胖体型的人,他们满身是肉,但这种肉并不都是骨骼肌(纯肌肉),实际上把覆盖在肌肉上的皮下脂肪也当成了肌肉,这种混在一起,把肌肉和皮下脂肪都说成是肌肉的说法是错误的。

肌肉是运动器官,当它收缩时可以把肌肉的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以移动肢体或使物体产生运动,皮下脂肪是体内热能的一种储存形式,是供肌肉长时间收缩时消耗用的能源物质。

实践中可知,只有皮下脂肪适当,方可增加体型之美,脂肪虽有保温的作用,但它对体内某些内分泌机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如妇女皮下脂肪含量过多,有可能引起不育症。

皮下脂肪过多,不仅会影响肌肉的速度和力量,以及体态美,而且也是导致高血压、心脏病的重要原因。

经常参加健美锻炼则可以减少皮下脂肪,使人们的皮下脂肪适度。

每一个人的躯体由大量的肌肉覆盖在骨骼上,而肌肉是由许多的肌纤维组成,每一个肌纤维的长度约1毫米一15厘米的圆柱形结构。

其直径一般为10-100微米,有时用肉眼可以看到。

每条肌纤维都具有一层薄的肌膜,若干细胞核和许多线粒体,在肌纤维中央部位有明暗相间的横纹结构的肌原纤维,它是肌肉收缩的结构单位。

肌肉内分布有丰富的小血管,这样肌肉收缩时所需要的能量物质和氧就可以得到大量的供应。

肌肉中还有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向中枢神经传递肌肉收缩时的紧张状态,而运动神经接受中枢神经传来的信息,以调节肌肉的收缩。

这说明,肌纤维只有在中枢神经的调节下,得到充足的能量供应,才能显示出力量。

在肌肉中水占75%。

在构成肌肉的固体成分中有20%的蛋白质,5%的有机物(肌糖元、三磷酸腺普、磷酸肌酸等能量物质)和无机盐(钙、钠、钾等)。

肌肉中的蛋白质分基质蛋白和一般细胞蛋白。

基质蛋白能将肌纤维结合在一起,并将肌纤维的张力传向肌健。

一般细胞蛋白,有机红蛋白(约占肌肉中的蛋白质总量1/5),它能维持肌肉收缩系统中能量中能源的供应。

另外肌肉蛋白中还有肌肉收缩中绝对需要的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它们在肌肉蛋白总量中各占33%和15%。

因此,从肌肉成分来看,肌纤维中只有含大量不同作用的蛋白质,才能显示出肌肉的收缩力量。

所以力量应理解为肌肉纤维收缩克服一定阻力的能力。

肌肉力量的大小应取决于以下因素:(一)肌肉的生理横断面所谓肌肉的生理横断面就是一块肌肉中所有肌纤维横断面的总合。

生理横断面愈大,肌肉的收缩力量也就越大。

通过各种体育锻炼,特别是通过健美锻炼,由于肌肉体积明显增大,因而肌肉的生理横断面增大,这样肌肉的收缩力量也就增大了。

(二)参与肌肉收缩的肌纤维的数量当肌肉收缩时,参与肌肉收缩的肌纤维数量越多,肌肉的收缩力量也就越大。

但要动员更多数量的肌纤维参与肌肉的收缩,大脑皮层相应的运动中枢必须产生强而集中的兴奋方可做到。

其原因是每一条运动神经纤维在肌肉中分成许多末梢分支,每一条运动神经纤维的末梢分支又支配一条肌纤维,因此每一条运动神经支配若干条肌纤维,而来白这一条运动神经的兴奋将同时传到它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中,使它们同时产生收缩,这种一条运动神经纤维所支配的一组肌纤维称之为一个“运动单位”。

一块肌肉中有很多“运动单位”,最多可达700个,只有当运动中枢高度兴奋时,才能动员全部的“运动单位”参与收缩,从而表现出最大的肌肉收缩力量,通过健美训练,不仅使肌肉的纤维增粗,而且中枢神经的调节功能也得到改善,因而参加收缩的肌纤维数量增多,肌肉的收缩力量也就增大。

一个未经过运动训练的人在一般情况下中枢神经只能动员60%的肌纤维参加收缩,而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可动员80-90%的肌纤维进行收缩。

(三)各肌肉群的协调性人的身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机体的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靠各个器官协调工作来实现的。

身体的任何一种动作的完成,都是与一部分肌肉收缩和另一部分肌肉放松有密切联系的。

比如说当前臂弯屈时,主要是靠上臂的主动肌(肱二头肌、肱肌)的主动收缩来完成的,协调肌(肱挠肌,旋前圆肌)也要协同收缩。

但是,对抗肌(肱三头肌)则要充分放松,只有在这种条件下,上臂的肱二头肌和肱肌的收缩力量才能达到最大。

举重运动员在不增加肌肉体积的情况下,举的杠铃重量逐渐增大,这是与各部肌肉群协调性的提高分不开的。

(四)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人体的肌肉都具有伸展性和弹性的特点。

在生理范围内收缩前的肌肉初长度越大,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和缩短程度越大,肌肉的收缩力量也就越大。

这主要是因为适当地拉长肌肉可以提高肌肉的兴奋性,使收缩力量增加。

所以,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不仅能增加肌肉的收缩速度和动作幅度,而且也有利于增加肌肉的收缩力量。

正如标枪运动员,在投枪时最后用力的动作则要求充分地拉长投掷臂与躯干的有关肌群,形成“超越器械”的动作,这样就增长了工作距离,有可能增加产生巨大的收缩力量。

(五)肌肉合力的作用线肌肉的拉力线与关节运动轴互相垂直,形成了肌肉的合力作用线,这时才能有效地发挥肌肉的收缩力量。

当做杠铃蹲起的动作时,只有上体正直、挺胸、直背,起立时两膝不向内扣,身体左右不摇晃,才能发挥股四头肌的最大收缩力量。

当运动员在跑步时,只有在拉力线与骸、膝、跺关节的运动轴互相垂直时,下肢肌肉才能发挥最大的后蹬力量。

从以上情况可知,只有当肌肉中有关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能发生有利的变化,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有所提高,动作符合生物力学原理,方能使肌肉发挥最大的收缩力量。

二、肌肉收缩的生理机能肌肉的功能在于能收缩而产生力量。

而肌肉的每一块骨骼肌是由许多肌束组成的。

每一个肌束包含大量的肌纤维。

每一个肌纤维就是一个肌细胞。

肌纤维中央部分有几千条肌原纤维。

每一条肌原纤维又是由大约1500条肌球蛋白细丝和3000条肌动蛋白细丝构成的。

肌球蛋白细丝和肌动蛋白细丝平行及相间排列着.肌球蛋白细丝和肌动蛋白细丝与肌肉的收缩密切相关。

肌肉的主动收缩或张力的产生是由于肌球蛋白细丝在肌动蛋白细丝中间向中心相对滑进,从而使肌原纤维收缩,也就是说,肌肉的收缩并不是肌球蛋白细丝和肌动蛋白细丝卷曲或缩短,而是肌球蛋白细丝向肌动蛋白细丝之间的滑行,因而出现了肌肉的收缩与缩短,这就是肌肉收缩的生理机制。

肌肉在收缩时是需要能量的,就如同一辆汽车开动时需要汽油一样。

肌肉收缩的能量直接来源是肌肉中贮存的三磷酸腺普分解时释放出的能量。

在肌肉中三磷酸腺苷的含量却很少,肌肉在强烈收缩时仅能维持1-3秒钟,然而在肌肉中还有其他供能物质可以使三磷酸腺苷迅速再合成,这就是磷酸肌酸分解时释放出的能二可使三磷酸腺苷的代谢产物二磷酸腺苷再合成三磷酸腺苷。

在肌肉中磷酸的含量也有限,肌肉强烈收缩时只能维持6-8秒钟。

因此,要较长时间保持肌肉的收缩,还要有其他供能结构促使三磷酸腺苷的再合成。

肌糖元是肌肉中贮存的又一种能源物质。

肌糖元在无氧酵解和有氧氧化作用下,所产生的能量使三磷酸腺苷再合成。

肌糖元在人体肌肉中的含量很多。

每公斤肌肉中含有肌糖元15克左右,人体内的肌糖元总重量达3000克左右,释放出的能量可达5016千焦耳。

如氧的供应充足,肌肉中的脂肪氧化所释放的能量就更多了,它也能促使三磷酸腺苷的再合成。

同时在人体的肝脏中还存有大量的肝糖元,在运动时,通过血液运输到肌肉中,这样就可以保证肌肉持久工作时的能量供应。

可见糖元在运动中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当肌肉收缩时,则需要大量的氧供应。

肌肉中毛细血管的分布是很丰富的,但在安静时,每平方毫米的肌肉中毛细血管只开放80条左右,而在运动时,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可高达2000-3000条,肌肉中毛细血管的大量开放,使大量的肌纤维获得充足的氧气和丰富的养料。

经常坚持健美运动的锻炼,使每条肌纤维不断得到丰富的营养,因而肌纤维的直径逐渐加大,肌肉块也就越来越发达。

经常锻炼健美的人与同龄、同身高、体重的人比较,肌肉重量占体重的比例要大得多。

实践证明,通过健美训练,可促进肌原纤维增粗,并使肌健和韧带组织坚韧,肌肉中毛细血管的形态和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毛细血管网增加,为肌纤维提供更充分的氧气和养料,从而使肌纤维体积增大。

这是形成肌肉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健美锻炼,可以使肌肉中出现一系列的生物化学的变化,、能量储备增加,为肌肉体积的增大提供了物质保证。

如肌肉的肌糖元、肌球蛋白、肌动蛋白、肌红蛋白等的含量都有增加肌球与肌动蛋白是肌肉收缩需要的基本物质,它们的增多不仅能提高肌肉的收缩力量,而且还能使三磷酸腺苷的活性提高,加速催化三磷酸腺苷分解为二磷酸腺苷和能量,及时供给肌肉收缩时用。

肌糖元的增多,使肌肉中的能源储备增加。

肌红蛋白具有与氧结合的作用,它们比血红蛋白结合氧的能力大12倍,所以肌红蛋白含量的增多,使肌肉中贮氧能力提高,另外它还有促进氧运输到肌细胞中的作用。

肌肉中这些良好的改变,使肌纤维得到丰富的营养,因此、肌肉纤维体积增大。

以上是肌肉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二。

在健美训练中,如能遵循“超量恢复”的原理,效果可能更理想。

当开始练习健美时,由于肌肉收缩大量地消耗营养物质和能量,虽然在肌肉活动的过程中能量恢复也在进行,但是由于肌肉收缩时间长而强度大,所以营养和能量的消耗多于恢复,这时肌肉功能逐渐下降,这个过程称为消耗阶段。

随着肌肉停止活动并经过适当休息,肌肉又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这时营养和能量恢复过程占明显优势,肌肉功能不仅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上,而且在一段时间里往往超过原来的水平,这种生理现象叫做“超量恢复”只要肌肉在合适的运动量范围内,每次肌肉活动所消耗的营养物质越多,休息得到的超量恢复越好,肌肉则越发达。

可称为肌肉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