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教案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https://img.taocdn.com/s3/m/001089808762caaedd33d49b.png)
• 走私毒品,贩卖人口,干危害人类的罪 走私毒品,贩卖人口, 恶勾当。在这之中,腐败文化、 恶勾当。在这之中,腐败文化、低级色 情图片和影片发展迅速, 情图片和影片发展迅速,对青年一代的 身心健康构成的危害也特别严重。 身心健康构成的危害也特别严重。许多 色情网站通过这种反人性的卑鄙手段谋 取暴利,造成许多人被引诱上当, 取暴利,造成许多人被引诱上当,陷入 罪恶的深渊。 罪恶的深渊。
不起主导作用, 不起主导作用,影响事物的性质
2、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联系
• 二者的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 二者的联系: 面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排斥, 面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排斥,又相 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大家回想矛盾的双方的关系: 大家回想矛盾的双方的关系: • 矛盾双方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主次方面 的关系。 的关系。
• • • • • •
例 我国的所有制结构 我国经济的性质 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 书与本子的区别 一国两制为什么不会影响我国的性质。 一国两制为什么不会影响我国的性质。
(三)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
• 1、区别 区别: 区别 •
矛盾的方面 主要方面 次要方面 地 位 支 配 被支配 作 用 主导作用, 主导作用,决定事物的性质
(四)方法论意义 四 方法论意义
•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 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 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 和支流。 为什么 为什么) 和支流。(为什么 • 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 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而我们要正确认识事 就要把握事物的本质, 物,就要把握事物的本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 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着重把握矛 盾的主要方面。 盾的主要方面。 • 如果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不分主次,或者颠 如果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不分主次, 倒主次,就会混淆事物的性质。 倒主次,就会混淆事物的性质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教案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01e4a1b0717fd5370cdc05.png)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教案一、导入新课:中国即将加入WTO。
中国加入WTO对经济的影响从近期来看,有一定的冲击,从长远看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利与弊同时存在,但利大于弊。
这说明,在复杂事物中,包含许多矛盾,而且矛盾之间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每一矛盾中又包含矛盾双方,这双方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平衡的。
今天我们来共同研究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二、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板书)播放VCD《高霞出平湖》提问:长江三峡工程争论的内容是什么?长江三峡工程的胜利实施又说明什么?在哲学上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归纳:长江三峡工程争论的内容是关于利与弊的争论,从利上讲,长江三峡工程完成后,可以使长江荆江大堤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使1500人万免受洪灾威胁;它的发电量相当于6。
5个葛洲坝工程,每年可输出846亿千瓦时的强大电力;三峡建坝后形成的“高峡平湖”可使川江航道100多处险滩全部淹没,万吨级船队从宜昌直达重庆……从弊上讲,存在的问题是移民问题和生态问题,三峡水库要淹没11个县和2个城市,迁移人口可达百万以上;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会对生态和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一些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会被淹没,这都是不可逆转的影响。
长江三峡的胜利实施又说明利大于弊,经过我国几代专家几十年的精心考察、研究、论证分析得出三峡工程的实施总的说来利大于弊,于是在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
这个事例说明,矛盾是由对立的双方组成的,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有主次之分。
设疑:什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呢?1、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含义(板书)(1)含义: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
处于支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
(2)把握矛盾主次要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分析:前提:必须是一种矛盾中,既包括主要矛盾,也包括次要矛盾。
不平衡性: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发展不平衡,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https://img.taocdn.com/s3/m/8bdd3ff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66.png)
确保信息来源可靠、权威,避免受到虚假或误 导性信息的影响。
多渠道收集
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如新闻报道、社交媒 体、专业机构报告等,以全面了解问题。
记录关键信息
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注意记录关键的时间、地点、人物、数据等信息,以便 后续分析。
分析信息
核实信息真实性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核实,判断其真实性, 避免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
社会问题分析
总结词
在社会问题分析中,分清主流和支流有助于把握社会 发展的主要矛盾和趋势,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科学合 理的思路和方法。
详细描述
社会问题往往复杂多变,需要准确判断其本质和发展趋 势。分清主流和支流可以帮助我们把握社会发展的主要 矛盾和趋势,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科学合理的思路和方 法。例如,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我们需要关注大气、水 体、土壤等环境要素的污染问题,同时也要关注一些具 体的环境问题,如噪音污染、光污染等。通过分清主流 和支流,我们可以更好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政 策和措施,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观察问题时,应关注主流的变化趋势,以更好
地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
为什么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
02
支流
避免主次不分
重要性和影响力的
区分
在分析问题时,应区分各个因素 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认清主要矛 盾和次要矛盾。
优先级的确定
明确问题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根据优先级进行决策,避免在次 要问题上浪费时间和资源。
02 技能提升
参加培训和学习课程,提高自己在分析问题方面 的技能和水平。
03 跨界融合
借鉴其他领域的分析方法和思路,拓宽自己的视 野和思维方式,提高分析问题的广度和深度。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https://img.taocdn.com/s3/m/2e91d6ddad51f01dc281f1f9.png)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导入新课】师:老师看到大家的精神状态都很好,觉得同学们都很给力,同学们,“给力”这个词你听说过吗?生:当然了,这是流行语师:那你平时有说过吗?生:有师:除了给力这个词,你平时还爱说哪些词呢?生:郁闷,鸭梨,羡慕嫉妒恨。
师:好,大家看到大屏幕这里,给力、鸭梨、羡慕嫉妒恨、我爸是李刚、神马都是浮云、蒜你狠、豆你玩系列,这些词语我想大家都不陌生,是我们在网络上流传开来的,平时都是口头禅,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
这些词被评为2011年最流行的网络词汇。
讲到网络,老师曾经看到过这么一段话:如果你爱一个人,那么就让他上网吧----因为那里是天堂。
如果你恨一个人,那么就让他上网吧-----因为那里是地狱。
网络对于一个人来说可以是天堂,也可以是地狱。
那么同学们,你是怎样看待网络的呢?生: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迅速了解世界信息,并且和朋友家人联系方便,通过网络qq、微博就可以交流。
生:方便学习,可以查找很多的学习资料,学习英语,看电影等。
生:有时会沉迷于网络游戏,偷偷跑去上网,泡网吧,影响学习。
还有在网上看一些不健康的书籍和电影等,影响身心健康。
师:刚才同学们纷纷发表了对于网络的看法,网络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
也就是有利也有弊。
那么衡量好坏,利弊的关系问题,在哲学就涉及到主流和支流的问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内容,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讲授新课】师: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就是要我们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那么什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什么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呢?大家看到课本110页找一找。
1.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含义师:请同学们大声把它们的含义读一遍生: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
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
师:嗯,从它们的含义,我们知道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存在的前提是:事物内部。
另外,它们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
高二教案(3.7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精选5篇)
![高二教案(3.7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409b7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f.png)
高二教案(3.7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精选5篇)高二教案(3.7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篇13.7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教学目标学问方面识记:冲突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概念。
理解:理解冲突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运用:⑴运用冲突的主次方面相互转化的原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实例;⑵运用把握冲突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的观点,对当前某一领域的形势发表见解。
力量方面通过教学,培育同学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规律思维力量,努力使同学初步把握冲突分析的方法,提高同学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解、运用力量;熬炼同学的思维与语言同步进展的力量,以及培育逆向思维的习惯。
觉悟方面⑴初步学会正确分析形势的方法,对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有较为全面的熟悉;⑵学会正确评价人和事,明白冲突主次方面在肯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有利于增进团结和理解,也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⑶培育同学的学习观念、借鉴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冲突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
教学难点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冲突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教学方法事例说理法、自学争论法、问题教学法、列表对比法。
教学过程2023年6、7月,在长江三峡,发生了几件令世界瞩目的大事--大坝蓄水、通航、发电胜利。
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与不建,几乎经过了半个世纪的讨论和论证。
由于的确有利也有弊。
从利上讲,三峡工程完成后,可以使长江、荆江大堤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l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使1500万人免受洪水威逼:它1500发电量相当于6.5个葛洲坝工程,每年可送出846亿千瓦时的强大电力;三峡建坝后形成的“高峡平湖”可使川江航道100多处险滩全部沉没,万吨级船队从宜昌直达重庆......秭归新县城巴东新县城/threegorges/2023-06/11/xin_f7f33cc018ae447b8f20e96be54d1e16_hohb0430.jpg"> 6月11日,一艘水翼飞船从长江三峡西陵峡的牛肝马肺峡驶过。
高二教案(3.7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
![高二教案(3.7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https://img.taocdn.com/s3/m/ef72fb01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04.png)
高二教案(3.7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 1. 掌握辨别问题的主流和支流的能力; 2.理解主流和支流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重点1.学习如何辨别问题的主流和支流;2.理解主流和支流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3.1 什么是主流和支流•主流:具有决定性地位和作用的事物、观点或情况。
在某个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对其他事物、观点或情况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支流:相对于主流而言,对主流具有一定程度的辅助、补充、甚至对立作用。
3.2 如何辨别问题的主流和支流1.了解问题的背景和相关信息。
2.分析不同观点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3.观察问题的发展趋势和变化情况。
4.辨别问题中的关键因素和核心观点。
5.总结主流观点和支流观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3.3 主流和支流之间的关系1.主流和支流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2.主流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支流观点的形成和发展。
3.支流观点为主流观点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向。
4.主流和支流之间的辩证关系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4.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主流和支流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课件和示例,讲解问题的主流和支流的定义和辨别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并掌握核心要点。
4.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小组成员分析该问题的主流和支流,并讨论其关系和影响。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促进团队合作和思维交流。
4.4 小结归纳(10分钟)收集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让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梳理问题的主流和支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展示学生的思考和观点,加深对主流和支流的理解。
4.5 拓展应用(15分钟)提供更多相关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的主流和支流,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鼓励学生思考问题的多样性,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
高二政治教案: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高二政治教案: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874076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6.png)
教材分析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也是永恒发展的。
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盾,发展的根本动⼒是⽭盾,⽭盾就是对⽴统⼀,⽭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
是否承认⽭盾是辩证法和形⽽上学两种世界观对⽴的焦点和根本分歧所在。
在本课中,第⼀课时分析唯物辩证法的⽭盾观,世界是⽭盾的世界,⽭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
第⼆课时是⽤⽭盾的观点看问题,⽭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法,它要求⼈们学会分析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盾,学会抓住主要⽭盾和⽭盾的主要⽅⾯。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正确解决⽭盾的关键。
这两课时的内容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遵循⼀个严密的逻辑顺序,都是从原理到实际的运⽤,因此,每⼀个概念都必须弄清楚。
教学重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难点主次⽭盾与⽭盾主次⽅⾯的区别。
三维⽬标知识⽬标1.识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
2.理解主次⽭盾、⽭盾主次⽅⾯的辩证关系和⽅法论意义。
能⼒⽬标学会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中抓住主要⽭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标1.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盾观点,反对形⽽上学。
2.坚定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信仰,坚信⽭盾分析的⽅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法。
⼆、⽤对⽴统⼀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如今都市的⼈们⽣活节奏加快,能找个⽐较悠闲的时间喝上⼀杯好茶是件很潮的事情。
福⿍是中国⽩茶之乡。
有位名家这样赞誉⽩茶:灵⼭秀⽔⽣⽩茶,唐韵留⾹沐风华。
淡泊茗道归⾃然,烟⾬情深醉诗家。
◇课堂探究:现在有⼀家⽣产⽩茶的企业,要扩⼤销售范围,请⼤家帮助做做⼴告。
同学们针对⽼师⿊板上三类顾客,分三组设计⼀分钟精彩恰当的推销词并说明设计理由。
⽣:略师:(预设)⼥青年------美丽、青春、时尚。
⽩茶推销的关键词:⾼效的抗氧化,有效抗衰⽼、美⽩排毒、美容功效、减肥;⽼年⼈------健康、长寿、年轻态。
⽩茶推销的关键词:保护⼼脑⾎管、降低⾎压、预防中风、、防癌;出家⼈------饮茶能够提神益思、消除疲劳。
看问题分清主流和支流
![看问题分清主流和支流](https://img.taocdn.com/s3/m/e73e4bc5bd64783e08122b8d.png)
而是不起主要作用。
复杂事物中,事物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16
阅读材料并讨论:
材料一:十六 届 三中全会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 济制度。实行这样的经济制度,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建设长期实 践的总结,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
----它们存在前提不同,即外延大小不同。主次矛盾
是就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许多矛盾”相比较而言的;
而矛盾的主次方面是就“同一矛盾”的双方相比较而言
的。
13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双忆
方 之 间
一 忆
是:
什什 么么 关是 系矛 ?盾
?
矛
盾
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对立 矛盾的主要方面居支
矛盾的主要方面
28
参考答案:
(1)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包含 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两分法、 两点论。对待互联网出现的影响应作全面客观的分析,应当 看到它的出现对人们来说有利有弊,不能片面地只言利,或 只言弊,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互联网。
(2)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着的事物的两个方面在事物发展 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发 展中居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的是由取得 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分 清主流与支流。互联网的出现既有利又有弊,但利大于弊, 其消极影响是其发展中出现的支流,不能因噎废食。
你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吗?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https://img.taocdn.com/s3/m/a03c666958fafab069dc022c.png)
弊 利 网络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对比上占优势
利
吸烟
弊
弊
网络 利
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 所规定的
腐败 党风
廉洁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为什么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 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 所规定的
谈谈互联网的利与弊
互联网的坏处
1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 在政治、经济、军事、教 育、文化等各个领域中所 展示出巨大的作用和效益
中国2012年5月互联网用户已超过 了4.84亿,据测算,到2015年将超过 6.5亿,其中超过1/3的网民是游戏爱好 者。这也是网络游戏成为当今最赚钱行 业之一的主要原因。过去两年,网络游 戏运营商的收入以每年超过40%的速度 增长。
B
• 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这 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看问题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 D、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D
课堂练习
1、看问题要分清“九个指头”与“一个指 头”包含的哲理是 ( ) C A.主次矛盾相互关系原理
B.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辨析题 两点论就是均衡论,重点论就是一点论。
课堂练习
1、人都说“红花美也需绿叶扶”其哲学寓意 是 A、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时,首先要抓住它 的主要矛盾 B、在复杂事物中,必有一种矛盾是主要矛盾, 其它矛盾是次要矛盾 C、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 发展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 • (D) 赖、相互影响的
在韩国,一名男子在网吧连续玩了50小时 的“星际争霸”后,死于心脏病发作。 为 了花时间玩游戏,这名28岁的男子辞去了工 作,除了上厕所或者短暂的小憩以外,他没 有离开过自己的座位,手握键盘和鼠标,一 直玩到几乎是咽下最后一口气。在韩国,网 吧被人称为“21世纪的大烟馆”。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教案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e69759866fb84ae45c8de4.png)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教案《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教案《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教案课程目标:1、知识和能力:理解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培养学生看问题分清主流和支流,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和方法: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指导和培养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构建和运用知识,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事实,采取比较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去把握事物的本质方向、趋势,树立高尚情怀,抵制生活中的丑恶。
教学重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把握这一原理意义:正确把握事物的性质;理解事物性质的转化;全面看问题,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正确评价和处理各种人生和社会的问题。
教学难点: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课型:已实施课学生准备:问卷调查的设计、整理与结果分析实施方案课前准备:我就“中学生的网络需求”做了相关的问卷调查设计意图:在调查中发现问题,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使教学在围绕学生实际生活问题上逐步展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人类进入了e时代。
互联网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中所展示出的作用和效益无不另人惊叹。
参与平台:学生举例说明互联网对自己生活的改变设计意图:通过描述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催生学生的诸多现代观念:合作意识、民主意识,激发其想象力、求知欲和创造性。
学生描述丰富多彩的互联网对其生活的积极影响。
教师总结:因此,作为一个国家、一个单位、一个集体、一个个人,要发展、要领先,就必须重视和运用网络信息。
我国已经决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这是非常英明举措。
参与平台:互联网的不可回避的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互联网的消极作用,引导学生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学生概括总结的互联网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危害,尤其是对中学生群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教案
编写:江苏江都市嘶马中学奚平洋
审定:江都市教委教研室梅冬贵
教学目标:
1、识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两点论、重点论的含义。
2、理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结合实例分析其相
互转化的道理。
3、根据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的观点,对当前某一
领域的形势发表见解。
4、试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
盾,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
社会的全面进步。
教学重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
教学难点:
1、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
2、矛盾的主要方面与主要矛盾之间的区别
教学方法:
1、事例说理法,自学讨论法引出概念
2、问题教学法,讲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3、列表法,区别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教学工具:投影仪、胶片、录像等
教学过程:
引言: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复习提问:什么是矛盾?矛盾双方的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略)
总结,导入新课: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有主次之分,它要求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这就是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
(胶片打出教学目标)见附一
二、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辅助文(1、2自然段),用矛盾的观点从分析核能的利弊中得到什么哲学启示?
同学们讨论(略)
核能具有巨大优越性,从弊来看,人们可以防患于未然,矛盾双方,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
1、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板书)
(1)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板书)
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
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
分析概念,指出与主次矛盾的区别,分析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用投影仪打出)见附二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8自然段,思考如下问题:(胶片打出)见附三同学们相互讨论,回答(略),归纳总结:
(2)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板书)
A.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因为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次要方面,地位上支配矛盾的次要方面,起主导作用。
用“主要地”是说对事物性质起作用的除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外,矛盾的次要方面也不是完全不起作用,它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复杂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单一矛盾的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我国现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起主导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我国的经济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B.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矛盾的主次方面从静态看相互依存,从不断变化的过程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转化就是矛盾双方力量此消彼长,不断变化运动的结果,矛盾的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
列举赵某事例说明事物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这一相互关系原理对于我们看问题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2、学习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板
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0~12自然段,分析第一个方法论意义。
(1)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板书)
归纳为三点:一是讲为什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这是由于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要正确认识,就必须分清主流和支流;二是分清主流和支流的意义:在于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能辨方向、识大局;三是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意义:正确认识形势,正确估计工作中的成绩和缺点,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意义。
运用所学观点,就你所熟悉的某一领域(如学校、班级、工厂、农村等)的形势发表自己的见解。
总结分析(略)
怎样分析“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概括起来说,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不能求全责备,肯定主要方面,不能夸大次要方面。
请同学们阅读13~14自然段,讨论第二个方法论意义
讨论(略),教师总结:
(2)决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板书)
因为:第一,矛盾双方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第二,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支流也能促进或阻碍主流的发展,如果任其自流,不加控制,就有可能影响和改变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请同学们阅读“想一想”。
教师归纳:前者是指转化后,使事物向好的方面发展,要促进转化加速事物的发展,后者转化后会使事物向坏的方向发展,要防止这种转化,在实际生活中要注意事物的发展方向,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学习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关系原理,对于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有什么指导意义呢,阅读第15自然段。
设问:1. 什么是两点论、重点论?
2.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如何?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板书)
A、什么是两点论?
两点论:就是在认识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B、什么是重点论?
重点论是指在矛盾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应如何看待这种不平衡性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C、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紧密相联的
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决不是均衡论;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决不是一点论。
离开两点谈重点是一点论,离开重点谈两点是均衡论,这都是错误的,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总结全课内容:(用胶片打出)见附四
附:板书设计
矛盾主要方面:居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含义
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含义矛盾次要方面:处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
及相互关系(世界观)相互排斥,相互依赖
看问题要分清关系事物性质的规定
主流和支流(对立统一)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学习的指导意义要善于抓住本质和主流
(方法论)要重视非本质和支流含义: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
关系:
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课堂练习:(用投影仪打出)见附五
课堂作业:P111“阅读与思考”的内容
附一
(略,见前教学目标)
附二
附三
1、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是什么?
2、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什么规定的?为什么?
3、为什么要用“主要地”这个词,不用“主要地”行不行?
4、现阶段,我国存在大量的非公有制经济,有没有改变我国的经济性质?
5、矛盾的主次方面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事物有何影响?
6、农民赵某,知木棒是“绝缘体”,天晴时,他用木棒拨电线没事,下雨
天,他又拿那根被雨淋湿的木棒去拨电线,结果触电身亡,这事例说明什么?
附四
附五
课堂检测:
1、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这主
要是因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A.始终引起主要领导人的关注
B.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C.在发展的速度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
D.决定事物发展的过程和速度
2、《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中美之间的共同点大于分歧点,只要
双方采取积极态度,扩大共同点,缩小分歧点,就能为发展中美关系
创造良好的条件。
”这段话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有:
A.事物的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
B.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
C.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D.矛盾双方地位互移是不可避免的
3.(播放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政府工作报告》的部分录像)党中央指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试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说明我们为什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