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方案

一、开发区基本情况

1、开发区概况

⑴建设现状

⑵建设规划及思路

市政道路:建设南环路西延伸段以及**二路,以进一步完善开发区市政道路网络。

环境保护:对现有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容,年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0万吨以上;对现有的污水处理管网进行延伸。

基础物业:作为开发区的基础配套物业,将建立物流仓储中心以及科技创新中心,也可称为先导物业,其功能基本类似于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作为政府吸引各类中小企业入住和拉动就业的便利条件。

商业房产:将进一步加大商业房产包括酒店、商务中心以及商铺等的开发和经营力度。

⑶财政收支状况

开发区财政收入每年为4亿多元,并以年均15%以上的速率保持增长;土地收入尚有较多未到位。开发区支出状况为,用于建设以及各项开支的资金需求额每年为10多亿元,开发区已经向银行借款超10亿元。总地看来,目前开发区每年的资金缺口约10多亿元,考虑到土地收入存量,财政状况暂时还能保持平衡,但如果考虑到接下来开发区的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新建基础物业等,开发区未来几年还需要大量投入,资金缺口仍然很大。

2、开发区基础设施投融资情况

⑴开发区基础设施投融资回顾

开发区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及管委会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开发区在面

临建设资金短缺、建设管理经验薄弱等众多挑战下,不断加大投融资创新力度,积极探索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市政道路等基础

设施建设。为此,开发区管委会与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经过多次协商和探讨,终于达成一致,决定以BT模式开启基础设施

融资创新之路。

⑵开发区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评价

二、国内基础设施投融资综述

纵观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各地政府基础设施投融资创新的实践,其核心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多元化、社会化和市场化,其主

要手段是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

1、引进社会资本运作的必要性及意义

⑴引进社会资本是克服目前政府举债建设的局限性的迫切需要

2006年5月,五部委严禁政府“打捆贷款”,地方政府或各级

开发区、政府窗口公司靠一纸安慰函、承诺函向银行贷款的格局已

经发生改变。2006年底,国家出台将土地出让金纳入财政预算,实

行收支两条线的政策,此举直接导致地方政府的预算外开支急剧减少,依靠土地开发来平衡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举步维艰。上述政策

均对传统的融资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各地政府项目投资纷纷受阻。

⑵引进社会资本是国家投融资改革的大势所趋

2004年7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肯定了目前的“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

投融资格局,并且明确了“鼓励社会化投资”的指导性意见。该“决定”正式从政策上表明了国家对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

域的充分认可及支持。

⑶引进社会资本是解决项目建设资金的重要途径

要实现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地方的宏观经济、社会环境、招商引资环境等巨大的促进作用,必须依托城市道路交通、市

政配套等完整的基础设施体系。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完备,需

要大量建设资金的投入,在目前银根紧缩、银行借贷日益困难的背

景下,单靠政府财力资金存在一定难度,而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基础

设施投资建设,无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⑷引进社会资本是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投资的必由之路

从90年代后期开始,各地加快了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的步伐,

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先后将经营性的高速公路推向市场,准经营性

的污水处理、环保等引进社会资本,并且采用BOST等方式将非经营

性的市政项目也纳入市场化运作的范畴。可以预计各地政府将继续

大力推进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战略。

2、地方政府基础设施融资模式介绍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政府在吸收引进世界各国先进经

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基础设施投融资的新思路、新方法,并逐渐

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融资模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从最广义的角度看,BOT、BT、BOO等模式都是PPP的衍生,都

来源于公私合作。近几年来,随着各地城市化进程的大力推进,市

政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的“瓶颈”现象日益严重,各地纷

纷采取了基础设施多种改革和创新的措施。

目前,国内基础设施投融资方式普遍采用的是BT和BOT模式。

其中,对于非经营性的无现金流入的市政道路基础设施项目,普遍

采用的是BT方式;对于经营性及准经营性的有现金流入的基础设施

项目,普遍采用的是BOT方式。

BOT经历了数百年发展,为了适应不同的条件,衍生出许多变种,诸如BT、BOST、BOLT、BOO、TOT等等。广义的BOT概念包括这些衍

生品种在内。BOT的实施在政府引进竞争机制从而能降低基础设施

建设成本,以及为政府干预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开发区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的选择

⑴融资模式选择的总体思路

开发区的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方案的设计和选择,应首先区分项目的盈利性和非盈利性,其中开发区的市政道路建设以及市政管网中一部分应视为没有现金流收入的非营利性项目;而开发区市政管网中一部分可以视为有现金流收入的非营利性项目,对于非盈利项目,又可以拆解成没有现金流收入和有现金流收入两类;另外开发区工业厂房的开发、配套设施建设,大部分可视作营利性项目。

此外,须对开发区配套设施的建设项目进行项目分拆。通过项目分拆,既可以分解投资,又是引进社会资本的前提条件。依据项目的营利性项目和非盈利性,对项目进行分拆组合,采用不同的融资方式。对于没有现金流的非营利性项目,可以通过管委会代表政府通过BT方式引进社会投资者进行短期融资;对于有现

金流的非营利性项目和营利性项目,可交由投资商以BOT及其衍生方式运作。

盈利性项目(基础物业项目)

基础设施项目

有现金流入项目(基础

物业项目)

非盈利性项目无现金流入项目

图1开发区基础设施项目分类

⑵对于无现金流入的非盈利性项目宜采用BT融资方式

对于无现金流入的非盈利性项目,宜采用BT模式进行社会化融资,即采用“政府招标回购、企业投资建设、资金分期支付”的方式进行。

⑶对于盈利性项目及有现金流入的非盈利性项目宜采用BOT及其衍生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