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薄膜技术与应用
绪论
徐闰 2006 冬
1970th - - high resolution (also surface imaging) and analytical TEM ( Halle School); -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 computer simulation: atom-by-atom structure building (Gilmer&Bennema, Barna,Thomas et al; Dirks&Leamy) - molecular beam epitaxy (MBE); -CERMET(金属陶瓷) (nanocomposite) resistor(电阻器) films (Neugebauer);
薄膜技术与应用
绪论
徐闰 2006 冬
不超过4mm2集成了20多个电阻、电容和晶体管。
杰克·基比尔发明第一块集成电路,德州仪器公司 Jack Kilby’s first integrated circuit, tested on September 12 1958, (Courtesy Tesas Instruments. Inc.)
(5)量子尺寸效应和界面隧道 穿透效应
• 传导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在普通金属中小于 1nm,在金属铋(Bi)中为几十纳米 • 在这些物质的薄膜中,由于电子波的干涉,与 膜面垂直运动相关的能量将取分立的数值,对 电子的输运现象产生影响 • 与德布罗意波的干涉相关联的效应称为量子尺 寸效应
另外,表面中含有大量的晶粒界面,而界面势垒 比电子能量E要大得多,根据量子力学知识,这些 电子有一定的几率,穿过势垒,称为隧道效应。 电子穿透势垒的几率为:
21
2mm Advanced Bevel Edge Control
Maximize usage of wafer surface
Compatible with immersion tool defectivity control
22
Wafer centering mechanism
23
薄膜的基本特性
薄膜定义
Thin film: a thin layer of material with the thickness of 1nm-1um 一开始就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沉积过程所形成的二维材料成为薄膜, 其某一维尺寸远远小于另外两维上的尺寸
薄膜技术与应用
百度文库
绪论
徐闰 2006 冬
薄膜的分类
从薄膜功能上分: 半导体薄膜;导 电薄膜;介质薄膜;超导薄膜;超 硬薄膜 从薄膜物质的晶态上分:单晶薄膜; 多晶薄膜;非晶薄膜,纳米晶膜、超晶
薄膜技术与应用
绪论
徐闰 2006 冬
薄膜技术与应用
绪论
徐闰 2006 冬
薄膜技术与应用
绪论
徐闰 2006 冬
微电子领域的发展依赖薄膜技术和薄膜物理的研究
薄膜技术与应用
绪论
徐闰 2006 冬
微电子领域在不断研究发展新的器件
动态随机存取存 储器-存储电容 微电动机
压电性
压电性 铁电性薄膜 热电的 非易失性存 储器-记忆 单元
如:当Ta在N2的放电气体中被溅射时,对应于一定的N2分 压,其生成薄膜的成分却是任意的 若Si或SiO在O2的放电中真空蒸镀或溅射,所得到的薄膜 的计量比也可能是任意的。
由于化合物薄膜的生长一般都包括化合与分解, 所以按照薄膜的生长 条件,其计量往往变化相当大。 如辉光放电法得到的a等,其 x
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 因此,把这样的成分偏离叫做非理想化学计量比
高介电常数 压电性
热红外开关
红外传感器
薄膜技术与应用
绪论
徐闰 2006 冬
新的器件需要薄膜技术不断发展
扩散势垒
层间电介质
铁电物质
垂直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结构
横向低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结构
薄膜技术与应用
绪论
徐闰 2006 冬
物理研究需要使用薄膜样品
~
一些物理性质的测量使用薄膜样品比较方便,比如材料 的电输运性质 ~ 一些特殊的物理性能需要使用薄膜器件来进行测量,如 隧道效应
• 多功能薄膜:
各膜均有一定的电子功能: 非晶硅太阳电池: 玻璃衬底/ITO(透明导电膜)/PSiC/i-µc-Si/n-µc-Si/Al a-Si/a-SiGe叠层太阳电池:玻璃/ITO/n-a-Si/i-a-Si/P-aSi/n-a-Si/i-a-SiGe/P-a-Si/Al至少在8层以上,总膜 厚在0.5微米左右
效应产生很大的影响,影响半导体器件性能)
(2)薄膜和基片的粘附性
• 薄膜是在基片之上生成的,基片和薄膜之间就会 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即附着 • 薄膜的一个面附着在基片上并受到约束作用,薄 膜内容易产生应变。考虑与薄膜膜面垂直的任一 断面,断面两侧就会产生相互作用力,这种相互 作用力称为内应力
• 附着和内应力是薄膜极为重要的固有特征
其中a为界面势垒的宽度。当 时,则T=0,不发生隧道效应
在非晶态半导体薄膜的电子导电方面和金刚石薄 膜的场电子发射中,都起重要作用
(6)容易实现多层膜
• 多层膜是将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先后沉积 在同一个衬底上,以改善薄膜同衬底间的 粘附性
• 如: 金刚石超硬刀具膜:金刚石膜/TiC/WC-钢衬 底 欧姆接线膜:Au/Al/c-BN/Ni膜/WC-钢衬底。
薄膜技术与应用
绪论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材料表征技术
固体物理和化学 真空科学和技术 薄膜技术 集成电路 光电子技术 半导体器件
表面科学
晶体生长
课程特点 交叉学科,内容广、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
课程要求
学会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参考书
物理部分: 热力学简程,统计物理学导论,王竹溪著 固体物理,黄昆原著 韩汝琦改编 薄膜物理,薛增泉,吴全德,李浩编著 薄膜生长,吴自勤,王兵著 薄膜物理学,王守证编著 表面物理导论,徐亚伯著 固体的表面与界面,孙大明,席光康编著 电子薄膜科学,黄信凡等译; 材料部分: “Electronic Thin Film Science for Electirical Engineers and Materials Scientists”, King-Ning Tu (IBM),James W. Mayer (Cornell), Leonard C. Feldman (AT&T) The Materials Science of Thin Films, Milton Ohring, 电子薄膜材料,曲熹新等编著 几种新型薄膜材料,吴锦雷,吴全德主编 固体的表面与界面,孙大明,席光康编著 电子薄膜材料,曲熹新等编著 技术部分: 真空沉积技术,李学丹等编著
薄膜的研究历史
End of 19th century - unusual properties of deposits on the walls of glass discharge tubes. Erosed(引起) interest of researchers: optical&electrical properties (P. Drude, Ann. der Physik, 36(1889)532) 1927: - electron diffraction on thin films (Davison - Germer) 1930th- - practical application: high reflectivity surface mirrors on nonconducting substrates 1940th - vacuum and thin film (PVD) techniques, devices; -electron microscopy (Ruska); 1960th- - in situ electron microscopy (Bassett, Pashley, Poppa, Pócza, Honjo); - surface decoration(表面修饰) (Bassett, Bethge, Distler); - ultrahigh vacuum technique; - surface analytical methods: Auger spectroscopy, LEED(低能电子衍射), SEM, XPS(X射线电子能谱) ; - structure zone model: compilation (收集)of experimental results (Movchan-Demchishin)
徐闰 2006 冬
PECVD (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 --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ECVD
Left side
view
19
VECTOR PECVD Process module
20
FI & Twin Chamber Overview
(1)表面能级很大
• 表面能级指在固体的表面,原子周期排列的连续 性发生中断,电子波函数的周期性也受到影响。
(把表面考虑在内的电子波函数已由塔姆(Tamm)在1932 年进行了计算,得到了电子表面能级或称塔姆能级)
• 薄膜表面面积很大,表面能级将会对膜内电子输 运状况有很大的影响。(对薄膜半导体表面电导和场
(3)薄膜中的内应力
• 内应力就其原因来说分为两大类,即固有应力 (或本征应力) 和非固有应力。固有应力来自 于薄膜中的缺陷,如位错。薄膜中非固有应力 主要来自薄膜对衬底的附着力。 • 由于薄膜和衬底间不同的热膨胀系数和晶格失 配能够把应力引进薄膜,或者由于金属薄膜与 衬底发生化学反应时,在薄膜和衬底之间形成 的金属化合物同薄膜紧密结合,但有轻微的晶 格失配也能把应力引进薄膜。
1. 同块体材料相比,薄膜易产生尺寸效应,即薄膜的 物性受到薄膜厚度的影响 2. 薄膜表面积很大,表面效应很显著,表面能、表面 态、表面散射和表面干涉对它的物性影响很大 3. 薄膜中包含有大量的表面晶粒间界和缺陷态,对电 子输运性能也影响较大 4. 在基片和薄膜之间还存在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存在 粘附性,附着力,以及内应力的问题
薄膜技术与应用
绪论
徐闰 2006 冬
绪论的内容
为什么要了解薄膜技术? 什么是“薄膜”? 薄膜的分类 薄膜的基本特性 薄膜的研究历史 薄膜的主要应用
绪论
薄膜技术与应用
徐闰 2006 冬
为什么要了解薄膜技术?
☞ 生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
☞ 科技发展离不开薄膜
☞ 基础研究离不开薄膜
• 超晶格膜:
将两种以上不同晶态物质薄膜按ABAB……排列相互重在一起, 人为地制成周期性结构后会显示出一些不寻常的物理性质 如势阱层的宽度减小到和载流子的德布罗依波长相当时,能 带中的电子能级将被量子化,会使光学带隙变宽,这种一维 超薄层周期结构就称为超晶格结构。 当和不同组分或不同掺杂层的非晶态材料(如非晶态半导体) 也 能 组 成 这 样 的 结 构 , 并 具 有 类 似 的 量 子 化 特 性 , 如 aSi : H/a-Si1-xNx : H, a-Si : H/a-Si1-xCx : H…… 应用薄膜制备方法,很容易获得各种多层膜和超晶格
格膜等
从薄膜结构上分:单层膜;多层膜; 同质外延;异质外延;超晶格
按化学组成分为:无机膜、有机膜、复合膜 按相组成分为: 固体薄膜、液体薄膜、气 体薄膜、胶体薄膜
薄膜技术与应用
绪论
徐闰 2006 冬
如何制作薄膜?
• 1、制作方法简介 • 2、气化源的分类? • 3、薄膜的加工?
薄膜制备方法的分类
(4)异常结构和非理想化学计量比 特性
• 薄膜的制法多数属于非平衡状态的制取过 程,薄膜的结构不一定和相图相符合 • 把与相图不相符合的结构称为异常结构, 不过这是一种准稳(亚稳)态结构,通过 加热退火和长时间的放置还会慢慢地变为 稳定状态
化合物的计量比,一般来说是完全确定的。但是 多组元薄膜成分的计量比就未必如此了。
气相法
常规真空蒸发法
液相法
真空蒸发法 分子束外延法(MBE)
阳极氧化法 激光脉冲法
物理沉积方法(PVD)
溅射法
液相外延法
离子束法
微波等离子法 电解电镀法
化学沉积方法(CVD)
热丝法 金属有机物法(MOCVD) 常压或低压法,等离子增强 原子层法(ALD)
Sol-gel
LB
薄膜技术与应用
真空蒸发法(一)
~ 利用多层膜技术可以制备出超晶格-制造新型具有人工 微结构的材料 ~ 利用多层膜研究界面、异质界面、材料间的相互作用
薄膜技术与应用
绪论
徐闰 2006 冬
薄膜技术与应用
绪论
徐闰 2006 冬
什么是“薄膜”?
• 什么是“薄膜”(thin film),多“薄”的膜才算薄膜 • 薄膜有时与类似的词汇“涂层”(coating)、“层” (layer)、“箔”(foil)等有相同的意义,但有时又有 些差别 • 通常是把膜层无基片而能独立成形的厚度作为薄膜厚度的 一个大致的标准,规定其厚度约在1µm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