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

研究发现:

(一)各种外出安排中,母亲外出对农村留守儿童最为不利。综合来看,与和父亲居住相比,和母亲居住的儿童的身心健康、认知能力、学习成绩和综合发展表现都更好。可见,母亲外出对儿童的负面影响是最大的。

(二)良好的家庭背景和氛围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良好的家庭经济对留守儿童的健康、学习和综合发展等都有正向显著的影响。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留守儿童家庭在日常生活支出和教育支出上通常会更加宽裕,这也是千千万万的流动人口外出务工经商的初衷。

父母较高的教育程度和教育期望对留守儿童的认知能力、学习成绩都有显著正面影响。父母教育程度越高,就可能越重视子女的教育。父母的关系和睦、对孩子的关心和有效陪伴,对留守儿童的各项指标都有正向的显著影响。

(三)环境对农村留守儿童至关重要,不良环境的影响更为显著。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外出后,学校和朋辈群体是农村留守儿童接触最多、最贴近的外部环境,这个环境的好坏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和发展往往有深远的影响。值得关注的是,不良环境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和渗透通常更容易、更迅猛。

(四)自致性因素能显著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初级群体信任关系、父母及儿童的自我期待、对未来的信心、个人努力程度等都显著正向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综合发展。这些都是主观自致的因素,也是在客观环境中的一种认知和反映。也就是说,在现有的条件和环境下,家庭成员愈发调动能动性,拥有积极的心态并努力行动,就越能弥补和缓解留守儿童父母不在家对其生活和学习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在身心健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主要差异在于身心健康方面,农村非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状况普遍好于留守儿童,而在认知能力方面两者差异弱显著,学习成绩和综合发展方面两者差异不显著。

对策与思考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由来已久,要从根本上改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社会各方力量应行动起来,解决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所处的困境。无论是政策、制度设计,还是营造社会氛围、强化家庭责任等方面,社会各方力量都应积极行动起来。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应兼顾眼前和长远利益。如今,一方面,不断有农村留守儿童加入到流动大军中;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学龄流动儿童因为种种原因重新成为留守儿童。这些儿童在留守和流动的多重境遇下,频繁经历搬家、转学等,他们正在成为

社会发展代价的承受者。从长远看,流动、留守儿童都只是人口流动的阶段性产物,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在城市实现家庭团聚,同时,也会有部分人员返乡就地、就近就业以实现家庭团聚。但不管是进城还是返乡,就目前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来说,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在学龄儿童的学制衔接、学籍动态管理、心理辅导和干预、学校和社会融入等方面都急需精细化和人性化的政策设计。在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上,要兼顾眼前和长远利益,让农村留守儿童和父母长期生活在一起,满足最基本的亲情需求,共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公共政策和制度设计应当嵌入家庭的视角。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有机体的良好运行首先有赖于家庭功能的正常实现。因此,一个科学、人性化的制度和政策应当是整体框架方方面面都嵌入家庭视角。在人口流动的过程中,家庭的离散、碎片化,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深远。因此,要自觉顺应人口家庭化流动的趋势,在制度建设、政策安排及措施落实上创造条件让更多孩子随父母进城。在没有条件带孩子一起进城务工经商的情况下,至少要让儿童的母亲就地、就近就业,陪伴孩子成长。

营造全社会关爱和扶助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氛围。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领导机制是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同时教育、公安、司法行政、卫生健康等部门和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共同参加。在这一领导机制下,以家庭为责任主体,基层政府和学校、村(居)民委员会、专业社工、公益组织、企业或私人等多元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才能把农村留守儿童的日常关爱保护和紧急救助保护结合起来。同时,大众媒体、公众平台等传播媒介应合理引导社会舆论,鼓励大家加入到农村留守儿童关心和关爱队伍中来,携手遏制侵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事件发生,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

强化家庭责任、发掘能动性,努力构建多元支持环境。以获取更好的生存发展机会为目标的家庭发展策略不应阻碍家庭监护主体责任的履行。选择尽量降低家庭风险的外出方案并努力构建与留守成员互相支持的交流模式、积极进取的家庭氛围以及友好的环境,既是发挥能动性的过程,也是履行家庭监护责任的应有之义。父母关注子女的情感和精神需求,并彼此传递美好的生活愿景、互相关爱和理解,更能满足留守儿童的需求,也更有助于其实现全面发展。

总之,有条件的家庭应尽量减少儿童留守现象的发生。当留守不可避免时,父母外出后要主动帮助孩子建立起积极的主客观支持体系,这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更为关键和现实的问题。除了留守儿童通过主观努力积极融入环境以获得支持外,父母理应主动与社区、学校和当地政府等各方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孩子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