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偶极相互作用及弛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液体:分子热运动剧烈——偶合作用被平均而消
失——ΔB0小,T2长 – 固体:分子热运动较弱,分子间距较短——自旋偶 合作用较强 ——ΔB0大,T2短
横向弛豫的机制

影响纵向弛豫的机制中的分子内相互作用基本都会对 横向弛豫有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同核偶极相互作用 将偶极相互作用形成的局部磁场ΔB分解为ΔB//和ΔB⊥, 分别对应两种不同机制
纵向弛豫时间常数T1为 Mz恢复至0.632M0所需要的时间(e-1)
相互作用越强(微扰H’越强),跃迁几率 越大,T1越短
纵向弛豫特点

纵向弛豫是自旋系统与周围晶格的能量交换。自旋系 统处于起伏的晶格场中,当晶格场的起伏频率(声子) 接近于Larmor频率且晶格场足够强时就可发生 自旋-晶格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多种机制同时作用

化学交换(键中断,J→0):τc为交换时间 作用核的快速弛豫(J(t)): τc为作用核的弛豫时间 2 8 2 J IS T1S 1 S (S 1) T1SC 3 1 (I S ) 2 T12 S
I核与S核(作用核)的ωLarmor频率接近时才可能:13C-78Br 若S核的弛豫太快,J偶合→0,观察不到精细谱,但却可通过T1了解 SC波动对T2的影响比T1大

核自旋沿与B0平行或反平行方向排列 – 取向不同的自旋在磁场中具有不同的磁场能: (1) Em m B0 mB0 使原来简并的能级分裂为2I+1个能级——塞曼分裂 各自旋处于本征态,系统处于热平衡状态:Mz=M0,Mxy=0
3.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RF激励(随时间变化的谐振微扰,连续波/脉冲波):

分子间/分子内(长程相互作用,r>>l,偶极偶合,取 向任意)——直接相互作用(T1,T2弛豫) 波动微扰的主体
假设点P(x,y,z)与磁矩μ的中心距离为r,r由μ指向P,μ在P点处产生的磁场为
B∝r-3,r↑,B迅速↓
取向任意,且随时间变化
偶极-偶极相互作用
假设磁矩A受到磁矩B的作用,将μB分解为平行于B0和垂直于B0的分量
影响纵向弛豫的机制

核四极相互作用——涨落的电场梯度


自旋量子数I>1/2的核具有电四极矩,核外电子分 布不均匀形成电场梯度,在分子热运动的作用下, 该电场梯度发生涨落,核四极矩与变化的电场梯 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波动的微扰 波动机制是热运动,τc短,T1短
asy 1 3 2 I 3 e 2QnucleusE 2 ( ) (1 ) c T1Q 40 I 2 (2 I 1) 3
(1) Em m | HD | m
体系原本征态|m>下的偶极相互作用能 的平均值
偶极相互作用能
纵向相互作用:B0非均匀性:T1、T2弛豫
H
(1) D
2 2 R 3 ——同核偶合常数 r
IA I Ax iI Ay IB I Bx iI By
1 ˆ ˆ R(1 3Cos )[ I Az I Bz ( I A I B I A I B )] 4
偶极-偶极偶合常数R ——表征偶极相互作用的大小
EB0 ( A I A B I B ) B0
量子力学微绕 理论
I=1/2双自旋系统(不考虑偶极相互作用)
体系的四个本征态为:
简并态
独立态
I=1/2双自旋系统(考虑偶极相互作用)
考虑偶极相互作用后:

在一级近似下,体系能量的修正值为:
(同核自旋,异核自旋,核自旋-电子)
偶极-偶极相互作用

偶极相互作用能
A B 3( A r )( B r ) E AB A BBA B BAB 3 r r5 A ,B 2 IA,B 3( I A r )(I B r ) A B A ,B [I A I B ] 3 5 r r
量子力学的微扰理论

与时间有关的微扰:H’(t)

——RF激励、T1弛豫、T2弛豫

电磁场相互作用随时间变化,形成随时间变化的微扰,使 谱线展宽甚至消失 系统不再保持某个本征态,而是本征态的一个随时间变化 的线性组合,每个本征态有一定几率
反映系统由初始能级(k)跃迁至某一高 1. 相互作用F越强,跃迁几率越大 能级(m)的几率 2. 主要发生在未扰动前简并的能级之 – ΔEωk↓,跃迁几率↑ 间
2

形成条件:

I>1/2:Q≠0 分子不对称
影响纵向弛豫的机制

顺磁杂质的作用(P)——波动的电子自旋磁 矩


在样品中掺入顺磁杂质或溶有氧气,由于顺磁杂质 分子存在未成对电子,电子合自旋不为0,且 me=10-3mn, γe=103γn 作用方式:

核自旋-电子自旋 未成对电子转移到观察核上,形成标量偶合弛豫
– 3. 激励时间t’越长, ΔE↑, Δω↑ hard,soft pulse
B∝r-3
随r↑,B迅速↓
常微扰的主体
磁矩-磁矩相互作用

磁矩-磁矩相互作用的种类:假设磁矩μ的尺度为l

分子内(短程相互作用,r<<l或r~l,标量偶合(与B 平 行))——间接相互作用(电子)
0

化学位移:核外电子在外磁场B0中的感应磁矩对核自旋的作用 J偶合:分子内的其他核自旋对观察核自旋的作用 影响T1/T2弛豫(分子内作用受分子热运动影响小,稳定)
简 并
跃迁的选择

跃迁的选择法则:Δm=±1
E
(1) m
m | HD | m
相互作用能的大小也反映了谱线分 裂(展宽)的宽度
若相互作用复杂且足够强(偶极偶合),就会在原有能级的 基础上分裂出更多能级,从而形成更多的跃迁方式 ——Δm=0,±2……多量子跃迁

NMR过程的四个阶段
1. 2.
无磁场:核自旋随机排列,能级简并(自旋动能) 静磁场B0(常微扰):


ΔB//主要表现为不同自旋所在处的局部磁场不均匀性——自 旋相位弥散,T2↓,FID↓——固体 ΔB⊥主要表现为自旋-自旋共振发射吸收(能量交换)——液 体
相互作用小结

自旋偶合作用分类

标量偶合——分子内(时变或时不变)——键距↑,作用↓

局部纵向不均匀场 局部纵向不均匀场——同核或异核 横向旋转场——同核
时变相互作用形成波动微扰局域场(磁场或电场)——自旋能级跃迁
微扰场作用越大,T1越短 微扰场发生作用的相关时间τc越短,T1越短
影响纵向弛豫的机制

偶极-偶极相互作用(DD)——键连核偶极场
– – –
与影响横向弛豫的偶极相互作用不同,该偶极场的波 动机制是热运动 微扰波动频率高( ω >>ωLarmor),τc短 T1DD随温度升高而加长
弛豫的定义和种类

定义:
自旋系统在受到某种外界作用(如RF)后偏离平衡状 态,当外界作用停止后,系统自发地恢复到平衡状态 的过程称为弛豫

种类:

– –

纵向弛豫(自旋-晶格弛豫,T1) 横向弛豫(自旋-自旋弛豫,T2) 自旋锁定下的纵向弛豫(T1ρ) 自旋章动下的横向弛豫(T2ρ)
RF激励过程的动力学
(0) 0
η0很小,但它是形成NMR现象的基础
纵向弛豫的动力学

核自旋跃迁回低能级,向周围介质(晶格)释放能量, 系统的总能量降低 纵向弛豫过程中上下能级的粒子数发生变化:η(0)→η0 0 d dt T1

系统的纵向磁化强度发生变化:Mz(0)→M0
M z M0 dM z dt T1
– –
平行分量:改变磁矩A处的磁场强度——局部磁场非均匀性 垂直分量:由于磁矩A、B都绕B0进动,μB⊥对μA来说相当于 一个旋转磁场(类似于RF场作用)

不同粒子:νA≠νB——μB⊥对μA无作用 同种粒子: νA=νB——A、B间发生共振吸收和辐射,交换能

反过来,磁矩B也受到磁矩A的作用——磁偶极相互作用
掺杂 I 主要因素 B0 γ
横向弛豫的特点及动力学


自旋-自旋弛豫是由自旋系统内部的能量交换引起的, 弛豫过程中系统的总能量(焓)不变,单各自旋磁矩 的相位逐渐弥散(熵增加),使横向磁化强度Mxy→0, FID信号逐渐衰减至0 T2<T1——谱线的固有展宽(最小线宽) 动力学方程:
横向弛豫的机制

电子自旋磁矩比核磁矩大很多,形成的磁场较强, 强相互作用——缩短T1的主要方式
影响纵向弛豫的机制

T1短的影响大
各种机制的相互作用大小(对T1影响)比较




电相互作用>磁相互作用 分子内相互作用>分子间相互作用 直接相互作用>间接相互作用(波动性:长程偶极>短 程标量) 电子自旋作用>核自旋作用 HP>HQ>HDD>HCS>HSC>HSR TP<TQ<TDD<TCS<TSC<TSR
稳定的化学位移/J偶合是常微扰,形成能级分裂 波动的化学位移/J偶合是不稳定微扰,使谱展宽,甚 至无法分辨,弱相互作用,τc长,T1长,只有在偶极相 互作用不明显时才表现
影响纵向弛豫的机制

化学位移各向异性(CSA)——波动的电子环 流


波动的化学位移使谱展宽,甚至无法分辨 由于分子的热运动,核外电子在磁场中形成的感应 磁场不断变化,屏蔽常数σ变成各向异性张量


原子核-周围分子——分子间
多数与热运动有关 液体:second;固体:hour


原子核-电子
原子核-分子内其他核
——分子内
1H只有s电子,受分子内环境影响小,T1变化不大:10-1s~s 13C有p电子,受分子内环境影响大;处于分子内部,受分子外环境影响较小 T1变化很大:10-3s~103s,不同谱线的T1包含有用的分子结构信息


核自旋在RF激励的作用下由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受 激吸收),同时也要跃迁回来(受激辐射),由于处 于低能级的原子数较多,总体表现为净吸收——磁共 振吸收现象 假设激励在t=0时刻开始,上下能级的粒子数差为η,受 激吸收速率=受激辐射速率=P
d 2 P dt
t→∞时,η→0,上下能 级的粒子数相等,系统达 饱和
1 T1DD
2 2 6 2 C H rC H N C H c
影响纵向弛豫的机制

自旋-旋转相互作用(SR)——分子环流偶极场
– –

– –
分子由正负电荷组成,具有自旋,在磁场中形成进动 分子环流 相互作用正比于分子旋转ω, 反比于其转动惯量 ——结构对称的小分子或大分子中的小分子段 分子自旋小,作用小 ω稳定,τc长 T1SR随温度升高而缩短?
1 T1CSA 2 2 // B0 ( ) 2 c 15

形成条件:

化学位移大(σ):1H不起作用,13C起作用 分子各向异性程度大:DD弛豫和SR弛豫不明显 外磁场B0强
影响纵向弛豫的机制

标量偶合(SC)——波动的J偶合
– –
核自旋与分子内周围其他核的自旋之间通过成键 电子云间接的相互作用发生无规则的涨落 形成条件:
磁偶极相互作用及弛豫
陈颖
2010.10
核磁共振研究的两个关键问题: 谱图——自旋能级分裂 弛豫时间——自旋在能级间的跃迁
量子力学的微扰理论

常微扰:H’不随时间变化
– –
能级发生偏移,简并的能级发生分裂

静磁场B0、化学位移、J偶合
微扰作用足够长的时间,系统会发生跃迁,但跃迁 几率很低

静磁场随机涨落引起的自发跃迁(随机)
2
横向相互作用:T2弛豫 偶合常数JD
若为异核
H
(1) D
R(1 3Cos )[I Az I Bz ]
2
2 A B R r3
——异核偶合常数
偶极相互作用下的跃迁


体系原有的本征态之间发生混杂,每个本征态具有不同的几率— —体系受微绕离开本征态,发生跃迁 按照微扰理论,跃迁倾向于在间隔小的能级之间进行(未考虑偶 极相互作用前的简并态)
自旋发生跃迁,系统离开平衡态:Mz≠M0,Mxy≠0 跃迁具有选择性——共振吸收

CW:单一选择,仅当ω= ω12时共振吸收才发生 PW:带宽选择,当 时共振吸收都可发生
4.
撤销RF后:
脉冲的宽度越窄, 选择性越差 (ΔE12越大)
自旋跃迁回低能级,发射出NMR信号,同时系统自发恢复到热平衡状态,弛 豫作用使这个过程缩短——随时间变化的谐振微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