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丝海棠赋节选【明代】陈子龙骈体文

合集下载

醉赋并序节选【明代】贝琼骈体文

醉赋并序节选【明代】贝琼骈体文

第五段
省略
第六段—第九段 省略
作者简介
• 贝琼 (1314 ~ 1379 )初名阙,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 又字廷珍,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 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贝琼从杨维桢学诗,取其长而 去其短;其诗论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宁、元丰诸家。 文章冲融和雅,诗风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领袖一时。 著有《中星考》、《清江贝先生集》、《清江稿》、《云 间集》等。
THANK YOU!
第四段
• 耳不及于听音,目不及于观色。虮虱万钟,泥沙白璧,力 过孟贲者,醉能系其颈,辩雄张仪者,醉能断其舌。略儿 女之愁,而不爲动心。夷王侯之势,而不爲折节。太湖三 万六千顷,醉俯之一兕杯,太华三万六千丈,醉览之一螘 垤。击缶而歌,心驰燕赵,拔劔而舞,气吞吴越。走桓温 之老兵,歼周顗之狂客。又焉能蹈规矩而守绳墨也。
明代骈体文
醉赋 节选
明代 贝琼
第一段
• 余读柳柳州荅吴武陵书,称其醉赋,及答客问而其文逸不 传,因赋之以补其遗。辞曰:
第二段 省略 第二段
• 弱水竭,三山折,少君灭,石芝歇。吾将筑九千仞之麴台, 介风云而宾日月。援青天之北斗,酿千秋之古雪 纵长夜之乐,负一世之豪,脱处士之一角巾,解仙人之五 色袍。右挈吾榼,左操吾瓢。出上方之酴醿,引西国之葡 萄。流白云于春瓮,落丹泉于夜槽。擪玉环之鹍弦,裂双 成之凤箫。六么作,霓裳阕,朝五斗,暮一石。

海棠赋第二段赏析【清代】李慈铭骈体文

海棠赋第二段赏析【清代】李慈铭骈体文
• 李慈铭乃清代旧文学的殿军,除经、史著述之外,刻有《越缦堂文 集》12卷、《湖塘林馆骈体文》 2卷、《白华绛跗阁诗初集》10卷 及《霞川花隐词》、《杏花香雪斋诗二集》、《桃花圣解庵乐府》。
THANK YOU!
近世经儒,或据说文,牡棠牝杜之言,谓小雅云,有杕 之杜,有皖其实。海棠花而不实,则牡曰棠者是然。
……………………………………………………… ……海棠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素有“国艳”之誉,一般有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木瓜海 棠四种,被人们称之为“海棠四品”。庭院栽植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形成“玉棠富贵” 的意境,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历代文人墨客对其情有独钟,题咏 不绝。 海棠花品格如清雅居士,“霜花不上胭脂色,强饰春妍嫁北风。”“不上”二字,写霜雪 改变不了红如胭脂的海棠色彩,这是对海棠高洁坚强品格的由衷赞美。海棠花花语众多。《采兰 杂志》记:“昔有妇人,怀人不见。恒洒泪于北墙之下,后洒处生草。其花甚媚,色如妇面。其 叶正绿反红,秋开,名曰断肠红、相思草、思乡草。即今秋海棠也。”秋海棠因而有了苦恋的花 语。
• 《海棠赋》是一篇咏物赋,其序云:海棠之植,盛于唐代,来自蜀中,号曰西府。若尔雅,杜 甘棠。赤棠白棠,诸名以元恪所说,景纯所称,参而考之,盖皆梨属,非此花也。
作品赏析
• 海棠花常植人行道两侧、亭台周围、丛林边缘、水滨池畔等。海棠 迎风峭立,花姿明媚动人,楚楚有致,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 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之称,在皇家园林中 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海棠花 常植人行道两侧、亭台周围、丛林边缘、水滨池畔等地。
• 西府海棠树态峭立,既香且艳,是海棠中的上品。花未开时,花蕾 红艳,似胭脂点点,开后则渐变粉红,有如晓天明霞。北京中山公 园栽植西府海棠近百株,集中栽植于南坛门外一线和内坛等景区。 海棠的花形较大,新长出的嫩叶簇拥着四至七朵花缀满枝条。“千 朵万朵压枝低”,长长的枝条弯垂下来,沿南坛门外一线形成一条 海棠花廊。人在花下,香风阵阵,不时有花瓣随风飘落,有如花雨, 妙不可言。

织女赋节选【明代】何景明骈体文

织女赋节选【明代】何景明骈体文

THANK YOU!
第三段—第四段 省略
作者简介
•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 [1] ),字仲默, 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 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 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 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 • 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 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 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性耿直,淡名利,对当时的黑暗 政治不满,敢于直谏,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著有辞 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复集》38卷。
骈体文
织女赋 节选
明勃七夕赋,皆组词绘句,务极妍蒨,其意 不过侈二星灵光之会合,述一时游燕之盛靡。于比讽之义, 或缺也。予病值七夕之夜,感织女之事,托意命辞,作为 兹赋,以附风人之旨,而事之荒怪,固不必有征也。
第二段 省略 第二段
• 夫何天媛之淑嫮兮,镇独处而寡俦。纴组绮以自饰兮,诚灵质之嗜 修。长夜徂以漫漫兮,秉机杼而怀忧。倚北斗以延伫兮,视天漠之 潢流。虽予衷之弗渝兮,羌独慕夫好仇。谅天路之岂遐兮,顾欲渡 而无舟。乃秋序之甫交兮,气凄泪而憯恻。桂枝晔兮垂华,白榆曜 兮寒色。启贞卜于兹兹兮,玄龟告予以吉食。遡灵波以迅度兮,宛 东路而徂行。凤凰翼以翳车兮,命乌鹊以筑梁。先朱鸟以通媒兮, 导应龙以启征。错璇玑之轇轕兮,施缥绿之杂草。步列星之文履兮, 纚素霞以为裳。

纸匣赋原文概述赏析第四部分【清代】陈子升骈体文

纸匣赋原文概述赏析第四部分【清代】陈子升骈体文
• 清代宫廷造办处的“匣作”、“漆作”、“木作”等,可谓官办的专为皇家服 务的“包装工厂”,其包装取材十分考究,往往是紫檀、漆器、珐琅、竹雕、 金银累丝、丝织品等上等材料;包装物的制作也采用了多种装饰工艺,如雕刻、 錾刻、绘画、镶嵌、烧造、编织等,集中体现了清代工艺的高超水平。民间系 列是各地官员进贡物品时附带的包装,注重包装的功能,以实用性包装为主, 其装饰主要迎合皇家的审美标准与情趣。
THANK YOU!
正文 ▍text
• 繼苦其心,以觀利害。察於神鬼,而左右不礙。通乎造物, 而青黃胥配。故臣之匣精微敦厚,不撄於物,使物長壽, 窮綺返素,知新尚舊。伯鸞不憎,西施自陋。苟非其人, 業不輕授。帝大喜,乃匣美玉,號布衣為韫玉。先生以為 藏器之善,惟布衣獨也。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陈子升(1614-1692年),字乔生,号中洲。南海 沙贝村人。陈子升是陈子壮之弟,明万历四十二年 (1614年)出生,“善鼓琴,能吴歈,九宫十三调, 曲尽其妙”,岭南琴曲《水东游》即其作品。永历 时以诸生授兵科给事中,在广东九江起兵抗清。事 败后,陈子壮被佟养甲命人锯开身躯,陈子升携母 匿藏深山。入清不仕,晚年贫困,出家于庐山。著 有《中洲草堂诗》23卷、《砚集》1卷等。
国学 骈体文
纸匣赋
第四部分
清代 陈子升概述 ▍su来自mary•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了如今众人皆知的故事:“楚人有卖其珠于郑 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 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 西汉时期已使用粗质竹麻纸来包装青铜镜了。改进后的纸很快被应用于包装上, 用以包裹各种日用物品、食品、医药等。此后历代,纸成为最普遍和最重要的 包装材料。宋代印刷术发明后,包装印刷技术也随之得到开发应用。造纸术与 印刷术的结合,加之诗书画印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运用,使传统包装在造型 和装潢方面呈现出浓郁的中国特色。

别赋第六段赏析【明代】陈子龙骈体文

别赋第六段赏析【明代】陈子龙骈体文
仰明月之迅迈,怅重关之崎岖。寄锦书于雁外,啼玉桂 于烟途。聊侧身而四望,岂离魂之尽诬。
……………………………………………………… ………………………………………………………
柳如是和陈子龙曾在南园附近共放风筝,这应是快乐的事,但柳如是似乎预感到筝线易断的结局, 曾撰《声声令·咏风筝》一阕: 杨花还梦,春光谁主,晴空觅个颠狂处。尤云殢雨,有时候,贴天 飞,捉他不住。 丝,长风细,画楼前,艳阳里,天涯亦有影双,双,总是缠绵,难得去。浑牵击, 时时然对迷离树。 这种“贴天飞,捉他不住”的预感是有依据的,因为柳如是已有过“相府下堂 妾”、“松郡被逐妓”的经历。果然,正当两人在南楼欢度“蜜月”的时候,消息不胫而走,传 至陈府。陈夫人醋意横生,似有棒打鸳鸯散之厉害。这就埋下了“有情人难成家眷”的祸根。
• 陈子龙出生在书香之家,5岁时母亲韩宜人去世,19岁时父亲陈所闻辞世,21岁时娶张孺人为妻。张 “知书达理”,书算女工,无不精熟,是个精明的治家之人,但宗法礼教思想极为严重。陈子龙是陈氏 五世单传的男丁,可是,张孺人婚后数年不生育,张只得为陈置一侧室蔡氏,也未能生育,张孺人又遣 人至苏州,为陈纳良家女沈氏为妾。这种“妻妾众多”的家况又返回到柳如是那里,使她也产生想法。 先前她逃出周道登家时即有不甘做人姬妾想法,中间又有与宋辕文断琴绝交之举。其择婿之难,用心之 苦,可见一斑。陈子龙虽然诗才横溢,对她甚爱,但想到他家妻妾情况,恩怨难免,所以此时她的心情 也十分复杂。请看她的《江城子·忆梦》:梦中本是伤心路,芙蓉泪,樱桃语,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 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么! 这种“伤心路”、“芙蓉泪”、“人心误”的伤怀之情,确是深 刻的体验。 再看张孺人,门户之见极深,宗法思想极重。在她看来,柳如是并非良家女子,绝对不能 容忍丈夫与她同居。于是挟长辈之命来南园与柳如是谈判,决意将柳赶走。张孺人一到小红楼,一见柳 如是貌若天仙的样子,一股妒嫉之情悠然而生。好像柳如是的过错就在于她长得太美丽。

垂丝海棠赋节选【元代】陈樵骈体文

垂丝海棠赋节选【元代】陈樵骈体文

第三段—第六段 省略
作者简介
• 陈樵字居采,元代婺州东阳人,生于元世祖至元十五年, 卒于惠宗至正二十五年,年八十八岁。与同郡黄溍辈友善。 至正中,遭乱不仕,遁居圁谷,专心著述,尤长于说经。 每衣鹿皮,自号鹿皮子。樵好为古赋,作有鹿皮子集四卷, 《四库总目》行于世。
THANK YOU!
骈体文
垂丝海棠赋 节选
元代 陈樵
第一段
幼余愛此春華兮,閲草木之文章。左光車而右服馬兮,飲 余菲而食余芳。于時青氣流輝,榮生佳植,天集累巧,雨 標五色,抽神緘與,鬼秘宛葩,刓而萼刻,沃紫淳紅,抽 黄添白。比秀推榮,莫之省識。
第二段 省略 第二段ຫໍສະໝຸດ • 惟春皇之盡藝兮,有海上之名姿。方梅蘤之雨别,屬杏艷 之雲乖。被春澤以成光兮,表獨立而大奇。于是羣芳沮廢, 不知所營。桃傷李仆,讓為先登,雖體裁么髍而態有餘。 榮麗不廢,清纎不傷。陋夫容袤丈,洛花盈斗,桂華明密。 山礬孤瘦,清不掩纎。穠傷豐茂,穠纎失度。兹花則否花 必待族共氣,分榮取萼,紅梨借跗,山櫻儷美,聯芳為花 之選,未若他花,解手背面。鄭綿染色,魏花薦紫。來禽 木瓜,擬之非是。伊淛河之佳植,信羣離而類絶。

莎汀赋第四段赏析【明代】孙绪骈体文

莎汀赋第四段赏析【明代】孙绪骈体文
• 章水。在今安徽亳州市南,东南流至涡阳县西北入涡。《水经·阴沟水注》: 径城父故城西,侧城东北流入于涡。俗又谓之欠水”。
• 在今安徽南陵繁昌县东。《方舆纪要》 卷28南陵县: 漳水 “出县西南六十里龙洞,平地有泉涌出,又淮水出吕山南 之石窦中,经县南五十里孔镇铺,西与潼水合流为澄清河”。
THANK YOU!
• 漳水有清漳水、浊漳水二源,均出山西省东南部,在河北省南部边境汇合后称漳河,其河道古今变迁大。 今漳河仅是南运河一支流,而古漳河初为黄河中、下游最大支流。《禹贡》: “覃怀底绩,至于衡漳。” 《职方考》: “冀州,其川漳。” 即此。《汉书·地理志》 信都国信都县: “故章河、故虖池皆在北, 东入海。” 而汉漳水在其南,所经之地有邺、邯郸、列人、斥章等,相当今河北临漳、邯郸、肥乡、曲 周等地。
• 即古章水。源出今湖北随州市西南,东南流经安陆市西南、应城市东北界,至三合店东南入于涢水。
作品赏析
• 莎汀四首 其一 明代:孙绪 • 霜厓高处听渔歌,日日壶觞藉浅莎。 • 沙上凫雏还聚散,渭滨熊兆近如何。 • 潮通沧海波声远,地隔红尘月色多。 • 双眼不容云树碍,一帘终夜对明河。 • 莎汀四首 其三 明代:孙绪 • 门前漳水日东流,水际閒汀草自柔。 • 雨后繁枝青似织,风来学舞翠先浮。 • 江湖渺渺还忧国,鸥鹭年年共此丘。 • 寄与上林花木道,明年春色倍相酬。
• 孙绪归里后自号陂东居士,筑“剪韭轩”杜门著书,闲时寄情诗酒, 其《沙溪集》即是其晚年之作。此外,他还热心公益,独立捐资修 葺县学宫,亲自参与润色《故城县志》,收养教化贫民弃儿,深受 当地百姓拥戴。孙绪才华横溢,文学造诣极深,诗、赋、散文均堪 称大家,在世时已获“瀛州才子”美誉,曾著有《易经奇语》、 《大学中庸放言》2卷、《无用闲谈》12卷等。其诗歌作品于豪气 纵横中姿媚跃出,有独特风格。

雁赋原文概述赏析第二部分【清代】陈子升骈体文

雁赋原文概述赏析第二部分【清代】陈子升骈体文

THANK YOU!
其棲棲之客身。斯踏沙而泛水,迺負天而亂雲。雖鳳凰其稱瑞, 吾獨最憐乎君。
……………………………………………………… ………………………………………………………
国学 骈体文
雁赋
第二部分
清代 陈子升
概述 ▍summary
• 雁乃是禽中之冠,自古被视为“五常俱全”的灵物——仁、义、礼、 智、信是为五常。我国古代有很多诗句赞美它们,例如“八月初一 雁门开,鸿雁南飞带霜来。”陆游的“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 韦应物的“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南中咏雁》),“孟 春之月鸿雁北,孟秋之月鸿雁来”《吕氏春秋》等。
• 雁有仁心,是因为一队雁阵当中,总有老弱病残之辈,不能够凭借 自己的能力打食为生,其余的壮年大雁,绝不会弃之不顾,养其老 送其终,此为仁者之心。
• 大雁不仅有仁,更有情义,雌雁雄雁相配,向来是从一而终。不论 是雌雁死或是雄雁亡,剩下落单的一只孤雁,到死也不会再找别的 伴侣。
正文 ▍text
• 其棲棲之客身。斯踏沙而泛水,迺負天而亂雲。雖鳳凰其 稱瑞,吾獨最憐乎君。14-1692年),字乔生,号中洲。南海 沙贝村人。陈子升是陈子壮之弟,明万历四十二年 (1614年)出生,“善鼓琴,能吴歈,九宫十三调, 曲尽其妙”,岭南琴曲《水东游》即其作品。永历 时以诸生授兵科给事中,在广东九江起兵抗清。事 败后,陈子壮被佟养甲命人锯开身躯,陈子升携母 匿藏深山。入清不仕,晚年贫困,出家于庐山。著 有《中洲草堂诗》23卷、《砚集》1卷等。

白鸠赋并序节选【明代】贝琼骈体文

白鸠赋并序节选【明代】贝琼骈体文
明代骈体文
白鸠赋 节选
明代 贝琼
第一段
• 成均教乐所,大椿一枝,有二白鸠,集其上,春来冬去, 亦物之异乎类者,余爱而赋之,其词曰:
第二段 省略 第二段
• 夫何双鸠之皎洁兮,孕异质于金方。岂仙鼠以爲章。性弗慧而徒劳兮,时自 珍而久藏。幸主人之见存兮,托广庭之嘉树。
第四段
• 旣不爲其所好兮,亦不爲其所恶。夕同栖而晨兴兮,春偕 复而冬去。振霜翎而益鲜兮,与月魄以争素。
第五段
省略
第六段—第九段 省略
作者简介
• 贝琼 (1314 ~ 1379 )初名阙,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 又字廷珍,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 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贝琼从杨维桢学诗,取其长而 去其短;其诗论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宁、元丰诸家。 文章冲融和雅,诗风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领袖一时。 著有《中星考》、《清江贝先生集》、《清江稿》、《云 间集》等。
THANK YOU!

春雨赋并序节选【明代】贝琼骈体文

春雨赋并序节选【明代】贝琼骈体文
明代骈体文
春雨赋 节选
明代 贝琼
第一段
• 孟春之月,时雨方降,周视草木,莫不鬯茂条达,造化之 妙如此,宜孟轲氏以况君子之教也。余少从师读书,而知 仁义道德之説。求之甚锐,晚不加进,则气质昏瞀,可知 其不得。如草木之化,必矣。故作春雨赋以自朂,且示子 翺,使及时而用力焉。其辞曰:
第二段 省略 第二段
第四段
• 方疑有而可聆,恍若无而莫覩。醖比玉之醴泉,泫如饴之 甘露,无町畦之或间。沛旁流而布濩,粲丹葩以耀林。滋 緑苔而生路,紫鳞噞而争跃。绣颈呼而犹怒,何浃辰而未 休。逮中夜而复迅,闭帘栊以護寒。Fra bibliotek五段省略
第六段—第九段 省略
作者简介
• 贝琼 (1314 ~ 1379 )初名阙,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 又字廷珍,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 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贝琼从杨维桢学诗,取其长而 去其短;其诗论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宁、元丰诸家。 文章冲融和雅,诗风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领袖一时。 著有《中星考》、《清江贝先生集》、《清江稿》、《云 间集》等。
THANK YOU!
• 孟春之月,时雨方降,周视草木,莫不鬯茂条达,造化之 妙如此,宜孟轲氏以况君子之教也。余少从师读书,而知 仁义道德之説。求之甚锐,晚不加进,则气质昏瞀,可知 其不得。如草木之化,必矣。故作春雨赋以自朂,且示子 翺,使及时而用力焉。其辞曰:
第三段
• 于时灵雨斯降,生我百谷,伊农之庆,匪珠匪玉。以今揆 昔,载披厥录。一岁之候,三十有六。观其屯云蓄而成衣, 陨石腾而傅羽。纷坱圠以随风,黯冥蒙而交雾。乍萦空而 丝散,或缀物而珠聚。

荷赋第二十一段赏析【明代】徐渭骈体文

荷赋第二十一段赏析【明代】徐渭骈体文

THANK YOU!
是以映清流而莫增其澄,处污泥而愈见其洁。且吾子既不染于 污泥矣,又何广狭之差别,纵遭时有偶与不偶。
……………………………………………………… ………………………………………………………
莲花,简称莲,别名有:荷花、芙蓉、芙蕖、菡萏、水芝、灵草……等等甚多。在我国的文化故 事中很早就已出现了莲花的形象。《诗经》中就有这样的诗句:“比泽之陂,有薄与荷”、“比 泽之陂,有薄菡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楚辞·离骚》中也有这样的诗句:“芙蓉始发 杂芰荷,紫茎屏风文绿波”。这些都说明了中国人们与莲花的渊源。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徐渭(1521—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 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 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 月 )。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 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 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后因杀继妻被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后,得张元忭等好友 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贫病交加, 藏书数千卷也被变卖殆尽,他自称“南腔北调人”,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 去第二十一段
明代 徐 渭
作品赏析
• 《群芳谱》曰:“凡物先华而后实,独此华实齐生。百节疏通,万 窍玲珑,亭亭物华,出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后有周敦颐 的《爱莲说》,把莲和各种类型的人物联系起来,“菊,花之隐逸 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可以看出莲花 在人们心中的美好君子形象。
作品赏析
• 莲花象征纯净、纯洁:在中国,莲花被尊为君子,《群芳 谱》中说 “凡物先华而后实,独此华实齐生。百节疏通, 万窍玲珑,亭亭物华,出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 后有周敦颐的《爱莲说》,影响深远。

陈夫《海棠赋》语文赏析

陈夫《海棠赋》语文赏析

陈夫《海棠赋》语文赏析《海棠赋》是当代作家陈夫最新创作的散文力作,在众多以海棠为内容进行创作的作品中立意升华,表达出借海棠对人生的一种哲理性的深层次思考,原作全文如下:离海棠谢去已有时日,但我却因今年对它们的偶然造访落下一桩心事来。

眼下的时间都将八月的盛夏了,我的人仍沉在一股浓浓的挥不去的思绪中温顺而莫名的留在了四月天。

这是难以令人相信却又真实存在的,脑海中总反反复复回放着最后一眼的海棠画面,无论是醒着的白天还是熄了灯火的黑夜,只要一思考准是它的身影。

由此,我不禁为自己有些担心起来:是不是病了?我从没试图或觊觎过领略领略海棠风采的念头,即便在距我住地仅数步之遥就有着名贯京城的“海棠花溪”景囿。

现在看来,这种不敢妄动的诡异念头却如是佐证了对自己那敏感性情是何等的稔熟与掌故。

若说起海棠花溪,也惟实称得上是京城盛栽海棠的独有之地了,光计较一下品种,便植有西府海棠、贴梗海棠、金星海棠、垂丝海棠等。

四月中旬花期一至,倘你一头扎进两千多株海棠树所构筑的的花林间,可以想像,你除了或夸张或含蓄的接连伸缩惊诧而满足的瞳仁,除了像个小孩不停欢呼,除了饥渴而任由顾目流连在美而不妖、繁而不杂、花色各异的海棠世界中,你还能思维什么?又还能做什么?因为任何一种额外的行为都可能使你错过与它们每一眼的珍贵相视。

南宋词人刘克庄这样描述与感慨道:“压倒群芳,天赋与、十分秾艳。

娇嫩处、有情皆惜,无香何慊。

”想来当他穿梭行走在海棠花前首先生出的亦是这一欲罢不能的失控情绪。

然而,作为文人总不会把最初的喜悦一直延续下去。

果不然,刘克庄亦趋亦行中忽然伤感与凝重起来,像所有文人固有的心理变动情绪线与流程一样。

“时易过,春难占。

欢事薄,才情欠。

觉芳心欲诉,冶容微敛。

四畔人来攀折去,一番雨有离披渐。

更何堪、几阵夜来风,吹千点。

”刘克庄的泪水在心中哽咽了,再好的东西又能留得多久?人事如此,海棠更如此。

因而,即便我明知身边有着盛景,也宁愿让它一年一岁在枕边蹉跎去,不去想,能躲多远就躲多远,孰不然,最终只能落得像刘克庄一样,看到了最美,心中留下的伤也只会烙得最深。

沉香山子赋节选【北宋】苏轼骈体文

沉香山子赋节选【北宋】苏轼骈体文
•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 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 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4]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骈体文
沉香山子赋 节选
北宋 苏轼
原文
• 古者以芸为香,以兰为芬,以郁鬯为祼,以脂萧为焚,以椒为涂, 以蕙为薰。杜衡带屈,菖蒲荐文。麝多忌而本羶,苏合若芗而实荤。 嗟吾知之几何,为六入之所分。方根尘之起灭,常颠倒其天君。每 求似于仿佛,或鼻劳而妄闻。独沉水为近正,可以配薝卜而并云。 矧儋崖之异产,实超然而不群。既金坚而玉润,亦鹤骨而龙筋。惟 膏液之内足,故把握而兼斤。顾占城之枯朽,宜爨釜而燎蚊。宛彼 小山,巉然可欣。如太华之倚天,象小孤之插云。往寿子之生朝, 以写我之老勤。子方面壁以终日,岂亦归田而自耘。幸置此于几席, 养幽芳于帨帉。无一往之发烈,有无穷之氤氲。盖非独以饮东坡之 寿,亦所以食黎人之芹也。
•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轼(1037年1月8日,一说1036年12月19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 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1-3] 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 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4]
• 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 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4] 。

端午赋第三段赏析【明代】夏完淳骈体文

端午赋第三段赏析【明代】夏完淳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端午赋
第三段
明代 夏完淳
作品赏析
•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 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 同。”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说文解字》:“端,物 初生之题也”,即说端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端五节”。《岁时广记》说:“京 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 分别以端来称呼。因此,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午)月的第一个午日,谓之端午。
THANK YOU!
晞光拂其蕙畹,皋阴沐于蒲塘。丹李垂宝,素槿成行。 泛崇兰而欲落,闻鸣鴂而不芳。
……………………………………………………… ………………………………………………………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 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 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 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 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 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作品赏析
•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 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秭归)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屈原, 名平,字原,但实际上他姓“芈”,并不姓“屈”。

琴心赋节选【明代】陈子龙骈体文

琴心赋节选【明代】陈子龙骈体文
节选
明代 陈子龙
第一段
• 司马相如既定西夷,还报天子,天子大悦,日侍甘泉宫,后二载, 主父偃新用事,心害其罷,譛于上曰:枉如体貌闲都,文辞瑰丽, 然少尝有佚行于卓氏,庙陛下弗典遊后宫也。天子召相如而问曰: 子不好色,闻于梁国临叩之事,亦有说乎?相如跪而对曰:臣不好 色也,陛下幸赦臣,臣敢毕其说,臣生西鄙,出居多暇,性翫音声, 与志迁化。抚絃挥手,无闲冬夏。时扬清角,萧寥玄夜,下里寡和。 怅然中罢,长而东游。得恃贵王,宾从最盛,材人莫当。臣厕谈者, 命侣徜徉,偶发奇弄,妙中宫商。合坐欨怿,赏彼铿锵。不解其德, 难与沈详。识音本希,叹息善藏。
第二段
• 于是越秦嶺,归灵关,度锦水,栖岷山。客馆静,都亭闲。爰有圭赐之家,倚 陶之族。张华屋以延佇,启云屏而晋肃。腾清醥以娱賔,舞芳风而送目。主入 乃访义氏之遗音,出苍梧之嘉木。饰以水犀,嶶以荆玉。进御上客,怡情解蹙。 臣于斯时也,迁延起坐,凝志整容,素袂当席,香缨从风。絃指既调,心器相 通。涉声理曲,愔穆渊冲。叩泰真之始端兮,触予情而未明。引一绪以成韵兮, 徐布逸于五声。隐中留而按抑兮,约要渺于至清。意盘桓而不骋兮,舍内美之 洁贞。忽慷慨以舒志兮,俄憀亮而真横。既分律而殊彩兮,比宏纤以应并。寤 外纷而衷一兮,表无累于和平。怀杳冥而难原兮,神离合而无期。抗高旻以据 慕兮,流激楚之参差。诚役物以像心兮,御虚无而见之节。凰吹于层霄兮,胡 喈喈而向飞。哀窈窕以凄懔兮,态联绵而若危。凭曼声以潜迈兮,寨夙昔之颓 思。接馀情其滛衍兮,又绮靡而多姿。若惝恍以神遇兮,岂丝桐之我欺。
THANK YOU!
第三段—第四段
省略
作者简介
• 陈子龙(1608年7月12日—1647年6月15日),明末官员、诗人、词人、散文 家、骈文家、编辑。陈子龙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六月初一出生于 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初名介,后改名子龙;初字人中,后改 字卧子,又字懋中;晚号大樽、海士、轶符、於陵孟公等。崇祯十年进士,论 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继而任南明弘光朝廷兵科给事中。清兵陷南 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永历元年(公 元1647年)五月十三投水殉国。 • 陈子龙的骈文也有佳作,《明史》称其“骈体尤精妙”。陈子龙的奏疏与策论 都有很深厚的功底,也很有成就。陈子龙的小品文自成一格,《三慨》等作品 真切感人又寄托自己缠绵忠厚之情。陈子龙也是明末著名的编辑,曾主编巨著 《皇明经世文编》,删改徐光启《农政全书》并定稿,这两部巨著具有很重要 的史学价值。

别知赋第二段赏析【明代】袁袠骈体文

别知赋第二段赏析【明代】袁袠骈体文
2—1547年)字永之,号胥台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袁鼏第四 子。生于明孝宗弘治十五年,卒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年四十六岁。五岁知书,七岁赋诗有奇 语,廿四岁乡试解元,明年考进士,张璁先看到他的考卷,非常赏识,力主取他为状元。但其 余考官误以为这份考卷出于他的党羽之手,就共同商议,把他压低为二甲一名进士。榜发后, 张璁见到袁袠,道出缘由,不料袁袠耿直,既不道谢,更不答理,张璁大怒。后来袁袠主持河 南乡试,以选拔得人著称。改任兵部武选司主事,整治旧弊,刚有所作为时,不料一天仓库失 火,这时张璁已入内阁,权势更炽,就给袁袠加上纵火的罪名,把他逮捕入狱,要杀他而后快。 关了几个月,毕竟查无实据,但还把他谪戍湖州。经此横祸,他看透了官场黑暗。后遇赦回家, 他感叹身世,与唐伯虎蒙冤曾被命谪湖州为吏役相仿佛,而伯虎文集当时已罕有流传,于是他 出资刻印《唐寅文集》。后来虽然他再次起用,也只沉浮下僚,如主事、佥事之类的小官,遂 引疾归,读书于横山(今七子山),并筑横山草堂。卒年仅四十六岁,文徵明为他写墓志铭。 袠诗文俊爽,有《胥台集》二十卷,又有《世纬》(均《四库总目》)、《皇明献宝》、《实 吴中先贤传》等并行于世。
王子之贡于天官也,仆感阳禹弹冠之谊,循回路赠言之情,慨 然赋述,命曰别知,要之终始焉尔。
……………………………………………………… ………………………………………………………
《四悼·王太学履吉》:“词倾倒峡流,赋掷锵金声。”王宠是吴中诗派后起之秀,英年早逝,士 人胜誉之。袠亦对其时有佳誉,“草玄吾已钦前辈,作赋君今畏后生”、“少负逸材,博涉坟 籍”、“三吴富材杰,王子绝代英”。王、袁两家世交,同住里巷,两人自孩提时便非常熟识。 《方斋袁君室韩孺人行状》:“宠与袁同闬,两家相欢,家大人视方斋君兄也。于宠为丈人行, 诸子辱朝夕游,往来门屏甚狎”。及长为举子业,以志趣道德文字相激励。

垂丝海棠赋第十二段赏析【元代】陈樵骈体文

垂丝海棠赋第十二段赏析【元代】陈樵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垂丝海棠赋
第十二段
元代 陈 樵
作品赏析
• 垂丝海棠,顾名思义,海棠的花朵是以倒垂的形态“悬吊”在树枝上的。垂丝海棠的花柄比较长,恰似 一缕垂丝,悬吊一树芬芳。
• 垂丝海棠的开花时间是3-4月,花期相对比较短。垂丝海棠是伞状花序,颜色多以玫红,粉红居多。垂丝 海棠开花时花团锦簇,叶少花多,一簇又一簇,虚悬于树枝之上。
作者简介
• 陈樵(1278—1365年),字君采,东阳亭塘人。元末隐居小东白 山银谷涧中,身披鹿衣,自号鹿皮子。幼承家传,师事李直方受 《易》、《诗》、《书》、《春秋》之学。摒弃仕途,以读书著述 自娱。长于说经,诗对仗工整精巧,作文精于状物写情,清新超逸, 人喻为“挺立孤松”。生平足迹未尝出乡里,而声名远播。丞相伯 颜读其文,欲起用,坚辞不就。当时著名学者虞集、黄溍、欧阳元 等皆敬慕樵,郑善世说其经学有创见,宋濂、杨铁崖等对其学术造 诣亦极推重。著作有《易象数新说》、《洪范传》、《经解经》、 《四书本旨》、《孝经新说》、《太极图解》、《通书解》、《圣 贤大意》、《性理大明》、《答客问》,《石室新语》、《淳熙纠 谬》、《飞飞观小稿》、《鹿皮子集》等数百卷。
• 海棠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关于海棠最早的古籍记载是《诗经·国风·卫风·木瓜》,诗中那句“投 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提到的木桃据考就是指木瓜海棠。古代海棠被统称为“柰”,唐朝时才出现“海 棠”这一称谓。明代王象晋在其所撰的《二如亭群芳谱》中称“海棠”有四品,即:西府海棠、垂丝海 棠、木瓜海棠和贴梗海棠。王象晋在《群芳谱·花谱》中对海棠还有更为详细的描述:“其花甚丰,其叶 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绰约如处女,非若他花冶容不正者可比。盖色之美者,惟海棠,视之如浅绛外, 英英数点,如深胭脂,此诗家所以难为状也。”

四面石章赋原文概述赏析第三部分【清代】陈子升骈体文

四面石章赋原文概述赏析第三部分【清代】陈子升骈体文
或陰文而配陽字,或衟號而隆私。記油硃璀璨,铁筆神麗。緩用勤拭,披 文游藝,故足貴也。彼夫刻意龜馳,殚精綰钮,不解六书,徒作矯輮,玩 物喪志,亦孔之醜,吾無取焉。
………………………………………………………
………………………………………………………
国学 骈体文
四面石章赋
第三部分பைடு நூலகம்
清代 陈子升
概述 ▍summary
• 寿山石产于福建寿山。由于出产坑口不同,各种寿山 石的质地也不尽相同,有的在品性上甚至还有很大的 差别。寿山石有田坑、水坑和山坑之分。就品质而 论,田坑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寿山石品类繁 多,常见的有白芙蓉冻、脑脂胭脂冻等。向有“石中之 王”雅号的田黄石是寿山石中的佼佼者,其表层透明色 黄,肌里透澈规则。其中“黄金黄”、“桔皮黄”最为稀 贵,“枇杷黄‘、“桂花黄’,与“熟粟黄‘,也为珍品。对于田 黄石,历来就有“黄金易得,田黄难求”之说。普通的 寿山石,不如青田石细糯,运刀有一种粗涩感。
正文 ▍text
• 或陰文而配陽字,或衟號而隆私。記油硃璀璨,铁筆神麗。 緩用勤拭,披文游藝,故足貴也。彼夫刻意龜馳,殚精綰 钮,不解六书,徒作矯輮,玩物喪志,亦孔之醜,吾無取 焉。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陈子升(1614-1692年),字乔生,号中洲。南海 沙贝村人。陈子升是陈子壮之弟,明万历四十二年 (1614年)出生,“善鼓琴,能吴歈,九宫十三调, 曲尽其妙”,岭南琴曲《水东游》即其作品。永历 时以诸生授兵科给事中,在广东九江起兵抗清。事 败后,陈子壮被佟养甲命人锯开身躯,陈子升携母 匿藏深山。入清不仕,晚年贫困,出家于庐山。著 有《中洲草堂诗》23卷、《砚集》1卷等。
THANK YOU!

湘娥赋第二段赏析【明代】陈子龙骈体文

湘娥赋第二段赏析【明代】陈子龙骈体文
富传奇色彩,命运坎坷与感情纠葛,风流奔波与姿容艳丽,侠女气质与儒女才 华,文思精妙与博闻多识,敢爱敢恨与忧国忧民,构成了她独特的人生轨迹和个性品质。陈子 龙一生极具志士精神,江左神童与儒雅风度,见义勇为与深交名艳,屡试未中与仕途曲折,忧 国忧民与危难救亡,自沉跨塘与永葆名节,构成了他独具的人生道路和身世品格。他与柳如是 的一段情缘,亦为后人所传诵。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陈子龙(1608年7月12日—1647年6月15日),明末官员、诗人、词人、散文家、骈文家、编 辑。陈子龙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六月初一出生于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 区),初名介,后改名子龙;初字人中,后改字卧子,又字懋中;晚号大樽、海士、轶符、於 陵孟公等。崇祯十年进士,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继而任南明弘光朝廷兵科给事 中。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永历元年(公元 1647年)五月十三投水殉国。
• 《湘娥赋》乃陈子龙模仿《文选》中曹植的《洛神赋》而作。崇祯六年(1633年)秋,陈子 龙北上赴京会试,柳如是赠《送别》五律二首,其二是“大道固绵丽,郁为共一身。言时宜不 尽,别绪岂成真?众草欣有在,高木何须因?纷纷多远思,游侠几时论?”陈寅恪在《柳如是 别传》中盛赞如是乃“侠女名姝”,柳如是在《赠友人》诗中也有“伟人豪士不易得,得之何 患非吾徒”之句,从上述送别之诗看来,她并不以功名富贵为念,只希望子龙奋发自励,成就 扶倾拯溺的报国安民大业。总之,因为两人志趣相投,诗文相敌,双方都有了第一次真正的爱 情,终于在崇祯八年(1635年)同居,借住在松江南门内友人的名为生生庵的别墅小楼之中。 在此之前,陈子龙赠柳如是《湘娥赋》,其中有“拹玄想于湘娥,疋匏瓜于织女”之句,是誓 愿之文,也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之语,柳如是便撰《男洛神赋》以答。这一对恋人,度过了他 们的人生中一段最美好的也是至死毋忘的时光,诗酒唱和,薰神染骨,留下了许多心心相印的 篇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段—第四段
省略
作者简介
• 陈子龙(1608年7月12日—1647年6月15日),明末官员、诗人、词人、散文 家、骈文家、编辑。陈子龙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六月初一出生于 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初名介,后改名子龙;初字人中,后改 字卧子,又字懋中;晚号大樽、海士、轶符、於陵孟公等。崇祯十年进士,论 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继而任南明弘光朝廷兵科给事中。清兵陷南 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永历元年(公 元1647年)五月十三投水殉国。 • 陈子龙的骈文也有佳作,《明史》称其“骈体尤精妙”。陈子龙的奏疏与策论 都有很深厚的功底,也很有成就。陈子龙的小品文自成一格,《三慨》等作品 真切感人又寄托自己缠绵忠厚之情。陈子龙也是明末著名的编辑,曾主编巨著 《皇明经世文编》,删改徐光启《农政全书》并定稿,这两部巨著具有很重要 的骈体文
垂丝海棠赋 节选
明代 陈子龙
第一段
• 发晓帘以选春,触澹欢于微眴。冯小栏以垂手,背初酣而 障面,约暖魂而扣红。俯琼肌之秘倦,倒懒妆其投怀。
第二段
• 湿妖情以低颤,引轻容于雾文。护柔心以双缠,锁烟架而 扶醒。吐温酥以徐卷,梦清粉之娟娟。委凝朱之弗弗,学 照靥而临波。荐软肢以斜眄,浴薇露而迎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