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翻译的三种属性_王红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原语的主观性。 原语的主观性也体现为作者的主观性。原语是作者的主观创 造,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作者赋予原语以个人主观情感。这 一点在文学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如英国著名“湖畔派”诗人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的代表作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一诗中,诗人以“云”为意象,意在传递飘零 之感,同时也含有对湖畔美景的钟情。同样是写“云”,毛泽东 在其《清平乐·六盘山》中写道“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显 然,毛词大气磅礴,凸显的是豪迈的革命情怀。不难看出原语是 作者的主观产品输出,主观创作,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的主观 性。原语的主观性从根本上决定了翻译的主观性。
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379-381页。 [42]吴明娣:《明清藏传佛教法器和铃杵与汉藏文化艺术交流》,《世界宗教
研究》,2011年,46页。 [43]同上,48页。 [44]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卷604,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442
页。 [45][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514页。 [46][清]鲍廷博辑:《苏沈内翰良方》卷四,《知不足斋丛书》第17集。 [47][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251页。 [48][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4年,336页下。
是不是巾车所鸣之铃,不得而知。 [32]《毛诗正义》同上,754页。 [33]《周礼正义》“以金镯节鼓,以金铙止鼓,以金铎通鼓”902-905页。 [34]《周礼正义》同上,2310页。 [35]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2994-2995页。 [36][宋]王黼编纂,牧东整理:《重修宣和博古图》,广陵书社,2010年,卷
一、翻译的主观性
翻译是一个由众多参与者共同完成的交流活动。由于作者及 译者,以及译者与译者之间的经历经验不同,角度立场不同,也 就导致翻译不可能千篇一律。
当今翻译界普遍认为,从狭义领域来看,语际翻译是翻译的 主要形式,翻译要涉及到至少两种不同的语言:原语与译语。翻 译作品是一种主观创作产品,翻译过程是一种主观选择过程。翻 译活动是一种主观性活动。翻译具有主观性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 方面:
二、翻译的再生性
于翻译而言,任何两种语言或符号之间永远不可能存在一一 对应的理想状态,在此情况下就需要译者去创造,实现翻译的 “再生”,翻译的再生性也即是翻译的创造性。翻译的再生性可 以简单分为以下两类:
1.“克隆”再生。 “克隆”(clone)一词原本为生物学术语,本身含义是无性 繁殖,同时也有复制再生的意思。翻译的“克隆”再生也即是译 者对原语的直接转码, “克隆”再生的范畴较为狭小。 “克隆” 再生的最直接体现就是翻译当中的译音,虽然从根 本上说,在文化交流初期,音译可能会使译语读者不知所云,但 经过一定时期,音译是可以在译语文化中站稳脚跟并最终成为文 化负载体的。 新文化运动时期,一大批文人志士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之 道,在汉译 “Democracy” 和 “Science” 时将其分别译为 “德莫克拉西”(“德先生”)与“赛因斯”(“赛先生”)。 当时,中国刚刚冲破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枷锁,科学研究严重落 后,所以当时的译者思想观念中是不可能有“民主”与“科学” 的概念的,因此在那种情况下,译者也只能采取音译的方法, “克隆”一个“德莫克拉西”与“赛因斯”出来。 文化翻译中的“克隆”再生是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而且会逐渐增多。应该看到,“克隆”再生已经或者正在获得越 来越多的译语文化认可。 2.“变异”再生。 “变异”(Variation)也是生物学术语,指的是亲子或者是 子代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翻译的“变异”再生其实也即是一个 “再创造”、 “再组合”的过程。 “变异”再生多发生在两种情况下:一是译语出现对应空 缺,这时候就要求译者去再创造;二是译者为避免“滥译”之 嫌,此时译者“移花接木”,否则原语和译语之间的鸿沟便不能 逾越。“变异”再生给译者提出的挑战是巨大的。 中西一些俗语的翻译不乏“变异”再生的影子。如“Cast pearls before swine” 译为“对牛弹琴”,原语中的“pearls” 与“swine”的形象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则成了“琴”和“牛”,此 类例子不一而足。 归根结底,翻译就是一个再生,再创造的过程。只有通过译 语再现原语,翻译才算真正得以实现。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6035(2015)06-0084-02
引言
翻译活动由来已久,翻译研究不断发展。要想对翻译有一个 基本的认识,可以从翻译的属性着手,因为对翻译属性的认识最 终会促进对整个翻译的深入理解。翻译及翻译活动都有一些共 性,其基本属性亦可从中窥知一二。当然,对翻译属性的认识是 见仁见智、且不断发展变化的,故而本文作者在此主要根据个人 的一点感悟,谈谈其较为基本的三种属性。
周瑞家的听了笑道:“阿弥陀佛,真巧死人的事!……” 杨译:“Gracious Buddha!”Mrs. Zhou chuckled: “How terribly chancy!” 霍译:“God bless my soul”Zhou Rui’s wife exclaimed, “You would certainly need some patience!” 中国人笃信佛教,曹雪芹原著中流露的是 “佛”的痕迹,杨 氏夫妇在翻译时也力图保留这一特色,故采用的是“Buddha”这 一意象;而英语国家多信仰基督教崇拜上帝,因而霍克斯与闵福 德自然而然地将其归化为“God”.虽然仅是一词之差,但背后凸 显的确是中西两种宗教文化的巨大差异。 翻译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它更多的要求译者具有敏锐的文 化意识,翻译的文化性是影响翻译过程与译文质量的一个重要因 素。
中美之间的地理、历史、宗教及生产生活方式差异,造成了汉英 文化之间的“鸿沟”。
传统上来讲,中国是一个陆地广袤的农耕文明国家,属于 陆地型文化,而英国是一个典型的岛国,渔猎是其主要生产方 式,属于海洋型文化。中国形容人挥霍无度通常会说,“挥金 如土”,而英美国家则说“spend money like water”;再如中 国人常说“力大如牛” 而英语国家则习惯说“as strong as a horse” 。
2.译语的主观性。 译语的主观性是通过译者的主体性体现的。译语是译者的主 观再创作,不可避免地会带有译者的烙印。无论是从主体性还是 主体间性来说,当今译界普遍认为,译者作为翻译活动中的重要 一环,具有极大的主观能动性。 翻译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艺创作”。诗词是诗人语言特 色、个人情感以及时代背景的统一体,译者欲将一首诗词成功地 进行英译或汉译,就必须要充分发挥其主体性。 如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其词作《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开篇 写道: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词句颇为简 短,对此作者选取了两种较为经典的译文加以分析: 译文一: I look for what I miss,
二十六,531页。 [37][西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852页。 [38][唐]魏征、令狐德棻:《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377页。 [39][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全十册),中华书
局,1956年,卷一百八十一,5638页。 [40]《资治通鉴》同上,8708页。 [41][清]落魄道人,王申校点:《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续·常言道》第十回,
三、翻译的文化性
翻译“目的论”的集大成者汉斯·弗美尔曾明确提出,“总 之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转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文化 的符号,翻译所处理的绝不仅仅是单纯的表层语言文字,而往往 更多的是深层语言文字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翻译的文化性要
求译者必须具有较强的双语文化意识。 以汉英双语为例,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的语系,加之中英、
文史艺术
浅谈翻译的三种属性
王红伟
(天津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天津 300204)
摘要:翻译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语言转换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译界对翻译的认识不断深入。对翻译属性的研究有利于深化对翻译的深入理解。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个人感悟,本文主要论述了翻译的“主观性”、“再生性”与“文化性”。
关键词:翻译;属性;主观性;再生性;文化性
注释: ①对于“令”甲骨文上部字形的释义,亦有人解释为口形。
084 赤子 2015.6
文史艺术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 and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 译文二: Search, Search, Cheek, Cheek, Cold, Cold, Clear, Clear, Sorrow, Sorrow, Pain, Pain. 译文一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译作,译文二则是一 位国外汉学家所译。可以说两则译文都忠实传递了李词的孤独凄 凉之感;但在再现原作形式美上,二者又有所不同。译文一采 取押尾韵的手法基本实现了音韵美;译文二则采用了叠字的手法 追求的是与原文对应的形式美。其实,很难或者无需评判孰优孰 劣, 因为翻译本身就是一项主观性活动,翻译作品是译者的主观 创作。译语的主观性使翻译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原因何在?千百年来,中国人以农业为生,高度依赖土地和 耕牛,黄土遍地皆是,耕牛节省众多人力;而英国则以渔猎为主, 捕鱼离不开水,打猎离不开马的帮助,因此自然也就赋予其积极 的形象。
总体上来说,中国深受儒道释三教的影响,敬天畏神,禅性 深重;而英美诸国则受基督教影响较大,崇拜上帝。在宗教文化 翻译方面,较为突出的一个例子便是《红楼梦》的英译。《红楼 梦》的英译本影响较大的是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与约 翰·闵福德(John Minford)合译的 The Story of the Stone 以及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的 A Dream of Red Mansions.下面就 其中译文摘取一例加以探讨。
(接上页)
(转下页)
[10][清]王念孙:《广雅疏证》,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266页。 [11][东汉]刘熙撰,[清]毕沅疏证,王先谦补:《释名疏证补》,中华书局, 2008年,246页。 [12][清]孙诒让撰:《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905页。 [13]《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65 页。 [14]《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整理本,中华书局,2000年,48页。 [15]《说文解字》同上,296-297页。 [16]王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194-195页。 [17]安家瑗:《中国早期的铜铃》,《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7年 38 页。 [18]李飞:《中国传统金银器艺术鉴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序言 [19][五代]王仁裕撰,[唐]姚汝能撰,曾贻芬点校:《开元天宝遗事 安禄山 事迹》,《历代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2006年,43页。 [20][明]卓人月汇选:《古今词统》,辽宁教育出版社,462页。 [21][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153-154页。 [22][唐]元稹:《元氏长庆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73页。 [23]《开元天宝遗事 安禄山事迹》同上,19页。 [24]张冰冰:《出土西周銮铃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年。 [25]《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1997年,1742页。 [26]《周礼正义》同上,2592页。 [27]《周礼正义》“舒则不鸣,疾则失音。”2592页。 [28][南朝陈]徐陵编:《玉台新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28页。 [29][唐]张籍:《张籍诗集》,中华书局,1959年,75页。 [30]《周礼正义》同上,2191页。 [31]《中国青铜器》同上,287页载:“山西石楼出土有一例,长柄深腔,腔 狭而圆,腔外及柄上套铸多个金舌,应该是用于宗教祭祀的铃。商晚期器。”到底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的代表作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一诗中,诗人以“云”为意象,意在传递飘零 之感,同时也含有对湖畔美景的钟情。同样是写“云”,毛泽东 在其《清平乐·六盘山》中写道“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显 然,毛词大气磅礴,凸显的是豪迈的革命情怀。不难看出原语是 作者的主观产品输出,主观创作,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的主观 性。原语的主观性从根本上决定了翻译的主观性。
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379-381页。 [42]吴明娣:《明清藏传佛教法器和铃杵与汉藏文化艺术交流》,《世界宗教
研究》,2011年,46页。 [43]同上,48页。 [44]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卷604,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442
页。 [45][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514页。 [46][清]鲍廷博辑:《苏沈内翰良方》卷四,《知不足斋丛书》第17集。 [47][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251页。 [48][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4年,336页下。
是不是巾车所鸣之铃,不得而知。 [32]《毛诗正义》同上,754页。 [33]《周礼正义》“以金镯节鼓,以金铙止鼓,以金铎通鼓”902-905页。 [34]《周礼正义》同上,2310页。 [35]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2994-2995页。 [36][宋]王黼编纂,牧东整理:《重修宣和博古图》,广陵书社,2010年,卷
一、翻译的主观性
翻译是一个由众多参与者共同完成的交流活动。由于作者及 译者,以及译者与译者之间的经历经验不同,角度立场不同,也 就导致翻译不可能千篇一律。
当今翻译界普遍认为,从狭义领域来看,语际翻译是翻译的 主要形式,翻译要涉及到至少两种不同的语言:原语与译语。翻 译作品是一种主观创作产品,翻译过程是一种主观选择过程。翻 译活动是一种主观性活动。翻译具有主观性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 方面:
二、翻译的再生性
于翻译而言,任何两种语言或符号之间永远不可能存在一一 对应的理想状态,在此情况下就需要译者去创造,实现翻译的 “再生”,翻译的再生性也即是翻译的创造性。翻译的再生性可 以简单分为以下两类:
1.“克隆”再生。 “克隆”(clone)一词原本为生物学术语,本身含义是无性 繁殖,同时也有复制再生的意思。翻译的“克隆”再生也即是译 者对原语的直接转码, “克隆”再生的范畴较为狭小。 “克隆” 再生的最直接体现就是翻译当中的译音,虽然从根 本上说,在文化交流初期,音译可能会使译语读者不知所云,但 经过一定时期,音译是可以在译语文化中站稳脚跟并最终成为文 化负载体的。 新文化运动时期,一大批文人志士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之 道,在汉译 “Democracy” 和 “Science” 时将其分别译为 “德莫克拉西”(“德先生”)与“赛因斯”(“赛先生”)。 当时,中国刚刚冲破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枷锁,科学研究严重落 后,所以当时的译者思想观念中是不可能有“民主”与“科学” 的概念的,因此在那种情况下,译者也只能采取音译的方法, “克隆”一个“德莫克拉西”与“赛因斯”出来。 文化翻译中的“克隆”再生是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而且会逐渐增多。应该看到,“克隆”再生已经或者正在获得越 来越多的译语文化认可。 2.“变异”再生。 “变异”(Variation)也是生物学术语,指的是亲子或者是 子代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翻译的“变异”再生其实也即是一个 “再创造”、 “再组合”的过程。 “变异”再生多发生在两种情况下:一是译语出现对应空 缺,这时候就要求译者去再创造;二是译者为避免“滥译”之 嫌,此时译者“移花接木”,否则原语和译语之间的鸿沟便不能 逾越。“变异”再生给译者提出的挑战是巨大的。 中西一些俗语的翻译不乏“变异”再生的影子。如“Cast pearls before swine” 译为“对牛弹琴”,原语中的“pearls” 与“swine”的形象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则成了“琴”和“牛”,此 类例子不一而足。 归根结底,翻译就是一个再生,再创造的过程。只有通过译 语再现原语,翻译才算真正得以实现。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6035(2015)06-0084-02
引言
翻译活动由来已久,翻译研究不断发展。要想对翻译有一个 基本的认识,可以从翻译的属性着手,因为对翻译属性的认识最 终会促进对整个翻译的深入理解。翻译及翻译活动都有一些共 性,其基本属性亦可从中窥知一二。当然,对翻译属性的认识是 见仁见智、且不断发展变化的,故而本文作者在此主要根据个人 的一点感悟,谈谈其较为基本的三种属性。
周瑞家的听了笑道:“阿弥陀佛,真巧死人的事!……” 杨译:“Gracious Buddha!”Mrs. Zhou chuckled: “How terribly chancy!” 霍译:“God bless my soul”Zhou Rui’s wife exclaimed, “You would certainly need some patience!” 中国人笃信佛教,曹雪芹原著中流露的是 “佛”的痕迹,杨 氏夫妇在翻译时也力图保留这一特色,故采用的是“Buddha”这 一意象;而英语国家多信仰基督教崇拜上帝,因而霍克斯与闵福 德自然而然地将其归化为“God”.虽然仅是一词之差,但背后凸 显的确是中西两种宗教文化的巨大差异。 翻译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它更多的要求译者具有敏锐的文 化意识,翻译的文化性是影响翻译过程与译文质量的一个重要因 素。
中美之间的地理、历史、宗教及生产生活方式差异,造成了汉英 文化之间的“鸿沟”。
传统上来讲,中国是一个陆地广袤的农耕文明国家,属于 陆地型文化,而英国是一个典型的岛国,渔猎是其主要生产方 式,属于海洋型文化。中国形容人挥霍无度通常会说,“挥金 如土”,而英美国家则说“spend money like water”;再如中 国人常说“力大如牛” 而英语国家则习惯说“as strong as a horse” 。
2.译语的主观性。 译语的主观性是通过译者的主体性体现的。译语是译者的主 观再创作,不可避免地会带有译者的烙印。无论是从主体性还是 主体间性来说,当今译界普遍认为,译者作为翻译活动中的重要 一环,具有极大的主观能动性。 翻译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艺创作”。诗词是诗人语言特 色、个人情感以及时代背景的统一体,译者欲将一首诗词成功地 进行英译或汉译,就必须要充分发挥其主体性。 如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其词作《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开篇 写道: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词句颇为简 短,对此作者选取了两种较为经典的译文加以分析: 译文一: I look for what I miss,
二十六,531页。 [37][西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852页。 [38][唐]魏征、令狐德棻:《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377页。 [39][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全十册),中华书
局,1956年,卷一百八十一,5638页。 [40]《资治通鉴》同上,8708页。 [41][清]落魄道人,王申校点:《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续·常言道》第十回,
三、翻译的文化性
翻译“目的论”的集大成者汉斯·弗美尔曾明确提出,“总 之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转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文化 的符号,翻译所处理的绝不仅仅是单纯的表层语言文字,而往往 更多的是深层语言文字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翻译的文化性要
求译者必须具有较强的双语文化意识。 以汉英双语为例,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的语系,加之中英、
文史艺术
浅谈翻译的三种属性
王红伟
(天津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天津 300204)
摘要:翻译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语言转换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译界对翻译的认识不断深入。对翻译属性的研究有利于深化对翻译的深入理解。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个人感悟,本文主要论述了翻译的“主观性”、“再生性”与“文化性”。
关键词:翻译;属性;主观性;再生性;文化性
注释: ①对于“令”甲骨文上部字形的释义,亦有人解释为口形。
084 赤子 2015.6
文史艺术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 and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 译文二: Search, Search, Cheek, Cheek, Cold, Cold, Clear, Clear, Sorrow, Sorrow, Pain, Pain. 译文一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译作,译文二则是一 位国外汉学家所译。可以说两则译文都忠实传递了李词的孤独凄 凉之感;但在再现原作形式美上,二者又有所不同。译文一采 取押尾韵的手法基本实现了音韵美;译文二则采用了叠字的手法 追求的是与原文对应的形式美。其实,很难或者无需评判孰优孰 劣, 因为翻译本身就是一项主观性活动,翻译作品是译者的主观 创作。译语的主观性使翻译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原因何在?千百年来,中国人以农业为生,高度依赖土地和 耕牛,黄土遍地皆是,耕牛节省众多人力;而英国则以渔猎为主, 捕鱼离不开水,打猎离不开马的帮助,因此自然也就赋予其积极 的形象。
总体上来说,中国深受儒道释三教的影响,敬天畏神,禅性 深重;而英美诸国则受基督教影响较大,崇拜上帝。在宗教文化 翻译方面,较为突出的一个例子便是《红楼梦》的英译。《红楼 梦》的英译本影响较大的是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与约 翰·闵福德(John Minford)合译的 The Story of the Stone 以及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的 A Dream of Red Mansions.下面就 其中译文摘取一例加以探讨。
(接上页)
(转下页)
[10][清]王念孙:《广雅疏证》,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266页。 [11][东汉]刘熙撰,[清]毕沅疏证,王先谦补:《释名疏证补》,中华书局, 2008年,246页。 [12][清]孙诒让撰:《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905页。 [13]《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65 页。 [14]《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整理本,中华书局,2000年,48页。 [15]《说文解字》同上,296-297页。 [16]王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194-195页。 [17]安家瑗:《中国早期的铜铃》,《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7年 38 页。 [18]李飞:《中国传统金银器艺术鉴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序言 [19][五代]王仁裕撰,[唐]姚汝能撰,曾贻芬点校:《开元天宝遗事 安禄山 事迹》,《历代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2006年,43页。 [20][明]卓人月汇选:《古今词统》,辽宁教育出版社,462页。 [21][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153-154页。 [22][唐]元稹:《元氏长庆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73页。 [23]《开元天宝遗事 安禄山事迹》同上,19页。 [24]张冰冰:《出土西周銮铃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年。 [25]《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1997年,1742页。 [26]《周礼正义》同上,2592页。 [27]《周礼正义》“舒则不鸣,疾则失音。”2592页。 [28][南朝陈]徐陵编:《玉台新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28页。 [29][唐]张籍:《张籍诗集》,中华书局,1959年,75页。 [30]《周礼正义》同上,2191页。 [31]《中国青铜器》同上,287页载:“山西石楼出土有一例,长柄深腔,腔 狭而圆,腔外及柄上套铸多个金舌,应该是用于宗教祭祀的铃。商晚期器。”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