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一章 引论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ZXM目录第1章引论 (2)第2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3)第3章效用论 (4)第4章生产论 (5)第5章完全竞争市场 (6)第6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7)第7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8)第8章最后一章 (8)第1章引论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
就本书而言,是指与经济问题有关的各种不同的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2.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在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一个理论或者一个派别成为主流。
然而理论的困难和政策的无能促使主流理论不断更新,而其他派别的抨击和诘难则推动当前的主流理论不断趋于完善。
一句话,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3.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宣传资本主义制度→解决该制度的经济问题4.对西方经济学应该持有的态度在整个理论体系上,我们应对它持否定的态度;但在具体内容上,它对我们有较大借鉴意义。
5.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经济学基础、借鉴、交流第2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微观经济学鸟瞰备注:左边是生产论,右边是效用论;上边是产品市场,下边是生产要素市场2.供求曲线和供求定理需求供给曲线都是以价格为主导因素,以价格为先变量。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会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3.弹性弹性是一个数字,他告诉我们当一个经济变量变动1%时,所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的百分比4.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者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第3章效用论1.效用的定义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获得的满意程度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个消费单位中所获得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简单地说,就是:消费的越多,满意程度越小)3.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微观经济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引论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1西方经济学的概念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的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萨缪尔森为经济学下的定义为:“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从载体上看,西方经济学指大量的与经济问题有关的各种不同的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在这些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中,根据所含的技术分析和经济理论成分的大小,包含了三种类别内容:一是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二是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三是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三种类别的技术分析的含量依次减少,经济理论的成分依次增加我们所涉及的系指第三种类别的西方经济学2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的人的需要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就要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但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的资源与人们的需要相比总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需要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这是亚当・斯密在著名的《国富论》中提出来的,他说:每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来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说明,当社会个体追求个人利益时,他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所引导去增进了社会利益微观经济学的主要部分(前十一章的内容都是对“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论证和注解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西方经济学产生的时期早,其发展经历了以下一个阶段: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末期-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期,代表人物为威廉・配弟、亚当・斯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的庸俗化(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为萨伊、马尔萨斯--边际效用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为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新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末期,代表人物为马歇尔--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中期,代表人物为库兹涅茨、汉森、萨缪尔森、托宾、哈罗德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由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学派、新左派和新自由主义学派组成第三节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西方经济学根据它所研究的具体对象、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市场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的科学,它采用的个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个人或家庭作为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分配于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获得最大利润;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如何决定的,等等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问题宏观经济学是把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法,以国民收入为中心,以全社会福利为目标,从总供求的角度研究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收支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以及怎样通过宏观调控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它研究的是诸如社会就业量、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全局性的问题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如果形象化地把宏观经济学看作研究森林的特征,微观经济学则是考察构成森林的树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其核心是市场有效性和自由放任;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其核心是市场失效和国家干预第四节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1均衡分析均衡是来自于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分析的是经济力量达到均衡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均衡达到时会出现的情况,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所研究的经济问题中涉及各种变量,假定自变量为已知或不变,考察因变量达到均衡时所需要的条件和会出现的情况均衡分析有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之分2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与两种分析方法相对应的,经济学理论划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前者在解释今年国际运行时从客观事实本身出发,力求说明和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预测经济行为的后果,而不对事物作出好坏、善恶的评价后者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标准,作出应当与不应当的评价,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西方经济学所进行的分析,少数属于规范分析,基本上都属于实证分析3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特征,它研究的是经济活动的一个横断面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后,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动态分析是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如果说静态分析考察的是一张静止的照片,而比较静态分析的是几张不同时点的幻灯片,那么动态分析所考察的是一系列连续移动的照片即电影西方经济学中经常使用的比较静态分析法4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增量的对比来分析经济行为的边际分析方法实际上微积分在经济学中应用的结果,用微积分的语言来说就是指在一个函数关系中,自变量的微小变化如何引起因变量的相应变化,即微积分的求导问题西方经济学认为,边际量分析比总量分析和平均量分析,能更精确地描述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第二章需求与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1微观经济学体系概览概括来说,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第一个层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最优决策问题;第二个层次是研究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决定问题;第三个层次是研究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问题前两个层次的问题可以借助经济循环流动图来加以说明除了研究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的局部均衡以外,还要分析完全竞争条件下所有单个市场同时均衡(一般均衡的状态福利经济学又以一般均衡理论为出发点,论述了一般均衡状态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此外,微观经济学还包括微观经济政策的分析,以克服“市场失灵”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经济人”假设;完全信息假设第二节需求曲线1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它包括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两层含义只有购买欲望而没有购买能力,或者只有购买能力而没有购买欲望,都不能算做需求2需求函数: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商品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影响需求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是因变量,商品的需求数量是所有影响这种商品数量的因素的函数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分析商品的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即把商品的需求量仅仅看成是商品价格的函数,则需求函数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Qd=f(P(P:商品的价格;Qd:商品的需求量当需求函数为线性函数时,则线性需求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d=-P(、为常数,该函数所对应的需求曲线为一直线3需求定理:指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互为反方向的变化关系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用几何形式表示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这种关系即需求曲线的形状是向右下方倾斜的第三节供给曲线1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它包括供给意愿和供给能力两层含义只有供给意愿而没有供给能力,或者只有供给能力而没有供给意愿,都不能算做供给2供给函数: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和影响该供给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影响供给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供给数量是因变量,商品的供给数量是所有影响这种商品供给数量的因素的函数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分析商品的价格对供给量的影响,即把商品的供给量仅仅看成是商品价格的函数,则供给函数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Qs=f(P(P:商品的价格;Qs:商品的供给量当供给函数为线性函数时,则线性供给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s=-P(、为常数,该函数所对应的供给曲线为一直线3供给定理:指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互为同方向的变化关系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用几何形式表示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这种关系即供给曲线的形状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与价格为正向关系,除了价格以外,供给还受生产成本、生产技术水平、相关商品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为供给量的变动;价格不变时,由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为需求的变动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得到反映价格与供给之间正向关系的供给曲线,即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这就是供给定理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1均衡价格:指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也被称为市场出清的状态2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变动点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运动,它并不会引起整个需求状态的变化需求的变动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它会引起整个需求状态的变化3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变动点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运动,它并不会引起整个供给状态的变化供给的变动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它会引起整个供给状态的变化4供求定理: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即需求增加,使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供给增加,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使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第五节弹性理论1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其公式为: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2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即指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其公式为:ed=-(Q/P?(P/Q式中Q和P分别表示需求量和价格的变动量,ed表示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3需求的价格点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指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其公式为:ed=-(dQ/dP?(P/Q4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5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需求的交叉价格弧弹性公式为:exy=(Qx/Py?(Py/Qx式中exy为当Y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X商品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Qx为商品X的需求量的变化量;Py为相关商品Y的价格的变化量需求的交叉价格点弹性公式为:exy=(dQx/dPy?(Py/Qx6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之间可以互相代替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7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8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消费者的收入量的变动率的比值其公式为:em=(Q/M?(M/Q,或为:em=(dQ/dM?(M/Q式中em为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M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9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为: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第六节均衡价格和弹性理论的应用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章还讨论了均衡价格和弹性理论的应用,如需求的价格弹性对厂商销售收入有影响,一般的,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价会使厂商的收益增加,提价会使收益减少;对于单一弹性的商品,价格的升降不会使收益发生变化;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价会使收益减少,提价会使收益增加此外,还有易腐商品的售卖、最低限价和最高限价、谷贱伤农等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说明政府如何干预市场价格,以及生产者应如何利用供求理论和弹性理论为经济决策服务第七节蛛网模型蛛网模型引进时间变化的因素,通过对属于不同时期的需求量、供给量和价格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考察,用动态分析的方法论述诸如农产品、畜牧产品等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的产量和价格在偏离均衡状态后的实际波动过程及其结果蛛网模型分析了商品的价格和产量波动的三种情况:收敛型蛛网、发散型蛛网和封闭型蛛网第三章效用论第一节效用论概述1.基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可以用基数衡量,并认为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和价格之比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才能实现效用最大化在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的前提下,商品的需求价格必然随商品的消费数量的增加而递减2.序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者用偏好来反映消费者对效用的评价,并用无差异曲线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消费者的均衡是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处得到据此得到价格--消费曲线,并进一步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4.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5.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数量和实际支付的总数量之间的差额第二节第二节无差异曲线1偏好:序数效用论者提出偏好的概念,用来表示消费者对效用水平的评价偏好具有完全性、可传递性、非饱和性三个基本假定6.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或者说,它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7.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8.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为得到这种商品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是递减的9.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完全替代品和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是特殊的第三节预算线1.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的曲线2.预算线的变动:当消费者的收入和两商品的价格这几个变量中的一个或几个发生变化,预算线的位置就会受到影响第四节消费者的均衡消费者均衡条件:消费者的最优商品组合应位于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处第五节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1.收入--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情况下,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变化的轨迹2恩格尔曲线:是以19世纪德国著名统计学家恩格尔的名字命名的曲线凡是反映收入变化与某种商品消费量变化之间关系的曲线都被称为恩格尔曲线3价格--消费曲线:连接所有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形成价格--消费曲线第六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1.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替代效应它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2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收入效应它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3正常物品:指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呈同方向的变动的商品,即:正常物品的需求量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随着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减少4低档物品:指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呈反方向的变动的商品,即:低档物品的需求量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减少,随着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增加5吉芬物品:指需求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的特殊的低档物品第七节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的推导:将市场上所有个人的需求曲线水平加总即可得到市场的需求曲线市场需求曲线也向右下方倾斜,每个点都表示在相应价格水平下可以给全体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水平的市场需求量第八节不确定性和风险1.不确定性:指经济行为者在事先不能准确的知道自己的某种决策的结果,或者说,只要经济行为者的一种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就会产生不确定性2.期望效用:指消费者在不确定条件下可能得到的各种结果的效用的加权平均数3.降低风险的方法:常见的有多样化、购买保险和获取更多信息三种方法第四章生产论第一节厂商l厂商的组织形式:生产者亦称厂商或企业,它是指能够做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其组织形式有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2企业本质:一般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本质3厂商的目标:一般假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第二节生产函数1生产函数: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2生产要素: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这四种类型劳动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土地不仅指土地本身,还包括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资本可以表现为实物形态或货币形态资本的实物形态又称为资本品或投资品资本的货币形态通常称为货币资本企业家才能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3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也称为里昂惕夫生产函数,指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假定生产过程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则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Minimum(L/u,K/v式中,Q为产量;L和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常数u 和V分别为固定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技术系数它们分别表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固定的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4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由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本世纪30年代初一起提出来的其一般形式为:Q=ALK式中,Q为产量;L和K分。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引论
经济问题困挠着我们。
学习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更为精明地参与社会 经济生活——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分析。
第二节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三、学习经济学的态度
第二节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三 学习经济学的态度
Hale Waihona Puke 1898年,凡勃伦在《经济学季刊》杂志上发表
了“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一门发达的科学?” 1969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设立了经济学奖。 无论经济学在现今是否能够成为一门科学,将 科学精神引入经济学,过去是、现在是、今后
古汉语中,周秦之际就出现与经济 有关的词句, 如 “识局经济” 。 在19世纪,日本学者借用古汉语中 “经济”一词, 翻译西方书籍。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资源的稀缺性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 资源的稀缺性
经济学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就是因为稀缺性规 律是人类面对的永恒的话题。
稀缺与物品短缺不同,短缺现象是一种绝对缺 乏的现象,它常表现为物资的匮乏。 人们总感到缺少钱,从而不断地追求更多的收 入;社会与个体的欲望一样,追求永无止尽。 稀缺性规律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人们必 须做出选择。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资源的稀缺性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 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有两种:一是可以任意取用的自然资源,
如阳光、空气、水等;二是必须支付一定的代 价才能使用的资源,叫做经济资源,如土地资 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劳动资源,以及资 本资源、企业家才能资源等。
随着生产的发展,资源显得日益稀缺,使用资
[资料] 威廉·S·杰文斯
[资料] 威廉· S· 杰文斯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pptx
第7页/共24页
2024年11月4日星期一
7
第一章 引论 第二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演变
3.马歇尔的理论体系 1890年,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马歇尔把三个派别的边际效用
论和当时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些其他的说法,如供求论、节欲 论、生产费用论等综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折中的理论体系。 马歇尔和瓦尔拉斯等人把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假设为既存的条 件,进而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来分析市场价格,认为价格制度 不但能使每种生产要素都得到应有的报酬,使每个消费者得到 最大的满足,而且在宏观经济的运行中,能够起着自行调节的 作用,以便消除或熨平周期性的经济波动。
第20页/共24页
2024年11月4日星期一
20
第一章 引论 第六节 本教材的特点
第二,本书所介绍的西方经济学说限于基本理论 框架、主要的理论及其发展的线索和重要的应用方面, 对于那些细枝末节、特殊事例以及本书所引起的有兴 趣和疑难问题,因篇幅所限,本书一概略去。为了补 足这一不足之处,我们撰写了与本书第五版相配套的 《教学和学习手册》以作教学参考。
第二,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 中研究成果,比如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 学、石油经济学,对税收、财政、通货膨胀问题的论述 等。
第3页/共24页
2024年11月4日星期一
3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第三,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如微观经济学、宏 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动态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经 济思想史等。这一方面的主要内容为经济理论以及根据 经济理论而制定的经济政策和有关问题的解决途径。
第21页/共24页
2024年11月4日星期一
21
第一章 引论 第六节 本教材的特点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必考名词解释
第一章引论一、名词解释1.微观经济学答: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对称,主要以家庭、厂商(企业)和市场等单个经济主体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以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律作为考查对象,研究单个生产者或企业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利润,以及单个消费者或家庭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货币收入购买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满足的学科。
因此,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
微观经济学采用个量分析法,个量是指与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相适应的经济变量,如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利润,某一商品的需求量、供给量、效用和价格等。
微观经济学在分析这些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假设总量固定不变,又被称为个量经济学。
2.稀缺答: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欲望)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
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是有限的。
故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
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
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限,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之为“经济物品”。
这样,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
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3.经济人答: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在进行经济分析时的一个基本假设,也称为理性人,是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
其本性被假设为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取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
西方经济学_微观部分_高鸿业_第四版_第1章引论--21-59页PPT资料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一、关于西方经济学
资产阶级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经
济
学
无产阶级经济学
资本主义部分
(马克思的政治 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Hale Waihona Puke 二、什么是西方经济学1、“经济”的概念
词典中“经济”(Economy)的含义:
一指“经世济民”、“经邦济世”,有治国富国 、利民裕民之道,含盖着广泛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 二指日常生活中的俭省节约; 三指金融工商等事业 的活动。
20世纪30年代,传统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三次 比较重大的修改和补充:
第一次修改和补充是关于垄断问题。虽然资 本主义已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进入垄断阶 段,但是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传统经济学 仍然把垄断当作“例外的现象”。为了改变 这种状态,张伯伦和罗宾逊于1933年对垄断 问题进行了论述。
第二次修改和补充是凯恩斯主义。由于西方国家 处于1929年后的大萧条状态,西方国家日益为甚 地以解决失业问题为目标来干预经济生活,以便 保证政治上的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经济学 的自由放任、国家不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已经不 能适应社会需要。为了提供国家以解决失业问题 为目标来干预经济生活的理论根据.
的经济思想主流学派,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 创。该学派相信经济规律(特别如个人利益、竞争) 决定着价格和要素报酬,并且相信价格体系是最 好的资源配置办法。 庸俗经济学: 庸俗经济学后:
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末,以流通领域为研 究中心,主张重视发展对外贸易,在对外贸 易中遵循多卖少买的原则,以保证货币流入 国内的目的。
要的共同点,即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因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引论)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第1章引论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回想你看到过或接触过的西方经济学著作。
它们各自属于本章所说的三种类别中的哪一种?答:第一类,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
如行情研究、存货管理、产品质量控制、车间生产流程布局等内容。
著作有《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等。
第二类,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
如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石油经济学,对税收、财政和通货膨胀等问题的论述。
著作有《资源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
第三类,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
如微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
著作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
2.为什么我国学员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不同于西方?答:由于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又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这就决定了我国学员学习西方经济学所应持有的态度:在整个理论体系上或整体倾向上对它持否定的态度,而在具体的内容上应该看到它的有用之处,是否真正有用还需要考虑到国情的差别,应结合我国的国情加以借鉴吸收,做到“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洋为中用”。
(1)我国学习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从中得到对我国有用的知识,即“学以致用”。
对西方经济学而言,“为艺术而艺术”的学习目标是不适用的。
因为,如果不是为了“实用”而学习,那么还不如去从事其他的活动。
“经济学”这一名词的英文来源是希腊文的名词“家庭管理”,由此也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的“致用”性质。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级)知识整理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级)知识整理第一章微观经济学引论一、微观经济学的特点(重要命题点)1.研究对象(1999年真题,重要考点):个体经济单位(在三个层次上展开:个体消费者、个体生产者、单个市场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一般均衡理论])2.基本假设条件:理性人(经济人)假设(2005年真题)3.分析方法:(2012年静态与比较静态分析真题)①边际分析法: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之一,是指通过研究增量来分析经济行为,实际上是微积分的求导问题。
例如:边际价值论:“钻石与水的悖论”水的价格低廉是因为其边际价值和边际生产成本较低,而钻石价格昂贵是因为它具有很高的边际价值(因为它们相对稀少)和很高的边际生产成本。
②均衡分析:分析经济力量达到均衡时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均衡达到时会出现的情况。
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所研究的经济问题中涉及各种变量,假定自变量为已知或不变,考察因变量达到均衡时所需要的条件和会出现的情况。
均衡分析有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之分。
③静态分析: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特征。
④比较静态分析:当原有条件发生变化时,考察均衡状态所发生的变化,并比较新旧均衡状态。
⑤动态分析: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研究不同时点的均衡的变化过程。
(“蛛网模型”)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重要考点)⑥实证分析:(尼克尔森书本定义)是指将现实世界作为一个客观存在来研究的,并试图解释所观察到的经济现象的分析方法。
实证经济学试图确定经济中的资源事实上到底是如何配置的。
⑦规范分析:(尼克尔森书本定义)是指在所研究的经济问题上持有一定的道德观点,希望研究资源应当、应该如何配置的分析方法。
例如:从事实证经济分析的经济学家可以考察一国的医疗行业是如何定价的,还可以衡量在医疗中投入更多资源的成本和效益。
但是当该经济学家宣称更多的资源应当投入到医疗保健中时,就已经进入了规范分析的阶段。
附录: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六版)》的讲解⑥.1实证经济学:是指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如何运行的,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的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
微观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
微观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引论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而松散的名词,它可以泛指大量与经济问题有关的各种不同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等,这些材料包含三种类别的内容:一,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二,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三,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
2、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演变?(4个)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后(XXX《经济学原理》)。
3、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第一,在意识形态上,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从而加强对该制度永恒存在的信念;第二,总结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并把经验提升为理论,以便为改善其运行,甚至在必要时为拯救其存在提供政策建议。
(可见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既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又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
)4、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西方经济学的双重性质可以决定我们对它所应持有的态度:在整个的理论体系上或整体倾向性上对它持否定态度,而在具体的内容上应该看到它的有用之处。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
个体经济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
由三个层次逐步深入:一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二是分析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三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
2、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基本假设条件就是“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也被称为“理性人”或“经济人”。
它是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前提,它存在于微观经济学的所有不同的理论之中。
3、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15页图2-1 +文字申明)4、需求曲线?(18页)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函数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既它的斜率为负值。
第一章 西方经济学引论
3. 边际分析(Marginal analysis)
y=f(x) 当自变量的变化为△x,分析因变量的变化
△y,实质就是函数的一阶导数
MU、MRS、MP、MTRS、MC、MR等等
四、经济学思想发展简络
一、早期的经济思想:BC11C-15C末 二、重商主义(萌芽时期):15C末-17C中 三、古典政治经济学创立:17C后 四、重农学派:18C50年代-70年代 五、建立较为完整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 体系:国富论(1776)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作出一种选 择而必须放弃的其他机会的最高价值(收益) 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的真实代价
生产可能性边界 (PPF) 表示一国在既定
的资源与既定的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 产品的最大数量的组合。
举例: 大炮与面包生产
AF线—生产可能 线(生产可能性边 界或生产转换线)
15 12 9 A B C D
组合 面包 大炮
方式 万吨 万门 A 0 15
B
C D E F
1
2 3 4 5
14
12 9 5 0
在既定的经济 资源和生产技
E
F 5
6
3
术条件下所能
达到的两种(或 多种)产品的最 大产量的组合
0 1 2 3 4
【问题1】为什么所能生产的 大炮和面包是有限的 【问题2】生产的大炮和面包 该怎么组合?
【什么是资源】
资源是用来生产那些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
(劳务) 的手段或者物品。
土地、劳动、资本、 管理经验、技术、
制度、时间、信息、人力资本、社会资本,
等等
【资源与要素】
【1】当资源被投入生产过程用以满足人们欲望的最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共65页PPT资料
第三章 弹性理论
3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公式是( C)
A 需求量与价格之比
B 价格下降的绝对值除以需求量增加的绝对值
C 价格变化的相对值除需求量变化的相对值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第一章 导言
1 资源的稀缺性是指(B ) A 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
物品而消耗光。 B 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
足的。 C 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很少。
第一章 导言
2 生产可能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 B)
A 可以利用的资源稀缺。 B 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C 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 )×
第二章 需求、供给、价格
1 在家庭收入为年均8000元的情况下,能作 为需求的是( C )
A 购买每套价格为50元的的卡中山装若干套。 B 购买价格为5万元的小汽车一辆。 C 购买价格为2500元左右的彩电一台。
第二章 需求、供给、价格
2 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
4 比较下列三种商品中,哪一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
最小( A)
A 食盐 B 衣服 C 化妆品
Ed Q/Q P/ P
第三章 弹性理论
5 各种药品(包括营养补品)的需求弹性
都是相同的(×)
6 某种商品原来的价格为1元/公斤,销售 量为1000公斤,该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 为2.4。如果将价格降为0.8元/公斤,此 时该商品的销售量是多少?总收益如何 变化?
8 在通货膨胀严重时,采用限制价格政策有什么好处?会 带来什么不利的后果?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笔记(第1章 引论)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第1章引论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什么是经济学1.经济学的定义关于经济学,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
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在其著作《经济学》中给出的定义是: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
(1)稀缺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欲望)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
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是有限的。
因此,现实生活中便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2)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任何一个经济社会都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
从资源稀缺性的角度出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或者说研究任务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稀缺的或有限的资源生产各种商品和服务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提供消费。
2.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为了有效率地使用稀缺资源,以满足人们的各种欲望和需求,任何社会或国家都必须解决以下四个基本经济问题:(1)生产什么产品,各生产多少?面对稀缺的经济资源,人类需要权衡各种需求的轻重缓急,确定生产什么产品,生产多少,以满足比较强烈的需求。
(2)用什么方法去生产?由于各种生产要素一般都有很多用途,各种生产要素之间也大多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所以同一种产品的生产往往可以采用很多方法,但它们的生产效率却不尽相同。
经济社会必须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资源组合中,确定哪一种组合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生产方法。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一章引论.ppt
(3) 边际分析法的意义。
❖ 第一,经济学研究重心发生转变。由原来带有一定“社会 性、历史性” 的政治经济学转为纯粹研究如何抉择有限 稀缺资源分配给无限而又有竞争性的用途上,以有效利用。
❖ 第二,开创经济学的“数量化” 时代。
❖ 第三,导致以“个量分析”为特征的微观经济学的形成。 强调主观心理评价。
❖ “经济学”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三方面内容:
❖ 第一:企事业管理的经验、方法总结。如企业 质量管理分析。偏重于纯粹的管理技术。
❖ 第二:对某一领域(部门)专题研究成果。如环境
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特点:仅涉及经济生活中的某一 特定领域。
❖ 第三:经济理论的研究。经济理论及经济政策和有关
问题的解决途径。包括:经济史研究、方法论体系、对经 济现象的纯理论研究。
置、资源报酬等问题,主张市场自发调节。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9
马歇尔微观经济学的多次补充
20世纪初垄断的形成,使原来以完全竞争为条件的微观理 论受到挑战。 在1933年,英国的罗宾逊、美国的张伯伦提出了不完全竞 争和垄断竞争理论。 1930年代以后希克斯、瓦尔拉斯、帕累托等提出的一般
均衡理论、序数效用论、福利经济学等。 之后关于市场失灵与微观政策调节的研究可以说是对微观
(3)国际经济学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以国际经济关系,如贸易、投资、劳务和资金转移等为研 究对象的一门经济科学。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6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两者互相补充, 资源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两个方面。
联 系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18
(全1-23章共157页)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引论见本书第二十三章。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10+5P得P e=6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50-5×6=20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
如图2—1所示。
图2—1(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和原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60-5P=-10+5P得P e=7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d=60-5P,得Q e=60-5×7=2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s=-10+5P,得Q e=-10+5×7=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7,Q e=25。
如图2—2所示。
图2—2(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5+5P得P e=5.5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d=50-5P,得Q e=50-5×5.5=22.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s=-5+5P,得Q e=-5+5×5.5=2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5.5,Q e=22.5。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一章导论
生产者行为理论
利润最大化
生产者在成本和市场需求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
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
生产者根据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关系决定生产量。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生产者根据生产要素的价格和生产技术,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市场理论及市场结构类型
完全竞争市场
市场中存在大量的小规 模生产者,每个生产者 对市场价格没有影响。
02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古典微观经济学时期
总结词
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为代表,强调劳动、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贡献 ,研究市场机制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详细描述
古典微观经济学时期起始于18世纪末,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代表,强调 劳动、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家认为市 场机制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价格机制是调节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一章导论
目录 Contents
• 微观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与概念 •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框架 •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意义与应用
01
微观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 象
微观经济学的定义
01
微观经济学
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家庭、企业等)的经济行为以及市场机制下供求关
个体决策者
市场供求关系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决策者的行为, 包括消费者和企业的决策过程、偏好、约 束条件等。
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机制下商品和服务的 供求关系,以及价格如何在供求关系的作 用下形成和变动。
资源配置与生产
竞争与市场结构
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如何进行资源配置和 生产决策,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引论-课件
P·A·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1版 ,1980年): 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 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情形下,利用各种具有不同 用途的稀缺生产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 物品,并把物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 以供消费。因而,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改善资源 配置形式所需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利益的科学
– (1)相对性
– (2)绝对性:从时间到空间
• 2、选择和资源配置
– (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 (2)如Leabharlann 生产微观经济学– (3)为谁生产
的研究对象
• 3、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稀缺的资源为什么得不到充分利用
• 4、经济制度:在不同制度下,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
– 市场经济制度
– 计划经济制度
研究方法
• 1、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
– (1)实证经济学不讲价值判断。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只描述不评价)(the
way things are)
– (2)规范经济学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回答“应该是什么” (what ought to
be)的问题。(要作好坏的评价)
• 第三,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数理经济学、动态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这 一方面的主要内容为经济理论以及根据经济理论而制定的经 济政策和有关问题的解决途径。
第一章 引论
• 一、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与方法
– 从一连串“为什么”讲起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 . The word economy comes fro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经济学的本质:市场有效,市场万能
区 别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市场不完善,
政府有能力调控市场。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6
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1.西方经济学说简史
(1)重商主义。代表:英国托马斯•孟、法国柯尔贝尔。 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对外贸易是获得货
剑桥学派。 20世纪初由英国马歇尔创建。lfred Marshll ( 1842-1924)。
马歇尔的门生A.C.庇古、D.H.罗伯逊(1890~1963)等 长期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年第一版。 马歇尔综合了边际三杰的成果,提出系统的
微观经济理论,广泛流行于西方。
第一章 引论
一、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三、经济学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 四、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 五、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1
一、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1.西方经济学的内涵
一般来说,通常所说的西方经济学指:1930年 代以来,特别是二战后,在西方经济理论界有重 要影响的(主流的)经济学说或基本理论。
均衡理论、序数效用论、福利经济学等。 之后关于市场失灵与微观政策调节的研究可以说是对微观
经济学的总结。
博弈论以及与企业产权分析相联系的制度经济学是微观经 济研究的最新发展。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9
(4)宏观经济学
❖ 英国凯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 1930年代大危机使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受到挑战。 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国家
(3)国际经济学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以国际经济关系,如贸易、投资、劳务和资金转移等为研 究对象的一门经济科学。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5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两者互相补充,资源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是经济学 的两个方面。
联 系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干预经济思想,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对宏 观理 论的 抨击
❖ 弗里德曼货币主义和芝加哥学派 ❖ 拉弗供给学派 ❖ 罗宾逊夫人新剑桥学派 ❖ 卢卡斯的理性预期学派 ❖ F.von哈耶克新奥地利学派等。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10
2.现代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
现代经
济学
直接来源于
马歇尔创立的微观理论 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理论
(1)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研究企业、家庭和单 个市场等微观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经济科学。
研究对象是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居民户、厂商)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Resource allocation 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 ) 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A
0
15
B
1
14
9
D 最大组合。
C
2
12
D
3
9
6
E
E
4
5
F
5
0
3
F
0 1 2 3 4 5 粮食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12
(2)资源与要素。 Resources
资源:用来生产那些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劳务)的手
段或者物品。
自由资源 经济资源
除了时间与信息两种资源外,经济学 讨论的资源基本上有三种:
(西方)经济学: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 在有限资源的各种可供利用组合中,进行选择的科 学。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2
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经济学”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三方面内容:
❖ 第一:企事业管理的经验、方法总结。 ❖ 如企业质量管理分析。偏重于纯粹的管理技术。
❖ 第二:对某一领域(部门)专题研究成果。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4
(2)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
研究一个国家 整体经济的运 行,及政府运 用经济政策来 影响整体经济 等宏观经济问 题。
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政府行为)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只有形的手--- 凯恩斯主义)
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运用数学方法,从供求角度分析市场价格,以解决资 源配置、资源报酬等问题,主张市场自发调节。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8
马歇尔微观经济学的多次补充
20世纪初垄断的形成,使原来以完全竞争为条件的微观理 论受到挑战。 在1933年,英国的罗宾逊、美国的张伯伦提出了不完全竞 争和垄断竞争理论。 1930年代以后希克斯、瓦尔拉斯、帕累托等提出的一般
币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在贸易中多卖少买,才能给国 家带来货币财富。
(2)古典经济学。 法国重农学派F•魁奈 ,1758年《经济表》。 1776年英国亚当• 斯密《国富论》。 1817年英国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7
(3)新古典经济学。
边际革命、边际三杰。1870年代,英国杰文斯、法国瓦 尔拉斯、奥地利门格尔几乎同时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
❖ 如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特点:仅涉及经济生活中 的某一特定领域。
❖ 第三:经济理论的研究。
❖ 经济理论及经济政策和有关问题的解决途径。包括:经济 史研究、方法论体系、对经济现象的纯理论研究。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3
2. 经济学组成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研究国内经济问题 国家之间的经济问题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11
三、 经济学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
1.资源配置问题
(1)生产可能线(生产可能性边界
或生产转换线) PPF:
举例:
原子弹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原子弹与粮生产
组合 粮食 原子弹
A 15 B
资源既定,所能
方式 亿吨 个 12
C
达到的两种产品的
❖美国萨缪尔森,把微观和宏观理论综合在一起,构成新古 典综合派——现代流行的西方经济学主流体系。
萨谬尔森Paul Anthony Samuelson (1915~2009) :芝加哥大学文学学 士,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
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从1940年起,萨谬尔森一直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 萨谬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进入大学 一开始学习经济学便遇到萨谬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