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导 论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讲义 第一章 导论

《西方经济学》讲义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引论一、教学目的本章讲授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目的,总体概括西方经济学基本内容,了解什么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它企图解决什么问题,并明确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经济学,应持怎样的态度去研究西方经济学。

使学生不仅对西方经济学有梗概了解,而且能够确立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贯穿于西方经济学整个学习过程中。

二、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含义,研究对象的特性,分析方法的特性。

三、教学难点西方经济学的双重性质的分析理解四﹑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相结合五、教学安排本章安排2个学时六﹑教学步骤(一)课程导入在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比较分析中展开教学,特别针对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相对立的、认为政治经济学无现实意义等模糊认识,从社会经济活动具有社会性和自然性两方面属性入手,引申对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与方法的讲授分析。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讲授,例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区别?由此导致两大理论体系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对立或互补)?从西方经济学对象与方法的了解中如何体会认识和研究经济现象的思维方式应发生的变化?这一章从整体上概括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主要分析方法及为什么研究西方经济学?如何研究西方经济学等。

通过学习,要求了解什么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它研究经济活动的什么内容?企图解决什么问题?所运用的主要分析方法有什么特点?同时要明确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在学习和研究中应持怎样的态度(或者说应确立怎样的指导思想)。

(二)授课内容: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而松散的名词,它可以泛指大量与经济问题有关的各种不同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总结起来至少包括三种领域的文献:第一,企事业的经营管理的经验和方法总结。

如企业质量管理分析。

强调:完整的研究体系而非一个具体操作方法。

特点:偏重于纯粹的管理技术。

第二:对某一领域(部门)专题研究成果。

如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

特点:仅涉及经济生活中的某一特定领域,技术分析较上一类少,经济理论成分较上一类多些。

西方经济学第1章导论

西方经济学第1章导论

凯恩斯以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为依据,提出 了必须依靠政府采取调节经济的措施(一只看 得见的手),才能消除失业和生产过剩的政策 主张。其具体办法是:在有效需求不足时,运 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消费,增加投资, 弥补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不足。
返回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二)资源利用
资源利用用生产可能线来解释,就是把生产可能线内的生产 组合点推到生产可能线之上。资源利用要研究三个问题:
1、一国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一国的各 种生产要素如果出现闲置和浪费,主要原因是 什么? 2、货币或储蓄的购买力是否发生了变化? 3、一个国家生产物品的能力是否在持续增长?
五、经济学的定义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和社会如何作出最 终选择,来使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在现在或 将来生产各种商品,以求人类无限欲望的最 大满足的社会科学。 从经济学的定义可以看出,其逻辑起点是 资源的稀缺,而其逻辑的终点是欲望的最大 满足,也就是人的福利最大化。
(1)不同生产方案的机会成本 (2)处于生产可能线上的任何一个组合点都是现有资源 可以支撑的产量组合。 (3)处于生产可能线内的任何一点都表示出现了资源闲置。 (4)生产可能线外的任何一点的产量组合都是 既定资源无法支撑的。
四、选择的内容: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
(一)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用生产可能线来解释就是应在生 产可能线的哪一点来进行生产。如前所述,A、 B、C、D、E、F的生产组合点都是可以的, 那么到底是在哪一点来组织生产?这就是资 源配置问题,也就是把经济资源分别组合到 哪些部门、企业中去,来生产不同的产品。 具体地说,资源配置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即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为谁生产?
选择问题,可归纳为: (1)生产什么产品或劳务;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2/7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经济主体有哪些?
1、
家庭 家庭
2、
工资 转移支付
企业
产 品
3、 和
政府
服 务
要 素
税收 人员

企业
税收

政府购买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第一章 引 论
一、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二、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三、西方经济学的划分 四、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五、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两者互相补充
联 资源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两个方面 系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两者都是实证分析
微观经济学的本质:市场有效,市场万能
区 别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市场不完善,
政府有能力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四、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 实证分析不讲价值判断,研究结果具有客观性, 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西方经济学中大部分问题都是用实证分析法。 • 规范分析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回答“应该是什么” 的问题。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思考: 1.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A.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 B.1981年失业率超过9%;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已超过30,000美元。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思考题:经济学最主要研究的是( ) A. 货币 B. 资产价格的决定 C. 公司的利润和分配 D. 稀缺资源的配置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导论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导论


个人:周末看一场电影的取舍抉择是什么?
社会:发展经济的取舍抉择是什么? 提高效率的取舍抉择是什么?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上大学直接工作的机会成本?反之呢?
2012-9-16
4
微观经济学原理
即问即答
1.
2.
安妮决定暑假去参加某计算机学习班,因此不 能继续打工赚2000元。参加学习班学费2000元, 书本费200元,生活费1400元。请问:安妮参 加学习班的机会成本? 露西邀请凯琳参加她的婚礼,凯琳接受邀请前 往,指出以下哪些是其机会成本:
反映选择的含义 有助于理解效率 有助于理解机会成本
A Y1 Y2
· G
B
· H
C 黄油 (X)
6
其短期确定,长期可变 O
X1
X2 D
2012-9-16
微观经济学原理
一、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
竞争与合作:利用稀缺资源的方式。

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合作:分工协作,提高效率,多赢。
2.
学习要求重点掌握:

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概念
重要的图形作法
重要的计算方法
2012-9-16
14
微观经济学原理
本章结束 再见!
2012-9-16
15
动态分析:研究某一时段
5.
经济模型: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 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文字、方程、图形均可表述。
10
2012-9-16
微观经济学原理
三、微观经济学概述
1.

第一讲《西方经济学》导论

第一讲《西方经济学》导论

五是中西方对名称的不同理解: 在中国,政治经济学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 论经济学,而西方经济学则是指西方国家居 主流地位的理论经济学; 在西方国家,我们所说的政治经济学通称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我们所说的西方经济学 则通称为经济学。
(二)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 中国目前高等院校的理论经济学课程主要有两门: 即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的经济学的学科目录: 理论经济学(为一级学科),其二级学科主要有: 1、政治经济学;2、经济思想史;3、经济史;4、 西方经济学;5、世界经济;6、人口、资源与环境 经济学。 而应用经济学(为一级学科),其二级学科主要有: 1、国民经济学;2、区域经济学;3、财政学(含: 税收学);4、金融学(含:保险学);5、产业经 济学;6、国际贸易学;7、劳动经济学;8、统计 学;9、数量经济学;10、国防经济学。
马歇尔的 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虽然书名用“经济 学”,而不再用“政治经济学”,但是书中 仍然有“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提法。 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 与此类似,萨缪尔森 《经济学》书名也用 萨缪尔森的 经济学》 萨缪尔森 “经济学”而不用“政治经济学”,然而书 中也有“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 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的提法。 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 由此可见,马歇尔和萨缪尔森都是把“政治
将“政治经济学”改称为“经济学”的主要推动者 主要推动者 是马歇尔 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1890 1890)一书中, 经济学原理》 1890 马歇尔 开篇可见“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几个字。 此书第一篇导言第一章绪论开头第一句话为“政治 政治 经济学或经济学” 经济学或经济学 。 从马歇尔以后,一般没有人用“政治经济学”这一 名词了。 在现代,除我国 日本 我国和日本 我国 日本仍沿用“政治经济学”称谓 外,其余一般均将释为“经济学”(当然 当然,在20C60 当然 20C60 年代以来,“政治经济学”一词再度复兴于西方)。

《西方经济学》第1章 导言

《西方经济学》第1章 导言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的一条最重 要的理由是,在你的一生中——从摇 篮到坟墓——你都会碰到无情的经济 学真理。作为一个选民,你要对政府 赤字、税收、自由贸易、通货膨胀以 及失业等问题作出判断,而对这些问 题只有在你掌握了经济学基本原理之 后,才能够得以理解。”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保罗萨缪尔森
4

E 5
0
1
2
3
4

F
5 坦克
四、经济体制与市场机制

两种典型的经济体制[Economy



System] Market Economy System ——通过市场上的价格调节来解决生产什 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Centrality Planned Economy System ——通过中央政府的计划及相应的行政命 令来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的问题。
现实的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
混合经济[Mixed Economy ]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混合,或 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的混合。 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前提下, 国家干预经济活动,或政府宏观调控。

市场机制[Market Mechanism]



市场[Market] ——买者和卖者决定价 格并交换物品或劳务的机制。 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一 种主要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 的经济制度。” 自由放任[laissez-Faire]——“政府不 对经济决策施加任何影响。” 指令经济[Command Economy]—— “由政府作出有关生产和分配的所有重大决 策。”


In a general sense, economics is the study of decision-making and choice necessitate by unlimited wants and scarce resources. Economics is a search for ways to expand our limited capability to fulfil our wants.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导论鄢小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导论鄢小兵

综合起来,“经济”一词的含义有三: 1、产出/投入的最优化,致富之路; 2、经邦济世; 3、生产关系
(二)经济学的含义
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的社会科学,内 容博大庞杂,分支众多,研究者阵营 强大,因而难以有标准的定义。这里 给出若干定义,以见其内涵。
定义一:经济学是对经济理论的研究 和考察。 定义二: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利用稀 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 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的科学(萨 谬尔森)。书P3页 其他含义:“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 和经验,对某一经济部门或问题的集 中研究成果。”
(一)稀缺性:资源稀缺与人类无穷 欲望的基本矛盾 稀缺性指相对于人们无限的需要而言 ,再多的资源也是不够的,稀缺的。 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的,相对与人们 无限的需要,资源总是不足的。
我们知道,物质资料是人类赖以生存 和发展的基础,人类要生存,就需要 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物质资料 ,没有这些物质资料人类不能生存, 社会也不能发展。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我们可以把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 相关的物品分为两类:自由物品和经 济物品。
二、(西斱)经济学基本概念
(一)稀缺性 (二)资源配置 (三)资源配置的三个基本经济问题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以 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 同的个人(的学科)—萨谬尔森。或者 ,研究如何用尽可能少的支出,以取得 所期望的目的的原理或方法的科学。 经济学的定义背后隐含了经济学的两大 核心思想,即物品是稀缺的,社会必须 有效率地利用他们的资源。
一、什么是(西斱)经济学
(一)“经济”的含义 (二)经济学的含义
(一)“经济”的含义
Economy---“经济”一词,起源亍古希腊 的家政管理。 亚里士多德(Aristotes,前384—前322 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呾科学家,他的 经济思想主要见乊亍《政治学》呾《伦理 学》。 色诺芬(约公元前427—前355年),他在 《经济论》一书中,首次用“经济”一词 来概括奴隶主组织呾管理,意指“家庭管 理”。

经济学讲义第一章

经济学讲义第一章

经济学基础第一章西方经济学导论1、首先向大家问好和自我介绍。

2、介绍《西经》这门课的重要性和学习时应该注意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这门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核心课。

我们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培养大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家是不是已经学习了微积分,高数?我们只要有一点微积分的基础,就可以学习初级经济学、甚至偏中级的经济学。

在技术含量上没那么难。

但由于同学们从高中过渡到大学刚刚半年,一个学期,仍然不能在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上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

所以,在初次接触到经济学时,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

但有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没有兴趣是永远不能迈入经济学的豪华殿堂。

所以大家要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学习、观察身边、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了解国内外的经济动态、经济发展趋势和经济方面的方针政策,培养自己的经济思维方式。

【案例】农历新年刚过去,问一下大家:“过年前,为什么超市中的年货如瓜子、糖果不降价促销,而衣服皮具等却会较大幅度降价?答:瓜子、糖果作为年货,为应景和待客,一般家庭都必备,而衣服任何时间点都可购买,不必局限于某一时点。

也就是说,在新春前,年货的购买是弹性值较少的,而衣服类商品的弹性值却较大。

为达到销售收入的最大化,对于弹性值小商品,提价(至少不降价、不打折)会增加销售收入,而弹性大的商品降价会增加销售收入,提价会减少销售收入。

在以后的课程中,分析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时,会从理论层面给同学们具体分析。

【案例】假如你是某家电影院的总经理,你的财务经理告诉你,近来影院收入情况不佳,建议你提高票价以增加收入,这个建议,你应该采纳还是拒绝?你的决策又是什么?可能有同学会问到,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呀?是不是跟我们以前学的政治经济学中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样,属于纯理论,枯燥乏味,通过死记硬背就可以通过考试。

再或者是认为经济学就是赚钱的实用性课程,但一看到教材中条条框框的理论,而没有具体应用的东西,一下子兴趣全无。

西方经济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一、基本概念:1.资源的稀缺性2.机会成本3.生产可能性边界4.经济制度5.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6.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二、选择题:1.经济学可以定义为( )。

A 政府对市场的调控B 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C 研究对稀缺资源诸多用途的最合理配置D 个人的生财之道2.资源的“稀缺”是指( )。

A 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B 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 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D 世界上资源最终将消耗光3.经济物品是指( )。

A 物美价廉的物品B 稀缺的物品C 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 有用且稀缺的物品4.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

A 通货膨胀B 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C 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D 一种生产品最适度水平5.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

y物品A 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B 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只有减少生产才能增加x物品的生产C 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D 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6.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 股价持续上升B 通货膨胀C 技术进步或有用资源被开发D 消费品供给增加,资本物品供给减少7.社会在其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意一点所回答的问题不是( )A 如何生产B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C 为谁生产D 何时何地生产8.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

A 怎样生产B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C 为谁生产D 以上都包括9.政府征税和给家庭转移支付的最直接的影响是( )。

A 生产什么B 如何生产C 生产多少D 为谁生产10.下列命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A政府把贴现率降到6.6%B今年国家失业率不超过10%C 男女应该同工同酬D 个人所得税是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11.某大学毕业生辞去年薪5万元的工作,取出10万元积蓄,自主创业,已知定期存款年利率为3%。

不考虑商业风险则该生按年计算的机会成本为( )。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复习题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复习题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复习题第一章导论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1、经济学的发展(1)经济学的产生:经济学以亚当·斯密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国富论》)的问世为开端“看不见的手”:实质:利益激励;经济人特性;自主、分散决策;完备的产权制度原理:当个体自私地追求个人利益时,他(她)好像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而去实现公众的最佳利益。

(2)古典经济学时代:以19世纪的萨伊、穆勒为代表萨伊在1803年出版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约翰·穆勒1848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原理》萨伊定律:即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的定律。

认为物品的生产同时也提供了物品的购买手段,资本主义经济不会发生总需求不足(生产普遍过剩)的经济危机。

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当经济偏离均衡状态时,市场机制可以自动恢复到均衡,供给问题解决了,包括需求问题在内的诸多社会经济问题都能够自动地得到解决。

(3)新古典经济时代: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歇尔为代表新古典经济学的思想:供求力量决定价格的主观价值论。

认为商品和要素的价格决定于市场上的供求力量。

市场上的理性行为是,作为需求的消费者在寻求效用的最大满足,作为供给的生产者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价格的变动则能使供求量调整到双方相等时的均衡状态,市场则因此能够得以出清,社会资源能够得到最合理的安排。

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4)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以凯恩斯1936年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通论》)为标志凯恩斯革命:凯恩斯1936年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通论》)有效需求:“看得见的手”: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干预经济生活凯恩斯时代凯恩斯革命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凯恩斯主义学派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和完善时期(新古典综合时代):萨缪尔森、R、哈德、A汉森等人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罗宾逊夫人、希克斯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萨缪尔森1948年出版《经济学》,将凯恩斯理论与新古典理论结合起来:认为现代经济是一个混合经济体系。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导论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导论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导论第一部分内容体系框架第二部分内容提要1.稀缺性与选择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可用于生产经济物品的资源,无论其绝对量是多少,总是一个有限的量,这就是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迫使人们做出选择,即在资源有限的约束条件下,如何把具有竞争性用途的稀缺资源按需要的比例分配到各个部门中去,以便生产出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各种物品和劳务。

这就是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

2.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机会成本是指社会或个人在作出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因此,只要资源是稀缺的,并且只要人们对于稀缺资源的使用进行选择,就必然会产生机会成本。

假定把所有让会资源都用来生产两种物品,在给定技术不变和社会资源总量不变的前提下,该社会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两种物品的组合所形成的轨迹,经济学称之为生产可能性曲线或者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社会生产在现有条件下的最佳状态。

失业、低效率、资源浪费等使生产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

3.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做出选择,以有效地利用稀缺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愿望的一门学科。

一般认为,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其中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具体表现为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宏观经济学研究资源利用问题。

4.经济制度资源配置和利用在不同经济制度中有着不同解决方式。

世界上主要有三种经济制度:一是计划经济制度,即生产和消费都由政府计划部门决定的制度;二是市场经济制度,即资源配置和利用都由市场价格决定的制度;三是混合经济制度,即计划与市场有不同程度结合的制度。

5.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个别厂商与家庭的经济行为,采用个量分析法,是通过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经济资源配置问题的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理论。

由于分析的焦点是“相对价格”的决定及影响,因此又称为价格理论。

西方经济学导学(第2版)参考答案第01章

西方经济学导学(第2版)参考答案第01章

注:本答案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敬请指正第一章 导论一、名词解释题1.经济学:是指关于选择的科学,是对稀缺性资源合理配置进行选择的科学。

(参见教材P3)2.微观经济学:是指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参见教材P4)3.宏观经济学:是指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整体经济活动的行为。

(参见教材P4)4.《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亚当•斯密著,1776年出版。

批判了重商主义的错误观点,提出了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明确了劳动价值和利润来自于剩余劳动的观点;强调经济自由的思想,主张自由放任和充分发挥市场自由竟争的调节作用;强调国家不干预经济。

《国富论》第一次创立了比较完备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剩余价值理论的提出,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参见教材P8)5.《就业、利息和货币统论》:简称《通论》,凯恩斯著,1936年出版。

在理论上批判了萨伊的“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和资本主义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错误观点,提出了供给是需求的函数和资本主义不可能充分就业的理论;在方法上开创了以总量指标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在政策上反对自由放任,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并提出财政赤字政策、收入政策、货币政策等三项重要的经济政策。

《通论》创建了宏观经济学,并使凯恩斯经济学开始成为正统经济学,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为资本主义各国所采用,被经济学界称为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参见教材P11)6.规范分析:是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和制定政策的依据。

(参见教材P16)7.实证分析:是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参见教材P16)8.均衡分析:又称为瓦尔拉斯均衡。

包括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价格的作用,对个别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即分析商品的需要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 袁志刚 微观部分 CH 1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 袁志刚 微观部分 CH 1

是什么
不涉及
应该是什么 出发点
“天文学” “占星术”
图1.1 古老的经济与年轻的经济学
1.2 如何看待西方经济学
既不能盲目崇拜,也不能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 结合中国特色,不仅为世界经济提供丰富的素材,更要提供理论产品 中国的经济学者面临着理论创新的千载难逢的机遇
图1.2 中国问题导向的现代经济学
1.3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经济资源总是稀缺的,稀缺性是一个普遍的规律 经济资源做怎样的配置才是最优 经济学是一门关于选择的学科
1.1 经济是个古老的话题,而经济学那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人类的经济活动从人类产生一天起就存在了。人类作为 动物界特殊的一员,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差异,是人类活动具 有明确的目的性,其中的经济活动即人类劳动是将人类区别 于其他动物的关键要素 中国 “······子贡以所‘贽货’,窃犯围而出,告贽于野人,得米一 石焉〞。〔?孔子家语?卷五〕
1.1 经济是个古老的话题,而经济学那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西方 “当潜在交易的双方当事人各自都有剩余并为获得另一方
的产品而愿意放弃剩余的时候,便引致了贸易。〞〔?政 治学?〕
1.1 经济是个古老的话题,而经济学那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经济学宏伟大殿建立的 标志
1.6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6.1 理论简化、抽象与现实
图1.7 理论模型与经济现实的关系
1.6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6.1 理论简化、抽象与现实
图1.8 两部门的经济运行简化图
1.6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6.2 均衡的分析方法和边际的分析方法 理性的经济行为人 经济行为人的行为优化问题 优化行为的相互联系、冲突和协调问题

西方经济学课本知识点总结

西方经济学课本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第三章效用论第四章生产论第五章成本论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第十章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第一章导论1.马歇尔综合及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的三次补充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1.理性人假设2.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3.需求—需求函数—需求表—需求曲线供给—供给函数—供给表—供给曲线4.供求定理5.弹性(定义公式)(1)需求价格弹性:弧弹性—中点公式点弹性—几何意义特征不同弹性商品P变化对P、Q的影响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2)扩展:供给价格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替代关系互补关系需求的收入弹性→正常品劣等品6. 恩格尔定律第三章效用论(消费者行为理论)1.基数效用论2.偏好的假定无差异曲线3.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公式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4.预算线5.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6.价格—消费曲线→需求曲线7.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8.替代效应收入效应9.低档品正常品吉芬物品(吉芬难题)10.不确定性风险11.期望效用期望值效用12.消费者风险态度13.保险第四章生产论1.企业的本质2.短期生产理论: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MPL APL TPL关系短期生产三个阶段3.长期生产理论: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边际技术替代率公式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4.等成本线5.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1)成本既定,产量最大化产量既定,成本最小化(2)利润最大化→最有生产要素组合(3)扩展线→规模报酬长期生产中规模报酬变化规律第五章成本论一、概念: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经济利润-正常利润二、短期成本理论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短期成本曲线特征边际产量-边际成本2.MC→TC AC3.TC→AC MC4.短期成本曲线与短期产量曲线的关系 MC-MPL AVC-APL三、长期成本理论1.长期总成本(推导):包络线2.长期平均成本(a)推导:由LTC推导包络线(b)形状决定因素:规模(不)经济(c)位置决定因素:外在(不)经济3.长期边际成本推导:由LTC 由SMC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1.市场划分市场类型的因素2.完全竞争市场的四个条件3.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需求曲线收益曲线◆利润最大化条件MR=MC◆短期均衡MR=SMC◆短期供给曲线◆生产者剩余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厂商的两个选择◆均衡条件4.完全竞争行业短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行业长期供给曲线三种类型5.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长期均衡体现的思想“消费者统治”理论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一、垄断1.垄断市场特点形成原因2.厂商需求曲线(d)收益曲线(AR MR TR)3.垄断厂商短期均衡MR=SMC4.垄断厂商供给曲线不存在原因5.垄断厂商长期均衡6.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7.自然垄断管制二、垄断竞争1.垄断竞争市场条件2.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3.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图):MR=SMC4.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5.垄断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三、寡头1.寡头市场2.几个寡头模型:古诺模型斯威齐模型3.寡头厂商不存在供给曲线四、博弈论初步1.基本概念:占优策略均衡纳什均衡2.寡头厂商的共谋(a)囚徒困境→反映的问题(b)重复博弈:有限次-无限次3.不同市场间的比较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1.完全竞争厂商(1)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边际产品价值VMP=要素价格WMP P=W(2)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与VMP曲线重合(3)由完全竞争厂商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并非简单相加2.卖方垄断(1)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边际收益产品MPR=要素价格WMR MP=W(2)卖方垄断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与MPR曲线重合(3)由卖方垄断厂商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3.买方垄断(1)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边际产品价值VMP=边际要素成本MFCMP P=MC MP(2)垄断买主的要素需求曲线不存在原因————(同“垄断市场的供给曲线不存在”对比记忆)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1.概述(1)要素供给原则:要素供给边际效用=自用资源边际效用(2)无差异曲线分析:均衡(图形)(3)要素供给曲线:价格扩展线→要素供给曲线2.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1)劳动供给曲线推导(图形)(2)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原因:替代效应-收入效应(3)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3.土地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1)土地供给的无差异曲线分析→土地供给曲线(2)土地价格地租的决定(3)租金准租金经济租金4.资本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1)资本的定义特点利息(2)资本的供给——长期消费决策——贷款供给曲线(3)资本市场均衡:短期均衡长期均衡5.欧拉定理6.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第十章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1.一般均衡的存在性和实现一般均衡的“试探过程”2.帕累托标准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效率)3.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交换的契约曲线4.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的契约曲线5.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1)生产可能性曲线边际转换率MRT及递增原因(2)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图形解释公式)总结:帕累托最优状态的综合表述P3446.完全竞争市场→帕累托最优(1)结论:完全竞争市场←→帕累托最优(2)验证7.社会福利函数(1)效用可能性曲线——(与生产可能性边界比较)(2)社会福利函数定义(3)不可能性定理(4)帕累托最优难以达到的因素(a)惯性(b)均衡的多样性:加法型乘法型罗尔斯8.效率与公平(1)效率-公平矛盾(2)西方学者解决思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3)收入再分配的具体措施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失灵的四种情况: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1.垄断(1)垄断的低效率(2)寻租理论(3)对垄断的公共管制反托拉斯法2.外部影响(1)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生产的消费的(2)外部影响导致资源配置失当原因(3)相应政策(4)科斯定理(借鉴新制度经济学)3.公共物品公共资源(1)排他性竞争性(2)公共物品(a)公共物品最优数量的决定(b)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c)公共物品的成本-收益分析(3)公共资源——公地的悲剧(4)公共选择理论(a)集体选择及规则(b)最优的集体选择规则(c)政府官员制度的低效率及解决途径4.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1)信息与商品市场(2)信息与保险市场(3)信息与劳动市场(4)委托—代理问题(5)信誉和信息控制※次优理论P412全书总结: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六点内容P413。

《西方经济学》章节重难点

《西方经济学》章节重难点

《西方经济学》章节重难点第一章导言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的内容有: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概况一、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1.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西方经济学就是要找到最大限度缓解两者矛盾的方法。

2.稀缺性的含义: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的,相对与人们无限的需要,资源总是稀缺的。

但这并不否认人类的无穷欲望。

没有无穷的欲望人类社会和文明就不会进步,但是也造成了很多问题,如污染,过度开发等,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威胁。

“人心不足蛇吞象”,“存天理,灭人欲。

”3.任何一种经济制度都必须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是:(l)生产什么产品或劳务;(2)怎样生产以及何时生产这些产品或劳务;(3)为谁生产这些产品或劳务。

4.选择是指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更好地满足人类的欲望。

二、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西方经济学有两个基本假设:经济人或理性人假设和完全信息假设。

1、完全理性。

个体最优化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它是“价格调节使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实现最优化”的前提。

经济行为是理性的。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人都是自私的,他首先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在做出一项经济决策的时,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选择一个花费最少,获利最多的方案。

这样的人就是“经济人”,有理性的经济行为。

理性的行为也可以表述为:产生最优化的行为。

一个经济社会的三个基本组织结构(分析它们的理性经济行为):(1)消费者:花一定的收入进行消费,使自己获得最大的满足。

即效用最大化。

(2)生产者:利润最大化。

(3)政府:对既定目标寻求最优化决策。

如政府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要寻求如何以最少的投入让绝大多数人享受最大的保障,如何做到公平等等。

2、完全信息。

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免费、迅速、全面地获得各种市场信息。

假设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各种信息都充分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论案例1-1案例名称:经济学帝国主义案例适用:经济学的假设与模型案例来源:根据《经济学消息报》:《经济学帝国主义》(张五常撰写)2005年3月18日第8版的内容编写。

[案例内容]:“经济学帝国主义”,英文为Economic Imperialism,出自于贝克尔1976年的论著。

它是指什么意思呢?萨缪尔森谈到,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皇后。

这是说,在所有社会科学中,只有经济学是公理性的。

“公理”是指无须证明或不可争辨的出发点,也即是作分析的基础假设,是对是错皆要首先接受的。

行外人不容易明白。

这里要说的,是所有自然科学都是公理性科学,但在社会科学中(包括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只有经济学是公理性的。

因此,在科学方法上,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生物、物理、化学等)是完全一样的。

经济学的公理(三至五个,组合不同)是行内一般接受的。

其中最重要的是每个人在约束条件下争取利益最大化,我俗称为“自私的假设”。

因为是公理,本身无须证明,而更重要的是大家同意不容许有例外。

我们不能说一个人有时争取最大化,有时不争取,或有些人争取,有些不争取。

如果容许例外,逻辑无从推出可以被事实验证(或可以被事实推翻)的假说。

这样,作为一门科学,经济学就不可能有解释能力了。

接受了公理,加上理论逻辑,推出可以被事实或行为或现象推翻的假说,然后验证其含意,是经济学解释人类行为的法门。

这与自然科学没有两样,只是经济学解释人的行为,而自然科学则解释物体的行为,现象不同,方法一样。

问题是,人的行为有多种,可以分门别类,经济学可以解释的究竟是哪种类呢?新古典经济学的大师一般认为,经济学解释的是起于资源缺乏而导致的资源使用与财富分配等行为或现象。

这样处理,经济学集中于市场分析。

当然,很多起于资源缺乏的现象没有通过市场——无价不成市。

经济学帝国主义起于市场之外的另一面:好些表面看来与资源使用和财富分配扯不上关系的行为,可以同样地用经济理论作解释。

这观点起自经济学鼻祖斯密,而现代的首要推广人是贝克尔。

后者在20世纪50年代的博士论文《种族歧视的经济分析》,分析的是传统市场的题外话。

其后贝克尔进军家庭、生育、犯罪、离婚等现象,皆遵守着经济学的公理与逻辑。

这些行为在贝克尔以前主要是由社会学处理的。

遵守着经济学的公理与理论,把解释的范围推广至人类的所有行为去,是把萨缪尔森的社会科学皇后提升为社会科学皇帝。

这就是所谓的经济学帝国主义了。

成功了吗?有的,但说不上有大成,因为分析着实不易。

大概来说,不成市的行为起于两种原因。

其一是因为交易费用过高而没有市价。

原则上可以有价,但没有。

政治上的权力,组织的需求,文革时搞关系等都是例子。

可以有价但因为交易费用的存在而不成价所引起的行为,处理虽然不易,但知道可以有价,知道利益最大化要选的是什么,我们还可以用金钱或财富来排列选择,分析不会太困难。

其二就较为困难了。

这是原则上没有市价的“物品”。

例如个人的声誉(捐钱可以买一点,行骗可以骗一点但一般买不到,骗不来),纯真的友情(李白要以桃花潭水深千尺来度量),儿女的爱(有些轻于鸿毛,有些重于已命)等,有关行为的经济分析很头痛。

我们还可以加上自杀、恐怖活动等行为,头痛要再加心痛了。

经济学公理说,损人不可以毫不利已,但我们有时不知损人的已利何在。

原则上不可能有市价的物品被称为非金钱物品,贝克尔与阿尔钦认为要以效用(Utility)来度量。

效用是经济学者的思想概念,真实世界没有效用这回事。

说争取效用最大化,是说一个公理,效用本身看不到,从何以事实验证呢?一个人跳楼自杀,说是争取效用最大化,不可能错,但说了等于没有说,半点解释力也没有。

效用是抽象之物,真实世界不存在,理论往往要从抽象起笔。

不过,我们可以以两个或更多的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变量入手,来验证假说的含义。

这些非金钱物品虽然不可以在市场上成交,但原则上可与金钱物品替换。

例如我与儿女之间的爱不可以买卖,但放弃自己的某些金钱物品(例如工作时间),我可以多点与儿女相聚。

这替换在边际上可以鉴定,可以观察,于是原则上可以用金钱度量来推出以事实验证的含意。

[案例分析]:经济学有两个最基本的假设:一是经济个体是理性的;二是经济资源是相对稀缺的。

理性是指人们在约束条件下追求预期效用最大化的行为。

例如消费者在其收入约束下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在其成本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

经济个体在追求其最大化目标时,其理性行为是受限制的。

所以经济学特别强调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

任何资源都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资源被用于某一用途就不能被用于其他用途。

正如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因此我们在使用有限资源时,就必须考虑它的第二种最好用途的价值,即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一定数量的某种经济资源投入某项生产而放弃该资源其他用途的最高代价。

假设、模型与检验是经济学分析问题的“三部曲”。

在上述公理性假设下,经济学借用数学上的逻辑推导,然后得出一般性结论。

由于这些公理性假设比较抽象,无法验证,经济学通常采用间接检验,即检验理论所提示的规律或论断是否与实际经验相符。

案例1-2案例名称:价格到底谁说了算案例适用:市场与政府案例来源:根据经济学阶梯教室:《价格到底谁说了算》,2003年8月11日编写。

[案例内容]:2003年7月15日,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听证会在北京举行。

虽然此次听证会受非典影响延期两个多月,但社会对它的关注丝毫没减。

值得回味的是,中国的改革就是从价格改革入手的。

问题是,为什么改革这些多年,我们还停留在要由政府出面,为民航这样的垄断行业扩价格听证会的阶段,而不能由市场来决定价格呢?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年政府为了把垄断行业推向竞争的市场,是做了不少工作的。

1999年底,中国电信一分为四;民航也早就各路诸侯分治,航空公司林立。

于是乎,真的竞争来了,为打折打得头破血流。

消费者得到了实惠,一片叫好;经济学家也喜出望外:总算与市场接轨了,该来个优胜劣汰了。

可这时,“婆婆”忍不住出面了——都是国有资产嘛,手心手背都是肉,干吗非拼个你死我活呢!在政府的倡导下,民航各路诸侯今日歃血,明日盟誓,又是“生死合约”,又是价格联盟,但结果总是拧不过市场法则的“大腿”,该打折还是打折,该降价还是降价,只不过“明火执仗”变成了“暗度陈仓”。

结果,竞争总是深入不下去,该死的死不掉,该长的长不大,市场真的“失灵”了。

价格成了苦孩子,打折变成了瞎折腾;政府总“舍不得”放手让市场来裁决价格,苦孩子也永远不能长大成人。

经济学家常说,市场具有比任何权力更绝对的权威。

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认为,国营企业应该民营化。

过去十几年来,经营不善的国企转为民营已经成为世界潮流。

美国将邮政民营化了;英国在撒切尔零售价当政期间,就将原来由政府经营的航天、汽车、电子通讯甚至铁路移转为民营,成效显著。

我们的民航、铁路、电力等为什么就不能姓“民”?为会么不能像食品、家电、服装等行业,取消政府管制,取消那么多的“局”、“部”呢?[案例分析[:我们经济生活中有两种主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市场机制和命令经济。

所谓市场机制是指这样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即单个消费者和企业通过市场相互发生作用,来决定经济组织的三个中心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所谓命令经济是指这样一各制度,其资源的分配由政府来决定,命令个人和企业按照国家经济计划行事。

亚当·斯密把市场机制比喻为“看不见的手”。

所谓“看不见的手”,是指当每个人追求他自私自利的目标时,他好像被子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实现最好的公共福利。

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引导着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政府和其他机构根本不需要干预社会资源的配置,“看不见的手”就能做到这一点。

那么,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政府有什么作用呢?根据微观经济学,政府的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提高效率;二是促进公平。

在提高效率方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有必要利用法律手段维持一个竞争的市场环境,如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二是解决外部性问题,如污染,政府可通过环境保护来增加经济福利;三是提供公共物品,如国防及法治、支持纯科学和公众健康等。

在促进公平方面,主要是指政府通过再分配政策来缩小收入差距,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再分配政策包括:一是累进税制,即收入越高,税率也越高;二是转移支付制度,如失业保险制度、对低收入阶层给予消费补贴,如提供食品券、经济适用房等等。

案例1-3案例名称:水资源的稀缺性案例适用:稀缺性案例来源:根据《中国水利》:《水资源的经济特性分析》1999年5月12日编写。

[案例内容]:作为自然资源之一的水资源,其第一大经济特性就是稀缺性。

经济学认为稀缺性是指相对于消费需求来说可供数量有限的意思。

从理论上来说,它可以分成两类:经济稀缺性和物质稀缺性。

假如水资源的绝对数量并不少,可以满足人类相当长的时期的需要,但由于获取水资源需要投入生产成本,而且在投入某一定数量生产成本条件下可以获取的水资源是有限的、供不应求的,这种情况下的稀缺性就称为经济稀缺性。

假如水资源的绝对数量短缺,不足以满足人类相当长的时期的需要,这种情况下的稀缺性就称为物质稀缺性。

经济稀缺性和物质稀缺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缺水区自身的水资源绝对数量都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因而当地的水资源具有严格意义上的物质稀缺性。

但是,如果将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节水、循环使用等等增加缺水区水资源使用量的方法考虑在内,水资源似乎又只具有经济稀缺性,只是所需要的生产成本相当高而已。

丰水区由于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加之缺乏资金治理,使可供水量满足不了用水需求,这也变成为水资源经济稀缺性的区域。

当今世界,水资源既有物质稀缺性,可供水量不足;又有经济稀缺性,缺乏大量的开发资金。

正是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人们才逐渐重视到水资源的稀缺性问题。

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是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

中国已被列为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

据统计,目前中国农业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

到2000年,中国至少缺水600亿立方米。

水的稀缺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忧患之一。

既然水资源稀缺性是与水资源价值密不可分的,其稀缺性就应通过价格反应出来。

水价应包含水资源稀缺性因素。

如进一步动态地分析,水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丰枯年份、季节,其稀缺程度是变化的。

那么水价也应是一个动态的、连续体现水资源稀缺变化的过程。

例如,1991至2004年间,北京市曾进行了九次水价的调整,居民生活用水的价格从每立方米0.12元上涨至目前的2.8元。

据透露,2007年南水北调用水将送到北京,届时水价将提到每立方米7元。

[案例分析]:稀缺性(Scarcity),在经济学中特指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而言,经济物品或者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等的相对有限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