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1章导论
《西方经济学》讲义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引论一、教学目的本章讲授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目的,总体概括西方经济学基本内容,了解什么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它企图解决什么问题,并明确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经济学,应持怎样的态度去研究西方经济学。
使学生不仅对西方经济学有梗概了解,而且能够确立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贯穿于西方经济学整个学习过程中。
二、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含义,研究对象的特性,分析方法的特性。
三、教学难点西方经济学的双重性质的分析理解四﹑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相结合五、教学安排本章安排2个学时六﹑教学步骤(一)课程导入在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比较分析中展开教学,特别针对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相对立的、认为政治经济学无现实意义等模糊认识,从社会经济活动具有社会性和自然性两方面属性入手,引申对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与方法的讲授分析。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讲授,例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区别?由此导致两大理论体系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对立或互补)?从西方经济学对象与方法的了解中如何体会认识和研究经济现象的思维方式应发生的变化?这一章从整体上概括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主要分析方法及为什么研究西方经济学?如何研究西方经济学等。
通过学习,要求了解什么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它研究经济活动的什么内容?企图解决什么问题?所运用的主要分析方法有什么特点?同时要明确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在学习和研究中应持怎样的态度(或者说应确立怎样的指导思想)。
(二)授课内容: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而松散的名词,它可以泛指大量与经济问题有关的各种不同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总结起来至少包括三种领域的文献:第一,企事业的经营管理的经验和方法总结。
如企业质量管理分析。
强调:完整的研究体系而非一个具体操作方法。
特点:偏重于纯粹的管理技术。
第二:对某一领域(部门)专题研究成果。
如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
特点:仅涉及经济生活中的某一特定领域,技术分析较上一类少,经济理论成分较上一类多些。
西方经济学本科第二版(完全版)
第1章导论一、名词解释题1.经济学:是指关于选择的科学,是对稀缺性资源合理配置进行选择的科学。
(参见教材P3)2.微观经济学:是指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参见教材P4)3.宏观经济学:是指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整体经济活动的行为。
(参见教材P4)4.《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亚当•斯密著,1776年出版。
批判了重商主义的错误观点,提出了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明确了劳动价值和利润来自于剩余劳动的观点;强调经济自由的思想,主张自由放任和充分发挥市场自由竟争的调节作用;强调国家不干预经济。
《国富论》第一次创立了比较完备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剩余价值理论的提出,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参见教材P8)5.《就业、利息和货币统论》:简称《通论》,凯恩斯著,1936年出版。
在理论上批判了萨伊的“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和资本主义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错误观点,提出了供给是需求的函数和资本主义不可能充分就业的理论;在方法上开创了以总量指标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在政策上反对自由放任,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并提出财政赤字政策、收入政策、货币政策等三项重要的经济政策。
《通论》创建了宏观经济学,并使凯恩斯经济学开始成为正统经济学,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为资本主义各国所采用,被经济学界称为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参见教材P11)6.规范分析:是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和制定政策的依据。
(参见教材P16)7.实证分析:是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参见教材P16)8.均衡分析:又称为瓦尔拉斯均衡。
包括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价格的作用,对个别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即分析商品的需要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西方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1章导论一、基本概念⒈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中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理论。
p4⒉宏观经济学: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的整体经济活动的行为的理论。
p4⒊规范分析: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研究如何才能符合标准。
p16⒋实证分析:指基本排除价值判断,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结论。
p16⒌均衡分析:均衡主要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境界。
p17⒍非均衡分析:非均衡是与均衡相对而言的。
即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信息是不完备的,搜集信息是要花费成本的,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的交易不可能完全是均衡的交易,非均衡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p17⒎流量分析:指对流量总量指标的投入产出变化及对其他总量指标影响的分析。
p18⒏存量分析:指对存量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变动趋势及对其他有关指标影响的分析。
p18二、思考题⒈什么是西方经济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p3~4答题要点:西方经济学是指流行于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
⒉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它不是我们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p5~6答题要点: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第一,分析和考察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和实施的经济政策,便于我们认识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经济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加深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解,提高我们的经济理论水平,适应国际经济的发展。
第三,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作为我国制定经济政策的参考依据,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
西方经济理论产生于西方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文化背景、经济基础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⒊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区别是什么?p13~14答题要点:⒋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包括哪些基本问题?p14~15答题要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需求理论(包括供求理论和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又称厂商均衡理论)、分配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导论
个人:周末看一场电影的取舍抉择是什么?
社会:发展经济的取舍抉择是什么? 提高效率的取舍抉择是什么?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上大学直接工作的机会成本?反之呢?
2012-9-16
4
微观经济学原理
即问即答
1.
2.
安妮决定暑假去参加某计算机学习班,因此不 能继续打工赚2000元。参加学习班学费2000元, 书本费200元,生活费1400元。请问:安妮参 加学习班的机会成本? 露西邀请凯琳参加她的婚礼,凯琳接受邀请前 往,指出以下哪些是其机会成本:
反映选择的含义 有助于理解效率 有助于理解机会成本
A Y1 Y2
· G
B
· H
C 黄油 (X)
6
其短期确定,长期可变 O
X1
X2 D
2012-9-16
微观经济学原理
一、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
竞争与合作:利用稀缺资源的方式。
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合作:分工协作,提高效率,多赢。
2.
学习要求重点掌握:
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概念
重要的图形作法
重要的计算方法
2012-9-16
14
微观经济学原理
本章结束 再见!
2012-9-16
15
动态分析:研究某一时段
5.
经济模型: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 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文字、方程、图形均可表述。
10
2012-9-16
微观经济学原理
三、微观经济学概述
1.
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
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第一章导论(包括教材第1章和第1章附录)本章重点:一、经济及经济学的定义二、经济学的双重主题:稀缺性和效率三、经济社会的三个基本问题四、经济制度五、生产可能性边界六、经济学的分类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八、进行经济思考时经常出现的一些错误一、经济及经济学的定义经济(economy)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economy)一词,是由希腊文0’ikos(家产)和n’emein(管理)合成的oikonomia演变来的。
意思是管理一个家庭的人在我国古代,“经济”一词是指“经国济民”。
现代社会“经济”一词主要有以下四种含义:①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③社会的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③节约④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各部门(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等)。
经济学economics最近几十年来,经济学覆盖了各种各样的论题。
如何定义这一成长中的学科?重要的定义包括,经济学是:●研究在经济活动中如何确定劳动、资本和土地的价格,以及如何运用这些价格配置资源;●考察金融市场行为,分析金融市场如何将资本配置到其他经济部门;●考察收入分配及如何在不损害经济运行的前提下对穷人给予帮助;●考察政府支出、税收、预算赤字对经济增长有何影响;●考察经济周期中失业与生产的波动,并提出改善经济增长的政策;●考察各国贸易模式并分析贸易壁垒有何影响;●观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对鼓励资源有效利用的方式提出建议。
如果我们将所有这些定义加以提炼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共同主题: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
二、经济学的双重主题:稀缺与效率(一)稀缺1、稀缺scarcity稀缺即有限,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在经济学中,这种资源或物品的相对有限性被称为稀缺性。
教师设问:为什么存在稀缺性呢?❖一定时期内,物品本身是有限的❖一定时期内,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何理解稀缺性呢?❖稀缺性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导论鄢小兵
综合起来,“经济”一词的含义有三: 1、产出/投入的最优化,致富之路; 2、经邦济世; 3、生产关系
(二)经济学的含义
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的社会科学,内 容博大庞杂,分支众多,研究者阵营 强大,因而难以有标准的定义。这里 给出若干定义,以见其内涵。
定义一:经济学是对经济理论的研究 和考察。 定义二: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利用稀 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 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的科学(萨 谬尔森)。书P3页 其他含义:“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 和经验,对某一经济部门或问题的集 中研究成果。”
(一)稀缺性:资源稀缺与人类无穷 欲望的基本矛盾 稀缺性指相对于人们无限的需要而言 ,再多的资源也是不够的,稀缺的。 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的,相对与人们 无限的需要,资源总是不足的。
我们知道,物质资料是人类赖以生存 和发展的基础,人类要生存,就需要 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物质资料 ,没有这些物质资料人类不能生存, 社会也不能发展。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我们可以把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 相关的物品分为两类:自由物品和经 济物品。
二、(西斱)经济学基本概念
(一)稀缺性 (二)资源配置 (三)资源配置的三个基本经济问题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以 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 同的个人(的学科)—萨谬尔森。或者 ,研究如何用尽可能少的支出,以取得 所期望的目的的原理或方法的科学。 经济学的定义背后隐含了经济学的两大 核心思想,即物品是稀缺的,社会必须 有效率地利用他们的资源。
一、什么是(西斱)经济学
(一)“经济”的含义 (二)经济学的含义
(一)“经济”的含义
Economy---“经济”一词,起源亍古希腊 的家政管理。 亚里士多德(Aristotes,前384—前322 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呾科学家,他的 经济思想主要见乊亍《政治学》呾《伦理 学》。 色诺芬(约公元前427—前355年),他在 《经济论》一书中,首次用“经济”一词 来概括奴隶主组织呾管理,意指“家庭管 理”。
西方经济学1导论1
一、经济学的基本含义与基本假设
• 【例1】资源在粮食与服装生产之间的配置有效率 吗? • 一个社会利用现有的生产要素生产粮食与服 装两种产品,当前的产量如下: • 粮食:100万吨 • 服装:200万件 • 当前的资源配置有效率吗?
一、经济学的基本含义与基本假设
• 检验方法: • 如果再多生产1万吨粮食,看对服装的生产有 何影响: • 结果1: • 粮食:100+1万吨 • →有效率 • 结果2: • 粮食:100+1万吨 • →无效率 服装:190万件
导论
• 冷战结束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 失衡、贫富对立、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停滞等 仍然是各国所面临的难题。 • 透过上述各种表面现象,人类经济问题的根 源在于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 矛盾。 • 因此,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利用有限的资源, 就成为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经济学正是为解决 这一问题而产生的。
一、经济学的基本含义与基本假设
• 关键词3:效率(efficiency) • 经济学中的效率通常也称为资源配置效率, 是指在不会使其他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一种资 源配置方式如果不再有可能改进任何人的境况, 那么该项资源的配置方式就是有效率的。 • 这一概念最初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 (Pareto)提出来的,因此也被称为帕累托效率 ( Pareto efficiency)。
一、经济学的基本含义与基本假设
• 2、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 (2)完全信息假设 • 消费者及生产者可以免费并及时获利各种准 确的市场信息。及时对价格信息进行反应,实现 其行为的最优化。 • (3)市场出清假设 • 即资源流动没有任何障碍。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
• 1、稀缺导致选择 • 由于稀缺性的存在,人们必须对现有的资源 的使用去向做出选择。 • 选择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在不同的可供选 择的事件中进行挑选的活动。
西方经济学教案
西⽅经济学教案课题:第⼀章导论第⼆章供求理论教学⽬的:让学员了解西⽅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供求理论的基本内容重点:需求机制供给机制弹性理论难点:市场均衡教学过程:第⼀章导论第⼀节西⽅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西⽅经济学的产⽣西⽅经济学家把满⾜⼈类欲望的物品分为“⾃由取⽤物品”与“经济物品”。
前者是⽆限的,后者是有限的,⽽且在⼈类⽣活中后者占有⼗分重要地位。
⼈类的欲望是⽆限的,但⽤来满⾜⼈类欲望的“经济物品”是有限的。
相对于⼈类的⽆穷欲望⽽⾔,“经济物品”或者说⽣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的,这就是稀缺性。
⼆、西⽅经济学的定义英国经济学家L.罗宾斯:经济学是⼀门科学,它把⼈类⾏为作为⽬的与可以有其他⽤途的稀缺资源之间的关系来研究。
美国出版的《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按⼴泛接受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限⽽⼜有竞争性的⽤途中间配置的问题。
它是⼀门研究⼈与社会寻求满⾜他们的物质需求与欲望的⽅法的社会科学,这是因为他们所⽀配的东西不允许他们去满⾜⼀切愿望。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经济学研究⼈和社会如何做出最终抉择,在使⽤或不使⽤货币的情况下,来使⽤可以有其他⽤途的稀缺的⽣产性资源在现在或将来⽣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
第⼆节西⽅经济学的⼏种基本概念和分析⽅法⼀、西⽅经济学的⼏种基本概念(⼀)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1.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核⼼问题:价格机制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1)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居民与⼚商)的经济⾏为。
(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3)中⼼理论是价格理论。
价格是⼀只“看不见的⼿”。
(4)研究⽅法是个量分析。
2.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社会资源如何才能够得到充分利⽤。
经济学讲义第一章
经济学基础第一章西方经济学导论1、首先向大家问好和自我介绍。
2、介绍《西经》这门课的重要性和学习时应该注意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这门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核心课。
我们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培养大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家是不是已经学习了微积分,高数?我们只要有一点微积分的基础,就可以学习初级经济学、甚至偏中级的经济学。
在技术含量上没那么难。
但由于同学们从高中过渡到大学刚刚半年,一个学期,仍然不能在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上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
所以,在初次接触到经济学时,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
但有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没有兴趣是永远不能迈入经济学的豪华殿堂。
所以大家要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学习、观察身边、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了解国内外的经济动态、经济发展趋势和经济方面的方针政策,培养自己的经济思维方式。
【案例】农历新年刚过去,问一下大家:“过年前,为什么超市中的年货如瓜子、糖果不降价促销,而衣服皮具等却会较大幅度降价?答:瓜子、糖果作为年货,为应景和待客,一般家庭都必备,而衣服任何时间点都可购买,不必局限于某一时点。
也就是说,在新春前,年货的购买是弹性值较少的,而衣服类商品的弹性值却较大。
为达到销售收入的最大化,对于弹性值小商品,提价(至少不降价、不打折)会增加销售收入,而弹性大的商品降价会增加销售收入,提价会减少销售收入。
在以后的课程中,分析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时,会从理论层面给同学们具体分析。
【案例】假如你是某家电影院的总经理,你的财务经理告诉你,近来影院收入情况不佳,建议你提高票价以增加收入,这个建议,你应该采纳还是拒绝?你的决策又是什么?可能有同学会问到,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呀?是不是跟我们以前学的政治经济学中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样,属于纯理论,枯燥乏味,通过死记硬背就可以通过考试。
再或者是认为经济学就是赚钱的实用性课程,但一看到教材中条条框框的理论,而没有具体应用的东西,一下子兴趣全无。
西方经济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一、基本概念:1.资源的稀缺性2.机会成本3.生产可能性边界4.经济制度5.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6.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二、选择题:1.经济学可以定义为( )。
A 政府对市场的调控B 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C 研究对稀缺资源诸多用途的最合理配置D 个人的生财之道2.资源的“稀缺”是指( )。
A 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B 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 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D 世界上资源最终将消耗光3.经济物品是指( )。
A 物美价廉的物品B 稀缺的物品C 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 有用且稀缺的物品4.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
A 通货膨胀B 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C 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D 一种生产品最适度水平5.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
y物品A 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B 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只有减少生产才能增加x物品的生产C 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D 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6.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 股价持续上升B 通货膨胀C 技术进步或有用资源被开发D 消费品供给增加,资本物品供给减少7.社会在其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意一点所回答的问题不是( )A 如何生产B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C 为谁生产D 何时何地生产8.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
A 怎样生产B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C 为谁生产D 以上都包括9.政府征税和给家庭转移支付的最直接的影响是( )。
A 生产什么B 如何生产C 生产多少D 为谁生产10.下列命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A政府把贴现率降到6.6%B今年国家失业率不超过10%C 男女应该同工同酬D 个人所得税是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11.某大学毕业生辞去年薪5万元的工作,取出10万元积蓄,自主创业,已知定期存款年利率为3%。
不考虑商业风险则该生按年计算的机会成本为( )。
西方经济学习题汇总
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经济学产生的原因是( )A.生产的需要。
B.欲望满足的需要. C.稀缺性的存在与选择的必要。
D.选择的需要。
E.社会发展的需要。
2.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资源配置。
B.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
C.经济体制。
D.资源的稀缺性。
E.资源利用。
3.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包括()A.价格决定。
B.产量决定。
C.成本决定.D.利润决定。
E.A、B、C、D.4.( )不是宏观经济学的内容。
A.收入决定。
B.物价水平。
C.经济增长。
D.厂商均衡。
E.国际收支。
5.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经济模型。
B.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
C.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 D.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
E.A、B、C、D.(二)名词解释1.稀缺性 2.选择 3.实证经济学 4.规范经济学(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稀缺性的存在与选择的必要引起了经济学的产生?2。
为什么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问题?(四)论述题1.用生产可能性边界说明经济学既要研究资源配置问题又要研究资源利用问题。
第二章供求论(一)单项选择1。
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对应的价格是()。
A. 均衡价格B. 市场价格 C。
需求价格 D. 最低价格2.下列因素中不能导致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是( ).A. 相关商品的价格不变B. 消费者的价格预期C。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D. 商品自身的价格3。
两种互补商品中的一种价格下降将导致另一种商品的()上升.A. 需求量 B。
需求 C。
价格 D。
均衡价格4.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的生产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必将导致( )。
A。
供给量增加 B。
供给量减少 C. 供给增加 D。
供给减少5。
某商品的价格上升,其销售收益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这是因为该商品的需求是( )。
A。
缺乏弹性的 B. 富有弹性的C. 无弹性的 D。
与弹性无关6。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复习题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复习题第一章导论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1、经济学的发展(1)经济学的产生:经济学以亚当·斯密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国富论》)的问世为开端“看不见的手”:实质:利益激励;经济人特性;自主、分散决策;完备的产权制度原理:当个体自私地追求个人利益时,他(她)好像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而去实现公众的最佳利益。
(2)古典经济学时代:以19世纪的萨伊、穆勒为代表萨伊在1803年出版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约翰·穆勒1848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原理》萨伊定律:即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的定律。
认为物品的生产同时也提供了物品的购买手段,资本主义经济不会发生总需求不足(生产普遍过剩)的经济危机。
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当经济偏离均衡状态时,市场机制可以自动恢复到均衡,供给问题解决了,包括需求问题在内的诸多社会经济问题都能够自动地得到解决。
(3)新古典经济时代: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歇尔为代表新古典经济学的思想:供求力量决定价格的主观价值论。
认为商品和要素的价格决定于市场上的供求力量。
市场上的理性行为是,作为需求的消费者在寻求效用的最大满足,作为供给的生产者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价格的变动则能使供求量调整到双方相等时的均衡状态,市场则因此能够得以出清,社会资源能够得到最合理的安排。
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4)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以凯恩斯1936年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通论》)为标志凯恩斯革命:凯恩斯1936年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通论》)有效需求:“看得见的手”: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干预经济生活凯恩斯时代凯恩斯革命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凯恩斯主义学派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和完善时期(新古典综合时代):萨缪尔森、R、哈德、A汉森等人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罗宾逊夫人、希克斯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萨缪尔森1948年出版《经济学》,将凯恩斯理论与新古典理论结合起来:认为现代经济是一个混合经济体系。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导论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导论第一部分内容体系框架第二部分内容提要1.稀缺性与选择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可用于生产经济物品的资源,无论其绝对量是多少,总是一个有限的量,这就是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迫使人们做出选择,即在资源有限的约束条件下,如何把具有竞争性用途的稀缺资源按需要的比例分配到各个部门中去,以便生产出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各种物品和劳务。
这就是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
2.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机会成本是指社会或个人在作出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因此,只要资源是稀缺的,并且只要人们对于稀缺资源的使用进行选择,就必然会产生机会成本。
假定把所有让会资源都用来生产两种物品,在给定技术不变和社会资源总量不变的前提下,该社会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两种物品的组合所形成的轨迹,经济学称之为生产可能性曲线或者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社会生产在现有条件下的最佳状态。
失业、低效率、资源浪费等使生产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
3.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做出选择,以有效地利用稀缺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愿望的一门学科。
一般认为,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其中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具体表现为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宏观经济学研究资源利用问题。
4.经济制度资源配置和利用在不同经济制度中有着不同解决方式。
世界上主要有三种经济制度:一是计划经济制度,即生产和消费都由政府计划部门决定的制度;二是市场经济制度,即资源配置和利用都由市场价格决定的制度;三是混合经济制度,即计划与市场有不同程度结合的制度。
5.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个别厂商与家庭的经济行为,采用个量分析法,是通过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经济资源配置问题的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理论。
由于分析的焦点是“相对价格”的决定及影响,因此又称为价格理论。
西方经济学题库(微观)
《西方经济学》习题库第一章导论一,单选题1.以下哪一个问题与微观经济学有关()A.货币对通货膨胀的影响B.国际收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C.财政赤字对储蓄的影响D.石油价格对汽车生产的影响2.“资源是稀缺的”是指()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3.下列哪个陈述不属于实证主义陈述( )A)中东危机引起石油价格上升,并导致家用轿车需求下降。
B)为了缩小贫富差距,有必要征收遗产税。
C)开征物业税可以抑制房地产投机行为,有利于平抑房价。
D)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监管的放松是“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
4.下列关于经济学论述不正确的是()A.只要资源是稀缺的,则任何社会都面对着“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这样一些基本的经济问题;B.经济学要求我们做任何抉择时都要有“机会成本”的概念;C.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如何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D.经济学认为,理性人在做决策时总是要比较平均收益和平均成本。
5.经济学可定义为()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D)个人的生财之道6.下列命题中,哪一项不不属于实证经济学的表述()A.为了抑制通胀压力,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从2008年初的14.5%上调至21.5%。
B.温家宝总理近日(2011年11月6日)在圣彼得堡表示:“对于房地产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决不可有丝毫动摇,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价格。
”C.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GDP年均增长率约10%,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
D.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已经超过3000元7.经济学是研究()A.如何完全满足我们无限的欲望。
B.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
C.如何把我们的欲望减少到我们得到的满足为止。
D.如何避免权衡取舍。
E.社会如何管理其无限的资源二,判断题1.经济物品是指有用的物品()2.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存在的前提条件()3.“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反映了“机会成本”的概念()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单选题1.当产品A的价格下降,产品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则()A.产品A和B是替代品 B.产品A和B是互补品C.产品A是次品、B是优质品 D.产品A和B都是次品2.当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大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时( )A.需求富有弹性 B. 价格上升会增加总收益C.需求完全无弹性 D. 价格下降会增加总收益3.在某一时期内彩电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可以是:()A)彩电的价格上升B)消费者对彩电预期价格上升C)消费者对彩电的预期价格下降D)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E)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4.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月X商品需求数量:( )A)增加30单位B)减少30单位C)增加130单位D)减少130单位5.假定玉米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玉米的产量等于销售量且等于需求量,恶劣的气候条件使玉米产量下降20%,在这种情况下:( )A)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玉米的产量下降20%B)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的价格上升低于20%C)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的价格上升超过20%6.如果一条线性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非线性)的需求曲线相切,在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A)不相同B)相同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D)根据切点的位置而异7.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A)正B)负C)0 D)18.伴随消费者预算线的平移,连结消费者诸均衡点的曲线称为()A)需求曲线B)价格—消费曲线C)收入—消费曲线D)恩格尔曲线。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 袁志刚 微观部分 CH 1
是什么
不涉及
应该是什么 出发点
“天文学” “占星术”
图1.1 古老的经济与年轻的经济学
1.2 如何看待西方经济学
既不能盲目崇拜,也不能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 结合中国特色,不仅为世界经济提供丰富的素材,更要提供理论产品 中国的经济学者面临着理论创新的千载难逢的机遇
图1.2 中国问题导向的现代经济学
1.3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经济资源总是稀缺的,稀缺性是一个普遍的规律 经济资源做怎样的配置才是最优 经济学是一门关于选择的学科
1.1 经济是个古老的话题,而经济学那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人类的经济活动从人类产生一天起就存在了。人类作为 动物界特殊的一员,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差异,是人类活动具 有明确的目的性,其中的经济活动即人类劳动是将人类区别 于其他动物的关键要素 中国 “······子贡以所‘贽货’,窃犯围而出,告贽于野人,得米一 石焉〞。〔?孔子家语?卷五〕
1.1 经济是个古老的话题,而经济学那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西方 “当潜在交易的双方当事人各自都有剩余并为获得另一方
的产品而愿意放弃剩余的时候,便引致了贸易。〞〔?政 治学?〕
1.1 经济是个古老的话题,而经济学那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经济学宏伟大殿建立的 标志
1.6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6.1 理论简化、抽象与现实
图1.7 理论模型与经济现实的关系
1.6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6.1 理论简化、抽象与现实
图1.8 两部门的经济运行简化图
1.6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6.2 均衡的分析方法和边际的分析方法 理性的经济行为人 经济行为人的行为优化问题 优化行为的相互联系、冲突和协调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凯恩斯以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为依据,提出 了必须依靠政府采取调节经济的措施(一只看 得见的手),才能消除失业和生产过剩的政策 主张。其具体办法是:在有效需求不足时,运 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消费,增加投资, 弥补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不足。
返回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二)资源利用
资源利用用生产可能线来解释,就是把生产可能线内的生产 组合点推到生产可能线之上。资源利用要研究三个问题:
1、一国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一国的各 种生产要素如果出现闲置和浪费,主要原因是 什么? 2、货币或储蓄的购买力是否发生了变化? 3、一个国家生产物品的能力是否在持续增长?
五、经济学的定义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和社会如何作出最 终选择,来使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在现在或 将来生产各种商品,以求人类无限欲望的最 大满足的社会科学。 从经济学的定义可以看出,其逻辑起点是 资源的稀缺,而其逻辑的终点是欲望的最大 满足,也就是人的福利最大化。
(1)不同生产方案的机会成本 (2)处于生产可能线上的任何一个组合点都是现有资源 可以支撑的产量组合。 (3)处于生产可能线内的任何一点都表示出现了资源闲置。 (4)生产可能线外的任何一点的产量组合都是 既定资源无法支撑的。
四、选择的内容: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
(一)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用生产可能线来解释就是应在生 产可能线的哪一点来进行生产。如前所述,A、 B、C、D、E、F的生产组合点都是可以的, 那么到底是在哪一点来组织生产?这就是资 源配置问题,也就是把经济资源分别组合到 哪些部门、企业中去,来生产不同的产品。 具体地说,资源配置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即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为谁生产?
选择问题,可归纳为: (1)生产什么产品或劳务;
(2)怎样生产这些产品或劳务;
(3)何时生产某种产品或劳务; (4)为谁生产这些产品或劳务。
二、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1、经济人或理性人假设
2、完全信息假设
资源有限性
欲望无限性
矛盾 选 择
机会成本
三、选择问题: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线
1、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就是人们在作出一种选择 时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选择的收益。 2、生产可能线
返回
二、实证分析的方法 1、均衡分析。均衡分析所要说明的是各经济变量之 间的关系,分析均衡实现的条件及发生变化的原因。 2、静态分析与比较静态分析。 3、动态分析。它描述的是经济系统在出现不均衡的问题 后的调整过程。 4、边际分析。就是通过对增量变化的分析,来确定资源 配置的合理边界或当事人行为的合理边界,确立实现均衡 所要求的数量或几何条件。 5、经济模型。它通过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来寻 找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同时说明影响经济活动的各经济 变量之间的关系。
联合国数据显示,到2025年,全世界近1/3的 人口将生活在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缺水人 口将达到28~33亿,而更多的人将缺乏相关卫 生设施。危机即商机,这一缺水人口的庞大数 据,其实讲述的是一个同样巨额的投资故事。 据预计,未来20年,全球水资源行业的投资缺 口也许会超过1万亿美元。据“十一五”规划, 中国计划在城市地区将花费约8500亿元用于水 项目建设。仅污水处理市场,预计要超过5000 亿元,如果再加上供水、中水回用、排水以及 水污染防治等方面,总数将不会少于2万亿元。
古典经济学分析了工资与利润的对 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利益的 对立。此外,古典政治经济学还就资本 积累、再生产理论、经济危机、国际贸 易等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见解。
在经济政策方面,强调“看不见得手” 即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主张全面 的自由竟争和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对经 济活动的干预,认为国家应充当资本主 义社会的“守业人”。
一、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基本前提
• 人类欲望的无限性
• 资源的有限性
人类欲望无穷,而满足人类欲望 的各类资源是有限的、稀缺的,这 就产生了经济活动中的选择问题。
全球缺水危机
联合国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有14亿人生活 在缺乏洁净饮用水的地区,每年有700万人 因缺水或饮用不卫生的水而致病死亡。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狂飙突进,中国临近 城市的地区约有90%的河流遭到严重污染, 其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还不到世界人均占有 量的1/4。在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 座城市供水不足,110多座城市严重缺水。
返回
实证分析过程示意图
实证分析的基本步骤 1、定义:对所分析的变量规定出 明确的含义。(变量是一些可以 测量的变化的量,如价格、成交 量等。) 2、假设:是某一理论所适用的条 件。 3、假说:在一定假设下利用定义 去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即未经 证明的理论。 通常是对某些现象的经验性概 括或总结。 4、预测:根据假说提出对经济现 象未来发展的看法。 意义在于理论的应用或检验。
下一页
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就是要解决资源用于那些
方面,不同方面的用量是多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要取 决于市场需求;在计划经济中,这取决于政府的计划安排。
2、如何生产?就是如何具体地进行要素组织问题。
3、为谁生产?为谁生产是指谁来享有生产出来的商品的
问题。这些生产出来的商品如何在社会成员中进行分配,也 就是分配问题。
第二节 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重商主义 古典经济学 边际革命 凯恩思革命
一、 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是最早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它流 行于15-17世纪的西欧。这正是西欧封建制度逐 渐解体,并开始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历史时期。 重商主义认为财富是货币,货币是金银;财 富和利润来自流通领域,是贵卖贱买的结果;国 家应积极干预经济。奖出限入,才能增加一国的 财富。这些观点代表处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商 人资本的利益,在历史上起着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的进步作用。从理论上讲,重商主义只重流通, 不重生产,以偏概全,其基本观点是不正确的。
二、古典经济学
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是经济思想上的古 典经济学时期。 古典经济学以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增加资本主 义的国民财富为目的,以资本主义生产为中心, 全面的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交换和分配。在方 法论方面,古典政治经济学提出了劳动价值论, 并就剩余价值的某种特殊形式(利润或地租)考 察剩余价值,不仅把价值归为劳动,而且事实上 把剩余价值归结为剩余劳动。
四、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是英国经济学家。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 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经济处于长期萧条 状态,促使凯恩斯从货币理论的研究转向对解决经 济危机的研究。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 货币通论》出版,其中提出了一系类新的观点和政 策主张,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它标志着现代西 方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一、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考察对象, 研究个量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 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返回
微观经济学要研究产品和要素的数量和 价格决定问题,实际上就是市场经济中的价 格形成机制和价格运行机制。因此,微观经 济学又被称为市场均衡理论或价格理论。
西方经济学
牛国良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年第3版 教学课件
第一章 导 论
牛国良主编《西方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版配套课件
内容提要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选择问题: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线 选择的内容: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
虽然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有以上所归纳的多方 面区别,但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的联系可以 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分是相对的。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各有分工,又相互补充。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宏观经济活动不能简单归结为微观经济活动之和。
返回
第四节
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表1 -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微观经济学 理论依据 基本假设 宏观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
资源稀缺,充分 就业
凯恩斯经济学
需求不足,存在 失业
分析方法
分析对象
个量分析法 以家庭、厂商等 经济个体为主( 资源配置)
个体利益最大
总量分析法 以整个国民经济 总体为主(资源 利用)
全社会福利最大
返回
主要目标
12 9 5 0
把这六种可能的组合点描述到坐标图中,见图1-1, 用X轴表示轿车,Y轴表示食品,把六个组合点连接起来 就形成一条曲线,这一曲线就是生产可能线。
(食品)Y
15
A
B C K D H E
10
5
F
0 0 1 2 3 4 5
X(轿车)
图1-1 生产可能性曲线
从生产可能线我们能够发现以 下四个问题:
三、边际革命
发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是经济思想 史上又一重大转折。
所谓“边际革命”,从方法论上说,是指边际分 析方法得到广泛采用;从理论上说,是指边际效 用价值论的提出并被西方经济学界广泛接受。边 际分析除了被应用于对效用与价值的分析,形成 边际效用价值论和均衡价格论外,还应用与其它 各方面,形成了边际生产力理论和边际生产力分 配理论。
二、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 对象研究社会经济总量如何决定及其相互关 系。 就业量 物价水平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既相互区别 又互为前提、彼此补充的两个分支学科。可以用下表 1-2来归纳它们的区别:
下一页
凯恩斯认为社会就业量取决于有效 需求的大小,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 投资需求,两者受到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三个“基 本心理规律”的制约。凯恩斯从这三个 “基本心理规律”的心理作用出发,说 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引起消费需求不足,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由于流动偏好引起 的利息率偏高引起投资需求不足。由于 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不足,社会就业量就不能达到充分就业 水平,于是“非自愿失业” 的出现是不 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