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合集下载

新闻传播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探究

新闻传播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探究

新闻传播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探究新闻传播因其具有的主动性,不仅在促进信息流通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对于事业发展具备一定的引导作用。

但当前新闻传媒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新闻传播报道中人文关的怀缺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新闻产业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本文就新闻传播报道中的人文关怀问题展开分析,并主要从新闻传播报道中人文关怀的角度入手分析,然后结合新闻传播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对新闻传播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改善新闻传播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缺失问题的基本对策。

1 人文关怀缺失在新闻传播报道中的表现过分关注个人隐私事件当前,面对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环境,一些媒体为了吸引读者关注,抢占市场高地,在新闻报道中,往往过度关注报道对象的隐私挖掘,忽视了对当事人的保护。

更有甚者,某些记者在报道花边新闻时,不仅有意夸大事件的严重性,还将涉事人员的照片等个人隐私信息予以曝光,把报道对象的生活完全置放于公众之中。

媒体报道对个人隐私的过度消费,不仅给报道对象及其家人的身心造成巨大影响,同时在社会上也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1.新闻价值观混乱,滥挖社会热点有些新闻媒体为了扩大影响力,抢占市场份额,放弃了新闻媒体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他们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对细节的处理,通过故意夸大和有意歪曲,使报道的角度、规模、结构、手法等背离了事件本身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属性,借以造成新闻轰动效应,吸引读者注意力。

特别是一些娱乐新闻,摒弃了新闻的严肃性与专业性,过分地追求内容的大众化、娱乐化,肆意消费明星或名人的个人隐私,抓住其中的“煽情点”,通过制造绯闻、恶意炒作的方式,进行连篇累牍的报道,以吸引读者,导致各种八卦信息充斥新闻。

因为这种新闻媒体报道者缺乏正确价值观,并且不正确发掘社会热点的问题,将会给整个新闻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1.新闻制作细节处理不到位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新闻报道者还存在着对新闻细节处理不到位的问题,当前的新闻报道中,时常出现一些对敏感话题或者是可能对当事人造成伤害的细节缺乏必要处理的现象,从而导致对新闻当事人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给社会极其不良的影响问题。

小悦悦事件电视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小悦悦事件电视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小悦悦事件电视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XX年10月13日,佛山2岁女童小悦悦被2辆车3次碾压,18路人见死不救,引发了国人的震惊和反思,也引起了各大媒体的竞相报道。

司机的凶残、路人的拒救,交织成面色冷漠的众生相。

而阿婆陈贤妹的援手让极度冷漠的社会有了一丝温暖,以朴素的悲悯情怀挽住气若游丝的生机。

个体境遇是世态的微观映射,“女童被碾,路人旁观”的悲情场面,不啻为“冷漠流行症”的再度发作。

每次“老人倒地无人扶”,都会被作为道德滑坡的“标本”;频仍的“助人为祸”,总能激起“好人难做”的嗟叹。

席卷全国的小悦悦事件报道中,同样也凸显出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少媒体为了追求时效性和收视率,在报道中缺乏人文关怀和理性思考。

本文以国内数十家卫视为观察对象,以10月16日至23日这段时间关于该事件的新闻报道为观察样本,对此试加分析。

1.新闻采访缺少换位意识电视采访最大的特点是在摄像机镜头前进行的。

作为采访记者,职业决定其已经习惯了镜头前的交谈,有的记者就忽略了被采访对象的感受,往往开门见山、劈头盖脸地向对方发问,常常弄得被采访者手足无措、狼狈不堪,根本无暇认真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因此,电视新闻采访学当中提倡换位意识,所谓换位意识就是要求采访记者首先要考虑和尊重被采访对象在镜头前的感受(有些批评或揭露性采访除外)。

综观小悦悦事件中的人物采访,很多记者恰恰缺乏这种换位意识。

在此次事件中,伤害最大的莫过于小悦悦的父母了。

在南方电视台《今日最新闻》和《米线社区》的新闻画面中一度出现两位哭泣的镜头,特别是作为母亲,曲女士曾敲打自己,长跪不起。

然而,我们的记者却一遍又一遍地提问为什么没有看管好孩子甚至是事发几天后还有记者问她当天的情形,这无异于再次揭开别人的伤疤,在其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

曲女士表示已经不愿意回忆当天的情形。

如果不愿开口就不要进行采访,强行采访不但得不到好的效果,还会对受访者造成极大的心灵伤害。

另外,对陈贤妹老人的采访也有失人文关怀。

论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论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论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摘要】新闻报道在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其中的人文关怀却经常被忽视。

本文从客观性与冷漠性、缺乏对受害者的尊重和关怀、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忽视、商业化的影响以及媒体行业竞争等方面分析了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建议新闻报道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媒体应重视对人文关怀的培养,并提高公众对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中的认识。

只有加强人文关怀,才能使新闻报道更加温暖和人性化,真正为社会大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关怀。

【关键词】新闻报道、人文关怀、客观性、冷漠性、受害者、社会弱势群体、商业化、媒体竞争、缺失、培养、公众认识1. 引言1.1 新闻报道的重要性新闻报道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信息传递和社会监督的重要手段,新闻报道可以帮助公众了解时事动态、政治决策、社会事件等各种重要信息,以及反映社会风貌和民众心声。

新闻报道的及时准确性是其最基本的要求,能够让受众及时了解最新的消息,做出相应的决策和行动。

新闻报道也扮演着监督权力、揭露问题的角色,通过审视社会现象和事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新闻报道还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引导公众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推动社会的秩序和和谐。

在信息社会发展的今天,新闻报道更是扮演着连接全球的重要桥梁,让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们能够互相了解、交流和合作。

新闻报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保障公民知情权的重要途径,更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民主发展的关键力量。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报道更需要注重其价值导向,传播真实、客观、公正的信息,为社会发展和公众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1.2 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在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不仅可以增加报道的人性化和温暖度,更可以让读者更加接近事件中的受害者,感受到事件背后的情感和温情。

通过人文关怀,新闻报道可以将受害者的声音传递给公众,引起公众对事件的共鸣和关注。

人文关怀也可以帮助报道者更深入地了解事件的背景和影响,从而提高报道的准确性和深度。

论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论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所 以 在 对 新 闻 进 行 重 新 构 建 的 时 候 不 可
主义和谐社会 的需求 , 也是新 闻宣传 的时 代使命 。
周末》 有一篇 “ 让无力 者有力 , 让 悲观 者 前 行”的新 闻报道 , 这一报道 的主题 给人 第一 眼的感 觉就是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 而其 中饱 含的 积极 向上 的精神 也让人 忍
女 牛, 所 以新 闻 内 容 是 否 贴 近 民众 生 活对 于
家庭 问题甚至 是生 理问题 等隐 私进行披 露, 泄露 中奖人员或受资助对象 等个 人资 料的行为 , 在 很大程度上都会对 当事 人的 工作生活 、 个人形象 以及生命安 全等造成 严重 的威胁 , 这是对个人 隐私 的侵犯 与不 尊重行 为 。 以邓 玉娇案 为例 , 很 多新 闻媒
体 都 对 邓 玉 娇 的家 庭 状 况 、 生 活 经 历 以 及
收视率的高低起着决 定性 的作用 。 所以现
在很 多打着 “ 平 民化 ”的 口号 , 可 是 新 闻
出新闻工作者的人文关怀 。
二、 加 强新 闻报 道 中 人文 关怀 的对 策
1 、 纠 正 对 新 闻 客 观 性 的 偏 差 认 识
而导致 “ 平 民化 ”的新 闻越 来越琐 碎 , 新 闻报道的内容也逐渐 的市井 化 , 新 闻也逐 渐向娱乐化 、 庸俗 化靠 近。 家庭 纠纷 、 情侣 吵架 、 偷盗失 窃等 占据 了各新 闻媒体 的版
面 或 时段 , 甚 至是 头版头 条 , 对 于平 民新 闻 的关 注 使 得 一 些 重 要 的 新 闻 事 件 被 忽
的这种情感 , 可是 , 这种认识是不正确 的。
1 42 e o z z  ̄ t o
耪闻啦罨
新 闻 理 论 研 讨 专 题I N E W S W O R L D

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缺失现状及原因

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缺失现状及原因

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缺失现状及原因摘要:灾害事件的报道主题是引领导向、消除疑虑、传播信息、服务大众。

新闻记者除及时、客观、真实的地报道灾难、科学理智的分析灾难外,还应尽量还原生命个体在灾难中的真实情况,去挖掘生命在灾难中的尊严与价值,让人们感受到无私、坚强、智慧等人性光辉,以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去抚慰那些受难者以及关注灾难中的人们。

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指出,人文主义始终坚持“两个核心”不变。

这“两个核心”就是,一是人文主义以人和人的经验为关注对象;二是人文主义尊重人的尊严,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尊严、有价值、有权利的,无论弱者、强者。

简单的说,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将人作为考查一切事物的中心的价值取向。

对于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的现状认识,学界基本存在较为一致的看法。

新闻在报道灾难性事件中对于人文关怀的体现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目前,灾难报道在人文关怀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存在诸多方面的缺失,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追求轰动,漠视生命。

学者任冬梅对于此现状举了这样的例子:2004年9月1日,俄罗斯北奥塞梯别斯兰的一所学校遭一帮武装分子袭击,400多名师生被劫持为人质,后来俄安全部队采取强攻,恐怖分子引爆炸弹,导致338人死亡。

全球各大媒体都做了详尽报道,在图片运用上,不少媒体为了吸引眼球,都采用了同一张图片,图片上是一名遇难学生被炸得已不完整的遗体。

从新闻角度看,这种处理或许可以给报纸带来短期的关注效应。

但对于遇难者及其亲人而言,这无疑造成了二次伤害。

第二,隐匿消息,剥夺受众的知情权。

学者饶瑶举了唐山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为例:1976年7月29日,即唐山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人民日报》采用新华社通稿——《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灾区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灾》对这场灾难进行报道。

该消息对灾情的报道极为简略,只有十几个字的概括陈述,灾情等内容被彻底地忽略了。

论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

论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

论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应包含的内容,不仅涉及到传播内容的质量、客观与公正,更需要关注传播中参与方的尊严与人性。

人文关怀体现了记者和传媒人员对受众的尊重和情感关怀,使得传播内容更有温度。

在新闻报道中,不仅仅要提供信息,更需要考虑信息对听众的影响;不仅要报道事实,更需要关注报道对受众情感的冲击。

人文关怀是新闻传播工作的灵魂,缺少人文关怀的传播,注定是失去了温度的传播。

尽管人文关怀在新闻传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却面临着不少困难与挑战。

新闻传播的商业化趋势使得媒体更加注重盈利和流量,导致一些媒体在追逐热点新闻和观众眼球的过程中,忽视了人文关怀的基本原则。

社会舆论压力的影响也使得一些媒体在报道中失去了客观和公正,而过分迎合公众情绪和偏见。

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能力也是影响人文关怀的重要因素,一些从业人员由于个人利益或者能力不足,而没有充分发挥人文关怀的作用。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应该以更加积极和负责任的态度去处理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问题。

媒体从业人员应该坚持媒体职业道德,把握新闻传播的底线,不为流量和利益放弃人文关怀的原则。

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媒体的监督和批评,推动媒体提高传播质量和人文关怀的水平。

媒体从业人员应该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提高自身对人文关怀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媒体机构和从业人员应该注重道德与责任教育,加强对人文关怀的理解与实践,使得媒体的传播更加温暖、积极和有益。

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是一项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它不仅体现了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更是对社会的一种关怀与爱的表达。

我们应该积极的推动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让传播更有温度、更有爱,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0字】。

优秀的人文关怀新闻论文范例鉴赏(共3篇)

优秀的人文关怀新闻论文范例鉴赏(共3篇)

优秀的人文关怀新闻论文范例鉴赏(共3篇)  人文关怀新闻论文是什么?新闻传播是现代社会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人文关怀也是新闻传播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个好的新闻不能缺少的重要特点。

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人文关怀新闻论文的范例欣赏。

第1篇:论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与生态关怀“人文关怀”起源于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是一种反对宗教蒙昧主义,提倡关怀人、尊重人和以人为中心的进步的文化思潮。

其核心是对人的生存状况及历史境遇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及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

今天我们所倡导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对人类命运、幸福与痛苦,对人的存在、价值与尊严的强烈关怀和承担责任的精神。

人类的生存和繁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都离不开同类之间的人文关怀。

因此,在新闻报道中,尤其在各种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精神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体现。

加强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业已成为新闻传播学界、业界甚至政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与重点之一。

然而对于新闻报道,尤其是灾害报道中的“生态关怀”却少有人提及和研究。

面对当前全球日益频繁的灾难事件。

除人文关怀外,对于生态的关注与探索亦须引起新闻报道者的重视。

那什么是生态关怀?为什么要提倡“生态关怀”的报道思想?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与生态关怀是否产生矛盾冲突?如何加强新闻报道中的生态关怀?这些都需要探讨。

一、生态关怀:从征服自然到关爱自然一直以来。

生态关怀的概念及其论述与研究,多集中在文学、美学、宗教等学科领域之中,抒发着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的关爱与忧思。

沈晓阳教授指出。

生态关怀强调的是一种情感,它强调的不是一种生态意识,也不是指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理性认识,而是指对自然生态环境及其组成要素的关爱之情。

它是一种情感上的、主动的、尊重与平等的关爱,而非只是理论上、被迫的、功利性的关心,更不是喊喊口号而已。

民生新闻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及对策之二

民生新闻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及对策之二
之 如饴 的 兴 味 。再 加 上 一 些 社 会 思 潮 的 正是这 种文化的代表 ,它解构了经典 . 1进 入 消 费 时代 ,追 求 享 乐主 义 . 鲍 德 里亚 认 为 ,当代 消 费社 会有 推波助澜 ,消费主义 、享乐主义 、拜金 消 解 了意 义 ,误 读 了价值 ,颠覆 了传 党性 原则 ,坚 持 “ 导 性 ”。 同 时 ,应 然 改变 官兵 消 费 观 ” 、网 络 让 战 士 “ 指 的 彼 色 ,是完全一致 的。军事 新闻工作者一 时 时不 忘 为兵 服 务 的意 识 ,多 为 基 层 官 此更欣 赏” 、带 兵人 “ 要善于帮助战士 定要有很强 的国家利 益观念 ,以严守纪
放军报记者部先后派出2 名记者搞 《 1 记 和被带者 ,都具有指导性 、服务性 。
者 蹲点 看基 层 》和 《 者下 连 日记 》 记
行 动 。两 组 记 者 行 动 可 以说 渐 入 佳 境 ,
性 原 则
以 ,在媒体运作 的过程 中,我们必须强
责 守 纪 ,令 行 禁 止 。 对 于 有 些 事 件 作 不
兵的学问” 、 “ 小看一碗病 号饭 ,怎 队新 闻事 业 的鲜 明特 点 之 一 ,是政 治 别 么个送 法也 有学 问”、 “ 大学 生干部要 性 、政 策性 强。严守军队的政治纪律 、 缩短磨 合期 ”等观点 ;费士廷记者 聚焦 组织纪律 、新 闻宣传 纪律 ,与发挥新 闻 网络进 班 ,在报道 中提 出了 “ 网络 ,悄 工作者 的主动性 、创 造性 ,办出媒体特
兵分忧解难 ,为官兵谋利益 。部 队的基 在现实世界 找回 自信 ”等观点 ,其辐射 律为荣 ,而不能 以 “ 无冕之王 ” 自居 , 础在 士兵 ,面向基层 、面向战士 ,这是 面就远远超 出了基层 ,对 所有大学生军 随心所欲地取舍新 闻,甚 至泄露 国家机 军队媒体 的一个显著特点 。2 0 年 ,解 官 ,对 所 有 面对 着 网 络进 军 营 的 带 兵 人 密 ,给 党 和 军 队 的 事 业 造 成 损 害 。 所 06

新闻写作中的人文关怀缺失现象分析

新闻写作中的人文关怀缺失现象分析

新闻写作中的人文关怀缺失现象分析作者:肖世才来源:《大观》2014年第04期摘要:目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转型阶段,该过程主要是利益分化的调整和重组过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剧了利益格局的差距和社会分化程度的加深,并且此时人文精神中潜在的危机也就暴露了出来。

在当今社会,竞争、孤独、紧张以及焦虑等现象已经逐渐成为社会比较普遍的心理问题。

文章主要分析了新闻写作中人文关怀的缺失现象。

关键词:新闻写作;人文关怀;缺失现象1.前言“人文”与“神文”相对,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一个概念,它反对中世纪宗教蒙昧主义对人性的戕害,主张恢复人存在的自然性。

人文主义的形态几经变迁,其核心却基本保持一致,那就是肯定人性的价值、意义和人的主体性。

而新闻的人文关怀,主要指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以及符合人性的各种需求的肯定。

它强调以人为本的报道观,集中体现了对人的关心和尊重。

同时,人文精神的贯注又将起到深化新闻主题、扩充新闻内涵、提升报道品位、引发受众思考与共鸣的作用,从而完成新闻信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双重构建,使新闻报道赢得更多的受众,为自身的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天地。

人文关怀主要是指以人为价值核心以及社会核心,从人类的幸福和基本需求考虑,高度关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追求以及命运。

除此之外,还要全面关怀人全面发展的愿望以及人的价值实现要求。

换句话来说,人文关怀主要是指对人命运的关怀,关注人的价值以及生存的意义,最终思考以及探索人类存在。

2. 新闻写作中的人文关怀在新闻写作中加入人文关怀,主要是注重人的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下面将会对新闻写作中的人文关怀的内涵和作用给予介绍。

2.1新闻写作中人文关怀的基本内涵新闻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关注。

总的来说,新闻传播已经逐渐成为人类社会中特有的属性,并且新闻的传授者和接受者都来自于人类,而且报道的各类信息都是由人类的活动所引起的。

在新闻写作中加入人文关怀,不仅要将人奉为写作的主体,而且还要更好的促进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及治理

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及治理

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及治理作者:严英邱斌来源:《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24期人文关怀是从国外学术界植入的一个概念,它直接针对着人类科技发展导致的物质丰裕而精神沦落的现实。

所谓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照,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等”。

人文关怀强调人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尊重人、关怀人,重视人的个性、尊严、独立人格,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当前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表征形态在对恐怖、灾难、犯罪事件的报道中,打着客观报道的旗号,以有害方式描述灾难、恐怖或犯罪活动,引发新一轮的伤害。

比如,有的报道刻意渲染车祸、空难、天灾、人祸等血淋淋的灾难现场;有的描写罪犯形象时足以引起青少年同情或赞赏罪犯;有的详细描述犯罪方法或细节,致使人们可以轻易地模仿犯罪行为;有的对罪犯践踏法律的行为不予批判,唆使人们蔑视法律的尊严;有的浓墨重彩仔细描绘有悖人性的残酷犯罪行为,迎合低级趣味,给人们造成或隐或现的心理伤害;有的不考虑犯罪分子日后重新做人的机会,对其面目彻底曝光“公示”;尤其面对未成年犯罪分子,镜头与声音不加任何技术处理,将孩子粗暴地暴露在公众面前;有的无视他人的伤痛,对被害人或其亲朋进行重复采访或“一窝蜂轰炸式”跟风采访;有的在采访中提问粗暴,或无人道地刨根问底、胡搅蛮缠,在采访对象伤口上撒盐;有的不顾被害人的肖像权、隐私权,刊登不经同意有损他人的信息等。

在对弱势群体的新闻报道中,人文精神缺席。

如对艾滋病患者、下岗职工、残疾人、孤寡老人、小摊贩、农民工、女性、儿童等的新闻报道,使用歧视性的语言或其他践踏人格尊严的做法,没有本着人文关怀的精神,实施应有的对弱者的保护。

在对慈善捐赠事件的新闻报道中,有的采访者出于完成报道任务的需要,反复要求受赠者调整表情、姿势,重复感恩的语言,致当事人于尴尬与屈辱的境地。

利用偷拍镜头或不透露身份的采访,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或者由于不能整体、全面、辩证地审视新闻事实而产生虚假报道,或者为了迎合低俗趣味,轻易地抛弃媒体的责任,导致新闻庸俗化、娱乐化等。

论新闻报道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论新闻报道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3、胡云霞. 浅谈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
不想回答或令人痛心的问题,这点严重侵 值,并给予更深层次、更广阔视野的诠释:
睹。在一些“画面展示”的报道中,一些记 断对大众原有的世界观、人生观构成冲击。 者却忽视了从人文关怀的层面上去选择画 大众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社会主
引言
面,发布了不该发布的令新闻当事人和受众 都深感揪心的画面。
新闻媒体作为传播先进思想和现代文
明意识的主力军,担负着引导正确的社会 二、新闻报道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的
广角
Wide Angle
论新闻报道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的冷静,能够科学地分析教育现象及其相关
的问题,把握分寸,抓住其根本
付荟如 浙江 传媒学 院 3 1 0 0 18
(二)新闻报道中需要强化的受众心理 中国受众的心理向来脆弱,它潜在的
控制着新闻传媒的传播方向和尺度。解决这
种非健全的受众心理需要有理性有良知新闻
【文章摘要】 当前的新闻报 道中存在较多有待
解决的 问题,尤其是人文 关怀的缺失 问题, 文章对于人文 关怀的新闻报道 策略 提出了一些粗浅 的建议,以期能 够对新闻媒体工作 提供一些帮助。
一步改进。 (三)图片新闻报道缺少人文关怀
好的图片不但能真实反映现实, 更为重 要的是能反映对事物本身的一种关怀和思 考。随着媒体对突发性社会新闻的关注, 一 些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灾难图片大量充斥于报 纸版面和电视图像中, 一些画面甚至惨不忍
怀。文章主要论述了当前新闻报道过程中 求真理,要求客观、公正、诚实、美好的基
人文关怀的现状,并进一步提出完善新闻 本精神程中人文 关怀的策略。
文明的进步和人的自身完善。
义现代化的进程快慢甚至是成败,一个具有 强大心理承受能力的民族,方能在关键时刻 权衡弊利,作出明智选择。 (三)加强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的法律保证

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

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

浅谈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在各种新闻报道中,无论是被报道对象还是受众都离不开新闻的主体——人。

而“人文关怀”正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明天的思考。

它关怀的是我们人类的和谐与发展,体现了对所有生命的怜悯和尊重。

1、新闻报道中需要人文关怀从新闻报道当前发展的现状看,人文关怀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

许多记者也已经认识到了新闻报道中需要人文关怀。

然而在一些新闻报道中还是存在着缺乏人文关怀的问题。

比如在一些日常的新闻报道中对一些灾难性新闻事件的报道,往往由于重视灾难造成的恶果惨象对受众的震撼力和冲击力,而忽略了与事件相关人员的感受,从而对他们造成了伤害。

某电视台的一则报道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该报道记述的是一位被拐卖了十几年的女儿在社会的帮助下重返母亲的怀抱的事儿。

当这位女儿乘坐的车到了家门口的时候,随同采访的记者不让那位终于找到家的女儿下车,而是设置了种种情境之后才让这对苦难的母女相认,人为地延长了饱受失散煎熬的母女俩的痛苦,而且在母女俩抱头痛哭的重逢时刻不停地发问,镜头近距离地悉数记录下她们的痛苦,并将其赤裸裸地暴露在观众面前,强迫观众去接受另一种残忍。

这位记者的成就感也许得到了满足,但是这种报道不仅是缺乏人文关怀,实际上也是极不人道的,因为它着实伤害了被报道者的尊严和感情,也给当事人的隐私来了个大曝光。

应该说,在新闻报道中存在这种缺乏人文关怀的现象不是偶然的,它们既暴露着新闻报道中所存在的现状,也鞭策着我们新闻记者对未来工作的思考与定位。

但是,也必须指出,现在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对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重视得还不够,还有不少问题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

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在于记者对新闻报道工作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够透彻,在思想上没有认识到的问题反映在工作中就会对被报道对象造成伤害,甚至在社会上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这不能不引发新闻工作者对于自身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的进一步思考。

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具体表现

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具体表现
选 拔 节 目的故 事 ,无论 是保 安 队还 是
较 全 面 的历 史 性 变迁 的形 象展 现 . 响
应 了国家政 策对 农 民工群体 的 关注 和
清 洁 队都 人才 辈 出 ,技 艺 非凡 。河 南 总结 与 思 考
“ 农 民魔 术 师 ” 丁 德 龙技 巧 娴 熟 , 将 魔
重 视 。春晚 通过 一 系列的 节 目对农 民

3 . 王 颖 : 《 中 国 民社 . 2 0 0 5年 版 。
杜 惠娟
饶 茵
展示个 人议 题 , 比如个 人 品德 、 生 活状
态等 ,而 且这 些 问题都是 可 以通过 个 人奋 斗或 由城 市人 帮助 、关怀 最终 得 以解决 的 。 春 晚通过 有倾 向性 的编排 。 有 差别 的选择 与 凸显 ,有意识 地 省略 和淡 化 了农 民工群 体在社 会 上面 临 的
1 . 程 千 , 刘 力 : 《 主 流 媒 体 时 农 民
工 的 表 征 及 其 变 迁— — 以 中 央 电视 台春 节
联 欢 晚 会 中 小 品 节 目为 例 》 , 《中 国 农 业 大 学 学报 》 ( 社 会科 学版) , 2 0 1 0 ( 6) 。 2 . 张跃 进 等 : 《中 国 农 民 工 问 题 解 读 》,
北京 , 光 明 日报 出版 社 , 2 0 0 7年 版 。
姐 讨价还 价 的录音 对话 大段地 公之 于众 .这不仅 是 对广 大听众 的不 尊重 , 也
是 对 不 知 情 的 受访 者 人 格 的 侵 害 。
四、 热 衷 于 对 新 闻 事 件 的报 道 。 忽视 深 层 次 的 大 问题 。某 地 方 台 曾 播 发 了
善 意 或 恶 意 的议 论 之 中 . 受到 伤 害。

浅析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

浅析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
浅 析 新 闻报 道 中 的人 文 关 怀 缺 失 的表 现
孙 毅
摘 要 :新闻工作建立在事 实真相的基础上 ,要求新闻工作者最大程度还原事 实的真相 ,追 求新闻价值和震撼 力,但在 此过 程 中出现 了很 多不和谐因素 , 使新 闻工作 陷入 “ 只新 闻不人文” 的难堪局 面。本文 以个别新闻报道 为例 ,分类讨论在新 闻报道 中已经 出现的人文 关 怀缺 失现 象,分析缺失人 文关怀 的现状。

三 、对弱势群体 的不尊重 、歧视 ,无人情 昧的报道 人文关怀首先 就是要尊重人 ,新闻工作 者无论在采访 、写稿 时都应 注意分析面对的群体是 否特殊 ,注意端 正 自己的态 度 ,摆正 自己的位
置 ,对所有受访者 和当事人一视 同仁 ,注意用语 和措辞 。
许纯美可以说是台湾 2 0 0 3—2 0 0 4年 的话 题人 物 ,因她 的行 为 、言 论处处表现 自己是上流社会人 物 , 被 人戏称为 “ 上流美 ” 。受邀 参加小 s 主持的综艺节 目 《 康熙来 了》 时 ,小 s 和另一位 主持人 极尽能事 的调 侃 、讥讽 、甚至戏弄许 纯美 的 “ 上流社会理 论” , 俨 然一副 戏弄许纯美 以看热 闹的架势 ,实在残忍 , 也很悲哀 ,许纯美算不上严格意义上 的弱 势群体 ,她的富婆身份和故作姿 态的表现 ,很难让人把她和弱势群 体联 系在一起 ,但是长期为许纯美 看病 的精神科医生表示 :许纯美长期 被失 眠等精神 问题 困扰 ,她的思维和行为有 时会脱离常轨。不管许纯美 算不 算弱势群体 。媒体都不应该以调侃 、愚弄她为卖点 ,毫无怜悯之 心地任 她出丑 ,连最起码 的尊重也没有。 语 言是受众触摸新 闻最直接的方式 , 新 闻工作者 的人文关 怀在新 闻 语言的运用上体现的最细腻和明显 , 传达 的信息也最直接 。所 以在报道 中新闻工作者要注意语言的艺术 ,运用细腻 ,富有人情 味的语言 ,使新 闻作品闪烁着人 文关怀 的光辉 。 我们还会 看到这样 的新 闻报道 ( - b 龄 童走路违章被撞死一法院判决 “ 白撞 ” 》( 2 0 0 0年 3月)讲述一 7岁小孩在机动车道上未靠边行走 ,不 幸被汽车撞死 , 小孩父 亲状 告汽车 司机要求赔偿 , 法 院判决不 予赔偿 , 而标题 中的 “ 白撞 ”用的很无情 ,任何一个有爱心 的人看到都会觉得 记 者 的说法过于冷血 ; 《 1 5岁 女孩 当了妈》 讲述 无辜少女 被数名 男子 强 奸 ,最终怀孕 ,为了掌握可 以状告强 奸者 的证据 , 女 孩忍痛生 下孩子 , 报纸却利用可怜少女的不幸经 历恶意炒作 , 制 造噱头 ,吸引读者眼球 ; 2 0 0 7年 4月 1 6日,台湾高雄一家动物 园发生一起鳄 鱼咬断兽 医手臂 的 惨剧 ,台湾多家媒体把 血淋淋 的照 片刊登在 报 纸头版 ,占据大 半个 版 面,之后有读者反映 ,看了报纸吃不下早饭 。把血淋淋照片直接刊登在 报纸显 眼位置 ,不仅影响小孩 的健康成长 ,更会让读者觉得新 闻媒体 是 如此的冷酷无情 。有些报道将暴力 、凶杀 、色情等丑闻毫不避讳 的刊登 在报纸上 ,制造噱头 ,把丑闻当新 闻 , 完全忽略 了新闻人 的职责 和职业

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不足和对策

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不足和对策

些 新 闻 报 道 的 遣 词造 句 ,流 露 出
报 道 的采 编 者 对 于 “ 人” 的 漠视 。比如 “ 打
工仔” , 这 个 词 虽 然 现 在 已经 用 得 比较 普 遍 , 现 代 汉 语 也 已将 这 个 词 收 编 , 但“ 仔”
正想为读者所想 . 急 为读 者所 急 , 扎 扎 实
况 的关 注 ,对 人 的 尊 严 与 符 合 人 性 的 生

新 闻 报 道 中人 文 关 怀 不 足 的 表
隐 私 权 是 新 闻媒 体 最 起 码 的 要 求 .如 果
连 这 一 点 都 做 不 到 或 者 做 得 不 当 ,那 就 更 不 要 奢 谈 什 么 人 文 关怀 了 。
有 轻视 的 意 思 。 新 闻记 者 难 道 就 不 能 使
用 一个 更人 性 化 称 呼 吗 ?
后 的悲 痛 欲绝 、 辍学儿 童呆滞的眼光 、 下 岗工 人 的迷 茫 和 无 奈 . 再 比如 下 岗职 工 、 失业 者 、 乡村 教 师 、 残 障人群 、 漂 泊 在 城
现在 笔下 。

能 推 算 出其 真 实 身份 的 信 息 。还 要 注 意
不 得 暗 含 受 指 控 的 人 与 少 年 儿 童 本 人 关
这 其 中 包 括 新 闻 工 作 者 的 高 尚 情 操 、 敏 锐 的 观 察 力 以 及 坚 守 良知 、 维 护 正
系 的 内容 。未 成 年 人 是 弱 势 群体 , 他 们 无
文 素质
怀 ,对 人 的尊 严 与 符 合 人 性 的 生 活 条 件 的肯 定 。 新 闻报 道 中 的人 文 关 怀 , 指 的是 多 关 注 于 人 自身 的 生 存 价值 ,关 注 于 人

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具体表现

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具体表现

龙源期刊网 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具体表现作者:丁敏杜惠娟饶茵来源:《声屏世界》2013年第08期一、采访和报道中不考虑报道对象及相关人员的情感和感受,缺乏人文关怀。

一些记者在采访中只关注自己想要的采访内容,不考虑受访者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感受。

在地方广播电台的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我叫XX,今年X岁,我家里很穷,该交学费却交不起,我妈妈没有钱,多亏某某助学基金帮助我,我一定好好读书……”。

还有一些報道,喜欢把受访者的姓名、单位、年龄、家庭背景,详细地公之于众,结果让受访者被包围在或善意或恶意的议论之中,受到伤害。

二、在对弱势群体的新闻报道中语言措词不当,缺乏人文关怀。

在新闻报道中使用歧视性和嘲讽性词语是新闻报道缺乏人文关怀的另一种表现。

一些新闻报道为了迎合受众,传播满足受众猎奇心理的爆料,大量使用充满调侃化和戏谑化色彩的词语,言语间充满着歧视和嘲讽,最典型的案例是2011年媒体对富士康跳楼事件的报道。

一些新闻媒体“形象”地将一幕幕惨剧说成“跳楼秀”,有的媒体在宣传时甚至期待着下一跳来刷新纪录,以冷漠看客的姿态期待着下一次“跳楼”。

三、采访方式不当,在操作过程中忽视对人的基本权利的尊重。

某电台法制栏目曾经播发一条记者暗访情色服务场所的新闻,新闻中把记者与服务小姐讨价还价的录音对话大段地公之于众,这不仅是对广大听众的不尊重,也是对不知情的受访者人格的侵害。

四、热衷于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忽视深层次的大问题。

某地方台曾播发了一条有关城镇低保待遇扩大覆盖面、提高发放标准的新闻,受访者在接受采访时说:“以前生活没有保障,现在我享受了低保待遇,每个月能拿到100多块钱,今后再也不用为生活担心了。

”其实听众一听就知道,100多块低保金根本不可能解决一个人的生活问题。

很明显,受访者说了违心话。

同样的题材,在另一个记者的稿子里,却是这么说的,“这100块钱,可以买两袋大米,一个月够吃了,还可以吃上两三次肉。

课外讨论案例2: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缺失

课外讨论案例2: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缺失

面对没心没肺的“新闻语言”,应当怎么办?时间:2005年6月10日作者:side 来源:世纪学堂对弱者的冷漠和对苦难的调侃事例一:2004年9月4日,中央电视台4套《今日关注》栏目,在对俄罗斯别斯兰人质危机事件的报道中,滚动播出有奖竞猜人质死亡人数。

有奖问答:俄罗斯人质危机目前共造成多少人死亡?下列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A、402人B、338人C、322人D、302人。

事例二:2004年6月,阿富汗发生中国工人遇袭事件,11人遇难,4人受伤,上海东方电视台在节目播出中打出滚动字幕——发送短信到xxx选择中国工人遇害的袭击者:A,基地组织;B,东突分子;C,当地势力。

猜中者有机会获得美国某电视公司的电视卡,每周两位幸运者!评论:我们要求媒体有人文关怀,但这对于某些媒体从业者来说,要求是太高了,他们现在的问题,是要有一点人性,补一点起码的人道主义,不要再拿当事者的苦难来当笑料。

事例三:吉林某报,报道一跳楼自杀者,标题为《昨晚上演高空飞人》。

评论:在这里,你几乎看不到媒体对遇险者命运的关注,这件事情之所以会得到报道,只是因为它有几分稀奇,而不是因为它事关一个人的生与死。

事例四:吉林某大报刊登图片报导,针对长春街头的流浪汉,用了这样的标题——《睡在街上羞不羞?》。

评论:如果有席梦丝,谁会到街上睡?对弱势者,我们见到的不是帮助、安慰,而是斥责与鄙夷。

事例五:江苏某行人被农用车撞倒,又被该车从头部轧过,当场惨死于血泊中,9月6日,该省一媒体赫然出现《骑车人“中头彩”惨死》的标题。

同是这家媒体,不久前在报道另一起相似车祸时,用的标题更绝:“公交车轮从头越”。

评论:作为一个常人,这样的悲惨场面谁也不愿意看到。

而该报却颇费心思,分别采用了双关(“中头彩”)和套用诗句(“从头越”)的文学化表现手法,以期为标题增添一些娱乐元素。

我在想:如果该文作者不幸被恐怖分子割头,次日该报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新闻标题——《从无冕之王,到无头苍蝇》?事例六:北京某电视台,在评价乱停放人力车,说车夫“像一群苍蝇,影响着市容”。

新闻写作中的人文关怀缺失现象分析

新闻写作中的人文关怀缺失现象分析

新闻写作中的人文关怀缺失现象分析1.前言人文与神文相对,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一个概念,它反对中世纪宗教蒙昧主义对人性的戕害,主张恢复人存在的自然性。

人文主义的形态几经变迁,其核心却基本保持一致,那就是肯定人性的价值、意义和人的主体性。

而新闻的人文关怀,主要指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以及符合人性的各种需求的肯定。

它强调以人为本的报道观,集中体现了对人的关心和尊重。

同时,人文精神的贯注又将起到深化新闻主题、扩充新闻内涵、提升报道品位、引发受众思考与共鸣的作用,从而完成新闻信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双重构建,使新闻报道赢得更多的受众,为自身的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天地。

人文关怀主要是指以人为价值核心以及社会核心,从人类的幸福和基本需求考虑,高度关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追求以及命运。

除此之外,还要全面关怀人全面发展的愿望以及人的价值实现要求。

换句话来说,人文关怀主要是指对人命运的关怀,关注人的价值以及生存的意义,最终思考以及探索人类存在。

2. 新闻写作中的人文关怀在新闻写作中加入人文关怀,主要是注重人的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下面将会对新闻写作中的人文关怀的内涵和作用给予介绍。

2.1新闻写作中人文关怀的基本内涵新闻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关注。

总的来说,新闻传播已经逐渐成为人类社会中特有的属性,并且新闻的传授者和接受者都来自于人类,而且报道的各类信息都是由人类的活动所引起的。

在新闻写作中加入人文关怀,不仅要将人奉为写作的主体,而且还要更好的促进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近些年来,加强对人文关怀的重视不仅是主流新闻的亮点,而且也是新闻行业提升自身品位、提高市场竞争力、塑造企业形象的关键。

对于新闻写作的人员来说,在写作过程中要倡导以人为本,以更好的体现出对人类的尊重和关怀,着眼于对人性、情感、精神、道德等多方面的关怀,同时还要将人的生存、发展等作为写作和考察的价值取向。

2.2新闻写作中人文关怀的作用新闻写作中人文关怀体现出的作用主要包括了以下4个方面:(1)在新闻写作中实施人文关怀可以有效的提升新闻的可亲性和可信性。

灾难性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与对策

灾难性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与对策

于生命 关怀 , 而 且着眼 于人性 、 精神、 情
感 和 道 德 的 关 怀 ,把 人 的 生 存 、人 的 作 为 、人 的 发 展 当做 考 察 一 切 事 物 的 价 值
取向。
这 种灾 难 ,上 海 东 方 电视 台 却 在 节 目播
出中打出滚动字幕搞有奖短信 : “ 竞猜 中
灾难性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与对策
杨 蕊
( 黑龙 江 电视 台 , 哈 尔滨 1 5 0 0 0 9)
【 关键词 ] 灾难性新闻报道 : 问题 ; 对策
新 闻 报 道 的人 文 关 怀 主 要 指 对 人 的
的“ 卖点 ” , 追求发行量 、 收视 率 、 收听率 、 点 击 率 ,媒 体 报 道 灾 难 新 闻 时 漠 视 他 人 生 命 与 感 受 已 经 屡 见 不 鲜 了 。 检 查 一 下 我 们 的 报 道 ,却 总 能 看 到媒 体 对 生 命 的 轻视 , 对 死 亡 的麻 木 , 甚 至利 用 死 者 炒 作 牟利。 2 0 0 4年 , 中国 工人 在 阿 富汗 遭 遇 恐
顾 及 相 关 人 士 的感 情 。 报 道 时 应 尽 可 能 避 免 把 关 注 的视 角 局 限在 灾 情 、 损失、 人
员 伤 亡 的 报 道 上 。结合 事 件 本 身 , 更 多 的 是 加 入 一 些 理 性 引导 ,减 轻 灾 难 性 报 道
禁 区, 视灾难为 “ 抹黑” . 压 制 重 大 灾 难 事
国工人 遇害 的袭击 者 ” , 选项 是 : A. 基 地
组织 ; B . 东 突分 子 } C . 当地 势 力 。 这 种 把 遇
视人 文关 怀 已 成 为 当今 主 流新 闻 传 播 观 念 中 的 ~ 个 亮 点 ,这 是 新 闻媒 体 提 高 自 身 文 化 品 位 ,塑 造 良好 形 象 乃 至 提 高 市 场竞 争力 的 关 键 ,也 是 一 家 媒 体 成 熟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在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促进人的自由、协调发展是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中的体现,但在现今的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本文讨论了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几个方面,以引起新闻工作者的反思。

标签:人文关怀新闻报道以人为本
人文主义起源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它倡导人应该具有理性、仁慈的世界观。

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追求自由平等,崇尚理性。

当代对人文关怀的理解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促进人的自由、协调发展。

然而现今的新闻工作者缺失的正是这样一种人文关怀。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迁,新闻业逐渐市场化,在市场利益驱动下新闻报道中存在着大量的人文缺失的现象。

一、新闻报道不尊重报道对象的隐私权
法律规定人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尊重报道对象的隐私权是人文关怀的第一步。

然而在现今的社会中,各种报纸、杂志网络等都充斥着名人明星的私生活。

在前不久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 的报道中,媒体大篇幅的报道了杜同学的个人信息,将其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情感生活等全部扒开展现在公众面前,作为一个普通民众,这样过于透明化的报道会对他及其家人带来沉重的影响。

新闻工作者应该给予报道对象充分的人文关怀,尊重其隐私,尊重其情感和精神要求,充分考虑新闻对报道对象的精神和生活的影响,在报道过程中主动保护对象的隐私权是每一个新闻者应该做到的,也是最能体现新闻者人文关怀的一个方面。

二、新闻报道过度娱乐、庸俗化
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在媒体市场化运作的今天,新闻业使出浑身解数研究受众的喜好,为其量身打造各种讯息,然而这些报道并不是以丰富受众的内心世界为本的,如今大篇幅新闻报道都被娱乐、庸俗的新闻占据,以吸引受众的眼球。

近年來,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为迎合普通民众的需要,日渐“平民化”,一些报纸为了吸引老百姓的眼球,在题材上越来越关注琐碎的无意义事件,而将更重要的新闻排除在报道之外,而这些庸俗的报道并不能向公众传递任何正能量,不能提升受众的个人修养,不能丰富受众的精神世界。

所谓人文关怀,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对人的情感、人的精神状态的关注。

新闻工作者应多为受众提供有营养、有价值的新闻,尽可能多地报道充满科学、理性
的新闻,报道具有较高文化知识品位的作品,把握受众的深层次需求,以丰富公众的精神世界为目标。

三、负面新闻报道过度公开化
新闻报道不仅要能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向民众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价值观,向民众传递正能量。

然而如今新闻报道往往为了提高关注度,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充斥着大量骇人听闻的报道以满足受众的口味和猎奇心理,不仅设置了惊悚的标题,而且选用了大量血腥的照片大肆渲染,大量负面新闻,抢劫、奸杀、跳楼、盗窃等数不胜数。

报道只一味强调事件的轰动性,并没有考虑到受众的心理。

诸如火灾、地震、矿难等灾难事件,更是媒体追逐的热点。

灾难新闻的报道是必要的,它可以激发民众对珍爱生命的共鸣,同时可以集合一切力量来帮助受灾百姓重建家园,但是在新闻报道时,也要考虑民众的心理感受,血腥和刺激的画面对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一种不小的挑战。

人文关怀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需求。

很多新闻只考虑刺激人的感官,漠视生命,却忽视了受众在审美、情感、道德、价值观等方面深层次的精神需求。

四、对弱势群体的报道过于表面
新闻工作者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经常流于表面化,新闻大多报道的是他们艰辛的生活,落后的思想,而忽视了他们在恶劣生存环境下顽强奋斗的精神和他们的崇高品质。

例如很多报道都会涉及到清洁工的生活,他们的报道大多是在强调清洁工工作的艰辛,但是很少报道他们抵抗严寒努力工作的敬业精神,以及在社会不断大战的今天,努力打拼在夹缝中顽强奋斗的品质。

新闻报道所要表达的人文关怀不应是一般意义上的同情和关爱,不是流于表面的对新闻事件的泛泛叙述,而应是揭示平凡的人的内在的精神、品格、信念、尊严,弘扬平凡人质朴、坚韧、善良的美德。

同时,人文关怀最重要的是对人及人的价值的尊重。

在新闻报道中,尤其是在报道普通平民、弱势群体时,应该尊重他们的处境、他们的人格尊严。

五、新闻报道有失公正性
新闻报道在确保信息的有效性的同时,也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有些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新闻时,并没有亲历事件现场,在撰写新闻稿时,只是将别人的报道进行删减加工,并没有真正了解事件的真相,人云亦云,从而误导民众,有时新闻工作者仅凭自己所谓的正义感对事件进行报道,过多的掺杂了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使事件真相偏离了原有的轨道,这样的新闻报道之后势必引起不明真相的民众的广泛议论,有时这样不公正的报道所引起所谓广泛舆论会对事件的主人公造成二次伤害。

新闻报道不是具有偏向性的、个性化的报道,而是公正、真实的报道,新闻媒体人需肩负起疏导社会矛盾、纠正失衡的价值观的责任,努力为建构和谐社会体系中发挥社会导向的作用。

人文关怀是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具有的品质,新闻报道必须始终贯穿人文关怀的精神,对于现有的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需要深刻反思。

新闻媒体作为最有力的文化载体,在当代的社会价值体系的构建中担负着重大的责任。

为了肩负起这一伟大责任,新闻工作者必须对社会群体和个人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尊重弱势群体,向公众传递公平、平等的理念,关心人的精神世界和价值实现,真正做到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参考文献
[1] 夏俊峰.如何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J].传媒,.2007(04).
[2] 胡凯.别让新闻报道走入人文关怀的误区[J].新闻窗.2009(05).
徐宗泽(1982.10-)男,山东济南人,现为山东电视台制片人,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