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合集下载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糖皮质激素是一类重要的药物,广泛应用于各种炎症、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治疗中。

然而,长期或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也会出现一系列的副作用。

首先,长期或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

糖皮质激素抑制了炎症反应,减少了炎症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从而减轻了炎症症状。

但是,这也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特别是在某些病例中,当糖皮质激素停药后,反弹性感染率较高。

其次,糖皮质激素对心血管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会导致水钠潴留和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使血管内液体排泄减少,血容量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和心血管负荷增加。

同时,糖皮质激素还可引起血脂代谢紊乱,使血脂水平升高,并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

另外,糖皮质激素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也比较明显。

它能够通过抑制肾上腺皮质分泌,降低体内的糖皮质激素的水平,从而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或使单纯糖尿病患者入症状加重。

同时,也可引起垂体-肾上腺轴的亢进,导致库欣综合征的发生。

糖皮质激素还会对骨骼系统产生影响。

它可以抑制成骨细胞形成和抑制骨折愈合。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会引起骨质疏松,增加骨折的风险。

此外,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还会对消化系统和皮肤产生一系列影响。

它可导致胃酸分泌减少,降低胃肠道内的抵御力,易发生胃溃疡。

糖皮质激素还可使皮肤变薄、湿疹加重、毛细血管扩张和皮下脂肪堆积等。

综上所述,尽管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但长期或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涉及到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骨骼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等。

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医生应根据疾病的情况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案,并严密监测患者的副作用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那么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不良反应1、长期大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1) 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

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多毛、糖尿、皮肤变薄等。

为GCS使代谢紊乱所致。

2) 诱发或加重感染。

主要原因为激素降低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

3) 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4) 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5) 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延缓。

6)诱发精神病和癫痫。

7)抑制儿童生长发育。

8)其他:负氮平衡,食欲增加,低血钙,高血糖倾向,消化性溃烂,欣快。

9)股骨头坏死(在非典治疗中,北京登记在案的有300名患者,因在非典治疗中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而从此丧失劳动能力)。

2、停药反应1) 肾上腺皮质萎缩或功能不全。

长期用药者减量过快或突然停药,可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当久用GCS后,可致皮质萎缩。

突然停药后,如遇到应激状态,可因体内缺乏GCS而引发肾上腺危象发生。

2) 反跳现象与停药症状。

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还具有抗炎作用,称其为“糖皮质激素”是因为其调节糖类代谢的活性最早为人们所认识。

目前糖皮质激素这个概念不仅包括具有上述特征和活性的内源性物质,还包括很多经过结构优化的具有类似结构和活性的人工合成药物,目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根据其血浆半衰期分短、中、长效三类。

血浆半衰期是指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其长短在多数情况下与血浆浓度无关,它反映药物在体内的排泄、生物转化及储存的速度。

生物半衰期是指药物下降一半的时间。

一般讲血浆半衰期和生物半衰期呈正相关关系。

短效激素包括:氢化可的松、可的松。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糖皮质激素为维持生命所必需,对人体的生理作用是多方面的。

超生理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感染、抗过敏和抑制免疫反应等多种药理作用,常被运用于治疗各类应激反应、免疫性疾病和炎症状态。

其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但是不适当的使用或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本文将已知的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做一总结。

1 糖皮质激素常见的不良反应1.1 库欣综合征长期超生理剂量应用可引起水、盐、糖、蛋白质及脂肪的代谢紊乱,表现为向心性肥胖(俗称满月脸、水牛背)、痤疮、多毛、无力、低血钾、浮肿、高血压、糖尿等。

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在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凡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糖皮质激素。

对同时应用强心甙和利尿剂的患者应注意补充钾盐。

1.2 诱发或加重感染糖皮质激素的抗感染作用,其主要机制是抑制炎症促进因子;抑制抗原抗体反应;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毒素对机体的损害,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的症状。

但激素无抗菌能力,而且抑制抗体形成,干扰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使感染扩散。

由于糖皮质激素有强大的抗细菌内毒素作用,可减少内源性致热源的释放,并能抑制下丘脑对致热源的反应,有较好的退热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人们往往求效心切,把激素当成“退热药”,结果患者表面上解除了发热,但感染却扩散,病情进一步发展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并发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

曾有报道4例分别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左颌下急性蜂窝织炎”、“上呼吸道感染”、“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因治疗中滥用激素而死亡。

所以一般感染性疾病应用激素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且剂量宜小,疗程宜短;仅重危细菌感染出现严重毒血症者可短期应用大剂量激素,且必须同时应用足量有效的抗感染药物。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概述北医三院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概述北医三院

Thanks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HPA抑制——防治措施
减少激素的使用剂量和时间, 降阶梯 ,逐渐减量
应用中效激素,停药前改用隔晨
长疗程患者停药后如遇大的应激( 如手术、 外伤、 严重感染等) 应再补充激素,以免发生“危象” ( 出现疲劳、 纳差、 恶心、 发热、 偶有低血压和休克) ;
长期应用激素者加用免疫抑制剂以减少激素的用量;
隔晨治疗可减轻,但不能完全消除
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
在停用激素后抑制现象在相当时段仍存在,可能出现“反跳现象”、“虚弱征群” 及“应激危象”
泼尼松 30mg/d, 连续 7 天, HPA 轴即出现受抑,约 6 周才能恢复( 卧床者需 4 ~ 6 月)
激素应用的剂量越大,时间越长,HPA 轴受抑制越明显。
03
长期用激素治疗者每6~12个月行一次眼科检查, 如视力下降至0.3 以下, 应及时超声雾化治疗
04
生长发育迟缓
3
2
4
1
激素干扰了机体对氮和矿物质的保存,抑制了胶原和蛋白基质的合成及减弱了生长激素的效能等
必要时给予生长激素治疗,以起到逆转分解代谢的效应
尽量改用激素的替代治疗, 停用激素, 患者常会出现一个补偿性的发育急期,使身体发育至正常水平;
危及生命
皮肤
骨质疏松、坏死
免疫抑制导致感染
Cushing’s综合征
高血压
消化道出血
精神症状
糖尿病
白内障
皮肤
库欣综合征, 表现为满月脸、 向心性肥胖、 紫纹、 多汗、 体重增加
延缓伤口愈合、 痤疮、 糠秕马拉色菌毛囊炎、 毛细血管扩张、 激素性红斑、 紫癜和脂膜炎等

糖皮质激素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是一类重要的内源性激素,也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药物。

它们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并且能够抑制免疫系统的反应,从而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炎症性和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哮喘等。

然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也伴随着一系列副作用。

首先,长期或高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导致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

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使得患者在停药后可能产生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产生减少。

此外,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还可能导致体液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如引起水钠潴留和钾离子的排泄增加。

其次,糖皮质激素使用还会引起肌肉和骨骼系统的影响。

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骨形成,加速骨质疏松的发生,增加骨折的风险。

此外,糖皮质激素还会导致肌肉蛋白质分解增加,从而导致肌肉的萎缩和功能损害。

再者,糖皮质激素使用还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

它可以使得血压升高,特别是在长期或高剂量使用时。

此外,糖皮质激素还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还会影响消化系统。

它可以抑制胃肠道的黏膜修复和再生,导致胃溃疡和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同时,糖皮质激素还会导致食欲增加,机体负担加重,使得肥胖发生的几率增加。

最后,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还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

尽管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免疫性疾病方面有重要作用,但长期或高剂量使用可能会导致免疫功能抑制。

这使得患者更容易感染病原体,并且难以有效地抵抗感染。

综上所述,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系列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医生应根据具体病情和患者的情况,合理地使用剂量和疗程,并密切监测副作用的发生。

此外,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期间应定期复查体检,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适当的饮食和锻炼,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同时,研究人员也应致力于寻找更安全有效的替代疗法,以减少对糖皮质激素的依赖。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常用的药物,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如炎症、免疫系统疾病和多种过敏反应。

尽管这些药物在治疗上非常有效,但它们也有一些潜在的副作用。

1. 免疫系统抑制: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系统功能,降低身体对外界病原体的抵抗力,增加感染的风险。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感染频繁或更加严重。

2. 骨质疏松: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增加。

这是因为激素抑制了骨细胞的生成和骨吸收的平衡。

3.水肿:糖皮质激素会导致体内潴留水分,引起水肿。

特别是
在面部和手部,这可能导致面部肿胀和手指肿胀。

4.高血压:糖皮质激素对血管有收缩作用,可能导致高血压。

这增加了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5.心理和情绪问题: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心理和情绪
问题,如焦虑、抑郁和失眠。

6.消化系统问题: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增加,造成消
化不良、胃溃疡和胃炎等问题。

7.肌肉损伤: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肌肉蛋白质分解增加,肌肉质量减少,容易引发肌肉损伤。

总结起来,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包括免疫系统抑制、骨质疏松、水肿、高血压、心理和情绪问题、消化系统问题以及肌肉损伤。

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并定期进行体检和检测,以降低副作用的风险。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一、激素的不良反应与用药对策ω二、激素在关节病的应用ω三、激素在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和其他系统性疾病的应用ω四、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的临床应用一、激素的不良反应与用药对策(1)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导致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ω表现为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皮肤紫纹、痤疮、多毛、乏力、低血钾、水肿、高血压、糖尿病等。

这些副反应多在停药后可以逐渐地自行消失或减轻。

这些大家都非常熟悉。

2、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ω大剂量长期使用外源性激素,抑制了垂体ACTH的分泌,使内源性激素分泌减少。

连续使用泼尼松(20~30mg/d)2周以上,可以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反应迟钝,如果突然停药,则可能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撤药反应。

表现为恶心、呕吐、低血糖、低血钠、低血氯、高血钾、心律不齐、低血压等。

这种反应的强度与激素的剂量、疗程和种类有关。

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反应的角度认为,减药和撤药的速度根据激素的疗程而定。

短疗程者可快速减药;长疗程者需缓慢减药。

例如:激素疗程在7天之内者,可以迅速撤药,而超过7天之内者,则需要先减药后撤药;泼尼松30mg/d×2周者,可以每3~5日减少泼尼松5mg/d 的剂量,泼尼松50mg/d×8周者,则需要每10~14日减少泼尼松5mg/d的剂量。

地塞米松治疗者减药停药往往比较困难,而泼尼松治疗者减药停药一般比较顺利。

3、诱发和加重感染:ω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使机体防御机能降低,易诱发感染和使潜在的病灶扩散。

常见有金葡菌、霉菌和病毒感染,以及结核病灶的扩散。

一般来说,小剂量激素(泼尼松10≤mg/d)主要起抗炎作用,不损伤机体抗感染的免疫功能;当泼尼松>15mg/d时,可能出现结核菌素皮试假阴性,提示其可损伤机体抗感染的免疫功能。

激素剂量愈大,疗程愈长,诱发和加重感染的危险性愈高。

4、诱发和加重溃疡:ω消化性溃疡是激素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与剂量有关。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分析(doc 5页)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分析(doc 5页)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分析(doc 5页)浅析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为维持生命所必需,对人体的生理作用是多方面的。

超生理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感染、抗过敏和抑制免疫反应等多种药理作用,常被运用于治疗各类应激反应、免疫性疾病和炎症状态。

其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但是不适当的使用或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本文将已知的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做一总结。

1 常见的不良反应1.1 库欣综合征长期超生理剂量应用可引起水、盐、糖、蛋白质及脂肪的代谢紊乱,表现为向心性肥胖(俗称满月脸、水牛背)、痤疮、多毛、无力、低血钾、浮肿、高血压、糖尿等。

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在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凡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糖皮质激素。

对同时应用强心甙和利尿剂的患者应注意补充钾盐。

1.2 诱发或加重感染糖皮质激素的抗感染作用,其主要机制是抑制炎症促进因子;抑制抗原抗体反应;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毒素对机体的损害,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的症状。

但激素无抗菌能力,而且抑制抗体形成,干扰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使感染扩散。

由于糖皮质激素有强大的抗细菌内毒素作用,可减少内源性致热源的释放,并能抑制下丘脑对致热源的反应,有较好的退热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人们往往求效心切,把激素当成“退热药”,结果患者表面上解除了发热,但感染却扩散,病情进一步发展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并发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

曾有报道4例分别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左颌下急性蜂窝织炎”、“上呼吸道感染”、“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因治疗中滥停药或控制饮食或使用胰岛素。

1.8 皮肤病变面部皮肤对激素最为敏感,常见的有黑斑、皱纹、毛细血管扩张、多毛、痤疮、红斑反应、激素依赖性皮炎等。

1.9 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据《心脏》杂志(Heart,2004,90:859-865)上的一项报告,口服糖皮质激素增加25%的心或脑血管疾病风险。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概述北医院(一)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概述北医院(一)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概述北医院(一)
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在治疗许多疾病时都被广泛应用,例
如炎症、过敏和自体免疫性疾病等。

不过,这种药物也会有一些不良
反应。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概述于以下几点:
1. 激素依赖性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有可能造成激素依赖性,这意味着当患者停止使
用药物时,会出现激素减退症状。

激素依赖性会使症状复发,同时也
会导致许多不良反应,例如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和糖尿病等。

2. 免疫抑制作用
糖皮质激素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导致身体对感染和疾病的抵抗力
降低。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这些感染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3. 消化系统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影响消化系统,导致胃肠道问题,例如胃肠道溃疡、胃食管反流和胰腺炎等。

此外,这种药物也可能使患者食欲增加,导
致大量食物摄入,而这也会引发消化系统问题。

4. 神经系统和心理状况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可能会造成神经系统和心理状况问题,例如焦虑、抑郁和
失眠等。

此外,还可以出现头痛、头晕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5. 眼部问题
长时间的糖皮质激素使用可能会引发眼部问题,例如白内障、青光眼
和视网膜病变等。

以上是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的主要内容,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剂量和
应用方式会造成不同的不良反应程度。

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
应该注意剂量和使用时间,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问题。

同时,在服用
药物期间,也应该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及时就医,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北医院将会秉承专业精神,全力保障每一位病患。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药物,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和抗过敏等作用。

然而,长期或滥用糖皮质激素容易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

1. 免疫系统抑制: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来发挥抗炎作用,但也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感染风险。

常见的感染包括真菌感染、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等。

2.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可引起消化系统不适,如食欲增加、消化不良、胃酸分泌增多、腹胀和消化系统溃疡等。

长期服用还会增加患胃肠道出血的风险。

3. 全身水肿和钠潴留:糖皮质激素通过影响肾脏排钠功能,导致体液潴留和血容量增加。

患者可出现面部浮肿、水肿、体重增加,严重者可能出现心力衰竭等情况。

4. 骨质疏松和骨折:糖皮质激素抑制了骨骼的骨形成功能,加速了骨质疏松的进程,增加了患者骨折的风险,尤其是脊椎、髋关节等部位。

5. 高血压和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导致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血脂异常。

此外,糖皮质激素还会使血管壁变薄,易于破裂,增加出血风险。

6. 眼部损害: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或含有糖皮质激素的眼药水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病变和角膜炎等眼部损害。

7. 其他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还可能导致肌肉萎缩、皮肤变薄、容易出现瘀血、皮肤痤疮、毛发增多或脱落、月经紊乱、情绪改变等。

为了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理使用: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征,遵医嘱用药,并遵循剂量逐渐减少的原则。

2. 短期使用:尽量避免长期使用和滥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 维持剂量:在维持剂量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4. 稳定剂量减少:如果需要减少剂量或停药,应逐渐减少剂量,避免突然停药引起的不良反应。

5. 患者教育:医生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用药说明和不良反应预防措施教育,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

总之,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也存在许多不良反应。

在合理使用和注意预防的前提下,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药物,具有重要的抗炎、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

然而,长期或不当使用糖皮质激素也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

本文将探讨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以及临床应用,旨在加深对该类药物的认识与理解。

一、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糖皮质激素主要通过影响细胞核内的受体结合蛋白,调控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从而发挥其药理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作用包括:1.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迁移,减少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从而降低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的程度。

2.免疫抑制作用: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降低机体对自身组织的免疫反应,从而减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

3.抗过敏作用: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过敏反应中的组织细胞释放组胺和其他化学介质,减轻过敏症状。

4.抗体形成抑制作用: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抗体的合成,减少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

二、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虽然糖皮质激素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但长期或不适当使用也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1.免疫抑制:长期或高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感染和恶性肿瘤发生的风险。

2.代谢异常:糖皮质激素可以导致血糖升高、蛋白质分解、脂肪代谢紊乱等,容易出现糖尿病、骨质疏松等代谢性疾病。

3.消化系统及皮肤反应: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可引起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如消化道溃疡、胃肠道出血等。

同时,也容易导致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敏感等。

4.内分泌紊乱: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会破坏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性激素异常等。

三、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炎症性疾病: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的一线药物,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药学专业《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

药学专业《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响皮质激素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利的一面固然是好,不利的一面也不能束手无策,下面对一些常见的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响处理对策进行整理。

1骨质疏松发生原因:〔1〕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及增加肾脏尿钙排泄,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进而促使破骨细胞的活化、导致骨丧失;〔2〕抑制骨形成。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刺激破骨细胞活化,抑制成骨细胞增殖、I型胶原和非胶原蛋白质合成,促进成骨细胞和骨细胞凋亡;〔3〕对性激素的影响。

糖皮质激素通过减少雌激素及睾酮的合成引起骨质疏松;〔4〕糖皮质激素引起的肌萎缩及肌力下降是导致患者骨折的危险因素。

防治措施:〔1〕钙剂维生素D/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阿仑膦酸、唑来膦酸;〔2〕阿仑膦酸、唑来膦酸;〔3〕甲状旁腺素;〔4〕降钙素;〔5〕性激素;〔6〕噻嗪类利尿剂和限盐〔伴高钙血症者〕,防钾丧失;〔7〕防止吸烟、酗酒、饮咖啡、负重,适当运动。

防治时机:预计激素使用>3个月或高风险患者。

2肌病发生原因:激素对骨骼肌的直接分解代谢作用。

防治措施:〔1〕不用氟化激素;〔2〕减少激素用量;〔3〕适当运动和高蛋白饮食。

3股骨头坏死发生原因:激素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流瘀滞、骨内压力增加、动脉灌注缺乏而引起堵塞,或激素对骨细胞的毒性作用,增加骨细胞的凋亡。

防治措施:〔1〕早期诊断和干预;〔2〕危险因素评估;〔3〕预防外伤,NSAIDs止痛;〔4〕关节置换或切骨术。

4血脂升高发生原因:局部原因使激素导致ACTH减少所致。

防治措施:〔1〕使用他汀类药物;〔2〕补充叶酸和B族维生素;〔3〕合理膳食。

5血糖升高发生原因:激素可减少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肝糖原异生。

防治措施:〔1〕减少激素剂量;〔2〕饮食控制;〔3〕优先选择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严重高血糖者可注射胰岛素。

6心血管疾病发生原因:动脉硬化,心肌损害,血液粘度增加,血小板生成等。

防治措施:〔1〕服用ARB、ACEI、CC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2〕延长输注时间〔冲击疗法时〕;〔3〕冠心病、心衰患者应专科治疗。

皮肤科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观察和护理

皮肤科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观察和护理

皮肤科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观察和护理(一)静脉迅速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能发生全身性的过敏反应,包括面部、鼻黏膜、眼睑肿胀,过敏性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气短、胸闷、喘鸣,用药期间加强巡视,出现过敏反应应积极给予对症处理。

(二)中长期给药可引起以下不良反应1.库兴综合征表现: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痤疮、多毛、皮肤变薄、糖皮质激素性糖尿病,故用药期间应注意体重及血糖变化,避免食用含糖量较高的食物,每周测体重1次,每日监测血糖,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观察。

2.可诱发或加重感染,加强皮肤、口腔、会阴等部位的清洁卫生。

观察有无感染的发生,有无并发二重感染,防止白色念珠菌感染,原有感染病灶(如结核病)有无活动。

长期使用激素者,遵医嘱应用抗菌药物,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合,外出时应戴口罩,以减少和避免感染的机会;病室清洁,定期消毒,被服勤换洗。

3.可并发或加重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导致穿孔或出血。

观察有无腹痛及伴随症状,注意大便的颜色,有无呕血、黑便,饮食应软烂易消化,不宜食用生、冷、硬的食物,用药期间不宜服用阿司匹林,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病史有无胃、十二指肠溃疡,根据医嘱使用胃黏膜保护剂。

4.可导致骨质疏松、骨缺血性坏死和伤口愈合迟缓,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D和钙质,加强安全措施,防止跌倒,避免外伤、骨折。

5.可导致精神异常,出现失眠、神经质、情绪异常,甚至抑郁、狂躁、精神分裂症或有自杀倾向等,应加强观察,尤其既往有精神病或精神病家族史的患者更应警惕发生。

6.心血管并发症,长期应用能导致水钠潴留和血脂升高,引起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故饮食应清淡,每日盐的摄入量不宜超过6克,水肿患者记录24小时出入量,注意血压及血脂的变化,每日监测血压,定期检验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糖、血脂、出凝血时间等。

7.可抑制小儿生长发育,患儿使用此药时应谨慎。

8.诱发或加重青光眼、白内障等,加强对眼部视力的观察。

9.与强心苷和利尿剂合用应注意补钾。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的一类幽体激素(皮质醇),具有抗炎、抑免疫制、抗毒(素)、抗休克等多重生物效应,是临床应用最广、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和免疫抑制剂,是对付风湿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的王牌武器。

同时,它又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导致许多副作用,有的还非常严重。

对此,一定要充分了解,注意防范。

诱发感染发生机制:激素可以降低机体免疫力,容易诱发感染,并且,发生感染后,激素还会抑制发热、咳嗽等症状,使感染不容易被早期发现,常常造成诊断延误。

应对措施: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胆道等部位感染征象;定期监测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免疫力低下患者可以使用免疫球蛋白,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药源性“库欣综合征”发生机制: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引起“外源性库欣综合征”,病人表现为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肩、四肢纤细、瘗疮、多毛等。

应对措施:停药后可自行消失,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如利尿药物Q导致消化道溃疡、出血发生机制:刺激胃酸和蛋白酶分泌,诱发或加重消化道溃疡及出血。

应对措施:有消化道溃疡病史者慎用或忌用糖皮质激素;不与非脩体类消炎药联用;激素治疗期间,可常规加用胃肠粘膜保护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PPI)等。

血糖升高发生机制: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糖原异生,导致“糖代谢紊乱”0原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后会出现血糖进一步升高;原本血糖正常的患者在使用激素后有可能出现“糖代谢紊乱”,称为“类固醇性糖尿病”,停药后血糖多可恢复正常。

应对措施:全天候(尤其是餐后)血糖监测,根据血糖检查结果,酌情调整或加用降糖药物,以维持血糖正常。

高血压发生机制:糖皮质激素可引起钠水潴留,并使血管壁对血管紧张素II 和儿茶酚胺的反应性增强,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应对措施:应用激素期间,注意监测血压,及时调整或加用降压药物。

糖皮质激素的常见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常见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常见副作用1.代谢紊乱:糖皮质激素会增加肝糖原的合成和抑制胰岛素的释放,导致血糖水平升高,易引发糖尿病。

此外,还可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导致高血糖、高血脂、脂肪堆积等问题。

2.水钠潴留:糖皮质激素会抑制肾小管对钠离子的排泄,增加水钠的重吸收,导致体液潴留,表现为水肿和高血压。

3.骨质疏松:糖皮质激素干扰钙离子的吸收、分泌和再吸收过程,抑制骨骼矿化,导致骨质流失和骨密度下降,容易引发骨折、骨骼退化等骨质疏松症。

4.肌肉萎缩:糖皮质激素抑制蛋白质合成,加速蛋白质分解,导致肌肉组织的萎缩和肌力下降。

5.免疫抑制: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免疫细胞功能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削弱机体的免疫功能,易导致感染加重、抵抗力降低。

6.皮肤改变: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可导致皮肤变薄、表皮萎缩,容易出现皮肤瘀斑、静脉曲张等现象,以及易损伤、感染。

7.心血管系统:糖皮质激素会引起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8.消化系统:糖皮质激素可导致消化道黏膜损伤及胃肠道排空减慢,引起食欲降低、消化不良、胃肠溃疡等症状。

9.眼部问题:长期使用高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可导致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问题。

10.精神神经系统:糖皮质激素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引起情绪波动、焦虑、抑郁、失眠等神经精神问题。

尽管糖皮质激素具有许多副作用,但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其益处往往超过了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并采取适当剂量和时限,同时辅以其他治疗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此外,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期间应定期监测相关指标,以及密切观察和应对副作用的出现。

特别是对于长期使用者,应进行骨密度检查、血糖、血脂等相关的检测。

糖皮质激素使用的不良反应 ppt

糖皮质激素使用的不良反应 ppt


7
谢谢!
-
8
数患者可诱发胰腺炎或脂肪肝。
-
3
糖皮质激素使用的不良反应
4.诱发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由于水、钠潴留和血脂升高,诱发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5、兴奋中枢 糖皮质激素可诱发精神异常。有精神病或癫痫病史者禁用或慎用。 6、白内障和青光眼
糖皮质激素能诱发白内障,全身给药或局部给药均可发生,可能与糖 皮质激素抑制晶状体上皮Na-K泵功能,导致晶体纤维积水和蛋白质凝集有关。
泌不足或缺如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可累及多个系统。主要表现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缺 乏所致的症状,如脱水、血压下降、体位性低血压、虚脱、厌食、呕吐、精神不振、嗜睡 乃至昏迷。患者有时会被误诊为急腹症而行手术治疗或延误诊断,最终进展全昏迷,甚至 死亡。)
-
6
2、反跳现象与停药症状。
反跳现象又称撤药综合征, 指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时原病复发或恶化。 系指长期使用某些药物治疗疾病,在症状基本控制后突然停药,由此造成 的疾病逆转的现象。
-
2
糖皮质激素使用的不良反应
2.诱发或加重感染
因糖皮质激素抑制机体防御功能,且无抗菌作用。长期应用常可诱发 感染或使体内潜在病灶扩散,特别是在原有疾病已使抵抗力降低如肾病综合
征者更易产生。还可使原来静止的结核病灶扩散、恶化(机会感染)。故结
核病患者必要时应并用抗结核药。
3.消化系统并发症
使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抑制胃粘液分泌,降低胃肠粘膜的抵抗 力,故可诱发或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造成消化道出血或穿孔。对少
糖皮质激素还能使眼内压升高,诱发青光眼或使青光眼恶化。
-
4
糖皮质激素使用的不良反应
7、骨骼肌肉系统:
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等与激素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 其合成及抑制成骨细胞的活性,增加钙、磷排泄有关。骨质疏松多见于儿 童、老人和绝经妇女,严重者可有自发性骨折,部分患者可出现股骨头坏 死。

糖皮质激素都有哪些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都有哪些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都有哪些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毒(素)、抗休克以及免疫抑制等多种临床治疗作用,它是目前最广泛使用,也是效果最为立竿见影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剂,也是抢救重症患者、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的利器。

但本药也是一种“双刃剑”,一旦运用不得当,反而会带来很多后遗症,有些后遗症还很大。

若是长时间服用,可以导致出现满月脸、水牛背、体毛增加、高血压,以及更为复杂、严重的症状,因此要加强不良反应的预防,以下就对几种由糖皮质激素所引起的常见不良反应进行科普,着重探讨了这些不良反应的形成机制和应对措施。

1.加重感染形成机制:大量激素会影响人体自身的免疫机制,导致人体的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导致感染,糖皮质激素会对发热、咳嗽等症状进行抑制,症状只是被隐藏起来,并没有得到治疗,导致一些感染没有被及时发现,而导致了治疗的延迟,后期将会出现更为严重的感染。

应对:在药物使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胆道等是否有发生感染的迹象;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和 C反应蛋白;对免疫力下降的人可以服用提高免疫系统的免疫球蛋白。

1.库欣综合征形成机制:长时间、大剂量地服用糖皮质激素,可导致"外源性库欣综合症",患者的症状包括:肥胖、满月脸、水牛肩、痤疮粉刺、体毛增加等。

应对:停止服用此药后,症状会自动缓解,通常不需要特别的处理,症状严重者可以服用利尿剂有助于改善症状。

3.引起消化道的溃疡、出血形成机制:大量糖皮质激素会使胃肠道内过多分泌胃酸及蛋白酶,从而引起或加剧胃肠道的溃疡和消化道出血。

应对:既往有胃肠道溃疡史的患者谨慎使用或避免使用这类药物;不能和NSAIDs一起使用;在使用激素的同时,还可以配合使用一些诸如质子泵抑制剂等胃肠粘膜保护的药物。

4.血糖升高形成机制:已有“糖尿病”和“糖耐量不正常”的病人,在服用糖皮质激素后,会发生更多的血糖上升;如果本来血糖是正常的,服用大量糖皮质激素后激素后也可能发生“类固醇性糖尿病”,但这种情况在停药后就会恢复。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后效应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后效应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后效应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后效应
一.停药反应
1、疾病本身状况恶化:因病人对糖皮质激素产生了依赖性或病情尚未完全控制时,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而使原发病复发或恶化,常需加大剂量再行治疗,待症状缓解后再逐渐减量、停药。

2、撤药综合征厌食,剧烈的恶心,体重减轻,关节痛,肌痛,嗜睡,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和心动过速。

3、肾上腺轴的抑制致肾上腺危象:如恶心、呕吐、乏力、低血压、休克等,需及时抢救。

二.肾上腺轴被抑制与否的判断
用药多长时间发生轴抑制与用药剂量个体差异有关
个体差异可能与皮质激素代谢率不同有关
视为未被抑制的情况:
1、任何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使用少于3周;
2、任意长的时间内,每天接受小于10mg的强的松或相当剂量的其他糖皮质激素治疗,非睡前单一剂量用药。

(注:睡前用药会抑制次晨皮质醇分泌高峰)
3、慢性隔日交替糖皮质激素疗法很少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

视为被抑制的情况:
1、任何人接受每日20mg以上的强的松 3周以上;
2、任何病人在治疗中出现库欣综合征临床表现则肯定有轴的抑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摘要】糖皮质激素对人体的生理作用是多方面的。

具有抗炎、抗过敏和抑制免疫反应等多种药理作用,其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但是不适当的使用或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本文现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导致的常见、少见或罕见、以及停、撤药引发的不良反应做一总结,目的是为临床合理、经济、安全用药做指导。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主要为皮质醇,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还具有抑制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克作用。

该激素分泌受ATCH调节。

人类糖皮质激素以皮质醇分泌量最大,作用最强。

皮质醇进入血液后,绝大部分与某些血浆蛋白结合,具有生物活性的游离型甚少,但游离型与结合型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以维持正常动态平衡,皮质醇几乎对全身所有细胞均有作用。

一、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1、对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作用1.1糖代谢:皮质醇促进糖异生,增加肝糖原的贮存,抑制肝外组织对糖的摄取利用,因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糖皮质激素分泌不足时,出现肝糖减少和低血糖;分泌过多则出现糖升高,甚至出现糖尿,由此引起的糖尿称为类固醇性糖尿。

1.2蛋白质代谢:皮质醇促进肝外组织,特别是肌肉组织的蛋白质分解,抑制肝外组织对氨基酸的摄取,减少蛋白质合成加速氨基酸如肝,成为糖异生的原料。

因此,皮质醇分泌过多年常引起生长停滞、肌肉消瘦、皮肤变薄、淋巴组织萎缩及创伤愈合迟缓等现象。

1.3脂肪代谢:皮质醇可促进脂肪分解(特别是四肢),升高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度,增加脂肪酸在肝内的氧化。

皮质醇使四肢脂肪减少,面部和躯干的脂肪增多。

当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亢进或者过多使用皮质醇,会出现面圆背厚躯干部脂肪堆积而四肢消瘦的“向心性肥胖”。

2、水盐代谢:皮质醇有弱的贮钠排钾作用,还可降低肾小球入球血管阻力,增加肾小球血浆流量而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有利于水的排出。

如。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病人常有水排出障碍,严重时可出现“水中毒’,此时若适量补充糖皮质激素症状可获得缓解。

3、对其他组织器官的作用3.1血细胞:皮质醇能增加造血功能,使血液中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增多。

同时它能促进附着在小血管壁的粒细胞进入血液循环,使血液中中性粒细胞增多。

皮质醇能抑制淋巴细胞DNA的合成过程,因而是淋巴细胞数量减少。

皮质醇对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和分解嗜性粒细胞的活动有增强作用,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减少。

3.2心血管系统:糖皮质激素对维持正常血压是必需的。

这是由于: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上儿茶酚胺受体数量和调节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过程提高血管平滑及细胞对儿茶酚胺的感性,增强血管平滑肌的紧张性:抑制具有舒血管作用的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毛细血管壁通透性,有利于维持血容量;对离体心脏有强心作用。

因此,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时,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大,血压下降。

3.3神经系统:皮质醇有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患者可出现思维不能集中,烦躁不安和失眠等现。

3.4消化系统:糖皮质激素能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并使胃粘膜的保护和修复功能减弱。

因此,长期服用糖皮质激可诱发或加剧胃溃疡,应予注意。

二、主要的药理作用有1、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对抗各种原因如物理、化学、生理、免疫等所引起的炎症。

在炎症早期可减轻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及吞噬反应,从而改善红、肿、热、痛等症状;在后期可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生成,防止糖连及瘢痕形成,减轻后遗症。

但必须注意,炎症反应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炎症后期的反应更是组织修复的重要过程。

因此,糖皮质激素在抑制炎症、减轻症状的同时,也降低机体的防御功能,可致感染扩散、阻碍创口愈合。

2、免疫抑制作用对免疫过程的许多环节均有抑制作用。

首先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

其次,对敏感动物由于淋巴细胞的破坏和解体,使血中淋巴细胞迅速减少;糖皮质激素对人也引起暂时性淋巴细胞减少,其原因可能与淋巴细胞移行至血液以外的组织有关,而不是淋巴细胞溶解所致。

动物实验指出,小剂量主要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则能抑制由8细胞转化成浆细胞的过程,使抗体生成减少,干扰体液免疫,原因可能与其选择性地作用于T细胞亚群,特别是增强了T。

抑制B 细胞的作用有关。

但在人体迄未证实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剂量时能抑制抗体产生。

3、抗休克超大剂量的皮质激素类药物已广泛用于各种严重休克,特别是中毒性休克的治疗,对其评价虽尚有争论,但一般认为其作用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扩张痉挛收缩的血管和加强心脏收缩;②降低血管对某些缩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使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改善休克状态;③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的形成。

④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

保护动物耐受脑膜炎双球菌、大肠杆等内毒素致死量数倍至数十倍。

4、其他作用4.1血液与造血系统皮质激素能刺激骨髓造血机能,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大剂量可使血小板增多并提高纤维蛋白原浓度,缩短凝血时间;促使中性白细胞数增多,但却降低其游走、吞噬、消化及糖酵解等功能,因而减弱对症区的浸润与吞噬活动。

对淋巴组织也有明显影响,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淋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增多;而在。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者,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组织萎缩。

4.2中枢神经系统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出现欣快、激动、失眠等,偶可诱发精神失常。

大剂量对儿童能致凉厥。

4.3消化系统糖皮质激素能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提高食欲,促进消化,但大剂量应用可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导致的常见、少见或罕见、以及停、撤药引发的不良反应。

三、常见不良反应1、库欣综合征长期超生理剂量应用可引起水、盐、糖、蛋白质及脂肪的代谢紊乱,表现为向心性肥胖多毛、无力、低血钾、浮肿、高血压、糖尿病等。

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在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凡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糖皮质激素。

对同时应用强心甙和利尿剂的患者应注意补充钾盐。

2、诱发或加重感染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其主要机制是抑制炎症促进因子、抑制抗原抗体反应、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毒素对机体的损害,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的症状。

但激素无抗菌能力,而且抑制抗体形成,干扰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使感染扩散。

由于糖皮质激素有强大的抗细菌内毒素作用,可减少内源性致热源的释放,并能抑制下丘脑对致热源的反应,有较好的退热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人们往往求效心切,把激素当成“退热药”,结果患者表面上解除了发热,但感染却扩散.病情进一步发展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并发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

所以一般感染性疾病应用激素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且剂量宜小,疗程宜短;仅重危细菌感染出现严重毒血症者可短期应用大剂量激素,且必须同时应用足量有效的抗感染药物。

病原不明的细菌感染、耐药性细菌、病毒感染均应忌用。

3、精神神经症状精神神经症状多在使用激素后数日发生,偶可在注射激素l次后发生。

激素可增强多巴胺一B羟化酶及苯乙醇一N一甲基转换酶的活性,增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的合成。

去甲肾上腺素能抑制色胺酸羟化酶活性,降低中枢神经系统血清素浓度,扰乱两者递质的平衡,出现情绪及行为异常。

可见欣快感、激动、不安、谵妄、定向力障碍、失眠、情绪异常、诱发或加重精神分裂症、甚至有自杀者。

大剂量还可诱发癫痫发作或惊厥。

故有精神病倾向、精神病患者应禁用或慎用。

一旦出现精神症状应及时停药,同时使用镇静剂并加强心理疏导及监护。

4、诱发或加重溃疡、出血、穿孔,糖皮质激素可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减少胃黏液分泌,加强蛋白质分解代谢和抑制蛋白质合成使胃黏膜失去保护和修复能力,故能诱发或唇溃疡病,甚至引起出血、穿孑L的危险。

为防止这一反应同时加用制酸药。

5、骨质疏松糖质激素一方面可抑制肠道对钙离子的吸收,抑制成骨细胞活力;另一方面能促进甲状腺索的分泌而加强破骨作用,从而导致骨质疏松。

因此对长期或大剂量应用激素者应定期进行放射学检查,一旦发现有骨质疏松即应停药或配合补充钙、维生素等治疗。

6、肌萎缩、伤口愈合及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糖皮质激素能促进蛋白质分解和抑制蛋白质合成,造成负氮平衡,使肌萎缩,又能延缓肉芽组织的形成,可引起伤口愈合和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7、类固醇糖尿病糖皮质激素能促进糖原异生,对抗胰岛素,抑制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引起血糖升高和糖尿。

糖皮质激素还能加重高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其作用机制与影响胰岛素信号蛋白的磷酸化及蛋白表达等因素有关。

患者一旦出现血糖升高应当停药或控制饮食或用胰岛素。

8、皮肤病变面部皮肤对激素最为敏感,常见的有黑斑、皱纹、毛细血管扩张、多毛、痤疮、红斑反应、激素依赖性皮炎等。

9、诱发眼病滥用激素滴眼液可诱发青光眼、白内障、眼色素层发炎及角膜变厚、角膜伤口愈合减慢等。

四、少见或罕见的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静脉迅速给予大剂量激素可能发生全身性过敏反应,包括面部、鼻黏膜、眼睑肿胀,荨麻疹,气短,胸闷,哮喘,甚至过敏性休克。

2、心绞痛激素所致心绞痛的机制可能是由于激素快速进入机体内引起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兴奋8受体,导致血管收缩,冠状动脉阻力增加,发生心肌缺血。

3、急性胰腺炎激素能增加胰腺分泌和胰液黏稠度,导致微细胰管阻塞,胰腺泡扩大及胰酶溢出,同时激素可导致高脂血症及全身感染等因素而引起胰腺炎。

4、类固醇肌病大量使用激素可导致蛋白异化亢进、肌肉萎缩和纤维化,出现对称性肌张力低下,主要是下肢近端肌肉的严重受侵,难以蹲位站起是其特征。

5、肺动脉栓塞激素具有抑制纤维蛋白溶解和使红细胞、血小板增多之作用从而凝血因子增加。

因此,长期使用激素,在治疗中一旦出现气急、咯血或休克者,应高度警惕肺动脉栓塞的发生。

6、胆道出血长期使用激素可诱发动脉硬化,使血管内膜肿胀及增殖,上皮细胞脂质沉着,弹力组织破碎产生血管脆弱症及坏死性血管炎。

因此,长期使用激素者,一旦出现右上肢痛、黄疸及黑便,应警惕胆道出血的可能。

7、肾钙化和肾结石糖皮质激素有轻度抑制骨质,减少肾小管对钙、磷的再吸收而增加其排泄的作用。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使尿钙、磷排出增加,产生高尿酸尿症。

五、停、撤药引发的不良反应1、肾上腺皮质萎缩或功能不全长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使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分泌减退,甚至导致肾上腺萎缩。

突然停药或停药1—2年内,在一定条件下(如大手术、创伤、出血、严重感染等)发生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症状,如头昏、无力、恶心、呕吐、低血糖、低血压,甚至发生昏迷或休克。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应在停药后数月或更长时问内遇到上述应激情况时及时补给足量激素或停药后给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丙酸睾丸素治疗,减少发生机会,一旦发生,则按。

肾上腺危象抢救。

2、反跳现象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症状已完全控制、缓解,但因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大过快,可见原发病复发或恶化现象称为反跳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