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大班数学豆豆排队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豆豆排队》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豆豆排队》一、教学目标1.能够识别数字1-10并按大小顺序排列;2.能够理解“排队”的概念;3.能够将豆豆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二、教学准备1.准备10个豆袋子,每个袋子里放1-10颗同种豆子,且每个袋子里的豆子数量不一定相等。
2.准备一张画有10个圆圈的大幅画板或PPT。
3.准备豆豆排队的故事,以及配有图片的ppt。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故事介绍豆豆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做。
他们焦急地等待教练来告诉他们该做什么。
突然,教练出现了,他告诉豆豆,我们要排队。
豆豆们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纷纷问道“什么是排队呢?”教练解释说排队就是按顺序排列,大的站后面,小的站前面。
豆豆们听懂了,他们准备开始排队……2. 活动1:识数字、选最小1.教师拿起豆袋1,展示给学生看,并问学生:“你们猜一猜这个豆袋里有多少颗豆子?”学生猜测数字,老师拿出豆子数进行核对。
2.让学生找出10个豆袋中数量最少的那个豆袋,拿出袋中豆子进行核对。
3.继续比较2个袋子中豆子数量的大小,让学生进行同样的筛选和比较,找出所有袋子中豆子数量的大小关系。
3. 活动2:排队、从小到大排序1.引导学生回忆刚才的活动,告诉他们已经知道了哪些袋子里的豆子最少。
2.将画板或PPT中的10个圆圈和豆袋上的数字分别对应,让学生拿起豆袋中相应数量的豆子,按顺序排列到相应的圆圈里,使得每一个圆圈里的豆子数量都不相同。
3.引导学生观察豆子的数量并用语言描述如下:“数字1比数字2少,数字2比数字3少……以此类推”。
4.扩展:让学生比较10个豆袋中豆子数量差最大的两个袋子。
四、教学反思1.这个教案中,通过故事引入新知识,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排队和数字大小的概念。
同时,把概念和具体操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操作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概念。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灵活地应对学生的想法。
有的学生可能会对“排队”的概念感到困惑,或者对于较难的比较问题需要更多的提示和引导。
数学活动《豆宝宝排队》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豆宝宝排队》教学反思
在《指南》科学领域中,“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和兴趣”“观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思考”、“交流”多次出现,因此我们要为幼儿提供各种科学活动所需要的活动材料,让幼儿人人动手进行操作试验,观察试验结果,记录、表达、交流试验的过程,让幼儿体验试验的乐趣。
今天的数学活动《豆宝宝排队》我将操作置前。
操作的过程中孩子用两种豆子尝试排列,孙忆希她很快将六颗白云豆排列好,白云豆的队列比绿豆稍稍长了一点,这是在同桌上的袁韵表达起自己的意见,“我还有办法!我可以让白云豆队伍更长。
”“你有什么好办
法?”“那个豆子是这样放着的,我想要把它横过来放。
””你来试试“我请他另拿6颗白云豆进行操作,大家在体验不同的经验,这个办法能让少数的白云豆排列的队伍更长,也更明显的让孩子们了解物体的排列长度与物体本身的关系。
在区角中我还发现插塑积木,蘑菇型的玩具有三种不同大小规格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操作、体验。
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大小与“队伍”长短之间的关系。
在以后还可以采集不同种子、捡拾落叶,引导幼儿进行不同的关系的有序排列活动。
《指南》中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设宽松的环境”,因此我们提倡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另外,我们还应该创设平等、民主的环境和教育氛围,也就是良好的精神环境。
比如:在活动中经常给予幼儿“试试看”等语言鼓励,鼓励幼儿自信、大胆,敢于提出各。
大班数学豆豆排队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豆豆排队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豆豆排队教案反思:
本次教学的主题是“大班数学豆豆排队”,本文就本次教案实施的情况进行反思。
首先,本次教案设计的内容丰富,能够吸引学生们的兴趣。
课前准备工作认真,为学生预习准备了知识点,让学生已经有所了解,投入感高。
此外,老师使用多种教具,展示形式丰富,让学生在视觉上得到更多的启发,理解起来更加容易。
其次,老师使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体验豆豆排队,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孩子们激情高涨,互动凝聚力增强;同时游戏中由老师进行现场纠正,让学生们及时改正错误,更好的理解排队的内涵。
再者,课堂中老师采用多种形式的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理解豆豆排队的概念,包括问答、思考探究、设计性任务,让学生更深入的体会并理解排队的概念。
最后,老师通过及时回访确保学生巩固排队概念,积极倾听学生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帮助。
总之,本次教案的实施非常成功,学生的学习效果都良好。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交互性,不断引导学生重视理解以及应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内容。
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豆豆排队》
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豆豆排队》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排队的概念,并能按照指定的排队规则进行排队。
2.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问题进行排队,并能够解决排队中的问题。
3.学生能够运用排队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问题进行排队,并能够解决排队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排队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1.板书:排队的规则2.图片:排队的场景3.学生课件材料:排队问题的练习题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1.引导学生回忆一下上节课学到的内容,询问学生排队的方法和规则。
2.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排队场景。
3.在黑板上板书排队的规则,例如:按照从左到右,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
Step 2:学习排队的例子1.出示一些排队的例子,例如:小明、小红和小华三个人按照身高从低到高排队,小华站在最前面,小红站在中间,小明站在最后面。
让学生观察并分析规律。
2.引导学生总结排队的规律,即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排队。
Step 3:巩固排队的知识1.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排队场景,设计排队问题并解决。
2.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可以根据身高、年龄或者其他条件进行排队。
Step 4:拓展应用1.让学生运用排队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班级里的学生根据体重从轻到重排队。
2.引导学生思考排队的意义,例如:排队可以减少混乱,保持秩序。
Step 5:总结反思1.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对排队的规则进行复习和梳理。
2.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思考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排队场景、设计排队问题并解决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排队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
在巩固排队的知识和拓展应用环节,我创设了一些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我还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积极肯定和指导,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豆豆排队》
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豆豆排队》一、教学目标1.培养大班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2.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通过游戏的方式加深幼儿对顺序和排队的理解。
二、教学准备1.《豆豆排队》游戏道具:豆豆卡片、数字卡片。
2.教学环境准备:教室内空旷的活动区域。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步骤一:游戏引导(5分钟)1.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豆豆排队》,并向幼儿展示豆豆卡片和数字卡片。
2.引导幼儿观察豆豆卡片上的数字和豆豆的顺序排列。
3.带领幼儿讨论排队的概念和重要性。
步骤二:游戏规则说明(10分钟)1.教师向幼儿解释游戏规则:将豆豆卡片按照数字的大小顺序排列。
2.引导幼儿参与讨论,让幼儿预测排队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步骤三:游戏操作(25分钟)1.将豆豆卡片混合打乱,放置在教室中央。
2.教师指定一个幼儿作为游戏的开始者,要求其从豆豆卡片堆中选择一个数字最小的卡片,并站在特定的位置上。
3.其他幼儿按照数字大小的顺序,依次选择卡片并排队站在正确的位置上。
4.若出现幼儿站错位置的情况,教师及时指出,并协助幼儿进行调整。
5.所有幼儿排队完成后,教师对幼儿的排队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步骤四:游戏反思(10分钟)1.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游戏的过程,引导幼儿思考以下问题:–我们排队时遇到了哪些困难?–我们是如何解决困难的?–排队的顺序和数字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排队时我们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2.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总结,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豆豆排队》游戏的教学,我发现幼儿对排队的概念和数字的大小顺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们在游戏中积极参与,通过实际操作锻炼了观察力和判断力。
同时,游戏中的合作和团队意识的培养也得到了加强。
然而,也发现幼儿在排队时还存在一些难点,比如容易忽视数字的大小关系,以及对位置的判断不准确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幼儿提高排队的技能和思维能力。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豆宝宝排队》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豆宝宝排队》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把握简单的数学概念——排序2. 认得数字1到10,能够正确地使用数字1到103. 培育幼儿合作意识、察看力和动手本领二、教学内容本课紧要是让同学认得数值1~10并能正确地使用它们。
通过这个游戏教给同学排序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模拟操作法2.游戏教学法3.小组协作学习法四、教学步骤和教学过程第一步:开始1. 在班里贴一些数字牌,数字分别为1—10,并把豆袋放在数字10前面,把小车放在数字1前面。
2. 老师带领同学们认得数字牌,告知他们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步:排队游戏1. 将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个队长。
2. 编号1的同学拿着小车站在最前面,然后依照数字从2—10的次序站成一队,队伍以豆袋结尾。
3. 老师询问每个小组的队长,让他们进行阅读、理解、执行排队的规定。
4. 一次排队比赛看哪个队伍速度最快。
当同学们深入了解这个游戏时,再加入 music 和倒计时等元素来加强趣味性。
5. 假如有家长前来接孩子,那么就由家长来主持关于将全部数放到指定位置上的游戏。
第三步:讨论和反思1. 老师回顾上课的内容,询问同学们排队的体验以及困难点。
2. 讨论同学们发生的问题并让他们思考如何解决。
3. 以小组为单位,让同学们反思他们在排队游戏中做得好的地方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教学目标达成检测1. 进行一次同样的排队比赛,看哪个小组排名第一、2. 老师以问答方式对同学所学学问进行检测,看同学是否把握了概念和方法。
六、教学资源和手段1.数字牌2.豆袋、小车等道具3.音乐4.人工计时器七、教学反思1. 本课程结合了教学法,通过模拟操作、游戏的方式来深入浅出地讲解排序的概念。
2. 在老师领导的讨论中,同学们意识到了小组协作的紧要性。
3. 在课程结束时,老师有意识地询问了同学对这个游戏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加深了同学对排队规定的认得。
4. 整个课程与同学互动多,同学参加积极,课程布置合理,教学效果良好。
豆豆排队大班数学教案反思
豆豆排队大班数学教案反思引言豆豆排队大班数学教案是一份针对大班幼儿的数学教学计划,旨在提高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反思的地方,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期能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问题一: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够明确•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教学目标理解模糊,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反思:在编写教案时,应该更加清晰明确地设定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他们将会学到什么以及达到怎样的水平。
•解决方案:在教案中,对于每一个教学目标都要进行详细的描述,并提供相应的学习策略和评价方式,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和跟进。
问题二:教学内容的呈现不够生动有趣•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不高,可能是因为教学方式不够生动有趣。
•反思:幼儿喜欢活动和游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增加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解决方案:在教案中,增加一些互动性强的游戏和活动,例如数学游戏、角色扮演等,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通过这些活动来辅助教学。
问题三:教学评价的方法不够全面客观•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对于学生的评价主要依靠口头表现和课堂作业,评价方法不够全面客观。
•反思:应该采用更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例如观察记录、参与度评估、小组合作评价等,以便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解决方案:在教案中,明确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并设计一些评价工具和表格,以便教师能够更好地进行学生的评估和跟踪。
问题四:教学过程的组织不够紧凑有序•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时间会浪费在教师过多的解释和组织不够紧凑有序的问题上。
•反思:在编写教案时,应该更加注重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时间的分配,减少教师的解释时间,增加学生的参与时间。
•解决方案:在教案中,明确每一个教学步骤和所需时间,并合理安排学生的参与时间,以使教学过程更加紧凑有序。
问题五:教学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我意识到自己没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豆豆排队》
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豆豆排队》
一、课程概述
这是一节大班数学课,主要是教授幼儿园儿童如何排队,让孩子们懂得排队的重要性并掌握简单的排队技巧。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园儿童的排队意识和排队习惯;
2.帮助幼儿园儿童掌握排队的基本方法;
3.激发幼儿园儿童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
1.排队的方法;
2.着重培养幼儿园儿童的排队习惯和素质;
3.培养幼儿园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
四、教学难点
1.帮助幼儿园儿童掌握排队的基本方法;
2.培养幼儿园儿童的积极参与意识。
五、教学方法
活动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1.引入(5分钟)
老师与孩子谈论平时的排队经历,在孩子们的印象中,最美好的排队经历是什么?排队的重要性让孩子们表述一下。
2. 排队游戏(20分钟)
制作一些纸状的豆豆,让孩子们随机抽取,选择自己抽取的豆豆数目,并按照自己的数目排队。
3.活动小结(5分钟)
老师在活动结束后整理孩子们的豆子,然后让孩子们自己添加标签,同时和孩子们一起回顾排队游戏过程中的优秀表现。
七、教学反思
1.活动过程中老师在引入环节引导明显不足,应当引导孩子们积极提问,主动讲述排队的重要性,激发孩子们主动性。
2.活动过程中,老师可以分组让孩子们按照分组排队的方式来创新排队的方式,从而更好地调动孩子的发言积极性。
3.活动结束后,老师没有及时总结活动的收获,没有画下重点是什么,强烈带领幼儿园幼儿们对于排队游戏的收获进行全面的整合总结。
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豆豆排队》
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豆豆排队》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活动,培养学生的排队意识和排队技能;2.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排队的规则和要求,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豆豆排队》故事书;2. 扑克牌;3. 游戏卡片;4. 黑板和彩色粉笔;5. 奖励小礼品。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通过展示《豆豆排队》故事书的封面,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想故事的内容;2. 提问学生:你们平时在学校或者其他场合有没有排队的经历?你们觉得排队有什么规则和要求?3. 引导学生思考排队的重要性,并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怎样正确地排队。
教学讲解与练习(25分钟):1. 教师出示扑克牌,让学生观察扑克牌的排列规则,并告诉学生这也是一种排队的方式;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成小组进行一场扑克牌排队比赛,看哪个小组的排队最整齐;3. 使用游戏卡片和学生一起玩排队游戏,学生按照游戏卡片的要求排成队伍;4. 引导学生总结排队的规则和要求,并和学生讨论排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学生自愿上台表演排队动作,其他同学观察是否正确,并给予评价;2. 设计排队游戏,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观察排队情况并评选出最佳队伍;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练习排队,给予鼓励和奖励。
小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学生分享他们的收获;2. 教师提问学生:你们觉得排队有什么好处?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新的认识和体会?3. 教师对今天的教学进行反思,记录下学生的表现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设计采用了故事教学的方式,通过故事《豆豆排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通过一系列的游戏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排队的规则和要求,并能够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学生在游戏和练习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大班数学课教案《豆宝宝排队》
大班数学课教案《豆宝宝排队》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说出“排队”的概念。
2.能够用豆宝宝进行排队游戏,锻炼孩子们排队的能力。
3.能够通过观察豆宝宝排队的情况,学会用数字表示人数的大小,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
二、教学准备1.20个豆袋子2.1个比较大的篮子3.1张黑板4.1个尺子5.1个小班级计数器三、教学过程1.入门环节教师用尺子指给孩子看,让孩子分别用手指表示1、2、3,并重复几遍,让孩子记住数字的基本概念和大小关系。
2.新课讲解1.首先让孩子们提到家里养过仓鼠或小鸟、鱼等宠物,然后介绍豆宝宝的概念。
2.教师拿出20个豆袋,安排孩子们跟豆宝宝排队,要求学生排成一个直线,不要打乱顺序。
教师宣布比赛开始:“豆宝宝排队了,你们能跟着豆宝宝排队吗?”3.每个学生向篮子里取出一个豆袋,然后按照取出的豆袋数从小到大排成一排,形成一个数字序列。
每名学生将自己手上的豆袋子放在篮子里,然后继续跟着豆宝宝排队。
3.训练环节1.课堂上教师可以出示两个数字,让孩子比较大小,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
2.让孩子按照大小顺序“排队”坐好,然后开始点名,让每个宝宝从排队队列中走出来,相应地报出自己的序数,用来锻炼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4.练习环节针对每个孩子口算问答,让孩子借助豆宝宝进行计数训练。
5.拓展环节1.继续引导孩子们进行数字大小比较,通过比较大小来理解数字大小的关系。
2.导师可以出一些口算题或算术题进行练习,让孩子们更好地锻炼数字推理、口算等能力。
6.总结环节教师指引学生们进行课堂总结,询问孩子们在排队游戏中的感受,同学之间的协作效果,并让孩子们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其他孩子。
四、课后作业1.画出豆宝宝排队的情况,并标出每个豆宝宝的位置。
2.计算豆宝宝的总数,并比较大小。
五、教学反思通过排队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排队,活动中引入豆宝宝概念,并进行数字计算推理,达到巩固数字概念和大小关系的目的。
总的来说,本次课的教学效果不错,学生们都很投入。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豆豆排队》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豆豆排队》一、教案概述•教案名称:豆豆排队•教学对象:大班幼儿(3-4岁)•教学目标:通过豆豆排队的游戏,让幼儿了解基本排队的概念和规则,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耐心等能力。
•教学时间:1节课,约30分钟。
二、教学准备1.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排队区域。
2.教具准备:–一盒豆子(足够每个幼儿拿一颗)–标有数字的小卡片(2、4、6、8,足够每个幼儿拿一张)–标有颜色的小卡片(红色、黄色、蓝色,足够每个幼儿拿一张)–一块白板或黑板,一支彩色粉笔或白板笔3.玩具或图片资料:–图片资料:排队的场景图片或绘本《排队》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引导幼儿观察一张排队的图片资料或展示绘本《排队》中的相关图片。
2.和幼儿一起讨论图片中的内容,引导幼儿们回答以下问题:–这张图片上有什么人或动物在排队?–他们是如何排队的?–排队是为了做什么?3.引导幼儿们回顾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排队情景,例如上幼儿园、上课、吃饭等。
2. 游戏活动(15分钟)1.解释游戏规则:–每个幼儿都会获得一颗豆子和一张标有数字的小卡片。
–首先,老师会喊出一个数字,如“4”。
–然后,幼儿们按照喊出的数字,把带有相应数字的小卡片放在自己面前。
–最后,幼儿们按照卡片上的数字依次排队,将手中的豆子放进一个容器中。
2.组织幼儿游戏:–按照规则,进行豆豆排队的游戏。
–游戏过程中,老师可以提醒幼儿们注意排队的顺序和动作,鼓励他们保持安静、耐心等。
3. 教学反思及总结(10分钟)1.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观察到幼儿们表现出了以下能力或特点:–能够按照指令行动:幼儿们能够按照喊出的数字,选择正确的卡片,表明了他们的听指令能力。
–能够基本排队:幼儿们能够按照卡片上的数字依次排队,表明了他们的排队意识和基本动作控制能力。
–合作意识增强: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们需要相互合作,按照规则排队,表现出了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总结:–在游戏中,幼儿们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了排队的概念和规则。
大班数学活动豆豆排队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豆豆排队教案反思大班数学活动豆豆排队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学习将收集的豆子进行分类、排列,并做记录,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豆豆排队教案吧。
教材分析幼儿园数学教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利用幼儿平时接触到的、熟悉的事物来设计数学活动,是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班幼儿与教师共同收集了许多种子。
孩子们时不时地摆弄、比较各类种子的大小。
受其启发,我设计了数学活动《豆豆排队》。
数学活动《豆豆排队》是关于一种互逆关系的数学教学活动,它包含了求同、分类两个层次。
幼儿通过对操作材料的分类、排列和记录,理解和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教材要求大班幼儿在分类过程中必须思考两个层次的求同标准,在头脑中形成的分类模式是一种互逆的关系,为学习数的组成、加减奠定基础。
我选用操作法为主要学习方法,因为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幼儿只有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可能对某一数学关系有所体验并获得感性经验。
学情分析大班幼儿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是好学、好问,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他们的思维发展已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但思维推理能力还是初步的。
对于一些需要经过多层次分析推理的事情,他们往往力不能及。
同时由于受知识经验的限制,他们推断出的结论也常常出现错误。
因此在本次数学活动中,我选用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感兴趣的材料,采用操作法、游戏法,让大班幼儿通过亲自操作的体验,感知物体的数量、形状、空间位置等一些初浅的数学知识,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设计我在设计本次数学活动中,以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操作法为主要学习方法,通过投放幼儿自己收集、非常熟悉的大小不一的种子材料,创设问题情景,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操作、思考、探索。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豆宝宝排队》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豆宝宝排队》含反思《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豆宝宝排队》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标】1.积极动手操作,尝试用数字、符号记录豆子的数量及排列的结果。
2.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一样多的种子排列时,大种子排的长,小种子排的短;队伍一样长时,大种子用的少,小种子用的多。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1.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的豆子。
2.一排豆子,2张排列卡3.磁性黑板磁铁、记录单、水彩笔【活动过程】一.观察发现,有哪些豆宝宝。
1、引导幼儿观察盘中有哪些豆宝宝。
2、请幼儿将三种豆宝宝分类,感知并在集体中交流每种豆子的数量。
3、在第一张排列卡上记录豆子的数量。
4、讨论:在一张纸上同时记录三种豆子的数量、怎样记录才清楚5、请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并在集体中进行交流。
二.队伍排到哪里——记得清楚,看得明白。
1、尝试让一种豆宝宝在第二张排列卡的线上排队。
2、讨论:队伍有多长?3、鼓励幼儿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讨论拿掉豆宝宝后,也能让别人知道种子排的队伍有多长的方法。
三.猜测并实践——豆宝宝排队。
1、请幼儿猜测:让三种豆宝宝分别在第二张排列卡上排排队,从短线处开始排起,一个挨着一个,哪一种豆宝宝排的队伍最长,哪一种最短,为什么?2、动手试一试3、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4、讨论自己的操作结果,为什么?5、鼓励幼儿大胆的运用数字、符号、图画以及表格记录排列的结果。
然后积极交流自己的发现,说出原因。
活动建议:区角活动:在科学区,比较自己收集来的其他豆宝宝,为他们排队,感知物体大小和队伍长短的关系。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
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大班数学活动《豆豆排队》教案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豆豆排队》教案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理解10以内的数序,能够按照数序排队。
2.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方位感。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教学豆豆排队的规则。
2.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掌握10以内的数序。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1)组织幼儿进行“抓豆豆”游戏,让幼儿熟悉豆豆。
(2)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豆豆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颜色的?2.教学活动(1)教师展示一颗豆豆,引导幼儿观察豆豆的特点。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果豆豆要排队,我们应该怎么排?(3)教师示范排队,让幼儿观察并理解排队规则。
(4)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排队实践,引导幼儿按照数序排队。
(5)教师提问:你们觉得排队有什么好处?怎样排队才能更快更整齐?3.游戏活动(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豆豆排队”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排队规则。
(2)教师设置不同难度的游戏,如:5以内、10以内的数序排队。
(3)教师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今天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四、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豆豆排队的活动非常感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
通过游戏活动,幼儿能够掌握10以内的数序,达到了教学目标。
2.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直观演示、讨论、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我注重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了教学效果。
3.教学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幼儿在排队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数序掌握不牢固、合作意识不强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幼儿的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4.教学改进(1)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增加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在操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2)我将加强对幼儿个别辅导,关注他们的学习进度,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掌握10以内的数序。
(3)我将结合生活实际,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豆宝宝排队》活动反思
《豆宝宝排队》活动反思
《豆宝宝排队》活动反思
本周二,我带领幼儿学习数学活动《豆宝宝排队》,感知、发现物体的大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引导幼儿得出“一样多的豆子排列时,大豆子排的长,小豆子排的短。
队伍一样长时,大豆子用得少,小豆子用得多”的结论。
我班幼儿在活动中能积极动手操作,并在机体中大胆表述自己排列三种豆子的结果与发现。
在活动初,我出示一盘豆子的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豆子的种类。
幼儿在观察豆子时很仔细,能发现豆子颜色、大小的区别。
在引导幼儿讨论分类记录的方法时,很多幼儿能说出“豆子要一个紧挨着一个排列再记录;要把颜色进行分类;排列豆子时要注意摆放整齐等,很不错。
在活动最后环节,我班幼儿能通过两两合作完成操作单,很多幼儿能按照要求排列豆子并记录。
但也有个别幼儿在排列第一颗豆子时没有紧挨着线条的开端,主要是我在活动中没有重点强调按要求排列豆宝宝的重要性,我已经在活动实践操作中帮助幼儿纠正。
本次活动,我注重每一次操作之后的总结,但是却忽略了强调排列豆子时应该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导致个别幼儿排列错误,我也已经进一步引导。
我也会在日常活动中继续引导幼儿探究“物体的大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并将其渗透到生活中。
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豆豆排队》
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豆豆排队》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数字1-5的大小和顺序关系;2.能够使用数字卡片进行排队和计数;3.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增强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1-5数字卡片各10个;2.计数圈:画5个圆,圆内分别填写数字1-5;3.贴画纸:用于制作教师用的直观的豆豆排队示意图;4.简笔画纸:用于制作学生用的简单豆豆排队示意图;5.教学反思表:用于记录和总结本节课教学反思内容。
教学环节1. 首先,通过简单的对话绘画,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目标是什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教师和学生互动,学生的回答需要排队和计数的场景)2. 通过数字卡片的展示和发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观察数字卡片并比较大小、认识数量。
(教师举起数码卡片,询问学生大小情况,并让学生分辨大中小,识别数量)3. 接下来,使用计数圈进行豆豆排队的示范,通过学生的参与和肢体动作表演,巩固数字的大小和数量概念。
(教师分发数字卡片,让学生按照指定数字排序排成一个队列,并教出数字1-5的排序和意义)4. 最后,教师给学生贴排队图,使用简易豆豆排队图示范,让学生声音往大的方向取值,并学会使用豆豆排队或数字卡片进行计数和排队。
(学生对比排队图和个人的排队方式进行对比,让学生根据排队图或数字卡片上的数字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进行排队)教学反思本节课的目标帮助学生掌握了数字的大小和顺序,以及排队计数的技能。
通过互动游戏和肢体动作表演,教师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的积极参与非常值得赞扬,但是在计数排队过程中,有些学生还存在数量概念混淆的问题,需要更加细致地引导和巩固。
在此次课堂中,我更注重了学生的参与,通过互动游戏和肢体表演的方式,营造开放、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之中。
实践也证明,参与学习是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教学中的短板,需要更加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得更好。
(基础巩固)-大班数学教案:豆宝宝排队教案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1积极动手操作,尝试用数字、符号记录豆子的数量及排列的结果。
2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一样多的种子排列时,大种子排的长,小种子排的短;队伍一样长时,大种子用的少,小种子用的多。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1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的豆子。
2一排豆子,2张排列卡3磁性黑板磁铁、记录单、水彩笔【活动过程】一观察发现,有哪些豆宝宝。
1、引导幼儿观察盘中有哪些豆宝宝。
2、请幼儿将三种豆宝宝分类,感知并在集体中交流每种豆子的数量。
3、在第一张排列卡上记录豆子的数量。
4、讨论:在一张纸上同时记录三种豆子的数量、怎样记录才清楚5、请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并在集体中进行交流。
二队伍排到哪里记得清楚,看得明白。
1、尝试让一种豆宝宝在第二张排列卡的线上排队。
2、讨论:队伍有多长?3、鼓励幼儿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讨论拿掉豆宝宝后,;来源;大考吧幼师;也能让别人知道种子排的队伍有多长的方法。
三猜测并实践豆宝宝排队。
1、请幼儿猜测:让三种豆宝宝分别在第二张排列卡上排排队,从短线处开始排起,一个挨着一个,哪一种豆宝宝排的队伍最长,哪一种最短,为什么?2、动手试一试3、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4、讨论自己的操作结果,为什么?5、鼓励幼儿大胆的运用数字、符号、图画以及表格记录排列的结果。
然后积极交流自己的发现,说出原因。
活动建议:区角活动:在科学区,比较自己收集来的其他豆宝宝,为他们排队,感知物体大小和队伍长短的关系。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
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豆宝宝排队教案及教学反思PPT课件重庆注册公司https:///chongqing/是不是这些技能都让中国的爸妈吓了一跳,怎么可能?但这确实是可能的,上期我们说了北欧爸爸带娃秘籍,其实,北欧家庭从小对孩子的培养,非常注重于独立性,当然一些方法也会奇葩的让你吐舌头。
豆宝宝排队活动反思
豆宝宝排队活动反思一、设计意图:数学史逻辑性和概念性都非常强的学科,要让幼儿对数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让幼儿对本次活动媒介感兴趣,即本次活动中的豆宝宝。
秋天是豆子丰收的季节,幼儿都非常熟悉,贴近幼儿的生活。
在“丰收的季节”的话题中幼儿对豆宝宝也有了较多的了解,所以幼儿对豆宝宝比拟感兴趣。
二、活动目标:1、尝数字、标记等符号记录自己给豆子排队的结果。
2、感知、发现物体的大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3、积极动手操作,能在集体中大胆地表述自己排列三种豆子的结果与发现。
三、活动重难点:重点:用数字、标记等符号记录自己给豆子排队的结果。
难点:感知、发现物体的大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四、活动准备:1、师幼共同收集各种豆子,幼儿人手1份材料:1盘豆子(芸豆、蚕豆、红豆各8颗),1张排列卡。
2、视频转换仪,记录单(人手1张),水彩笔。
五、活动过程:1、观察发现——有哪些豆宝宝。
A、出示一盘豆子。
师:小朋友你们看盘子里都有些什么呢?那每种豆宝宝各有多少呢?幼:数一数。
B、师:那老师给你们都准备了一份豆宝宝,请你们数一数,并记录在这张表格里。
(教师出示表格)师:看看这张表格上都有些什么?幼儿自由说一说(蚕豆宝宝、黄豆宝宝、芸豆宝宝三幅图,后面还有空格)。
师:那我们要怎么填呢?幼:把每种豆子的数量填在相应的豆宝宝后面的空格里!C、师:下面就请小朋友为豆子分类,并记录在这张表格里。
幼儿动手操作记录。
D、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记录的?幼儿上前说一说。
E、师小结:刚刚小朋友们统计到芸豆8颗,蚕豆8颗,黄豆也是8颗(语速放慢)。
(评析:一开始就出示豆宝宝,开门见山,并激发幼儿对豆宝宝的.兴趣。
通过让幼儿自由讨论决定如何记录3种豆宝宝以及豆宝宝的数量,既尊重幼儿的决定,也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难点。
)2、蚕豆宝宝排队.A、师:现在,蚕豆宝宝要排队了,谁来试一试?(教师在视频转换仪中出示排列卡。
)B、请一名幼儿上来排,并提醒幼儿:蚕豆宝宝想跟小朋友一样站的直直的,并且靠的紧紧的哦!C、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蚕豆宝宝的队伍排的整不整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意图:
我在设计本次数学活动中,以操作法为主要学习方法,通过投放幼儿自己收集、非常熟悉的大小不一的种子材料,创设问题情景,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操作、思考、探索。
通过豆豆排队、球铺路、走直线,三个层层递进的环节,让幼儿感知物体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之间的一种互逆关系。
在这个感知过程中,将重点放在思维的练习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上,让幼儿在探索、记录、讨论、讲述中求知,并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感受新的体验,获得新的经验。
活动目标:
1.学习将收集的豆子进行分类排列,并做记录。
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3.能在操作活动中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红豆、黄豆、蚕豆一份。
2.幼儿操作纸("0"是豆子的标记,红、黄、绿分别表示红豆、黄豆、蚕豆);画好的验证纸两张。
3.铅笔每人一支。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宝贝,会是什么呢?听…师;让我们看看有哪些豆宝宝? 这三种豆豆有什么不同?
二、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豆豆,排列长短不一样。
1.讲解操作要领。
师:今天我们要给这些豆宝宝分分家、排排队(出示操作纸)。
这就是豆豆排队的标记图。
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为什么?
幼:红豆,因为有红豆标记。
师:那第二、第三条线上呢?
幼:黄豆、蚕豆。
师:在给豆宝宝排队的时候要注意,要把豆宝宝竖着排,排的时候要从线的起点开始,一个靠着一个,不能有空隙,每种豆子排8颗,音乐停止小朋友就要停止动作,朝着前面坐好。
2.幼儿操作,用豆豆在操作纸上排队。
3.幼儿讲述排列结果师:快看看你们帮三种豆豆排的队伍,谁的最长?谁的最短?
出示ppt1师:同样是8颗,为什么红豆排的队伍最短?蚕豆排的队伍最长?幼:因为红豆最小,所以排得最短。
幼:因为蚕豆最大,所以排得最长。
幼:因为黄豆比较大,所以排的队伍比较长。
4.小结:相同数量的豆豆,豆豆越小,排的队伍越短;豆豆越大,排的队伍越长。
三、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豆豆,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1.再次出示操作纸师:快看,快看,豆宝宝还想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你们愿意来帮帮忙吗?
想一想,排一样长的队伍,豆子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
2.交代要求,幼儿操作师:请小朋友把豆宝宝排满整条直线,再数一数每种豆
豆有几颗记录在后面的方格里,排的时候也要一个靠着一个不能有空隙。
3.讲述操作结果。
师:你的每种豆宝宝排了几颗?哪种豆子多?哪种豆子少?
出示ppt3师:看老师的豆宝宝,谁的数量最多?谁的数量最少?
讨论:为什么队伍一样长,红豆用得最多,蚕豆用得最少?
5.小结:队伍一样长时,豆豆越小,数量越多;豆豆越大,数量越少。
四、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1.出示海洋球、乒乓球提问:这是什么?
2.出示ppt3师:小兔有颗7海洋球,小狗有7颗乒乓球,他们想用海洋球和乒乓球来铺两条路,谁的路比较长?谁的路比较短?为什么?
小结:乒乓球小,排的队伍短;海洋球大,排的队伍长。
2.游戏:"走直线"师:中间有一条直线,从起点处脚跟对脚尖走到终点老师一共走了10步,如果是小朋友们来走,你们的走的步子比老师的多还是少呢?
请一个幼儿来演示师:为什么老师用的步子少,你们用的多呢?
小结:老师脚大,用的步子少;小朋友的脚小,用的步子多。
师:看来你们真的学到了本领。
请小朋友们下课后可以到直线上去走一走,看看你走了几步。
教学反思:
本次数学活动的设计力图体现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做是知之始”,以及“从做中学、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的生活教育理论。
最显著的特征是打破了以往教师讲、幼儿听,教师提问、幼儿答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幼儿在课堂里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其思维活动往往被局限在教师预定的范围之内,得不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而在这次数学活动中,幼儿面对的是一些实实在在的“生活”。
在这段生活里幼儿成了活动的主动参与者,成了自主思考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探究者,因而他们的思维活动被充分地激发起来,他们的潜能,特别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好的发挥,他们都主动地动脑思考、动手做,在做中经受了思维的锻炼、心理的锻炼、方法的锻炼,激发他们探究生活中新问题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