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四季》之《一月——在炉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柴可夫斯基《四季》之《一月——在炉边》

分析说明:本曲为复三部曲式,原诗对炉火的描述,描绘出一幅寂静冬日的夜晚,壁炉边恬静的休息和沉思画面。一级曲式结构的各部分均为单三部曲式,第一部分的B乐段的模进带来一系列调性游离,三声中部琶音的音型手法,隐伏在织体中的间断、半音花下行的旋律,赋予音乐以交响化的效果,更多地渲染着宁静的气氛,烘托出幻想的意境。C乐段和声意外进行,既体现了柴可夫斯基和声语汇的特点,也给调性分析带来了一定难度。结尾部分在A乐段再现的基础上扩充,代替了独立的尾声。

1.第一部分(1~28):单三部曲式,发展中段,A乐段简单再现,有一小节缩减。

A乐段(1~10):由两个平行乐句组成,4+6不对称结构的扩展乐段,主调为A大调,后乐句转入属调(E大调),并在E大调收拢。前乐句可分为两个2+2的乐节,后乐节是前乐节材料分裂、模进演变而来,开放在属和弦。后乐句是平行结构,7小节转入E大调,8小节是7小节的重复,低音属持续,9~10小节在扩展中完满终止于E大调。

B乐段(11~20):发展中段,由4+6两个对比乐句组成的转调乐段,展开性写法,后乐句在模进中形成一系列调性游离。前乐句先从E大调开始,由两个重复乐节组成,前乐节是a乐句材料的倒影,后乐节是前乐节的原样重复,收拢于E大调。后乐句从15小节开始,bA大调开始;16小节是15小节的三度模进,C 大调;扩展后19小节转入B大调,经过一系列属—主变化,21小节收拢于B大调。

A乐段再现(21~28):简单缩减再现,仅再现了4+4的基本结构,省略了扩展的两个小节,开放于属调(E大调)属和弦,为同主因小调做准备。

2.三声中部(29~51):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再现乐段为缩减再现。

C乐段(29~36):由两个平行乐句组成,4+4方整性结构,分解和弦式织体e小调(主调属小调)。每个乐句又分解为两个平行乐节,属于双重平行结构。29~30小节和声进行为:tsⅥ—错误!未找到引用源。—t,这是柴可夫斯基典型的和声进行模式。

D乐段(37~45):对比中段,4+5不对称结构,隐伏在强拍的乐律与C乐段形成对比,保持了C乐段的织体,乐句划分不明显。前乐句从b A大调开始,40小节转入c小调,以37~38小节为变奏主题,39~40小节变奏重复,40小节是39小节的模进。后乐句从41小节开始,C大调,41小节是后面模进音组的主题。

C乐段(46~51):只再现了C乐段的一个扩展乐句。

3.连接部(52~60):4+5两个平行乐句组成,B大调(C乐段再现的属调)。低音主持续,持续音为再现部分A大调的Ⅱ级音。

4.再现部分(61~101):第一部分简单再现,87小节开始与27小节的初始陈述形成变化,使A乐段的最后一次再现为主调的单一调性再现。88小节开始,因终止式的开放导致扩充,使88—101小节由扩充代替尾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