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肌酶检测的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2011-10-30 18:50:44)
转载▼
老师的经验:CK<1000时死亡率低;CK>5000时,很少存活。

心肌缺血损伤时的生物化学指标变化较多,如心肌酶和心肌蛋白等,但反映心肌缺血损伤的理想生物化学指标应具有以下的特点:①具有高度的心脏特异性。

②心肌损伤后迅速增高,并持续较长时间。

③检测方法简便快速。

④其应用价值已由临床所证实。

【心肌酶检测】
肌酸激酶测定: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也称为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phosphatase kinase,CPK)。

CK主要存在于胞质和线粒体中,以骨骼肌、心肌含量最多,其次是脑组织和平滑肌。

肝脏、胰腺和红细胞中的CK含量极少。

肌酸激酶检测的适应证:
1.怀疑有心肌疾病:
①有临床和ECG表现的典型心肌梗死(检查CK和CK-MB活性)。

②介入疗法有禁忌证的病人(检查CK和CK-MB活性)。

③治疗血栓溶解的评价(检查CK和CK-MB浓度)。

④对心绞痛病人危险分级(检查CK浓度和肌钙蛋白)。

⑤心肌炎。

2.怀疑有骨骼肌病变。

3.监测心肌和骨骼肌疾病。

4.监测癌症病人的治疗。

【参考值】
①酶偶联法(37℃):男性38~174U/L,女性26~140U/L。

②酶偶联法(30℃):男性15~105U/L,女性10~80U/L。

③肌酸显色法:男性15~163U/L,3~135U/L。

④连续监测法:男性37~174U/L,女性26~140U/L。

【临床意义】①男性肌肉容量大,CK活性高于女性。

②新生儿出生时由于骨骼肌损伤和暂时性缺氧,可使CK升高。

③黑人CK约为白人的1.5倍。

④运动后可导致CK明显增高,且运动越剧烈、时间越长,则CK升高越明显。

1.CK增高
1)AMI:CK水平在发病3~8h即明显增高,其峰值在10~
36h,3~4天恢复正常。

如果在AMI病程中CK再次升高,提示心肌再次
梗死。

因此,CK为早期诊断AMI的灵敏指标之一,但诊断时应注意CK的
时效性。

发病8h内CK不增高,不可轻易排除AMI,应继续动态观察;发
病24h的CK检测价值最大,此时的CK应达峰值,如果CK小于参考值的
上限,可排除AMI。

但应除外CK基础值极低的病人和心肌梗死范围小及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等,此时即使心肌梗死,CK也可正常。

2)心肌炎和肌肉疾病:心肌炎时CK明显升高。

各种肌肉疾
病,如多发性肌炎、横纹肌溶解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时
CK明显增高。

3)溶栓治疗:AMI溶栓治疗后出现再灌注,导致CK活性增
高,使峰值时间提前。

因此,CK水平有助于判断溶栓后的再灌注情况,
但由于CK检测具有中度灵敏度,所以不能早期判断再灌注。

如果发病后
4h内CK即达峰值,提示冠状动脉的再通能力达40%~60%。

4)手术:心脏手术或非心脏手术后均可导致CK增高,其增
高的程度与肌肉损伤的程度、手术范围、手术时间有密切关系。

转复心律、心导管术以及冠状动脉成形术等均可引起CK增高。

2.CK减低:长期卧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激素治疗等CK
均减低。

肌酸激酶同工酶测定
CK是由2个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形成3个不同的亚型:
①CK-MM(CK
3),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中,CK-MM可分为MM
1
,MM
2

MM
3亚型。

MM
3
是CK-MM在肌细胞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②CK-MB(CK
2
),主要存在于心肌中。

③CK-BB(CK
1
)主要存在于脑、前列腺、肺、肠等组织中。

正常人血清中以CK-MM为主,CK-MB较少,CK-BB含量极微。

检测CK的不同亚型对鉴别CK增高的原因有重要价值。

【参考值】①CK-MM:94%~96%。

②CK-MB:<5%。

③CK-BB:极少或无。

【临床意义】
1.CK-MB增高
1)AMI:对AMI早期诊断的灵敏度明显高于总CK,其阳性检出
率达100%,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其灵敏度为17%~62%,特异性为
92%~100%。

发病后3~8h增高,9~30h达高峰,48~72h恢复正常水平。

与CK比较,其高峰出现早,消失较快,对诊断发病较长时间的AMI 有困难,但对心肌再梗死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另外,CK-MB高峰时间与预后有一定关系,CK-MB高峰出现早者较出现晚者预后好。

2)其他心肌损伤:心绞痛、心包炎、慢性心房颤动、安装起搏
器等,CK-MB也可增高。

3)肌肉疾病及手术:骨骼肌疾病时CK-MB也增高,但CK-MB/
CK常小于6%,以此可与心肌损伤鉴别。

2.CK-MM增高
1)AMI:对诊断早期AMI较为灵敏。

CK-MM3/CK-MM1一般为
0.15~0.35,其比值大于0.5,即可诊断为AMI。

2)其他:骨骼肌疾病、重症肌无力、肌萎缩、进行性肌营
养不良、多发性肌炎等CK-MM均明显增高。

手术、创伤、惊厥和癫痫发作等也可使CK-MM增高。

3.CK-BB增高
1)神经系统疾病:脑梗死、急性颅脑损伤、脑出血、脑膜
炎时,血清CK-BB增高,CK-BB增高程度与损伤严重程度、范围和预后成正比。

2)肿瘤:恶性肿瘤病人血清CK-BB检出率为25%~41%,
CK一BB由脑组织合成,若无脑组织损伤,应考虑为肿瘤,如肺、肠、胆囊、前列腺等部位的肿瘤。

肌酸激酶异型测定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组织中,可分为MB
l 、MB
2
两种异型。

MB
2
是CK-MB在心肌细胞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当心肌组织损伤时,MB
2
就会释放出来,
导致短时间内血清CK-MB
2
水平增高。

心肌酶谱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一般有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和乳酸脱氢酶(LDH),心肌损伤后这些酶有不同程度的释放到血清中。

因此,
临床上抽血能够查出这些酶的水平(高或正常?)。

其中CK-MB,LDH1特异性最高,目前心肌酶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小儿的正常值要高于成人,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成人正常参考值的2~3倍。

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很多医院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或心肌梗死。

心肌酶谱均升高,窒息程度越重,心肌酶谱增高愈明显,特别是CK-MB最有意义,CK-MB在心肌酶谱中最能代表心肌受损.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肌酸激酶(CK)的分布还是含量,最高的是骨骼肌,而不是心肌。

因此,肌酸激酶(CK)升高者,应注意是否存在肌肉无力、肌萎缩等骨骼肌的异常表现。

可以通过心电图、肌电图检查加以鉴别心肌和骨骼肌的疾病。

总之,心肌酶谱的提法不是太合理,容易让人们误解心肌酶谱异常就是心肌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