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水知识整理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地球上的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在地球上的分布和循环非常复杂和广泛。
下面是关于地球上的水的一些知识点:1.地球上的水分布:地球上约有97%的水是咸水,主要存在于海洋中,只有约2.5%的水是淡水。
其中,99%的淡水储存在冰川、冻土、湿地和地下水中,仅有约0.3%的淡水储存在湖泊、河流和大气中。
2.水的循环:地球上的水通过水循环的过程不断流动和转化。
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下渗、河流和地下水的流动等过程。
太阳能驱动了水的蒸发和凝结,形成了云和降水。
水循环对维持地球上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3.水的用途:水在地球上有着广泛的用途。
人类用水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如饮用水、洗涤、浇灌植物等。
水也用于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和发电等方面。
此外,水还是许多生态系统的基础,支持着各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4.水资源管理:由于全球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加剧了对水资源的压力。
水资源管理涉及到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可持续性水资源管理和国际合作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
5.水污染: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上的水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工业废水、农业排放和城市污水是导致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保护水资源和防止水污染是重要的环境保护任务。
6.水的稀缺性:尽管地球上的水表面看起来很丰富,但实际上可用于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
全球范围内,许多地区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人类需要意识到水的稀缺性,并采取措施来减少浪费和保护水资源。
7.水与气候变化:水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气候变化引起的温度升高会影响水循环的速度和模式,导致降水分布的改变和干旱或洪涝等灾害的发生。
同时,海洋中的温度和盐度变化也会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产生重大影响。
总结起来,地球上的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我们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减少水污染、保护水生态系统,并意识到水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1.地球的水循环:地球上的水从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水源蒸发出来形成水蒸气,上升到大气中,形成云层。
云层会变得越来越重,最终形成降水,包括雨水、雪、冰雹等形式,将水带回地球表面。
这个过程就是水循环,它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循环过程之一2.大洋和海洋:地球表面的大洋和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库,占地球表面积的约70%。
地球上的五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和北冰洋,这些洋被广阔的水面所覆盖,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4.冰川和冰盖:地球上的水也以冰的形式存在,包括冰川和冰盖。
冰川是在山脉上形成的大量积雪,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厚而形成的。
冰盖是一种巨大的冰层,覆盖在地球表面一定面积以上的地区。
北极洲和南极洲都有巨大的冰盖覆盖,其中南极洲的冰盖是世界上最大的。
5.地下水:地下水是地球上主要的淡水资源之一,是地下岩石内的水分。
地下水通常通过地下水脉系统与地表水体相连,它们供应人类和动植物日常生活的淡水需求。
6.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地球上的水资源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人类利用水资源进行饮用、农业灌溉、工业生产、能源生产等各个方面。
合理管理和保护水资源对维护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7.水的环境问题:地球上的水面临着一系列环境问题。
其中之一是水污染,包括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和城市污水的排放,对地球上的水体和生物造成了威胁。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水的稀缺性,许多地区面临缺水的挑战,特别是干旱或半干旱地区。
综上所述,地球上的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命、支持生态系统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应该努力保护和合理利用地球上的水资源。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一、水的存在形式1、气态水:存在于大气中,以水蒸气的形式存在。
水蒸气是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和天气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含量会随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改变。
2、液态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水的形态。
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
河流和湖泊是地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生物提供了生存环境和水资源。
地下水是隐藏在地下岩层和土壤中的水资源,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用水具有重要意义。
3、固态水:如冰川、冰盖和积雪。
冰川和冰盖储存了大量的淡水资源。
积雪在冬季可以积累,在春季融化时为河流和地下水提供补给。
二、水的循环1、蒸发:液态水转化为气态水的过程。
主要发生在海洋、湖泊、河流等水面,以及土壤和植物表面。
受温度、风速、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2、凝结: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的过程。
形成云、雾、露水等。
当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时,就会发生凝结。
3、降水:包括雨、雪、雹等形式。
是大气中水汽凝结后形成的水滴或冰晶降落到地面的过程。
对补充地表水和地下水起着关键作用。
4、地表径流:降水在地面形成水流,汇入河流和湖泊。
是水资源在地表的流动和分配过程。
受地形、土壤类型和植被覆盖等因素的影响。
5、地下径流:水渗透到地下,在地下岩层中流动。
与地下水的形成和运动密切相关。
三、水的物理性质1、颜色和气味: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但自然界中的水可能因为含有杂质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气味。
2、沸点和凝固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100℃,凝固点为 0℃。
但随着气压的变化,沸点和凝固点也会有所改变。
3、密度:在 4℃时,水的密度最大,为 1g/cm³。
这一特性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的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4、溶解性: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能溶解许多物质。
这使得自然界中的水含有各种矿物质和溶质。
四、水的化学性质1、水的电解:水在通电条件下可以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化学方程式为:2H₂O 通电 2H₂↑ + O₂↑证明了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
地球上的水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涵盖了许多方面。
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水循环:水循环是地球上水的一个重要特征。
它描述了水如何从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循环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蒸发、降水、渗透、径流等。
2. 淡水:淡水是地球上稀缺的资源,只占地球总水量的%。
然而,大部分淡水被冻结在极地的冰川和冰盖中,可用淡水仅占全球淡水总量的%。
3. 水污染:由于人类活动,大量的化学品、农业废弃物和城市污水被排入水中,导致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4. 水资源管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需求也在增加。
因此,水资源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包括合理用水、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和水危机管理等。
5. 水生态系统:水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包括河流、湖泊、沼泽、湿地等。
这些生态系统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6. 气候变化:水与气候密切相关。
气候变化对全球的水循环产生影响,导致一些地区的水资源变得更加稀缺,而其他地区则可能出现洪涝等灾害。
以上是对地球上的水的一些关键知识点的总结,更详细的信息可以在地理学、环境科学或水资源管理等学科的教材或专业文献中找到。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1.水的循环:地球上的水不断地进行着循环,这个过程被称为水循环。
水从海洋、河流、湖泊、土壤和植被中通过蒸发升华到大气中,然后形成云层,最后以降水(包括雨水、雪和冰雹)的形式返回地面。
这个过程对于维持地球上的水平衡非常重要。
2.水的分布:地球上大约71%的表面被水覆盖,因此地球被称为“蓝色星球”。
其中97%的水存在于海洋中,只有3%的水是淡水。
淡水主要分布在冰川、湖泊、河流、地下水和大气中。
3.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的基础,所有的生命都依赖于水的存在。
对于人类来说,水是生产食物、饮用、卫生、农业、工业和能源生产的关键要素。
没有水,没有生命。
4.水资源短缺:尽管地球上有大量的水资源,但可利用的淡水量却非常有限。
全球大约40%的人口生活在缺水的地区。
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城市化、水污染和不合理的用水方式都导致了全球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5.水的质量:水的质量对于人类健康和环境非常重要。
水污染是指水中有害物质的存在,可以来自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城市污水和非法排放等。
水污染会导致水资源无法使用,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6.水的循环与气候变化:水的循环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气候变化导致了降水模式的变化,一些地区可能会变得更加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会变得更加潮湿。
这将对农业、水资源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产生重大影响。
7.水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对于维持地球上的水平衡非常重要。
这包括减少水的浪费、合理管理农业用水和工业排放、提高废水处理和回收利用水资源等。
8.水与生态系统:水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的关键要素。
水支持着湿地、河流、湖泊和海洋等生态系统,为众多植物和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
总之,地球上的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水资源面临诸多挑战。
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污染以及应对气候变化都是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生物和环境都至关重要。
了解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对于我们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活质量都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归纳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包括水的循环、水的重要性、水资源管理等。
一、水的循环地球上的水存在于不同的形式和地方,通过水的循环,水在不同的地方进行转移和循环。
1. 蒸发:太阳的热量使水从地表、湖泊、河流和海洋中变成蒸汽,升入大气层。
2. 凝结:在大气层中,水蒸汽遇到冷空气时,会变成水滴或冰晶,形成云、雾或霜。
3. 降水:云中的水滴或冰晶会聚集起来,足够大时会下降到地面,形成降水,如雨、雪和冰雹。
4. 地下水:一部分降水渗入到地下,形成地下水,为地下水埋藏的水资源。
5. 冰川和冰雪:一部分降水在极地和高山上以冰雪的形式积聚,形成冰川、冰盖和冰山。
二、水的重要性水对于地球生物和环境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1. 生命必需:水是生命存续所必需的物质,所有的生物都需要水来维持生命活动。
2. 生态平衡:水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要素,它为自然界的植物和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3. 农业和食品安全:水是农业的基础,提供灌溉和养分,保障农作物的生长。
水还是食品加工和生产的关键环节。
4. 工业和能源生产:水是工业生产和能源生产的必要资源,如电力、制造业、冶金等行业都需要大量的水。
三、 water资源管理由于水资源的重要性和有限性,全球范围内进行水资源管理势在必行。
1. 节约用水:人们应该意识到水的珍贵性,改变使用水的习惯,减少浪费,节约用水。
2. 水污染防控:控制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城市污水的排放,减少水体污染。
3. 水资源保护: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禁止非法破坏,确保水源的清洁和可持续利用。
4. 国际合作: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解决水资源管理问题,推动水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合理利用。
结论地球上的水资源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环境都至关重要。
了解水的循环、水的重要性以及水资源管理是我们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基础。
地球上的水相关知识详解(ppt 86页)

。
(07江苏地理)水循环是联系地球各圈层的纽带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水资源合理利用
原因
措施
自 空间分布不均 然 时间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 修建水库
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少
节约用水
人 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 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
为 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
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资源严重浪费
节约和合理使用,水资 源市场化,加强管理
化、汛期、冰期、断流等情况 • ②纵坐标—数值特征—分析径流量特征:数值高低(峰值、
谷值)、径流量变化幅度、极值出现时间 • ③解题思路分析 • 结合地理位置与海陆位置——分析气候特征——确定径流
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与 降水量变化 相一致
夏季高温融水,水量 西北和青藏地
较稳定
区
湖泊水和河水的相对 长白山天池和
水位,对河流有调 长江中下
节作用
游
与河流水位有互补关 普遍 系,水量稳定可靠
• [经典例题1]一般情况下,河流R ( )
• A. 只有春汛 B. 只有夏汛
• C. 只有秋汛 D. 春季和夏秋季各有一 个汛期
• [经典例题2]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的综合补给示意图 , 读
1
7
3
2
4
5
6
读图填表重温我国外流河的三大水系及其主要河流
读图发现法:落实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概念及我国的相关特例
长 江 水系 图 涪江
读图理解概念:据图3.14完 成连线题——落实干流和支流、 分水岭和水系及流域概念的涵 义
应用落实概念:利用《中 国地形图》和《长江水系 图》读出长江和黄河的分 水岭,举例说出长江的一 级支流和二级支流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地球上的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覆盖着地球的表面的大部分,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冰川等形式。
下面是关于高中地理中地球上的水的知识点总结。
1.海洋海洋是地球上水最主要的储存库,占地球表面积的71%。
海洋分布广泛,涵盖了大部分地球表面,如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
海洋对地球上的人类和生物群体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提供食物、调节温度、影响气候等。
2.海洋循环海洋循环是地球上水的运动方式之一、它由风、地球自转、地形地貌等因素主导。
海洋循环对气候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它能够分布蓄热和调控气候。
3.海陆分布差异与生物多样性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分布不均匀,这导致了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
在海洋中,海洋生物非常丰富,包括浮游生物、海草、鱼类、海豚、鲸鱼等。
而在陆地上,有各种动物和植物,不同的环境对生物的适应性也存在差异。
4.河流和湖泊河流是地表水向海洋流动的通道。
它们形成于高地,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来输送水和悬浮物质。
河流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湖泊是地表蓄水的区域,它们形成于降水和河流的集水区域。
湖泊的大小和水质也影响着当地的生态系统。
5.冰川冰川是地球上淡水储存的重要形式。
冰川是由积雪逐渐累积而成的,它们覆盖了地球的很大一部分陆地。
冰川的融化和形成对全球水循环和海平面起着重要的影响。
6.地下水7.水循环水循环是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涵盖了蒸发、凝结、降水、径流、蒸散等各个环节。
水循环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气候和水资源分配起着重要的作用。
8.气候变化和水资源气候变化对地球上水的分布和供应有着直接的影响。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和北极冰层的融化,进而引起海平面上升。
气候变化还导致降水模式的变化,有些地区可能面临干旱,而有些地区则可能面临洪涝。
9.水资源管理由于水是有限的资源,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和有效的管理变得十分重要。
水资源管理包括水资源的分配、保护、利用和回收等方面,旨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地球科学中有关水的知识

地球科学中有关水的知识
地球科学中有关水的知识非常广泛,以下列举了一些重要的内容:
1. 水的循环:地球上的水不断循环,包括蒸发、降水、融化和流动等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大气中的水汽、云、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等。
2. 水的分布:地球上的水约占地球总质量的0.02%,大部分水
是存在于地下水和海洋中。
同时,也存在于冰川、湖泊、河流和大气中。
3. 海洋:地球上70%以上的表面是海洋。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
的水体,其中包含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4. 水的化学与物理性质:水由氢原子与氧原子结合而成,具有许多特殊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它是一种溶剂,能溶解许多物质,同时具有高的比热容和高的表面张力等特点。
5. 地球上的水资源:水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人类生活、农业和工业发展都依赖水资源。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度开发和污染,水资源正面临严重的压力。
6. 冰川和冰盖:地球上大量的水以冰的形式存在于极地地区和高山地区,形成了冰川和冰盖。
随着气候变化,冰川和冰盖的消融速度加快,对全球海平面上升和水资源供应产生影响。
7. 水的生态系统:水是许多生态系统的基础,包括湿地、河流、湖泊和海洋。
这些水生态系统提供了庇护和繁衍许多动植物种类的环境,并为人类提供食物、水源和旅游资源。
以上只是地球科学中关于水的一些知识点,还有许多更深入和复杂的研究内容,如海洋生态系统、水循环模型和水资源管理等。
地理水资源知识点总结

地理水资源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水资源地球的水资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表水包括江河湖泊、冰川和雪水,地表水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水资源。
地下水储量很大,但开采困难。
二、地球水资源的分布1.水文循环水文循环是指地球上浮云、河流、湖泊、冰川、海洋等形成的降水、蒸发、融化和渗透过程,这一循环是地球水资源的来源。
2.地球水资源的分布地球水资源在地域上呈现不均衡状态,70%的水资源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而人口集中的地区恰好是水资源匮乏的地区。
三、地球水资源的利用1.农业用水农业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而农业用水是水资源利用的最主要方式。
同时,农业灌溉也是造成水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工业用水工业用水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能源开发领域,工业用水所占的比例较小但是对地区水资源的影响大。
3.生活用水生活用水主要包括饮用水、洗衣水、清洁水等。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生活用水量也在逐渐增加,而且生活用水的水质危害人体健康。
四、地球水资源的问题1.水资源短缺地球水资源在分布上呈现不均衡,水资源短缺是全球性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水资源短缺更加严重。
2.水资源污染工业、农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都会对周围的水资源产生一定的污染,污染严重程度不同,但是污染后果往往是不可逆转的,所以水资源的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3.水资源利用不合理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合理,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农业灌溉的过度使用都对地球水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损害。
五、地球水资源的保护1.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是对水资源最好的保护。
2.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应该相互结合,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作用的同时,也要对水资源严格保护。
3.加强水资源管理政府应该出台更为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对水资源的管理应该更为科学合理。
4.推动全球水资源保护全球范围内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建设,并且各个国家之间应该加强合作。
(完整)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地球上的水一、水循环1、水的组成2、水循环的分类与环节海陆间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正向利用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増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増加降水量。
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増多,减少地表径流。
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
实施人工増雨,加大降水量(2)负向利用。
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会减弱蒸腾作用,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量减少,大量地表径流产生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湖泊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
4、水循环意义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使地表物质得以运动,并塑造地表形态;伴随着能量转化和交换;促进水资源更新。
二、陆地水体转化与河流的补给1、陆地水体转化(1)流量过程曲线图反映的主要内容。
①流量的大小。
②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
③从曲线高峰期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④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2)从流量过程曲线图分析原因①流量是由河水来源决定的②洪水期出现在夏秋季、枯水期出现在冬春季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则刚好相反。
③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
④出现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由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⑤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梳理

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水(高考热点复习)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圈 (连续大不规则的圈层)2.水圈组成:3、河流的补给来源: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
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考试分析: 我国 我国 我国(1)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雨水补给:降水季节——有汛气候区补给时间径流特点热带雨林十温海气候区全年(年雨)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季风气候区当地夏季(夏雨)夏汛,径流季节变化大热带草原气候区当地夏季(湿季)夏汛,径流季节变化大地中海气候区当地冬季(冬雨)冬汛,径流季节变化大(2)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冰雪融水补给——有汛高纬高山地区和干燥气候区(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流径流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冰川融水补给——夏季气温最高——夏汛(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出现断流)——河流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3)河流流量稳定——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无汛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的互补关系——补给方向取决于三者相对水位高低湖泊水补给——对湖泊以下河段起调节作用,延缓并削减洪峰地下水补给——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与河流有互补作用(4)河流流量过程线图分析1.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1)流量的大小。
(2)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
(3)从曲线高峰区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4)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2.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表述了河流径流的特征和运动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河水的空间来源和时间变化的总体反映,它是由纵横坐标组成的坐标图。
具体判读步骤如下:(1)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单位及方法,特别是纵坐标应更加关注,如代表几个地理事物,各个地理事物是用什么形式表示的等。
地球上的水相关知识点总结

地球上的水相关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上水的分布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海洋、湖泊、河流、冰川和地下水中。
其中,海洋占地球水量的97%,是地球上最大的水库。
海水含盐度约为3.5%,是淡水的大约25倍。
淡水主要分布在湖泊、河流和冰川中,占地球水量的3%,其中约70%储存在冰川和冰盖中,仅有1%的淡水可供人类利用。
地下水是另一部分重要的淡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地下水脉中,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水源。
二、地球上水的循环地球上的水不断进行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蒸腾和地下水流。
太阳能是地球水循环的动力源,它使得水不断从地面和海洋蒸发,形成水蒸气,随后最终形成云和降水。
雨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流进入海洋或湖泊中,再次循环。
水的循环过程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三、地球上水资源的利用地球上的水资源被广泛利用于农业、工业、城市生活和能源生产。
农业是最大的用水部门,约占全球用水量的70%,用于灌溉和养殖。
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次之,用于生产、冷却和生活用水。
能源生产也需要大量水,用于冷却和发电。
四、地球上水资源的挑战地球上的水资源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包括缺水、水污染和气候变化。
全球范围内,有许多地区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挑战,主要是由于过度开采和不合理使用。
此外,水污染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和城市排水。
气候变化也对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包括降水模式的变化、干旱和洪涝等自然灾害。
五、地球上水资源的管理为了有效管理和保护地球上的水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其次,需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再次,需要加强水资源的合作和管理,跨国界的水资源管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最后,需要加强公众的意识和教育,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总之,地球上的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有效管理和保护水资源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为生命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在地球上,水存在于各种形式,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等等。
下面将对地球上的水知识点进行归纳。
1. 水循环水循环是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它包括蒸发、云的形成、降水和蒸发等环节。
蒸发是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当水蒸气冷却时,就会形成云。
云中的水颗粒聚集起来,就会形成降水形式,例如雨、雪、冰雹等。
这一过程不断地发生,使得水资源得以重新分配和利用,维持了地球上生态系统的平衡。
2. 地球表面的水地球表面的水主要包括海洋、河流和湖泊。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覆盖了地球表面的约70%。
海洋中的水不仅提供了食物资源,还对全球的气候和循环系统起着重要的影响。
河流和湖泊是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它们是许多生物和人类社会的重要水源。
同时,河流还承担着水循环和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角色。
3. 冰川和冻土冰川是积雪在长时间的压力下形成的冰体,它们通常存在于高山地区和极地地区。
冰川是地球上的重要水库,其融化和流动会给下游地区带来淡水资源。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多地区的冰川正在快速消融,这对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冻土则是地球表面的一种特殊形态,它主要存在于寒冷地区的土壤中,起到了保护水资源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
4. 地下水地下水是存在于地下的水体,它主要由降水通过渗透进入地下形成。
地下水不仅是人类饮水和农业灌溉的重要来源,还供应给许多湿地和河流,维持了它们的生态系统。
然而,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和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通过合理管理和保护来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 水资源管理由于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推进,水资源的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水资源管理包括水的获取、分配、利用和保护等。
各国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法规,以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地球上的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它不仅支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还满足了人类的基本需求。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基础知识梳理+学法考点指导(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教师版)4.1 水循环 >知识梳理<水循环知识概览:知识点一 “水的行星”: 1. 从形态上看:(1)水呈固态、液态、气态,分布于海洋、陆地、大气之中,形成各种水体。
(2) 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2. 从分布上看:(1)海洋水特征:海洋水是主要的,它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7%(2)陆地水特征:包括河水、湖泊水、沼泽水、地下水、冰川等;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体 (3)大气水特征: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海洋水96.53%陆地3.47%大气0.001%冰川水1.74%地下水 1.69%其他永冻土底冰冰0.022%土壤水 0.001% 湖泊水 0.013% 沼泽水 0.0008% 河流水 0.0008% 生物水 0.0001%3. 从利用上看:(1)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水量约占全球淡水储量的0.3%。
(2)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水量占全球淡水储量的2/3以上。
目前人类利用的很少。
知识点二自然界的水循环:1.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化。
2. 动力: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通过吸收或释放热量,固、液、气三态相互转化,形成了永无休止的循环运动。
3 . 自然界的水循环包括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其中海陆间循环使陆地上的水得到持续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知识点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 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
2. 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水循环还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3. 深刻地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4. 直接影响到各地的天气过程,乃至区域的基本气候特征;引发区域性的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
标题,地球上的水,奇迹之源。
地球上的水是生命之源,它覆盖着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以下是关于地球上的水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1. 水的分布,地球上的水分布广泛,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和地下水等。
其中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
2. 水的循环,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过程进行循环。
这个循环过程被称为水循环,它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气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水资源利用,人类利用地球上的水资源进行生产、生活和农业。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水资源短缺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
4. 水的污染,工业排放、农业化肥和城市生活废水等都会导致
水资源的污染。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因
此保护水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5. 水的价值,水不仅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文化和精神生活的
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文化都将水视为神圣的象征,各种宗教和文化
都与水有着密切的联系。
地球上的水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责
任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更
好地保护和管理地球上宝贵的水资源,让水资源得到可持续的利用,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第1课时自然界的水体和河流专题一、相互联系的水体(―)水的存在形式及分布1•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2•固态水:分布高纬、高山和特殊条件存在。
3•液态水:数量最多,分布次之。
(二)地球上的水体:海洋水、陆地水、大汽水,其中海洋水最主要,占全球的水量的96.53%。
(三)陆地上的水体: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
冰川水为主体。
(四)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其它水体与河流的关系)(一)冰川水补给是单向的,冰川水可以补给任何水体,但是其他水体不能直接补给冰川(二)其他水体可以相互补给(三)河流和湖泊水、地下水的补给关系1.河流水与湖泊水之间相互补给关系2•湖泊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冰川是地球上淡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淡水总储量的2/3,人类利用的还不多。
1•大陆冰川分布:两极地区(南极和格陵兰岛)2•山岳冰川分布:高大山脉的山顶(五)地下水1.地下水的2•地下水的类型:潜水和承压水的区别(3)地下水利用中的问题①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大水漫灌,地下潜水水位上升造成土壤盐渍化;②过量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并引起地面下沉,沿海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变坏;③污染造成地下水水质变坏。
(4)保护措施①保护补给区的自然环境,防止水污染;②适量开采,防止过度,避免形成漏斗区;③及时人工回灌,填补地下漏斗区;④有灌有排,科学灌溉。
三•河流(一)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大气降水、高山冰川融水、季节性的积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时间集中不连续 氷童發it 丸(二)河流流量影响因素1•气候:根据气候类型判读流经地区降水量与蒸发量关系,是地形的迎风坡还是背风坡;2•内流河主要看降雪量和温度决定下的冰雪融化量; 3•流域(集水)面积大小,面积越大,流量越大;4•根据水系是否庞大,判读支流的多少,支流多汇集水量大;(三)河流径流的变化变化特点:1•雨水补给型:河流径流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降水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径流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也较大,水旱灾害也比较频繁;2•积雪冰川融水补给型:河流径流随气温变化而变化,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夏季流量t9时间性 潼续性 水里稳走本阳需肘 气谧震化职雪冰川諸星气温高祗识雪显多少地晩锐较稳定—股与河氓有互朴作用 时间性明显箜苛妙XI 多少 眸水率节分鲨 陽加年歸吏化邸决于湘汨与河流的狛对位逼和水检湖右水里丸小 IQjW 75IKJ补誥区弾秋里地下水位弓河凉水位关峯晉医、尢以 东部率凤区 巖與型大,冬季流量小,甚至断流,但流量的年际变化小3•湖泊水地下水补给型:径流量稳定而可靠,且与河流互补,即湖泊对河水流量有调蓄作用。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第一节水循环1.水循环的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分类: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领域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上空海洋上空环节海水蒸发变成水汽。
水汽上升到空中,被气流输送到大陆空中,部分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
一部分在地面流动。
形成地表径流;陆地上的水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
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冷却凝结形成降水海水蒸发形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两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
又降到海面意义使陆地水得以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水循环补充陆地水的数量很少,对内陆地区意义重大水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大【知识拓展】(1)三种水循环跨越领域最大的是海陆间循环;从参与水量看最大的是海上内循环。
(2)百川入海属于地表径流;台风登陆属于水汽输送。
(3)长江是外流河,参与海陆间循环;塔里木河是内流河,参与陆地内循环。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更新陆地淡水资源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②进行物质迁移与能量转换4.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①物质迁移: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地表径流源必修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成第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②能量转换:水循环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由于水循环的存在,在定时期内,全球的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④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水循环还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三地球上的水知识总结

专题三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1、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类型环节名称特点海上内循环①蒸发,②降水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海陆间循环①蒸发,③水汽输送,④降水,⑤地表径流,⑥地下径流,⑦下渗最重要的类型,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陆上内循环④降水,⑧蒸发,⑨蒸腾补充给陆地水体的水量很少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促进水体的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①调节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传输。
①改造地表形态。
④促使地球表面能量转换和物质迁移。
3、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分析影响蒸发的因素影响降水的因素影响下渗的因素4、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类综合题答题规范①河流的水文特征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流量流量大(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小)水位水位高(低)、水位的季节变化大(小)汛期汛期长(短)、早(晚);汛期出现在夏季(或其他季节)结冰期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有无凌汛现象流速流速快(慢);水力(能)资源(不)丰富含沙量含沙量大(小)①河流的水系特征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长度河流长度大(河流短小)流域面积流域面积大(小)水系形状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放射状水系、树枝状水系支流支流数量多(少)弯曲度河道弯曲(平直)5、水的补给类型补给类型补给季节主要影响因素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雨水补给多雨季节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湖泊水补给全年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地下水补给全年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第二节海水的性质(结合地图册2223页来复习)1、海水的温度(1)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2)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A.纬度——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B.季节——夏季海水温度高于冬季;C.海水深度——表层海水温度高于深层海水; D.其他因素——如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2.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影响因素总体分布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逐渐降低副热带海域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此盐度最高;赤道海域虽然温度最高,蒸发强烈,但降水丰沛,因此盐度并不高;从副热带海域向极地海域,海水温度渐低,盐度也渐低最高海域红海降水少,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缺少陆地径流注入;海域封闭,与周围海水交换少最低海域波罗的海降水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微弱;有大量陆地径流注入;海域封闭,与周围海水交换少海水盐度影响因素:A.温度 B.蒸发量 C.降水量 D.入海径流 E.海域封闭程度补充:有利于晒盐的自然条件A.降水较少,光照充B.气温高,蒸发旺盛;C.地势平坦,利于盐田布局;D.入海径流量少,海水盐度高;3.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布规律影响因素水平分布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温度、盐度、深度(压力)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垂直分布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变化,通常情况下,表层水温最高太阳辐射、海水深度1 000 m以内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1 000m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水平分布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相同纬度海洋表层的水温大致相同太阳辐射(纬度变化)季节分布同一海区表层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第三节海水的运动一、海浪①概念:海里的波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知识整理本章知识结构图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一、“水的行星”地球约有__71%__的表面覆盖着水。
1.从形态上看(1)水呈__气态__、固态和__液态__,分布于海洋、陆地和大气中,形成各种水体。
(2)气态水数量__最少__,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__高纬__、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水体特征海洋水海洋水是主要的,它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7%陆地水包括__河水__、湖泊水、沼泽水、__地下水__、冰川等;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体大气水数量最__少__,但分布最广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__相互补给__的关系。
4.从利用上看(1)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主要是__河水__、淡水湖泊水以及__浅层地下水__,水量约占全球淡水储量的0.3%。
(2)__冰川__是地球淡水的主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水量占全球淡水储量的2/3以上。
目前人类利用的很少。
二、自然界的水循环1.定义: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化。
在__太阳能__和__地球重力__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通过__吸收__或释放热量,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__永无休止__的循环运动。
2.水循环的分类(按发生的空间范围分)【特别提醒】(1)陆地内循环不只发生在内流区域。
(2)外流区域既有海陆间循环又有陆地内循环。
(3)海洋同时参与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4)三种水循环类型都包括蒸发和降水环节。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维持了全球水的__动态平衡__。
2.缓解不同纬度__热量收支__不平衡的矛盾。
3.直接影响到各地的__天气__过程,乃至区域的基本__气候__特征。
4.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__纽带__。
5.不断塑造__地表形态__,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貌形态。
四、洪涝灾害防治1.类型: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1)洪水灾害:指由于暴雨或__冰雪融化__以及水利工程失事等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猛增加,水位急剧上涨,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所造成的灾害。
(2)雨涝灾害:指由于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等使__低洼地区__积水、淹没的现象。
2.成因:自然原因:(气候)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②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③台风的影响;④厄尔尼若现象(水文水系);(水系)⑤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⑥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汇水集中;⑦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地形)⑧地势低洼(海河、珠江);人为原因: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②围湖造田;③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如渭河流域)3.危害:①淹没工厂和农田,造成作物减产;②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③有的会危及人民的生命。
4.防御洪涝灾害的措施(1)利用气象卫星对强降雨天气、__水情__进行监测。
(2)提高强降雨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3)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①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和分洪区(或滞洪区、蓄洪区),完善排涝设施等。
②非工程措施:加强洪泛区的建设管制、建立洪水预警机制、落实居民撤离应急预案、推行__防洪保险__等。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洪涝灾害是我国影响最广泛,造成财产损失最严重的灾害之一。
下图是我国洪涝分区图。
(1)从图中分析我国多洪涝区易发生洪涝灾害的气候和地形原因。
(2)长江流域是我国洪涝灾害的多发区,该流域哪些地区的洪涝灾害更为频繁?原因是什么?(3)人地协调观为什么长江流域发生洪涝灾害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答案】(1)季风气候夏秋季降水集中且多以暴雨形式降落,东部、南部沿海经常受台风影响;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长江流域的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洪涝灾害更为频繁。
与长江流域的其他地区相比较,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河流的流量更大,再加上地势低洼,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所以更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3)长江流域人口稠密,有我国最发达的农业区、工业基地和密集的城市群,单位面积上的经济密度大,所以一旦发生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和运动一、海水的性质海水的基本性质主要包括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
(一)海水的温度1.定义:反映海水的冷热程度。
2.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1)纬度:纬度越低,接收的__太阳辐射__越多,水温越高,反之越低。
(2)寒暖流:暖流流经海区,水温较__高__;寒流流经海区,水温较__低__。
(3)季节:同一海区,夏季水温__高于__冬季水温。
3.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1)水平分布规律:世界海洋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__递减__。
(2)垂直分布规律:自表层向深层大体上呈不均匀递减的趋势。
①在表层区,水温基本上趋向于__均匀__分布。
②在温跃层,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__降低__。
③在深水区,水温受外界的影响较小,变化__缓慢__,温度偏__低__。
4.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1)纬度因素(太阳辐射)①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温度较高。
②纬度较高―→太阳辐射弱―→温度较低。
(2)洋流:同纬度海区①暖流―→温度较高。
②寒流―→温度较低。
(3)季节:①夏季海水温度高。
②冬季海水温度低。
(4)深度①表层海水:随深度增加而显著递减,1 000米以上变化较明显。
②深层海水:1 000米~2 000米变化较小,2 000米以下常年保持低温状态。
③沿岸地形(海岸坡度平缓―→接受太阳辐射较多―→海水温度较高)、气象(冷空气活动、降水―→海水温度较低)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海水温度。
5.海水温度变化的影响(1)海水能够调节大气温度,会使沿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变__小__。
(2)由于海水表层水温的上升,大西洋飓风发生频率显著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3)海水表层水温的变化会影响海洋生物生存及海洋生态系统。
(4)可利用海水温差能__发电__。
(5)高纬地区海域,冬季会出现结冰现象,影响海洋运输。
【特别提醒】1.大西洋的热带和副热带海域面积较小,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少;海洋向南北极地区开敞,受高纬度冷水和浮冰影响程度大,故水温在三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中最低。
2.太平洋的热带和副热带海域面积大,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多;太平洋北部海区较封闭,受北冰洋的冷水和海冰影响小,故水温在三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中最高。
(二)海水的盐度1.含义:海水盐度是指溶解于海水中的盐类物质与海水质量的比值,用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__质量__来量度。
2.世界海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
3.海水中主要的溶解盐类:氯化钠(味咸)和__氯化镁__(味苦)。
4.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因海区所处位置不同而有差异。
赤道附近盐度稍低,__副热带海区__盐度较高,高纬度海区盐度偏低。
5.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1)降水量(2)蒸发量(3)寒暖流__ (4)海区形状(5)淡水注入(6) 结冰、融冰(纬度较高的海域才有)6.海水盐度的垂直分布规律(1)浅表层盐度比较__均匀__。
(2)在盐跃层,随深度增加,盐度发生显著变化。
(3)盐跃层以下,盐度又__近似均匀__分布。
(4)在中低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高,随深度的增加,盐度__降低__;在高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低,随深度的增加,盐度__升高__。
7.海水盐度的影响(1)海水盐度的变化,会对渔业和_生态_产生重大影响。
(2)海水可以__晒盐__。
(3)海水腐蚀性【特别提醒】1.海水的运动通过影响海水温度的变化而影响盐度变化,暖流使水温升高,盐度变高,寒流则使盐度变低。
2.高纬度地区的结、融冰量的大小,也会影响海水盐度,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
3.盐场的条件:海滩平坦宽广;风力强劲;晴天多,日照充足,蒸发旺盛。
4 .分析影响海水盐度因素的方法(1)同一纬度海区,主要考虑各海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2)不同纬度海区,主要考虑寒、暖流的影响;其次近岸海区河流径流注入量的大小;高纬度海区还要考虑结、融冰的情况。
(3)海域的封闭情况:开敞海域,盐度适中;闭塞海域,盐度较高或较低。
(三)海水的密度结合大西洋表层海水密度、温度和盐度随纬度的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海水密度的问题。
1.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__温度__、盐度、压力。
影响因素表现海水温度海水密度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
海水温度越低,海水密度越大;海水温度越高,海水密度越小海水盐度海水密度与海水盐度呈正相关。
海水盐度越高,海水密度越大;海水盐度越低,海水密度越小海水深度(压力)海水密度与海水深度呈正相关。
海水深度越大,海水密度越大;海水深度越小,海水密度越小海水密度大致由低纬向两极逐渐__增大__。
3.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1)在低纬度海区,表层海水密度相对较低,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密度迅速__增大__,但到一定深度之下,海水密度__基本不变__。
(2)在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__很小__。
【特别提醒】1.温度降低引起的增密效应大于盐度降低引起的减密效应。
2.有时候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密度会突然变小,海水浮力也突然变小,称为“海中断崖”。
潜艇如果遭遇“海中断崖”,因海水浮力突然变小,可能会掉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造成艇毁人亡。
二、海水的运动海水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波浪、__潮汐__、洋流三种基本形式。
(一)波浪1.分类(1)风浪:风吹拂海面,引起海水的波动。
是由__风力__作用产生的。
(2)涌浪:风浪离开__源地__向远处继续传播的海浪,或在风浪区域内的风__已平息__而继续存在的海浪。
2.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1)塑造了__海岸__地貌。
(2)是一种重要的__海洋能__资源。
(3)造成的颠簸,对__海上航行__、海洋工程、渔业作业等都有影响。
(4)巨大波浪对__防波堤__、港口、码头等水工建筑物会造成严重破坏。
(二)潮汐1.概念:海水在__月球__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__周期性__涨落现象。
2.影响:潮汐蕴藏着极为巨大的__能量__;海港工程、__航运交通__、军事活动、近海环境研究与污染治理等,都与潮汐现象密切相关。
【链接生活】有经验的海边垂钓者常利用潮汐,收获颇丰。
一天内海水有几次涨落?【答案】两涨两落。
一月有两次大潮(朔望时大潮),两次小潮(上弦、下弦时小潮)。
3.潮汐现象的影响和应用(1)准确掌握海水潮汐规律对渔业生产有很大帮助。
大潮流水急,鱼群容易分散排向外海,或栖居于中上层。
小潮流水缓慢,鱼群易集中推向内海,并下沉海底,利于捕捞。
(2)涨潮时,外海高盐度的海水被推向岸边,是提取海水晒盐的好机会。
(3)海上航运事业和潮汐关系更加密切,潮流影响着航行的方向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