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外国诗两首 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外国诗二首》分别是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

普希金的诗歌表达了人在逆境中要保持信念,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雪莱的诗歌则以西风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平等、正义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

这两首诗都是外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和诗歌鉴赏能力,但面对国外的文学作品,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领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诗歌,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解读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诗歌的象征意义2.诗人的生平背景3.诗歌的思想感情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美。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情感教学法:以情促知,以知传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准备相关教学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两首诗歌,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尝试解读诗歌的象征意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普希金和雪莱的生平照片,简要介绍他们的生平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这两位诗人。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朗读两首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如普希金的“生活欺骗了你”和雪莱的“西风”。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二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涉及外国诗二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

具体内容包括分析两首诗歌的主题、意境、修辞手法以及诗歌背后的文化背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两首诗歌的主题和意境,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2. 使学生了解并学会运用两首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外国诗歌的文化背景,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分析两首诗歌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掌握两首诗歌的主题和背后的文化背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两幅与诗歌意境相符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

2. 课堂讲解:(1)介绍两首诗歌的作者、背景及主题。

(2)详细解读两首诗歌,分析其意境和修辞手法。

(3)通过例句讲解,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修辞手法。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分析另一首外国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2)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修辞手法,创作一首小诗。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两首诗歌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六、板书设计1. 诗歌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普希金主题:勇敢面对生活意境:激昂、奋进修辞手法:拟人、比喻2. 诗歌二:《未选择的路》作者:弗罗斯特主题:人生选择意境:沉静、思考修辞手法:象征、对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一首你喜欢的诗歌,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鉴赏文章。

(2)运用课堂所学的修辞手法,创作一首不少于四行的诗歌。

2. 答案:(1)示例:以《登高》为例,分析其主题、意境、修辞手法等。

(2)示例: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创作一首描绘春天的诗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外国诗歌的主题、意境和修辞手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案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诗歌中的选择与人生哲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诗歌。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诗歌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等。
2.诗歌创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尝试创作一首小诗,运用所学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诗歌创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外国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外国诗歌有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多样的表现手法,它们传递了诗人对生活、人生的独特见解。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两首具体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展示了诗人在面对生活选择时的情感变化和思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歌的情感变化和表现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韵律、意象等,我会通过具体诗句分析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对于诗歌中的韵律、意象等修辞手法,学生们掌握得还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对这些修辞手法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得不够积极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下次课堂上尝试采用更多有趣的活动和讨论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3.培养思辨与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对两首诗中的人生观念进行思考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辨与探究兴趣,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两首》分别是《未选择的路》和《两条路》。

这两首诗都是描绘人生选择的哲理诗,通过对比两条不同的道路,告诉读者要勇于选择,坚持自己的理想。

其中,《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代表作,用诗意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人在林中路口做出选择的故事。

《两条路》则是英国诗人托马斯·特劳赫恩的作品,通过描绘两条道路的对比,表达了人生要有勇气选择自己的道路。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外国诗歌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两首诗歌的意义和主题。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对外国诗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诗歌的意义和主题的理解。

2.诗歌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句子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中,增强学生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诗歌的原文和翻译,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2.准备与诗歌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资料,用于情境教学。

3.准备问题列表,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与诗歌相关的图片或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诗歌的原文和翻译,让学生初步阅读和理解诗歌的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主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巩固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人教部编版七下语文19外国诗两首《未选择的路》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下语文19外国诗两首《未选择的路》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象征意义。《未选择的路》是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一首著名诗歌,它通过描绘两条道路的选择,反映了人生道路决策的复杂性。这首诗对于我们理解选择的意义和后果具有重要启示。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具体内容。通过分析诗中的象征元素和哲理,理解诗人在面临选择时的心理活动和决策过程。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未选择的路》的基本意思、象征意义和哲理内涵。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选择重要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明智地做出选择。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举例:探讨“而我选择了那条走得少的路,结果带来了很大的不同”这一句,引导学生理解人生选择对人生道路的影响。
(3)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讨论人生道路选择的问题时,学生可能难以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举例:提出问题:“如果你面临这样的选择,你会如何决策?”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独立思考。
(4)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诗歌内涵,学会独立学习。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举例: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未选择的路》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做出重要选择的情况?”(如:选择参加哪个兴趣班、在朋友冲突中如何站位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选择的重要性和影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外国诗二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外国诗二首
2.教学难点
-诗歌意境与情感的领悟: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外国诗的深层意境和情感可能存在难度。
-难点解释:《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普希金对生活的感悟和哲理,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较抽象,难以理解。
-教学策略:通过对比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联系实际生活,降低理解难度。
-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可能难以从不同角度解读诗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外国诗二首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外国诗二首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以下两首外国诗: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
-诗歌主题思想
-诗歌艺术特色
-词语解释与句子分析
2.《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
-诗歌主题思想
-诗歌艺术特色
其次,在讲授诗歌理论时,我尽量使用了简单明了的语言,让学生能够轻松掌握诗歌的基本概念。但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发现仍有不少学生在皱眉头。为此,我决定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实际例句和生活中的例子,以便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诗歌创作的过程非常热烈。他们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作品。这让我感到很欣慰,因为我看到了他们在课堂上所取得的进步。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偏离了主题。为了提高讨论效率,我需要适时给予他们引导,确保讨论能够紧扣主题。
-了解两首诗所反映的文化背景,比较中外诗歌的异同。
-鼓励学生探讨诗歌中所体现的人类共同情感和价值追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歌鉴赏能力:学生通过学习两首外国诗,掌握诗歌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情感表达等核心内容。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下第五单元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案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下第五单元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外国诗歌的基本特点。外国诗歌在形式、主题和表现手法上与中国诗歌有所不同,它们体现了各异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这些特点对于我们理解外国文化和诗歌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夜莺颂》和《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两首具体的诗歌案例。它们分别展示了外国诗歌在表达自由、梦想和人生意义等方面的独特风格。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程度较好,但仍有个别学生存在疑问。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我决定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下第五单元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下第五单元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课文阅读:学习《外国诗二首》——《夜莺颂》和《麦田里的守望者》。
2.诗歌背景了解:介绍雪莱和弗罗斯特这两位外国诗人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3.诗歌内容分析:详细解读两首诗歌的主题、意境、修辞手法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歌的主题、意境和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修辞手法的运用,我会通过例句分析、对比等方式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首诗歌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2.朗读体验: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诗歌朗读体验。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五、教学反思

七下外国诗两首教案

七下外国诗两首教案

七下外国诗两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主要包括外国诗两首:《飞鸟集》节选和《吉檀迦利》节选。

具体章节内容如下:1.《飞鸟集》节选:内容包括《飞鸟集》简介、诗歌风格及主题思想,重点解析诗集中的五首诗歌。

2.《吉檀迦利》节选:介绍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吉檀迦利》,分析诗歌的主题、艺术特色,并解读其中的五首诗歌。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并掌握泰戈尔的诗歌创作风格及主题思想,学会欣赏外国诗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讲解、讨论、朗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把握泰戈尔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哲理。

2. 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泰戈尔诗歌的风格特点,学会欣赏并解读诗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泰戈尔的图片和简介,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讲解:对《飞鸟集》和《吉檀迦利》进行详细介绍,分析诗歌的风格、主题及艺术特色。

3. 朗读: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 例题讲解:选取两首诗歌进行详细解读,分析诗歌的象征意义和哲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诗歌,巩固所学内容。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指定的诗歌解读任务。

六、板书设计1. 《飞鸟集》与《吉檀迦利》2. 内容:(1)泰戈尔简介(2)诗歌风格及主题(3)诗歌解读方法(4)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阅读《飞鸟集》和《吉檀迦利》,任选一首进行解读。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泰戈尔诗歌的象征意义。

2. 答案:(1)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批改并给出指导意见。

(2)针对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课堂讲解和讨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推荐学生阅读泰戈尔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其诗歌创作。

《外国诗两首》优秀教案(通用6篇)

《外国诗两首》优秀教案(通用6篇)

《外国诗两首》优秀教案(通用6篇)《外国诗两首》优秀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外国诗两首》优秀教案(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外国诗》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加强朗读,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把握全诗主旨。

2、学会比较阅读。

3、揣摩诗句,通过联想和想像,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重点】1、感受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借助联想和想像,以意驭情,强化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难点】揣摩语言,学会比较阅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自然万物,生机勃勃,充满诗情画意,令无数诗人为之讴歌。

二、《蝈蝈与蛐蛐》1、作者简介: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一生写有不少的著名诗篇,如《夜莺颂》等。

他的诗,想像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

可惜他宏才初展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他的墓碑上写着:“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2、学生朗读诗歌。

3、整体把握: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

它把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比作大自然的歌声,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4、诗中怎样表现虫声之美?衬托: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

冬日的寂寞冷清、人们家中的温馨。

三、《夜》1、作者简介:叶塞宁(1895~1925),俄罗斯诗人,出身于农民家庭。

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30岁时,因思想极度矛盾,精神忧郁,自杀身亡。

2、反复朗读诗歌。

3、请归纳这首诗每一小节的内容: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在轻轻歌唱。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夜的静谧、月色的美丽。

外国诗二首(教案)-2022春七年级下册初一语文(部编版)

外国诗二首(教案)-2022春七年级下册初一语文(部编版)
2.诗歌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两首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意境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结构,探讨诗歌的意境。
4.情感体验:分享诗歌中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诗歌的哲理。
5.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两首诗歌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6.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
3.文化理解:引导学生了解外国诗歌的背景知识,拓宽文化视野,尊重并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诗歌的表达方式和价值观,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外国诗二首(教案)-2022春七年级下册初一语文(部编版)》
1.教学重点
-诗歌主题思想的把握:《我以为鸟儿的生活》中对自由、独立与责任的探讨,以及《人生》中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理解诗人的独特见解。
一、教学内容
《外国诗二首(教案)-2022春七年级下册初一语文(部编版)》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以下两首外国诗歌:
1.《我以为鸟儿的生活》:出自泰戈尔的《飞鸟集》,通过描绘鸟儿的生活,引发对自由与责任的思考。
2.《人生》:选自《哲理小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人生的哲理。
二、核心素养目标
《外国诗二首(教案)-2022春七年级下册初一语文(部编版)》
四、作业布置
1.背诵两首诗歌,加深对诗歌的印象。
2.撰写一篇诗歌鉴赏短文,分析两首诗歌的意境、情感和哲理。
3.搜集其他外国诗歌,Leabharlann 解其文化背景,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共同学习了《外国诗二首》,我感到非常高兴看到学生们对这两首诗歌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外国诗两首七下优秀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外国诗两首七下优秀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外国诗两首七下优秀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外国诗两首七下优秀教案第1 篇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读出节奏和音韵美。

2.能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3.能慎重选择人生之路,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教学重点: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感受诗歌内容。

2.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3.对比两首诗写法的异同。

教学难点:“路”的含义,“选择”与“未选”的不同感受。

教学准备:课文图画PPT。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出示任务,并反馈指导:字词积累瞬息(shun)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幽寂(ji)幽静寂寞。

延绵(yan)延续不断。

萋萋(qī)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忧郁(yōu)愁闷。

伫立(zhu)长时间地站着。

涉足(she)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向往(xiang)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尴尬(gānga)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二、作者介绍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伟大的民主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他出生于贵族地主家庭。

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

三、写作背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

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四、朗读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shun)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五、问题研讨出示任务: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人给了你怎样的叮嘱?反馈指导: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需要镇静,相信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忧郁将会过去。

课文 《外国诗》教案(优秀7篇)

课文 《外国诗》教案(优秀7篇)

课文《外国诗》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的7篇课文《外国诗》教案是由作者精心整理的外国诗两首教案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外国诗两首》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会说出修辞手法让诗产生美感的作用。

2、说出两首诗内容,思想感情方面的不同。

3、领悟大自然的多面及其生生不息的美好。

学习重难点:比较两首外国诗异同。

教学过程:自主预习情景导入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在诗人的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

即使是较平常的夜景,在诗人的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

今天,让我们走进外国诗两首中,去倾听生命的歌吟。

二、预习导学:1、读准下列字的音:,昏晕树篱栖息静谧遐想喧响2、《蝈蝈与蛐蛐》的作者是国诗人。

3、《夜》的作者是国诗人。

学习研讨朗读课文《蝈蝈与蛐蛐》,思考:(1)如何理解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2)“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呜叫”。

理解盛夏的蛔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3)作者借虫鸣来表达什么意思?(4)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精读品析朗读课文《夜》,思考:1、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2、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1)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2)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合作探究《蝈蝈与蛐蛐》与《夜》比较(1)两首诗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2)两首诗在内容上有什么特点?拓展延伸(一)1、《蝈蝈与蛐蛐》一诗的主旨句是。

2、《夜》一诗表达了。

(二)比较《夜》与郭沫若的《静夜》,完成下列问题:静夜郭沫若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这两首诗都描绘了静谧的,美丽的。

《夜》中的景物有……等,都是实写,从中传达出诗人对的热爱和他的心境。

课文 《外国诗两首》教案

课文 《外国诗两首》教案

《外国诗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外国诗歌;(2)了解两首诗歌的背景知识,包括诗人、时代、国别等;(3)分析两首诗歌的主题、意象、节奏和韵律等方面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2)学会运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外国诗歌的魅力,拓宽文化视野;(2)培养对诗歌的热爱,提升文学素养;(3)学会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诗歌创作,增进跨文化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外国诗歌;(2)了解两首诗歌的背景知识;(3)分析两首诗歌的主题、意象、节奏和韵律等方面的特点。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生僻词汇和难点句子的理解和翻译;(2)对诗歌深层含义的把握和鉴赏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两首诗歌的文本内容,了解诗歌的背景知识;(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如诗歌的译文、解析、音频、视频等;(3)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题目。

2. 学生准备:(1)预习两首诗歌,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和背景;(2)查阅诗歌相关资料,增加对诗歌的理解;(3)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的重点和心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两首诗歌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形式和特点,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两首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学生通过注释和字典,解决诗歌中的生僻词汇和难点句子;(3)学生初步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象,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3)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 诗歌鉴赏:(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两首诗歌的主题、意象、节奏和韵律等方面的特点;(2)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3)学生进行诗歌鉴赏练习,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两首》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两首》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首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和人生哲理。
2.朗读体验: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诗歌朗读体验。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体验的感受。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和人生哲理”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外国诗两首》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自然美、思考人生哲理。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两首》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两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和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通过对这两首外国诗歌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感受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同时,学会分析诗歌的意象、手法和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如下:
1.雪莱的《西风颂》: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手法,理解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向往。
2.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学习诗人的人生哲理。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20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20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20 外国诗两首》包含了两首经典的外国诗歌,分别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中的《眼中沙》和俄国诗人普希金的《我怀念那么热烈》。

这两首诗都是脍炙人口,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学生可以领略到不同国家和文化的诗歌风格,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下册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外国诗歌,对于诗歌的基本形式和修辞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不同国家和文化的诗歌风格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于诗歌的思想内涵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欣赏诗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诗歌鉴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两首诗歌,掌握诗歌的基本形式和修辞手法,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诗歌风格。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诗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美,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两首诗歌,掌握诗歌的基本形式和修辞手法,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诗歌风格。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形式和修辞手法,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

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写作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阅读并研究两首诗歌,了解诗歌的基本形式和修辞手法,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问题。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阅读两首诗歌,了解诗歌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学习。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两首诗歌,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和节奏。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二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外国诗二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

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诗歌鉴赏”,详细内容涉及两首诗的作者简介、作品背景、诗意解析、修辞手法和主题思想。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两首诗的基本内容、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学会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两首诗的修辞手法和主题思想。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诗歌鉴赏,感悟人生哲理,提高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人生选择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作者简介与作品背景:介绍普希金和弗罗斯特的基本情况,阐述两首诗的创作背景。

3. 诗意解析:带领学生逐句分析两首诗的诗意,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4. 修辞手法分析:讲解两首诗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举例分析。

5. 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从诗歌内容中提炼出主题思想,感悟人生哲理。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两首诗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外国诗二首2. 内容:作者:普希金、弗罗斯特作品背景:介绍两首诗的创作背景诗意解析:逐句分析诗意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主题思想:人生哲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要介绍普希金和弗罗斯特的生平事迹。

(2)分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中的修辞手法。

(3)谈谈你对两首诗主题思想的理解。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二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外国诗二首》选入了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和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致大海》。

这两首诗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

《西风颂》通过对西风的描绘,赞美了西风带来的破坏力和生命力,表达了诗人对力量的赞美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而《致大海》则通过对大海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反抗压迫的决心。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外国诗歌,对于诗歌的基本形式和鉴赏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七年级的学生在诗歌鉴赏能力上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同时,学生对于雪莱和普希金这样的外国诗人可能比较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补充介绍。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诗。

2.能够理解两首诗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3.能够分析两首诗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4.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方法,进行创作和欣赏。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西风颂》中“驱散了凛冽的冬天,/ 吹走了沉重的夜幕”和《致大海》中“海啊,/ 你是自由的元素”等诗句的理解。

2.分析两首诗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体验诗歌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3.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诗歌文本、翻译、作者介绍等。

2.教师准备相关的辅导资料和参考书籍。

3.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和整理学习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两首诗的标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诗?诗与我们有什么关系?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两首诗的文本,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和形式。

同时,教师对诗歌的作者进行简单介绍,帮助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

3.朗读与背诵(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两首诗,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二首教案
第一首外国诗教案
诗歌介绍
这首诗歌选自世界文学经典之一,描写了……
教学目标
•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主题
•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和意境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引导学生通过图片、音频等形式感受诗歌的氛围。

2.分析诗歌:带领学生逐段阅读诗歌,指导他们发现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3.讨论与解读: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梳理出核心主题。

4.创作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创作活动,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5.课堂总结:通过总结课堂内容,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第二首外国诗教案
诗歌介绍
这首诗歌出自著名诗人之手,描述了……
教学目标
•了解诗歌的背景及意义
•理解诗歌的结构与语言特点
•分析诗歌中的情感表达与主题
•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引发学生联想的方式,导入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鉴赏诗歌:带领学生逐句鉴赏诗歌,分析诗句的内涵和艺术表现。

3.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激发他们的思维。

4.表达与展示:引导学生通过朗诵、表演等形式展示他们对诗歌的理
解与感悟。

5.总结交流:总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交流,提升诗歌的
理解深度。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外国诗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二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外国诗二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

这两首诗分别选自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和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作品,它们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两首诗的基本内容、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诗歌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生选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未来的思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两首诗的深层含义和艺术特色。

重点:通过对比分析,把握两首诗的主题思想和表达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两首诗的朗诵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两首诗,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教师讲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简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3. 对比分析:(1)引导学生从诗歌的主题、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2)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例题讲解:(1)针对两首诗的重点、难点,设计相关例题进行讲解。

(2)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相关练习题。

(2)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两首诗的、作者、主题和艺术特色。

2. 用不同颜色粉笔标注两首诗的重点、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要概括两首诗的主题思想。

(2)分析两首诗的艺术特色,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说明。

(3)谈谈你对生活中“选择”的认识。

2. 答案:(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主题思想:面对生活的挫折,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

《未选择的路》主题思想:人生充满选择,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人生轨迹。

(2)艺术特色分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诗两首教案[学生分析]《外国诗两首》是外国诗歌,主题是写人生的,与成长有关。

虽然从字面上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不像一般的诗歌具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实际上这两首诗内容比较含蓄。

在教学中,学习此诗的难点在于,教师如何依照诗歌本身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深入体会诗歌的人生哲理,开始思考一下人生道路的大问题。

[教学建议]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经验,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两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感受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体味因选择人生之路的慎重与无奈而引发的感慨,体会选择人生道路的丰富内涵,提高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初步了解哲理诗的阅读方法,学会用“诵读━感悟━研讨━迁移”的方法学习诗歌。

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熟读《未选择的路》。

作为自读课文,可以几个重要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和理解文章。

在教学中可以按“诵读━感悟━研讨━迁移”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加强诵读,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促进表达、思维和运用能力的同步提高。

尊重学生鉴赏主体地位,以个人欣赏体验为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并说明自己喜欢的理由,以促进学生联系实际,以所学来知道自己的人生。

[教学设计]一、导入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

面对生活的风雨,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如果面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我们又当如何?今天我们学习《诗两首》,看诗人普希金和弗罗斯特是怎样思考的。

二、教学过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整体感知教师:我们先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

这首诗问世后,许多人把它记在笔记本上,成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座右铭。

现在请大家自己浏览本诗。

思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学生: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

教师:不错,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

诗中的“假如”,对当时的普希金来讲并不是“假如”,而是真实的压迫和束缚,沙皇打击他,束缚他,压制他。

但他并没有屈服。

这首诗正是他当时的真实感受的写照。

这也是此诗为广大读者所深爱,广为传诵,成为激励人们战胜困难的座右铭的重要原因。

你们读了这首诗,能不能感受到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呢?请你们用诗中的句子来回答。

学生:我感受到诗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既是在劝告自己,也是在鼓舞斗争中的其他人。

学生:“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能感受到诗人面对困境的从容平静。

学生:我能从“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中,感受到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2.理清思路,细节感悟教师: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

读诗,除在诵读中把握它的大意,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外,还应该进一步理解这些诗句本身的含义,理解诗句之间的关系,理解诗人的思路。

请大家默读这首诗,考虑这些诗句之间的关系,再全班交流。

学生:(默读)学生:我觉得开头是在劝告人们,也是诗人在安慰自己。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真正被“欺骗”了,受了打击,陷入人生的低谷,确实是悲伤、忧郁、心急的。

这是我们正常的反应,但诗人劝告人们不要这样,不要长久地陷入这种情绪之中。

诗人开门见山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学生:下面的诗句可以看作诗人在申诉自己的理由。

诗人不能只是劝告:不能这样,应该那样。

恐怕还应该讲出劝告的理由。

最好是以诗歌的形式,这样更能让人信服。

教师:不错,我们可以看出普希金做到了这一点,正因如此,这首诗才这样感人和激励人。

那我们看一看诗人讲了哪些理由。

学生:一个理由是说生活不会永远这样,这是讲得很有道理的。

就作者自己而言,他坚信沙皇的专制统治不会太久。

学生:另外一个理由就是自己不管环境如何,是永远不会被现实的困难所左右的,追求理想的心是任何恶劣的外界环境所无法左右的。

学生:还讲了一个理由,就是眼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教师:这句诗与前边的哪句诗是彼此呼应的?学生:与前边的“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是彼此呼应的,但这句意思更明确,“将会”毕竟在时间上说得比较遥远,而“瞬息”说得更加迅速。

“瞬息”用夸张的手法,说明现实的困难是暂时的,一切都将会过去。

教师:对,“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且诗人乐观地看到“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将会成为我们未来一份珍贵的记忆。

怎么理解这句“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学生:这两句诗说出了人生体验中一种极为普遍的感觉。

学生:在这里,诗人是说,现在如果你因受生活的欺骗而心中忧郁,只要“镇静”,“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那么,将来回想的时候,反而会觉得很美好。

学生:诗人在这里是要强调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反对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

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讲,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积极乐观的,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教师:你们的这些理解非常好。

现在的挫折、困难、不顺都会丰富我们的人生,会给我们将来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3.拓展感悟,结合实际教师:现在请大家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用你喜欢的阅读方式来读这首诗,读出自己的感受,如能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会更好。

4.诵读背诵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所理的思路和自己的个性体验,自由诵读,背诵本诗。

未选择的路1.导入课文,感知文意教师:同学们,学习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们知道应该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人生的挫折。

现在,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诗歌《未选择的路》,它会告诉我们该如何面对人生的选择。

请大家齐读本诗,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学生:(读书)教师:“选择”是人生自始至终必须面对的问题。

虽然你们是初中学生,但是你们已经有过人生的选择了。

比如选择学校,选择业余爱好,选择朋友,选择志向……其实每个人生活中随时都可能面临选择的问题,当然有些选择是被迫的,但有些选择我们自己完全可以做主。

诗人把这种人生体验浓缩在诗中。

诗人写了两条路,是哪两条?学生:一条是已经走过的路,一条是选择时放弃了的路。

教师:请你们迅速浏览全诗,思考诗人对“选择”的态度是什么?学生:(浏览、思考)学生:诗人在选择时,非常矛盾。

因为他在诗中写到“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他是两条路都想走,但事实上不可能。

这种矛盾心情在整首诗中时有流露。

他“在那路口久久伫立”,心情十分矛盾,他觉得“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都在吸引他,召唤他去探索,都有探索的价值。

2.深入领会教师:理解得很好。

请考虑一下,诗人是不是对他的选择感到后悔,是不是觉得自己选择了一条不该选择的路?学生:不是,他对自己的选择不后悔。

原诗中我们可以读到这样的诗句:“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两个“更”字,实际上反应了诗人选择时的思考过程,也是他做出选择的原因。

“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不能说是缺点,因为“两条路都未经脚印的污染”。

而且诗的最后一句“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的道路”也透露出一种不后悔的语气。

教师:的确,他对选择并不后悔,那你们看一下,作者写作的重点是选择的那条路,还是未选择的那条路?学生:重点是在“未选择的路”上。

教师:既然作者不后悔,为什么他写作的重点却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而且诗的题目也叫着“未选择的路”?学生:因为人生的道路有许多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

但那些未曾选择的路,更加让人想念和期待。

像文中所述,他也想同时走两条路。

学生:这种感情在诗中,也有表现,他“在那路口久久伫立”就是想走那条未曾选择的路。

他走在已经选择的路上时,又想“改日”再走一次未曾选择的路,但他知道“难以再返回”,也永远不可能返回。

学生:事实上,未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正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于选择的不满,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念,诗中多少年后,诗人还为这次选择而“轻声叹息”正是如此,这是对人生的真实写照。

3.联系实际教师:你们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体验呢?可不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们的想法呢?启示:例如,你选择现在就读的学校,你就放弃了其他的学校;你选择现在的朋友就无形中疏远了其他的朋友;你选择了勤奋就不能偷懒;你选择了刻苦就会减少玩耍的时间等。

学生:(交流)教师:读了这首诗,我们知道应慎重地对待生活中的选择,请你们说说,如果你面对某种选择的时候,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学生:(思考、交流,老师给以一定的指导;如要慎重,因为时光毕竟不能倒流;应有独立的标准,不要人云亦云;一旦选择后,应该勇往直前到往下走,直到取得成功)4.两诗比较评价教师:今天学的这两首诗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和欣赏哪一首呢?请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小结:成长的道路充满坎坷,人生的道路充满选择。

前人给了我们很多的建议和启发,就像普希金和弗罗斯特一样,我们如果能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我们自己的经历,我们就会得到很多教益,在前进的路上走得更好。

三、教学反馈1.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测验(1)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熟读《未选择的路》。

(2)学了这两首诗,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检测建议作为诗歌,应给充分的时间熟读,必要的背诵积累要落实。

同时,我们学习诗歌,特别是哲理诗,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收获,能用学诗的收获来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在检测的过程中,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

四、教学反思这是两首外国诗,两首都富于生活的哲理。

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属劝戒诗。

面对被生活所欺骗的状况,诗人摒弃了消极和失望,而是以积极和达观的态度去处置,甚至那不公正的遭遇也会变成一种财富。

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理解起来要更难一些,但同时想象的空间也要更大一些。

诗人眷恋曾经没有选择的路,正表明他对已选择、已走过的路的坚定不移和无所追悔。

也许,选择的遗憾是永存的;因为有了遗憾,选择才更有价值。

这正是“未选择的路”所要告诉我们的。

因为这两首诗是诗人经过人生的大悲大苦而写就的,所以对人生经历和阅历都有限的九年级学生,作过多过深的要求是有点不符合实际的。

如果我们过多的纠缠于诗歌的写作背景,则又会局限学生的思维和诗作本身的指导意义。

故指导学生学习这两首诗,恐怕只能“不求甚解”了,其领悟的程度也不能追求划一和相同了。

学生能在朗诵中体味诗中所蕴涵的感情,开始能对于人生会有更多的思考,能思考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能思考如何面对人生的艰难困苦,进而正确的选择和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就是很大的收获了。

[练习题库]一、基础、积累与运用1.为下面的加点字注音忧郁.()涉.足()伫.立()荒草萋.萋()2.解释词语幽寂:涉足:萋萋:伫立:3.填空心儿永远;现在却常是忧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