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制度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两种形式
以不同的王朝为主体,分朝代论述;以不同的制度为主体,分体制论述
3.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参考资料
经书诸子、正史实录会要、政书典章诏令、类书丛书工具书、研究考论、公告档案方志、野史笔记案例、谱牒契约金石碑刻、出土文物考古等类;除上述各类参考书外,还有许多实物和文化古迹可以作为实证
绪论 复习思考题
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专制政体所存在的普遍意义的矛盾是什么?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两个要点和三个不可解决的矛盾是什么?
4.近年来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集中在哪些方面?
5.名词解释:
官僚政治 《三通》 政书 会要 类书 丛书

第一章
1.三皇: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
2.五帝时期: 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国进入了部落联盟,或者是酋邦制阶段
3.酋邦制: 酋邦是具有初步不平等的分层社会,“这个分层式的系统以一个地位和位置即酋长为其中心”
4.原始社会氏族组织
氏族 原始胞族 原始氏族部落 其他相关概念:部落酋长、部落军事酋长、部落议事会、部落民众大会.
氏族 胞族 部落 部落联盟
5.部落联盟和酉邦制的区别?
部落联盟设有联盟首领、联盟军事首领、联盟议事会、联盟民众大会。酋邦制是一种尖锥体的分层社会系统,是以酋长为中心。两者的区别在于酋邦首领议事的作用加强,尧舜禹时代是部落联盟或酋邦发展的成熟阶段,以公职为特征的管理机构的雏形出现了。联盟或酋邦选举制改变为世袭君主制。从习惯到制度的转变过程:部落联盟或酋邦首领以强权为基础,依靠宗教和军事力量来维持自己的强权。中国历史的发展是神权与政权两者的完美结合。固有的习惯逐渐被改造,有些习惯在强权认可下,开始具有制度的效用。政治制度是在旧有的习惯上发展起来的,起着调整社会的作用,具有传承性、社会性和自发性的特征
6.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早期国家存在着严重的宗法性;宗,就是人们对共同祖先的崇拜,早期国家的君主专制制度并不完善。夏代君主虽集大权于一身,但受到多方面制约,继承制度还处于混乱状态当中,商代君主比夏代君主的权力要集中,虽也受制约,但君主专制制度趋于成熟。商代官制的架构——“内外服”;商代内服官的三大类别:国家政务官员,宗教事务官员,王家服务官员;“外服”的含义:在商王直接通知区域以外的地方诸侯、伯、甸等以及地方官吏。西周的官制:政务官:两寮六大;卿事寮和太史寮,及其以下的“三左三右”;两寮相互地位的变迁;王

家事务官:地位提高和大量侵夺国家各项政务,反映出王权的增长。
争霸时期的政治制度:霸主政治 “礼崩乐坏” 君主专制;废除以分封制为代表的世袭制,由君主直接掌管官吏的任免权,推行郡县制,以消除贵族在地方的世袭统治权,以中央集权为特征的官僚政治体制初步形成;士人与国家的关系。
皇权专制制度下的政治制度:皇权是专制政体的核心,是以皇帝独裁专制行使最高统治权的政治概括,是由一套能够保证皇帝顺利行使权力的制度所构成的;“法家模式”的胜利与崩溃;“儒家模式”即国家对社会的管理主要在维持社会治安、对外进行军事防御;这种“控制模式”的政府,允许民间、民族按照自己的方式约束自己,常会出现“因俗而治”的管理形式。
复习题
1. 中国政治制度史萌芽期的特点是什么?
2. 酋邦制的定义及其理论出现的意义是什么?
3. 大同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区别是什么?
4. 简述霸主专制到君主专制的发展过程。
5. 简述士人与国家的关系。
6. 儒家模式控制性政府的特征是什么?
10. 名词解释:习惯 三皇五帝 王朝 礼崩乐坏 兵邢合一

第二章
1.王权制度的形成过程。
“后”:夏朝初建,最高统治者被称为“后”,意思是生育,亦即祖先的意思,还带有浓厚的氏族社会组织的痕迹;“王”:“王字之本文,斧也”,王同军事密切相关;王权的经济基础:以财产私有出现为特点的父权制;“王”与神:中国没有那种无所不包的神权系统,所以“王”很快被推到与神并列的位置,甚至本身就是神;高度发展的王权,是在国家进入成熟阶段出现的。
2.霸主的出现和体现权力的形式。
各诸侯国实力已远超西周,标榜“尊王”,实际取代王权的霸主已相继出现;霸主的权力体现形式:“挟天子以令诸侯”;地位极不稳定,随经济、军事势力的兴衰而更迭;以道德的力量来维持与盟国的关系。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弱小国家,不断集中权力。出现了新的选用人才方式,预示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经济发展、大规模战争的需要。
4.战国列强变法的趋向: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构成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条件:君主独揽大权而君权至高无上,以中央政权有力管辖的地方行政制度,以君权强力统率的官僚制度。
5.皇帝的名位:
称谓方面的专用词语;衣食住行方面的专用名称和格式;政令运作上的专用凭据;在皇权专制的情况下,名位制度得到不断扩大;以皇帝有血缘和婚姻关系的人都有了专用称呼;年号逐渐与当时的政治情况相联系;庙号、谥号、陵寝号等制度的发展。
6.皇帝

名位制度的特点:
集中反映了皇权专制的本质;渗透了天命观念,以天人合一来证明皇帝是唯一至尊,并且有意营造皇权专制神秘化;全面贯注了以君臣父子、等级上下为中心的礼法思想,以三纲五常等伦理学说作为重点内容,是皇帝制度的外部表现形式。
7皇帝制度的特点
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借用神的威灵,突出皇帝至高无上的至尊地位;皇帝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绝对”的权力;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庞大的官僚机构都是执行皇帝意旨的机构。
8.王位继承——嫡子制度的确立;例如:汤制定了兄终弟及再传兄子的制度,其本身存在严重的缺憾和危机,后来发展为嫡子继承制;周代在“文王世子制”的基础上确立了嫡长继承制度;“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皇位继承——保护和防范措施;围绕着皇位继承的血腥争斗;选定皇位继承人的标准和条件:按照“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传统原则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来择立皇位继承人。根据本王朝的政治需要,从王朝本身的存在和发展考虑,择立堪任政事和胜任统治的继承人(雍正改革制定的密建皇储制度)。迫于形势,不得不以所谓“有功于社稷”,已经拥有重大军政实力的皇子为继承人。“内援外助”是保证皇位继承的重要条件,也是择立继承人的主要标准。防范措施:重视对太子的教育和培养,为太子选定师、傅,设立东宫宫属,并给予一定从政实践的机会;托孤、建藩,以期匡正和藩卫新主;消除妨碍皇位继承的政治势力,以期继承者能在安定的环境下实行统治。
宗室分封——皇权专制的痼疾。“封诸侯,建藩卫”的“封建制度”;位由嫡长子继承后,为抑制兄弟之间的争端所确立的制度;秦汉的不同做法(秦废,汉立);宗室分封与管理历代的不同做法,均由宗正官管理;宗室制度与皇权专制:封国建藩利于国?不利于国?双刃剑?(重点)
9后妃制度:宫内后妃的等级区别无非是朝廷君臣的等级区别的折射;女官制度:后宫妃嫔各有一定的职事分工,以保证“内治”原则的实现。
10后妃专权和外戚干政的特点
宫闱争宠献媚不但助长统治者的生活腐化,而且加剧政治上的腐败,同时还极大地扭曲人的本性;太后临朝称制,有时是迫于需要,但在权势的诱惑下,她们贪立幼主,擅行废立,使用各种阴谋诡计,常常演变为政治和社会的动乱;以血缘和裙带关系构成的后妃和外戚集团,具有很大的狭隘性和排他性。
11宫省制度(宫中\禁省)
外廷官、宫中官、禁省官;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离君主远近,往往成为有

无政治权力的关键
12 宦官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宦官是在宫禁内苑中服侍帝王及后妃生活男人的总称;从部分使用阉人到悉用阉人的发展过程,也是宦官组织发展的过程;中国历史上宦官为祸最烈的三代:东汉、唐、明;宦官政治的三起三落。
复习题
1.王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王权受到哪些制约?
2.王权的体现形式与霸主的权力体现形式有什么区别?
3.试述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特点?
4.简述“君临之术”的理论及其基础。
5.中央集权制度构成的三要件是什么?
6.简述皇帝名位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7.简述皇权的行使方法。
8.试论皇帝制度的特点。
9.皇位继承人的选用标准和条件是什么?
10.为什么说权臣、母后、宦官、外戚专权是皇权的态形式?
11.简述宗室制度与皇帝制度的关系。
12.简述后妃专权与外戚政治的特点。
.名词解释:会盟 巡狩 朝聘 皇权 年号 庙号 谥号 尊号 宦官 宫省 外戚政治 嫡子继承制

第三章

1.夏商周三代的贵族辅政制
酋邦时期的“四岳”:禹、皋陶、契、后稷;夏代的辅政人员有:“六卿”、“三正”、“四辅臣”、“三老五更”等;殷商的辅政人员:商汤时的伊尹、太保时的保衡,武丁时的甘盘等;晚期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西周的周、召二公。贵族辅政制是古老的血缘关系在新的国家形势下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的体现;早期国家的君主专制是以内外贵族联合为基础,君主以武力震慑和宗亲感情来笼络异性贵族和宗亲贵族;担任辅政的贵族既辅佐王决断国家大政,又拥有自己的封地和军队,因此也能限制王权的发挥;
2秦汉以后早期国家的贵族辅政制
秦汉以后,中国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在进入国家发展阶段时,都曾经出现过类似三代的贵族辅政制;如蒙古帝国的“怯薛”制,即蒙古汗国的内廷机构,内廷官能插手国家各方面的政务;再如清初的“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逐渐演变为“议政王大臣制度”;早期国家的辅政官员多是从部落制脱胎出来的首领,血缘和亲缘关系是成为能够担任辅政的重要条件。
3宰相开府辅政制:是指作为百官之长的宰相可以设置自己的衙署,可以自辟僚属,依照皇帝的意图,独立行使权力。
4宰相开府辅政制的发展
门客 秦及西汉的二府(丞相、御史大夫) 东汉时期的三公(太尉、司徒、司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变局——执政而不辅政。运作方式:原则上应该遵照皇帝的诏书和面谕办事,宰相的作用在于参考、执行等;特点:其职位仅是最高行政官,不能世袭;宰相的职位是按照分权制约的原则设置的;君权和相权的冲突中,宰相往

往成为牺牲品;宰相开府保持相对独立的施政制度,显然与君主专制格格不入,因此也无法持久存在。
5中外朝官
以中外来划分朝官始于汉武帝时期,中朝官之首为大司马,外朝官之魁为丞相,大司马既主兵又主政,握有实权,丞相为首的外朝官仅承命办事,中国古代官制总体上可划为三类:禁省官 宫中官 外廷官
6宰相参议辅政制的沿革
从汉武帝时开始出现,一直到明初仍沿用;从曹魏开始,相继出现尚书、中书、门下三省,此后长期存在;唐代的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尚书执行的三省制度;唐代中后期的“翰林学士承旨”,使翰林学士院的“内命”不经中书门下而直接向下传达,形成双轨辅政制;此后历代都在辅政权力分散与集中间摇摆。
7宰相奉命拟旨辅政制
明初朱元璋永远废除丞相制度;“四辅官”的失败;以四季为名,分季协助皇帝复核人事、司法及文书等事务;分别轮班视事,不让久任,完全听从皇帝命令;朱棣重用的“七学士”
内阁制度趋于定型,内阁大学士便奉命处理重要政务,掌握了票拟权;票拟,也叫票旨,条旨,实际上是带拟好“御批”的稿本供皇帝采纳。内阁与汉唐辅政制度的区别:内阁是奉旨办事,只有得到皇帝的批示后才能办理。汉唐时期,宰相对皇帝的旨意有封驳权,内阁只是拟旨,不能直接指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各级政府也没有向内阁汇报政务的义务。汉唐的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上报事务的副本都要交宰相处存查,明后期,司礼监秉笔太监掌握批朱权,中枢辅政实际成为内阁和司礼监双轨制。清代的军机处;参与议政,负责传达皇命,职任办理和监督机要文书运转的御前机要办公中枢;军机处不设衙门,不颁发关防,不准以军机处的名义独立发文和直接指挥各级军政部门;军机处只是一个力求准确贯彻皇帝意图的御前机要处,不是有权威的宰相府;至此,宰相奉命拟旨辅政制达到完善.
8辅政制度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
辅政制度的发展变化始终是围绕着君权进行的;君权和辅政权的矛盾是促使辅政制度本身不断演变的主因;社会的发展和各种政治势力的兴衰,是促成辅政制度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统治集团对国家机器的调整,也是辅政制度变化的重要原因
复习题
1. 简述贵族辅政制的辅政机制及其特点。
2. 简述宰相开府辅政制的形成及消亡的过程。
3. 中外朝官的划分与古代职官三部分的关系是什么?
4. 简述宰相参议辅政制与皇权的关系。
5. 简述宰相奉命拟旨辅政制的出现及其改造过程。
7. 试述辅政制度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
8.名词解释:四岳 三老五更 怯薛 议政王大臣会议 三省制度 中

朝官 翰林学士承旨 平章郡国重事制 四辅官 军机处 票拟

第四章
1早期国家中央政务体制的初建
尧舜时代的公共管理机构已有一定的规模和分工,虽然这些公共管理机构是由各部落首领分任,但出现了君臣从属关系的迹象,具备了国家雏形的特征;夏代有“六卿”,亦称“六事之人”,是王委任的左右至亲贵族,分别掌管各方面政务,此外还有分管各项事务的官员;
商代中央王朝的“内服官”已经比较完整,可以分为国家政务官、宗教事务官、王家服务官三个类别:卿事寮,三右:司土(徒)、司马、司工(空),也称“三事大夫”,分管国家民政、军政和手工业等;太史竂,三左:太史、太祝、太卜,分管宗教祭祀及文书册命等事务;“三左”、“三右”合称“六大”,也称“六卿”。文武分职的政务管理体制。文官以“相府”为百官之长;武官以“将军府”为诸军之首;值得注意的是,在宫廷内部为君主服务的宦官势力,开始显出干预朝政的能力。
2三公九卿与中朝官尚书政务管理体制
三公:丞相(大司徒、司徒),“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大司马),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大夫(大司空、司空),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
九卿,政府各部门的主要官员,也称之为“诸卿”或“列卿”,由皇帝任免和调动,不能世袭。中朝官尚书政务管理体制,汉武帝后,少数权臣以中朝官的身份而受命领录尚书事,使尚书逐渐成为政令的中枢,尚书机构逐渐扩大,变成中朝官尚书组织与外朝的三公九卿组织一起管理政务,最终形成了既有分工又相互制约的双轨行政管理体制。
3公省监台卿卫政务管理体制
魏晋南朝中央官制排列顺序:首列二相、八公、从公。其次省、监、台、卿、卫、东宫官;诸卿的地位和实际权责明显降低。北朝的禁省官、宫中官、外廷官的区别明显,世家大族把持大权,地方刺史、将军拥兵自重,各机构的设置和职权范围经常因人而设,因人而改
4以《周礼》为本的政务管理体制
西汉末年,王莽建立“新”朝,杂采古礼,更改官制;北周袭承西魏宇文泰之改制,依照《周礼》改行六官之制;对复古改官制的评价:王莽是机械仿照《周礼》,具有空想性质;北周实质上还是三省制度发挥作用,相对稳定;假古先圣贤为名的改制,对各阶层人士都有一定号召力。
4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
隋代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中央政务体系,基本为唐宋所承袭,一直影响到明清;三省,即中书、门下、尚书省;中书省掌管草拟诏令文书;门下省“掌出纳帝命”;尚

书省综理全国政务,下辖六部。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部,每部各设四司,即六部二十四司,吏部掌管官吏的铨选、考课、勋封等事务;户部掌管户口、田土、财政、赋税等事务;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学校、贡举等事务;兵部掌管军事行政、后勤供应、武职铨选等事务;刑部掌管司法狱讼和司法行政等事务;工部掌管水利土木工程及工匠等事务;另有九寺五监也负责许多实际事务、
5诸使差遣负责制的政务管理结构
恪守成宪”与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之间的矛盾;统治者在不明显变更祖制的情况下,采取一些临时措施,以弥补官制的不足;最具代表性的措置就是派遣具有专责的特使,处理钦命政务,出现了遣使差遣负责制;这种被差遣的诸使大都不在正规官制之内,但其实际权威却往往凌驾于正规官制之上。
6“因俗而治”的政务管理结构
(一)民族传统管理结构,即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往往特别注意保留本民族一些传统的管理方法;辽代的夷离堇制和翰鲁朵制、夷离堇制是辽代各部族的自治制度、翰鲁朵,译为“宫”,各有自己的辖区、部族、官府和兵马,相当于西周时期的分封诸侯。金代的猛安谋克制:女真族在部落联盟时期的组织形式,猛安为部落单位,谋克为氏族单位,是军事编制、生产单位、地方行政三位一体的组织。怯薛制:成吉思汗建立的番直宿卫组织,除护卫功能外,还可以直接奉命管理某些政务,其中一部分转变为政事官;八旗制度:在满族早期牛录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集军事、生产、行政于一体的社会组织,平时生产,战时从征,就旗治众。入关以后,各项职能均有改变。(二)以统治民族为主导的管理结构
少数民族在统治机构中,不得不依靠汉族及其他各族人民,但总是致力于确保本族统治阶层在政权中的优势地位,主要通过:1.设立藩汉有别的两个系统统治机构,设立以藩官体系为主导的部门。这在辽、夏、金、元时期都曾经实施过,2.在统治机构中把重要职官和部门俱委派本族贵族掌管,以确保本族的主导地位,比较突出的是元代的“达鲁花赤”制和清代的满汉复职制度。
7.以一省制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
金为尚书省,元为中书省,是政务的主轴;一省既承秦汉以来宰相的“佐天子,理万机”的职权,又负有“典领百官,会决庶务”的责任,所以“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是皇帝以下最高的政务机构;以一省制为核心而分成几个互不统属的系统;如元代还有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等。
8以六部为主体的政务管理体制
以六部为主体的政务机构,是在辅政部门指导下行使权力(内阁

、军机处等)。明代六部建制,仍仿《周礼》的六卿制度,但不完全照搬,并打破唐代以来的六部二十四司的传统框架。清代基本承袭明制,但也略有改变。六部的职责管辖,大体上包括了当时国家的基本政务,体现出六部是执行政务的重心所在。
9相府与诸卿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
秦汉时期的中央政务体制。相府分曹治事,诸卿各司其事;在政务往来处理上,相府诸曹有监督指导诸卿工作之责,诸卿在执行具体政务时要向相府有关部门呈报备查;诸卿直接对皇帝负责,有较为独立的施政权力;评价:普遍存在职无常守的现象,不能充分体现集权的要求。
10相府、尚书诸曹与诸卿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
西汉武帝主政到南北朝期间的中央政务体制;尚书的权力扩大,宰相的权力趋于下降;尚书诸曹实际上主管了各方面政务,诸卿逐渐演变为只能处理具体工作的事务官;评价:以尚书瓜分和取代相府、诸卿的重要职权,是体现着中央集权政策的重要措施。
11六部与寺监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
隋唐宋时期的中央政务体制;六部奉制命、掌制令,寺监则分掌具体事务;两者是总领与具体分管的关系;评价:缺乏因机应变能力,往往难以配合,分工过于笼统,权限不清,临事易互相推诿
12部院寺监府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
在金、元以至明、清逐渐形成的中央政务管理体制;并不是一元化的体制,实际上是一种多元多轨的政务管理形式;同一方面的重大政务,细分为若干部门、不同机构分别管理,既让它们彼此之间在政务上保持密切联系,又分别赋予它们奏请皇帝裁定的独立职权;评价:这是统治者有意识地使各部门构成相互牵制监督的局面,以防止专擅独断
13中央政务管理体制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
在职有常守、位有常员的情况下,不断加强对职官的管理,使官有所职,职有责任;中国古代长期以儒家思想作为设官分职的指导原则;“因俗而治”的政务管理体制,鲜明有效地反映在各个时期中央朝廷的体制中,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了解和融合
复习题
1.简述两寮六大政务管理体制。
2.中朝官尚书政务管理体制的特点是什么?
3.试论王莽与北周“复古”效果迥异的原因。
4.历史上为什么会长期存在诸使差遣负责制?
5.民族传统管理结构是怎样适合社会发展的?
6.以一省制为核心政务管理体制的制约机制是什么?
7.以六部为主体的政务管理体制的核心是什么?
9.简述相府与诸卿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及其特点
10.简述相府、尚书诸曹与诸卿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及其特点
11.简述六部与寺监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及其特点
12.简述部院寺监府政务系

列的运行机制及其特点
13.试述中央政务管理体制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
14.名词解释:三公九卿 三省六部 八公 三事大夫 翰鲁朵制 猛安谋克制

第五章
1先秦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封诸侯、建藩卫,是夏商周三代地方管理的核心;夏代地方诸侯称为“君”、“伯”,更多地称为“某某氏”;商代地方已有内外服之分,有侯、甸、男、卫、邦伯等;西周初期采取分封诸侯制,“授民”和“授土”;战国时期,郡县制已经比较普遍,长官不世袭;先秦的地方基层行政组织很有特点:周代的地方基层划分为国、都、邑和郊外,即国野制度
战国时期,各国普遍实行乡里制度。
2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秦以后的历代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程度不断加强,设官分职向着有利于中央集权的方向发展
(一)省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元代的省设丞相一人,平章二人等为省的主要长官;实际主持政务是并列的平章事二人;明代省一级分藩司、臬司、都司,将事权一分为三
清代的总督、巡抚是法定的省级封疆大吏,各设有衙门,但衙门内不设职能机构,加上中央的严格控制,督抚难以形成自己的势力团伙。(二)道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唐代的道以节度使为主要长官,为一方之主;明及清初的道是监察分区,分“守道”和“巡道”
清乾隆时期,守道和巡道有了固定的治所,也不再由藩、臬两司的副职兼任,而以“道员”专称,并明确规定守道主管民政和财政,巡道主管司法和监察,成为省级以下的行政单位
(三)路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宋代在府州之上增加路一级行政单位,直接统属于中央
路设有帅、槽、宪、仓等司,官员均由皇帝直接委任,各司互不统属,各自对中央负责
各司的副职兼有监视主官的职责,各司的政令文书必须有副职共同签署,副职与主官相互牵制;元代的路是二级行政区,设总管府。(四)府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府有京府和散府之分,设官也有一定的区别;知府事、府尹、知府等不同名称;明清的京府设府尹,“掌京府之政令”;其余诸府是承上启下的地方行政单位,设知府掌一府之政令,(五)州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东汉时,州成为地方最高级行政区,刺史为最高行政长官,握有军、政、财、司法等大权;隋改州为郡,降低地方官等级;唐改郡为州,仍以刺史为长官,主管一州政令;宋代的府、州、军、监是同一级行政区;明代的直隶州如府,散州如县,设主官主政;清代的州、厅分直隶州、厅和属州、散厅,直隶州、厅与府是同一行政区划等级,属州、散厅与县是同一区划等级。(六)郡的主要长

官和行政机构:秦设郡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另设郡尉、郡监;;汉代郡国并行,郡设守(太守),国设相;魏晋南北朝太守身兼军职成为制度化;隋代虽然仍以太守为长官,但加重副职权力;隋以后虽然没有郡行政区,但习惯上仍把府、州视为郡,太守成为州刺史、知府的别称。(七)特别行政区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汉代的司隶校尉与三辅;曹魏的民屯、军屯;各代都有军民共治的军事管理政区,只是规模大小不同而已。(八)县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自秦以来,县级政权的长官就是令(大县)、长(小县);至宋代官改为差遣后,县的长官改为知县;至明清,县级政权官的设置实际上也是令(知县)丞(县丞)簿(县主簿)尉(典史)的体制,明中叶以后,有些县官聘请幕友,协助办理事务,渐渐成习。县官还可以自带家人上任,县官的私人组成的非正式队伍与正式机构共同起到管治地方的作用,导致地方治理形式有较大的变化。(九)基层行政组织:秦汉在一县的基层分成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在县以下还有亭一级组织,是县派出的治安机构;北魏的“三长制”,即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宋代王安石变法,为加强兵政和增加财赋收入,实行保甲制。变法失败后,乡里或行保甲,或行坊里;辽金元地区在汉族地区实行村社制度;明代乡里组织是里甲制与保甲制并存;清初沿用明制,里甲和保甲并存,里甲稍重;雍正后,保甲逐渐取代里甲,使保甲不但具有维持地方治安的职能,而且具有督催钱粮的职能,承担起地方一应杂事公务。
3西域都护 民族校尉
汉武帝牌使者、校尉进驻属国内附加强沟通和影响,后改设为西域都护;西域都护是西域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最高军事指挥官;东汉魏晋南北朝也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特别管理,即设置民族校尉。职权基本上同西域都护,有固定的驻地,是军事化或半军事化的行政组织,代表政府对所部的少数民族实行管辖。
4羁縻府州 都护府
羁縻,笼络联系和怀柔牵制之意;在行政管辖方面,任命该族各部首领为都督、刺史、县令,责令他们统率原来的部众,允许保留本部族原有的治理形式,保持半独立状态;羁縻府州拥有较大的自治权力,职位可以世袭;唐又建立“都护府”,是中央与羁縻府州之间的纽带,代表中央行使对羁縻府州的管理权,负责管理边防、行政和民族事务
5土管制度 改土归流
是明清两代对云贵川桂等地区少数民族的管理和改革制度;王朝把土官衙门编组进地方行政序列中,但保持其特殊的治理方式

。王朝与土司之间的复杂关系;改土归流就是废除土司制度,改行与内地府州县相同的行政管理制度,官员改为朝廷任免选拔流官充任而废除世袭,过程往往充满了军事镇压。
6蒙藏地区的特殊管辖
朝廷对这两个地区的管理一直异于其他少数民族;元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
明代在西藏设立乌斯藏都指挥使司,在蒙古设立大宁卫、开平卫、东胜卫三个军事重镇,封瓦刺部、鞑靼部首领为王,自率其众;清代在中央设有理藩院以综管蒙藏事务;把西藏分为前后藏,设驻藏大臣以监督统领;在内外蒙古分设诸旗,由各驻防将军、都统或大臣监督统领。
复习题
1.简述历代的疆域变化及其发展
2.简述历代地方行政区划名称及其内容
3.历代对特别行政区采取什么不同的管理方式?
4.简述历代地方主要长官的设置及其主要职权
5.试述地方儒家模式控制型政府的特征
6.试述乡里制度的特点及其主要作用
7.明清两代改土归流政策的评析
8.名词解释:分封制 郡县制 国野制度 三长制 都护府 羁縻府州 改土归流 西域都护
第六章
1.古代法规的概况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春秋战国时期,将法律条文予以公布,法律开始走向法典化和规范化;战国初年,李悝制定《法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体系的法典著作;秦以盗、贼、囚、捕、杂、具六律为主;两汉逐渐形成以律、令、科、比齐全的法规体系;晋代还有故事和“式”的法律形式;北魏、隋、唐以律、令、格、式为基本内容。宋代的主要法典是《刑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公开印行的法典;夏辽金元注意保存统治民族原有习惯的某些内容,同时很大程度上吸收了汉族政权的立法思想;明清的的法规除《大明律》、《大清律》为主要的法典外,还有诰、令、条例、则例、事例、会典等法规;古代法规处于由简到繁、由粗及细的逐步完备的发展过程中,也表明法规一直受到社会发展和各种矛盾变化的直接影响。
2中央司法行政制度
三代没有明确的司法分职;秦以后,在权力集中的基础上建立起中央司法行政体系;秦汉中央九卿之一的廷尉“掌刑辟”。北齐时期定名为大理寺,后一直作为中央的“法司”之一,直接对皇帝负责;秦汉时期设御史中丞,后东汉设御史台,一直作为监察部门存在,亦负有“法司”之责;秦汉时期尚书下置三公曹,后至隋唐演变为刑部建制直至明清。刑部一直作为主要“法司”,主管司法行政事务。“三司推事”,即隋唐以后,形成以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为主的三大司法机关,他们之间

有一定的分工,遇有大案,由三个部门的长官共同审理;地方大案为“三司使”,京师大案有“小三司”;宋代另设审刑院,作为皇帝审断的顾问机关;元代刑部为最高司法行政机构,废大理寺,强化御史台;明清恢复隋唐的“三法司”制度,分工有所变化:“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清末的变革
3地方司法行政制度
地方的司法审判权执掌在各级主要行政长官之手,乃是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重要特点;唐以前,乡里基层组织有“主听讼”、“捕盗贼”和连坐等职权和责任;宋代以后,乡里的辞讼和刑讯权被收回,但乡里仍然有对民事纠纷调解的权力;宗法制度根深蒂固,族权和政权往往浑然一体;县令长的职权历代不尽相同;清末官制改革,实行三级审判,二三级审决合议制度。
4司法行政运行机制及特点
历代在中央一直存在多途径的司法行政;有意构成相互牵制和监督的司法体系;采用“因俗而治”,适用不同法规维持政治统一;司法行政一直依附于政治权力,缺乏独立能力;多种途径的司法行政还表现为事权分散和保护皇族特权;在多种途径司法行政的运行过程中,容易造成司法越权或过度的分散,司法的混乱往往会加剧社会的紧张。多种途径的司法行政体系能够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并且不断得到加强,有其主客观原因:从政治统治的角度来看,互相牵制监督是司法权力制约的原则,但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司法行政缺乏稳定性;多种途径的司法行政始终是以政治统治为基础,易于突出特权,走上“人治”的道路
,多种途径司法行政很难形成稳定的运行机制,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
5诉讼制度
自诉分口头诉讼和书状诉讼。在严格的程序下,必须有书状的形式;举诉是被害人以外的人向司法机关举告犯罪人,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受等级和身份的限制,不受理匿名告发,官诉(公诉)是以官府的名义起诉,包括对官吏或官府部门的举劾;自首;越诉和上诉
6拘捕制度
古代拘捕的对象并不限于被告人、现行犯、重大嫌疑分子、罪犯,而且包括被告和罪犯的家属及有关人证;古代拘捕需要一定的手续;在管辖区内拘捕,需要长官签署的票、在管辖区外拘捕,要有公文书,对特别的人犯还需上级批准,甚至奏闻候旨;由于规定比较笼统,常会出现“滥拘”现象。
7证据制度
言证:古代诉讼过程中的主要言词证据,对作证人的资格认证。书证;物证;勘验:古代勘验最重视的是人命案件,有报检、初检和复检的程序。有比较详细的条例规定。
8缉捕制度
缉捕和逮捕是有区别的,缉捕是逃亡状

态下的强制措施;对犯罪人的缉捕既是官府的责任,又是知见人的责任。官府缉捕不力有严厉的处罚规定,知见人不主动缉捕或不协助缉捕,也要承担刑事责任;缉捕罪犯有缉捕期限
复习题
1. 简述中国古代法规的制定过程
2. 中国古代司法行政制度发展过程
4. 中国古代司法行政体制及运行机制的特点
5. 简述中国古代诉讼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6. 古代的拘捕制度与现代拘留制度的区别是什么?
第七章
1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察行政体制
一)拾遗补阙的谏诤行政体制:早在尧舜时期就有“谋于四岳”的拾遗补阙制度;历代都有朝会议政、廷议、集议、会议等制度,都对决策起到参考和监督作用;专门的谏诤机构应该是从设立侍中寺为始,晋改侍中寺为门下省,此后,谏诤机构主设在门下省;宋代的谏院是相对独立的部门,但后来取消了谏官对上的谏诤职责,变成单纯对下监察;元代不再另设谏官;明初曾经设置谏院,不久废;由六科给事中承担起谏官的责任,但确立了台谏合一的制度。(二)监督弹劾的监察行政体制:秦代进一步完善了战国时期出现的御史监察制度;秦汉在中央设御史大夫,掌管监察并担任副丞相;东汉御史中丞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御史台”;魏晋时,御史台完全独立,设在宫中,直接由皇上控制;唐代御史台下分设台、殿、察三院,分管不同事务;元代提高御史台的地位,与中书省、枢密院平行;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监察官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设六科给事中,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清代则将六科并入都察院,作用明显降低;另有一些带有监察职能的部门,并没有被纳入御史监察系统,但都是直接向皇帝负责;君主为了直接掌握情况,经常派遣御史、使者、宦官、亲信等奉旨持节以监督和处理各项事务
2各级政府部门的监察行政体制
自秦汉设官,便体现了从中央到地方分别构成按层次监督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皇帝亲自考察三公九卿,三公九卿督察郡县,每一层级别都有监察下属的职责;一般是宰相有责任考核中央各部门及其官吏的政绩,中央各部门又按不同业务分工监督下属和地方;监督的方法:听取察报,检查簿册,必要时派员前往督查;在地方政权结构上,也充分反映着有意设置交错监管和制约的关系,这是历代安排地区性行政、军事、监察职官的一贯原则;在中央直控监察体系深入各个部门的情况下,又确立各级政府自下而生的、以长官负责的监察制度,从而保证下情能及时上达并尽快处理,上下结合,构成讯息收集和监察网络。
3对上的诤谏
诤是规劝,诤是直言,诤谏也就是对君主或

上司提出规劝性的意见;诤谏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君主没有必须听从诤谏的义务);诤谏的途径和方式比较多;历代都规定主要文武大臣有诤谏之责,设有专职的谏官,但绝大多数大臣很少诤谏,君主也很少重视。古代诤谏方式:讽谏、顺谏、规谏、致谏、陷谏五种方式,由轻及重、
4对下的监督弹劾
所谓监督,是指监察督促各级官吏;所谓弹劾,是指检举各级官吏的失职、渎职或其他的违法行为;对下监督弹劾的范围十分广泛,有些朝廷还有意识地赋予监察官以“风闻奏事”的权力,赋予监察人员一定特权,旨在消除各种威胁政权的潜在因素,打击一切可能违反统治意图和异己的言行。
5对左右的牵制监督
历代一直坚持左右牵制监督的设官原则;在权责规定上,主官的权责规定具体,佐贰官的权责规定则含糊不清;在升进的仕途上,主官迁调比例较大,佐贰官则升进艰难;这种原则常常遭到破坏,正佐相互监督的机制也因此失去效用。
6监察的主要方法
(1)检核簿册法:古代各级政府部门在年终时汇集各种政务情况,制成簿册,逐级呈报审查,上级核对簿书,因此鉴定下级是否完成规定的任务。监察人员也经常到各级政府部门去“督促文书”; 缺陷:将宗法意识和官僚政治内容放在重要位置,监察人员易于专门寻找错字和避讳字,使监察流为形式,难以抑制工作中的腐败(2)举劾案章法:监察人员检举和揭发各种违反朝章礼法的人和事,称之为“案章”;对违法乱纪的人进行弹劾,称之为“举劾”; 缺陷:监察人员常是虎头蛇尾,避重就轻;加上有些君主和权贵常常示意监察人员运用举劾权来制造舆论,打击政敌;有些监察人员也利用职权,卷入门户派系之争,乃至诬陷坑害,制造混乱(3)连坐告密法:连坐告密是商鞅变法以后长期实行的制度,告密的范围十分广泛,与连坐相结合。 缺陷:手段残酷,效果短暂,而且必然带来极坏的后果。匿名告密流行,使臣民战栗自危,破坏社会稳定 (4)遣使巡行法:派遣使臣出去,代表君主“巡狩”,对地方实施监察的方法,是由君主直接操作的监察方法,也是监察职能深入全国各地的表现;缺陷:遣吏拥有权力过大,缺乏制约,容易依仗特权肆行威福。如派皇帝的亲信宦官出行,其弊更巨(5)牵制监督法:统治者精于制造和充分利用官僚之间的内在矛盾,故意制造职权混淆,以达到自上而下的全面监控,并把这种相互牵制监督的行政体制通过监察有机地结合为一体(6)密查侦缉法:密查侦缉是君主为了直接了解情况而采取的特别监察手段。君主经常派遣御史、使者、宦官

、亲信等奉旨持节以监督和处理各项事务;缺陷:使用特务组织控制官僚系统和社会,破坏原有法制的措置,只会激化矛盾和造成社会动荡(7)密奏传呈法:密奏传呈是通过特殊渠道将奏报的内容直接送呈君主,由君主亲阅,再朱批处理,并不通过各级军政部门,拥有最大的权威;君主利用官僚集团内部的矛盾,亲自操纵他们,使他们互相监督和牵制;雍正完善的密折制度,将连坐告密、牵制监督、密查侦缉、遣吏遁行等监察方法融为一体,是君主极端专制的产物。
7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利弊
监察职能比较完善,作用也比较明显,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对监察人员的使用,有特殊的安排,也有一定的管理升迁机制,但由于授予监察人员的权力过大,顾此失彼,不易有效地控制监察人员的腐败;采取多种途径的监察制度和多种方式的监察办法,是在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形成的,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和政治风气产生过正反两方面的不同影响。
复习题
1. 古代监察行政体制有什么特点?
2. 简述明清六科给事中在监察组织中的作用
3. 隋唐御史台的台殿察三院是如何分工与合作的?
4. 简述古代谏诤的作用及其特点
5. 简述古代监督弹劾的主要功能及其特点
6. 古代有哪些监督方法?这些方法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7.试述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利弊
8.试述古代正佐相互监督机制不断遭到破坏的原因
9.名词解释:御史大夫 科道官 弹劾 谏诤 独坐 巡按 六察 检核簿册法 举劾案章法 遣吏巡行法 连坐告密法 牵制监督法 密查侦缉法 密奏传呈法
第八章
1兵役制度
郡县兵役制:郡县兵役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建立在郡县在籍男子都必须为国家承担徭役的基础上,普遍征发丁役充当军兵。如汉代的“践更”和隋唐的“府兵”,均属此类
另一种是以郡县为单位强行征发兵役的制度。如明代的“佥兵制; 谪罪兵役制:谪发刑徒和贱民充军的制度,历代沿袭采用。招募兵役制:以雇佣的形式来招募兵员,主要有三种形式;国家常备兵需要训练有素、娴于战阵的精锐士卒,以保证较强的战斗力;作为国家常备兵的普遍招募制,作为特殊兵种而招募的;世袭兵役制:亦称世兵制,是子孙世代相袭为兵的制度,强制世兵制,限制世兵制。发奴为兵制:特殊情况下出现的征兵制,主要有三种类型:国家征发私家僮奴充当兵役;国家征调宫府所有的僮奴为军,立功者可以免去僮奴身份;在战争需要的情况下征发徒刑犯为军,立功者可以免去罪责;民壮兵役制:
民壮兵役制是一种非正规军队的兵役制度,多

用于乡里保甲间以维持治安,称之为“乡兵”或“民兵”,其主要来源又可区分为:按户籍征调,依保甲编组,平时生产,农闲训练,国家不负担或很少负担费用,是乡兵的主要组成形式;招募而来,属于自愿,不带强迫性质,国家给以一定的报酬和减免赋税的待遇。
2军事领导与指挥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文武分职的官僚制度,形成比较严密的领导与指挥体系;秦建立起高度中央集权化的军事体系,在皇帝紧紧控制军队最高指挥权的基础上,强化了军队管理体制;军队的日常管理由各级编制的长官负责,士兵的管理主要由编制内的军官负责,军事行动中的统帅军官由皇帝任命,军营之内有严格的纪律;历代的军队体制,大致可以区分为中央军、地方军、边防军、民兵四种。
3军事后勤供应制度
早期国家的后勤供应主要是由甲士自己带的“徒”负责,后勤与战士是2:1;秦汉时期的后勤供应制度并不完善,军士自己还要负担部分军装食粮;隋唐在府兵制度下,自备衣粮,后勤供应主要是马匹,因此马政是军事的重点。
复习题
1.简述古代兵役制度的主要形式
2.试述社会发展和战争规模与军事编制和兵种配置的关系
3.古代国家的军事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4.古代军事装备生产及有关法律
5.军事刑罚的主要内容及实施的特殊性
6.古代国家的军事指挥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7.名词解释:郡县兵役制 谪罪兵役制 招募兵役制 世袭兵役制 发奴为兵制 民壮兵役制
第九章
1诏敕和奏章
奏章是一种特定、专用的文书体裁,是臣下通过文书形式向君主奏报请示和反映情况的重要手段。君主通过臣工的奏事了解军政讯息后,通过口头或文书下达制命,称为“诏敕”;总结历代的奏事文种,主要有章、表、书、启、议、疏、封事、奏、状、记、露布等;至明清,诏敕文书种类有诏、诰、制、册文、谕、书、符、令、檄九种形式。
2国家机关之间的公文形式
(一)上行文书形式:下级官吏和官府衙门,向上级官员和官府衙门请示、汇报政务的文书,根据事务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又形成诸多的文种;(二)平行文书形式:是同级官吏以及对同级和无隶属关系的官府衙门之间,相互通知、移送、质询等政务往来所使用的文书
(三)下行文书:是上级官吏和官府衙门,向下级官吏和官府衙门布置任务和发布指示的文书,其形式有宣、札、谕、符、帖、移、牌、票、檄、告示等,分别用于不同的等级和不同的政务。
3文书工作制度
历代都设有专门部门和专职人员管理,有固定的工作程式和严格的法律规定;文书工作程序和主要内容是拟制

誊写、签押用印、负责人判署、照刷磨勘、投递驿传、登记立卷、移交和保管等,每一项工作程序都有专人负责,可以保证文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能够互相监督、完善保密制度
4玺印制度
(一)皇帝玺宝:秦汉皇帝有六玺,隋以后确立皇帝使用八玺的制度,至明初皇帝已经增至17枚玺(宝)。清初进一步增至39枚,乾隆时定制,确定为御宝35枚;皇帝的御玺铭文不同,其用途也不同,进而将不同的诏敕区别开来,以保证诏敕内容的严谨;(二)官员印信:一切官员都必须按照其官品、官衔以区别其用印的型质、轻重、大小和文字,借以区分其地位的高低和规定职权的范围,有比较规范的官印制作、颁发、使用和管理制
5符节制度
符是政治和军事的凭证信物,可以用于身份证明,作为出入国境、关卡、军营、要塞的凭证,又可以作为传达命令、调遣兵将的信物;节是君主派出的使节所持的凭信,用于代表君主出征、节制方面事务、监察、办理重大案件、出使外国等重大事务的证明;主要有调动符节、邮传符节、身份符节、专使符节等,有发放、使用、保管等在内的一套较完备的管理制度。
6玺印符节的管理制度
历代在保管、使用、发放、制作等方面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不但使官员的任免有了严格的手续,也加强了文书工作的严谨性,更重要的是确立了权力体系;符节玺印成为名副其实的政治权威的体现物。
复习题
1.简述诏敕和奏章的主要种类及用途
2.简述上行文书的主要文种及用途
3.简述平行文书的主要文种及用途
4.简述下行文书的主要文种及用途
5.简述古代文书工作制度的特点
6.玺印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7.试述密批制度在极端君主专制政治中的作用
8.简述符节的种类及管理制度
9.名词解释:奏本 诏令 题本 调动符节 身份符节 专使符节 批付 详文
第十章
1胥吏制度
胥吏不是官,但却在政府职能上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是官的辅助,也是官的爪牙,古代政治制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胥吏名目繁多,实际只有两大类:胥和吏
胥是供官府驱使的劳役;吏是在官府承办具体公务的人员,胥吏在当时的政治中发挥难以替代的巨大效用,但吏缘为奸的现象历代都无法消除,成为困扰古代政治的重大棘手问题之一
2幕僚制度
幕僚又称幕宾、幕府、幕友、幕客、西宾、西席、宾师,是军政长官聘请的助手、参谋,出现很早;幕府制是要将所选幕僚的情况送到中央,享受国家的等级待遇;幕友制则属于私人聘请,不用申报中央,不享受国家的等级待遇,依靠的是官员个人支付的“束修”、“馆谷”和

委托信任;官、幕、吏、役之间存在着相互利用而又相互钳制的微妙关系
3长随家人
官吏的亲属在朝章礼法上原没有参与官府政务的权力,但这些人依恃身为官亲,深得长官信任,往往能参与政务;除长官的亲戚外,还有长官的随从家人,大体上分三种:家生奴、临时雇用的、“带肚子”家人(即官员的债主);在众多的家人中,主管各种事务的长随是地方官私人收款代理人
4行政辅助人员与主官的关系
严格管制胥吏的政策与必须使用吏役原本并不矛盾,但在官僚政治下,远没有理论上那么简单;家人和幕友是清代地方官主要依靠的人,堪称亲信,但官员往往沦为被他们玩弄的可怜人物;地方官所面临的三个重要问题:一是如何保证政令承传准确无误,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而制定应付的办法;二是如何使这些必用之人尽职尽责,既无僭越弄权之由,又无架空自己之机,便于贯彻执行政令;三是如何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使这些必用之人受到震慑,不敢违法乱纪,以确保自己的权力不被分割
复习题
1.试述胥吏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的地位
2.简述幕僚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政治运作的影响
3.家人的种类及其在地方政府所起的作用
4.试述行政辅助人员与主官的关系及对地方政治的影响
5.名词解释:胥吏 “带肚子”家人 长随 三爷 绍兴师爷
第十一章
1举荐制度
制度举荐:主要是指按照选贡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制度的规定,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续来选拔人才的办法。
私人举荐:是属臣们以个人名义向君主推荐人才,亦称保举制,是在历史上实行最久而且是制度化的选拔人才方式;有“外举不弃仇,内举不避亲”的举荐原则;如被举荐的人才不符实,或者是日后犯法,举荐人要负连带责任,要受到一定的惩罚。
官府举荐:是以官府的名义向君主和上级部门推荐人才;被推荐的人要参加一定的考试,官府对被推荐者不必负连带责任,还有一种官府间接荐举的形式,是通过考核制度实现的
自荐:是因循战国时期士人游说君主的习俗而形成的入仕制度
游说是士人通过在诸侯国君面前游说或上书,用自我推荐的方式以博得君主信任而被授予官职。
2科举制度
是在荐举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标准的选拔制度;隋炀帝时开始设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经过唐代的发展,使科举考试成为一项重要制度,直到1905年才由学校制度所取代;科考程序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科举考试的实行,鼓励公开竞争,择优录取,确实曾为古代国家输送了大批人才,但由于古代社会制度的局限性,在政治腐败

的时候,其弊端也防不胜防。
3征辟制度
古代长期实行的一种用人制度;征,也称为征召,是君主采取特别延聘的方式;辟,也称辟属、辟除、辟召、辟用等,是主要长官自行任用属吏的制度
4荫袭制度
是指勋贵子弟依靠父兄的权位得以进入仕途的制度;古代国家长期保留这种选官方式,实际上是世袭制的一种变态遗留,但它与世袭制有根本上的区别;这种选官方法是为了照顾在职、退休、殉职官僚们的利益,为了换取官僚阶层对现政权的忠诚和支持,曾起到稳定政权、笼络人心的实效。
5其他入仕途径
博士弟子和国子——通过教育系统培养人才,经过考试合格而入仕
赀选世家——根据家世和家庭财产状况作为选拔入仕的资格和条件
军功 纳捐——用财物向朝廷购买官爵的入仕途径 流外铨和吏员———各级官府低级办事人员积资累历而进入官员行列的选拔途径
6官吏选拔制度的特点
笼络个方面人才以收为己用;所有的选拔途径都同荐举有一定的关系,以期保证选拔的公正和严谨;选拔权力逐步集中收归中央朝廷掌握,并与教育、考课等制度相结合,使选官制度成为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
7任用制度的任用分类
古代对官吏的任用是根据不同的种类、层次,不同的职权范围、等级,有严格的区别
候补之类:待诏、郎选、听选;试用之类:行、守、试、假、权、除;拜授之类:拜、授、遗诏;兼领之类:兼、行、权、判、带、领、护、录、典、督、掌、监、护、理、署理等任用方式;参知之类:参、知、平、议
8任用限制
为保证对官员的任用得当,保持官阶品秩大体升迁有序,照顾到官僚群体中各种政治势力及阶层的平衡,对官员的任用有许多限制;统治阶级所制定的任官制度,往往都是由自己率先破坏,难以自我约束
9先秦的考课和奖惩制度
诸侯朝觐述职制度:诸侯定期要到王朝请安和汇报工作、汇报的内容主要是土地垦殖和人口数目,社会治安和政治情况;以爵位、封土和军事征伐等来维持“朝觐”制和加强王朝对诸侯的控制。
10考课行政
两汉:皇帝考核三公,如果皇帝不亲政事,考核则由尚书负责,交皇帝核准。分级负责,层层考核;中央政府部门还按职能向全国实行单项考核。
唐代:三品以上的官员由皇帝亲自进行考核;四品以下官员分京官、外官两大类。
宋代:京官的考课由差遣院进行初考,磨勘院进行复核,审官东西院分别主管文武考课的具体事务;外官由考课院负责初考,由吏部侍郎主管的左右选主管外官文武考课的具体事务;
明清:京官四品以上,地方布、按五品以上;清代京官三品以上,

地方督抚大员,都要“自陈”政事得失;其余京官由吏部、都察院,外官在明代由布政使,清代由督抚负责注考
11古代奖惩制度的特点
与考课制度相结合,在澄清吏治,严肃政纪法纪,维持官吏正常工作秩序等方面曾经起到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长官意志,因此存在着许多不稳定的因素,也缺乏明确的标准;官员激励机制本身也受到多方面的制约;能否有效执行取决于社会环境和执法者的政治素质。;奖惩制度的本身是利弊并存的,兼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
12等级制度
古代的等级划分非常明确;职事是官吏的是在职务,即是有实际职权的官职;秩品是一种秩序和等级的区别,也是不同官吏各自具有的基本等级;勋赐是对有功和特定官员给予的一种荣誉性政治待遇;散阶是一种旨在提高官吏的等级,而与实际职务无关的官阶划分,实际上只是一种资历 古代等级划分:爵位与政治权利紧密相连,以后逐渐与实际权力相脱离,仅反映出一定的政治地位;班位是依照官秩位高低的一种升迁排位顺序,还是对现行官制中的官员位置排列;封赠可以包括食封、封号、诰命、官衔等内容,通常加于皇族勋戚及有功、退休、殉职的官员与亲属。
13俸禄制度
俸禄是古代国家给予在职官吏的固定报酬。在一定时期内,以物资和货币形式支付,旨在满足官吏个人和家庭生活的需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还采用过免赋役、给力役、赐田土等形式作为补充;俸禄表明受俸人已经成为公职人员,对其具有官方身份的认可;俸禄不是世袭待遇,而是随着职务的变动随时升降,其数额多寡也是根据职务的高低而定
14休假制度
古代国家规定官吏可以享受定期休假和年节休假;官吏还有特别休假;官吏因事因病也可以请假,有严格的请假和销假制度。
15退休制度
退休也称致仕、致事、致政,表示把手中的权柄交还给君主,请君主另选人替代;致仕制度是职官管理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官僚队伍是否能做到新有所进、壮有所用、老有所养。
16抚恤制度
抚恤在古代称为“恤典”,是国家对因公死亡的在职官吏和死亡的致仕官员给予的救济和抚慰;古代国家根据不同情况和等级,采用不同的抚恤方法
复习题
1.举荐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2.试论古代多种途径并存的选拔人才必然性及其特点
3.荫袭制度长期存在的原因及其启示
4.古代任用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任用限制的述评
5.简述奖惩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6.试论公罪与私罪的划分及其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7.简述古代考课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8.古代官员的等级划分及其历史作用
9.简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