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派文学范围里的那些作家跟流派)

合集下载

文学西方现代文学的流派与风格

文学西方现代文学的流派与风格

文学西方现代文学的流派与风格西方现代文学具有多种不同的流派和风格,每个流派和风格都代表着不同的文学传统、写作方法和主题倾向。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西方现代文学中常见的流派和风格,以及它们对文学发展的贡献。

一、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西方现代文学中最具影响力的流派之一。

它强调描绘真实生活的细节和情感。

现实主义作品通常通过具体的描写和细致入微的场景来展现人类的普遍经验和日常生活。

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包括俄国的托尔斯泰和美国的海明威。

二、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是现实主义的延伸,更加着重于描绘人类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无奈和受制于命运的境遇。

自然主义作家通常展现人类与自然界和社会环境的斗争和冲突,以此来探讨人性的局限和社会的不平等。

法国作家左拉和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是自然主义的杰出代表。

三、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一种追求表达内在意象和情感的文学风格。

它强调意象和隐喻,通过象征的手法来传递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象征主义作品通常非常抽象和模糊,要求读者通过沉浸在作品中来寻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是象征主义运动的奠基人之一。

四、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20世纪初期出现的文学流派,其追求对传统文学形式和语言的颠覆和重构。

现代主义作品通常以碎片化的叙事、非线性结构和复杂的意象和符号为特点。

它挑战传统的叙事模式,以此来反映当时社会的混乱和不确定性。

著名的现代主义作家包括英国的詹姆斯·乔伊斯和美国的弗吉尼亚·伍尔夫。

五、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进一步延伸和批判。

它强调对多元视角和真理的怀疑,并拒绝固定的意义和价值观。

后现代主义作品通常以碎片化的结构、语言游戏和文化参照为特点,通过混淆事实和虚构来探索现实和虚构之间的边界。

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和英国作家朱利安·巴恩斯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性作家之一。

六、女性主义文学女性主义文学是关注女性经验和性别政治的文学流派。

它通过女性的视角来探索社会的性别倾向和种族问题,并呼吁性别平等和女性的权利。

现代派文学10大流派介绍

现代派文学10大流派介绍

现代派文学10大流派介绍目前很流行的几种流派,也很适用于竞技文学啊什么的,熟悉了会很讨巧~1、象征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是法国诗人波德莱尔(1821~1867),他于1957年发表了第一部真正的象征主义诗集《恶之花》。

前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主要有法国诗人兰波(1854~1891)、马拉美(1842~1898)等,20世纪20年代出现后期象征主义,主要代表有法国的瓦莱里(1871~1945)、奥地利的里尔克(1875~1926)、爱尔兰的叶芝(1865~1939)等。

象征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还派生出几个影响较大的流派,最主要的是以意大利诗人蒙塔莱(1896~1981)为代表的隐逸派和以庞德(1885~1972)为代表、兴盛于英美诗坛的意象派。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简称T.S.艾略特,1888~1965)是整个象征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其代表作长诗《荒原》堪称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奠基作,对西方现代诗歌的发展影响极大,艾略特因此被公认为"现代诗派"的领袖。

《荒原》包括"死者葬仪"、"对弈"、"火诫"、"水里的死亡"、"雷霆的话"五部分,涉及到5种语言和56部著作。

它以小型史诗式的规模和高度的浓缩,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社会混乱、腐朽、颓败、衰亡的景象展示给读者,那"没有太阳、水与生命的荒原",不仅是当时欧洲社会的象征,也是当时西方人精神崩溃的象征。

2、表现主义文学表现主义文学是继象征主义文学之后产生的现代派文学重要流派。

它最初源起于绘画艺术,后扩展至文学、音乐、电影等其他领域。

20年代、30年代风靡西方,以戏剧、小说成就最大。

其中卡夫卡的小说与奥尼尔的戏剧,代表了表现主义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瑞典的斯特林堡(1849~1912)是表现主义文学先驱,他的《去大马士革》三部曲和《梦的戏剧》是欧洲最早出现的表现主义戏剧,其代表作《鬼魂奏鸣曲》则成为久演不衰的表现主义经典剧作之一。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及代表作品与作家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及代表作品与作家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及代表作品与作家现代派小说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进入我国。

我国的许多作家相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批年轻诗人形成了我国最早的象征主义诗派。

当我置身于中文专业时,对现代主义文学也有了粗略的了解。

最初接触的现代派小说是卡夫卡的《变形记》,大学期间简单的读过几本现代派小说,如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卡夫卡的《审判》、《城堡》、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对现代派小说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我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对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及作品做了如下整理。

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沿着19世纪象征主义这条线索,相继出现了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意识流小说等文学派别,汇成一股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西方的现代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弊病,同时也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

表现了中下层资产阶级,特别是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失望和不满情绪。

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出现,当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之后,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日益尖锐。

人们在经历了许多毁灭性的灾难后受到了巨大的创伤。

同时,在新的社会结构体中,人的生活自由程度大大降低,异化程度则加深,战争破坏了人的生存稳定感,生发了人对于生命的漂泊和艰难意识。

现实矛盾重重交织,人自身的困顿和焦灼不禁显现,颠覆了人们的传统审美原则和审美需求,配合这样的时代精神,西方现代派的艺术表现应运而生。

现代主义文学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的表现性、虚幻性和假定性,使理想型和象征型文学发生了多向的流变。

现代主义文学反对模仿、再现主义,反对按客观生活的本来面目放映社会生活,追求个体主观情感不受限制的充分表现。

它不重视外在的客观现实,而强调非理性的现实、心理化的现实、梦幻的现实、超现实。

对现代主义的作家来说,小说的兴趣中心是要揭示新的“心理材料”,或称心理要素。

文学流派与作家

文学流派与作家

文学流派与作家文学是一门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在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代表作家。

本文将围绕文学流派与作家展开讨论,介绍几个著名的文学流派以及相关的作家。

一、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19世纪欧洲文坛上盛行的一种文学流派。

它追求自由、个性和想象力,强调情感的表达和对自然的热爱。

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是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

他的代表作《浮士德》描绘了一个才华横溢但不满足的人物形象,反映了浪漫主义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追求梦想的渴望。

二、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流派关注社会现实,以客观、真实的方式描写生活。

法国作家居伯特·普鲁斯特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追忆似水年华》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富有内涵的人物形象,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和人性的脆弱。

三、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是现实主义的一种延伸与发展,它思考人类行为受物质环境所限制的命题。

法国作家爱米尔·左拉是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地狱》以扎实的调查研究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展示了人们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的艰辛。

四、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流派追求艺术的超越和意象的表达,强调感官和直觉的体验。

法国诗人叶芝是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常常充满着神秘与隐喻,如《秋水》一诗,“秋风不尽凄凉别,幽情依旧似往年”,展现了象征主义文学的独特魅力。

五、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末出现的一种文学流派,它对现实世界的混乱和不确定性进行反思。

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重访母亲的心弦》通过多重叙事和意识流的运用,展示了人类存在的困境和混乱。

以上几个流派只是文学发展历程中的一部分,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贡献和影响。

作家们通过不同的风格和表达方式,丰富了文学的世界,给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阅读体验。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们能对文学流派和作家有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探索文学的魅力。

外国文学第4章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_23

外国文学第4章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_23

外国文学
二、表现主义文学
(一)代表作家:卡夫卡
弗兰茨·卡夫卡,奥地利小 说家,表现主义的代表,西方现 代主义文学奠基人之一。代表作 品有中篇小说《变形记》、长篇 小说《城堡》等。他善于运用悖 谬、象征、寓言和荒诞等手法, 以心理外化的方式刻画人的精神 世界,着力表现现代人类自我异 化的生命本质。
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
第四节 东欧现代主义文学作品鉴赏 代表作家:
米兰·昆德拉 代表作品: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代表作家
米兰·昆德拉(1929—), 1967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玩 笑》,大获成功,绝大多数作品, 如《笑忘录》《生命中不能承受 之轻》《不朽》等都是首先在法 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 瞩目。近年来,他开始尝试用法 语写作,已出版了《缓慢》和 《身份》两部小说。
外国文学
三、意识流文学
(一)代表作家:普鲁斯特
①作者简介 塞尔·普鲁斯特自1906年开
始专心从事长篇小说《追忆逝水 年华》的写作。1913年自费出版 第一部小说《在斯万家那边》, 1919年第二部小说《在少女们身 旁》出版后获龚古尔文学奖,从 此成名。
外国文学
②作品简介:《追忆逝水年华》
《追忆逝水年华》成功地运用 回忆方式再现主观真实,开创了单 纯表现意识流动的崭新手法,而成 为20 世纪意识流文学的开山之作。
外国文学
第4章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
第一节 现代主义流派 现代主义主要包括: 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 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十多种文学流派。
外国文学
一、象征主义
发源于波德莱尔的象征主义,在19世纪80年代正 式形成一个流派。 标志:法国诗人让·莫雷亚斯 1886年发表《象

欧洲现代派文学之七:英国现代派文学

欧洲现代派文学之七:英国现代派文学

欧洲现代派文学之七:英国现代派文学欧洲现代派文学之七:英国现代派文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英国资产阶级文化的危机,战后的英国成为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发源地。

意识流小说、象征派诗歌、意象派诗歌等在文坛兴起,出现了乔伊斯、沃尔夫、劳伦斯、叶芝、艾略特等现代派代表作家。

他们的作品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意识流小说起源于英国,乔伊斯和沃尔夫是这一流派中重要的代表人物。

乔伊斯(1882-1841),爱尔兰小说家、诗人,意识流小说的开创者之一。

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尤利西斯》(1922)。

这部小说打破了现实主义的传统,以主人公接连不断的下意识行动和内心独白,构成了一幅复杂的社会图景,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孤独、绝望的情绪。

乔伊斯因此获得了国际声誉,在文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沃尔夫(1882-1941)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也是意识流小说的重要代表。

她反对现实主义传统的作家,追求绝对的' 创作自由'。

她的小说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把握,以精湛的心理描写见长。

沃尔夫的主要作品有《达罗威夫人》(1925)、《到灯塔去》(1927)、《海浪》(1931)等。

其中的《达罗威夫人》描写了女主人公从早晨到晚上共十二个小时的生活和她在这一阶段的所见所闻,并对她几十年的生活经历进行了追忆。

这部作品宣扬了人道主义精神,其创作手法具有鲜明的意识流特征。

沃尔夫的另外两部小说则借用了音乐的结构和技巧,属于比较典型的音乐小说。

劳伦斯(1885-1930)也是一位著名的现代派作家。

他把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说应用于小说创作之中,强调人性中的本能因素,把性欲描绘成神圣而不可侵犯的。

因此,他的作品一直引起世人的关注和争议。

劳伦斯一生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其成就是在长篇小说方面。

主要作品有:《儿子与情人》(1913)、《虹》(1915)、《恋爱中的妇女》(1921)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1928)等。

叶芝(1865-1939)和艾略特(1888-1965)则是在这一时期活动在英国文坛的两位著名诗人。

西方文学流派课件

西方文学流派课件
第5页/共37页
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家卡夫卡 弗兰茨·卡夫卡(1883 — 1924),奥地利著名小说家, 出生于布 拉格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卡夫卡由 1912 年开始创作,成名作为《变形记》, 由此到 1922 年,他持续不断地发表了一系列短篇小说。写作了三部未完 成的长篇小说:《美国》(1912 — 1914)、《诉讼》(1914 一 1918)和《城堡》(1922)。
新小说关心人和人在世界中的处境,追求完全的主观性, 强调创新性和探索性,反对艺术形式上的保守和僵化。
代表作家及作品:阿兰·罗伯—戈里耶《嫉妒》,克洛 德·西蒙《佛兰德公路》,玛格丽特·杜拉丝《琴声如诉》。
第16页/共37页
荒诞派戏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戏剧界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 它兴起于法国,在阿尔托戏剧理论的影响下,打破了传统 戏剧的写作手法,创作了一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 作。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就是典型的荒诞派戏剧的代表 作。
第12页/共37页
意识流文学 意识流文学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法、
美等国文坛上,采用悖逆于传统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艺术 表现形式,来展现常人视线不及的精神领域。通过依附于 语言的表达来经历人类主观生命的世界。
意识流文学的奠基者是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 (1871 — 1922),代表作七卷本长篇小说《追忆似水 年华》。
第9页/共37页
剧本《禁闭》是萨特的代表作。它描写死后禁闭在地狱里 三个阴魂加尔撒、伊内丝、艾丝黛尔。加尔撒是个胆小鬼, 伊内丝是个搞同性恋的女人,艾丝黛尔是个追逐男性的色 情狂。这二女一男各自掩盖自己生前的罪过,但他们又互 相追逐。他们当中每两人在一起时,外一人总要从旁破坏, 于是发生了无穷无尽的冲突。最后他们分别供出了被禁闭 在这地狱的原因:加尔撒原是和平主义文人,因在战场上 胆怯逃跑被枪毙后来到地狱;伊内丝因把丈夫情妇赶走致 使丈夫自杀,因此自己也被打入这座地狱;艾丝黛尔因爱 慕金钱,与一个老头结婚,又与一个情人来往,并把私生 婴儿溺死,触犯了法律而来到这里。作品借此表达存在主 义的哲学思想:每个人都在至死不变地追求自己的自由: 但每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来说都是地狱。剧本有句名言: “他人就是地狱”,既集中地概括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又 鲜明地表现了存在主义的哲学观点。所以,这个剧本曾被 西方评论界誉为当代存在第主10页义/共戏37页剧的纪50年代中叶出现在法国文坛的一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流派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流派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流派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20世纪欧美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对文学的影响。

现实主义文学的新趋向。

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

现代主义文学的崛起,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荒诞派、新小说、存在主义、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

现代主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诞生并流行于20世纪的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主要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十多种文学流派。

现代主义植根于20世纪的社会现实,其思想基础是19世纪末期以来流行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如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主义哲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这些学说在20世纪初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现代主义的基本特点是主张反传统,着力表现的是人在现代社会中的扭曲和异化;表现手法上追求新奇和怪诞,语言往往晦涩难懂;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再遵循典型化和个性化规律,甚至只是某种抽象概念的符号;特别重视内心世界的挖掘,人物的活动日益从外部世界退回到内部世界。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流派一、概述二、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歌三、未来主义四、表现主义五、意识流小说六、超现实主义七、存在主义文学八、新小说派九、荒诞派戏剧十、黑色幽默十一、魔幻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一)象征主义:象征主义:1、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象征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后期象征主义应运而生,本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达到高潮。

2、象征主义具有鲜明的特征: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来增加冥想效应。

它发展了前期象征主义的艺术特点,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

英美文学流派与作家知识点整理

英美文学流派与作家知识点整理

英美文学流派与作家知识点整理英美文学源远流长,在其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众多的文学流派和杰出作家,这些流派和作家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也展现了人类思想和情感的丰富多样性。

以下是对一些重要的英美文学流派与作家的知识点整理。

一、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兴起于 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初,强调个人情感、想象力和自然的重要性。

(一)英国浪漫主义作家1、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他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其作品强调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普通人生活的关注。

代表作有《抒情歌谣集》(Lyrical Ballads)。

2、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他的诗作充满奇幻的想象和神秘的元素,《古舟子咏》(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是其经典之作。

3、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拜伦以其奔放的激情和叛逆的精神著称,作品有《唐璜》(Don Juan)等。

4、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雪莱的诗歌富有理想主义和革命精神,《西风颂》(Ode to theWest Wind)广为流传。

(二)美国浪漫主义作家1、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幽默风格,《瑞普·凡·温克尔》(Rip Van Winkle)是其代表作。

2、詹姆斯·费尼莫·库珀(James Fenimore Cooper)以描写边疆生活和印第安人而闻名,《皮袜子故事集》(The Leatherstocking Tales)是其重要作品。

二、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在 19 世纪中叶兴起,注重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和生活。

(一)英国现实主义作家1、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狄更斯的作品生动描绘了英国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如《雾都孤儿》(Oliver Twist)、《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作家或者作品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作家或者作品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作家及作品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

19世纪以前的欧洲文学受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影响较大,尤其是19世纪中期的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再现客观世界,认为艺术不仅可以摹仿自然,而且所摹仿的现实本身是真实的,把文学对现实世界描写之真实性的追求强调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是19世纪后期一些作家开始感觉到,以往的文学,尤其是现实主义文学,在摹仿自然理论的指导下过于强调再现外部客观世界,使得文学自身应有的表现功能相对萎缩,艺术形象中的客观外部因素过于突出,而主观内在因素一定程度上遭排挤了。

于是, 他们开始反其道而行之,抛弃传统文学对客观外在真实的刻意追求,转而重视对主观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示。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则基本上倾向于表现一种超现实的真实。

随着作家的文学观念的变化,现代主义文学在内容、形式和审美功能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具有明显的反传统特征。

这一时期的主要有:德国哲学家叔本华(1788-1860)的唯意志哲学和悲观主义;德国哲学家尼采(1844-1900)的“权力意志论”;法国哲学家柏格森(1859-1941)的本体“生命冲动”的生命哲学和直觉主义理论;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1856-1939)的精神分析说关于潜意识的理论。

亚瑟·叔本华,德国哲学家。

他继承了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

不同于他同代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取消物自体的做法,他坚持物自体,并认为它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将其确定为意志。

意志独立于时间、空间,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

人们只有在审美的沉思时逃离其中。

叔本华将它著名的极端悲观主义和此学说联系在一起,认为意志的支配最终只能导致虚无和痛苦。

他对心灵屈从于器官、欲望和冲动的压抑、扭曲的理解预言了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

他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后期的散文式论述对后来哲学著作的诗意化产生了较大影响。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

现代文学流派与代表作品

现代文学流派与代表作品

现代文学流派与代表作品在现代文学发展的历程中,涌现出了众多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文风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介绍几个现代文学流派及其代表作品。

一、现实主义流派现实主义流派以真实的社会生活为题材,力图通过描写现实来反映和批判社会问题。

代表作品有:1. 《红与黑》——斯图尔特·米尔(Stendhal)2. 《鲁滨逊漂流记》——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3. 《威尼斯商人》——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4. 《红楼梦》——曹雪芹二、象征主义流派象征主义流派追求意象的深沉、隐晦和多义性。

代表作品有:1. 《普罗米修斯解放》——斯特凡·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2. 《鲁莽者的沉思》——亚瑟·兰波(Arthur Rimbaud)3. 《温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4. 《海洋独白》——史蒂芬·努曼(Stephen Newman)三、现代主义流派现代主义流派突破传统文学的限制,以意识流和心理层面的描写为特点。

代表作品有:1. 《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ë)2. 《了不起的盖茨比》——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3. 《大地》——埃米尔·艾莱-卢蒙(Émile Zola)4. 《麦田里的守望者》——J·D·塞林格(J.D. Salinger)四、后现代主义流派后现代主义流派抛弃了线性叙事的结构,追求非传统的表现方式,关注语言的游戏性与虚构性。

代表作品有:1. 《瓦尔登湖》——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2. 《百年孤独》——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Márquez)3. 《1984》——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4. 《白人贵族》——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五、女性主义文学流派女性主义文学流派强调女性独立性和性别议题,关注妇女的社会地位和性别压迫。

文学西方现代文学的流派与风格

文学西方现代文学的流派与风格

文学西方现代文学的流派与风格西方现代文学是20世纪以来的文学发展的重要部分,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流派与风格。

本文将探讨几个代表性的流派与风格,包括现实主义、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一、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西方现代文学中最为广为人知的一个流派。

它强调对真实世界的客观描写,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现实主义作品常常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对社会问题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包括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和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以及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都体现了现实主义的精神。

二、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一种探索超越现实世界的流派。

它强调感知和情感的力量,倾向于使用象征、比喻和隐喻等手法来表达内心的思想和情感。

象征主义作品通常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追求个人灵感和情感的表达。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是象征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作品《酒与辩护》以及《人间的灯火》都具有强烈的象征主义色彩。

三、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文学流派。

它试图突破现实的束缚,寻求意识的超越和潜意识的表达。

超现实主义作品通常通过夸张、变形和非逻辑的手法来表达梦境般的状态。

著名的超现实主义作家包括法国诗人安德烈·布勒顿和苏里。

布勒顿的《超现实主义宣言》和苏里的小说《麦克白追梦记》都是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

四、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文学潮流。

它拒绝了传统的故事叙述和线性结构,试图打破文学表达的限制。

后现代主义作品常常采用碎片化的叙事结构、多重视角和模糊的边界,探索语言和表达的可能性。

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和英国作家萨尔曼·鲁西迪都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

品钦的小说《重击》以及鲁西迪的小说《午夜的孩子》都展现了后现代主义作品的独特风格。

总结而言,西方现代文学的流派与风格多种多样,每一种都代表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艺术追求。

现实主义强调对社会的客观描写,象征主义着重于情感和内心表达,超现实主义试图突破现实界限,后现代主义拒绝传统结构与表达限制。

西方现代派文学

西方现代派文学

《百年孤独》
哥伦比亚的加西亚· 马尔克斯 1967年初版以来,再版不下百余次, 甚至在一个时期当中,创出了每周再版一 次的世界纪录。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百年孤独》,这里的“百年”是 一个时间概念,表明一个世纪或一个 单元。“孤独”是哥伦比亚农村生活 的概括,也就是“贫穷”、“落后”、 “与世隔绝”、“毫无出路”的代名 词。马孔多镇从开始建立,到最后被 大风刮走,说明哥伦比亚一百年的荒 废,一百年的徘徊,一百年等于零。
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Black Humor)是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 个流派。“Black”含有阴沉、 暗淡无望之意。
对使人尴尬、窘困的处境,一 概报之以幽默、嘲讽,甚至是“赞 赏”的大笑,以寄托他们阴沉的 心 情和深渊般的绝望。
约瑟夫· 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1960年问世,很快便轰动 美国文坛,在两亿多人口的美 国,印销量达八百余万册。
表现主义文学
卡 夫 卡
我印象最深的作品
《变形记》
主人公叫格里高尔· 萨姆沙。
《变形记》的主要情节

萨姆沙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
一只大甲虫,翻身都翻不动了。但他有着人 的感情,能看能听,能嗅能感,甚至有道歉 之情,有羞耻之意,有恐惧之心,有担忧之 状。可是,心中纵有万语千言,也不能表达 出来,他想张口说话,发出的却是唧唧声。 变形阻断了他与外界、与亲人交流感情的可 能性,使他陷入了极端孤寂的境地。
使人困惑、使人啼笑皆非的专横、残 暴;捉弄人、折磨人、像梦魇般使人 无法摆脱的荒谬。
《第二十二条军规》
现代派文学流派之二
表现主义
• 要求突破事物的表相,表现事物内在的本质 • 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的描写而揭示内在的灵魂 • 要求突破对暂时现象的抒写而展示永恒的真理

20世纪西方文学有哪些流派,各个流派代表人物是谁?

20世纪西方文学有哪些流派,各个流派代表人物是谁?

20世纪西方文学有哪些流派,各个流派代表人物是谁?20世纪西方文学流派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魔幻现实主义:拉美小说创作的重要流派,发端于四十年代,至六七十年代形成高潮,它根植于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又吸收了欧美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

“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代表性作品有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墨西哥鲁尔弗的《佩德罗·帕拉莫》,危地马拉阿斯图亚斯的《玉米人》等。

未来主义:20世纪出现最早、反叛精神最强的一个文学既派,主张打破理性的形式规花,用自由不羁的语句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创作,代表性人物有意大利作家马里内蒂,主要成果是诗歌。

未来主义代表性作品有阿波利奈尔的《醇酒集》、马雅可夫斯基的《穿裤子的云》等。

超现实主义:源于法国,有鲜明的先锋精神,主张无意识的写作,不必有什么主题,代表人物有布勒东、阿拉贡、艾吕雅等。

后期象征主义:是十九世纪未象征主义的继续和发展,二十世纪二十年伐又出现一次高潮,比象征主义视野更开阔、思考更深沉,主张通过暗示、意象、比喻、自由联想等艺术手法表现人的复杂微妙的主观感受,追求半明半暗、扑朔迷离和带有神秘色彩的艺术效果。

英国艾略特《荒原》是其代表作,另外有法国瓦雷里的《海滨墓园》,俄勃洛克的《十二个》,奥地利梅特林克的戏剧《青鸟》等。

表现主义:20世纪初起源于德国的绘画,后扩展至音乐、文学等领域,要求突破事物表相,表现事物内在的实质,突破对人的行为的描写而揭示其内在的灵魂,突破对暂时现象的抒写而展示永恒的品质和真理。

代表作品有卡夫卡的《城堡》、《变形记》,美国奥尼尔的《毛猿》,瑞典斯特林堡的《到大马士革去》。

意识流:以无意识活动作为文艺的表现对象,提示不同层次的心理活动。

在作品中,情节谈化,由人物直接表白自己的内心活动,随着人物意识的流动,通过自由联想来表现主题。

代表性作品有法国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美国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乔伊斯的《尤里西斯》等。

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概述

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概述

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概述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它在文学形式、风格和主题上都与传统文学有着明显的区别。

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包含了许多不同的风格和流派,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

本文将对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进行概述,介绍其特点、代表作品和影响。

一、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强调意象和象征的运用,追求超越现实的表达。

象征主义文学作品常常充满了隐喻和象征,语言意味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感悟。

代表作家有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美国诗人艾略特等。

1. 波德莱尔波德莱尔是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充满了神秘主义和象征主义的色彩,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宇宙的奥秘。

他的代表作品《醉舞》、《恶之花》等被认为是象征主义诗歌的经典之作。

2. 艾略特艾略特是20世纪英国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象征主义的意味。

他的代表作品《荒原》被认为是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之一,探讨了现代社会的虚无和荒凉。

二、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中另一个重要的流派,它强调对内心世界和情感的表达,追求对现实的扭曲和夸张。

表现主义文学作品常常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情绪张力,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控诉。

代表作家有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等。

1. 布莱希特布莱希特是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人物,他的戏剧作品充满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思,探讨了人类存在的困境和无奈。

他的代表作品《断头台上的罗莎》、《加里波第》等被认为是表现主义戏剧的经典之作。

2. 卡夫卡卡夫卡是20世纪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充满了荒诞和幻想的色彩,探讨了人类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和迷茫。

他的代表作品《变形记》、《审判》等被认为是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品。

三、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流派,它强调对潜意识和梦境的探索,追求超越现实的表达。

超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常常具有超现实的想象力和幻想性,探讨了人类内心世界的奥秘和深度。

现代派文学

现代派文学

现代派文学现代派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在西方出现的否定传统文学,文学艺术内容和形式方面进行革新的各种文学思潮流派的总称。

它是西方世界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的产物,它的思想基础是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

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有卡夫卡、乔伊斯、艾略特、普鲁斯特等。

其主要思潮和流派有:后期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存在主义、超现实主义、愤怒的青年、垮掉的一代、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等。

现代派文学的共同特点是,在文学观上强调写主观世界,重视心理真实,认为艺术是表现和创造,而不是模仿和反映。

注重形式,认为内容即形式,形式即内容。

在创作内容上,着重表现危机意识,自我追求和异化现象。

常用的艺术手法是象征、怪诞、自由联想、内心独白等。

现代派文学在20世纪西方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暴露和表现了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不可克服的矛盾,开拓了文学创作的新题材,扩大了文学表现的范围,创造了一些新技巧。

但反映的现实是有限的,常引出悲观的结论。

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迷惘的一代”是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出现的一批青年作家。

这批作家大都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20年代流落在欧洲大陆。

他们身心都留下战争的创伤,厌恶一切,对现实感到幻灭,陷入迷惘痛苦之中,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人生和社会。

为此,当时侨居在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斯坦因称他们为“迷惘的一代”。

代表作是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菲茨杰拉尔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垮掉的一代”是美国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文学流派。

这派作家和他们的同代青年厌恶政治,讨厌机器文明,以颓唐、放纵的生活方式来表示对社会的抗议。

名称源于克鲁阿克的小说《市镇与城市》。

“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是克鲁阿克的小说《在路上》,金斯堡的诗集《嚎叫及其他》。

“黑色幽默”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文学流派,名称来源于弗里德曼的同名短篇小说集。

文学西方现代文学的流派与风格

文学西方现代文学的流派与风格

文学西方现代文学的流派与风格西方现代文学的流派与风格涵盖了各种不同的文学形式和风格,代表了20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的发展和变化。

本文将从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几个主要流派,以及对应的代表作品和特点进行探讨。

一、现实主义流派现实主义是西方现代文学中一种最为重要和广泛运用的流派。

它追求真实和客观的描绘现实生活,通过写实的手法展现社会现象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代表作品包括查理·狄更斯的《双城记》、托马斯·曼的《魏德曼家的费斯特》等。

现实主义作品通常以细腻入微的刻画人物特点、社会背景和历史事件而闻名。

二、超现实主义流派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强调超越现实的图像、幻觉和意象。

它试图通过激发人们的无意识和潜意识思维,破除传统逻辑和理性边界,探索梦境和幻觉的意义。

安德烈·布尔顿、路易斯·布纳尔等人是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

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意象化的描写和荒诞的情节,常常展现出离奇和超脱现实的特点。

三、现代主义流派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学中一种革命性的流派。

它对传统文学的形式和结构进行了颠覆和重新构想,更注重叙事结构和语言的独特性。

弗朗茨·卡夫卡、詹姆斯·乔伊斯等人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他们的作品以复杂的叙事风格、内心独白和多重视角的切入而闻名,常常反映出社会变革和人类存在的困境。

四、后现代主义流派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期出现的一种文学流派,与现代主义形成鲜明对比。

它强调叙事的碎片化、文本的自我意识和戏仿,试图打破固有的意义和真理的观念。

托马斯·品钦、伊凡·卡尔维诺等人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他们的作品常常遵循非线性叙事结构、多元化的叙述视角和意象化的表达方式,通过对语言和现实的反思来诠释当代社会和人类体验。

总结:西方现代文学的流派与风格是多样且变化多端的。

通过对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流派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20世纪以来西方文学发展的大致脉络和特点。

20世纪外国文学各大流派之著名作家作品列表

20世纪外国文学各大流派之著名作家作品列表

20 世纪外国文学各大流派之著名作家作品列表表现主义: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长篇小说《审判》( 1925 )、《城堡》( 1926 )、《美国》( 1927 )、中短篇小说集《观察》( 1939 )、《变形记》( 1915 )、《在流放地》( 1919 )、《乡村医生》( 1920 )、《饥饿艺术家》( 1924 )。

意识流:艾杜阿、杜夏丹,法国小说家。

《月桂树被砍掉了》( 1887 )。

马塞尔·普鲁鲁斯特,法国小说家。

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

威廉·福克纳,同美国小说家。

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 1929 )、《我弥留之际》( 1930 )获得 1949 年诺贝尔文学奖。

詹姆斯·乔伊斯英国小说家《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1916 )、《尤利西斯》( 1922 )、《芬尼根们的苏醒》( 1939 )。

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小说家。

《达罗卫夫人》( 1925 )、《副灯塔去》( 1927 )、《浪》( 1931 )。

存在主义:萨特,法国小说家,短篇小说集《墙》( 1939 )、获得 1964 年诺贝尔奖。

长篇小说《恶心》( 1938 )、剧本《苍蝇》( 1942 )、《间隔》( 1945 )、《死无葬身之地》( 1946 )、《肮脏的手》( 1948 )、《魔鬼与上帝》( 1951 )、长篇小说《自由之路》( 1945-1949 )、哲学著作《存在虚无》( 1943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1947 )、自传《词语》( 1955-1964 )。

加缪,法国小说家。

长篇小说《鼠疫》( 1947 )中篇小说《局外人》( 1942 )、《随落》( 1956 )、短篇小说集《流放与王国》( 1957 )、散文集《反与正》( 1937 )、《婚礼》( 1939 )、哲学随笔《西西弗的神话》( 1942 )、《反抗者》( 1951 )。

新小说派:娜塔丽·萨洛特:法国小说家。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包括哪些流派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包括哪些流派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包括哪些流派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一)象征主义文学:它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出现最早、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流行于法国,以诗歌和戏剧为主.1886年诗人莫雷亚斯发表《象征主义宣言》,标志着象征主义流派的诞生.一战后,后期象征主义应运而生,上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达到 *** .象征主义的特征是: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主张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想像.法国早期象征主义的诗人鼻祖、及三主将:1,波德莱尔:他于1857年发表的《恶之花》,是象征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成为法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件令人瞩目的大事. 2,马拉美:1876年他的诗歌《牧神的午后》,在法国诗坛引起轰动.1896年,他被选为“诗人之王”,是法国象征主义运动的领导人物. 3,魏尔伦:他的主要作品是《无言的浪漫曲》等,他的诗风明朗轻快,清新流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因此受到了普通读者的喜爱. 4,兰波:他15岁就擅长写作拉丁文诗歌了,并掌握了法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格律.他的创作生涯虽短,但才华横溢,他主要的诗集有《地狱的一季》、《彩图集》.后期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1,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他是象征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梦幻剧《青鸟》(1908),是他戏剧生涯的巅峰之作.青鸟象征着幸福,主题是歌颂人们对幸福和光明的追求.他获得了191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2,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叶芝:他的诗作《驶向拜占庭》,描绘了一个老人远渡重洋去圣城拜占庭,追求永恒的精神生活的故事.叶芝由于“表达了整个民族精神”,而获得了1923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3,法国诗人瓦雷里:他的巅峰之作是晚年的《海滨墓园》(1926),诗的主旨是关于绝对静止与人生交易的对立统一关系.开篇一句“这片平静的房顶上有白鸽荡漾”,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4,奥地利诗人里尔克:他是象征主义在德语文学中的代表.他著名的组诗《致奥尔弗斯十四行诗》和《杜伊诺哀歌》,奠定了他在现代诗坛上的大师地位,并对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尽管其风格晦涩难懂,但扩大了诗歌的艺术表现领域.5,俄国诗人勃洛克:1918年发表长诗《十二个》,是他的代表作,他是自莱蒙托夫以后俄国最杰出的诗人.6,美国诗人评论家庞德:他的鸿篇巨制、现代叙事诗《诗章》,加上他对其他作家的影响,以及多部的文学评论集,使他登上了现代主义文学大师的宝座.7,英国诗人剧作家艾略特:他的诗作《荒原》(1922),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诗歌,它以悲剧的视角,展现了战后欧洲文明的荒凉.另外他还有诗剧《大教堂凶杀案》,诗作《四个四重奏》等等,他在194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二)表现主义文学:是一战前后流行于欧美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流派,它起源于德国,先从绘画开始,后波及文学.尼采“重估一切”的极端主张,对德语世界的表现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提法最早出现于德国评论家瓦尔登在《狂飙》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绘画评论,强调要突破事物的外在表象,表现内在世界,用“表现”取代“再现”.表现主义的特征是:抽象化,变形,面具的运用,时空的真幻错杂,注重声光效果,及象征和荒诞的手法.其理论纲领是“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主张文学不应该再现客观现实,而应表现人的主观精神和内在 *** ,表现透过表象所把握到的事物本质,而对事物外在形态的精确描绘,毫无意义.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1,瑞典作家斯特林堡:欧洲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他的代表剧作是《到大马士革去》,《鬼魂奏鸣曲》.2,德国剧作家托勒和恺撒:前者的代表作是《转变》.后者的代表作是《煤气》三部曲.3,捷克剧作家恰佩克:其代表作品是《万能机器人》(1920).4,美国剧作家奥尼尔:他将表现主义艺术手法融于自己的创作,形成独具特色的“奥尼尔派”,《安娜·克里斯蒂》(1920),《琼斯皇帝》(1920),《毛猿》(1921),是表现主义剧作的典范作品.他是美国戏剧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作家,193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5,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他的小说大多表达世界荒诞、人性“异化”的主题,在西方现代文学发展中具有开拓性意义,是西方现代文学的鼻祖.他的主要作品包括《美国》(1914)、《城堡》(1922)、《诉讼》(1919)《变形记》(1912)等等.(三)意识流文学:是西方现代文学艺术中,特别是小说和电影中广为应用的写作技巧,是现代派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型.它兴起于上世纪20年代的英国,后波及到了欧美各国,理论基础是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意识流”的概念是由詹姆斯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像一条河流一样,是不间断的主观思想意识的流动.意识流小说的特点,它不是传统小说那样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编撰故事的.其情节之间的安排和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逻辑、或因果关系的限制,它可以随意跳跃、多变、穿插,过去、现在、将来时序,交叉重叠,在前后的两个场景之间,没有时间、地点等方面的紧密逻辑联系,等等.它是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地循环往复,而形成的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意识流”的艺术技巧:1,内心独白:在假定没有其他人倾听的情况下,一个人物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毫无顾忌地直接表露出来,就是“内心独白”,这是意识流文学最常用的写作技巧.2,内心分析:所谓“内心分析”,是指小说中的叙事人或人物,很理智地对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进行分析追索,并且是在并无旁人倾听的情况下进行的.它与“内心独白”的区别在于,它以理性为指引,做出合乎逻辑的、有条理地推理或说明,而非任意识自然流动.3,时间和空间蒙太奇:蒙太奇是电影中用来表现事物多重性的一系列手法,如“多视角”、“慢镜头”、“特写镜头”、“闪回”等等.意识流小说家为了突破时空的限制,表现意识流动的多变性、复杂性,经常采用这类手法.4,诗化和音乐化:为了加强象征性的效果,意识流小说家有时采用诗歌和音乐的手段,广泛运用意象比喻、乐章结构、节奏韵律、标点符号、甚至离奇的拼写方式,来暗示人物在某一瞬间的感受、印象、精神状态、或作品寓意.伍尔芙《海浪》的语言,就和意象派诗歌非常相似,乔伊斯《尤利西斯》第十一章“海妖”,运用了巴哈赋格曲的结构.“意识流”文学著名的代表作家:1,法国作家普鲁斯特:他是意识流文学的开山鼻祖,因著名的作品《追忆逝水年华》,而在世界文学史上留名.他作品的“内心独白”,只是受到理性控制的“内心分析”,而不是意识彻底地自然流动.2,爱尔兰作家乔伊斯:他的著名作品《尤利西斯》(1922),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意识流作家中成就最高者,代表了这一文学流派的巅峰.该作品中有大量独白,其特点是在独白中完全看不到作者的行迹,纯粹是小说中人物自己的真实意识流露,这种内心独白被成为“直接内心独白”.3,美国作家福克纳:他是“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也是美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以描写错乱意识著称.代表作是一系列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小说,包括15个长篇和几十个短篇.《喧哗与骚动》(1929),是福克纳最优秀的意识流作品,1949年,福克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4,英国作家伍尔芙:她是意识流作家中成就最高的女性,她的小说往往富有诗意,在语言上更像诗体散文,富有唯美主义的情调.她著名的作品是:《到灯塔去》《海浪》.(四)超现实主义文学:它诞生于1924年的法国,由达达主义发展而来,从1924年到上世纪60年代,历经了半个世纪,扩及欧美24个国家.这一流派有明确的政治、社会和文学理论,以及一套实验性的艺术方法,但情况极为复杂.作为一场广泛的文艺运动的超现实主义思潮,尽管其影响极为广泛,但就文学领域而言,实际成就仅局限于诗歌领域.超现实主义者认为,文学不是再现现实,而是要表现“超现实”,即由“梦幻与现实转化成的绝对现实”,是现实与非现实两种要素的统一物.为了在内容上描绘超现实,他们反对逻辑推理的思维活动,主张写人的潜意识、梦境,写事物的巧合,甚至让文学成为梦幻、潜意识、乃至精神错乱的产物,并提出“自动写作法”,作为表现上述内容的创作方法.强调梦幻、贬斥理性,成为其美学的重要标志.(五)未来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兴起于意大利的一个文学流派,是未来主义艺术在文学领域的体现,其文学的成就不如绘画的成就高,也没有如法国象征主义文学和德国表现主义文学一样,发展成国际性的文学运动,主要局限于意大利一国.在晚期,也波及邻国法国,和刚刚成立不久的苏联.创始人是意大利的马利奈蒂,他1909在法国《费加罗报》上发表了《未来主义宣言》,次年又发表了《未来主义文学宣言》,进一步宣布其主张.在文学艺术的主题上,主张调动一切艺术手段,集中表现运动中的物和人,通过动态来赞美运动感、力感和立体风格.艺术形式上,主张彻底摒弃传统手法.主要的作家及其作品是:1、俄国的马雅可夫斯基的长诗:《穿裤子的云》2、法国阿波里奈尔:首创“楼梯式”的诗歌形式.(六)意象派:是象征主义的一个变种,意象派诗歌的特点:清晰、精确、浓缩、具体,不宣泄感情,不宣讲道理,重在表现诗人的直观形象,但作者的直观感受并不直接表露,而是通过意象来暗示.美国诗人庞德的《地铁车站》,是典型的意象诗.(七)隐逸派:是20世纪上半叶在意大利和西方颇有影响的诗歌流派之一,它产生于一战后,30年代达到鼎盛.它以主观唯心主义为理论基础,主张艺术家避开严酷的现实,逃遁到个人的情感世界里去.它的题材主要是描写片断的自然场景,抒发人的瞬间感受、幻想、和隐藏在内心的微妙情绪,表现人生的孤独、忧郁和生活的邪恶.在艺术上,隐逸派侧重以奔放的想象,借助独特的隐喻和意象,来建立艺术形象,诗歌大多是自由体,讲究韵律,追求诗歌的音乐性,强调词的声音、比词的意义更富有表现主观感觉的力量,力求挖掘词语蕴含的感*** 彩,而舍弃它的普通的、日常的涵义.隐逸派的代表作家是:1,意大利诗人夸西莫多:作品是诗歌《消逝的笛音》,他于195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意大利诗人蒙塔莱:作品是诗集《乌骨贼》等,他于197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存在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文学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文学现象,具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扫荡了西方人的一切价值观念,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个满目疮痍、惨绝人寰的荒诞世界.这使得西方社会在信仰、价值观念上发生了严重的危机、思想理论出现了真空状态.在这个特定历史时期具有浓郁哲学色彩的存在主义文学的出现使西方人找到了一艘解救自己的存在主义方舟.存在主义告诫世人,上帝死后,人在这个世界上是孤独的,谁也不能代替他拯救他.同时,存在主义又给人传递着一种信息,那就是“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人应超越荒诞外界,反抗荒诞,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创造自己的本质.这种哲理思想使西方人看到了希望,并得到了许多人的共鸣.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的宣传下深入人心,老幼皆知,存在主义文学为其哲学的广泛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是法国的萨特、阿贝尔·加缪(1913—1960)和西蒙娜·德·波伏娃(1908~1986).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50年代崛起于现代拉丁美洲文坛、富有撼动世界的轰动效应的现代派文学重要流派.至今在世界文坛上有着广泛的影响.魔幻现实主义植根于拉美寡头黑暗统治的现实生活中,融汇、吸纳古印第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有益经验,将幻象与现实、神话与现实水*** 融,大胆借鉴象征、寓意、意识流等西方现代派文学各种表现技巧、手法,以鲜明独异的拉美地域色彩为特征.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体裁上以小说为主.这些作品大多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于美洲各国的现实生活,“把神奇和怪诞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的现象插入到反映现实的叙事和描写中,使拉丁美洲现实的政治社会变成了一种现代神话,既有离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现实主义的情节和场面,人鬼难分,幻觉和现实相混”.从而创造出一种魔幻和现实融为一体、“魔幻”而不失其真实的独特风格.因此,人们把这种手法称之为“魔幻现实主义”.从本质上说,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所要表现的,并不是魔幻,而是现实.“魔幻”只是手法,反映“现实”才是目的.魔幻现实主义主要代表作品有:危地马拉M.A.阿斯图里亚斯的里亚斯的《玉米人》、古巴作家A.卡彭铁尔的《这个世界的王国》、墨西哥作家J.J.鲁尔福的《彼得罗·巴拉莫》、秘鲁作家J.M.阿格达斯的《深沉的河流》和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用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生活.在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笔下,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与传统现实主义定义中的“现实”,有着根本的区别.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所表现的是一种拉丁美洲充满这饿光怪陆离、虚幻恍惚的现实,也就是卡彭铁尔所说的“神奇现实”.在这种现实中,生死不辨,人鬼不分,幻觉和真实相混,神话和现实并存.“黑色幽默”派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流派,对现代世界文学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万有引力之虹》、《烟草经纪人》和《第五号屠场》等“黑色幽默”派影响最大、也最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黑色幽默”的小说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因此,有一些评论家把“黑色幽默”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们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会现实,表达作家对社会问题的观点.在描写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传统,小说的情节缺乏逻辑联系,常常把叙述现实生活与幻想和回忆混合起来,把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混成一团.例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平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小伏尼格的《第一流的早餐》.有些“黑色幽默”小说则嘲笑人类的精神危机,如巴斯的《烟草经纪人》和珀迪的《凯柏特·赖特开始了》.垮掉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或称疲惫的一代(BeatGeneration)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于美国的一群松散结合在一起的年轻诗人和作家的*** 体.这一名称最早是由作家杰克·克鲁亚克于1948年前后提出的.在英语中,形容词“beat”一词有“疲惫”或“潦倒”之意,而克鲁亚克赋予其新的含义“欢腾”或“幸福”,和音乐中“节拍”的概念联结在一起.新小说派“新小说”是20世纪50年代中叶出现在法国文坛的一个新的文学流派,他们的文艺观和写作方法迥然不同于巴尔扎克以来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具有“反小说”的倾向,是二战后最具革命性的文学流派,在理论和创作两方面都有建树,当时公认为属于“新小说”派的作家有:阿兰·罗伯—戈里耶、娜塔莉娅·萨洛特、米歇尔·布托尔、克洛德·西蒙、克洛德·奥利尔及玛格丽特·杜拉丝等等.1956年萨洛特发表了她的著名论文《怀疑的时代》,被视为“新小说”派的宣言.罗伯—戈里耶在1956年和1958年也发表了《未来小说的道路》、《自然、人道主义、悲剧》等论文,更明确阐述了新小说派的文艺观点.新小说派发展的两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前的“受冷落”和其后长达三十多年的“热闹期”,至1985年克洛德·西蒙获诺贝尔文学奖达到高峰.荒诞派戏剧荒诞派戏剧: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反传统戏剧流派.1950年法国剧作家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问世,1953年贝克特又以剧作《等待戈多》轰动法国舞台,1961年英国批评家艾思林发表《荒诞戏剧》一书,将这类作品作了理论上的概括,并予正式命名.此后,荒诞派戏剧达到了成熟和全盛的阶段.荒诞派戏剧家提倡纯粹戏剧性、通过直喻把握世界,他们放弃了形象塑造与戏剧冲突,运用支离破碎的舞台直观场景、奇特怪异的道具、颠三倒四的对话、混乱不堪的思维,表现现实的丑恶与恐怖、人生的痛苦与绝望,达到一种抽象的荒诞效果.代表作家有尤奈斯库、贝克特等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明世纪 法国文学史称18世纪为“光明世纪”,意思就是启蒙运动的世纪。“启蒙运动”一词见于某些欧洲语言,然而不见于法语。法国的文献典籍中一贯用“光明世纪”,而不用“启蒙运动”。法语中“光明”一词亦可训为“智慧”、“知识”,而此处所谓“光明”是指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曙光。法国的“光明世纪”与英国的“启蒙运动”,涵义是相同的。启蒙运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革命在意识形态战线上的前哨战。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于1789年,可是这场斗争的思想准备早在18世纪初期已经开始。1721年出现的《波斯人信札》,是启蒙运动文学的先声,它的作者孟德斯鸠的启蒙运动思想更系统、更集中地表达在他的专著《论法的精神》(严复译为《法意》)中。
十九世纪 由于1789年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文化程度有所提高,文学作品的读者大大增加。文学已经不只是朝廷权贵、豪门巨富少数人玩赏的奢侈品,而成为愈来愈广泛的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于是作家日益众多,作品也日益丰富。在法国,文学的社会化、普及化,是在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下开始形成的。
19世纪是法国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时期。在这个世纪中,法国发生几次重大政治事件,如1830年和1848年的工人起义和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在文学作品中反映这种斗争影响的作家和诗人,在复辟王朝时期有著名平民歌手贝朗瑞,巴黎公社时期有《国际歌》的作者鲍狄埃、巴黎公社的女英雄路易丝?米歇尔、诗人克莱芒、小说家瓦莱斯等。
上发表了一篇文学宣言,主张用“象征主义者”这个称
号来称呼当时的前卫诗人。这篇宣言获得广泛热烈的响
应,文学史上认为这一事件标志着象征主义流派的产生。
象征主义作为新的创作方法和文学思潮,早在浪漫
主义盛行的时期已经萌芽。浪漫主义诗人奈瓦尔力求以
新的表达方式反映不可捉摸的内心活动,这种努力后来
受读者欢迎的还有普雷沃神甫的小说《曼侬?莱斯戈》。这部描写爱情的小说,也是法国18世纪的一部名著。
启蒙运动作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等人文学创作的主导思想,在于揭露和讽刺世俗人情,针砭时弊。他们的文笔简练明晰,深入浅出,饶有风趣。卢梭的艺术特点在着重抒写个人情感。他的代表作《新爱洛绮丝》(1761)和《忏悔录》,都是一代名著,这些作品被认为是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先兆。
浪漫主义在戏剧方面的成就主要有雨果的正剧《爱尔那尼》(1830)、《吕伊?布拉斯》(1838),维尼的《夏特东》(1835),缪塞的别具一格的喜剧,以及大仲马的历史剧等。
福楼拜曾经指出,艺术所追求的只应当是美学上的完满的表现,也就是“美”,艺术可以置一切道德上、政治上的考虑于不顾。这种观点导致以追求形式完美为唯一目标的理论,也就是所谓“为艺术而艺术”的理论。曾经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热烈拥护者的诗人戈蒂耶,1835年发表了小说《模斑小姐》,他在序言中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一套理论。戈蒂耶的诗集《珐琅与玉雕》就是这套理论的实践。从此开始诗歌单纯地追求形式完美的趋向,形成称为“帕尔纳斯”(或译为高蹈派)的诗派。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古代诗篇》(1852)和《蛮族诗集》(1862) 的作者勒孔特?德?李勒, 《锦幡集》(1893)的作者埃雷迪亚, 以及 《在公主的花园里》(1893)的作者萨曼等,他们都是脱离实际,寄身于象牙之塔的诗人。 与帕尔纳斯派诗歌几乎同时,在小说领域内形成了自然主义的潮流。文学史上往往把龚古尔兄弟和阿尔丰斯?都德等都列为自然主义小说家,其实他们的创作并不符合自然主义的理论。最主要的自然主义作家是左拉。他的代表作是总名为《鲁贡玛卡一家人的自然史和社会史》(1871~1893)的20多部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有《小酒店》(1877)、《萌芽》(1885)等,中国已有译本。左拉在1866年发表的《小说的定义》中宣称:“科学进入我们这些小说家的领域,现在我们是在分析人们的个人活动和社会活动。”这里所谓“科学”是指生物学、医学和遗传学等。自然主义不但分析作为生物现象和生理现象的个别的人,也要分析作为社会一分子的人,但是他们认为决定人的思想和行动的因素主要是遗传,也就是生物学与生理学的观点。
是指象征主义流派,二是指象征主义文学思潮和它的广
泛深远的影响。
象征主义流派出现于1886年。先是诗人勒内·吉尔
发表了一部《言词研究》,诗人马拉梅为它写了前言。
这部论著试图系统地肯定自从波德莱尔以来在诗歌艺术
上陆续出现的新倾向和新成就。稍后,巴黎有一个原籍
希腊的年轻诗人,笔名让·莫雷亚斯,在《费加罗》报
18世纪虽然也有克雷比雍等作家摹仿17世纪的悲剧,然而那些作品被文学史家称为“假古典主义”,缺乏独创性。伏尔泰本人也写过一些传统形式的悲剧,在他全部作品中不占重要地位。 代表18世纪法国文学的,是那些直接反映启蒙思潮的作品,例如《波斯人信札》和狄德罗的小说《拉摩的侄儿》(1823)、《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1796),伏尔泰的《哲理小说集》(1748~1759),以及讽刺当时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为主要题材并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某些小说和戏剧作品,例如勒萨日的小说《跛足魔鬼》(1707)、《吉尔?布拉斯》(1715~1735)和剧本《杜卡莱先生》(1709)。狄德罗的剧本《私生子》(1757)也属于这一类。18世纪引起广泛注意的剧本是博马舍的三部曲的前两部《塞维勒的理发师》(1775)和《费加罗的婚姻》(1784)。三部曲的第三部《有罪的母亲》(1792)没有引起人们注意。
国文学史上称波德莱尔为象征主义的先驱。象征主义的
另一先驱是《玛尔佗萝之歌》的作者洛特雷亚蒙。至于
马拉梅、兰波和魏尔兰,他们都是象征主义诗歌的大师,
虽然在他们发表作品的时期,象征主义这个名称尚未通
用。莫雷亚斯发表宣言时,马拉梅和魏尔兰的主要作品
都早已问世;兰波搁笔已经11年之久。莫雷亚斯并不是
二十世纪 20世纪是帝国主义战争频繁和社会主义革命高涨的时代,这种形势反映在法国文学上,表现为作家辈出,流派纷呈,但是缺少强大的主流。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等,都曾经风靡一时,而转眼间已成明日黄花。
象征主义
Le Symbolisme
在法国文学史上,象征主义一词有两方面的含义:一
巴尔扎克以外,现实主义代表作家还有《红与黑》(1830)的作者斯丹达尔和《包法利夫人》(1857)的作者福楼拜。人们也常常把梅里美列为现实主义作家,虽然他的小说在思想内容方面并不具体结合社会生活的客观实际。
巴尔扎克能透过社会现象,暴露人与人之间的深刻关系,也就是金钱的关系。因此《人间喜剧》抓住了资本主义社会最本质的问题。
1802年,夏多布里昂发表中篇小说《勒内》以多愁善感的抒情格调,塑造了所谓“浪漫主义的忧郁”的典型人物形象。大致与此同时,斯塔尔夫人也接连发表她的文学论述《论文学与社会建制的关系》(1800)、《论德国》(1810)和小说《黛尔菲娜》(1802)、《高丽娜》(1807)等。《论德国》着重介绍德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上述两作家都是浪漫主义的倡导者。夏多布里昂的散文富于抒情诗的节奏,对浪漫主义诗歌有很大的影响。
象征主义的倡导人,他不过是象征派的命名者而已。
反对片面地注重描写造型美的帕尔纳斯派,并开辟
启蒙运动是思想运动。启蒙运动的文学家多数以思想家的面目出现。对于他们来说,文学作品只是表达思想的一种辅助手段,但是,他们在文学上的成就也是不能忽视的。狄德罗、伏尔泰等人的小说都是“哲理小说”,不但以思想的深度见称,而且在艺术形式方面也别具一格。卢梭的《爱弥儿》被称为教育小说,也是广义的哲理小说。
给象征派诗人以一定的影响。浪漫主义诗人维尼的《牧
人之家》,拉马丁的《葡萄架下的住室》,都在一定程度
上运用了后来为象征派诗人所喜爱的艺术手法:暗示多
于解释,含蓄多于畅尽的发挥。象征主义这个名称出现
以前,实际上已经有象征主义的艺术倾向。《恶之华》
的作者波德莱尔在这方面又大大推进了一步。因此,法
西方现代派文学范围里的那些作家跟流派
17世纪的最后10多年,是法国文学古典主义的衰落时期,也是路易十四王朝盛极而衰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比较突出的文学作品有:拉布吕耶尔的《品格论》,表面上是道德说教,实质上是社会批评;费讷隆的小说《忒勒马科斯历险记》,用希腊神话为题材,批评路易十四的朝政。这种对现实不满和批评的倾向,预示着18世纪启蒙运动即将来临。以童话作家贝洛为首的反对古典主义厚古薄今的言论,引起当时几个古典主义名作家的激烈反击,形成文学史上有名的“古今之争”,表明当时年轻一代作家的进步倾向,和古典主义保守势力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1801年夏多布里昂的中篇小说《阿达拉》问世,震动了法国文学界,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始。小说以异域风光作为背景,写一对宗教信仰不同的异族青年的爱情悲剧。早在18世纪末,贝尔纳丹?德?圣皮埃尔发表小说《保尔和薇吉妮》(1787),也是以海外风光为背景,描写一对少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曾经引起文学界和读者的热烈欢迎。从圣皮埃尔到夏多布里昂,法国浪漫主义已从孕育达到成熟的阶段。
早期浪漫主义是指1830年以前的浪漫主义文学,当时最吸引读者的是抒情诗。拉马丁在1820年发表的《沉思集》,也曾经风靡一时。1823年这位诗人发表《新沉思集》,1830年发表《诗与宗教的和谐集》,都是风靡一时的作品。此外,还有雨果早年的诗集《颂诗与长歌》(1826)、《东方吟》(1829),维尼的《古今诗稿》(1826)、《命运集》(1864)等,也是这一时期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收获。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件大事。这部剧本并未演出,重要的是它的序言。作者从美学观点论述了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例如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等等。1830年以后,浪漫主义有新的发展,人们称之为后期浪漫主义。后期浪漫主义的主导思想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代表作品有雨果的诗集《惩罚集》(1853)、《观照集》(1852)和《凶年集》(1872)以及小说《悲惨世界》(1862),乔治?桑的作品有乌托邦社会主义倾向的小说《康素埃洛》(1842~1843),欧仁?苏的小说《巴黎之神秘》(旧译《巴黎的秘密》)等。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上的种种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