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工艺:敏化的工艺

合集下载

电镀工艺流程资料

电镀工艺流程资料

电镀⼯艺流程资料电镀⼯艺流程资料(⼀)⼀、名词定义:1.1电镀:利⽤电解的⽅法使⾦属或合⾦沉积在⼯件表⾯,以形成均匀、致密、结合⼒良好的⾦属层的过程叫电镀。

1.2 镀液的分散能⼒:能使镀层⾦属在⼯件凸凹不平的表⾯上均匀沉积的能⼒,叫做镀液的分散能⼒。

换名话说,分散能⼒是指溶液所具有的使镀件表⾯镀层厚度均匀分布的能⼒,也叫均镀能⼒。

1.3镀液的覆盖能⼒:使镀件深凹处镀上镀层的能⼒叫覆盖能⼒,或叫深镀能⼒,是⽤来说明电镀溶液使镀层在⼯件表⾯完整分布的⼀个概念。

1.4镀液的电⼒线:电镀溶液中正负离⼦在外电场作⽤下定向移动的轨道,叫电⼒线。

1.5尖端效应:在⼯件或极板的边缘和尖端,往往聚集着较多的电⼒线,这种现象叫尖端效应或边缘效应。

1.6电流密度:在电镀⽣产中,常把⼯件表⾯单位⾯积内通过的电流叫电流密度,通常⽤安培/分⽶2作为度量单位⼆.镀铜的作⽤及细步流程介绍:2.1.1镀铜的基本作⽤:2.1.1提供⾜够之电流负载能⼒;2.1.2提供不同层线路间⾜够之电性导通;2.1.3对零件提供⾜够稳定之附著(上锡)⾯;2.1.4对SMOBC提供良好之外观。

2.1.2.镀铜的细步流程:2.1.2.1ⅠCu流程:上料→酸浸(1)→酸浸(2)→镀铜→双⽔洗→抗氧化→⽔洗→下料→剥挂架→双⽔洗→上料2.1.2.2ⅡCu流程:上料→清洁剂→双⽔洗→微蚀→双⽔洗→酸浸→镀铜→双⽔洗→(以下是镀锡流程)2.1.3镀铜相关设备的介绍:2.1.3.1槽体:⼀般都使⽤⼯程塑胶槽,或包覆材料槽(Lined tank),但仍须注意应⽤之考虑。

a. 材质的匹配性(耐温、耐酸碱状况等)。

b. 机械结构:材料强度与补强设计,循环过滤之⼊/排⼝吸清理维护设计等等。

c. 阴、阳极间之距离空间(⼀般挂架镀铜最少6英⼨以上)。

d. 预⾏Leaching之操作步骤与条件。

2.1.3.2温度控制与加热:镀槽之控制温度依添加特性/镀槽之性能需求⽽异。

⼀般⽽⾔操作温度与操作电流密度呈正向关系,但⽆论⾼温或低温操作,有机添加剂必定有分解问题。

金属的敏化反应

金属的敏化反应

金属的敏化反应
金属的敏化反应是指通过一些方法使金属表面发生微小的氧化或还原反应,从而增强金属表面的活性,使其更易于被其他物质所吸附或反应。

这种反应可以用于金属表面的腐蚀防护、电镀、化学加工等领域。

金属的敏化方法主要有化学敏化和电化学敏化两种。

化学敏化是指通过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敏化剂,使其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从而形成一层氧化物或还原物质,增强金属表面的活性。

常用的敏化剂有硫酸铜、硝酸银、氯化铜等。

电化学敏化是指通过电化学方法使金属表面发生微小的氧化或还原反应,从而增强金属表面的活性。

常用的方法有阳极极化、阴极极化和交变极化等。

金属的敏化反应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金属表面镀铬、镍、锌等时,往往需要先进行敏化处理,以增强金属表面的活性,从而使电镀涂层更加牢固。

此外,在金属的化学加工中,也常常需要进行敏化处理,以便其他化学物质更好地与金属表面发生反应。

- 1 -。

塑料件电镀工艺过程

塑料件电镀工艺过程

塑料件电镀工艺过程
塑料件电镀工艺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清洁:去除塑料成型过程中留下的污物及指纹,可用碱剂洗净再用酸浸中和及水洗干净。

2. 除油:去除塑料件表面的油脂,确保后续处理效果。

注塑成型时使用的脱模剂会在工件表面形成油污,因此除油是重要的预处理步骤。

3. 粗化: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使塑料表面粗糙化,以增加镀层的附着力。

4. 敏化:将还原剂吸附在塑料表面,为活化步骤做准备。

5. 活化:在塑料表面形成一层催化剂金属层,为化学镀提供反应中心。

6. 化学镀:在没有外加电流的情况下,在塑料表面沉积一层薄金属层,为电镀打下基础。

7. 电镀:通过电解作用在化学镀层上继续沉积金属,以达到所需的镀层厚度。

8. 镀镍:在电镀过程中,通常会先镀一层镍,以增强镀层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9. 镀铬:最后可能会镀一层铬,以提供装饰效果和额外的防护。

电镀工艺知识

电镀工艺知识

电镀工艺知识目录1. 电镀工艺简介 (3)1.1 电镀原理 (4)1.2 电镀材料 (5)1.3 电镀设备 (6)1.4 电镀工艺流程 (7)2. 电镀前处理工艺 (8)2.1 工件表面清洗 (9)2.2 除油除锈 (11)2.3 活化处理 (12)3. 电镀工艺参数控制 (13)3.1 pH值控制 (14)3.2 电解液成分控制 (16)3.3 电流密度控制 (17)4. 常见的电镀工艺 (19)4.1 直接电镀法 (20)4.2 间接电镀法 (21)4.2.1 化学镀层法(如酸性镀铜、碱性镀镍等) (23)4.2.2 热浸镀锌层法 (24)4.2.3 其他特殊材料的电镀方法(如塑料电镀等) (26)5. 电镀质量检测与控制 (28)5.1 结合力检测 (29)5.1.1 经过清洗和活化的工件表面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 (30)5.1.2 在不同电镀条件下,各种金属的结合力应符合要求 (32)5.2 孔隙率检测 (33)5.2.1 应确保在所有表面上没有可见的孔隙或气泡 (34)5.2.2 对于一些对孔隙率敏感的应用领域,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控制35 5.3 可焊性检测 (36)5.3.1 在适当的电镀条件下,所得到的金属涂层应具有良好的可焊性38 5.3.2 对于一些对焊接性能敏感的应用领域,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控制406. 电镀环保与安全问题 (41)6.1 防止废水污染的方法 (42)6.1.1 采用合适的废水处理设施,将废水排放到规定的标准范围内436.1.2 加强废水处理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 (44)6.2 防止废气排放的问题 (45)6.2.1 采用合适的废气处理设施,将废气排放到规定的标准范围内466.2.2 加强废气处理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 (47)6.3 防止固体废物产生的问题 (48)6.3.1 对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和收集,合理储存和处理 (49)6.3.2 加强固体废物处理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501. 电镀工艺简介电镀工艺是一种通过电流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电解质膜的加工方法。

塑料电镀工艺简介

塑料电镀工艺简介

3. 关于局部防镀:
有些产品要求局部防镀,一般采取喷/涂绝缘漆的方法。
4. 六价铬问题:
理论上,电镀最表面的金属铬是“铬原子”,既不是六价铬也不是三价铬 。所以,成品上面不应该有“六价铬”的存在。电镀过程中的六价铬,通过很多 道水洗,都被清洗掉了。但由于受RoHS的影响,大家一听“六价铬”还是很担心 。 由于过程中使用了CrO3,所以,电镀过程是不环保的。
2. 硬度:
铅笔硬度计,Mitsubishi铅笔,一般要求2H(六价铬)、1H(三价铬) 影响硬度的主要因素: ---素材本身的硬度 ---镀层的厚度(硫酸铜比较软,焦磷酸铜比较硬,铬层最硬)
3. 耐磨擦:
RCA试验机,175g,300次。如果铬层膜厚达到0.1um以上,耐磨擦几乎 不会有问题。
5. 气仓(料没有烘干)
电镀后起泡,而且附着力较差,甚至可能会掉皮
6. 凸点
因为存在“尖端放电”现象,凸点会变得更大
7. 凹点
一般情况下,凹点在电镀后会变小一些,但看起来可能更明显
8. 异色点
基本上没有影响,除非是材质发生了改变
一般电镀件的功能测试要求
1. 附着力:
常用百格测试法,一般要求在4B(边角脱落5%以内),最低3B(边角脱落 15%以内,且没有整格脱落) 影响附着力的主要因素: ---料温:一般规律,ABS在料温250℃左右的附着力最佳。 ---压力/速度:内应力明显的位置,附着力比较差 ---油污:表面最好不要有油,最好不要用脱模剂 ---电镀粗化:温度偏低或粗化时间过短,粗化时间过长也不行 ---化学镀镍后放在空气中时间较长,化学镍被氧化,导致铜层附着不良 ---敏化/活化不良:会导致化学镀镍不良
塑胶件品质对电镀品质的影响

电镀工艺:敏化的工艺

电镀工艺:敏化的工艺

电镀工艺:敏化的工艺现代电镀网3月28日讯:一个典型的敏化工艺如下:在配制时,要先将盐酸溶于水中,再将氯化亚锡溶入盐酸水溶液中,这是为了防止发生水解:由反应式可知,在盐酸存在条件下,有利于氯化亚锡的稳定。

根据敏化的机理,在敏化过程中,在非金属表面的吸附层是在清洗过程中形成的,所以敏化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

实际清洗确实很重要,这时因为二价锡外面多少都会有四价锡的胶体存在,特别是对于使用过一段时间后的敏化液更是如此,如果清洗不好,会影响敏化效果。

但过度的清洗会使二价锡脱附,导致敏化效果下降。

实际生产过程中,敏化可以有多种工艺,分述如下。

(1)酸性敏化液上边介绍的典型敏化工艺即属于这种类型。

酸与锡的摩尔比可以在4〜50之间,最常用的是每升含氯化亚锡 10〜100g和盐酸10〜50mL的敏化液。

随着酸浓度的升高,二价锡氧化的速度也会加快。

也有用其他酸来作为介质酸的工艺。

比如采用硫酸亚锡或硼氟酸亚锡盐时,所用的酸就应该是相应阴离子的硫酸或硼氟酸,比如对玻璃、陶瓷、氟塑料进行敏化可以用以下配方:当敏化面难以被水湿润时,可以在敏化液中加人表面活性剂,加人的量在0.001〜2g/L,常用的有十二烷基硫酸钠。

(2)酒精敏化液这同样是为对付表面难以亲水化的某些非金属制品的方法。

在酒精溶液中加人20〜25 g/L 的二价锡盐即可。

也可以用酒精与水的混合液或加入适当的酸或碱。

(3)碱性敏化液提到加人碱,是因为有些非金属材料不适合在酸性介质内处理,这时就要用到碱性的敏化液:氯化亚锡100 g/L ,氢氧化钠150 g/L ,酒石酸钾钠175g /L。

实际生产中很少用到碱性敏化液,这主要是针对特殊制品所用的方法。

推荐阅读:(电镀)化工企业厂址毗邻名校,学生该何去何从?经过敏化处理的表面,如果后边的活化工序用的是银盐,还要经过蒸馏水清洗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

这是为了防止将敏化离子带人到活化工艺而引起活化的无功反应,消耗活化工艺的资源。

电镀工艺过程介绍

电镀工艺过程介绍

电镀工艺过程介绍电铸电铸大致可分为三类,即装饰性电镀(以镀镍-铬、金、银为代表)、防护性电铸(以镀锌为代表)和功能电镀(以镀硬铬为代表). 电铸是利用电镀法来制造产品的功能电镀之一。

最近几年,由于电铸用于制造宇航或原子能的某些零件,它已作为一种尖端加工技术而为人们所瞩目。

(此外通过电镀使金属与金属相结合的所谓“电结合技术”也进行了研究。

这种电结合的金属不会因热而改变金属材质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

)电铸特征与电铸制品电铸法的优点:1、能进行超精密加工(复制精度好)。

电铸最重要的特征是它具有高度“逼真性”。

电铸甚至可复制0.5微米以下的金属线。

例如:1英寸的宽度内,有2500根3.5微米的超细线的电视摄像机用的高精度金属网(超细金属网),就使用了电铸法进行生产的。

而香烟过滤嘴的纤维,也是使用纤维素通过超细金属网制成的,这是用其他金属加工法所不能达到的。

电铸复制的精度是非常高的。

高精度金属网的制造法,是在底板上用照相制板技术按需要涂上绝缘层(保护层),然后以此作为模板进行电铸。

2、能调节沉积金属的物理性质。

可以通过改变电镀条件,镀液的组分的方法来调节沉积金属的硬度、韧性和拉伸强度等。

还可以采用多层电镀、合金电镀、复合电度镀方法得到其他加工方法不能得到的物理性质。

3、不受制品大小的限制。

只要能够放入电镀槽就行。

4、容易制出复杂形状的零件。

电铸法的缺点:1、操作时间长。

例如:用3A/dmm的阴极电流密度沉积3mm 厚的镍层,需要25h20min。

即使用是小薄零件要镀厚层时,成本很高,但是电镀过程中可以无人管理。

2、要有经验和熟练技能的人员操作。

电铸装置是简单的,但在复制复杂形状的模型中要制造母模、导电层处理、剥离处理等,这些工序都要求有经验和熟练技能的人员才能操作。

3、必须有很大的作业面积。

即使是小制品,也需要有镀槽、水洗槽等平面布置,废水处理装置必须有相当大的作业面积。

4、除了要有电镀操作技术外,还必须有机械加工和金属加工知识。

义乌树脂饰品电镀工艺(2篇)

义乌树脂饰品电镀工艺(2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饰品行业在我国逐渐兴起,尤其是树脂饰品因其独特的质感、丰富的色彩和较低的成本,深受消费者喜爱。

义乌作为中国饰品之都,拥有丰富的树脂饰品生产经验和技术。

电镀工艺作为树脂饰品加工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饰品的外观质量和耐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义乌树脂饰品电镀工艺,包括电镀原理、工艺流程、质量控制等方面。

二、电镀原理电镀是一种利用电解原理,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金属膜的技术。

电镀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溶解:将金属离子溶解于电解液中,形成金属离子溶液。

2. 阳极:将待镀金属作为阳极,在电解过程中,阳极金属失去电子,进入电解液,形成金属离子。

3. 阴极:将待镀物体作为阴极,在电解过程中,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在阴极表面得到电子,沉积形成金属膜。

4. 电解:在一定的电压和电流下,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在阴极表面沉积,形成金属膜。

三、义乌树脂饰品电镀工艺流程1. 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电镀材料和电解液:根据树脂饰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金属电镀材料和电解液。

(2)清洁表面:将树脂饰品表面清洗干净,去除油污、灰尘等杂质。

(3)活化处理:对树脂饰品表面进行活化处理,提高金属离子在表面的吸附能力。

2. 电镀工艺(1)挂具:将树脂饰品挂在电镀挂具上,确保饰品在电镀过程中均匀受电。

(2)浸入电解液:将挂具连同饰品浸入电解液中,确保饰品表面完全被电解液覆盖。

(3)通电:在一定的电压和电流下,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在阴极表面沉积,形成金属膜。

(4)控制电流密度:根据电解液和金属的种类,控制电流密度,以保证金属膜的质量。

(5)电镀时间:根据电解液和金属的种类,控制电镀时间,使金属膜达到所需的厚度。

3. 后处理(1)清洗:电镀完成后,用清水冲洗饰品表面,去除残留的电解液和杂质。

(2)烘干:将饰品放入烘干箱中,烘干水分,使金属膜牢固。

(3)抛光:根据饰品的要求,对金属膜进行抛光处理,提高饰品的光泽度。

电镀的工艺技术

电镀的工艺技术

电镀的工艺技术电镀工艺技术是一种将金属或合金镀在物体表面的技术。

通过电化学反应,将金属离子沉积在被镀物表面上,形成一层均匀、致密、具有特定性能的金属薄膜,以达到保护、装饰、增强或改善物体表面功能的目的。

电镀工艺技术主要分为预处理、电镀和后处理三个步骤。

预处理是电镀工艺的第一步,旨在提高被镀物表面的光洁度和附着力。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清洗、除油、脱氧、除锈等。

清洗是指通过机械、化学或物理方法除去被镀物表面的油污、灰尘和有害物质,以确保表面光洁。

除油是用有机溶剂或碱性溶液溶解被镀物表面的油脂。

脱氧是通过酸性溶液去除被镀物表面的氧化膜,以保证镀层与被镀物的牢固附着。

除锈则是将被镀物表面的锈蚀部分清除,以保证电镀层的质量。

电镀是指将电解槽中的金属离子沉积到被镀物表面的过程。

电解槽是由电解液、阳极和阴极等组成的设备。

电解液是指含有金属离子的溶液,它通过电流传输金属离子到被镀物表面,使其经过一定的反应,形成金属薄膜。

阳极是由纯金属制成的,它与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相反应,使其供应电流。

阴极则是被镀物所连接的电极,它接受阳极提供的电流,并使金属离子在其表面沉积。

电镀工艺的关键是控制电镀液的成分、温度和电流密度。

通过不同的电镀工艺参数控制,可以得到不同性能的金属镀层。

电镀后处理是保证电镀层质量的重要环节。

主要包括洗涤、烘干和光亮处理等。

洗涤是通过水或溶液将电镀液和表面残留物清洗干净,以避免残留物对电镀层的影响。

烘干是将被镀物经过高温加热,使水分蒸发,保证表面干燥。

光亮处理是在电镀层表面进行化学或物理处理,使镀层表面更加光亮光滑。

电镀工艺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制造业中,电镀工艺技术可以用于改善金属表面的耐腐蚀性能、硬度和电导率等。

在汽车工业中,电镀工艺技术可以用于改善汽车外观,提高车身耐腐蚀性。

在电子行业中,电镀工艺技术可以用于提高电子元器件的连接性和导电性。

在装饰行业中,电镀工艺技术可以用于制作首饰、钟表等装饰品。

塑料电镀中的敏化活化一步法

塑料电镀中的敏化活化一步法
值 的技术 ,由于镀层 与基体 的结合 力好 ,抗蚀性 能 比 尤其是敏化 、活化工序操作 技术的影 响。敏化 、活化 以钢铁 为基体 的镀层强 ,并且耐热 、耐磨性能也 能满 的 目的 ,是 为 了使 制 品表 面形 成 一层 均 匀的 、连 续 足 设计要求 ,因此 ,应 用越 来越广 。选择符合标 准的 的 、有贵金 属构成的催化 “ 中心 ” ,这种 呈胶 状微粒 塑料材 料( 目前 电镀所用的大 多是 电镀型 A B S 塑料 ) ,按 的贵金属 ;在化学镀铜或化 学镀镍时具有 “ 诱 导 ”作
照规定的注 塑方法加工 成型 ,然后再依 次分别进行 机 用 。但是 在生产过程 中很难 保证这层催化 中心的均匀
械粗 化 、化学 粗化 、敏化 、活化 、化 学镀铜或化学 镀 性和连续性 ,因而极 易形成 化学镀层 的缺陷 。我们在 镍 、 电镀厚铜 、 电镀光 亮铜 、电镀光 亮镍 、电镀 装饰 参 阅了有关资料后 ,将敏化 、活化合并成一步进 行 , 从 而提 高 了产 品 的一次 合格 率 。在工 件进 行化 学 粗
1 概述
铬 。这 是塑 料 电镀 自l 9 6 2 年投 入 工业化 生产 以来 ,

直 普 遍 采用 的工 艺 方法 。这 一 方法 虽 然 比较 “ 成
塑料 电镀技 术在近 3 0 多年 已发展成 为一 种极 有价 熟 ” ,但 质量欠佳 ,一次 合格率严重 受到加 工过程 ,
s t a g e pr oc e s s
S un Yo ng tai
(L i a o n i n g P r o v i n c e L i a o z h o n g C o u n t y w a t e r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c h e m i c a l i n d u s t r y pl a n t l Li a o ni n g L i a o z h o n g 1 1 0 2 0 0)

电镀的工艺流程

电镀的工艺流程

电镀的工艺流程电镀是一种通过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金属或合金来改变其外观、增加其耐腐蚀性能、提高硬度、增加导电性能等的工艺过程。

电镀工艺流程包括前处理、电解液制备、电镀操作和后处理等环节。

首先是前处理环节。

在进行电镀之前,需要对金属表面进行清洗、除油、除锈等处理,以确保金属表面的洁净和光滑度。

清洗方法通常有碱洗、酸洗和电解洗等。

碱洗通过使用含碱性成分的溶液,能够去除金属表面的油污和粉尘等杂质。

酸洗则通过使用酸性溶液,能够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膜和锈蚀物。

最后,通过电解洗方法,可以进一步清洗金属表面,使其达到更高的洁净度。

其次是电解液制备环节。

电解液是实现电镀的关键,其成分和浓度的选择对电镀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电解液通常由金属盐、酸、配位剂、稳定剂等物质组成。

金属盐提供电镀过程中所需的金属离子,酸调节电解液的酸碱度,配位剂和稳定剂调整电解液的化学活性和稳定性。

电解液的浓度需要根据具体的金属和电镀要求进行调整,过高的浓度会导致镀层粗糙,过低的浓度则会影响电镀速度和镀层质量。

接下来是电镀操作环节。

电镀操作主要是通过在电镀槽中通过电流,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沉积在金属基体表面。

电镀槽是一个装有电解液的容器,其中还有阳极和阴极。

阳极通常是工艺上要求的金属材料,而阴极则是待镀的金属制品。

通过控制电流、电压和电镀时间等相关参数,可以控制金属沉积的速率和质量。

在电镀过程中,还需要定时检查镀液的浓度和PH值,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最后是后处理环节。

在电镀结束后,为了提高镀层的表面质量,可以进行一些后处理操作。

常见的后处理包括清洗、抛光、封孔等。

清洗可以去除镀液残留在镀层上的杂质,抛光可以提高镀层的光亮度,封孔则能够增加镀层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能。

完成这些后处理操作后,电镀的工艺流程就算完整。

总之,电镀是一项复杂的工艺,其工艺流程包括前处理、电解液制备、电镀操作和后处理等环节。

每一个环节的操作都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经验,以确保电镀的质量和效果。

塑料电镀中的一步法表面敏化和活化处理

塑料电镀中的一步法表面敏化和活化处理

3
3.1
解胶
解胶原理 经过胶体钯溶液处理过的塑料件 ,其表面吸附
一层胶体钯的颗粒 ,经解胶处理后胶体钯外面的锡 离子被溶解面去掉 ,从而将钯裸露出来 。 这些裸露 出来的钯核在化学镀时起催化作用 ,见图 l 。
Sn2+ Sn2+ Sn2+
Pd
Sn2+
Pd
Sn2+ Sn2+ Sn2+
Sn2+
2.3.2
在化学镀铜或化学镀镍时具有诱导作用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很难保证这层催化中心的均匀性和连续性因而极易形成化学镀层的缺陷在工件进行化学粗化清洗后将敏化活化合并成一步进行可以提高产品的一次合格率其工艺过程如下此述化学粗化11化学粗化机理abs塑料内部结构由a丙烯腈s苯乙烯b丁二烯三种单体聚合而成a共聚物的刚性骨架中为另一相粗化时制件表面的b组分被as构型不受太大影响这样就形成了密度很高的微观凹坑从而达到了微观上的粗糙要求同时由于铬酸的化学作用使塑料件表面形成亲水性的羟基oh羰基c磺酸基so12粗化液的配方组成
入胶体钯活化液 。
(4) 发现分层现象时 , 及时加入 10~20 g/L 氯
化亚锡溶液 , 可使分层消失 。
所以随着 Sn2+ / Pd2+的增加 , 生成物的稳定性 提高了 , 因此 ,Sn2+ / Pd2+要大于 2。 但过大时会使胶 团微粒过大 , 降低吸附效果 , 减少催化中心的数 量 , 以致影响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 。
4.3 化学镀镍 4.3.1 配方和工艺
组 分 : 硫 酸 镍 (NiSO4 · 7H2O) 20 g; 次 亚 磷 酸 钠 (NaH2PO2· H2O) 30 g; 柠 檬 酸 钠 (Na3C6H4O7· 2H2O) 10 g;氯化铵(NH4Cl) 30 g 。 工艺条件 :pH 8.5~9.5; 温度 35~45 ℃ ; 时间

金叶子电镀工艺0

金叶子电镀工艺0

金叶子电镀工艺工艺流程:选叶→去叶肉→敏化→活化→沉铜→成型→加厚→镀表色→喷漆→成品一、选叶本工艺中,金叶子电镀的载体是自然界的真实树叶,树叶应选用主叶脉粗大、且叶脉密度大、树叶造型美观、大小合适为宜。

本实验的树叶选用桂花树叶为金叶子电镀的载体,树叶叶龄为一年半生为宜,因为小于一年半生的桂花树叶,叶脉比较嫩,去叶肉时,叶脉容易起毛,甚至叶脉断裂,影响金叶子成品的美观;如果是大于一年半生的桂花树叶,叶肉老化,质地较硬,去叶肉时很难去除干净,既费时又降低叶子的美观度。

二、去叶肉本方法原理是采用碱溶液加热浸泡树叶,从而破坏树叶的叶肉细胞,使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连接力下降,在通过外力的作用使之完全脱落。

具体方法:(1)配方:氢氧化钠50g/L,碳酸钠25g/L。

(2)步骤:将上述溶液加温至沸腾,把选好的树叶放入溶液中,连续加温2~3个小时并保持沸腾状态,拿出树叶,用自来水清洗干净,然后用平整柔软的牙刷除去树叶上的叶肉,叶肉去处干净后,留下完整的网状叶脉,备用。

三、敏化配方:氯化亚锡10g/L,盐酸(37%)100g/L,温度:常温,时间:3~5分钟。

四、活化为了节省成本,本方法不采用钯活化工艺,而是采用成本相对较低的银活化。

配方:硝酸银2 g/L,氨水(25%)50ml/L,温度:常温,时间:3~5分钟。

五、沉铜配方:硫酸铜10 g/L,酒石酸钾钠40 g/L,EDTA二钠20 g/L,氯化镍4 g/L,氢氧化钠约8 g/L(调至PH为12),甲醛20 ml/L。

温度:常温,时间:15~20分钟。

六、成型将沉铜完全的树叶,镀焦铜1个小时,使其具有较强的硬度,然后根据所需要的造型(有的喜欢平整的造型,有的喜欢自然弯曲的造型)定型。

最后在叶梗处加一个吊圈,做吊绳子用。

七、加厚要使金叶子有好的外观质感,且钢度好,不易断,就需将成型好的树叶再电镀加厚,加厚电镀用酸铜加厚,但是电镀溶液不能加或少加填平剂,因为如果树叶在有填平剂的酸铜溶液中长时间电镀,会使叶脉轮廓变得模糊不清,甚至叶脉完全消失,变成一张铜片。

电镀工艺流程

电镀工艺流程

电镀工艺流程电镀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原理将金属离子沉积到导电基材表面的工艺,通过电镀可以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硬度和外观,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等领域。

电镀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下面将详细介绍电镀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

首先,准备工件。

在进行电镀之前,需要对工件进行清洗和表面处理,以确保金属离子能够充分沉积到基材表面。

清洗工件可以采用化学清洗、机械清洗或超声波清洗等方法,去除工件表面的油污、锈蚀和其他杂质。

表面处理可以采用打磨、酸洗、酸洗中和等方法,增加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和活性,有利于金属离子的沉积。

其次,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是为了增加工件表面与金属离子的结合力,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活化、镀前活化、镀前锌化等。

活化是利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活性金属或化合物,增加金属离子的沉积速度和结合力。

镀前活化是在活化层上再形成一层金属或化合物,增加金属离子的结合力和耐腐蚀性。

镀前锌化是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锌层,增加金属离子的结合力和表面的耐腐蚀性。

接下来,进行电镀。

电镀是将金属离子通过电解在工件表面沉积成金属层的过程,常见的电镀方法包括镀铬、镀镍、镀铜等。

在进行电镀之前,需要准备电镀槽、电镀液和阳极等设备,通过调节电镀槽中的电流密度、温度、PH值等参数,控制金属离子的沉积速度和均匀性。

在电镀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电镀液的成分和温度,及时补充电镀液和更换阳极,以保证电镀层的质量和厚度。

最后,进行后处理。

在电镀完成后,需要对工件进行后处理,包括清洗、干燥、抛光等环节。

清洗是为了去除电镀液残留和其他杂质,干燥是为了防止电镀层氧化和脱落,抛光是为了提高电镀层的光泽和平整度。

在后处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以确保电镀层的质量和外观。

综上所述,电镀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以确保电镀层的质量和性能。

只有通过科学的工艺流程和严格的操作规范,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电镀产品,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电镀工艺流程讲义

电镀工艺流程讲义

珍珠镍故障及其诊断
一般常见的不良现象和处理方法
不良现象
原因
n 哑度不足
沙镍剂不足
开缸剂不足
硫酸镍含量过低
有机杂质污染
n 光哑不均匀
走位剂不足 PH超出范围 阴极移动速度太快 过滤出水直接向工件
n 出现黑点
沙镍剂过量或 镀液被尘粒等污染 沙镍剂未经稀释 加入镀液中而产生
PPT文档演模板
处理方法
调整沙剂含量 补加开缸剂 提升硫酸镍含量 加活性碳过滤, 重调整添加剂含量
例如作为内部屏蔽层使用。
➢ 塑胶镀层/金属表面喷涂(喷漆、涂装)工艺
PPT文档演模板
电镀工艺流程讲义
•Runner的表面处理技术
这里从塑胶电镀的一些流程和工艺入手, 通过这样的 介绍使大家对表面电镀处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电镀常见的工艺过程: 常见的塑胶包括热塑性和热固性的塑 料均可以进行电镀,但需要作不同的活化处理,同时后期的 表面质量也有较大差异,我们一般只电镀ABS或ABS+PC材 质的塑件,有时也利用不同塑胶料对电镀活化要求的不同先 进行双色注塑,之后进行电镀处理,这样由于一种塑胶料可 以活化,另一种无法活化导致局部塑料有电镀效果,达到设 计师的一些设计要求,下面我们主要就ABS材料电镀的一般 工艺过程对电镀的流程作一些介绍。
PPT文档演模板
电镀工艺流程讲义
塑胶电镀
➢ ABS即丙烯腈(acrylonitrile)、丁二烯 (butadiene)及苯乙烯(styrene)三种化合物 的共聚合物的简称。
➢ ABS塑胶比耐高冲击性的聚苯乙烯远为优良, 可以 承载重物, 並作为坚硬的建筑材料, 現在更作为 各种机件、冷冻及汽車工业用品。
• 结合强大的注塑生产能力及高标准、多样化的 表面处理技术。我们努力为提供客户更为增值的产 品。

电镀工艺介绍及测试

电镀工艺介绍及测试

电镀工艺介绍及测试电镀(Electroplating)电镀的目的是在基材上镀上金属镀层(deposit),改变基材表面性质或尺寸。

例如赋予金属光泽美观、物品的防锈、防止磨耗、提高导电度、润滑性、强度、耐热性、耐候性、热处理之防止渗碳、氮化、尺寸错误或磨耗之另件之修补。

电镀的基本构成元素:外部电路阴极、或镀件(work)、挂具(rack)。

电镀液(bath solution)。

阳极(anode)。

镀槽( plating tank )加热或是冷却器(heating or colling coil )非导体金属化方法(Method of Metalizing Nonconductors)非导体金属化除了电镀(Electroplating)方法外还有如真空电镀(vacuum metalizing)、阴极溅射法(cathode sputtering)及金属喷射法(metal spraying)。

非导体电镀法须先将非导体表面形成导电化,其过程是将对象用机械或化学方法粗化(roughening)得到内锁表面(interlocking surface)然后披覆上导电镀层电镀前处理流程:分类上架 (依素材外观选择适合挂具)脱脂清洗 (温度.浓度.时间 )粗化 (温度.浓度.时间)中和 (温度.浓度.时间)水洗 (自来水连续循环 )敏化 (温度.浓度.时间 )水洗 (自来水连续循环 )活化 (温度.浓度.时间 )水洗 (自来水连续循环 )化学镍完成电镀处理流程(一)上架 (选择合适挂具 )超音波清洗 (时间. 电流 )镀铜 (温度.浓度.时间.电流.电压.大小 )水洗 (自来水连续循环 )镀镍 (温度.浓度.时间.电流.电压.大小.PH 值 ) 选择以下六种不同电镀镍层色泽及功能性半光泽镍•高流镍全光泽镍•微孔镍沙丁镍(雾镍) •镍合金(古铜)电镀处理流程(二)水洗镍层后可视颜色及功能性.镀以下四种不同色泽铬 (装饰性)青铜感 (青古铜)锡镍合金 (黑镍)黄金 (K 金)纯水洗净烘干OQC 检验目前公司对塑料件外观的测试规范硬度测试(Hardness Test)黏着力测试(Adhesion Test)耐磨测试(Abrasion Test)抗化学测试(Chemical Resistance Test)抗UV测试(UV Test)硬度测试负荷:1Kgf作用角度:45°使用器具:Mitsubishi 2H铅笔合格标准:没有刮痕黏着力测试1.非破坏性测试测试方法:使用3M#595胶带5cm长度贴于表面后急拉合格标准:表面涂料成coating层不能被拉起2.破坏性测试测试方法:以刀片在表面划出方格(热固性1mm*1mm,热塑性2mm*2mm),再用3M#595胶带贴上后急拉合格标准:可容许在方格中15%以下的涂料或coating层被移除耐磨测试测试方法:RCA测试机台,使用11/16“宽的带状白纸,每分钟17cycles 荷重:175g合格标准:不见磨痕抗化学测试测试方法:酸性测试–55°C,曝露时间24,48,72小时碱性测试–60°C,曝露时间24,48,72小时合格标准:表面经测试后无任何改变抗UV测试测试方法:在60°C,200小时的UV光照射(波长313nm)合格标准:表面经测试后无任何改变电镀的设计要点:1,尽量避免尖角和直角,建议倒0.2-0.3mm的圆角.2,避免大面积的平面.尽量采用表面弧面或表面装饰.3,要留出水口位,因电镀时要求有教厚的水口,以免电镀时产品掉落.4,不能有过细的孔和盲孔直径不能太小.5,所有不能太薄和局部厚度突变.厚度不宜小于16,字体和符号要采用圆滑的字体.深度在0.3-0.5之间,斜度为65度.7,表面尽量采用细纹面.以增强电镀层附着力.8,表面避免有类似缩水的凹坑,凸起部分避免过细.。

电镀工艺:敏化的工艺

电镀工艺:敏化的工艺

电镀工艺:敏化的工艺哎呀,说起电镀工艺中的敏化,这可真是个有趣又有点复杂的事儿!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去一家小工厂参观,正好碰到他们在进行电镀敏化的操作。

那场景,让我对这个工艺有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当时,我走进车间,一股刺鼻的化学药剂味道扑面而来。

只见工人们穿着严实的工作服,戴着防护眼镜和手套,在忙碌地操作着各种设备。

在一个大大的水槽旁边,一位老师傅正专注地调配着溶液。

他一边拿着量具测量,一边还时不时地搅拌一下,神情特别认真。

我凑过去好奇地问:“师傅,这就是敏化用的溶液吗?”师傅抬头看了我一眼,笑着说:“对呀,这可马虎不得,比例要是不对,敏化效果就差得远喽!”咱先来说说啥是敏化吧。

简单来讲,敏化就是在电镀之前的一个重要步骤,它能让被镀的物件表面更容易吸附金属离子,从而让电镀的效果更好、更牢固。

敏化工艺里,选择合适的敏化剂是关键。

不同的材料,需要不同的敏化剂。

就像给不同性格的人准备不同的礼物一样,得对症下药。

有的敏化剂可能对金属效果好,有的可能对塑料更有效。

而且敏化剂的浓度也得把握好,太浓太淡都不行。

太浓了,浪费不说,还可能影响后面的电镀质量;太淡了呢,又达不到敏化的效果,镀上去的金属容易脱落。

敏化的时间也有讲究。

时间短了,敏化不完全;时间长了,又可能对物件造成损害。

这就好像做饭时火候的掌握,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

在实际操作中,敏化的温度也很重要。

温度低了,反应速度慢,效率低下;温度高了,又可能导致敏化剂分解失效。

所以,得时刻监控着温度,保证在合适的范围内。

就像我在那个工厂看到的,工人们要不断地检测溶液的浓度、温度,还要根据物件的材质和形状,调整敏化的时间和方法。

这可真是个细致活儿,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经验。

经过敏化处理后的物件,表面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原本光滑的表面可能会变得稍微粗糙一些,这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吸附金属离子,就像是给物件穿上了一件特殊的“吸附衣”。

总之,电镀工艺中的敏化环节虽然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

非金属电镀 介绍

非金属电镀 介绍

总结下水镀与真蒸镀的 区别与应用
1,真空蒸镀的产品附着力比水电镀的差的太多 2,电阻,真空蒸镀可以是绝缘的,改善电性能和RF有很大的帮 助,在手机上当RF性能过不了的时候可以使用此方; 3,真空蒸镀需要底漆与面漆,增强附着力与硬度。 4,真空蒸镀完全环保,发展是趋势,但能做的人不多,真空蒸 镀技术并不难,主要与油漆有关,设备太贵了,良率也很低。 5,真空蒸镀的产品在颜色方面偏灰,比水电镀的效果差些
下面主要说一下水镀与真空 蒸镀的区别与应用
针对材质和材质 表面
1. 水镀ABS料能镀上,PC料镀不上,而真空镀是两者都能镀上。 2. 一般使用電鑄模具大多是有咬花(細花居多)或是髮絲紋路 等精密圖案,通常深度很淺,所以這樣的工件一般使用水電鍍 較多 在某些水電鍍無法處理的狀況下,才會採用真空電鍍。在經過 真空電鍍前的底漆處理時已經被填平而失去原來的效果。 而使用真空電鍍一般有兩種方法 底漆薄噴:工藝較簡單,但是效果不穩定,膜厚控制需非常精 準,對於細花仍然無法處理。 不噴底漆直接鍍膜:工藝技術較難,需要找水平較高的工廠。 缺點是模具及注塑時的小缺點無法掩蓋,因此只適合作小工件。
Metal particle of Tin is not adjacent to next particle so that static electricity can not run through the metal layer.
水镀
水镀就比较简单,与金属水电镀大致一样。一般只能适用 于电镀级ABS,其他的有机材料不适于用该方法。同时, 该方法所用的钯水、化学镍沉积、镀铬、镀金等工序中存 在着一些有毒物质,不环保。 目前欧洲颁布的Rosh指令指示要用不能使用Cr6+,所以开 发Cr3+成为一个研究方向。欧洲同时颁布表面含镍产品不 能在欧洲销售,目前已有很多企业开始开发无镍电镀,主 要有锡钴合金镀等工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镀工艺:敏化的工艺
现代电镀网3月28日讯:
一个典型的敏化工艺如下:
在配制时,要先将盐酸溶于水中,再将氯化亚锡溶入盐酸水溶液中,这是为了防止发生水解:
由反应式可知,在盐酸存在条件下,有利于氯化亚锡的稳定。

根据敏化的机理,在敏化过程中,在非金属表面的吸附层是在清洗过程中形成的,所以敏化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

实际清洗确实很重要,这时因为二价锡外面多少都会有四价锡的胶体存在,特别是对于使用过一段时间后的敏化液更是如此,如果清洗不好,会影响敏化效果。

但过度的清洗会使二价锡脱附,导致敏化效果下降。

实际生产过程中,敏化可以有多种工艺,分述如下。

(1)酸性敏化液上边介绍的典型敏化工艺即属于这种类型。

酸与锡的摩尔比可以在4〜50之间,最常用的是每升含氯化亚锡 10〜100g和盐酸10〜50mL的敏化液。

随着酸浓度的升高,二价锡氧化的速度也会加快。

也有用其他酸来作为介质酸的工艺。

比如采用硫酸亚锡或硼氟酸亚锡盐时,所用的酸就应该是相应阴离子的硫酸或硼氟酸,比如对玻璃、陶瓷、氟塑料进行敏化可以用以下配方:
当敏化面难以被水湿润时,可以在敏化液中加人表面活性剂,加人的量在0.001〜2g/L,常用的有十二烷基硫酸钠。

(2)酒精敏化液这同样是为对付表面难以亲水化的某些非金属制品的方法。

在酒精溶液中加人20〜25 g/L 的二价锡盐即可。

也可以用酒精与水的混合液或加入适当的酸或碱。

(3)碱性敏化液提到加人碱,是因为有些非金属材料不适合在酸性介质内处理,这时就要用到碱性的敏化液:氯化亚锡100 g/L ,氢氧化钠150 g/L ,酒石酸钾钠175g /L。

实际生产中很少用到碱性敏化液,这主要是针对特殊制品所用的方法。

推荐阅读:(电镀)化工企业厂址毗邻名校,学生该何去何从?
经过敏化处理的表面,如果后边的活化工序用的是银盐,还要经过蒸馏水清洗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

这是为了防止将敏化离子带人到活化工艺而引起活化的无功反应,消耗活化工艺的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